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扶貧方案范文
時間:2023-03-24 23:48:1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企業扶貧方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是加快行政審批,規范審批行為。對現行規章制度進行修訂完善,建立執法有依據、行為有規范、權力有制約、過程有監控、違法有追究的執法監督制度體系。堅持行政審批受理、審評、審批三分離,推進網上申報、審批和行政許可事項網上公示制,方便行政相對人知情和監督。
二是加強行政監督,規范監管執法。制定行政處罰裁量標準,杜絕超越職權、、隨意處罰的違法行為。推行輕微違法行政處罰告誡制度,落實重大行政處罰決定集體討論和備案審查制度;認真實施行政復議制度,及時糾正過錯行政行為,健全責權明確、行為規范、監督有力的行政執法監督機制。
三是實施藥品質量標準化工程,指導企業發展。實施藥品質量標準化工程,深入藥品研究機構、院所提供政策咨詢和技術指導,規范研究行為,確保藥品注冊申報資料真實可靠,從源頭上保證藥品安全。監督引導藥品生產企業全面推進以品種為單元實施GMP工作,落實新修訂的《GMP認證檢查評定標準》,將GMP全部條款完整真實地落實到每個具體品種的生產全過程,有效保證藥品生產環節的質量安全。組織好《藥品經營許可證》到期換證和GSP再認證工作,保證藥品經營企業所經營的藥品100%進入經過GSP認證的質量保證體系,切實保證流通環節的藥品質量安全。
四是優化市場環境,支持企業發展。深入開展市場秩序專項整治,嚴厲打擊違法行為,創造公平競爭、有序發展的藥品市場環境。
為保證企業服務年活動扎實有效,該局要求:一是省、市、縣三級局均建立“企業服務年”活動領導小組,制定活動方案,建立工作制度,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局面。各級領導小組每月召開1次例會,督促落實服務企業政策措施和計劃方案,協調解決“企業服務年”活動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二是建立各級領導聯系點制度,定期走訪和指導聯系點藥品、醫療器械生產經營企業,與其共商解決問題的良策。三是對企業的質量安全人員開展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技術指導和培訓,監督和引導企業做好質量安全保障工作,促進醫藥經濟健康快速發展。
相關信息*省*市食品藥品審批服務窗口網上受理和審批系統開通
近日,隨著*省*市行政審批電子監察系統在市行政服務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審批服務窗口網上受理和審批系統也隨之啟動。近年來,*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依托中心技術平臺,積極建設窗口行政審批網上服務系統,集行政審批網上咨詢、受理、審批和效能監察于一體,全面優化審批服務,提高審批效率,預防審批腐敗。系統啟用后,所有涉及藥品行政審批項目和便民服務事項,將真正實現網上申報、審核、審批,所有資料通過網絡傳輸,并做到對行政審批過程進行實時、全程和自動監控管理。該系統還可以對任何一個行政許可項目,從受理、承辦、批準到辦結發證進行實時監控,無論哪一個環節出現違規
*省進一步部署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活動
為貫徹落實全國和省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第二次電視電話會議精神,進一步做好全省專項整治工作,2009年3月6日,*省專項整治領導小組辦公室召開第四次會議。省專項整治領導小組副組長兼辦公室主任劉自林主持會議并講話。會議研究了專項整治抽查評估工作、專項整治督查工作和《*省食品安全整頓工作實施方案》(代擬稿),并就專項整治工作中有關具體事項進行了討論。會議還通報了《關于廣州市“瘦肉精”中毒事件有關情況的通報》,傳達學習了省領導指示精神,要求有關部門根據各自職能,把嚴查“瘦肉精”作為工作重點之一,加大對養殖場抽檢的覆蓋面,加大對豬肉用量大的餐飲、食堂等
*省*示范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七條措施做好為企業服務工作
*省*示范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結合食品藥品監管職能,制定七條措施,不斷優化投資服務環境,切實做好為企業服務工作。其做法是:一是認真清理收費項目。對現有收費項目進行一次全面清查,檢查是否存在超出核定項目收費或未按核定標準收費的情況,是否存在所依據的批準收費文件廢止項目。二是簡化工作程序,縮短辦事時限。對受理、審批、備案、檢查、調查、處理、處罰、許可、認證、抽樣、檢驗等程序進行梳理,在不違反法律法規和不降低工作質量的情況下,進一步簡化合并,實行“一次清”,不讓企業重復跑路。三是根據職能調整,修訂完善《服務承諾書》。四是全面實行政府信息公開,尤其是對涉
*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部署2009年黨風廉政建設和政風行風工作
日前,*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召開全系統黨風廉政建設暨政風行風工作會議,安排部署2009年主要工作。一是推動重大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加強效能監督檢查,進一步明確監管工作責任,確保食品藥品監管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二是嚴格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嚴格落實“一崗雙責”和“五個一”。三是加強領導干部作風建設。加強對領導干部作風狀況監督檢查。規范職務消費,嚴格落實公務購車、會議經費、公務接待費用以及黨政機關出國(境)經費等支出實行零增長規定。四是加強黨風廉政教育。加強黨性黨風黨紀教育和延安精神教育,開展食品藥品監管職業道德和職業紀
篇2
今年遼寧省“扶貧日”將依循以下基本原則開展:
政府引導,廣泛參與。充分發揮政府在扶貧開發中的主導作用,加強政策引導和輿論宣傳,動員社會力量廣泛參與,著力推動各類企業和公民個人積極參與扶貧日活動。
上下聯動,互相配合。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組織實施省級重要活動,各地各部門結合各自特點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形成上下聯動的工作合力和輿論聲勢。
創新機制,精準幫扶。按照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要求,推動建立健全社會力量參與扶貧的機制,突出社會幫扶的精準性,促進精準幫扶到村、到戶、到人。
依法合規,注重實效。嚴格遵守有關法律法規要求,堅持節儉務實公開透明,務求實效,接受社會各方監督。
在活動內容方面,遼寧省結合本省實際,精心安排了五項活動:
開展健康扶貧活動。組織省內大型醫院對口幫扶15個省扶貧工作重點縣,建立持續的幫扶關系。通過派駐醫療隊、培訓醫務人員、開展遠程會診、組織專家開展義診等多種形式,幫助貧困地區提高診療服務能力,加強對農村貧困人口的健康服務。
開展教育扶貧活動。組織省內高校等優質教育資源開展幫扶貧困地區教育活動,通過培訓師資力量、改善教學條件、落實教育政策等,精準幫扶貧困地區最薄弱領域和最貧困群體,加快貧困地區教育事業發展。
開展民營企業“遼西行”活動。組織引導全省民營企業走訪遼西北等貧困地區,推進民營企業與貧困地區對接,通過投資興業、吸納就業、開發資源、捐贈救助等多種方式,開展扶貧幫困活動。
開展“文化下鄉”活動。實施文化惠民工程,開展文化下鄉,向貧困地區送圖書、送戲曲,組織文藝隊到貧困地區演出等,豐富貧困地區群眾文化生活。
開展專題宣傳活動。在“扶貧日”前夕,組織新聞媒體深入各市、縣,對全省扶貧開發工作進行專題采訪,集中進行宣傳。“扶貧日”當日,在主要媒體、網絡開展專題報道,營造社會扶貧氛圍。
為確保扶貧日活動順利開展并取得預期效果,遼寧省在組織領導方面進行了緊密的安排部署:
精心組織,密切配合。“扶貧日”活動在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領導下開展,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積極支持配合。具體工作由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協調。
制定方案,協調推進。各相關部門根據自身職能制定活動方案,盡早謀劃和安排部署扶貧日活動,各牽頭部門要將活動計劃或方案送省扶貧辦。
篇3
