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管理系統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03 02:09:5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企業管理系統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當前建筑行業信息化發展普遍落后,其重要原因是施工企業自身是一個復雜系統,在信息化發展過程中存在“重實施、輕規劃,重技術、輕管理”的現象。特別是未經過系統分析,建設出的系統與實際管理脫節,造成一個個信息孤島,未切實發揮其應有價值;平臺建設后,缺乏應有的運行管理機制,最終造成各應用人員疲于應付,系統形同虛設。集成化管理是在系統工程的基礎上,把信息論、系統論與工程論有機結合的一種整體化管理模式。這種“集成”不是有關知識門類及各個部門的簡單疊加,而是以系統工程為基礎,實現知識門類的有機融合,經過各個部門的重組所形成的一個新的有機體,其整體功能遠大于各個部分之和,是工程項目管理建立和實現知識管理的一種有效途徑。當前,工程項目管理集成化管理研究方向有:①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②項目全要素成本管理;③全面一體化管理。基于集成化管理思想對施工企業業務環境進行全面分析,構建集成化的企業綜合管理系統。可將施工企業復雜系統中各個獨立的要素統籌納入企業綜合管理系統,使每一項管理活動都能在最優的框架下進行;監控核心業務過程,降低業務風險;基于數據分析進行系統、業務優化,實現決策數據化,提升決策水平。
2施工企業集成化管理模型
施工企業作為獨立運營企業,其經營業務建立在行業法律法規規范、質量體系、環境與安全體系、企業自身運行體制(制度、流程)、施工技術與工藝基礎上等。作為工程項目管理主體,其涉及的業務活動過程有招投標過程、施工合同實施過程、分包與供應合同實施過程、現場人、材、機管理過程、施工工藝流程、施工活動的組織管理過程等;其經營活動的目標包括成本、進度、質量、安全;其對外業務單位包括業主、分包商、供應商、監理、各政府主管單位等。利用集成化管理思想,從施工企業的業務關系、管理目標、管理過程、生產要素等維度進行綜合系統分析,構建了施工企業集成化管理模型。
3系統建設
3.1系統架構
基于施工企業集成化管理模型,針對鄭州一建集團管理實際,構建了綜合管理系統建設規劃,并確認本期建設系統范圍與邊界、各系統之間的集成關系,如圖2所示。鄭州一建集團企業綜合管理系統建設的原則:①標準化基礎數據;②標準化流程;③集成化應用。綜合管理系統建設目標:①資源整合;②風險管控;③決策支持。本期建設的企業綜合管理系統,包括為:門戶網站、人力系統、OA辦公系統、項目管理平臺、檔案管理系統、財務系統等子系統。下一步將在各業務子系統的基礎上構建知識管理系統、商務智能系統等。本次建設的各系統的功能與范圍如下。
1)門戶網站根據不同的瀏覽類型可定制化顯示不同內容;提供手機網站功能;并提供各內部業務平臺訪問入口。
2)人力系統分層級進行人員招聘、員工管理、員工招聘、自定義績效管理、薪酬管理等。可實現對人員績效、單位績效的任意維度分析。
3)項目管理系統包括經濟類業務(投標、施工合同管理、專業分包、勞務分包、機械設備管理、物資管理、成本管理等)和非經濟類業務(技術管理、質量管理、安全管理、環境管理等)。實現對工程項目生命周期業務的整體管理,并對影響工程的重大經濟類事項或非經濟類事項進行預警。
4)檔案管理系統對工程竣工資料進行管理;對單位、個人重要績效等事項進行記錄;實現對各類紙質、電子資產的管理。
5)財務系統實現對集團各類經濟業務、項目核算業務的會計核算,并對會計核算結果進行多維度分析。
6)OA辦公系統公司辦公駕駛艙、員工學習生活園地。具備工作計劃于總結、會議室管理、車輛管理、審批業務;并且集成各平臺的待辦、重要報表數據;各層級單位均可子定義本單位的門戶平臺,進行本組織層級的員工文化建設。各系統之間的重要集成關系如下:①所有系統均從人力系統中關聯賬戶、人員、組織結構等信息;②人力系統自動關聯辦公系統、項目平臺中個人、單位考核指標;③OA辦公系統集成各類常用報表數據及重要鏈接;④檔案系統對各系統需要歸檔內容進行管理;⑤系統開發接口,目前可集成Project,GCL2013,Office等。
3.2分步驟、分期開展系統開發與實施工作
根據各系統依賴關系,確定各平臺建設的先后順序及模塊業務啟動順序,保證平臺業務正常進行。建立項目組運行機制,考察并選擇內外部項目組成員及平臺開發與實施應用推廣范圍。建立了以周為單位的周計劃、周總結、周溝通等制度,及時監督開發實施過程中業務沖突項并解決。平臺建設以業務及需求梳理為前提,必要情況下進行流程再造。信息化系統實施難度的大小與公司業務規范、標準化程度有很大關聯。標準化、流程化程度越高,實施難度越低,實施效果越好。平臺實施與應用推廣,充分發揮以點帶面、標桿作用,從而讓大家在看到美好前景的基礎上跟從項目組的計劃開展各項工作。
3.3做好培訓,構建平臺的運行機制
以公司內部實施團隊為基礎,逐步構建平臺運行機制:制度保障(平臺運行制度、平臺操作手冊)、內部團隊(內部講師、業務應用分析人員)等,從而形成良性平臺運行機制,保障平臺建設能夠實現預期目標。
4系統應用效果
基于集成化管理模型,合理設計信息要素,將各項管理工作過程進行信息登記,滿足各級管理要求。從業務管理角度,通過對歷史數據的存儲、分析,挖掘業務系統優化價值;從決策者角度,可提供更直觀、形象的多維度數據展示形式,便于科學決策。
1)構建多層級管理架構施工企業,一般是2級或3級及其以上組織結構。各層級在各業務系統中因所處層級的不同,關注的業務點均不同。鄭州一建企業綜合管理系統將集團各層級管理需求納入平臺,使各單位、各崗位人員根據業務需要充分參與系統、各司其職。
