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意義范文
時間:2024-01-02 17:43:5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意義,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 課外閱讀 素質發展 策略研究
語文具有工具性,它不僅在人類社會的發展中起到重大作用,而且對其他學科具有直接影響。語文還是一門具有思維性、人文性的學科,語文學科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語文核心素質的好壞。現如今,通過課外閱讀發展語文素質的教學模式應運而生,它不僅提高了語文的教學質量,而且有效地協同語文教學發展語文核心素質,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抓好學生的課外閱讀活動刻不容緩。
一、充分利用各種資源,為學生提供良好的閱讀環境
首先是學校課程教學資源。在開發教學資源的時候,教師要積極地拓寬思路,樹立正確而科學的課程資源觀念,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及學校實際條件,廣開教學思路,使學校有限的教學資源能夠實現最大限度的利用,使資源得到科學而又具有創造性的利用。例如在閱讀《淺水洼里的小魚》這篇文章時,為了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淺水洼里有成百上千條的小魚。”這句話,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工具,將收集到的有關淺水洼及小魚的圖片展示給學生,讓學生通過視覺感受小魚的活潑可愛。對于小學語文教學文本,教師要做到有機開發。以農村小學為例,其獨有的環境就可以成為教師開發的教學資源,例如在閱讀《落花生》時,教師就可以給學生布置相關課后作業,讓學生自己動手去找、去看、去問有關花生的事情。整個活動完成下來,不僅能使學生了解花生的外表,更能讓學生深入了解花生的品質。其次是社會課程資源。社會資源具有形象性、實踐性等特性,能使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獲取知識,提高語文素養。第一,利用風土民情,這種方式可以有效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有關風土民情的課外書籍的內容。第二,開展社會實踐活動。例如在學生識字的時候,教師為了讓學生掌握更多漢字,就可以讓學生搜集身邊的錯別字,進而推動社會上用字的規范性,這樣的做法能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增加識字數量,提高觀察能力。而且當學生識的字多了,其閱讀地能力就會隨之提高,進而使語文素質得到提高。
二、開展定期的閱讀活動,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
對于活潑好動、愛玩的小學生而言,豐富多彩的語文教學活動有利于調動學生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同時能切實鞏固學生的閱讀能力和促進語文素養的發展。為了更好地開展閱讀活動及充分發揮閱讀活動的作用,教師應當做到以下幾點:首先,落實閱讀的書籍。教師可以在學校允許的情況下,為學生訂購課外書籍,并將其放置于班級圖書角、學校圖書館等學生觸手可得的地方。其次,落實閱讀時間。將課外閱讀列入語文教學的課程中,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時間進行閱讀。然后,落實活動,實現活動的多樣性。像是開展閱讀比賽和評比,其詳細內容包括作品解讀、文章欣賞、演講、講故事大賽、課外知識競賽,等等。例如,教師在班級中定期開展閱讀古詩主題班會,這樣的活動會使得班級中掀起一股閱讀古詩的熱潮,激發學生閱讀古詩的興趣。許多學生在這一學期過完之后,會不經意間積累許多有關古詩的知識,在不知不覺中提高語文素養。運用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幫助教師更加了解學生的需求及發展狀況,而且能提高學生閱讀參與度,激發興趣,促進語文核心素養的發展。
三、加強閱讀方法的教學,讓學生實現終身學習
小學語文教學階段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啟蒙階段,為了切實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發展,教師應當積極地教給學生一些閱讀課外書籍的方法,這就是所謂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小學教學的目的是實現終身學習。為此,教師除了要教給學生基礎的語文知識外,還要重視學生的能力發展及在今后學習過程中的需求。讀書方法有很多,閱讀方法會對閱讀的速度及閱讀的質量產生極大的影響。對待不同的書籍,要用不同的閱讀方法。首先,瀏覽法。顧名思義,瀏覽法就是指用極快的速度將書瀏覽一遍。對小學生而言,他們要讀的書有很多,但是在精力和時間上是有限的,所以,為了更好地使學生閱讀大量書籍,教師就可以讓學生用瀏覽法閱讀。那么哪些書籍可以用瀏覽法閱讀呢?第一,資料性的作品,只要求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內容即可。第二,那些故事性、情節性較強的書籍,只要求知道故事的大概和其蘊含的道理即可。其次,摘抄法。這種閱讀方式有利于幫助學生記憶,對于那些與語文知識相關性高的書籍,學生可以用這種方法。其他的還有精讀法、跳讀法等。但是有的教師并不這樣劃分閱讀方式,而是將閱讀方式劃分成了文學作品閱讀法、麻醉性閱讀法、信息式閱讀法、經典著作閱讀法。總之,無論哪種劃分方法,只要能幫助學生提高閱讀能力,促進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發展,就是行之有效的。
總之,提高學生的課文閱讀能力是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發展的一個重要手段。教學是一項偉大的事業,極具創造性,因此,教師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發展,就要做到與時俱進,充分利用教學資源,讓學生掌握更多閱讀方式,使學生在閱讀活動中展現自我。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更好地提高語文素養,實現自身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萬國琴.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策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
篇2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語文教學個性化閱讀
一、高中語文核心素養的主要內容
語文核心素養是學生學習其他科目的基礎,包括學習方法、審美情趣以及思想品質,換言之,指的是學生在學習語文時所表現出來的和現代化教學需求相適應且牢固的學習能力。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極為關鍵的一部分便是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這也是學生實現全面發展的前提,于學生今后乃至終身的發展而言,其意義重大。從宏觀角度來說,語文核心素養令學生素養以及文化背景和教育的背景有機結合,是對過去教育反思的必然結果,體現語文學科的多樣化。
二、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對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影響
每個人的人生發展歷程需要具備許多素養,以向更高層次的發展。核心素養的提升最為關鍵,是學科培養人才的一直追求的目標。語文教學要從自身出發,按照語文學科特征,把學科的教學轉化為核心素養提升教育。語文的教育教學對于學生的終身發展具有重大意義,也是其他學科提升學習能力與水平的基礎,語文教學不但肩負著素養以及母語教育的職責,與此同時,也要將主流的三觀傳遞給學生。學生在開展語文活動中實現語文核心素養的提升,這對學生在未來發展中發揮語文的價值具有幫助作用。在教學實踐中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由始至終貫穿語文教學過程,語文閱讀在高中階段學習的根基,著重于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塑造健康向上的性格,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教學是對學生思維能力、審美能力、思想觀點等眾多方面提升的重要途徑,也是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渠道。閱讀教學使學生的精神世界充實多樣,使他們獨立思考能力以及自主學習能力得以加強,唯有強化學生的思考以及認知能力,方可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才能進一步地促進眾多能力的提升與發展,從而實現學生的綜合核心素養的培養,積淀豐富的文化底蘊,拓展自身的文化理解的眼界,提高自己的抽象思維、邏輯思維、想象思維等能力的提升,實現語文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三、基于語文核心素養的高中閱讀教學策略的實施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閱讀興趣,提升文字感受能力