“戰鼓擂動,四川仍有380萬貧困老鄉,1501個貧困村和88個貧困縣,我省仍然是全國6個重點扶貧省份之一,脫貧攻堅形勢仍然十分嚴峻。舉全省之力、集全民之智,不落下一個地區、不落下一個民族、不落下一個人。扶貧濟困,我們責無旁貸;全面小康,我們攜手前行!”全國第三個扶貧日到來之際,省脫貧攻堅領導小組辦公室向全社會發出“倡議書”,號召全社會一起參與四川“扶貧日”系列活動,扶貧濟困,奉獻愛心。
10月17日當天上午,省扶貧移民局舉行扶貧日自愿捐贈活動,平日里就在扶貧戰線上奔波的工作人員紛紛解囊。而在各省直機關、企事業單位,類似的自愿捐贈活動也在扶貧日前后密集展開。
專業、行業、社會的“三駕馬車”中,社會扶貧曾是“短板”,但近年來,從定點扶貧到東西扶貧協作,從軍隊、武警部隊扶貧到企業、社會各界伸援手,從政府頂層設計到方式方法的不斷創新,四川省社會扶貧亮點紛呈,日益成為脫貧攻堅重要突破口。
“三位一體”扶貧格局加速形成
數據顯示,2015年扶貧日期間,全省公募活動共募集資金8.8億元,其中非定向捐贈資金除用于扶貧光明行動外,省扶貧移民局與省教育廳還聯合實施了“2016年貧困孤兒愛心行動”,一個個項目的實施,實現扶貧日公募善款的精準投放,讓社會大愛落地落實。
近年來,我國的扶貧事業正在吸收各方面資源,越來越多的社會組織、個人正在加入扶貧事業。我國從頂層設計上,為社會扶貧工作做好了制度安排。2013年12月,中辦、國辦印發《關于創新機制扎實推進農村扶貧開發工作的意見》,聚焦六項機制創新,社會扶貧便是其一。2014年5月,國扶辦等15部委下發《創新扶貧開發社會參與機制實施方案》,繪就社會扶貧改革藍圖。
四川在全國先行一步,2014年3月率先出臺劍指扶貧六項機制改革的《實施方案》,為社會扶貧框定方向;9月,15部門聯合出臺《四川省創新扶貧開發社會參與機制實施方案》,在政府助貧“唱主角”外,創新機制,引導更多社會資源向貧困地區匯聚,形成政府、市場、社會協同推進的大扶貧工作格局。
2015年7月,省委十屆六次全會明確,必須統籌多方面力量共同參與,形成政府、市場、社會互為支撐的大扶貧格局。10月,我省下發《四川省社會扶貧專項方案》,對社會扶貧資源、各類扶貧主體進行一次超常整合,成為未來5年社會扶貧的操作手冊。今年初,我省又在《四川省社會扶貧專項方案》的基礎上派生出《社會扶貧專項2016年工作計劃》,推出12項社會扶貧專項行動,進一步做深做細。
面對貧困量大、貧困面寬、貧困程度深的現實困難,四川全面動員,加速構建專業、行業、社會扶貧“三位一體”大格局。
扶貧日活動常態化開展
今年扶貧日,評選和表彰了“四川十大扶貧愛心組織”和第二屆“四川十大扶貧好人”,以褒獎愛心善舉,引導更多社會愛心力量向貧困地區匯聚。
“扶貧好人”的接力棒傳到了更多在脫貧攻堅一線工作、奉獻的人手中。“我們要精心打造四川社會扶貧的公益品牌,大力支持扶貧好人、扶貧愛心組織的評選活動,進一步建設好愛心扶貧網,讓一個個榜樣、標桿激勵更多的人加入到愛心扶貧行動中來。”省委常委、省委農工委主任曲木史哈說。
“扶貧日雖然只有一天,但是扶貧日系列活動在今年實現全年化、常態化開展。”省扶貧移民局副巡視員張海鵬表示。
9月30日,870名來自全省多地貧困家庭的學生,在成都機電工程學院參加了四川百工技師工程教育扶貧計劃受助學生開學典禮,之后他們將在這里接受3年免費職業教育。百工技師工程是我省在全國首創的精準智力扶貧項目,主要針對四川建檔立卡貧困戶中的應、往屆初高中畢業生和在校職校生,為其提供全免費優質職業技術教育,培育專業技師、工匠能手,并負責推薦就業崗位或提供創業發展機會,阻隔貧困代際傳遞。
此外,我省有更多的創新嘗試。5月19日,四川省扶貧基金會與優步成都簽署合作協議,優步乘客每坐一單車,優步便捐出5元錢,募集資金將定向捐贈給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的患病兒童以及其他建檔立卡貧困戶患病兒童。項目共實施20天,籌集到善款10萬元左右。“通過這種方式,讓精準扶貧與公益變得更易參與,同時將精準扶貧的理念傳遞給更多人。”四川省扶貧基金會理事付玉忠曾表示。
社會扶貧不僅是“捐款捐物”
今年以來,資陽市雁江區中和鎮老龍潭現代農業示范園區與緣聚發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合作,帶動園區內的干溝村和紅光村等2個貧困村,發展柑桔2000畝,370戶貧困戶脫貧有了保障。而這之前,園區每年都會捐款捐物幫扶村里貧困家庭,錢花了不少,但效果卻并不好。
轉變扶貧方式方法的,不止老龍潭現代農業示范園區。近年來,四川省多元化社會力量扶貧,正呈現出新的走勢――盡量避免單一捐款捐物的救濟式扶貧,注重通過產業培育、基金化運作進行精準扶貧,在村民增收這一根本問題上狠下功夫。
社會扶貧,關鍵在于搭建制度平臺,健全完善人人皆愿為、人人皆可為、人人皆能為的社會扶貧參與機制。2015年6月,四川省出臺《關于深入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扶貧開發的實施意見》,通過完善減免稅收等優惠政策的機制建設,就是旨在激勵更多的單位和有識之士參與扶貧開發。
多元化社會扶貧不僅僅是傳統的“捐款捐物”,而更應該在“精準”上下功夫。《四川省社會扶貧專項方案》提出,支持民營企業采取PPP模式參與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及公共服務、構建貧困地區扶貧志愿者服務網絡等。《方案》還明確要搭建、拓展扶貧公益活動平臺,培育打造“互聯網+”和“電商扶貧”公益品牌。
篇4
關鍵詞:社會創業;市場扶貧法
一、緒論
根據2010年的貧困標準線(人均純收入元)進行計量,我國存在2688萬貧困人口;按照聯合國規定的每人每天1.25美元標準計量,我國貧困人口高達2.5億。2011年我國將貧困標準線提升到2300元后,貧困人口激增,高達1.28億人。貧困問題一直是我國長期存在的社會問題,社會創業對于解決就業問題、緩解貧困以及穩定社會等方面有重要影響。企業家社會創業作為一種解決社會問題的新方案,受到許多國家與社會組織的青睞。
市場扶貧法是近年來企業家通過社會創業解決貧困問題的主要方法之一。市場扶貧法,是指公司試圖通過開發或銷售的產品及服務,解決低收入人群貧困的社會問題。
西方已有學者基于社會創業和市場扶貧法進行研究,但未提出相關的扶貧模型,因此,本文基于之前已有研究,針對我國貧困問題提出相關解決方案。
二、社會創業研究現狀
(一)社會創業概念研究
有關社會創業的研究最早興起于20世紀后期,北美等發達地區的學者開始提出“社會創業”(social entrepreneurship)這一概念。社會創業源于非盈利機構(Harris,Sapienza和Bowie,2009;Sud,范桑特與Baugous 2009;威爾德納和莫特2006),起著創造就業、提高技能、提高公眾參與度(Smallbone等2001)、緩解社會問題(伯恩斯坦2004;利德比特1997)等方面的作用。社會創業不僅產生社會價值,而且能夠創造就業和財富。關于社會創業的不同定義,本文結合國內外外學者的不同觀點,進行了梳理。
Zahra Arasti,Hadi Zarei和Fatemeh DidehvarReza(2015)在研究中通過對伊朗社會企業家的樣本進行分析,確定了社會創業的調控政策的評價指標。對十四次訪談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社會創業的調控政策的指標為:福利與社會價值的增長與社會的升華、減少社會不平等、文化促進、經濟繁榮的社會、創造一個社會平臺的增長、人民滿意和國家團結。Dacin P A, Dacin M T, Matear M(2010)對國外學者關于社會創業的不同定義進行了總結,見表1。
錢惠英(2013)在總結西方社會企業家精神研究的基礎上提出,社會企業家的社會責任感內容為我國企業的領導者與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要求與啟發,要積極轉變成為具有社會創業的新一代社會企業家而不僅僅是企業的企業家,并且櫸怯利組織與公共部門提高經營管理效率提供了啟發。
國內外學者大多將社會創業定義為一個過程或者機會利用過程,通過非營利組織等實現社會價值創造,完成其社會使命。社會創業側重實現社會目標而不是經濟目標的實現,追求創造和實現社會價值。具有社會創業的個人或組織不以實現經濟利潤為最終目標,經濟利潤是實現其社會目標的基礎,所有的盈利性活動都是為實現其社會目標而展開的。
(二)社會創業與貧困問題研究
基于社會創業的定義,雖然學者對于社會創業的定義并沒有形成統一的定義,但是學者大多都強調通過社會創業可以有解決社會問題,創造社會價值,因而,社會創業的研究往往同解決社會貧困問題相關。
Zaefarian等人(2015)以及Rivera-Santos M等人(2015)基于非洲地區的文化背景,對社會創業進行研究。Zaefarian等人(2015)在其研究中根據市場化扶貧法,通過跨國公司在非洲等落后地區的扶貧措施的案例,研究社會創業解決社會問題的維度,并提出了社會創業在創造社會價值方面的模型。Pnina Werbner(2015)通過研究博茨瓦納的手工工人工會創業,總結了社會創業在解決貧困、就業等方面問題的模式,并試圖提出有效的解決策略。Haugh H M, Talwar A(2014)以及Monika Jain(2012)均以印度為背景,研究社會創業對于貧困問題的解決。Haugh H M, Talwar A(2014)的研究結果表明,社會創業有助于推動社會變革和賦予婦女權利,解決當地貧困問題,提高生活質量。Monika Jain(2012)在研究中提到,社會企業家通過商業手段,發展當地刺繡產業,促進創業,解決當地人民就業問題。徐樹(2013)在其研究中提到,社會企業家對于解決中國現在的社會貧富分化、農村問題、環境惡化等問題起著重要的作用,要大力提倡和培育社會創業。