2)標準化基礎數據、業務流程,加強數據集成,提升協同效率基礎數據的標準化、共享使用,保障了數據的唯一性與關聯性,實現信息“一次錄入,多次使用、共享使用”,例如供應商基礎信息、合同信息、價格信息等。通過對各級業務流程進行梳理,嚴格管控用章、資金等業務風險;并針對各業務單位的特殊情況,提供個性化流程配置。基于標準化數據、流程的邏輯關聯,可實現業務聯查分析;并且各業務平臺之間通過接口進行數據集成匯總,減少重復工作,為多維度綜合分析提供支持。提供手機終端審批,便于工程項目現場、出差期間辦公;使用即時通信工具、手機短信提醒等,實現對重要事項的多方式告知。利用全方位、立體式的綜合管理系統實現協同辦公、高效管理。
3)實現了對工程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精細化工程項目成本管控風險,提升施工技術水平與資金運作效率通過企業綜合管理系統,構建工程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工程項目投標、項目內部立項;各類現場物流、人流、信息流的流動;各層級工程質量、安全等的監督;各種外部對接;工程竣工資料等,在企業綜合管理系統中均得到體現。將工程項目全過程、全生產要素、內外部業務關系對接等全部納入平臺,實現信息的集成管理;并將項目管理的各級管理職責在平臺中具體化、標準化、流程化。通過對過程、要素、全員的動態記錄與監控,實現項目的精細化成本管控;基于各種生產要素的精細化成本核算體系,實時監控項目運營成本,定期的成本分析,便于核查盈虧的具體原因,從而不斷地從施工技術、管理方法上去改進,提升企業的項目管理水平、資金的運作效率;通過對重點項風險指標的客觀定量考核,實現風險預警。
4)實現對各級單位、個人的全方位績效評估企業綜合管理系統可以集成記錄組織、個人的各類評價指標、活動等。從而基于多維度KPI指標,實現對各層級組織單位、個人績效的量化評估。開展組織績效的分析,便于平衡組織權力,通過不斷的優化組織結構,提升溝通效率,保障各項工作的有效監督、有序進行。個人績效分析,不僅可以為員工個人職業生涯規劃提供充分依據和明細路徑,而且便于管理者做好計劃與分工,解放管理者時間。進而有利于組織及個人目標的實現。
5結語
篇2
要弄清以上問題,首先,我們要從弄清什么是知識管理和企業信息管理入手。美國生產和質量委員會(APQC)對知識管理定義如下:知識管理是組織有意識采取的一種戰略,它保證能夠在最需要的時間將最需要的知識傳送給最需要的人,這樣可以幫助人們共享信息,并進而將其通過不同的方式付諸實踐,最終達到提高組織業績的目的。企業知識管理是以信息為基礎的活動,通過組織性學習創造隱性和顯性知識,并負責如何在適當的時間、適當的地方擁有適當的知識。微軟總裁比爾蓋茨認為:知識管理并不是從技術開始的,它始于商業目標、過程和對共享信息需要的認識。知識管理只不過是管理信息流,把正確的信息傳送給需要它的人,以便讓他們迅速地以信息為依據采取行動。
中外學者普遍認為,信息是企業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資源,信息作為資源,除了一般的可利用、有價值等特性外,還具備共享性、歷史積累性、時效性和多次再生性的特性。而系統則是由若干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獨立成分組成的一個有機整體,如管理人員、生產工人、工藝、技術、管理、方法和組織機構、生產設備等,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即獲取利潤生產出社會需要的產品,而組成的一個生產企業就是一個系統。那么,要系統地利用信息這個資源,企業建立信息管理系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
企業信息管理系統(EIMS)就是運用現代化的管理思想和方法,采用電子計算機、軟件及網絡通訊技術,對企業管理決策過程中的信息進行收集、存儲、加工、分析,以輔助企業日常的業務處理直到決策方案的制定和優選等工作,以及跟蹤、監督、控制、調節整個管理過程的人機系統。
從目前已經大量應用的各種企業信息管理系統來看,普遍具有以下特性:
1.除了通用的管理軟件和MRP(物料資源計劃)、OA(辦公自動化)、WFS(工作流系統)外,大多軟件都需要做大量的需求分析,咨詢顧問(多數都是行業內的專家)和企業各級員工在認真總結以往經驗和企業發展要求的基礎上,根據企業實際量身定做或在標準版本的基礎上根據企業實際做大量的修改,所以具有行業專家特性及實際應用特性。
2.多數系統是從企業戰略的角度出發,在全局和總體考慮的前提下設計企業的信息管理系統,是從企業的人員機構管理、產品管理、系統權限管理、銷售管理、采購管理、生產管理、質量管理等系統的角度,考慮戰略的實現性和信息之間的關聯性、制約性的,具有系統性和整體性。
3.具有歷史知識的積累性和共享性。企業的信息管理系統能夠將各部門和各員工的日常工作的關鍵數據,存儲在數據庫中,并能根據權限方便查閱和調用。
4.具有決策的支持性。所有的各種數據可以經過計算機的處理從不同的角度得到各種分析結果,并通過報警提醒的方式,使決策者在第一時間得到相關信息。
5.動態特性。由于信息的時效性和關聯性,當系統中某一信息要素發生變化時,與之相關聯的其他信息均發生變化。同時,由于企業的外部環境和內部要素均在動態發生變化,系統也要求能夠適應這種變化。
二、企業信息管理系統的作用
從以上對于知識管理和企業信息管理系統的概念及特性等可以看出,企業信息管理系統對于企業知識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很大的支持和保障作用,具體表現在:
1.知識,確保組織內的每個成員都能共享。在沒有計算機、軟件和網絡通訊技術的前提下,企業知識的手段通常采用開會、發文件及書籍等手段,除了成本高而外,知識的傳播速度、傳播量、更新、查閱及查閱權限等等受到極大的制約。而企業信息管理系統則有效地解決了這些問題,使知識信息交易成本大大降低,交易質量和效率大大提高,有力地發揮了知識在企業中的生產力作用。