語言是一種生活情境中的應用技能,在情境中開展教學,能夠提高教學的效率。情境教學優勢獨特,在情境中激起學生探究未知的興趣,增強語文學習的體驗。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假如學生對語文閱讀不感興趣,哪怕再有趣味性的文章,也無法令他們產生閱讀的積極性,導致學生不能深入理解文本,而只是流于表面。所以,要進行語文閱讀教學,第一件要做的事情便是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激起學生對閱讀活動的興趣。例如,在學習散文《荷塘月色》時,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形式在課堂中展示一些關于月色下荷塘的圖片,并附上一曲相關的背景音樂,與學生共同欣賞優美的荷塘景色,體會其中的詩情畫意,月明星稀,感受著這份美景,從而能激起學生已有的荷塘月色的生活經驗,能讓學生更好地融于課堂,融于荷塘月色之中,從外而內,塑造出符合《荷塘月色》該文章內容的情境,立體而又有意境,更重要的是有切身的體驗,學生學習興趣自然高漲。
(二)細讀文本,巧用留白,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
細讀文章是一種閱讀手段與策略,細讀能真正品味文章的內容,體驗文章的情感,特別是文章中的留白部分,是一種絕佳的閱讀思維訓練的手段。留白通常是作者欲表達但又不直接表達的感情,所以具有細品精讀的價值,教師要充分抓住留白的作用,調動學生思維的激情,促進學生思維的寬度與深度的發展,從而達到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核心素養的培養。例如,《項脊軒志》末尾處,作者講述了項脊軒和自己妻子的聯系:“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說的是庭院里那棵高大的枇杷樹是妻子逝世那年親自種下的。作者在末尾數并沒有依照尋常的行文思路對情感進行升華,而是寫了一棵看上去尋常的枇杷樹,不過經過仔細品讀,其中所表達的物是人非的感慨,對亡妻刻骨銘心的哀思,學生是全然體會不到的,只有引導學生對這些細節的把握,對這些文字的細細品味,并對其中的留白進行深思,才能真切體會人亡而物在的哀思。作者使用看似無意的句子,卻深深地表達了對妻子的懷念以及眷戀,非常恰當地進行留白。深思對留白的巧妙體會,常常讓我們發掘出隱藏在文本表面背后的思想感情以及典故,從而也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情感感受能力。這種間接表達出來的情感便是婉轉隱晦的文學美的體現,填補文學的留白便是引領學生感受文學之美。
篇3
一、人文教育理念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的意義
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發展的社會背景下,人文教育理念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具有很多積極的意義,主要如下:1.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育體制對學生的影響是比較大的。在應試教育體制下,國家所培養出的人才,往往都具有較強的應試能力,卻缺乏實踐的能力以及創新的能力,且學生的人文素養也存在低下的現狀。而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重視人文教育理念的滲透,對于促進學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健全的心理品質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對學生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也具有積極的作用。由此可見,在高中語文的教學中重視人文教育理念的滲透,對于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和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2.有利于促進高中語文教學的改革。在新課程改革的發展下,不斷促進課堂教學的改革和創新,是時代教育對現代教師教學的基本要求。在高中語文的教學中,傳統應試化和灌輸式的知識灌輸模式,難以實現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這種知識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只體現了語文學科的“工具性”特征,忽視了語文學科“人文性”的特征。而人文教育理念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不僅體現了語文學科“工具性”的功能,同時也體現了“人文性”的功能,這對于促進高中語文教學的改革,促進良好教學效果的實現具有積極的作用。
二、高中語文教學中人文教育理念滲透的現狀
當前,在高中語文的教學中,灌輸式的教學模式使得人文教育理念在課堂教學中嚴重缺失,主要表現如下:首先,教師自身的人文素養缺失。對于當前的高中語文教師而言,一門心思地培養學生的考試能力,是廣大教師教學的基本目標和方向。在教學中,教師忽視自身的人文素養提升,尤其是一些年輕的教師,資歷淺,人文素養缺失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正是因為教師自身缺乏人文素養,從而極大地影響了高中語文教學中人文教育理念的滲透;其次,過于模式化的教學,嚴重影響了人文教育理念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在當前的高中語文教學中,過于模式化的教學模式,影響了人文素養理念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從而使得高中語文的人文精神缺失。
三、人文教育理念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的對策
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發展的社會背景下,教師在高中語文的教學中,應當徹底改變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在強化語文學科“工具性”的同時,不能忽視語文學科“人文性”的教育目標。而人文教育理念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要求教師不斷改變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形成“以學生為核心”的教學思想,為促進高中語文教學的改革奠定基礎。1.不斷提升教師的人文素養。一般而言,教師的人文素養往往會對學生產生極大的影響。在學生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教師自身的人文素養對學生產生的榜樣作用是極大的。因此,高中語文教師應當不斷提升自身的人文修養,為實現人文理念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奠定基礎。首先,教師要學會自律。這種自律是指教師要通過自身的行為引導和感染學生。例如,教師在日常的生活中,通過廣泛的閱讀,不斷提升自身的文化修養,并將這種閱讀的習慣帶到課堂教學中,讓學生也熱愛閱讀。從根本上講,這是教師人格魅力對學生的一種感染,卻也是培養學生人文修養的有效途徑;其次,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能夠對自身的綜合素質,自身的教學進行一個科學有效的評價。這種教學評價,對于提升教師的人文修養,實現良好的高中語文人文教育理念的滲透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2.充分尊重學生的課堂教學主體地位。人文教育理念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要求教師形成“以學生為核心”的生本教育理念。在高中語文的教學中,教師要想滲透良好的人文教育理念,需要改變傳統以教師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模式,充分尊重學生在語文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廣泛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實踐能力奠定基礎。3.重視傳統文化的滲透,讓學生感受人文光輝。中華民族有五千年的燦爛歷史文明。而在教學的過程中,語文學科是滲透這些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因此,教師在高中語文的教學中,應當重視傳統文化的滲透,利用傳統文化的光環,讓學生感受人文的光輝,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養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實現人文教育理念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奠定基礎。
總而言之,語文學科的教學應當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針對當前高中語文教學中人文教育精神缺失的教學現狀,筆者認為: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當重視人文教育理念的滲透,通過形成“以學生為核心”的課堂教學模式,不斷創新高中語文的教學,實現良好的人文教育效果。
作者:黃霞 單位:遵義市習水縣第一中學
參考文獻:
[1]李學.也論語文教學的人文性及其實現[J].中國教育學刊,2012,(12).
篇4
關鍵詞:核心素養;CPCK;學科教學(語文);碩士生教育
