品德與生活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29 00:20:5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品德與生活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品德與生活論文

篇1

一、讓學生的道德情感在活動中得到體驗、在交流中得到升華

品德生活課程是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于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我們老師必須努力在教學中架設從學習到生活的活動橋梁。

1.為學生提供時間和空間,搭建活動舞臺讓他們去體驗

體驗是維系認知和行為的重要中介環節,沒有體驗,德育過程就不完整,因此強化體驗是增強小學品德與生活教育實效性的重要途徑。只有通過親身參與和直接體驗,學生才能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感悟。如《家里的我》這一主題單元教學中,我通過開展一系列活動細化了這一主題。如:“全家福展示”、“為家人做一件事”讓孩子體驗――我是家里的一分子,從而為整個單元的學習奠定基礎。接著通過“洗衣服比賽”、“剪指甲比賽”、“縫紐扣比賽”以及“疊衣服比賽”等讓孩子在活動中展示――我已經長大。一系列的活動過程中我還特意為孩子們留影,為他們制作“成長的足跡”,給孩子的成長留一份寶貴的回憶。

2.及時交流,升華認識

《課程標準》指出:“討論是最常用的學習、交流活動形式,可以是小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隨機的,也可以是專門安排的。辨析在思想品德中能起到既明理又導行的作用。”因此在活動過后我們要及時讓孩子們就活動中遇到的問題或心理感受進行有效的交流分享。如在《家里的我》每一活動過后我都及時輔導小組長組織交流。在交流中孩子們認識到:“媽媽(奶奶)每天給我洗衣服,很辛苦,所以我以后要聽她們的話,還不亂弄臟衣服。”“衣服很難疊整齊,但是我一定要學會,再幫媽媽,讓她不辛苦。”“指甲里有很多臟東西,以后我不留長指甲,還要經常洗手。”……每一句話都讓人感動,所以我建議學生把話寫在“愛心卡”上,回去說給家長聽。從體驗到認識,勝過說教,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二、注重與其它學科之間的整合,做到潤物細無聲

“品德與生活課程是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于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因此品生課的教學決不是孤立的,而是立體的、多角度的。我們應該注重它與其它學科間的整合,讓思想品德教育無處不在又不露痕跡。再說,農村教師一師任多課又為這一做法提供了方便。如《我上學了》這一主題單元的教學,我就整合了語文課第一單元《上學了》和心理健康課中《我是小學生》。《我的同學和老師》,我將它整合到了體育課的游戲中,讓孩子在玩耍中與老師和同學親密接觸,在不知不覺中增進了師生、生生間的感情。這樣一整合,既為活動的開展積攢了時間,又將品德課上的思想教育很好地滲透到各個角落,做到了潤物細無聲”。

三、開發課程資源,發揮地方資源與校園資源的作用

長期以來,人們往往把課程窄化為“學科”,窄化為“教材”甚至“教科書”,那么課程資源也無非是一些書面的材料。在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一定要走出教材的狹隘視野,廣開思路,因地制宜,讓課程資源真正成為學校教育的素材和條件,更好地實現教育目的。專家認為,課程資源對學生的發展具有獨特的價值。在一年級品德與生活教學中我試著這樣做:《大自然真美麗》的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大海這一地方便利,帶領學生“親親大自然”,然而海邊的采沙行為引起了學生的興趣,我索性講起采沙的危害性,引導學生思考怎樣有效制止這一行為。當然,一年級孩子所能做的便是,在老師的幫助下寫出了“愛護沙灘不采沙”等標語。過后就這一主題我開展了“保護大自然”的班隊課,學生通過一組組照片和一段段聲情并茂的解說認識到:大自然很美麗,但很脆弱。并簽名表示:從現在開始,從愛護身邊的一草一木開始,愛護我們的大自然。接下來,我將充分利用學校的綠色資源帶領學生定時開展“護綠”活動。教材或教參只是為我們提供個參考,而我們要做的應該是借助“參考”努力向社會、生活延伸,讓孩子們在實踐中感悟、在感悟中創造。

四、借助家長的力量讓學生的行為習慣真正得到落實

篇2

論文摘要:《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指出:“《品德與生活》課程是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于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它以淺顯的社會公德、生活常識為基本內容;以教育學生初步養成誠實、勇敢、勤勞、節儉等品德和文明禮貌、遵守紀律等行為習慣為主要目的。兒童的品德與生活源于他們對生活的認識、體驗和感悟。它突出地表現了其生活性、開放性和活動性的特征,把道德寓于兒童的生活之中,引導學生健康、安全的生活;愉快、積極的生活;負責任、有愛心的生活;動腦筋、有創意的生活。

一、模擬生活,讓學生獲得體驗

低年級的孩子由于年齡小、閱歷淺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生活中的真實體驗相對來說比較少。特別是一些難以身臨其境的體驗、經驗、常識等。針對學生的這一特點,我常常在課堂上創設某種特定的情景,讓學生親自去嘗試、去體驗,從而有所收獲。模擬活動的關鍵是讓學生獲得體驗,演技的好壞并不重要。例如,在教學“他們需要關愛”前,我布置學生模擬自己見到過的殘疾人,為上課做好準備。學生非常感興趣,有的演盲人——用手帕把自己的眼睛捂住,有的演一只手或者一只腳壞了的殘疾人——用紅領巾把自己的手或者腳綁住。這節課上,很多同學真實地感受到自己作為一個“殘疾人”的不方便,從中體會到作為一個殘疾人,是多么不幸啊!從這里我看到了體驗所帶來的收獲,雖然這收獲可能很細微,相信經過努力,它一樣會成為“燎原之火”。