2.確保知識獲得的及時性。信息管理系統解決了跨地區、跨時間、跨單位、跨部門、跨員工之間的查閱障礙,只要是在有權限的前提下,知識需求者可以迅速通過系統找到自己需要的各種知識。例如目前的企業信息門戶(EIP-EnterpriseInformationPortal)可以解決企業之間的信息及知識交流問題,另外企業信息系統可以與相關的網絡連接,并自動按照組織內部成員對信息的需求進行篩選、分類和收集,并按照成員對信息的需求及時傳送給需要的人,以解決知識時效性的問題。
3.提升組織或個人的隱性知識為顯性知識,并保證兩者之間的有效轉換。在企業沒有信息系統之前,員工的知識和經驗僅存在自己的腦子里,部門的知識也在這個部門里,信息呈現孤島狀態。遺忘、人員流失和成員之間交流不暢導致企業的知識大多是隱性知識,而不能轉變為顯性知識,組織的知識難以積累。組織隨著人員的流動、時間的推移不斷地交學費,企業不能形成經驗曲線,生產效率和競爭力也就難以提高。信息管理系統使個人知識得以沉淀,成員之間的知識得到共享和交融,企業對員工的過分依賴性降低,從而避免企業因某些關鍵崗位人員流失出現不可收拾的局面。
三、如何做好企業的知識管理
首先,我們要抓好企業的信息管理。知識管理著重于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的相互轉化,因為企業只有把國內外和自己企業積累的知識和經驗即顯性知識,通過歸類、整理、提煉迅速傳遞給需要它的員工,即轉化為員工個人的知識———隱性知識,并運用到每項工作中去,才能對企業目標發生作用。信息管理主要集中在對已有的如書面化的、電子信息等顯性知識的管理,在信息增值鏈上,要將數據提升為信息,并對其進行采集與選擇、組織與程序、壓縮與提煉、歸類與導航等,對信息外部特征的加工和組織。在信息管理基礎上,在根據企業和員工需求,對信息內容進行提煉、比較、挖掘、分析、概括、判斷和推論等進行知識管理。
其次,要建立知識共享系統。知識管理是以共享和創新為主要目的,重點解決信息超載而知識匱乏的問題,重視人與人產生知識過程的管理。知識如果不拿出來與他人共享,將導致:(1)核心信息掌握在具體實施人員中,管理失控。(2)企業人員外流導致知識資產流失,大量核心技術被帶走。(3)知識孤島造成協調困難,效率下降。所以,在企業信息系統建設中,要堅持以獲取企業內部和外部知識資源為核心;以產品的生產流程為核心;以個人知識與團隊知識的相互交流和轉化為核心;以正式交流與非正式交流的相互接軌為核心;以解決實際問題為核心;以價值鏈的不斷增值為核心和以技能培訓為核心。
最后,把信息化建設作為知識管理的平臺。傳統的金字塔式組織結構和人際交流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不適合現代社會對知識的快速組織、整合和共享需要,計算機網絡則為知識的獲取、組織和共享創造了一個全新的平臺。企業在網絡平臺下,形成一種柔性的與變化的組織和扁平化的信息傳遞渠道。從知識管理的角度,建立信息管理系統,使人與知識資源有機結合,它將人、知識與現實工作任務整合起來,必將為企業管理帶來實效。
參考文獻:
1.劉杰,沈英芳。企業信息管理系統:概念、發展、問題及研究方向。中國科技論文在線,2001.9
2.席丹,李培根,黃培。制造業信息化戰略、管理與實施,電子工業出版社,2003
篇3
1.1財務管理系統不完善
財務管理系統的不完善,導致企業在財務管理上出現了問題,企業的整體管理出現混亂的現象,使企業的管理職能不能有效的發揮,不利于企業的發展,使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不斷下降。財務管理系統的不完善同時還會導致企業的財務賬目出現交叉的現象,增加財務管理的壓力和難度,這些問題都嚴重的影響了企業的整體生產力以及營銷力,阻礙了企業在經濟市場中的發展。
1.2企業投資管理不合理
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也推動了企業的不斷的發展,并且使企業面臨機遇與挑戰的雙重考驗。市場經濟的作用主要是促進產品的交易,在這種作用機制下出現了市場競爭,投資是市場競爭中重要的環節,好的投資可以幫助企業增加利潤收益,促進企業發展規模不斷擴大,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不良投資會造成企業的經濟損失,使企業市場競爭力下降,甚至有些企業會宣告破產。企業投資是一把雙刃劍,企業在進行市場投資前,一定要做好市場的調查研究,同時要依據企業自身的財務情況進行投資。
2.財務管理系統分析
2.1可操作性分析
現代化信息技術的發展,推動了企業財務管理系統的發展。而計算機技術的應用,成為企業財務管理系統建立的重要支撐,在企業財務管理系統中對計算機網絡的使用,促進了企業財務管理系統向科學性和有效性的方向發展。隨著計算機網絡的不斷發展,與企業財務管理系統相關的軟件也隨之被研發和使用,通過對相關軟件的使用,使企業的財務管理轉變成現代化、科技化的管理模式。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應用從根本上改變了企業財務管理的模式,優化了財務管理工作體制,提高了企業的財務管理信息的有效性和時效性。
2.2系統分析
財務賬目查詢、財務憑證管理以及財務報表是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內容。財務管理人員可以通過系統數據庫進行查找信息和資料,因為數據庫中的信息和資料是以計算機信息網絡為依托的,所以在數據庫中查找到的信息和資料具有實時性、真實性和可靠性,保證了企業財務管理的有效實行。為了使系統信息能為企業財務管理提供更好的數據依據,管理人員要定期對系統進行更新和技術維護。
2.3功能分析