Werbner P(2010)通過開發預測關于貧困、非正式制度、殖民歷史、族群認同與社會創業自我感受風險及其社會使命活動選擇之間的影響模型,研究結果表明族群認同和高貧困水平影響社會創業自我感知風險和社會使命活動選擇。
研究表明,社會創業為社會解決貧困問題提供了解決方案,同時高貧困水平對社會創業在一定程度上有刺激作用。
三、市場扶貧法
市場扶貧法,簡單來說,就是企業運用相關商業手段解決社會問題。可持續發展工商理事會(2005),鼓勵跨國企業積極參與解決社會問題,建議企業建立包容性的商業模式,為企業創造新收入流的同時,通過合理的商業運作服務于窮人的需求。市場化扶貧法將商業機會帶到社會最底層的貧困人口之中。
傳統扶貧法認為,窮人無法進行自救,需要慈善機構對其生活進行幫助。雖然,市場扶貧法同樣認為商業活動不一定能夠解決貧困問題。但市場扶貧法同樣認為窮人是消費者和生產者,并且希望通過有效的手段解決自身貧困問題,創造價值。傳統的慈善方式通過直接的公共投資、補貼或其他方法來解決未滿足的需求。雖然這有助于滿足基本需求,但實際上并沒有消除。市場扶貧法的目的是通過新的商業模式,開發解決方案并且以實惠的價格出售新產品。這些解決方案是最終以市場導向和需求為驅動的,可能涉及到市場的發展、混合經營策略、小額貸款、經營或零售,可以為社會創造工作機會,并且增加人民增加收入。通過這種方法,公司開發經濟適用的產品和服務,將貧困人口納入到生產供應鏈中,通過提供就I等方式解決貧困問題。
通過市場化扶貧法,企業可以通過新的商業模式獲得經濟收益。同時為貧困人口提供相應的機會以解決貧困問題,增加社會穩定的同時履行了企業的社會責任,實現了組織與社會的雙贏。
四、相關案例
(一)印度Kotwara地區傳統編制業創業
社會企業家Meera和Muzzaffar Ali通過建立了以“Kotwara”為品牌的國際時裝品牌,提升設計理念,發展當地傳統編制技藝,在發展當地傳統編制技藝和設計行業的同時,向印度Kotwara地區的人民提供就業機會,幫助當地人民擺脫貧困。
Meera和Muzzaffar Ali使用自己的資源、網絡、知識和方法、新思路等資源,使Kotwara品牌成功涌入設計師團隊。Kotwara在當地設置非正式教育機構,Kotwara工作室雇傭印度最好的工匠來對當地人進行培訓與訓練,使當地人用自己的工藝設計作為重要的開發工具。
慈善組織、自愿捐助和政府補貼不再是企業的主要收入來源,變得不再重要,企業可以通過自身的經濟獲取經濟利潤。
Meera和Muzzaffar Ali將當地的房子作為一個工藝生活館。它也可以轉換成一個文化遺產酒店,成為一個阿瓦赫文化、工藝和美食的熔爐。對于Kotwara村莊而言,Meera和Muzzaffar Ali將其視為農村教育中心,并且作為Meera和Muzaffar Ali的工作室、工藝中心及時裝品牌,Kotwara已經成為一個有吸引力的旅游概念,需要定期的推廣和營銷。
通過以上措施,拓寬印度Kotwara地區人民的生活來源渠道,為當地人民提供多元化的就業機會,幫助當地人擺脫貧困。
(二)案例分析
社會創業的方式不同于傳統慈善組織,社會創業依賴于健全的商業原則,使用這種模式的企業不害怕使用銷售和營銷原則來籌集資金,從而增加公眾對他們所做事情的認知。
社會企業家針對系統的轉型變化,解決貧困的根本原因。正如企業家改變企業經營一樣,社會企業家作為社會變革的推動者,抓住機會,改善系統,發明新方法,創造更加合理的解決方案來更好地改變社會。社會創業是對最緊迫的社會問題提供創新的解決方案。
當任何類型的公司創業以解決社會問題、創造社會價值為組織活動核心時,它們可以被認為是具有社會創業的企業。
通過市場化的措施解決貧困問題,公司要學會抓住機遇,在社會獲得先發優勢,通過服務于這個巨大且尚未開發的市場,從而獲得競爭優勢。進入市場時,企業有時會有建立新的公司。例如,跨國企業通過創業活動的基金,建立服務于窮人需求的企業。最后,企業可以通過開發適合于低收入人群的新經營理念來進行自我更新。
當企業解決弱勢群體需求時,他們創造社會價值。企業也可以通過雇傭弱勢群體來創造社會價值,例如,印度聯合利華、印度Kotwara地區傳統編制業創業和新加坡Eighteen Chefs餐廳。
五、結論
基于上述研究及相關案例,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本文提出扶貧模型。
模型中新商業模式是指創辦新企業,或者現有組織通過開發新產品或服務發展新市場。在大型公司中,新業務投資可以參考更正式的自治或半自治的部門或企業形成。在一般情況下,忽略組織規模和新企業的自主水平,新商業模式是指與現有產品或市場相比,創造新的業務領域。
企業利用自身知識、融資能力、技術、網絡等資源開發新的商業模型,通過新的商業模型為個人提供就業機會,個人通過出賣勞動力獲得生活來源,并且形成購買力,促進企業的發展。企業發展壯大之后,不斷更新現有的知識、技術、網絡等資源,提高自身的融資能力,不斷發展壯大,逐漸開拓其他新的商業模式,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逐漸形成可持續發展模式。
本文的研究僅限于文獻綜述。未來的研究可以擴展該項研究,對數據進行收集并測試本文的相關模型及觀點。
參考文獻:
[1]Auvinet C, Lloret A. Understanding social change through catalytic innovation: Empirical findings in Mexican social entrepreneurship[J].Canadian Journal of Administrative Sciences/Revue Canadienne des Sciences de l'Administration.2015(04).
[2]Agafonow A. Toward a positive theory of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On maximizing versus satisficing value capture[J].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14(04).
[3]Datta P B, Gailey R. Empowering women through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Case study of a women's cooperative in India[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12(03).
[4]Dacin P A, Dacin M T, Matear M.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Why we don't need a new theory and how we move forward from here[J].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perspectives, 2010(03).
[5]Nega B, Schneider G.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microfinanc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Africa[J].Journal of Economic Issues.2014(02).
[6]Perrini F, Vurro C, Costanzo L A. A process-based view of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From opportunity identification to scaling-up social change in the case of San Patrignano[J].Entrepreneurship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2010(06).
[7]s莉. 西南連片特困區的農村扶貧模式創新與思考[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5(05).
[8]時立榮,劉菁,徐美美.社會性嵌入:從企業生產要素看社會企業模式的產生[J].河南社會科學,2014(04).
[9]Sundaramurthy C, Musteen M, Randel A E. Social value creation: a qualitative study of Indian social entrepreneurs[J].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Entrepreneurship. 2013(02).