二、走進大自然,讓學生學會實踐

在教學中,我除了在課堂上與學生共同參與學習活動外,還根據本課程的特征,放飛學生,讓學生在大自然中實踐,在生活中學習。如教學第二冊第12課《別把花草弄疼了》時,組織學生到附近的社區、街道及校內的綠化區進行調查,了解樹木的管理生長情況,并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進行組內分工,每個同學負責不同的工作。學生們在活動中團結合作,用許多辦法了解到了小組所關心的問題,找到了種養花木的方法和知識,并從中了解到花草樹木對我們人類的功勞非常大,是人類的好朋友。在教學《怎樣才涼快》一課時,要求學生分組去調查2011年以來本鎮的斷電斷水情況,從而了解到國家水電的缺乏,增強了學生節約水電、愛惜資源的意識。

生活是色彩斑斕的,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視角和他們一起去體驗、去觀察、去發現、去探究,才能使他們愉快的、有創意的生活。 轉貼于

三、在討論中學會交流

討論活動能使兒童有機會運用多種方法表達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鍛煉表達能力等。而在《品德與生活》課上的討論,完全可以讓學生找到需要討論的話題。教師應當有計劃、有目的的組織討論,防止形式上的討論。《品德與生活》課上能找到許多讓學生參與討論的切入點。例如,教學《我們的學校》時,參觀完校園,我就組織學生討論這樣的問題:“小朋友,你們在參觀校園的過程中,都發現了什么?是怎樣發現的?老師請各組小朋友先在一起討論,然后每組推選代表向全班同學來匯報,參觀得仔細、講得好的小朋友,老師要給他們組頒發獎章。”有了參觀的過程作為鋪墊,學生討論時就有話可說,有的小組在老師的指點下還作了簡單的記錄。在全班交流的過程中,我有時讓他們推選代表,有時則給各個組的組員編好號碼,輪流代表小組發表意見。討論,是《品德與生活》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我們在教學時,要合理地組織學生討論,讓學生在討論中學會交流,充滿自信。從而,回歸生活,在生活中得以應用,參與討論活動。

四、發現生活素材,整合活動資源

學生是課程資源的主體,“兒童的品德和社會性源于他們對生活的認識、體驗和感悟,兒童的現實生活對其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展具有特殊的價值”。因此,開發、利用課程資源應關注學生的生活,從中挖掘、提煉課程資源。如執教三年級上冊《我想要我能要》一課,為了了解學生的生活實際和真實思想,我讓學生用表格體現。課堂交流時,我有意識地選擇了幾位學生完成的表格,用實物投影出示,然后請他們說說:你想要的物品中哪些已經買了?如果全都買下,會花多少錢?你所買的東西花了多少錢,占全家每月收入的多少?結果發現,有位同學的購物計劃竟然超過了600元,占全家月收入的70%。這可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而其購物清單中有一部分是目前根本不需要的,如自行車、名牌運動衣等。緊接著,教師引導大家探究:是不是“我想要”的東西都能要呢?學生在熱烈的討論之后終于澄清了認識。

其實,《品德與生活》是一門活動性極強的課,它以淺顯的社會公德、生活常識為基本內容;以教育學生養成誠實、勇敢、勤勞、節儉等品德和文明禮貌、遵守紀律等行為習慣為主要目的。課程資源來自學生的生活,問題的解決也回歸學生生活,這樣的教學幫助學生解決了現實的問題,更有助于其道德品質的發展。

參考文獻:

篇3

關鍵詞: 《品德與生活(社會)》 教學 綜合課程

自流井區作為自貢市首批新課程實驗區,自2002年9月起,全區16所小學全面進入新課程實驗。通過八年的努力,小學《品德與生活》(1―2年級)、《品德與社會》(3―6年級)課程改革實驗已經進入深化階段。相比原先的思想品德課而言,現在的《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下文簡稱為《品德與生活(社會)》)課程是兩門全新的德育綜合課程。整體而言,其根據新課程理念開展的教學活動得到實施并向縱深推廣,新舊課程的轉型初步完成,并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是,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一線教師卻不斷遇到各種前所未有的困惑和挑戰,現對這些現狀作簡單分析。

一、在實驗中取得的成績

(一)教研部門取得的成績。

1.培訓形式多樣。培訓是促進教師轉變教育理念,推動課改實驗順利實施的一個關鍵因素。為此,我區每學期培訓一次,先后舉辦了各個層面的培訓,如通識培訓、課程培訓、教材培訓、專題培訓;培訓形式有案例講座式、觀摩研討式、參與互動式等。每次培訓努力做到能帶給教師“理論的提高”“經驗的分享”。通過每學期不同形式的培訓,我區大多數教師的教育觀念、教學方式,以及學生的學習方式都發生了可喜的變化。

2.調研及時到位。下學校調研是教研員的一項重要工作,以在這個過程中進行價值導向、提煉經驗、發現問題、共同研討。這幾年我作為品德學科的教研員到過所有的中心校和村小,聽老師上課,與老師、學生座談,體現教研部門研究、服務的職能。其間,感受到老師投身課改的熱情,看到他們成長的足跡,從不知所措的茫然到略有所悟的驚喜。