財務管理系統對業務流程有很高的要求,最基本的是業務流程必須要有穩定性。通過系統業務流程可以更好的了解財政數據以及財務管理的發展方向。財務管理人員應對管理職能進行分級分層劃分為不同的子系統,使不同的子系統之間能夠進行有效的配合,保證不同的財務管理需求都能夠找到相對應的子系統,真正發揮財務管理系統的管理功能,保證企業內部的生產順利進行,降低運行成本,提高營銷效益,推動企業不斷發展。
3.系統設計
3.1對結構的設計
財務數據包括產品的數據、生產的數據、管理的數據以及營銷的數據,財務數據關系著企業的發展和下一步的生產計劃等方面。所以財務管理模式需要建立在一個穩定并且公正的資源共享平臺上,這樣可以確保企業財務管理系統正常的運作和高效的工作。財務管理系統掌握著財務的工作計劃、財務分析等內容,這些管理內容是企業財務管理系統中重要的組成,因此建立穩定并且公正的信息資源共享平臺是財務管理體統的發展要求,通過對信息資源進行分類管理,可以促進財務管理系統的管理方式和系統結構模式的設計更加科學更加合理。
3.2對功能模塊設計
3.2.1查詢功能模塊設計
財務管理的查詢功能主要是指對財務賬簿的查詢,其中分類查詢、時間段查詢以及賬目明細查詢是最重要的。由于這幾種查詢模式的管理流程不同,所以在對查詢模塊進行設計時要注意將明確劃分,針對賬目明細查詢具有較高的保密價值,所以在對賬目明細模塊進行設計時需要加入身份驗證系統,而對于分類查詢和時間段查詢則不需要復雜的設計,原因是這兩種查詢方式相對賬目明細查詢的保密值較低,所以不必設計復雜的保密系統,這樣可以降低設計的成本,不浪費資源。
3.2.2憑證管理模塊設計
企業財務管理的憑證主要有賬戶信息、過賬信息、票據以及憑證信息,在對憑證管理模塊進行設計時需要進行詳細的系統數據統計,財務管理人員在使用該模塊功能時,需要輸入與自己相關的憑證信息,輸入的信息與系統數據匹配時,財務管理人員方能通過驗證并使用該模塊。
3.2.3系統管理模塊設計
系統管理模塊主要由登錄以及用戶管理兩部分組成,財務管理人員都有自己的專屬ID和密碼,為區分財務管理人員的職能范圍,在每個專屬ID的設計上都存在微小的信息差異,通過這種設計可以在管理人員進行系統管理操作時,確保管理系統操作的安全性、科學性和穩定性。
3.2.4報表和結算模塊設計
企業財務管理中報表和結算關系著企業的生產鏈、成本核算以及營銷效益等方面,在企業財務管理中企業的財務收支、項目工程結算、財務預算等都需要通過報表和結算來完成。所以在對報表和結算模塊進行設計時,需要加入本期總借方金額和本期總貸方金額的預算認證系統,并且通過數據的運算和審核達到企業財務管的目標,進而完善了企業財務管理系統。
4.結束語
篇4
所謂的供應鏈系統,實際上指的是企業的某種產品,從原料選擇開始,到用戶消費之后,這一產品生產銷售鏈條都在供應鏈范圍之內,體現出企業中業務的主要流程以及企業和業務之間所具備的關系。供應鏈系統具備整體性的主要特征,這一方面主要在綜合競爭力方面有所體現,任何一個企業組成要素都無法替代;與此同時,供應鏈系統還具備明確的目的性,主要為了讓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擁有更大的競爭優勢;另外,供應鏈系統還在適應環境方面表現得很強大,無論市場如何變化,其都能及時做出反應,提高競爭力。
二、基于供應鏈系統的企業物流管理中的不足
從總體上看,我國的物流管理雖然在近年來有較快發展,但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還是存在著很多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1.管理觀念的老舊。當前,我國有很大一部分企業仍然運用傳統的產品供應銷售一體化等經營方式,在物流方面,也只是單純的在企業內部進行,這樣的方法無法將物流管理各方面的職能充分發揮出來,在企業進行系統分工的過程中,產生不利影響,進而使供應鏈系統下的企業物流管理效果難以真正全面的體現出來。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消費者對物流的要求進一步提升,如果不能改變老舊的管理觀念,必將會對企業物流的服務效果產生很大程度的影響。2.物流設備的落后。縱觀我國企業,普遍在物流設備方面比較落后,不僅沒有充分利用當前信息化的先進技術,而且物流服務效率相對較低,在經濟飛速發展的條件下,落后的物流設備越來越無法滿足企業物流發展需求。而在物流設備相對落后的基礎之下,相應的物流管理標準與物流管理規范也比較欠缺,這也就造成了企業物品在儲運的過程中,無法完成整體的管理與運轉。先進的信息化物流管理技術沒有得到充分的運用,這是導致當前物流管理自動化水平相對較低的主要原因。3.管理人才的缺乏。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不斷深入的今天,我國與外國企業的交流越來越多,業務范圍也越來越廣,因此,當前企業要求人才不僅需要擁有較強的專業素質,還要具備較強外語水平。但當前我國的物流人才培養體系相對落后,培養出來的人才無法真正滿足企業當前物流管理體系的需求,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我國企業的物流管理發展。
三、解決供應鏈系統企業物流管理問題的主要措施