隨著知識經濟社會的到來,優化學科教學成為人們日益關注的重點,“核心素養”的提出無疑給優化學科教學改革提供了一個方向。“核心素養”作為21世紀人才培養的一種新理念,指的是學生通過不斷地學習實踐逐步形成的、能夠滿足自身及社會發展所急需的關鍵能力與素養。“核心素養”的提出是一種新標準,也是一種高要求,指向核心素養的教育已成為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的共同追求。在“核心素養”視域下,各個學科都針對自身實際提出了相應的培養目標及策略。對于語文學科來說,以“核心素養”為導向開展語文教育,既順應了21世紀國際教育發展的新趨勢,又符合我國教育改革的現實要求,因此,語文核心素養的培育勢在必行。但是,在實際踐行的過程中存在兩個不可忽視的現實問題:一方面,語文素養是學生通過積累大量相關的語文學科知識并進行內化、實踐后才得以形成的,非一日之功;另一方面,語文素養涉及知、情、信、意、行各個領域,它的形成離不開語文教師日常的培養、沾溉及浸潤。由此,“核心素養”視域下語文教師相應的職業素養及職業能力成為職前教師教育領域的核心問題。
一、“核心素養”視域下加強學科
教學(語文)專業碩士CPCK培養的必要性與緊迫性“興國必先強師”。在讀的學科教學(語文)專業碩士是未來中學語文教師的主體,因此,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夯實其職業能力,是職前教師教育領域的重要話題。對此,國內外學者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種理論及實踐模型。其中,美國學者ShulmanL.S.提出的“PCK”理念,成為學科教學知識及能力培養的核心詞,它給學科教學(語文)專業碩士的學科教學知識培養以重要的啟迪。“PCK”是PedagogicalContentKnowledge(即“學科教學知識”)的簡稱暨英文縮寫。學科教學知識是一名合格教師必須具備的能力和職業素養。教師在課堂上的大部分時間都在與學科教學知識打交道,只有把學科教學知識掌握透徹,才能更好地“傳道、受業、解惑”。根據《全日制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性培養方案(修訂)》的文件精神,本著服務遼西基礎教育,夯實學生職業素養及職業能力的培養理念,結合學科教學(語文)專業碩士的培養目標、專業基礎以及學生就業等因素,借鑒“PCK”教學模式,本研究提出了促進學科教學(語文)專業碩士CPCK發展的培養策略。CPCK是語文學科教學知識(ChinesePedagogicalContentKnowledge)的縮寫和簡稱,這里首字母“C”代表語文學科,CPCK是PCK理念在語文學科領域的深入實踐及發展。由PCK的內涵而來,CPCK主要是由語文學科知識、教學教法知識、教育技術知識以及組織管理學生的知識等構成,其本質是教師通過恰當的教育教學方法及手段,將語文學科知識轉化為利于學生理解、接受、掌握的教育形態,最終促成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作為未來的中學語文教師,學科教學(語文)專業的碩士生必須擁有CPCK所包括的上述知識及能力。但是,筆者在一線教學實踐中感受到,目前在讀的學科語文教育碩士CPCK狀況不甚樂觀。主要呈現出:跨專業學生多,學生的學科知識基礎參差不齊,部分學生重理論學習、輕實踐訓練以及由此帶來的部分學生CPCK能力較弱等問題。基于目前學科教學(語文)專業學生的CPCK現狀,結合旨在培養熱愛語文教育、熱愛學生、掌握扎實的專業知識以及教育學、心理學等現代教育理論、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和研究能力的中學語文專任教師以及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語文課教師的培養目標,細化CPCK內涵,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及方法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水平及能力勢在必行。
二、“核心素養”視域下學科教學
(語文)專業碩士CPCK培養的具體內容基于目前我國學科教學的整體情況來看,各學科都有各自的育人任務及核心素養。從“大語文”觀以及終身發展的理念來看,語文核心素養主要包含“語言、思維、審美、文化”四大板塊,學生若想形成這種素養則須積累大量有關語文學科的知識,并且積淀深厚的道德修養。“核心素養”視域下學科教學(語文)專業學生的語文學科教學知識及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一)語文學科知識與能力
語文學科知識與能力是語文教師的從業基礎及職業logo。如果學科教學(語文)的研究生不具備堅實的語文學科知識及能力,則無法高效開展語文教學活動,堪比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此,必須下大力氣精心培育。概括說來,語文學科知識與能力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1.語言建構與運用能力語言不僅是人類溝通的媒介和橋梁,還是一種無形的力量。它可以提高個體與他人交流、與書本交流、與自然交流、與社會交流的能力。從這個意義上說,語言建構與運用能力是語文核心素養的根砥及內核。教師作為知識傳播的主要輸出者,是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建構的領路人。因此,對于學科教學(語文)在讀研究生的培養要通過專業引領及教學651滲透,敦促其通過學習專業課、閱讀相關專業書籍等方式,自覺探尋漢語言文字的特點及不同語境中的運用規律,保持對語言和文字的敏感度,形成較豐富的語用經驗及能力,在未來的語文教育工作中,既能言傳,又能身教,能為學生們的語言建構及應用樹立典范。2.審美鑒賞與創造能力生活中處處存在美,美的方式多種多樣,每個個體既可以通過視覺來感受美,也可以通過聽覺、嗅覺去感受美、發現美。學習語文的過程應該是教師帶領學生發現美、創造美的過程。因此,作為未來的語文教師,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學科語文教育碩士必須養成對美的洞察、鑒賞及創造能力。能夠引導學生從司空見慣的事物中發現美,并能通過個性化的閱讀與探究性的賞析,有效發展學生的審美、想象及思辨能力。教師的審美鑒賞與創造能力得到提升,在課堂與生活中自然而然會對學生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進一步增強其明辨是非的能力,在學習與生活中有更高、更美的人生追求。3.文化傳承與理解能力學習語言文字的過程也是文化獲得的過程。中國在日新月異地向前發展,如何批判地繼承祖國的傳統文化,在繼承中創新是對炎黃子孫的一種考驗。語文教師承擔著傳承、傳播祖國的優秀文化以及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使命。作為未來語文教師隊伍的一員,學科語文專業碩士要樹立正確的文化傳承觀,提高自身的文化傳承及理解能力。通過深入閱讀古文典籍,增強對文言文文體特征以及我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在閱讀中形成文言文文本細讀能力,能深刻體悟作家的風格及其創作特點,繼承古圣先賢們的求知精神與道德品格,為日后教學及文化傳播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
對于學科教學(語文)專業的碩士生來說,光有語文學科知識是不夠的,還必須具備足夠的教育教學知識及能力,能夠運用適宜的方法將語文學科知識傳授給學生,即必須掌握一定的教學之法和授課之道。具體說來,語文教育教學的知識及能力主要包括:1.“7”個文體的教案設計與教材分析能力“7”個文體包括詩歌、小說、戲劇、散文、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在“大語文”觀的背景下,語文教師必須具備對這七種文體的教案設計以及教材分析能力。這是一項非常基礎但卻極其重要的工作,不管是從文體特點、敘事風格出發,還是從學情背景、社會現實出發,扎扎實實掌握好這“7”個文體,能有效地幫助教師順利地開展教學活動,確保教學質量。2.“三筆字”書寫能力“三筆字”是指鋼筆字、粉筆字和毛筆字,寫好“三筆字”是職前教師的基本職業技能之一。俗話說“見字如面”,學科語文教育碩士作為未來語文教學的從業者,練就過硬的“三筆字”書寫能力既是其傳授知識信息的必備技能及素養,也是其以身作則、寫好漢字,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需要。“三筆字”的訓練要遵循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原則,同時,還要多寫多練,做到書寫規范美觀,筆順準確無誤。3.說課能力和試講能力“說課”是課前教學演練的重要環節,需要“說課”人在較短時間內用口頭語言對某節課的教學重點或某一課題的教學設想及其依據進行精當闡述。與“說課”有所不同,“試講”則是采用類似于真實的情境、將準備好的教學設計進行充分的講解。試講人要清晰闡述自己所要講的主要內容及教學方法,還要進行必要的師生互動。從本質上來說,“說課”和“試講”都是上課前的“實戰演練”。職前教師可以通過說課和試講的練習,不斷鞏固自己的授課能力,找到適合自己的授課風格,為將來上好完整的一節課打下堅實的基礎。4.微課制作能力隨著e時代、微時代的來臨,以短小精悍為主要特征的微課程的地位日益得到凸顯。微課程具有知識點凝練、制作后可以存儲傳播、易于學生在閑暇時間根據自身需要反復觀看、學習等優勢。作為教學模式的一大創新,目前已在中小學的教學中逐漸普及。但是看似短小的微課程,其設計與制作卻并不簡單。要在短短的數分鐘之內井然有序地精當呈現教學重點,需要教師具備相當的微課程制作能力:良好的微課應該是井然有序的,要靈活使用多樣化的提問促進學生思考;教師在屏幕上所展示的問題要具有針對性,能夠激發學生探究和討論的欲望;微課程的界面要干凈、簡潔、突出重點問題……所有這些能力都需要學科教學語文專業的學生在學習實踐中逐步養成、提高。5.語文教學研究能力與“學而不思則罔”相類,語文教學也需要進行積極的思考與研究。語文教學研究既包括對語文教材的研究、對教學法的研究,也包括對學情的研究。語文教材中哪些知識應該詳略得當地講解?為什么選擇這些知識而不是那些知識來教?這些知識應該怎么教?上述問題是語文教師必須時刻謹記且需反復思考的。不論是進行閱讀教學、寫作教學還是口語交際教學,都在考驗語文教師的教學研究能力是否合格,是否達到活學活用的標準。以閱讀為例,詩歌、小說、散文、說明文、議論文的文體特點不同,因此教法也絕不相同。必須勤于思考,培養良好的語文教學研究能力。因為良好的教學能力與教學研究能力是相輔相成的。若想使自己的語文課具有趣味性、科學性、系統性,就必須進行深入的教學研究。