[10]Williams C C, Nadin S. Beyond the commercial versus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dichotomy:A case study of informal entrepreneurs[J].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Entrepreneurship.2012(03).
[11]Werbner P. Appropriating Social Citizenship: Women's Labour,Poverty, and Entrepreneurship in the Manual Workers Union of Botswana[J].Journal of southern African studies.2010(03).
[12]徐樹.社會企業家精神:社會使命與社會創新的融合[J].中國商貿,2013(32).
[13]Zaefarian R, Tasavori M, Ghauri P N. A corporate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approach to market-based poverty reduction[J].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2015(02).
篇5
“精準扶貧,恒大率先。精準脫貧,大方爭先。”
在畢節市大方縣的街頭巷尾,關于恒大集團結對幫扶大方縣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標語隨處可見。
短短三個月,創立于廣州的恒大集團已經在大方縣家喻戶曉,恒大集團對口幫扶項目正在有序推進。
1月,恒大集團落實了特殊困難群眾保險;2月,恒大啟動了貧困人員的就業培訓;3月,40個恒大援建項目全面開工……
2015年12月19日,恒大集團和大方縣簽訂了《恒大集團結對幫扶大方縣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案》。未來三年,恒大集團將投入扶貧資金30億元,通過產業扶貧、易地扶貧搬遷、吸納就業扶貧、發展教育扶貧和特殊困難群體生活保障扶貧等“一攬子”措施,助力大方縣到2018年實現貧困人口全部穩定脫貧。
因戶施策探索精準扶貧新路
2015年11月28日,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剛結束,恒大集團當晚便作出了結對幫扶大方的決定。
次日凌晨,恒大的考察調研組從廣州趕往大方,進行幫扶的前期考察調研。當天下午,恒大初步擬定了幫扶大方的方案細則。
大方縣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的重點縣,389個村中有175個村處于貧困水平,總人口110萬中仍有貧困人口18萬人,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扶貧任務艱巨。經過半個多月的考察調研,恒大集團再次修改幫扶方案,使方案更加完善成熟,符合大方縣的實際情況。
2015年12月19日,《恒大集團結對幫扶大方縣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案》正式亮相。
脫貧方案不過兩頁紙一千余字,但卻是字字千鈞――
在產業扶貧上,恒大集團將出資12億元積極探索產業扶貧新模式。其中,4億元用于扶持發展天麻、冬蓀、皺椒等特色農業;6億元用于扶持發展畜牧產業,同時引導貧困戶組成互助合作社;1億元用于建設種苗基地,建成后產權確權給周邊貧困戶;1億元用于投放生產信貸,為貧困戶發展生產貸款予以擔保。
在易地扶貧搬遷上,恒大集團將投資10億元建設10處易地搬遷扶貧安置區,易地搬遷2萬名貧困人口,并謀劃通過易地搬遷轉移就業。
在吸納就業扶貧上,恒大集團將通過組織大規模職業技能培訓,在物業、園林、酒店等下屬企業和戰略合作企業,吸納3萬人就業。
在教育扶貧上,恒大出資5億元支持大方縣教育發展,將新建10所標準小學,10個標準幼兒園,1所完全中學,1所現代化職業技術學院,并設立“恒大大方教育基金”,用于表彰獎勵大方縣優秀教師和貧困家庭學生。
對于特殊困難群體的生活保障,恒大集團將出資2億元新建1所慈善醫院,出資5000萬元新建1所敬老院和1處兒童福利院,出資5000萬元,每人贈送1份萬能險。此外,恒大員工志愿對大方縣農村貧困家庭全部留守兒童、生活困境兒童和孤兒“一助一結對、手拉手幫扶”。
通力合作打贏脫貧攻堅戰
三年時間,精準脫貧18萬人。恒大集團為此專門成立了扶貧辦公室,從恒大抽調180名員工組成幫扶隊。
大方縣為了更好落實各項幫扶措施,破解扶貧攻堅難題,成立了恒大集團結對幫扶大方縣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指揮部,負責恒大集團結對幫扶日常事務工作,指揮部又下設五個小組負責具體實施項目。
五個小組分工明確,細化恒大幫扶大方五大項目,從各縣(區)、管委會,市直相關部門抽調100多名工作人員分別加入各實施項目,共同推進項目建設。
2016年幫扶60個貧困村,2017年幫扶80個,2018年幫扶35個。175個貧困村的精準脫貧,恒大決定分年度成片區整體推進。
立說立行,說干就干。恒大員工和大方縣抽調的工作人員一起辦公,加班加點,制定方案,各項目迅速推進。
2015年12月30日,恒大援建的13所幼兒園、11所小學、1所完全中學、1所職業技術學院、1所慈善醫院、1處敬老院、1處兒童福利院完成選址,易地搬遷扶貧安置區之一“奢香古鎮”,開始征地拆遷。
2016年1月2日,恒大首批援建的40項重點工程選址全部完成。
1月8日,恒大首批10億元扶貧資金捐贈到位。
1月10日,恒大首批援建的移民安置區等40項重點工程總體規劃方案完成。
1月11日,恒大首批扶持的200個特色弄畜產品基地建設方案確定,設立了總額10億元的產業扶貧專項貸款擔保基金。
1月15日,恒大集團為全縣14140名特困群眾購買商業保險。
1月20日,第一批產業扶貧項目“長石鎮千座大棚食用菌栽培基地”正式開工。
1月27日,恒大首批援建的奢香古鎮、新農村、學校、醫院、敬老院、兒童福利院等40項重點工程征地拆遷工作全部結束,前后用時僅27天。
2月2日,首批100名貧困人員到恒大貴陽物業公司就業,恒大集團幫扶大方縣第四期吸納就業培訓班結業,前四期共完成4000余人的就業培訓。
2月26日,恒大首批援建的40個重點工程項目正式開工建設。
……
從首次考察到正式簽訂幫扶協議,恒大只用了20余天;從簽約到40個幫扶項目動工,恒大只用了70多天。
七小時注冊一家公司、24小時完成14000人的萬能險保單、20天完成40個項目的規劃建設。
一個個快速記錄的時間節點,一組組不斷刷新的數據,短短三個月時間,恒大結對幫扶大方已經結出累累碩果。
結對幫扶激活大方發展活力
三月春意鬧,人勤春來早。
3月17日,大方縣奢香古鎮旁的移民安置區,600多臺挖掘機同時作業,200多臺大卡車進進出出,千余名工人正在緊張施工。
羊場鎮的辣椒育苗工作正在有序進行,計劃種植4片地塊共計1800余畝。
慕俄格的恒大三幼已經完成一層主體施工,形象進度完成率100%。
……
高效辦事的“恒大速度”也點燃了大方人干事創業的激情,為了實現擺脫貧困的共同愿景,全縣干部群眾爭分奪秒,主動請纓參與精準脫貧工作,各項工作齊頭并進,各個項目有條不紊地從一紙規劃落到實處。
大方縣扶貧辦主任胡B已經習慣帶著充電寶出門,工作微信群里不時有工作人員各種消息,手機電量總是不夠用,恒大幫扶的各項目建設總有大小不一的問題需要他來協調解決。
每晚休息4個小時,甚至通宵工作,已經成了胡B生活的常態。胡B告訴記者:“今年春節都沒放假,大年初一都在工地上,剛開始也不適應,跟不上恒大的工作節奏。時間長了,大家也習慣了這種高強度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干部群眾的精神面貌、觀念、態度也發生了極大改變。”