3.教研活動輻射到面。(1)發揮區級骨干教師的示范作用,請他們上研究課,作專題發言。如育英小學的何麗老師在2007年春我區舉辦的城鄉教師教學教法研討會上的研究課《我和動物交朋友》,得到到會所有老師的肯定。此課在2007年4月27日全市城區教師優質課競賽中還獲得一等獎,并在2008年11月獲四川省思品優質課三等獎。(2)要求參與實驗的教師能寫好相關的實驗筆記、教學案例,撰寫與課程相關的論文。目前,我區教師的論文已有多篇在全國、省、市獲獎。(3)教研員利用培訓、下鄉的機會,將某個學校好的做法宣傳推廣,以星星之火造就燎原之勢。如多次搞城鄉教學經驗交流、送教下鄉等活動,使我區品德課教師的教學水平提高很大,教學實效性也初步顯現。

(二)學校及教師方面。

1.許多學校因地制宜地利用當地教學資源,開展學生主體參與的、豐富多彩的課堂內外的學習活動,為學生營造在生活體驗中、活動探究中學習的環境和條件,教學的生活性、開放性更強。

2.許多教師擺脫了過去知識化、成人化、教條化的教學模式,自覺整合多維教學目標,教學追求貼近兒童的生活實際,注重通過各種富有意義的活動開展教學,初步形成了以“自主活動、動手實踐、合作探究、體驗感悟”為特征的課堂教學新模式;學生的學習方式也發生了根本轉變。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受到學生的喜愛。當然,隨著新課程的推進,許多深層次的難題也逐漸顯現出來,值得研究。

二、《品德與生活(社會)》課程教學面臨的主要困難

(一)學校重視不夠,教師工作負擔較重。

品德課程仍然被一些學校置于“副課”地位,不同程度存在隨意削減課時、頻繁更換教師、不重視教學檢查與評價等現象。許多學校沒有設立品德學科教研組,除參加區里的教研活動外,在學校基本無教研活動;家長對這兩門課程的學習支持也不足。另外,《品德與生活(社會)》課教學大多由語文教師或者班主任兼任,專任教師很少,教師隊伍不穩定,教學研究比較難以開展。而且這兩門綜合課程涉及的知識面廣、學習領域多,并要求緊密聯系學生生活和社會實際,教師在了解學生情況、開發課程資源、設計教學活動等方面工作量相當大,而客觀上兼任老師不可能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精心準備品德課的教學,因此,他們的心理壓力很大,工作負擔比較重。

(二)教師對課程的認識還需提高。

一些教師對《品德與生活(社會)》課程的綜合性特征和要求認識還不夠全面,對教學目標的把握還不夠準確,容易以原來分科課程的眼光來看綜合課程教學。有的老師眼里只有“品德”,把綜合課當作原先單純的思想品德課來上;有的老師眼里只見“生活”、“社會”,按照生活、科學、歷史、地理等內容進行純粹的知識傳授和技能培養;有的只是簡單地將課程中所涉及的各學科知識拼湊或疊加在一起。因此,就難以有機地融合品德、生活、社會等學習領域的教育要求和價值,全面達成課程目標。

(三)課程實施需要更多的外部環境支持。

品德課程仍然被一些學校置于“副課”地位,不同程度存在隨意削減課時、頻繁更換教師、不重視教學檢查與評價等現象。許多鄉鎮及學校沒有設立學科教研組,也很少開展教研活動。家長對這兩門課程的學習支持不足。需要開展的一些實踐活動,由于安全因素考慮和社會聯系渠道不暢,常常無法實施。這些現實的外部環境,使得課程的有效實施遇到了很大的困難。

三、對本課程教學的思考及建議

盡管《品德與生活(社會)》綜合課程實施遇到了各種現實的困難,但教研部門和廣大老師仍然在進行不懈而有益的探索。為了推進綜合課程教學,我在此提出一些建議。

(一)希望得到教育主管部門的支持。

為保證綜合課程的實驗穩步推進,希望有關教育行政部門能給予更多的關心,無論是資金投入、師資配備、教師培訓、教學管理改革,還是教學設施的配備、教學評價等都應當給予關注和支持。對本課程的任課教師,在教師職稱評定、工作量考評、崗位編制等方面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撐。

(二)學校要切實重視教研活動。

教師對于綜合課程教學有一個實踐探索和不斷提升認識的過程。教師和教研人員應進一步開展教學研究工作,加強對全局性、普遍性、前瞻性問題的研究,提高教研活動的有效性,通過課例教學、問題研討等方式,集中研究和探討《品德與生活(社會)》課教學的策略和方法。

(三)教研部門多提供相關課程資源支持。

各級教研部門應通過組織開展教學案例評比、教學課件征集等活動,逐步建設《品德與生活(社會)》課程教學資源庫,并通過網絡平臺和匯集文本等方式,實現教師對課程和教學資源的交流和共享。廣大教師也應因地制宜,積極主動地開發多種形式的課程資源,有效開展教學活動。

(四)學校要穩定師資隊伍,加強校本教研活動。

鑒于目前學校教師配備的客觀情況,建議學校在教師配備上盡量做到“相對集中,人員穩定”。如做到同一年級相對集中,或一位老師教2―3個班級。在具備條件的學校可以配備專任教師。同時,城區學校成立單獨的教研組,保證教研組活動的時間和質量。在農村學校設立單獨的教研組有一定困難,可以組織開展聯校、聯片的教研活動等。