1.認識到物流管理的重要性。想要真正發展企業的物流管理,便要從根本上意識到物流管理對企業的重要性,企業需要從發展的角度,針對企業物流管理系統,制定出一套適合企業未來發展競爭的供應鏈系統物流管理方案,并與其他企業進行戰略聯盟,提升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優勢,實現企業之間的利益互惠。2.更新物流服務的核心理念。企業的發展要充分重視“顧客就是上帝”這一服務理念,不僅要創新物流的服務內容,還要創新物流的服務形式。在物流服務內容的創新方面,要充分重視在傳統物流服務基礎之上的物流增值服務,發展個性化的服務業務,以提升市場競爭力。另外,還要拓展物流管理方面的服務與無論信息服務等。與此同時,在物流服務形式方面,要構建暢通的客戶交流平臺,以使企業與客戶之間產生默契的協同效應。3.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在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電子商務對企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因此,在供應鏈系統物流管理中,也要充分融入先進的電子商務技術,以提升供應鏈的管理效率,在保留當客戶的同時,最大程度的挖掘潛在客戶。與此同時,還要借助先進的信息技術力量,更新物流服務設備,以縮小我國與西方發達國家的管理差距。4.大力培養物流管理的人才。當今社會的競爭是技術的競爭,人才的競爭,因此,企業需要著力培養相關的高素質物流管理人才,并重視人才的充分運用。另外,政府與學校也要對相關方面的人才加大培養力度,以促進我國企業的經濟進一步發展。
四、結論
篇5
指員工必須遵守組織中的權利等級和正式指導方針,執行企業的行為規范。而要做到這些,必須通過溝通才能把企業的方針政策傳達給員工,并把員工的不滿和抱怨反饋給管理層,以適時調整,使控制真正得以實現。有效溝通使公司決策得到準確理解,迅速得以實施。在實際的有效溝通運作中,決策的描述應該是準確、清晰、簡潔的,決策的表述應該能夠充滿活力,引起職員的注意力和共鳴。有效溝通往往考慮到下屬的理解能力和接受程度以及對他們現有工作狀態的影響等。在實際工作中,只有經過這么一個有效的溝通過程,公司的新決策才能得到準確,有效地實施。
二、協調
有效溝通是協調各個體,各部門,形成良好企業文化的途徑。一家公司的部門間能否及時消除誤解,密切合作,不僅關系到同事間的團結,而且關系到公司中心工作的順利完成,嚴重的會影響到公司的安全收付。如業務部門間合作一筆業務,在工作中需要大量的合作、交流,并且難免會有一些誤解,甚至利益分配上的沖突,此時就需要兩部門認清目標,明確各自的責任、義務和權利,進行有效溝通,即在實際操作中互相補充,互相信任,避免暗箱操作。每個部門要想做到有效溝通就應該擅長相互理解,正是差異的存在,不斷調整自己的溝通風格,保證信息的接收和理解的準確性,這樣才能保證部門間合作溝通所依據的信息的客觀和準確性,即溝通的有效性,促進部門間的團結和合作,保持工作的高效性,避免不必要的損失的發生。
另外,一個企業要提高整體形象,要提升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就要全體員工全身心的投入。管理者通過有效的溝通方式讓全體員工及時、清晰、準確地認可、遵守和執行,并且不斷地深化,灌輸“員工以企業為本,企業以人才為本”的雙贏理念,創造良好企業文化。使其真正成為一種極有價值的軟約束和軟激勵。
三、激勵
在實際生活和工作中,每個員工都有要求得到他人尊重和自我價值實現的需要。對于員工來說,他們能否有效地工作,是否會對企業及其經營目標萌生出責任感、忠誠心和熱情,以及他們能否從自己工作中得到滿足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組織與員工之間“心理契約”的實現程度。構建“心理契約”過程,是一個充分發揮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與智慧的過程,也是保證員工產生高水平的內聚力和承諾(表現為高能量、延長工作時間、意愿多干并對工作滿腔熱情等)的過程。管理者在實際工作中只有根據每個員工的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溝通方式關心、鼓勵他們、及時肯定他們的成績才能構建“心理契約”。一個優秀的管理者就是要通過有效的溝通轉變職員對工作的態度,對生活的態度,通過激勵使職員從拖拖沓沓的精神狀態中解脫出來,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和潛力,把員工改造成充滿樂觀精神、積極向上的人。
在實際的溝通激勵工作中,對待不同的職員,管理者應采取不同的溝通激勵方式。如對待年輕員工,管理者應給予更多的關心和愛護,經常與他們交流,把組織對他們的期望和要求直接傳達給他們,并多給他們鼓勵和提醒,必要時給予指導和幫助。在時機成熟時,給他們自主行動的自由,讓他們獨自承擔和完成較重要的工作,保持經常的接觸,并及時給予他們鼓勵,肯定成績和進步,公開地表揚和獎勵工作優秀的員工等。對待資歷深的老同志,首先要把他們看作是財富而不是負擔因為他們的經驗、責任還是年輕員工所缺乏的。管理者應尊重他們,把他們安排在適合的崗位,經常與他們交流,適時給予培訓和提高,調動他們的工作熱情。這樣,這些經驗豐富的老同志同樣能夠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出優異的成績。管理者的有效溝通一定能創造出和諧的工作環境和氣氛,增強員工的責任感和對公司的歸屬感,激勵員工成為績效接觸者
四、交流
在國際化時代中,對于現代企業,跟其它企業交流可以說是今后的一個必然趨勢。在實際的有效溝通運作中,公司的觀點、意愿及立場首先應該是準確、清晰、簡潔的,富有說服力,引起對方的注意與共鳴。“無論多偉大的思想,如果不傳遞給其他人并被其他人理解,都是毫無意義的。”其次要選擇通過何種方式傳達和溝通,是用書面形式還是面對面商談,是堅決還是委婉,是肯定還是留有協商余地,是告知方式還是警告方式等,應根據事情的具體內容和其重要性以及雙方合作熟悉程度選擇合適的傳播溝通方式、方法。在信息時代有不少企業完全沒見面對面洽談過,然而合作非常成功。有效溝通應考慮到對方的理解能力,共同之處以及對對方企業的影響,達到雙贏的目標。溝通只有建立在信息準確、清晰、簡潔和具有活力的基礎上,才能充分發揮其有效性。而有效溝通的最終目的也就是要使信息準確、清晰、簡潔乃至生動地傳達下去。