“以前收到的文件經常會有四五頁紙,現在大家寫工作方案都會去掉空話套話,簡簡單單把事情解釋清楚,最多一張紙。”胡B認為恒大帶來的管理模式、工作理念、時間觀念,是比金錢更重要的財富。
“累,但很充實。”這是東關鄉政法書記姚智海參與恒大幫扶工作后最深的體會。
姚智海說:“累是因為工作時間沒有白天晚上、周末假日的區分,只要工作沒完成,就得加班加點。充實是因為能參與到大方的脫貧攻堅戰中,還能從企業學到很多東西。”
據不完全統計,僅在雙方簽約后的1個月時間里,在恒大幫扶的五項措施同步推進中,大方縣31個鄉鎮辦事處和7個工作組共4767人全程參與相關工作,召開群眾會2482次,開展調研和座談會1096次,有592名干部與恒大團隊配合挑燈夜戰,制作一個個規劃方案、核定一份份貧困農戶名冊等。
篇6
1 貴州省喀斯特石山特困地區扶貧金融工程的運作程序與案例分析
貴州省喀斯特石山區扶貧金融政策方面,創新金融服務進一步放寬。貴州省喀斯特石漠化特困山區扶貧金融工程規范化的運作程序是:貴州喀斯特石漠化特困山區扶貧金融問題的診斷與分析——扶貧金融商品的開發——扶貧金融商品的定價——扶貧金融設計方案的交付使用。貴州省喀斯特石漠化特困山區扶貧金融工程從扶貧融資項目的可行性分析,扶貧金融產品性能目標的確定,扶貧金融方案的優化設計,扶貧金融衍生產品的開發,扶貧金融產品的定價模型的選定,仿真的模擬實驗,扶貧金融產品小批量的應用和反饋修正,直到扶貧金融的新型模式的推廣應用,各個環節緊密有序。大型扶貧金融機構在扶貧金融工程師的努力下,面向貴州省喀斯特石漠化特困山區扶貧金融工程,運用數理分析、計算機技術和系統工程技術,設計與應用扶貧金融數學模型,從而解決扶貧金融工程的相關問題,主要依靠扶貧金融產業界的技術工作者,設計各種扶貧金融商品在國內國際金融市場上交易,賺取超額套利利潤,為大型扶貧金融機構設計出結構化的金融市場工具及其金融衍生產品進行扶貧融資風險管理,達到實現降低扶貧金融風險,提高扶貧金融效率的目的,提高了大型扶貧金融機構的核心競爭力。
大型銀行金融工程師運用金融工程理論設計扶貧金融項目的實物期權投資策略和扶貧金融實物期權定價技術,為大銀行金融扶貧貸款項目在貴州省喀斯特石漠化特困山區提供風險分析和風險管理服務。貴陽市扶貧金融項目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例如,貴州省赫章縣核桃產業,建立扶貧融資體系,推動核桃產業發展投入多元化。銀行信貸投放結構重點傾斜到核桃產業中,支持、幫助核桃加工企業和專業化合作社爭取貼息貸款、小額信用貸款,推動金融資本、企業資本和社會資本進入核桃產業。例如,貴州省畢節市,地處烏蒙山腹地,是貴州喀斯特最為集中石漠化山區,是貴州省的礦產資源大區,具有煤、鐵、鋅、磷等礦產資源優勢。貴州省畢節市的反季節高山蔬菜種植,貴州省威寧縣海拉鄉的黨參種植,貴州省盤縣北盤江花江段干熱河谷種植花椒、砂仁、火龍果、枇杷等成功并實現了產業化。貴州省貞豐縣和安龍縣在海拔1200米的喀斯特山區種植金銀花均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收入及生態效益。例如,喀斯特地貌約占82.65%的貴州省荔波縣,貴州省龍里縣和貴州省畢節市在生態示范區建設中,通過旅游扶貧金融、自然保護區建設、景區保護建設、生態移民、退耕還林、封山育林,生態經濟縣的建設取得了初步成果。
又例如,貴州省喀斯特石漠化山區的納雍縣10年累計完成“長防林”工程總面積73.7萬畝,也應該發揮油桐、核桃、竹林經濟林的生態經濟效益。貴州省喀斯特石山區貴陽市“林帶”開展森林休閑度假種植竹林的活動,是開展全社會綜合扶貧金融工程的結果。例如,貴州省赤水竹海國家森林公園可以每年展開一次竹林認養活動。開展貴州省貴陽市溶洞暗河冷水魚扶貧養殖金融工程,例如,貴陽市烏當區漁洞峽水庫的養殖貸款金融工程,提高了金融效益。因為貴州的喀斯特大泉眼的泉水流量大于10L/S的有5214個,總流量為538060L/S,大于50L/S的喀斯特大泉有1710個,常年有水,長度大于2KM的地下河,貴州省有1130條,總長度為6246KM,總偶測流量為489856.29L/S。由于喀斯特地下水溫度較地表水低,低下合理的魚類生產速度很慢,營養含量高于一般淡水魚,肉質鮮美,深受貴陽市城市居民及其外地游客歡迎。地下河魚類養殖特別在貴陽周邊的城市郊區發展較快。貴陽市烏當區新添寨漁洞峽水庫的冷水魚養殖及農家樂較發達,與貴陽市市區去漁洞峽水庫觀光游客愛好吃地下河魚類的休閑度假活動密切相關,依靠實物期權定價技術,預防了貴陽市冷水魚養殖扶貧的金融風險。
2 貴州省喀斯特石山特困地區扶貧金融工程面臨的矛盾局面
貴州省金融業2011年增加值達到297億元,2012年貴州省金融業增加值達到358億元,占同期服務業增加值的比重為11%,2013年,貴州省金融業已經進入貴州省支柱產業區間的新時期。
2.1 貴州省喀斯特石山特困區扶貧金融工程日益突出的重要性與貴州石漠化山區生態惡化關注度提升并存
貴州省喀斯特石漠化山區是中國貧困問題最突出和森林生態最脆弱的區域。貴州省喀斯特石山區域地處川滇黔三省交界處的烏蒙山區是生態脆弱的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貴州省喀斯特石漠化山區是國家開發扶貧金融工程深化和中國森林生態建設試驗區。現實的情況是,貴州省喀斯特石漠化特困山區大型工廠和大型企業未能引進幾家,且基層財力有限的情況下,很難指望貴州省喀斯特石漠化特困山區能將保護森林生態的環保配套設施能同步建成。
2.2 貴州省喀斯特石山特困區產業扶貧金融工程基礎薄弱與貴州承接主導產業扶貧金融工程的巨大潛力并存
扶貧資金不足一直是制約貴州省喀斯特石漠化特困山區乃至是制約中國扶貧開發最大的瓶頸,新階段扶貧開發必須創新扶貧開發領域的融資機制,走出一條政銀企合作的扶貧開發新路子。貴州省喀斯特石漠化特困山區把“扶貧資金”與“信貸資金”有機結合的“扶貧融資”新模式,將使財政性“輸血式扶貧”扶貧資金真正發揮撬動和放大“造血式扶貧”銀行信貸金融資金的“杠桿作用”,是一個實現扶貧資金效益最大化可行的新模式。
貴州省目前仍是中國農村貧困特困面最大、貧困特困人口最多、貧困程度最深的連片特困省份,貴州省扶貧減貧事業是中國最繁重的貧困省份。產業扶貧金融項目是培育和壯大貴州省喀斯特石漠化山區的支柱產業和特色優勢產業,要重點投融資,產業扶貧金融項目實行競爭立項,審批要符合貴州省產業傾斜規劃,例如,民族藥材種植產業及其中成藥生物制藥產業、老干媽食品配套產業、煤炭、鋁和磷礦等綠色化工產業,等等;扶貧對象能力培訓的扶貧金融項目是為了提高扶貧對象就業和生產能力,對其家庭勞動力接受職業教育、參加實用技術培訓給予補助的資金;改善農村貧困地區基本生產生活條件,幫助扶貧對象緩解生產性資金短缺困難,支持貴州省喀斯特貧困山區建立村級發展互助資金,對扶貧貸款實行貼息等,可以充分運用商業銀行信貸業務實驗,金融設計方案優選競賽和銀行信貸風險仿真實驗等金融工程理論與方法。
2.3 貴州省喀斯特石山特困區扶貧信用管理的金融工程實施環境較差與貴州城鄉信貸環境不斷改善的局面并存
貴州省農村信用社力爭創建100個信用鄉(鎮)、2個農村金融信用縣、50個小微企業金融服務中心,不遺余力地在貴州省喀斯特石山區開展信用管理能力提升活動是為了貴州省農村信用社采用金融工程技術開發新產品,發展風險管理技術和工具,規避信貸風險,實現貴州省喀斯特石漠化特困山區扶貧金融科學的工程化。2012年末,貴州銀行業金融質量提高,2012年貴州省金融成為第三大稅源產業。
2.4 貴州省喀斯特石山特困區縣域農村扶貧金融環境落后與深化貴州農村綜合扶貧金融工程的難得機遇并存