(五)專家能多與一線教師對話。

基層教研員和一線教師渴望有與專家對話的機會,以便經驗得到肯定,困惑得到指點。如評價問題一直困擾著大家,希望除了綱領性的要求外,還提供一些操作性較強的評價意見或方案。

參考文獻:

篇4

一、認真學習《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深入領會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教學理念

通過學習,我深知備課不但要備學生,更要備教材、備教法,并能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學習經驗出發,根據教材內容設計不同類型的課,認真預設教學,為上好每一堂課做好充分的準備,更懂得了如何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品德與生活》課程是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于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本課程以兒童直接參與的豐富多彩的活動為主要教學形式,強調寓教育于活動之中。我十分注重對教材情境創設的創造性改編,對課堂教學練習的重組和創新,使得課堂教學更富有趣味性、生活性和生命意義,力爭課堂35分鐘的教學質量。

二、明確教學目標,注重教學效果

品德與生活的教學目標是初步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勞動習慣;教育學生遵守紀律,養成基本的文明行為;保護環境,愛惜資源;使學生初步了解了一些生活中最常見的自然、社會常識;掌握了一些自己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知識和勞動技能。在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環節我注意把握兒童的實際情況,根據課程標準的各項規定制定教學計劃和教案,幫助兒童展開活動。兒童的品德和行為習慣的形成、知識和能力的發展、經驗的積累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因此,教學活動中我注意活動之間的連續性,幫助兒童獲得彼此聯系的、不斷深化的經驗和體驗。從兒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價值的課題,開展兒童喜歡的活動,使他們在主動積極的參與中生活得到充實,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發展,價值判斷得到初步的培養我注重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聯系當地和兒童的實際,及時的把社會中新的現象、科學技術新的成果、兒童生活中新的問題和現象等吸收到課程內容中去,不斷提高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生動性,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作為教師,我首先是對自己有信心,對學生有信心,始終牢記自己是一名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參與者,以尊重學生、熱愛學生的態度投入到實際教學當中,遠離權威性的教學思想,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深感教師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幫、導、帶的重要作用,努力確保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促使教學最終實現它幫助每一個學生進行有效學習、學有成效的目的,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發展。

三、通過教研活動,提高教學水平

教研工作必須是實實在在、腳踏實地的。于是,在每次的教學研討活動中都認真作好充分準備,主動討論,積極思考,大膽發表自己的觀點,同時在同伴學習中,學習他們的方法,學習別人的優點,克服自己的不足,以改進工作,在教學之后,我都十分注重將感悟特深的教學成功和失敗體驗、經驗、教訓進行發思、總結,這對于今后促進自己的教學工作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四、以鼓勵為主,評價方式多樣化

評價應求全,包括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態度、學生活動和實踐過程等,進行全面而有針對性和合理性的評價。其次是評價渠道多樣化,采用教師評、學生小組互評、自評、家長評等多種評價方式,并且評價講究及時、適度,這樣不同水平的學生在很多情況下都能得到老師的鼓勵和學習引導,充分地發揮評價的功能,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受到老師及時的表揚、激勵,在本學期的教學中,我通過品德與生活課與班級學生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系,學生大部分保持良好的品德與生活學習興趣,并養成了良好的品德與生活習慣。

基于以上思考,實際教學中注意做到以下三點:

一、開放性的教學處理。我在教學中重視用開放的視角處理教學。其一,課程內容的開放。我根據實際需要,靈活運用教材,通過師生共同收集與主題相關的信息資料,豐富了課程資源,拓展了學生的視野。這有利于完成教育目標,有實效性,符合孩子的心理特征。其二,學習方式的開放,學生的學習沒有局限在課堂的40分鐘,學生的學習更多地來自于課外,來自于自己的生活經驗。課堂為學生提供展示信息、才能的平臺,課堂氣氛自由、開放。

二、多樣性地選用教學活動形式。我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引導他們聽一聽、看一看、說一說、想一想、畫一畫、演一演,在多種活動體驗中不斷深化學習主題。童話的故事情節使課堂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充滿了童趣。引發了學生的好奇心,激發他們參與活動的愿望。

篇5

攻讀博士學位的三年,正值中國改革開放縱深發展、國民經濟持續高速增長、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和區域合作的令人振奮的時期。當前階段,國家基礎建設蓬勃發展如日中天,所學的土木專業正可謂廣闊天地,大有作為。在此大環境下,經過三年的努力,在思想、專業理論知識、生產實踐經驗,以及個人品德志向等方面,取得長足發展和巨大收獲。

思想上,再一次堅定立足中國、面向全球,服務國家建設,服務全球建設的信念;依據個人對國家發展歷史、現狀與趨勢的認識、以及對全球需求的認識,確定了個人的立足點和職業方向;堅定擁護國家和平發展道路與獨自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信人們的生活會更加美好。

專業上,勤奮學習并提高專業理論知識,爭取更多地了解學科前沿課題和發展方向,同時涉獵人文歷史、組織管理等方面知識,爭做有所專長的知識面寬廣的復合型人才;結合導師的科研項目與工程項目,掌握了從事科學研究的方法,訓練了科技論文寫作能力,并將專業知識與生產實踐相結合,寓學于實踐。

品德修養和組織協調能力上,具有強烈的集體觀念和為實現集體目標努力工作的愿望;與人相處豁達大度、公正開明、不計小利、主動溝通、倡導協作共贏;具有獨立負責、組織協調工作的初步能力。