企業之間的合作有時難免會有些誤解,甚至利益分配上的沖突。能否及時消除誤解并達成協議,關系到公司千萬美金的安全收付。在這樣的情況下需要雙方明確各自的責任、義務和權利,進行有效溝通,即在實際操作中互相補充、互相信任,避免暗箱操作,遇到特殊情況雙方隨時進行溝通,這樣就能及時解決實際工作中的難題,把企業之間合作的過程中可能產生的猜測、誤解和矛盾得到化解。企業合作的最重要一環是資金的安全收付,在此過程中,需要雙方密切合作,及時溝通、消除誤解從而確保公司資金的安全收付。
五、小結
曾經多次在各個公司合作談判會上充當翻譯,我深刻地感覺到,有效溝通是企業正常運轉和不斷發展的重要手段,是企業管理和經營當中必不可少的工作方式,因為一個企業的發展,職員的主觀能動性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能否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取決于管理者與其溝通的效果,所以,高效率的管理和經營離不開有效溝通。
參考文獻:
[1]劉光友.《經理人員的管理溝通及其發展趨勢》[J].《JOURNALOFGUANGDONGBUSINESSCOLLEGE》,2002,(3)
[2]丁岳楓,劉小平.《績效管理過程中的溝通及策略》[J].《商業研究》,2003,(13)
[3]曾吳.《營銷危機中的公眾溝通管理研究》[J].《JOURNALOFGUANGDONGBUSINESSSTUDIES》,2005,(1)
[4]張曉青.《論企業的管理溝通》[J].《理論平臺》,,(1)
篇6
1.1技術先進性。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為信息化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因此,沈信該項目選型時在滿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要充分考慮軟件技術的先進性,如大型數據庫技術,面向對象技術等,以保證短期內系統不會被淘汰。1.2系統的可擴展性。沈信要適應環境的變化,就要不斷的調整組織機構和業務流程。因此,技術服務管理軟件要盡量適應企業的變化,使沈信的工作流程能夠按照業務的要求進行組織。1.3系統的兼容性。軟件選型要盡量考慮和沈信產品檔案系統連接與數據交換,一方面充分利用企業現有資源,減少重復投資;另一方面,使原始數據一次錄入,保證信息的真實有效。1.4系統的適應性。軟件系統在具有先進性、可擴展性、兼容性的基礎上,要充分考慮沈信現狀,先進而實用,規范而靈活。1.5系統的標準化。系統的標準化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軟件本身的標準化,如軟件開發工具,軟件的結構、數據庫、接口協議等;另一方面,是指軟件實施的標準化。
2項目調研與解決方案設計
2.1通過對公司技術工程師的走訪調研,該系統分為現場技術服務和返廠產品技術服務,具體系統軟件需求如下:(1)現場技術服務管理需求。a.系統將在國內各地使用,要求可以定時通過公司公網服務器,將數據傳回入公司服務器數據庫,保證數據傳輸的快速、完整。b.存儲內容:維修地點、設備條碼、質量問題(以上內容都編制成條碼)、維修人員(登陸者)、掃描時間(系統默認)。c.軟件要求:登陸后,掃描維修地點,然后掃描設備條碼、質量問題條碼,直到這個地點的設備完成掃描,數據提交,再進行下一個維修地點的掃描。數據提交時存在現場信號弱的問題,允許在找到信號強的地點再上傳。掃描時將掃描內容列表顯示,對于未上傳的數據允許刪除。按產品的條碼編碼規則對掃描的條碼進行校驗,預防產生亂碼。d.掃描設備要求工業級別產品,可掃描一維或二維碼,設備運行穩定,電池可持續使用8小時,防水,防震,防摔,屏幕3.5英寸以上,支持2G及以上傳輸模式,具有高速處理能力,支持擴展卡。(2)返廠技術服務管理需求。a.系統在公司庫房使用,要求通過局域網絡傳輸數據到公司服務器數據庫,保證數據傳輸的快速、完整。b.存儲內容:維修人員(登陸者),掃描時間(系統默認),用戶單位名稱(輸入),產品條碼(掃描),返廠日期(默認當天,可修改)。c.軟件要求:登陸后,輸入用戶單位名稱,確認返廠日期,然后掃描產品條碼,直到這個用戶單位的產品完成掃描,提交掃描數據。提交時每17條記錄賦予一個編號,少于17條也賦予編號,編號規則可按軟件情況編制,未上傳的數據允許刪除,掃描內容列表顯示。d.掃描設備要求工業級別產品,可掃描一維或二維碼,設備運行穩定,電池可持續使用8小時,防水,防震,防摔,屏幕3.5英寸以上,具有高速處理能力,支持擴展卡。2.2系統項目解決方案技術服務管理系統采用VB+SQL的設計語言及數據庫,編制C/S架構的系統軟件。(1)項目采用掃描條碼技術,實現產品數據的收集。(2)項目采用聯通2G網絡傳輸模式進行數據的實時上傳。(3)系統采用用戶登陸方式,限制用戶的操作權限,以確保數據的完整性,業務流程的規范性。(4)利用SQL語言的inster,update等技術實現與產品檔案系統數據的接口。
3沈信技術服務管理系統項目實施效果
篇7
眾所周知,任何企業都在不同程度上依賴于一定的技術和知識才可以生存與發展,尤其當今已經進入了知識經濟和信息經濟的時代,現代企業之間的競爭更多的是知識與信息獲取或使用能力的競爭。所以對企業的知識資源進行有效的管理,是一個企業能否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改之地的關鍵。從事企業管理的人都清楚,企業的人才流失對企業意味著什么。長期以來,企業員工的個人頭腦是知識的載體,人才流動實際上是知識在流動。那么如何實現人走而知識卻可以繼續在企業中留存呢?如何實現知識不僅在某個人頭腦中,而在組織的系統中并持續發揮其作用呢?如何使企業的知識可以不斷積累并讓每個員工快速掌握而在工作中加以運用呢?如何使新員工可以迅速在老員工的基礎上繼續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呢?