(三)人際溝通及組織傳播的知識與能力
人際傳播是現代社會信息傳遞及信息交流的一種最基本方式,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種社會行為。師生之間的請教與指導,教師與家長之間的懇談交流等都屬于人際傳播的范疇。從傳播活動的互動及反饋來說,人際傳播是一種高質量的信息傳播方式,便于傳播者根據傳播對象的反饋及時調整自己傳播的內容及方法,因此,對于身兼知識傳授、釋疑解惑、家校溝通以及激發引導學生等任務的語文教師來講,必須具備一定的人際傳播知識、技巧與能力。組織傳播是由多數人參與的、以組織為單位開展的一種傳播活動。作為以知識傳授、學生培育為主要任務的課堂,學生與教師之間形成了以信息傳播互動為特征的教學組織,其間伴隨著圍繞特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信息傳達、討論、闡釋等,由此即形成了組織傳播。良好的組織傳播技巧會在班級內部營造一個舒適活躍的環境氛圍,使每個組織成員的精神狀態及積極性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這必將促成教學目標的積極達成與實現,因而職前語文教師必須要養成一定的班級建設以及教學組織傳播能力。
(四)思維發展與提升的知識及能力
人類探索未知世界,研創科技產品,撰寫書刊讀物,都離不開思維的支持。它像是水果的內核,是支撐整體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就語文學科來說,語文學習需要概括、分析、比較、綜合等能力,這些能力都屬于思維能力的范疇,思維能力是整個智慧的核心。面對求知欲極強且具有不同個性的主體,每一位語文教師都必須具備良好的思維發展及提升的知識與能力。教師要積極拓寬自己的知識領域,使思維變得靈活,同時,要善于創設不同的學習情境,發展學生思維,讓學生學會科學思考。“教學有法,絕無定法。”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是學習新知識的最佳動力,因此,作為未來的語文教師要努力練就抓住每一次吸引學生眼球機會的能力,靈活有效地達成對學生思維領域的積極擴展。
三、“核心素養”視域下促進學科教學(語文)專業碩士CPCK發展的培養策略
(一)以CPCK培養為抓手,細化人才培養目標,科學設置課程體系
教育的本質在于培養人、塑造人,必須遵循一定的目標展開,人才培養目標即是對教育所培養的人才在知、情、意、行等各個方面所要達到的規格及要求的設定。培養目標是確定培養策略及評價方式的前提。有了明確的培養目標,才能制定相應的課程體系、培養策略及評價方式,以便達到理想化的人才標準。就目前學科教學(語文)專業的培養目標而言,大多數學校旨在培養熱愛語文教育,熱愛學生,掌握扎實的語文學科專業知識以及教育學、心理學等現代教育理論,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以及研究能力的中學語文專任教師和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語文課教師。“大語文時代”,語文核心素養視域下,當下乃至未來學科教學(語文)專業碩士的人才培養目標必須以CPCK為抓手,以學生未來從業需求為導向,將宏觀的人才培養目標細化。學科教學(語文)專業的大部分學生將來都會從事與語文教學相關的職業,語文學科知識的掌握程度完全可以影響甚至決定一個人是否能教語文、是否會教語文、是否能教好語文。因此,學科教學(語文)專業的培養目標要在“立德樹人”的總方向下,依據上面我們分析的CPCK內涵來凝練目標,進而依據凝練的培養目標構建理論性與實踐性有機融合的課程體系。一方面,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開設“語文課程標準研究”“語文教學設計研究”等理論課,為學生打牢理論基礎;另一方面,還必須合理有序地為學生安排實踐課程及實踐教學環節。開設諸如“三筆字書寫”“語文教學基本技能訓練”“微課制作”等實訓課及專業選修課,使學生收獲理論知識的同時,還得到及時的實踐技能指導,將理論素養沉淀為相應的教學能力,以此充分凸顯學科教學(語文)專業碩士生的人才培養特色。學科教學(語文)的專業碩士只有兩年的學習時間,時間緊,任務重。因此,在人才培養目標以及理論、實踐課程設置方面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要對實踐要素進行科學的規劃、系統的設計,通過完善的理論及實踐課程設置,使理論教學與實踐訓練真正有機融合,落到實處,達到學生理論及實踐能力培養的“鏈”式融通。
(二)實行“理論+實踐”的二元疊加培養模式,夯實學生的理論及實踐技能
如上文所述,核心素養視域下,學科教學(語文)專業的學生不僅需要語文學科的知識及能力,還需要教書育人的能力、人際溝通及組織傳播的知識與能力、思維發展與提升的知識及能力。所有這些知識及能力的培養絕非單純的理論傳授可以完成,必須實行“理論+實踐”的二元疊加培養模式。語文學科的知識理論,教育學的知識理論,所揭示的都是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對教學實踐具有指導作用,很難想象一個沒有基礎學科知識和教法知識的老師能夠把語文課講好,因此,必須進行必要的理論學習。但是光有理論不足以形成能力,還必須在理論教學的同時,對學生進行系統且科學的教學實踐訓練,夯實學生的“實戰”能力。諸如教案設計與教材分析能力、“三筆字”書寫能力、說課能力、試講能力、微課制作能力、教材研究能力等,都是語文教師所要具備的,單純靠理論講授是解決不了實際問題的,必須輔之以實踐訓練。以說課能力和試講能力培養為例,理論學習之外,學生們還必須進行反復的練習和打磨。對此,可充分利用學校的微格教室、智慧教室進行訓練,老師給予點評指導。通過反復實踐,積累經驗,得到經驗性、規律性的收獲,進而逐漸形成能力。對于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訓練,可以采用校內學習與校外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式,通過定期到中小學見習,觀摩學習一線教師的授課,親身參加教研活動等方式積累相應的實踐經驗;可以到實踐基地實習,開展教育調查,及時發現實際教學中的問題,提升教學研究能力;也可以采用職業技能訓練周的方式,結合“語文教學設計與案例分析”“微格教學訓練”等課程,親身實踐說課、試講等教學環節,提升相應能力;還可以以“教案設計大賽”“微課程制作大賽”“三筆字”書寫技能大賽等各種教學能力大賽為載體,進行實踐技能的檢驗展示。總之,要廣開渠道,為學生搭建CPCK實訓平臺,敦促其職業能力的自覺養成及不斷提升。
(三)以OBE理念為指導,建立學生就業跟蹤
篇5
【關鍵詞】高中語文高效課堂構建
一、營造具體濃厚的學習環境氛圍,激發高中生語文學習積極性,提升他們的語文核心素養能力
對于高中語文課堂來說,一個具體有效的學習環境對他們語文學習興趣的培養和學習成績的提高都有著尤為重要的影響與作用。因此,我們的高中老師在日常的語文教育教學過程中要積極主動地為學生創造濃厚的學習氛圍,激發他們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從而促使這些高中生去進行廣泛而深刻的語文知識的學習。由此來看,這對他們語文高效課堂模式的構建也是很有必要的。在高中語文教育教學過程中,老師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為這些高中生創建具體的學習環境,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這些學生在高中階段的學習過程中往往面臨著繁重的學業壓力,如果老師不能夠在日常的語文教育教學過程中去為這些高中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就很可能會消解他們對語文學習的激情,從而導致他們學習積極性的下降,甚至會影響到他們語文成績的提高。由此可以看出,這種良好的語文學習情境的營造對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提升也是至關重要的。同時,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還能夠為了共同的高考目標而相互促進,相互鼓勵,這對他們語文核心素養能力的培養與提升也是很重要的。而這種語文核心素養能力的培養也符合當前新課改要求,也是對教育教學改革的一種積極踐行。一個高效的語文教育教學課堂模式的構建通過這種具體濃厚的學習氛圍的營造而顯得更加有意義,這也值得廣大語文教育教學工作者去積極踐行。
二、重視對高中生系統知識的教授,增強他們語文知識的完整性和系統性,構建語文學習結構框架
在高中這個重要的階段,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與掌握也更加有深度和層次。高中階段的語文知識的學習帶有一種極強的系統性和結構性特點,這就要求我們的高中老師在日常的語文教育教學過程中去進行知識的系統教授,增加這些高中生對語文知識理解的深度,拓展其廣度,從而系統全面地掌握他們以往學過的語文知識。同時,在這個過程中去構建語文知識框架對他們的語文學習也是很有幫助的。由于廣大的高中生面臨著緊張而激烈的高考大關,所以老師更要重視對學生語文知識的系統性教授,讓他們能夠建立一個比較完整的語文知識體系,使他們適當地減輕一些學業壓力。這時,作為高中語文老師,我們就應該為這些高中生進行系統知識的傳授,積極引導他們養成一個良好的構建語文知識結構框架的習慣。如果能夠這樣的話,這些高中生在以后的語文知識的復習過程中就會比較省力。而且,這種結構框架的構建還有利于他們知識模塊的分化,這樣在下次的語文考試復習之前,他們就能夠比較清晰明確地進行模塊知識的掌握。這些高中生在進行語文知識的歸納過程中,可以分不同的專題來進行,將在考試中常見的語文知識用紅筆進行重點勾畫,以便重點復習。由此可見,這種模式對這些高中生語文知識的完整性和系統性學習有著重大意義。