相信自己能夠從事科學研究、教學工作或獨立擔負本專業技術工作能力,能結合與本學科有關的實際問題進行有創新的研究,能夠組織一些資金和人員積極地服務區域、國家和全球基礎建設。

篇6

[關鍵詞]初中思想品德;時政教學;政治素養

[中圖分類號] G633.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46058(2017)16006501

由于初中思想品德知識交錯復雜且頗具思想深度,處在青春期的學生往往興致缺缺,應試背景下,他們只好選擇死記硬背的方式碚莆罩識。這樣的學習方式或許能應付考試,卻完全與初中思想品德課程的設置初衷背道而馳,不利于學生政治素養與國家意識的形成。為了打破這一局面,我們倡導將時政引進課堂,豐富教學資源,通過時政教學促進學生的思想品德學習,活躍課堂氛圍,拓展學生的視野,讓他們學會用正確的觀點看待世界,面對生活。為此,筆者嘗試運用時政教學,讓學生在體驗、實踐與探究的過程,了解世界政治、國家大事,做熱心、負責的小公民。

一、案例剖析,導入教學主題

在傳統的教學中,思想品德課的導入環節即是教師高談闊論、照本宣科的開始,在死氣沉沉的課堂氛圍中學生跟著教師的步伐開始學習。這樣的教學安排是非常危險的,大大降低了課堂的效率。此時,引用時政新聞,就可以為課堂注入全新的活力。教師通過相關新聞的列舉,引發學生獨立思考與集體討論,進而水到渠成地引入教學主題。學生在分析真實事件的過程中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

舉個例子,在人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級第三單元第六課《參與政治生活》的課前導入環節,教師通過播放一則真實案例改變了學生對政治生活的態度。

2017年新年伊始,“西安學生舉報學校霧霾天上課”的網絡事件引發市民熱議。面對不合理現象,學生自己發聲爭取權益,通過自己的力量引發了社會人士及相關媒體的重視,陜西省教育廳隨后介入事件進行處理。

看完新聞,學生紛紛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有人認為這些學生很有維權的勇氣,有人認為國家相關部門需要每一個公民的監督,包括青少年,有人認為社會的進步、制度的完善同樣需要青少年付出努力……這些想法與他們先前對政治生活“高高掛起”的態度完全不同,而這些觀點也正是本課所要引導學生樹立的。

二、時事結合,幫助學生化解難題

初中生正處在青春期,比起國家政治,明星八卦、網絡游戲讓他們更感興趣,當教師在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時,有學生會認為教師是在“說教”并且很難接納。因此,教師在傳播正能量、詮釋政治現象時需要通過適當的方式幫助學生認同。時政案例的列舉便是適當的方式之一,教師所舉例子應該貼近生活、符合學生的性格發展特點,讓時事案例“自己說話”。

舉個例子,當我們學習到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六課《網絡交往新空間》時,有學生認為網絡是個美妙的世界,帶給他們的都是歡樂與自由,而且是個可以自由宣泄情感的空間。然而,學生的這一想法是危險的,面對網絡世界的紛繁復雜,學生理應保持理性,不沉迷、不盲從。為了幫助學生改變錯誤觀點,教師列舉了以下例子。

2015年4月,微博大V“作業本”轉發了一條加多寶稱贊其“與燒烤齊名”的營銷微博,隨后,其侮辱烈士的微博舊文被網友發現,“由于趴在火堆里一動不動,最終食客們拒絕為半面熟買單,他們紛紛表示還是賴寧的烤肉較好”,由此引發輿論譴責。據中青網消息,當年6月,家屬委托律師孫杰(“作業本”的真名)和加多寶。

微博、“網紅”都是青少年感興趣的話題,案例中“網紅”“作業本”所謂的“言論自由”帶來了社會譴責與法律懲戒,這一案例打破了學生認為“網絡是自由的”的認知。

三、資料收集,多維促進價值觀確立

篇7

人文教育;思想品德課教學;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3.15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3-8500(2013)04-0171-02

著名語言教育家王薔教授提出:“教育本身就是一種社會實踐活動,它涉及學生的互動和交流,學生是有情感、動機和價值觀的人,他們不是被動的知識接受者,因此教育必須從人文的角度出發,關注人的發展和人的需要。”可見實施人文素質教育具有緊迫性和重大意義。從教師層面來說,立足于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特別要注重人文教育,教會學生做人,健全學生人格。使學生能正確認識自我、超越自我,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在學習活動中體驗和內化。教育除了傳授知識、培養技能以外,更重要的任務是對學生進行人格的培養、情操的陶治、品德的磨礪、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養。作為人文學科的思想品德課,如何發揮本學科的優勢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

1思想政治教材與人文素養

作為思想品德教師,有時也抱怨教材寫得不太理想,希望能夠寫得更貼近生活、更貼近實際,使學生愿意聽,使社會公眾感到滿意。教材是教師實施課堂教學的基本工具,但由于經濟形勢的發展和改革的不斷深化,這就需要教師以教材為基本依據,結合教材的具體內容,靈活處理教學內容,通過收集和積累最新資料,以彌補教材的不足。

2思想品德課程的基本理念與人文素養

教育首先要培養人。思想品德課其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初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終身發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質基礎,有“具備在現代社會生活中應有的自主、自立、自強的能力和態度;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情感”的重要內容,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思想品德教學如果失去了對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就不可能達到目的。