一、什么是知識管理和企業管理
要弄清以上問題,首先,我們要從弄清什么是知識管理和企業信息管理入手。美國生產和質量委員會(APQC)對知識管理定義如下:知識管理是組織有意識采取的一種戰略,它保證能夠在最需要的時間將最需要的知識傳送給最需要的人,這樣可以幫助人們共享信息,并進而將其通過不同的方式付諸實踐,最終達到提高組織業績的目的。企業知識管理是以信息為基礎的活動,通過組織性學習創造隱性和顯性知識,并負責如何在適當的時間、適當的地方擁有適當的知識。微軟總裁比爾蓋茨認為:知識管理并不是從技術開始的,它始于商業目標、過程和對共享信息需要的認識。知識管理只不過是管理信息流,把正確的信息傳送給需要它的人,以便讓他們迅速地以信息為依據采取行動。
中外學者普遍認為,信息是企業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資源,信息作為資源,除了一般的可利用、有價值等特性外,還具備共享性、歷史積累性、時效性和多次再生性的特性。而系統則是由若干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獨立成分組成的一個有機整體,如管理人員、生產工人、工藝、技術、管理、方法和組織機構、生產設備等,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即獲取利潤生產出社會需要的產品,而組成的一個生產企業就是一個系統。那么,要系統地利用信息這個資源,企業建立信息管理系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
企業信息管理系統(EIMS)就是運用現代化的管理思想和方法,采用電子計算機、軟件及網絡通訊技術,對企業管理決策過程中的信息進行收集、存儲、加工、分析,以輔助企業日常的業務處理直到決策方案的制定和優選等工作,以及跟蹤、監督、控制、調節整個管理過程的人機系統。
從目前已經大量應用的各種企業信息管理系統來看,普遍具有以下特性:
1.除了通用的管理軟件和MRP(物料資源計劃)、OA(辦公自動化)、WFS(工作流系統)外,大多軟件都需要做大量的需求分析,咨詢顧問(多數都是行業內的專家)和企業各級員工在認真總結以往經驗和企業發展要求的基礎上,根據企業實際量身定做或在標準版本的基礎上根據企業實際做大量的修改,所以具有行業專家特性及實際應用特性。
2.多數系統是從企業戰略的角度出發,在全局和總體考慮的前提下設計企業的信息管理系統,是從企業的人員機構管理、產品管理、系統權限管理、銷售管理、采購管理、生產管理、質量管理等系統的角度,考慮戰略的實現性和信息之間的關聯性、制約性的,具有系統性和整體性。
3.具有歷史知識的積累性和共享性。企業的信息管理系統能夠將各部門和各員工的日常工作的關鍵數據,存儲在數據庫中,并能根據權限方便查閱和調用。
4.具有決策的支持性。所有的各種數據可以經過計算機的處理從不同的角度得到各種分析結果,并通過報警提醒的方式,使決策者在第一時間得到相關信息。
5.動態特性。由于信息的時效性和關聯性,當系統中某一信息要素發生變化時,與之相關聯的其他信息均發生變化。同時,由于企業的外部環境和內部要素均在動態發生變化,系統也要求能夠適應這種變化。
二、企業信息管理系統的作用
從以上對于知識管理和企業信息管理系統的概念及特性等可以看出,企業信息管理系統對于企業知識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很大的支持和保障作用,具體表現在:
1.知識,確保組織內的每個成員都能共享。在沒有計算機、軟件和網絡通訊技術的前提下,企業知識的手段通常采用開會、發文件及書籍等手段,除了成本高而外,知識的傳播速度、傳播量、更新、查閱及查閱權限等等受到極大的制約。而企業信息管理系統則有效地解決了這些問題,使知識信息交易成本大大降低,交易質量和效率大大提高,有力地發揮了知識在企業中的生產力作用。
2.確保知識獲得的及時性。信息管理系統解決了跨地區、跨時間、跨單位、跨部門、跨員工之間的查閱障礙,只要是在有權限的前提下,知識需求者可以迅速通過系統找到自己需要的各種知識。例如目前的企業信息門戶(EIP-EnterpriseInformationPortal)可以解決企業之間的信息及知識交流問題,另外企業信息系統可以與相關的網絡連接,并自動按照組織內部成員對信息的需求進行篩選、分類和收集,并按照成員對信息的需求及時傳送給需要的人,以解決知識時效性的問題。
3.提升組織或個人的隱性知識為顯性知識,并保證兩者之間的有效轉換。在企業沒有信息系統之前,員工的知識和經驗僅存在自己的腦子里,部門的知識也在這個部門里,信息呈現孤島狀態。遺忘、人員流失和成員之間交流不暢導致企業的知識大多是隱性知識,而不能轉變為顯性知識,組織的知識難以積累。組織隨著人員的流動、時間的推移不斷地交學費,企業不能形成經驗曲線,生產效率和競爭力也就難以提高。信息管理系統使個人知識得以沉淀,成員之間的知識得到共享和交融,企業對員工的過分依賴性降低,從而避免企業因某些關鍵崗位人員流失出現不可收拾的局面。
三、如何做好企業的知識管理
首先,我們要抓好企業的信息管理。知識管理著重于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的相互轉化,因為企業只有把國內外和自己企業積累的知識和經驗即顯性知識,通過歸類、整理、提煉迅速傳遞給需要它的員工,即轉化為員工個人的知識———隱性知識,并運用到每項工作中去,才能對企業目標發生作用。信息管理主要集中在對已有的如書面化的、電子信息等顯性知識的管理,在信息增值鏈上,要將數據提升為信息,并對其進行采集與選擇、組織與程序、壓縮與提煉、歸類與導航等,對信息外部特征的加工和組織。在信息管理基礎上,在根據企業和員工需求,對信息內容進行提煉、比較、挖掘、分析、概括、判斷和推論等進行知識管理。