三、注重對高中生語文規范答題能力的培養與提升,增強他們的語文學習思維能力
針對高中生這個群體,老師需要重點強調語文知識答題的規范性。因為這些高中生都面臨著高考這一大關,要想讓自己從成千上萬的學生中脫穎而出,在語文答題技巧與答題規范方面就必須做出一定具體性的要求。同時,這些具體有效的語文答題技巧與答題能力需要通過日常的語文答題訓練而一步步增強的。對于這些亟待提高語文學習思維能力的高中生來說,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很有意義的。在日常的語文教育教學過程中,老師要積極引導這些高中生去進行答題技巧與答題規范的培養。老師根據自己的一些具體語文教育教學經驗與實踐,建立一些積極有效的語文答題規范性的模板,要求學生在自己的語文學習和語文答題過程中積極踐行。只有通過自己的主動踐行,他們才能夠深切地認識到答題規范性的好處。同時,在這種規范能力的培養與提升過程中,這些高中生們還能夠極好地提高他們的語文學習思維能力,從更多維度空間去進行思考。
篇6
一.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師的主導性關系的處理
1.注重預習的目的性和過程的指導性
有許多教師,布置預習任務就一句話:把課文預習一下。至于預習什么內容,怎樣預習則不作具體指導。這看起來是尊重學生,由學生去自主學習,但有些學生能“自主”,有些學生不能“自主”,只草草地讀一遍課文了事,甚至一遍不讀的也大有人在。這樣的尊重,實際上是放棄教師的主導性。教師在學生預習前,就應該給學生明確預習任務,交代預習方法,讓學生有目的,有方法地去預習,只有這樣把教師的主導性與學生的主體性結合起來,預習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
2.對學生的表達要給予規范準確的指導
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是語文教學的核心任務之一。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有些教師受新課程理念的影響,對學生的語言表達多采取肯定、鼓勵的態度,即使學生說得牛頭不對馬嘴,有些老師也對學生說“你的理解有你的道理,敢于動腦筋是不錯的”之類的話。難道這樣就是尊重學生嗎?我看這樣做是不負責任的表現。對于學生的語言表達作出評價,措辭上可以委婉一些,但必須有針對性地予以規范準確地指導。學生表達出現錯誤,錯誤的原因是什么?是理解出了問題,還是表達上用詞造句的錯誤?學生的表達不準確,是由于理解不到位,還是用語欠斟酌?這些都需要給學生以分析指導。指出學生表達上的錯誤或不足,并予以糾正,培養學生規范準確的表達能力,這就是教師在發揮自己的主導性。因為學生業已表達,就已經體現了其主體性,學生的表達或正確,或錯誤,或全面,或片面當然應由教師作出及時的評判,否則,學生表達之后都不知道自己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這樣的教學可取嗎?教師對學生的表達進行規范準確地指導,實際上已建立在學生主體性發揮的基礎之上,是教師主導性與學生主體性的結合。
3.在對話中展開語文課堂教學
“對話”與“交流”是當前教學領域的流行語,其作用與好處頗多,本人不想從理論上加以贅述,只想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來談談對“對話”與“交流”的理解。與學生展開平等的對話與交流是發揮教師主導性與學生主體性的最佳結合方式,因此每一個教師在自己的教學中都應力爭與學生進行平等的對話與交流。平等的對話與交流能使師生關系融洽,能使教師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了解他們的認知、情感和思維,了解他們的優點與缺點,長處與不足,能有針對性進行教育教學。同時在對話與交流中,學生也能了解教師的知識、情感、志趣及思維的方式方法,從中受到教益。可以說,對話與交流是師生共同成長的重要途徑。
但由于我們當前的教材都是古今的文化經典,學生的理解水平和生活體驗離教材還有很大的差距,同時學生之間的認知水平、生活經驗、思維水平參差不齊,有時水平相差很大,我們又是集體授課制。因而,僅靠對話與交流有時是碰不出“火花”的,正如前文所說的,會出現“導而不通”、“撥而不動”、“啟而不發”的情況。這時就需要教師進行條件或情境的創設,恰當的過程表現,精當的范例展示,居高臨下地闡釋引領等,這些都是對對話與交流的有效補充。
二.人文性與學科性的處理
1.對語文學科人文性與學科性的認識
對于語文學科的本質屬性是人文性還是學科性(工具性),已爭論了多年,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語文既屬一門學科,它的最主要的材料是語言文字,它的最重要的作用是用來交際、交流,語文教學最主要的任務是培養學生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那么,學科性(工具性)當然是它的本質屬性了。人文性只是語文的“附屬物”,就象政治、歷史、美術、音樂等都有它的人文性一樣,只不過是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含量較重一些罷了。語文的核心能力是對語言文字的理解與運用,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因此語文教學的核心就應該是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與運用能力。語文學科最重要的課程內容――教材,是語文教育專家編的,他們在編教材的時候,就已經考慮了課程的人文性與教育功能。因此,學科性與人文性在教材中就已經并軌、融合,語文教師只要把教材中的“人文性”充分挖掘出來,適當地加以伸展就已經夠了,不必要想著“包打天下”。思想品德的培養、人文修養的提升,不是語文學科一家的任務。如果煞費苦心,盡情拓展、盡情發揮語文的人文性、教育功能,那就可能把語文課上得像思想品德教育課、美好感情熏陶課、審美心理訓練課。如果那樣,就拋棄了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語文課就會成為“四不像”了。
2.語文教學離不開對語言文字的把握
筆者曾經聽了幾節公開課,一節是孟子的《魚我所欲也》,整節課,教師只講了幾個文言詞語,大部分時間都在聯系古今中外,大談舍生取義的道理。其實舍生取義的道理學生早已熟知,許多媒體都曾宣揚過舍生取義的畫面或道理,學生只要不是生活在真空中,豈能不知?我感覺這堂課的誤區就在于片面地突出了語文的人文性和教育功能而忽視了語文的學科性。文言文的教學就講幾個詞就行了嗎?顯然不行。我對這節課的印象是,既不像政治課,又不像歷史課,更不像語文課。我聽的另一節課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執教者把教學目標定位為領會作者在文中所表現的情感。執教者從創作背景講起,抓住“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這一文眼,叫學生分析景物描寫的特點,然后讓學生討論體會作者的情感,最后教師總結概括文章主旨。聽完這節課,學生到底有什么收獲?難道就是體會一下朱自清在特定年代所產生的憂愁和彷徨?這樣體會之后對學生的學科能力和心智水平及思想情操有提高嗎?不得而知。
著名特級教師洪鎮濤先生說過:“語文姓語。”語文教學離不開對語言文字的把握,離開對語言文字分析、思考、感悟、表達,而去體會把握什么情感,這樣的課還能稱之為語文課嗎?
3.應寓人文教育于語言文字的教學中
語言文字是文化的載體,“人文原在語文中”,語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我們的教材都是文質兼美的文章,我們大可以文本為陣地,以語言文字的教學為核心進行教學,在進行語言文字教學的同時實施人文性教育。比如,通過朗讀、背誦,可讓學生把詩文中所蘊含的知識、情感、意義等潛移默化地滲透于心;通過對語文知識的積累,對優秀文化作品的感受、鑒賞、思考、領悟來開闊學生的文化視野,提升學生的精神內涵;通過對祖國語言文字的運用(如確立主題讓學生辦班報、校報,調查采訪,做演講、寫文章等)來提升學生的認知水平、情感水平和道德水準。
三.語文學習的綜合活動性與文本主體回歸的處理
1.語文學習的綜合活動性的認識誤區
基于“語文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的認識及新課程理念提出的課程的綜合性的觀念,有人提出了“建設開放性的語文課堂”的主張。認為語文課堂要向校園、家庭、社會、網絡延伸,倡導學生自主探究,張揚學生個性,主張教學目標要在動態中生成,于是乎教學過程中必有“活動”進行。尤其是在所謂的公開課、示范課中,學生靜思感悟的過程被視為“冷場”和教學氣氛、教學效果不好的表現。(實際上,閱讀理解思考恰恰需要“靜”)因此,許多公開課、示范課的執教者都使出渾身解數,競相開展“綜合性的活動”,能吹的吹,能拉的拉,能彈的彈,能唱的唱。教學必用多媒體,視覺形象必鮮明突出,學生在課堂上必須熱烈討論,表演,爭論……總之,不把語文課上得色彩紛呈,熱鬧異常就好像不算是符合新課程理念的好課。有些老師上戲劇課,不引導學生去品味戲劇語言,把握戲劇結構、矛盾沖突,體會人物情感心理,而讓學生忙著化妝,著裝,找道具,扮角色,忙得不亦樂乎。但表演過后,學生的語文素養、語文能力得到提高了嗎?不得而知。要知道,中學不是戲劇學院表演系,如果每篇課文的教學都要強調綜合活動性,那教師能完得成教學任務嗎(記住,中學不是語文專科學校)?教《荷塘月色》要學生到清華園去游一趟;教《茶館》要讓學生演一出話劇,教科技說明文,要做科學實驗;教《離騷》要讓學生裝扮成屈原吟哦一番……這是否現實?這是否一定是最好的教學方式?難道只有這樣才是好的語文課?