3思想品德教學的方式、手段與人文素養

傳統的教學,是教師講的理論與實際相脫離,不適合學生的需要和要求,學生學習感到枯燥無味,也就難以激發學生對這門課程的熱愛和興趣。思想品德課應該把學生的個人知識、直接經驗、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課程資源,尊重學生的發展,挖掘學生的心理因素,激發學生興趣。思想品德教學,既體現本課程作為德育課程的特有性質,又反映本課程在人文與社會學習領域中的特有價值。

4教師在教育中要有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

當前,素質教育以越來越強大的氣勢沖擊著我們,如:新課程標準的制定實施,政治學科實行開卷考試,試卷難度的降低,能力題、實踐題、綜合題、開放性試題比重的逐漸加大等,作為政治課教師,在教育中要有堅持以人為本的勇氣,應該認識到學生在課堂上有不同的想法甚至于“奇談怪論”是正常的,教師不僅不應壓制,而且還應鼓勵學生有不同想法,大膽質疑,不唯書,不唯上;對于種種想法,無論是淺薄幼稚,還是謬誤百出,或是辛辣尖銳,教師都應尊重,不要動輒就充當法官,輕易做出是非判斷,這樣才能真正培育自由的思想和獨立、創新的精神,師生也才能做到平等的交流。

5創新與改革教學方式,加強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精神

新《課程標準》強調教學方法的針對性、有效性和時代感,強調采用啟發式、討論式和研究性學習等方式進行教學,這就要求思政課教師應主動順應時代的需要,積極投身于教育教學改革之中,尋找新的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精神。

5.1啟發式教學

啟發式教學是新《課程標準》的一個重要教學原則。它要求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多種形式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著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獨立思考能力、道德辨析能力和道德選擇能力。

5.2研究性學習

研究性學習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從自然、社會和生活中選擇和確定專題進行研究,以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并在研究過程中通過多種渠道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

5.3體驗性教學

新的基礎教育課程強調,教學要從學生的經驗和體驗出發,密切知識與生活之間的聯系,引導學生不斷深入地觀察和體驗真實的社會生活。為此,教師不僅要增加課堂教學中組織學生開展演講、辯論、表演以及觀看影視、錄像等活動成分,而且應打開校門,突破校園四角天空的束縛,引導學生走向廣闊的社會生活,進行社會調查,參與社會實踐,并及時引導學生收集資料、舉辦展覽、壁報等活動,安排學生撰寫小論文、調查報告等。

6積極挖掘教材,尋找人文精神的切入點

在教學活動中要及時地把課文知識納入到深刻的人文背景中去,做到知識和人文精神的融合。孔夫子曾說過:“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然而,近年來,誠實守信,這一起碼的社會道德卻漸漸被有些人淡忘,甚至置之腦后。于是假冒偽劣商品充斥市場,毀約、詐騙、故意欠款等失信行為層出不窮,甚至在招生考試中也存在著師生串通作弊現象。凡此種種社會現實蘊涵著深刻的人文精神教育內容,因而以這些社會實例結合教材論證、分析,就使整個教學過程超出了純粹對知識的把握,而是上升到人文精神的層面,并且形成了一種道德追求。

7開設課堂文化渠道,增強學生人文情感

7.1巧用典型性案例,拓展人文性。選擇典型的教學案例為學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情景,全面拓展思想政治課的人文關懷,是新課程理念的要求。案例雖然深受學生歡迎,但思想政治課的目的不是學案例,而是通過案例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教材,服務和服從與學生理解知識,有利于學生透過現象認識本質。政治教學案例呈現可以充分發揮政治教師自身的語言,表達的優勢,在充滿激情的演講過程中實現教材觀點與學生心靈的溝通與共鳴。

7.2通過角色扮演體驗真情實感

教學案例可以通過學生扮演各個角色,借助學生的主動參與,營造和諧,融洽,歡快的人文氛圍,給學生以展示自我的舞臺,充分表演的機會,作為學生,應盡情舒展生命活動,盡快“動起來,積極思維,展現自我,明辨是非,提高智慧,使學習過程成為學生高尚道德生活和豐富人生體驗的過程,成為展現個性,表現個性,培養個性和塑造個性的過程,為學生提供身臨其境的感受。

7.3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體現深動性

篇8

關鍵詞: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課改狀況

Abstract: After a semester’s experiment, my county “Personal character And Life”, “Personal character And Society” the class changes the experimental work solidly, effective, to advance with steady steps. “Personal character And Life”, “Personal character And Society” in near a half year experiment advancement, the idea in the impact, the thought at the collision, the idea in the renewal, the way in the change, the classroom instruction glow the full of vitality.

Key words: personal character and life; personal character and society; the class changes condition

1加強師資培訓,明確課改理念

《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課程改革實驗是否能按計劃扎實有效地推進,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就是對實驗人員的培訓工作是否到位。結合我市實際,確定整體培訓思路:實驗區教研員、各實驗校的領導必須接受課程標準及教材培訓,本著“先培訓后上崗,不培訓不上崗,邊實驗邊培訓,邊培訓邊研究”的原則,將培訓、實驗、研究相結合,構建研究型培訓模式,多層面展開工作。