其次,要建立知識共享系統。知識管理是以共享和創新為主要目的,重點解決信息超載而知識匱乏的問題,重視人與人產生知識過程的管理。知識如果不拿出來與他人共享,將導致:(1)核心信息掌握在具體實施人員中,管理失控。(2)企業人員外流導致知識資產流失,大量核心技術被帶走。(3)知識孤島造成協調困難,效率下降。所以,在企業信息系統建設中,要堅持以獲取企業內部和外部知識資源為核心;以產品的生產流程為核心;以個人知識與團隊知識的相互交流和轉化為核心;以正式交流與非正式交流的相互接軌為核心;以解決實際問題為核心;以價值鏈的不斷增值為核心和以技能培訓為核心。
最后,把信息化建設作為知識管理的平臺。傳統的金字塔式組織結構和人際交流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不適合現代社會對知識的快速組織、整合和共享需要,計算機網絡則為知識的獲取、組織和共享創造了一個全新的平臺。企業在網絡平臺下,形成一種柔性的與變化的組織和扁平化的信息傳遞渠道。從知識管理的角度,建立信息管理系統,使人與知識資源有機結合,它將人、知識與現實工作任務整合起來,必將為企業管理帶來實效。
參考文獻:
1.劉杰,沈英芳。企業信息管理系統:概念、發展、問題及研究方向。中國科技論文在線,2001.9
2.席丹,李培根,黃培。制造業信息化戰略、管理與實施,電子工業出版社,2003
篇8
【關鍵詞】 防汛抗旱氣象綜合業務系統 運行 管理
1 前言
防汛抗旱水文氣象綜合業務系統是一種綜合的信息服務系統,它以計算機網絡與地理信息系統為支撐,核心是幾十年的歷史與實際雨情氣象綜合數據,該系統集合了水文氣象資料的采集、處理、應用與管理,可以及時提供準確的雨情、水情、天氣實況、氣候預測等綜合信息,以便決策部門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防汛抗旱工作。該系統在硬件上主要應用了先進的RAID技術與服務器雙機熱備份技術,系統的硬件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在軟件上則有用戶管理、遠程系統維護管理、互聯網服務管理、數據庫管理等多種服務管理,軟件與硬件都有較高程度的安全保障,是當前為防汛抗旱提供信息服務的重要信息服務系統[1]。
2 用戶管理
2.1 系統用戶的分類
該系統以網絡分布范圍為依據來對系統用戶進行區分,可分為廣域網用戶與局域網用戶兩種用戶。再做細一步的劃分時,對局域網用戶可根據不同的職能與業務需求劃分為應用系統運行用戶組、應用系統監視用戶組、系統管理員工用戶組、防汛抗旱業務專業用戶組等;對廣域網用戶則可以服務對象的不同為標準劃分為EMAIL郵箱服務組、WEB瀏覽用戶組及FTP服務用戶組[2]。
2.2 系統用戶的權限管理
用戶權限管理的劃分是以用戶組為依據進行劃分的。根據不同的用戶組,系統給予了對應的應用權限,各個工作組均有屬于自身服務的范圍與權限,這樣使得系統資源管理的應用權限劃分十分清晰,有利于系統管理員對用戶與系統資源進行管理及維護。
3 RAID技術在系統中的應用
RALD技術即磁盤陣列冗余技術,這種技術的工作原理是通過犧牲小范圍的磁盤空間來獲取數據安全及磁盤訪問速度[3]。這種技術也是當前許多微機服務器為了保證磁盤安全廣泛應用的一種較先進技術,而且較多采用的是安全系數更高的RAID技術。應用RAID技術之后,當服務器內的磁盤列陣組有硬盤發生故障時,整個系統及數據也不會受到影響及破壞,系統仍可正常運作,并可在服務器不發生停機的情形下及時替換出存在故障的硬盤,然后使RAID系統可以自動恢復正常。此外,應用RAID技術之后,服務器在對硬盤進行數據處理時,速度得到較大程度的提高,減輕了用戶維護系統的負擔,而且有效改善了系統運行安全性、數據運行安全性,并使服務的系統性能得到大大加強。
4 數據庫管理
防汛抗旱水文氣象綜合業務系統主要應用了MsSQLServer2000的數據庫操作系統,應用這種系統的好處是可以充分利用其管理與安全性能,從而保障系統內的數據庫運行正常及數據安全。一般的數據庫管理大概有以下幾種分類:數據庫數據管理、數據庫用戶管理、數據庫數據遠程分發管理等。
4.1 數據庫用戶的管理
本文所述的系統用戶主要有三種分類:(1)一般(普通)用戶,這類用戶通常是指應用系統客戶端的用戶,其目的主要是對數據庫里的數據進行查詢,所以該類用戶對相應的數據資料僅具查詢功能;(2)應用系統型的用戶,該類用戶的職責主要是負責數據的入庫、修改、維護及查詢等,所以該類用戶對相應的數據資料享有的是增刪改查等功能;(3)超級用戶,即權限最多的用戶,該類用戶可以對全部的數據庫及數據表享有進行建立、修改、刪除、查詢等操作,同時可以設置管理數據庫系統的功能、數據修改、數據查詢及數據維護等[4]。
4.2 數據遠程分發管理
數據庫數據遠程分發管理是建立在互聯網電子服務系統的基礎上的。為了有效實現數據庫的遠程分發,該系統采用了互聯網的Email服務技術與數據庫技術,在此基礎上研發出了數據庫遠程分發管理的應用子系統。該種技術主要是通過數字庫的觸發器對數據庫作的過程或數據進行記錄,再通過Email對這些程序進行傳送,這樣可以及時更新遠端數據庫及管理數據庫。數據庫數據遠程分發管理應用子系統為遠程數據庫進行遠程的數據管理及數據更新指引了方向。
5 應用系統的文件管理
對應用系統的文件進行管理,首先要了解系統文件的類型。本文中的系統其文件主要有兩種類型:支持工作人員工作時需要的私有文件、支持系統運作的非私有文件,即公用文件。
5.1 私有文件的管理
該系統對于私有文件的管理主要是采用了文件安全與文件共享有機結合的管理方式,同時安裝了特有的磁盤存放文件、管理文件。此外還根據用戶的實際要求對其分配相應的磁盤空間,以便控制私有文件占用的空間超出磁盤范圍,從而保證服務器磁盤的文件與系統的運行安全。
5.2 公用文件的管理
該系統主要是通過建立專門的共享目錄對公用文件進行管理,共享目錄會根據文件類型及其功能對文件進行分類存放。此外,還設置文件共享及文件安全性的雙層訪問權限,這樣系統用戶對文件系統的訪問以及系統運作的安全就得到了保障。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企業償債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