2.語文教學要回歸文本,返璞歸真。
林崇德先生說:“在教學實踐中并不存在脫離具體學科及其特定學科知識的課堂講授和學習活動。游離于具體學科之外的教學活動是不存在的,也是與我們的教育教學基本目標相背離的。”①語文教學的基本目標是什么?那就是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提高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和運用能力。我們的許多老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往往忘掉了教學的基本目標,去追求表面的“熱鬧”,“熱鬧”只是手段,如果手段不能較好地為實現目標服務,那我們寧可不要這個手段。那么實現語文教學基本目標的有效手段是什么呢?那就是返璞歸真回歸到文本這個主體上來。眾所周知,語文學習離不開“聽、讀、思、說、寫”這五個字。“聽、讀”是調動感覺器官去感知語言文字,“思”是通過邏輯思維與形象思維調動知識、體驗去感悟、體會、認知、理解語言文字的意義和作用等,而“說、寫”是語文能力的外化形式,更是訓練語文能力得力手段。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并不排斥綜合性活動,但活動不能脫離文本,不能脫離培養提高學生理解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這個基本目標。因此,我認為,活動的設計,不能充分利用“聽、讀、思、說、寫”這五種手段的就是效率低下的活動,就不能很好地實現培養提高學生理解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這個基本目標,反之,就是效率高的活動。比如,話劇《雷雨》,讓學生花大力氣表演,其效果跟聽一遍錄音差不多,如果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及表演能力差,那效果還不如聽錄音。但表演一出戲劇,學生要花多少精力呀!如果我們的教師盲目地跟風,一味地湊熱鬧,不顧實效地去搞“綜合性的活動”,那就有可能使我們的語文教學又陷入“少、慢、差、費”的怪圈。
3.借助語言文字這個平臺實現綜合性目標
篇7
一、柏格森生命哲學理論概述
亨利·柏格森是生命哲學研究最具影響力的學者之一,其生命哲學理論以生命沖動為基石,以綿延為本質,以直覺為方法,強調關注人的生命價值和意義,把對世界整體和人的存在的認識推向非理性的直覺。
生命的沖動是萬物進化的本源。這一思想乃柏格森生命哲學的本體論學說。柏格森認為,整個宇宙是一個不斷創造進化的過程,其動力主要來源于內在于生命中不可遏止的“生命欲”——亦即生命的沖動。有了這種沖動,才能促使萬物像噴泉、像火箭一般保持向上噴射的運動狀態,從而表現出一種動態生成的、生生不息的無限活力。
綿延,為生命真正的實在。在柏格森的生命哲學中,最核心的概念是“綿延”。如果用河流的源頭來比喻“生命沖動”,那么“綿延”就是川流不息的狀態。而把“綿延”與生命聯系起來,它則是一股“生命之流”,柏格森稱之為生命的“真正的實在”。柏格森曾經從“時間”、“生命”和“變易”等方面為綿延作界定。但不管是從哪一方面的闡述來看,都能從中概括出“綿延”具有連續、不可分割、運動變化發展等本質特征。也正因了這一動態生成的特征,才使得綿延在前進的過程中不斷實現新的創造,新的超越。
直覺,乃通達生命本真的路徑。柏格森認為,人具有一種特殊的直覺能力,他試圖通過直覺體驗認識論的闡述來揭示生命的奧秘。由他在《創造進化論》和《形而上學導言》兩本著作中對直覺的闡述可以得知:直覺,是意識的向內運動,是“用一種精神的聽診法去感觸原本的東西的心靈的博動”,即直接通達生命的本質——綿延,并與之相融合的體驗和路徑。而這種純粹的、不自覺的精神活動也正是實現人類認識返璞歸真的重要途徑。
二、語文課程的生命特性
語文作為一門基礎性的人文學科,具有區別于其它學科的獨特性質,其教與學都離不開人的聽、說、讀、寫、思等生命活動的參與。也就是說,不管是語文學科本身,還是語文教學活動,都具有突出的生命特性。
語文學科的情感性和不確定性與學習主體的情感性和個性化是息息相通的。語文學科的情感性和不確定性主要體現在文學形象的塑造與文學作品的閱讀鑒賞過程中。首先,文學創作的過程正是作者捕捉、體驗與提煉現實生活的生命過程,文學作品形象則是積淀著作者情思的生命化了的意象表達,它是作者認識和情感融合、感性與理性統一的生命智慧的結晶。其次,“言有盡而意無窮”是對語文學科特征的準確概括,有限的語言往往承載著無限的閱讀情思。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在閱讀、鑒賞文學作品的過程中,總是會表現出理解的差異性和個性化,這正是語文學科的特性與個體生命的主觀能動性相互作用的結果。同時,文學作品中所蘊含的思想情感還能不斷喚起主體生命新的體悟,讓學生常讀常新,獲得綿延不絕的精神滿足。這更是語文學科的生命特性的直接體現。
審美過程中的非理性和模糊性,以及教學主體智慧的獨特性,決定了語文教學的創造性和生成性。語文教學的創造性主要體現在對教學資源的深度開發與利用,對教學內容的靈活把握與重組以及對教學活動的巧妙安排與組織。語文教學的生成性特點則主要體現于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過程等多方面的動態生成,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智慧地、動態地把握的結果。一個充滿智慧的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不會僅僅局限于教科書的內容,而是結合“生活”這部百科全書,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態、條件等,在教授預設知識的同時,隨機創設新的教學情境,適時導入新的相關的信息,完善與生成新的教學目標。而在教學中開放地接納始料未及的信息,針對具體的教學情境調整預定的教學環節和步驟的同時,必然也要改變教學的手段和策略。因此,整個語文教學過程從最初的教學內容的創造性安排,到實際教學中教學方案的靈活變動,都充分體現其創造生成的特性。而這一點又是時刻伴隨這師生的思維活動和創造活動進行的,教學智慧的參與讓整個教學過程時刻呈現出生命的活力。
語文學科的情感性和不確定性必然形成語文學習的內隱性、體驗性。內隱學習是指有機體在與環境接觸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獲得了一些經驗并因之改變其事后某些行為的學習。語文學習的內隱性一方面表現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不知不覺地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思想的啟發而產生新的生命感悟;另一方面表現為學生會無意識地將自身已有的文化素養、知識經驗、情感態度和需要興趣等一同參與到閱讀、鑒賞、寫作等學習活動過程中而獲得新的生命成長。體驗學習是體驗主體的身心與外部世界產生交往并生成反思的認識與實踐活動。語文學習的體驗性突出地表現在文本閱讀和寫作的過程中。一方面,語文文本是學習主體審美愉悅的最初源泉。在審美欣賞階段,學生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用自己的全部感情與整個心靈去擁抱作品,在情感與理智的相互交融中,達到審美體驗的,精神生命在體驗中成長。另一方面,語文文本本身又是“作者心靈、語感對象化的一個整體性反映”。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總是會在充分調動感知、情感、想象的基礎上,結合自己平時的體驗,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用文字記錄下來,以滿足生命的情感需要和表達需要。而這個投入身心的作文過程本身也就是生命體驗的過程。
三、生命哲學對語文教學智慧的啟示
所謂語文教學智慧,應該是教師在深刻地把握語文課程和教學對象的生命特性后高屋建瓴地開發和利用各種語文課程資源,在洞見課堂氛圍以及學習者認知與情感發展方向后機敏、巧妙、高效地進行教學引導與生成的能力。它是“教師全身心融合、全過程投入后達到的圓融貫通、自由和美的一種藝術境界,應該洋溢于課內課外的每一個角落,體現于整個教學過程的每一個階段、每一個步驟之中。”
作為一門具有生命特性的特殊學科,語文教學不僅擔負著“教書”的責任,而且必須扛起“育人”的重任。然而,在“功利主義”和“實用主義”持續蔓延的現代語文教育中,生命嚴重缺席了。因此,尋找回歸生命的軌道,成為當前語文教學智慧必須解決的問題。而柏格森呼吁對生命的關注,通過對“生命沖動”“綿延”“直覺”等生命活動的深入研究,主張用非理性來認識事物的生命哲學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對現代教學,特別是對具有生命特性的語文教學智慧的生成具有不容忽視的指導意義。
構建動態生成的教學過程,釋放師生的生命活力。語文學科具有情感性、審美性、體驗性等特點,但語文教師該如何引導學生在個性化的學習過程中體悟生命至真的情致,實現語文課程的生命特性,從而成就語文教學的獨特智慧?柏格森生命哲學指出,生命沖動具有強大的、永恒的力量,是世界萬物的源起,又推動著世界萬物持續地創造和進化。這種內在于人本身的“生命欲”,使人成為一種具有超越性的存在體,它推動每個人不斷學習,創造生活,展現出生命獨有的光彩活力。因此,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像珍視藝術家的創作靈感一般重視和保護這種生命沖動,并且,創造機會充分地釋放這種生命活力。
釋放師生的生命活力必須注重教學的動態生成。而這個過程是以保證學生學習的主體性為基礎的。首先,語文教學應該注重交流討論,通過師生之間真誠、平等的對話讓雙方敞開自己的內心世界,在相互傾吐、碰撞與接納的過程中實現新的精神交融與生命覺醒。其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有意識地設計一些具有挑戰性的、開放性的探究課題,并給學生留足思索的空間和時間,讓學生在自主的體驗、感悟與分享中享受生命的高峰體驗和創造樂趣。最后,教師還應用心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根據學生的閱讀見解即時創設一些新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相應的情境中更好地獲得思想的陶冶和情感的升華,也由此獲得人性的解放與心靈的自由,從而達到語文教學的理想境界。