為了使實驗工作順利開展,我市選拔了一批具有先進教育理念及富有教研能力的管理者、骨干教師直接參與到這次課改當中,以提高實驗的有效性。

2開展校本研究,改變教師行為

2.1能注重師生關系的民主和諧

大多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依據新課改理念,正確處理教師與學生的關系。主要表現在:在課堂教學中能夠營造愉快和諧的群體生活和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著力讓學生成為活動的主體、課堂的主人,能夠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學習氛圍的自由與寬松,在很多課堂上出現了學生敢提問題了、對異議敢說了的現象,就足以說明師生關系的和諧;教師的傾聽意識明顯加強,大多數教師能夠認真地傾聽學生發表的見解,能給學生比較充足的思考、交流的時間;師生合作意識更加鮮明,大多數教師在教學進程中,能夠深入到學生中間,與學生一起交流問題。

2.2能注重教學方式的真實有效

大多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注重教學方式的真實性、有效性,并能注重凸顯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有意識地從教學活動的主宰,向學習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參與者、服務者和促進者轉變。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的意識有了較大改觀,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敢于放手、放權,敢于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嘗試自己去設計方案,解決問題。注重學習過程的真實性意識有所加強,無論是教學情景的創設、學習資料的提供,還是學生學習的思維狀態,大多數教師能從實際出發,拋棄形式上的東西,去關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真實,敢于讓學生暴露原始的思維狀態,敢于面對課堂上出現的偶發事件,對于偶發事件大多數教師不再遮遮掩掩,而是進行積極有效的呈現,并把它當作一個寶貴的生成資源,進行合理的利用。教師教學成本意識有所增強,大多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開始注重教學投入成本和所帶來效益大小的關系,有意識地在材料選擇、活動開展、教學環節設定等方面的有效性上進行了重視。

2.3能注重教學評價的全面科學

評價的過程就是一個深化認識的過程,通過評價,可以把學生的感性認識提高到理性的高度,使學生的認知水平得到極大提高。大多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注重教學評價的全面性與科學性,能夠比較恰當地發揮教學評價的激勵功能。主要表現在:評價內容趨向多元化,大多數教師評價時能涉及到認知的發展、活動的參與、語言表達形式、思維狀態、非智力因素等諸多因素;評價的形式也十分豐富,在調研中發現,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除了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外,還十分注意學生間的互評、學生的自評等形式。

2.4能注重教學資源的拓展延伸

能夠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對教材內容進行合理地整合;使學生熟悉的生活走進了課堂,學生周圍的環境、學校的一草一木、家鄉的風土人情、學生的日常生活、學生的生活體驗都成為了學生學習的重要材料,使課堂教學資源得到進一步拓展與延伸;大多數教師注重課內教學與課外實踐的互補,強調了學生綜合能力的形成,在教學中,教師立足教材,又敢于超越教材,注重學生課外實踐活動的開展,努力延伸教材的價值。

2.5能注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課堂生成的意識得到較好體現,大多數教師能夠注重課堂教學的動態生成,不再把教案看成是一成不變的,而看作是預設的,在教學過程中,注重以學生的發展為導向,用學生學習的狀態、發展的水平決定課堂教學的進程;“放手”意識明顯,在課堂教學中,敢于給學生思考的空間與時間,鼓勵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并從多種角度解決問題,重視思維成果的碰撞與交流;鼓勵學生進行創新的意識有所加強,允許學生對答案有不同的理解,鼓勵學生敢于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盡可能多的給學生思維發散的空間。

篇9

一、生活化課堂,呼喚教師角色的轉變

教師角色的轉變是生活化課堂的前提和保證。沒有教師角色的變化,生活化課堂無從談起。在課堂中,學生是學習活動、學習過程的主體,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協作者、促進者;注意組織學生進行合作交流,在進行對話、溝通、交流、互動、合作中充分利用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經驗,引發學生主動建立新舊知識的聯系;思想品德教師應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拓展和靈活使用教材上有所創新。

二、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知識與生活相聯系

學生投身社會實踐活動,打開了一扇生活的窗口,走進社會,親近社會,了解社會,體驗生活,積累了豐富的生活資源。根據實際,采用開放的、靈活的方式方法,做到“課內教學與課外生活結合”,教學內容應關注學生在現實生活中的需求和興趣,關注學生現有的經驗和能力,吸納具有時代氣息的教學內容。從生活中尋找教學內容,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多種教學資源。因為這些生活化元素貼近學生的個人生活和社會生活,很好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氣氛活躍,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得以體現。將課堂向外延伸,開展綜合社會實踐活動,引導學生結合已學知識投身社會實踐,組織時政興趣小組和政治小論文評比活動,創辦時政小報,不僅能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和濃厚興趣,還能有效地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三、鮮活的生活題材引入課堂,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

教學情境的巧妙設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鮮活的生活題材來源于學生的真實生活,來源于學生的搜集與提煉,學生更容易接納與理解。把鮮活的生活題材引入課堂,思想品德課堂有了源源不斷的“生活”活水。當然,走向生活化的思想品德教學,要在現行教材和課堂教學上做文章。當課堂與學生的生活、學習息息相關時,學生主動地參與學習,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有助于使復雜的教學內容簡單化,抽象的教學內容具體化,枯燥的教學內容生動化;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參與精神、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利于使學生獲得真切的情感體驗,形成正確的學習生活態度,確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四、教學手段和方式多樣化,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師精心設計教學內容,通過師生間雙向的情感交流,營造尊重、平等、自由、互動的學習氛圍。重建課堂生活,全面關照認知、體驗和感悟等多種生活形式。互動是主體間的相互聯系與能動反映,是教學活動中的師生相互交流、影響、不斷作用的狀態。將互動作為原則去設計教學過程,必然使教學過程成為師生進行“交往”的過程,是師生共同體在教學情境中相互交流、討論、相互溝通、理解、平等對話的過程。這是重建師生關系,改變教師教學方式和手段的關鍵。自主意味著獨立、主動、獨特和重視個體的情感體驗。因此,在教學活動設計的過程中,應該注重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和情境,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的機會和條件,并使教學過程向課外延伸。