2012年,貴州省銀行等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首次突破1萬億540億元,增速位列中國第3;貸款余額增速位列中國第6名。2013年上半年,貴州省銀行存款增速首次躍居中國第1。2012年保險公司保費收入同比增長13.9%,增速位列中國第4。貸款同比增長21.1%,增速連續6個月穩居中國第5。貴州省保費收入同比增長19.44%,增速位列中國第4。現在的貴州直接融資發展迅速,融資結構持續優化。貴州省喀斯特石山特困區深化綜合性扶貧金融工程遇到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貴州省農村婦女小額信貸將為貴州省喀斯特石漠化特困山區扶貧減貧做出可靠貢獻,這都是依靠金融工程開發出來的金融產品。
3 貴州省喀斯特石山區深化扶貧金融工程的工作思路和措施
為了保持和改善貴州省喀斯特區域的森林和植被生態,貴州省各地喀斯特巖溶石漠化特困山區的金融模式各有特色。例如,貴州省喀斯特山區的湄潭縣、鳳岡縣的茶海等,采用茶葉茶葉金融模式,金銀花經濟作物金融模式,種草養畜生態畜牧業金融模式,核桃漆樹經果林種植金融模式,退耕還林(草)金融模式,森林綠化與農林牧業綜合金融模式。貴州省喀斯特石漠化山區采用金融扶貧工程和金融扶貧政策推進該區域化學化工產業、大農業產業和大服務產業綠色化、低碳化和生態化發展,可以利用數理金融工程等金融工程理論進行扶貧金融風險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3.1 金融支持貴州省喀斯特石山特困地區支柱產業發展
大型金融機構的金融工程師運用金融工程理論立足產業扶貧,開發農村產業鏈條扶貧金融,采用數理金融學全面調研和確定貴州省各縣市區轄內支柱產業,以納稅排名前10位企業為重點,逐戶認真進行篩選,科學計算和預測龍頭產業和支柱項目的現金流,針對龍頭產業產業鏈,實施支柱產業名單制管理和金融方案營銷,運用扶貧金融工程理論實現對相關產業鏈的綜合金融服務,金融支持貴州喀斯特特困山區支柱產業加快發展。
3.2 金融支持貴州省喀斯特石山特困地區吸納產業轉移和支柱重點項目
貴州省的支柱產業和重點產業主要有綠色民族醫藥生物制藥產業、綠色化工產和旅游業,采用金融工程師是建議,金融支持貴州省喀斯特石漠化特困山區的金融扶貧減貧工程,推進減貧扶貧金融發展戰略和貴州省喀斯特石漠化特困山區銀行縣域支行的金融產業良性運行。以開發優勢行業重點客戶、總分行級核心客戶在貧困地區設立的分(子)公司和在區域內落地的優質項目為重點,優先金融支持投資主體明確、資本金來源有保障、商業化運作的大型優質支柱產業項目,對于立縣強縣大項目產業客戶大型金融機構的金融工程師要在產業客戶期貨融資商品、產業客戶外匯融資商品和產業客戶證券融資商品開發領域多多設計出創新品種,以創新金融商品和新型金融模式尋求國內國際金融市場的超額利潤,促進貴州省喀斯特石漠化特困山區扶貧減貧金融工程的可持續發展。
3.3 金融支持貴州省喀斯特石山特困地區采用城鎮化生態移民的生態項目
貴州省喀斯特石山區生態移民城鎮化要搞好生態森林融資,產業金融支撐項目、基礎設施建設融資項目、新型社區建設融資項目、土地整理與土地開發融資項目、綠化工程金融項目、進城居民生產經營和消費升級改造項目的金融支持,要保證珠江源水源和長江上游支流烏江水源地的青山綠色。特別是緊盯具有城鎮化建設職能的大型央企、地方國企、大型民營企業等優質投資主體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保證森林覆蓋率、生態植被,預防水源污染、河流污染、土壤污染、水土流失和空氣污染。
3.4 扶貧減貧金融工程為貴州省喀斯特石山特困地區植樹造林促進綠色農業和綠色森林業
貴州省喀斯特山區特困地區綠色農業和綠色森林產業發展的金融支持力度,運用金融工程技術為重點支持貴州省農業產業化大型龍頭企業,特別是省級以上龍頭企業,通過量身設計特色金融服務方案、按需提供差異化金融服務,為貴州省喀斯特石漠化特困山區的綠色農業、民族醫藥、綠色化工和綠色森林(核桃、板栗等經濟林)產業發展的主力軍,金融工程師是為大銀行金融決策保駕護航的衛士。貴州省要大力支持與龍頭企業有效對接的生產基地建設,貴州省金融業需要重點支持貴州省各地級市、縣市區等林業和農業龍頭企業以建設種養基地為重點的產業鏈延伸,發展訂單農業,為專業合作社融資,增加對其產業鏈上中小企業、下游經銷商、農戶的金融支持。
3.5 金融支持開展貴州省喀斯特石山特困地區旅游產業扶貧金融工程
貴州省喀斯特特困地區旅游資源豐富,貴州省是一個喀斯特山地天然的森林公園省。貴州還有晴隆縣24道灣等風景項目融資比貴州省黃果樹瀑布更吸引游客,積極搞好貴州省喀斯特石漠化特困山區旅游業扶貧金融工程業務,貴州省大型扶貧金融機構需要創新扶貧金融產品以便于銀行等在國內國際金融市場上創造利潤,化解扶貧金融風險。
篇7
按照縣委、縣政府關于脫貧攻堅工作的決策部署,根據《縣“實施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效行動計劃”的工作方案》文件精神,結合工作實際,進一步鞏固就業扶貧工作成效,現制定以下計劃:
一、工作目標
以實現精準對接,促進就業創業為目的,通過加大力度,強化措施,進一步鞏固和提升貧困勞動力技能水平、開發優質勞務輸出基地,突出特設公崗兜底作用,努力使全縣脫貧的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達到穩就業狀態,實現就業扶貧的目標。
二、工作計劃
(一)推動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
一是開展多種形式的就業招聘、送崗下鄉活動,幫助有勞動能力,有就業意愿的貧困戶實現轉移就業或家門口務工就業。二是面向貧困戶適當開發農村保潔、鄉村道路養護等社會服務類就業扶貧專崗,并對公益性崗位用人單位給予崗位補貼和社保補貼。三是著力打造扶貧車間,對吸納貧困戶就業達到一定比例的就業扶貧車間,給予相應的政策和資金扶持。
(二)幫助貧困戶提供創業支持。
一是對有創業意愿并具備一定創業條件的貧困勞動力,提供就業指導、項目推介、政策咨詢等服務,免費開展創業培訓(實訓)。二是對符合條件規定的創業貧困勞動力給予創業擔保貸款貼息扶持。
(三)開展貧困戶實用技能培訓。
對有意愿參加技術、職業技能、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優先安排培訓,確保貧困勞動力都能掌握1-2門實用技術,實現培訓一人帶動一家的目標。同時,鼓勵企業對新招貧困勞動力開展崗前培訓,對于組織開展培訓的企業制定優惠政策,支持在培訓期間,給予貧困勞動力一定的補貼支持。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
就業扶貧是脫貧攻堅戰的一項重要任務,各鄉鎮、街道勞動保障站所,要切實加強領導,明確各自分工,強化協調配合,健全工作機制,制定具體工作方案,明確目標任務、政策支持保障措施等。
(二)分解落實任務。
為確保就業扶貧工作實效,制定了《關于2020年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效行動計劃》,各鄉鎮、街道勞動保障站所要嚴格按照就業扶貧重點工作任務進行細化分解,抓好工作政策落實,層層壓實工作責任。
篇8
一、指導原則
創建殘疾人就業扶貧基地,堅持因地制宜,形式多樣的原則,以解決殘疾人就業、從業為手段,逐步提高殘疾人的生活質量和參與社會的能力;堅持基地以企業為載體,通過基地帶農戶、加工戶的原則,大力發展殘疾人種植業、養殖業和加工業,使殘疾人通過勞動實現自食其力、脫貧致富;堅持殘聯扶持、企業奉獻的原則和市場化運作方式,不斷膨脹基地規模,發展壯大基地實力,扶持更多的殘疾人脫貧致富。
二、基地類型
1、企業安置型。依靠現有的各類企業建立殘疾人就業扶貧基地,殘聯給予政策扶持。
2、輻射帶動型。根據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免費提供技術服務和合同價回收產品等形式,吸納農村殘疾人從業,達到脫貧致富。
三、基地標準
1、殘疾人扶貧基地要安排殘疾人就業不少于10人(福利企業不含應達減免稅比例的殘疾人)或安排殘疾人從業不少于20戶。
2、殘疾人扶貧基地是以企業為基礎,并在土地使用政策上給予支持,扶持殘疾人通過有效勞動,實現脫貧致富為宗旨的扶貧載體,是容納殘疾人集體勞動生產的場所。