引進內在于生命的教學內容,激發師生的無限潛能。柏格森的“綿延”本體論向我們闡明:世界并不存在一個絕對靜止的本源,它是處在永恒流變和生成之中的。柏格森認為,每一個人都擁有兩個“自我”,一個是表層自我,另一個是深層自我。表層自我處于自我的外層。為適應社會生活的需要,時刻會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因而是不真實的。深層自我則是“真正的自我”,這種自我內在最本真淳樸的自然狀態“是混雜紊亂的,變動不停的,不可言狀的”。人的“深層自我”所表現出來的不受束縛、自由創造、自由成長正是人的生命本質之所在。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作為這樣的個體生命的存在,處于一種不斷生長發展的狀態,具有無限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而語文學科的不確定性和語文教學的創造性、生成性正好吻合了教與學的過程中師生生命的自由創造性和不斷發展性。有人說“語文生活是人的生命的棲息地”。師生或者在對由有限的文字符號構成的文本的解讀中,獲得無限的思想碰撞和情感的共鳴;或者在對語文教學情境的適應及相互作用中逐步把預設的教學目標變成現實,同時又不斷生成自己新的理解、新的領悟。因此,語文教師必須具有激發師生生命無限潛能的智慧。
激發師生“深層自我”的無限潛能要求引進內在于生命的知識。柏格森曾說:“我們幼時的感受、思考和希望無一不延伸到今天,與現在溶為一體,使你欲棄不能。”“沒有任何知覺不是充滿了記憶”。意在強調任何知覺活動都必然有著個體內在的經驗和能力的參與。也只有具備內在的經驗和能力,才能順利進行新的學習與活動。而平時我們語文教師教授的,諸如文字的辨識、語句的表達、詩文的積累等內容,卻幾乎始終是直接存在的、占有空間的、可以計量的,也即“外在于生命的知識”,這樣的教學無法幫助學生真正形成內在的經驗和能力。只有引導學生根據自身的內在需求,結合自身已有的經驗和充分地理解,對這些表面存在的有限的文字和符號進行大膽地想象和聯想,達到盡情盡興的審美體驗,實現生命與知識的一體化,最終獲得有助于生命的創造和成長的刻骨銘心的記憶,才稱得上真正的知識,即“內在于生命的知識”。“內在于生命的知識”在語文教學中的順利引進需要師生的共同努力。一方面,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學習需求,并根據其需求搜集開發有價值的教學資源,創設有趣的學習情境,或借助直觀、形象,或通過實踐、活動,著力引導學生進行生命的體驗,探尋師生之間內在的心靈共振,幫助學生將一串串直觀的文字內化為內在于生命的知識——內在的體驗和感悟、深層的素質和能力。同時,也使教師自身的專業素養得以無限提升。另一方面,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必須全神貫注,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要有意識地拓寬自己的視野,并嘗試開闊思維,豐滿想象的羽翼,從而在體驗中獲得深層的情感體會和能力素養。
創設自由體驗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的直覺體驗。柏格森認為,直覺是“理智的交融,這種交融使人們自己置身于對象之內,以便與其中獨特的、從而無法表達的東西相符合。”也就是說,直覺就是當下的內心體驗,也是通達生命本質,感受生命靈動的途徑。雖然柏格森的“直覺”涉及到整個宇宙的運動、變化和體驗,其外延遠遠大于語文學習過程中的“直覺體驗”,但并不妨礙它對語文教學智慧產生巨大的啟迪作用。而當柏格森強調直覺的發生還必須具備一定的知識結構和經驗基礎,同時還有賴于超越理智的審美態度和想象能力的培養。這時,我們便能從中獲得更大的啟示。
如前所述,語文學習的內隱性和體驗性清楚地表明語文學習的本真狀態總是未經理智的思考和抽象的分析,僅依據個體的體驗、感知迅速地對客觀對象作出判斷、猜想和設想,或者突然對問題的解決產生“靈感”與“頓悟”。此即語文教學中的直覺體驗。直覺體驗對語文學習具有直接有效的推動作用,它有利于學生將所學到的知識真正內化為自身的素養和能力,有利于實現學生在學習上的創造和超越。因此,一個有智慧的語文教師應該致力于調動學習主體內在的知識涵養和情感態度,使其精神穿梭在字詞間,尋找與“深層自我”相融合的本質,以達到最真實的,富有意義的直覺體驗,并最終形成內在于生命的語感能力。首先,要打破以往單向灌輸、生搬硬套、師者至上的教學格局,時刻注重學生的自由體驗。并且,還必須保證這種體驗不受自我主觀意識和外在功利的干擾,要潛心深入對象內部,以獲得對對象的本質的理解和感悟。其次,要著眼于學生對相關的語文經驗的積累和規律的認識,著力創設自由體驗的教學情境,營造輕松開放的課堂教學氣氛,引導學生大膽地展開聯想和想象的翅膀,培養學生正確的判斷力和審美的態度。
尊重生命,彰顯人性,構建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是新一輪課程改革大力倡導的教學理念。生命化語文教學智慧對于煥發每一個生命的活力,促進生命的不斷創造和健康成長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實現語文教學生命化是每一位語文教學工作者應該為之努力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劉放桐.新編現代西方哲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19.
[2]柏格森.形而上學導言[M].北京:商務印書館,1963:16.
[3]衛燦金,行恭寶.談談語文學科的非科學性[J].新理念,2003,(1):6.
[4]郭秀艷,楊治良.內隱學習和外顯學習的相互關系[J].心理學報,2002,(34)4:351-356.
[5]靖國平.體驗性學習與新課程改革[J].教育科學研究,2004,(2):28-30.
[6]娜仁其木格.結合語文學科特點培養學生語文素養[J].今日科苑,2010,(2):200.
[7]羅小娟.個性化閱讀教學智慧探討[J].教育評論,2011,(1):85.
[8]柏格森.時間與自由意志[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87.
[9]李維鼎.語文教材別論[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86.
[10]柏格森.創造進化論[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9.
[11]柏格森.形而上學導言[M].北京:商務印書館,1963:3-4.
[12]羅小娟.兒童口語交際的特征[J].湖南教育,2011,(6):36-37.
(編輯:趙悅)
篇8
關鍵詞: 初中語文教學 創造性 教學模式構建
1.引言
學科教學是培養學生形成良好創造性的重要手段及途徑,更是增強學生創造力的重要陣地,可以說,不具備創造性的學科教學,就會使得創造教育研究沒有必要的依托,難以真正地促進學生的創造力發展。在初中階段,語文學科是一門基礎性學科,有著工具性與人文性為一體的特征,對于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有著重要作用。
2.初中語文課程的特點
2.1語文課程具有實踐性特點
這里所說的語文課程實踐性,主要指的是語文能力的學習需要利用實踐途徑而最終完成,并且,語文教學中的聽說讀寫能力一定程度上也屬于實踐行為。語文學習過程中的實踐活動不僅是開放的,而且是多樣化的。結合實踐活動的地點,具體有兩種類型,一種是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實踐活動,其具體涵蓋了語文課程中的聽說讀寫這四項實踐活動及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其他實踐活動。另一種是語文課教學外的實踐活動。
2.2語文課程具有人文性特點
指的是語文學科內容有著較為豐富的人文內涵,對于學生的精神領域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其次,還充分體現出教育者課堂教學過程中對學生人文性的關懷。通常情況下,學生對語文教科書的反映是多元化的,不同的人甚至同一個人在各個時期對相同材料均有不一樣的理解與感受。《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強調,將工具性與人文性兩者有機地結合是語文學科的基本特征,其中語文學科的人文性特征在語文課程標準中是第一次提出的。語文課程的人文性特點充分地說明了語文在人類文化中所占的核心地位。
2.3語文課程具有生活化特點
指的是語文課程內容及教學方式都要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相貼近,對學生的生活世界予以高度的關注。實際上,語文課程來源于社會生活,在生活世界中屬于有機的組成部分。和外語、數學等學科不同,語文課程是一種母語教育,學生還未進入校園之前就具備一定的語言基礎。母語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無時無刻不存在,而生活是語文課程的重要資源,生活中每時每刻都有學習語文的機會,我們應對生活中的美好景象認真欣賞并切身感受。
3.初中語文創造性教學模式的構建
3.1改變傳統教學觀念,樹立起大語文理念
大部分語文教育者都認為語文教學僅僅是教學生寫寫字,認識新的詞匯,甚至有部分學生認為漢語是自己的母語,所有人都會說,根本沒有必要學習。由于他們存在著這樣的錯誤觀念,難以形成正確的教學方式與學習行為。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及信息更新速度的加快,語文教學不能像以往那樣只局限于課本,而是要有機地結合生活、社會、科技,從過去的單純的書本教學逐漸向著以書本為主并結合課外學習的方向轉變。
實際上,語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日常生活中隨處都有語文的影子及豐富的語文資源。無論是教育者、學生,還是家長、社會有關人員,在語文文本中都屬于極為重要的資源,并且祖國的大好河山及自然風光在語文學習的內容中占有很大比重,我們還可以將國內外一些核心事件、日常生活話題作為語文課程的主要資源。由于語文具有豐富的內涵,因此語文與社會及生活間的聯系更加密切,語文教育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承,更是對人文精神的良好繼承與發揚。
3.2激發想象
想象主要是將人們之前所形成的表象進行一番加工與改造,進而形成一個新形象的心理過程。想象對于人思維的發散具有重要意義,在創造性思維中屬于核心部分。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可以將人的想象劃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再造想象,一種是創造想象。再造想象指的是結合某些描述性的圖像及語言文字,在大腦中想象出人物及事物的形象,這是閱讀主體在文本信息規定的范圍內再次理解、解釋文本的最終體現。比如,在讀詩人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一詩時,讀者在頭腦中想象一幅生動、形象的畫面:滾滾東去的長江水、高聳的黃鶴樓及煙花三月……這樣一種“再造”過程實際上就是創造性思維發展中必經的過程。
3.3注重語文具有的熏陶作用,培養學生的創造性人格
