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改進策略
時間:2022-10-27 09:03:26
導語: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改進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當下的高中語文課堂教學行為存在著“角色定式”“行為定式”“評價定式”“訓練定式”等四方面的問題。而這些“定式”嚴重阻礙了課程改革的有效推進,因此必須破除“定式”,才可能闖出語文課堂改革的新路子。針對四種“定式”,研究認為,可以采取“預設的合理性”“指導的精準性”“評價的有效性”“訓練的及時性”等四方面策略打破定式,改進課堂教學行為,走出新路。
關鍵詞:高中;語文課堂教學行為;定式;策略
2017年9月,時任教育部部長的陳寶生先生曾在《人民日報》上吹響“課堂革命”的號角。他在談到“課堂革命”如何才能真正發生這一問題時,提出了四點:心靈的革命、觀念的革命、技術的革命和行為的革命。用“革命”而非“改進”,可見課堂教學改革已經到了非大改特改不可的境地了。為此筆者深入一些高中學校的課堂一線,對語文老師的課堂教學行為進行了長時間的調查,結果發現,語文課堂教學行為依然存在著一些“定式”問題,這種種“定式”如果不破除,那么“新”理念和新行為就難以真正形成,新課改的推進就將舉步維艱。筆者以為,當下的高中語文課堂教學行為存在著以下幾個方面的“定式”:
一是角色定式。這也可以被稱之為教學常態。作為教師,通常都信奉“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樣的角色定位。重點在于三個字——“傳、授、解”。這三個動詞顯示了我們已將自己的角色定位于施予者而非“對話者”,從而決定了我們的任務是“教”而非“引”。這里就涉及“學生觀”問題了。如果從職業倫理的角度出發,我們教師倘若缺乏恰適的學生觀,很有可能會讓自己陷入一個困境——將所有的任務都攬到自己身上,把學生的各種問題都承擔下來;而一旦學生學不好,卻又不自覺地將責任往學生身上推卸(生源不好等),因為我們該做的都已經做了,學不好,與我無關。
二是行為定式。基于角色的定式,也就會有行為的定式。語文課堂的常態流程是:初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內容,分段講讀,深入理解課文的思想情感等;總結提升,小結收獲體會。因為是在傳、授、解,那么,流程自然而然就會圍繞這幾個動詞展開,思考比較多的就是“怎么教”才有效,而極少從學生的立場出發,想一想他們“怎么學”才能夠進步。“怎么學”的前提當然是“學什么”,“怎么教”的前提則是“教什么”,這里就涉及了教與學雙方的問題了。關于這方面的論述,在王榮生教授的研究中已經闡述得相當精當,此處不再贅述。調查中也發現,許多教師內心常常出現一種“斷裂”的現象:上了那么多的課文,卻還是得在高三教學中拼命地教授字詞句的識記和辨析,教授現代文閱讀方法和文言文閱讀技巧,甚至還要教授寫作。高一高二的兩年里,我們都在課堂上干了些啥?我的學生與我相遇在課堂,我與他們之間又有什么有趣味有意義的語文活動發生?學生在這些語文活動中得到了什么?筆者以為,這種“斷裂”現象產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忽視了語文課程的實踐性——當我們關注有沒有“教過”的時候,很可能就已經忽視了“學會”的問題。這一點上,我們老師可能需要向數學等理科教師學習。數學課一般三分之一時間講例題,三分之二時間練習。“認識——實踐——遷移”這是認知的規律。我們的語文課堂實踐太少,或者說,學生自主“學習”實踐的時間太少,恐怕正是語文課堂效率難以提高的原因之一。
三是評價定式。此處的評價及反饋指的是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的學習行為作出的評價和反饋。許多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的學習行為的評價往往以正面激勵為主,極少批評。這也似乎成了一種定式。仿佛不激勵不表揚,就是目無學生,就是缺乏正確的學生觀。筆者以為,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大致有二:一是潮流的裹挾。所謂的成功教學、快樂學習等理念充斥我們周圍,滲透進了我們的理念,正面激勵成為一種必需。二是老師對現實的沮喪:能有學生愿意站起來回答問題,能有學生對語文課表現出興趣和熱情就不錯了,當然應當表揚,要呵護這種熱情。但是,這樣的表揚和激勵對于學生的語文學習是否有更深遠的意義呢?那種盲目的表揚能夠引導學生對自己的學習行為進行反思么?教師是否更應當抓住關鍵時刻就學生的不良甚至錯誤的思維方式、語言表達進行及時而必要的糾正或糾偏呢?四是訓練定式。此處所說的訓練主要指的是課后作業。作業基本上是一課一練或者以課時作業的形式出現。練習的內容基本涉及字音字形、詞語運用和語病辨析以及語段閱讀訓練等與學考高考高度相關的內容。這種訓練建立的基礎自然是應試,說的更深一點則可以看到知識傳授型教育的特質。學生課外的閱讀時間、習作時間幾乎被剝奪殆盡。