3、殘疾人扶貧基地是指企業具有一定規模的經濟實體。
4、殘疾人扶貧基地具有一定的經濟效益和較好的市場需求前景,基地年產值在10萬元以上。
5、殘疾人扶貧基地具有較好的社會效益,年人均收入能達到1萬元以上。
6、殘疾人扶貧基地具有為殘疾人提供技術培訓、信息咨詢、優良品種、生產工具、資金扶持的功能。
7、殘疾人扶貧基地由市殘聯掛牌確認。
四、申報程序及時間安排
1、各鎮、街道根據建設扶貧基地的標準及要求,結合當地資源優勢和市場需求,因地制宜,做好規劃方案。
2、各鎮、街道殘聯根據全市統一規劃,調查論證后,認真填報《市殘疾人就業扶貧基地建設項目審批表》、《扶持殘疾人從業脫貧項目可行性報告》,《創建基地計劃書和協議書》及《市就業扶貧基地扶持殘疾人狀況統計表》,計劃書主要內容有:主要目標、保障措施、時間安排、執行計劃負責人等(協議書樣本附后),各鎮、街道對基地初審核實后,于4月底前將以上報表報市殘聯審批。
3、市殘聯于7月下旬組織力量,對基地建設情況,會同市財政部門實地進行審核,審定達標后,將所需扶持資金直接劃撥到扶貧基地,確保專款專用。
五、基地的經營和管理
1、基地接受殘聯的指導和檢查,由基地自主經營,全權管理,殘聯不提供擔保,不負經濟、民事等法律責任。
2、基地經營實行市場化運作,有條件的可在基地內部單列帳戶,努力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贏。
3、基地不搞終身制,對照基地標準,合格的繼續掛牌,不合格的給予摘牌處理。對于已建立的基地,具有發展潛力,并能按照基地標準,每年多安置殘疾人不少于10人,可以作為鞏固基地繼續扶持。
4、基地實行動態管理制度和重大事項報告制度,如決定和調整幫扶殘疾人從業項目,舉辦殘疾人勞動技能培訓班、幫扶協議樣本、終止與殘疾職工的用工合同等事項要及時報市殘聯認可備案,市殘聯將不定期的檢查或抽查,以防止弄虛作假。
5、做好統計報表工作。每年11月10日前,鎮、街道扶貧基地都要向市殘聯康復就業科如實填報《殘疾人就業扶貧基地扶持殘疾人狀況統計表》(附后)和當年扶貧基地工作總結及下年度扶貧工作計劃、措施、扶持殘疾人脫貧目標。
六、基地檢查驗收標準
1、基地安排殘疾人就業不少于10人,要與殘疾人簽訂三年以上勞動合同,并為其繳納社會養老和醫療保險,工資不得低于當地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標準,安排殘疾人從業要與殘疾人簽訂生產資料供應、技術服務、產品回收等協議,從業殘疾人戶年人均收入不低于2000元。
2、基地必須當年見效,殘疾人工資當月兌現。基地要明確一名領導負責基地的日常工作,基地管理與服務制度上墻。有年工作計劃和總結、帳務清楚、勞動合同、幫扶協議、幫扶情況記錄、殘疾人就業、從業花名冊及收入狀況等資料齊全。
3、基地每年要組織一次對殘疾人勞動技能培訓,培訓計劃按管理權限提前10天送市殘聯康復就業科。
七、扶持資金的標準及使用監督
新建和鞏固基地按1-2萬元資金進行扶持,扶持資金從市殘疾人保障金中列支。市殘聯會同審計部門對扶持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嚴格審計,確保扶貧資金的合理使用。對殘疾人扶貧基地的建設,鎮、街道要高度重視,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做到公開、公正、透明,自覺接受社會監督。市財政局和市殘聯對扶貧基地的專項資金進行定期檢查,加強對資金使用的監督。
篇9
在精準扶貧過程中,離不開各條戰線的努力。而不同的戰線,在扶貧過程中充分發揮優勢,方能有所作為。
湖北省應城市委統戰部堅持 “四看定真貧”精準識別,“一戶一舉措”精準施策,凝心聚力,務實重行,“扶困、扶志、扶智”并重,不斷激發干部群眾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探索出了一個發揮統戰優勢助推精準扶貧的新路子。
發揮優勢全力扶困
應城,位于湖北省中部偏東、孝感市西南,國土面積1103.3平方公里,人口67萬。資源富集,石膏、巖鹽、溫泉并稱“應城三寶”,素有“膏都鹽海”之稱,現為孝感市代管的縣級市。
《小康》記者了解到,應城市于2014年進行了精準識別扶貧對象工作。數據顯示,應城識別重點貧困村58個,貧困戶7822戶,貧困人口16153人。在此基礎上,該市決定采取“1+N”包帶模式,重點對貧困對象(貧困戶和貧困村)進行“一對一”、“點對點”幫扶,在扶貧方法路徑上積極探索,在政策體制上創新保障機制。
2015年,應城市委統戰部駐點幫扶全市58個重點貧困村之一的湯池鎮蔡嶺村。統戰部充分發揮統一戰線人才薈萃、智力密集、聯系廣泛等優勢,出謀劃策,牽線搭橋,在扶貧攻堅中彰顯統一戰線特色。
規劃先行。受基礎設施落后、農業產業基礎較薄弱等因素的影響,蔡嶺村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后,農民收入增長緩慢。針對這些情況,工作組協助、指導該村兩委班子,研究發展致富方案,幫助他們選準發展方向,理清發展思路,找準發展項目。兩次組織農業、規劃、畜牧等單位黨外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到蔡嶺實地考察、商議產業發展、村莊規劃等工作。研究制定了《市委統戰部駐湯池鎮蔡嶺村精準扶貧“1+X”實施方案》、產業規劃、一戶一策脫貧方案等,因地制宜確定扶貧開發項目,加快實施水、電、路、氣、房、環境治理“六到農家”,扎實抓好就醫、就學、養老、低保、五保、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六個落實”。
搭橋牽線。應城市委統戰部充分發揮聯系廣泛優勢,積極爭取湖北省藥監局駐點幫扶,到位幫扶款項近200萬元,解決群眾所需所盼。配套建設了水、電、道路、通訊以及報警裝置等,修建通灣(組)公路3公里,亮化、硬化、凈化通村、通灣公路6公里,改造清淤塘堰45畝,改造20畝稻田進行蝦稻混養,硬化村委會門前空地,農忙時作為打稻曬場,農閑時作為村民廣場。
整合項目。駐村工作組積極出謀劃策,與鎮黨委、村兩委協商聯系、多方論證,多次組織專家實地考察,經常與規劃、建設、土地等部門協調解決遷村騰地建設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通過各級政府專項補貼、社會救助、貧困戶自籌等多渠道籌集整合資金近300萬元,積極實施新農村建設規劃,按期完成危改項目,確保貧困戶住有所居。第一期遷村騰地項目已于去年10月破土動工,搬遷騰地100余畝,在村委會門前建成占地面積近3000O的村莊集并點,外觀統一設計成徽派建筑樣式,建成35套連排住房,建成后可解決17戶危房戶住房問題,其中貧困危房戶8戶。
落實政策。采取召開會議、入戶走訪等方式,廣泛宣講黨的政策,發放“五個一批明白卡”25冊,落實“五個一批”政策18人,其中政策兜底“五保戶”3人、大病醫療2人,教育扶貧3人,助殘2人,危房改造8戶。
凝聚人心盡力扶志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應城市委統戰部建立完善了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扶貧開發的機制,千方百計、凝心聚力扶困幫困,不僅注重扶物質上的貧,更注重扶精神上的貧。
一是走訪慰問見真心。制定經常性走訪慰問計劃,力所能及解決群眾困難,兩年來,共籌措慰問幫扶金7.8萬元,用于重大節日、重點節氣開展訪貧問苦活動。2016年4月份,工作組出資購買5500只土雞苗向11戶貧困戶免費發放,采取“合作社+基地+農戶”的形式,依托本村養雞大戶無償提供技術服務,并簽訂土雞蛋、土雞收購合同,確保貧困戶養土雞無后顧之憂。