實際上,創造力只是為創造性的發展提供了一種潛在的可能,只有將這兩者間的人格特征集中在一起,才能真正促進創造性的快速發展。所以,在對學生進行創造性培養時,應重視其創造性人格的培養。
語文學科與社會生活是緊密相連的,語文知識來源于生活,并且也應用到社會生活中。隨著語文課程內容與教學方式逐漸生活化,學生與社會生活連接了起來。由于語文課程具有的人文性與生活化特征,因此,語文教學在對學生創造性人格培養過程中有著其獨特的優勢。語文教材中的所有文章都有著極為豐富的文化內容及人文精神。人文性在語文課程中屬于極為重要的屬性,所以,語文教學必須重視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所謂語文素養,是指要熱愛祖國語文,合理地利用與理解祖國語文,不斷地積累豐富的語言,語感與思維能力要強,品德修養與審美情趣要高,從而形成良好的個性與健全的人格,德智體美健康地發展。
篇9
關鍵詞:中職語文;前置評價;微課;翻轉課堂;自主制作
中圖分類號:G71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6-0107-01
信息技術的發展已經普及到各個領域,在教育領域,現代信息技術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而且創新豐富了教學模式,為各個學科的教學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從當初的多媒體課件到現在的微課、慕課以及翻轉課堂等形式,不同的課堂形式有不同的特點,由于學生個體的差異以及班級之間的差異,現代信息技術為各種具有鮮明特色的人提供了符合自身特點的學習資源。中職教育在文化課上雖然與普通高等學校有一定差異,而且,語文學科無論是在中職還是在普通高中都是同等重要的一門學科,所學知識都是相似的。為了更好地提高教學績效,我認為,應廣泛靈活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以此提高課堂的創新性,繼而豐富課堂形式。
1.語文學科在施教之前教師應對學生進行前置評價
雖然語文學科是學生從小就接受教育的一門基礎學科,但是若從個人的語文能力方面來看,一個班級的整體語文水平差距不會很大,但是個人之間最高分與最低分可差出三四十分,語文能力較高的學生語文單科成績能夠達到130-135之間,由于大作文的原因,語文成績一般沒有超出140的,大部分學生處于中等水平的,也應該是一百分左右。中職學生統一學習的科目有語文、數學、英語,然后其他的根據個人專業進行不同的學習。
中職學校畢業之后都是中專學歷,但是中職學生也與普通高中學生一樣具備考取大學的資格,這就決定了文化課的重要性。學生個體的學習能力差異一般在數學英語學科上體現得比較明顯,那如果學生在數學、英語方面沒有出色的成績,語文是最能幫助學生贏得分數的學科了。現在很多中職學校畢業的學生都已經進入大學接受高等教育了,所以,中職的學業壓力并不小于普通高中。
由此,語文教師在進行新課之前,要根據學生的能力進行教授,盡量與普通高中的教學模式有所不同,由于普通高中現在都是以高考作為最終目標,而中職學校不僅有文化課的壓力,同時還有專業課。所以,在新授課之前,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前置評估,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教學,有所取舍的去進行授課,這樣的目的主要是盡可能地讓學生領會更多的知識,更有實效的接受知識,而不是學一些自己理解不了的知識,這樣就相應地減少了不必要的時間浪費。前置評價簡單來講就是在講課之前對學生進行知識性檢測,讓教師了解學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學生的語文能力,并根據學生的能力進行教學內容的取舍,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2.開展微課模式,增強獨立自主性
微課是現代信息技術對課堂形式創新的一種極具特色的教學模式,核心內容就是課堂教學視頻,教師根據課堂內容主題進行教學設計、教學測試以及教學視頻的錄制。微課模式對于中職學生來講再合適不過,微課本身具有教學時間短,教學內容少的特點,教師針對某一知識點進行詳細講解,便于學生接受,這與中職學生的個人學習能力與學習特點非常相符,而且能夠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具體來講,微課非常適合學生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時間較短,課堂大部分時間主要是學生根據教師的教學視頻進行自主探究。微課相對來講需要一定的基礎設施,但現在國家對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中職學校也具備一定的設備支持,所以,開展微課是非常現實且有效的教學手段。直白的講,中職學校的學生與普通高中的學生在學習能力上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學習的程度不能相提并論,但凡事都是辯證去看待的。中職學生因此有更多的機會去使用信息技術手段進行學習,教師提前錄制好的視頻學生可根據個人情況進行反復觀看,有不懂的問題也可以單獨與教師探討交流,這些都是非常便利的,相對于中職學生的學習時間,普通高中的學生就比較緊張了沒有這么多的時間進行微課學習。還有另外一個好處就是,中職學生偏重實踐性學習,微課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的自主意識,為學生的獨立意識形成起到了促進作用。
3.翻轉課堂更有利于學生自主創新
語文學科包含的知識是沒有辦法限量的,語文知識博大精深,這就意味著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對于語文學科是無止境的。從現實意義來講,為了自己的將來能夠取得更高的分數,上一所更好的大學,接受更高的教育,語文學科是最容易也是最有成效的一門學科。換種角度講,中職的學生已經有了相應的專業學習,進入大學,學生還可以深入學習自己的專業課程,那樣起點就會高于同級純文化課的同學。所以,無論是從現實意義來講還是從個人發展來講,語文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將文化課與專業技能相結合,學生的綜合能力應體現在自主性上,學生不管是對文化課的學習還是對專業技能的培訓都應該有極大的自主性。而翻轉課堂能夠很好地提高學生的自主性,自主安排自己的學習,自主安排學習計劃,翻轉課堂與微課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在學生自主性的培訓方面相對微課更有實效。翻轉課堂的核心就是將課堂的主動權接近完全的交給學生,學生根據教學安排以及結合自身的學習特點,對語文學習進行安排。舉例子來講,語文中的閱讀理解能力以及寫作能力都與學生自身的閱讀水平有關,利用現代信息資源,更好的去搜集語文資料,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以及寫作能力,加強自主創新性。
4.根據已有的課堂模式自主設計課件
現在的大學生基本上都會自己動手設計課件,中職的學生也有很多是信息技術專業的,對這一方面比較理解。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學生可以分小組計劃涉及課件,在課堂上以小組形式展現課件,課件內容既要符合教科書學習內容大綱,又要有一定的創新性與實用性,不能只有門面,沒有實效。
篇10
關鍵詞:新課程 語文教育 研究
新課改極大地關注語文生成活動與學習過程。由此可以看到,語文要立足于課程教學,聽說讀寫相互融為一個整體。二十世紀美國教育家杜威提出“經驗、生長、生活”的課程理論,指出課程教學的本質、目標和方法。強調“生長”是教學的目的,也是教育的目標。不僅關心學生的身體、心理和思維能力的“生長”,而且注重他們的學習、掌握科學文化的“生長”。“生活”,指有教育意義的日常生活,或日常問題的解決,并著眼于學生未來生活的教育。所以說,語文的本質,就在于以“語言和意義”的具體的教學活動來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語言和意義”是語文本體的核心,從來是語文教育學領域論爭的焦點。在語文教育發展過程中,出現過好多偏差和挫折,曾經過分地強調“文以載道”,尤其“”之中,語文成了政治的附屬品。隨后語文教學一度嚴重的“工具性”傾向化,突出語文知識性。新課程實施以來,加強了語文教學新思維、新觀念和新方法的探討。《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課程基本理念”的要求,一是語文課程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二是要充分考慮漢語言的特點,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三是語文課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語言和意義”呈現于語文課程教學中,其實質在于如何對待解“語言和意義”與客觀世界的對應關聯,解決“語言和意義”在語文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我們所言的“當代語文教育”,就是在當前實施“課程標準”教學,中掌握語文及其教育的內在規律,科學而有效地進行語文知識、技能的學習訓練,循序漸進地提供學生語文素養和能力。
當前語文教育要針對語文教學現狀,應該基于“課程”和“教學”的元因素,排除不良傾向的影響,突現語文本體的特征,扎實而有效地搞好語文教學實踐活動。我們強調語文思維活動特征,注重學習的過程,把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方法結合起來,使學生得到“知識――能力――素養”的全面發展。
同時我們以認知語言學和建構主義理論的視角,試圖對“語言和意義”給予新的解讀,探討在該理論框架下語言使用中意義建構的特征和過程,進而對“當代語文教育”的深度闡釋和審視,形成切實可行的教育觀。語文教育要凸顯語文學科學理特征,以至“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結合;從“教育”宏觀研究著眼,“行走”微觀入手,樹立“語言和意義”的目標,適應課改背景下語文發展路子;針對當前語文教育中語言教學的問題和現狀,提出、解決問題的途徑,可操作性強;開拓語文教育的理論視閾和實踐視閾,建構科學而豐富的“語文世界”建構,是語文教育者重要的工作和使命,實驗行之有效的知識綜合化的課堂教學的模式,反映語文學習的整體面貌和語文教學實踐活動的完整體系。
- 上一篇:景觀設計swot分析
- 下一篇:盈利模式構成要素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語文病句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