生活化課堂的教學模式要緊密結合學生生活經驗,在課堂中充分體驗生活,理解知識,運用知識,讓學生真誠熱愛生活,自主創造生活,健康享受生活。學生在生活化課堂上接觸的教材內容與生活實際緊密結合,使課堂教學真正觸及學生的內心深處,能對學生的心靈產生影響和觸動作用。

篇10

一、把生活引進課堂

“回歸生活、關注兒童現實生活”的課程理念決定生活化是小學品德課程的首要特征。在教學中,我們要面向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開發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選取學生關注的話題,圍繞學生在生活實際中存在的問題,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社會生活的要求和規范,增強道德意識。

1.教學內容選自生活

源自社會生活的事例是鮮活的、動人的、令人信服的。因為來自生活,就更能用共同的生活準則去審視其中的人和事;因為來自生活,就更能達到事實勝于雄辯的效果;因為來自生活,就更能使學生受到強烈的心靈撞擊。

我教《尊重各行各業的勞動者》一課時,聲情并茂地講述了英勇的白衣戰士面對突如其來的非典疫情,奮不顧身地搶救非典病人的事例。當我朗誦到“多少個日日夜夜,多少位白衣戰士,用自己的智慧、用自己的健康、用自己的生命,寫下了對祖國、對人民的無限忠誠!”時,學生們對白衣戰士肅然起敬;當我講到“廣東省中醫院護士長葉欣把風險留給自己,把安全留給病人,犧牲在抗擊非典型肺炎的戰場上”時,學生們熱淚盈眶;當我講到“姜素椿教授在搶救非典患者中感染非典,仍在病床上撰寫論文指導預防、治療非典,并執意用非典患者恢復期的血清在自己身上做試驗,探索非典治療的有效途徑”時,學生們真正地感受到:我們的醫護人員視病人的利益高于一切,白衣戰士們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在學生對醫護工作者有了深刻認識的基礎上,我還讓學生講述了清潔工等其他一些普通勞動者的感人故事。生活中的實例震撼了孩子們的心,他們深切地體會道:各行各業的勞動者都在平凡的崗位上做著不平凡的事。“要尊重各行各業勞動者”的道德情感也在他們身上得到了最強烈的體驗。

2.教學情境再現生活

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課是一門指導學生生活的課程,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實現有道德的生活。只有當我們的品德教學牢牢地植根于生活這個大舞臺時,我們的教育才能讓學生感到可信、可親、可愛。

在教學《節約水電》一課時,我走下講臺,很隨便地與學生聊起了天:“同學們,今年暑假特別炎熱。在那酷暑難擋的日子里,你最渴望做什么?”學生們侃侃而談。但我馬上話鋒一轉:“可是今年用電特別緊張,經常拉閘限電。在停電的時候,你們遇到什么煩惱事?”我的話題引起了學生的一片哀嘆:有的為不能每天看動畫片而難過,有的為冰箱里的冰棍融化而可惜,有的為買了空調卻仍在酷熱中睡覺而煩躁……看學生已被再現的生活情境所感染,我抓住契機,導入了新課:“是啊,我的感受和你們一樣,有時正在備課,卻停電了,真讓人煩心。看來,我們的生活確實已離不開電了。可是,由于各種原因,用電緊張還將持續幾年。那么,我們該為緩解用電緊張做些什么呢?”……

在這堂課上,我擷取了生活中的真實事件,通過創設一定的情境讓它們再現出來,以引發學生的直覺體驗,從而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我們的生活離不開電,我們要節約用電。

二、把課堂融入生活

生活是一本無形的百科全書,很多內容是品德教科書無法寫下的。帶學生走向社會,把課堂融入生活,是品德教學的真正成功之路。

1.開展實踐活動

思想品德的形成與發展,需要學生的獨立思考和生活體驗。將品德課堂與現實生活相對接,引導學生開展參觀、采訪、調查等實踐活動,能使學生獲得多方面、多層次的德育信息,獲得親身體驗,有利于心靈的成長。

如教學《我從哪里來》,我給學生設計了一個調查活動:①問問爸爸媽媽:自己是從哪里來的?②向爸爸媽媽了解自己出生的情況。③問問媽媽自己在媽媽肚子里,媽媽有什么感受。④問問爸爸媽媽自己成長中有什么難忘的事情。⑤請父母提供自己的出生證。⑥準備一張自己滿意的照片。我讓學生通過詢問爸爸、媽媽,或者是在父母的協助下查找資料來完成這項調查。通過調查,學生不僅了解到生命的一些常識,還在心靈深處受到震撼:父母給了我生命,生命來之不易,父母養育我非常艱辛,我應該要珍愛生命,敬愛父母,為自己的成長感到高興。

2.開展課題研究

“課題研究”不僅僅只是一種“類似科學研究”的學習方式,更是一種體驗、一種感悟,對激發學生的道德情感,提升學生的道德品位,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我們可以開放課堂,從學生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立研究專題,讓學生通過收集信息、處理信息,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