二是結對幫扶增決心。按照“戶有卡、村有賬、鎮有簿”的工作要求,對貧困村、貧困戶登記造冊,建立精準扶貧結對幫扶明白卡、承諾書和幫扶臺賬,做到一戶一策一干部,使每一戶貧困戶的基本情況和幫扶單位、幫扶責任人的幫扶情況一目了然。采取定點、定人、定責幫扶,部機關全員參與,7名在職黨員“結窮親”,采取“一幫一”、“一幫多”方式分別結對幫扶35戶貧困戶,對其中16戶重度貧困戶重點實施了駐村工作組、所在鄉鎮、村干部三級聯動、聯合包保幫扶的工作機制,并向貧困戶作出承諾:貧困戶不脫貧、幫扶不換人,“一幫到底”,力爭用三年時間,分階段分步走,確保貧困戶全部摘帽脫貧。2015年、2016年分別按期脫貧5戶、5戶,2017年計劃脫貧6戶。
三是發展產業強信心。在認真分析村情、了解民意的基礎上,工作組實施精準到戶的“產業計劃”,提出了在養殖能人的帶領下發展特色B殖,變“輸血”為“造血”的產業扶貧路子。通過召開戶主大會,充分征求民意,成立了養雞、養鴨和水產養殖三個專業合作社,建成了以“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的養殖基地,養雞和水產養殖兩個合作社運作情況良好,初見效益。在湖北省藥監局的扶持下,多次組織村民到潛江等地學習稻蝦養殖技術,改造稻田進行試驗推廣,種養面積達20多畝,畝平增收4000元以上。統戰部工作組還聯系有投資意向的老板到蔡嶺村就稻蝦混養等項目進行實地參觀考察,雙方初步達成300畝混養規模的意向。此項目招引成功,將實現解決農村富余勞動力就業、貧困戶增收、村級集體經濟壯大等多贏效果。
整合資源借力扶智
扶貧必扶智,讓貧困地區貧困家庭的孩子們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貧開發的重要任務,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
在參與精準扶貧工作中,應城市委統戰部主動攬責、彰顯作為,整合多種資源互補、多方力量互撐,廣泛引導和動員統一戰線和各方面代表人士和社會力量參與精準扶貧,為應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帶來新動力、注入新活力。
深化“民企聯村”。以文件形式印發了《應城市委統戰部關于進一步深化“民企聯村”活動、助推精準扶貧工作的實施方案》,明確了“五個一”幫扶目標,積極引導非公企業的資金、項目、技術、人才“四下鄉”,向貧困鄉鎮、貧困村傾斜。2016年,結成“民企聯村”對子48個,共簽約聯村項目48個。
篇10
近年來,贛州市在打好精準扶貧攻堅戰中,解放思想、創新舉措,尤其是上述“就業扶貧車間”模式,成功幫助留守貧困群眾就業增收。
政府引導,搭建就業平臺
針對貧困戶普遍存在無一技之長、文化水平較低、故土難離,但是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意愿的情況,贛州市在廣泛調研、深入論證的基礎上,出臺了《贛州市就業扶貧工作實施方案》、《贛州市“百企幫百村”精準扶貧行動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以縣為責任主體,負責本縣范圍內扶貧車間的統籌、協調、建立、宣傳等工作,做到貧困村、貧困戶在哪里,扶貧車間就建在哪里。
大余縣有105個行政村,有75個村建立了就業扶貧車間(其中實現22個省級貧困村全覆蓋),占行政村數的72%,吸納貧困戶家庭勞動力500余人就業,占全縣有開發能力的貧困戶的13.5%。安遠縣已建成精準扶貧車間47個,總投資3.35億元,吸納就業人員3629人,其中貧困勞動力952人。龍南縣創辦就業扶貧福利廠(扶貧車間),并在全縣設立27個鄉級外發加工點和若干個村級扶貧車間,幫助654名貧困人口實現家門口穩定就業。針對車間的建設,贛州市也作了一系列要求。
一是精細化遴選。扶貧車間主要針對貧困戶的普遍特征而建:勞動密集型,就業門檻低,技術要求低,中老年人、殘疾人能干;增收效果好,能保證從業人員的基本收入;工時靈活,能讓從業人員兼顧家事、農活。同時,注重從返鄉創業人員中選擇扶貧車間企業主。
二是規范化建設。大余縣扶貧車間嚴格按照“十個一”標準建設,為從業貧困戶營造規范、舒適、安全的就業環境,并于2016年7月率先在全縣22個省級貧困村實現全覆蓋,通過示范引領,輻射帶動全縣更多的村(居)設立了扶貧車間。
三是政策化激勵。在扶貧車間項目實施過程中,各地黨委、政府高位推動、統籌資源,制定一系列激勵保障政策,確保該項目成為一項常態長效工程。大余縣財政安排6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支持扶貧車間內的貧困戶手工費補助;定南縣充分利用有大量農民工在廣東潮汕等地從事數據線加工業的有利條件,鼓勵吸納貧困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積極引導創業者拿訂單回鄉創業,發揮創業帶動就業的“倍增效應”,形成“一人帶動多人就業”的局面;上猶縣將吸納貧困勞動力10人集中就業3個月以上的小微企業或加工作坊列為就業扶貧福利廠(扶貧車間),由縣財政給予經營場所補貼和工資補貼,同時,對貧困勞動力所在的企業給予等額配套補助(貧困勞動力的工資補貼申請需提供發放工資的銀行對帳單)。如貧困勞動力月工資為600元,貧困勞動力可獲政府補助120元/月,企業同時可獲政府補助120元/人。
企業主導,實現互利雙贏
贛州市充分尊重市場經濟規律,政府出臺優惠政策,吸引企業自發參與車間扶貧工作,通過“以企帶村、村企互動”的合作模式,發揮企業主導作用,實現互利互贏。
大余縣按照“百企幫百村帶千戶”的思路,組織落戶企業與貧困村、企業與貧困戶簽約建立結對幫扶關系,企業針對結對村的實際,在簽約1個月內制定具體幫扶規劃,明確企業幫扶措施以及落實時間表,并由鄉鎮黨委、政府聘請結對的企業出資人或經營者擔任幫扶貧困村的名譽村主任,企業在技術、信息、就業等方面為貧困村、貧困戶提供幫助,促進貧困戶就業增收。
企業在貧困村建立勞務培訓基地,企業每培訓1人,政府貼補培訓費300元。企業按照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的指導意見,密切配合,加強協作,面向幫扶對象招收員工,開展訂單定向培訓,并提供勞動和社會保障,實現貧困戶穩定就業增收。如大余縣75個扶貧車間共開展就業培訓3032人次。
依托扶貧車間,各地為入駐企業提供相對低廉廠房和勞動力,降低企業生產成本,解決“用工難”問題,增強企業參與扶貧車間工作的積極性,如大余縣新城鎮新建五金仿藤家具廠在全縣鄉鎮開設了27個扶貧車間,每年節約場地租金和勞動力成本100萬元左右,有效降低了企業成本。企業則立足貧困村的自然人文資源稟賦,用好用足產業扶貧政策,賦予村集體股權,讓貧困村、貧困戶共享收益。同時,農村閑置的土地、民房、倉庫得到了充分利用,產生了租金收益。如龍南縣已在程龍鎮、武當鎮和臨塘鄉等6個鄉鎮設立就業扶貧福利分廠,為貧困人口提供就業崗位400多個。
群眾參與,加快脫貧步伐
有了好政策、好企業,還要有貧困戶積極參與。在開展車間扶貧過程中,贛州市始終突出貧困群眾的主體地位,千方百計促進貧困戶增收致富,取得良好的扶貧成效。
全市整合“陽光工程”“雨露計劃”等專業化、精深化就業培訓經費,支持扶貧車間對新招錄人員進行免費技術培訓,在提供就業崗位的同時培養貧困戶勞動技能。貧困戶只要有就I意愿,積極參與培訓,即可迅速掌握一技之長。目前,全市共有3萬多貧困戶通過培訓掌握了1-2門專業技能。
車間扶貧是一條獲得穩定收入的就業捷徑。大余縣新城鎮的五金仿藤家具廠就業扶貧車間,按計件計酬方式,新吸納的貧困人員經過7-10天培訓人均收入可達50-70元/天,經過2-3個月培訓可達80元/天,經過半年以上培訓成為熟練工后可達100元/天以上。店孜里村單親特困母親黃茂娣是第一批仿藤家具廠學習培訓貧困戶,一個星期的培訓黃茂娣就達到了一天能編制8張左右藤椅的速度,收入能保證在80元/天左右,如今勤勞肯干的她已成為了店孜里村精準扶貧就業車間的管理員。
- 上一篇:道路橋梁工程技術論文
- 下一篇:公路工程與管理論文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企業償債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