而我們說,語文學習恰恰離不了語文實踐,實踐的最好方式就是閱讀與寫作。有人總結現在的學生是“識字量少,閱讀量少,寫作量少,但練習冊多”。缺少閱讀積累,對語文教學來說,就是釜底抽薪;是最為致命的。而我們的學生有很大一部分自小學開始可能就缺失了這種積累。記得烏申斯基有句話:“在民族語言明亮而透徹的深處,不但反映著祖國的自然,而且反映著民族精神生活的全部歷史。”當然,已經有許多老師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也刻意利用學校圖書館及學生家庭捐贈的書籍,布置學生進行閱讀,有的老師經過艱難地抗爭,換來了難得的閱讀課,帶領孩子們走進了閱覽室。但問題又隨之出現,有的老師只一句“請同學們認真讀,多讀”就沒有了下文。什么時間讀,怎么讀,讀了又怎么反饋等問題都未能對學生給予及時有效的指導,這樣的閱讀,很難收到良好的效果。至于寫作方面的練習,可能就更少了。為應試的寫作對于高中語文教師來說,已成一種困局,極難突破,考察眾多所謂語文名家的寫作教學,至今少見有非常成功的案例。“定式”的這種“桎梏”性危害極大,筆者認為,可以以四方面策略來破除“定式”,改進語文課堂教學行為。1.預設的合理性。至今依然有一些教師在探討語文課堂教學的非預設性和生成性問題。對此,筆者的理解是,教學內容必須是確定的,但其在教學過程中的生成也是正常的,甚至是可喜的。而要明確教學內容,我們需要做的是確定教學的起點。也是就需要了解學生已經知道了什么,學會了什么。一種是以教師的假設為前提設置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一種是以學情為導向設置教學目標和內容。前者是我們以往的常態,是根據教師的經驗來進行假設和判斷的;后者是我們期望改革之后出現的狀況。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蘇教版高中教材中的《老王》一課,初中教材中已經出現過。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初中和高中教師上課的流程和分析的內容似乎沒有太大的區別,高中的語文課堂教學并未明顯地體現出“高”來。從調查中得到的各種關于此課的教學設計來看,區別甚微:初高中教師大多將教學目標設定為:(1)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及思想感情,理解老王的“苦”與“善”;(2)體會作者一家的善良,學會“以善良對待善良”,關愛弱者;(3)品味文章語言;(4)把握老王這一人物形象。筆者不禁要問,難道初二學生和高一學生在理解力上沒有區別么?高中教學為什么不能在初中的基礎上加以拓展或者挖掘呢?如果有這個必要,那么,深應當深在何處,寬又需寬在哪里?從教學內容的角度來看,本文是小說,小說閱讀需要從人物刻畫等方面入手,人物的活動就是人物的生活,人物的生活凸顯人物的性格品質等。“沿波討源,雖幽必顯。”分析這一切的最有效途徑就是進入語言。“語言是思想的直接現實”——小說的語言特色,往往彰顯了作者的思想特點。小說中對人物形象的細致描寫,實際上流露著楊絳先生的真實情感。因此,我們不妨將教學目標設定為深入品味文章的語言,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用心,了解作者刻畫人物的方法。在具體的課堂上,筆者曾與學生交流過一個問題:文中的“說得可笑些,他簡直像棺材里倒出來的……”這一語段作者對老王這一人物的形象刻畫讓人印象深刻,其中的比喻、夸張等修辭交替使用,令人震驚。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有著怎樣的情感,才會寫成這樣?才會用這樣的一些詞句?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對這些個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他們認為,這樣的探討在初中階段是不曾有過的,討論的過程很有意義。總之,預設的目標和內容,只要能夠相對準確地了解學生和文本特點,在整體發展目標的指引下,其實還是能夠較為清晰地判定的。2.指導的精準性。用精準二字,是因為“精準”已經是一個方向。在什么都講究精準的時代,我們當然得跟隨潮流。精準,意味著對學情的充分了解,對個體的全面把握,以及對文本和自身水平都相當清楚。這個要求很高,我們目前可能做不到那么好,但這并不妨礙我們向這個方向前進,努力去嘗試。行政班大班額這樣的教學組織形式,想做到指導的精準性當下尚難達到。我們只能通過平時的觀察、交流和練習等各種途徑,對學生作相對全面的了解,而后在課堂上有針對性地提問。課堂提問本身就是一門很深的學問,什么樣的人可以問其什么樣的問題,需要問什么,怎么問,什么時候問,問的時候還應該注意什么,等等,都很值得探究,從這個意義上說,很多教師大部分時間都只是在向全班同學提問,有許多問題其實并未起到多大的作用,這也可能是我們語文課堂效率難以提高的又一個重要原因。3.評價的有效性。評價更多地應當傾向于學法點撥和指導,而非那種簡單的表揚與批評。教師主要就學生的思維方式和語言組織能力方面進行點評和指導。從課堂進程來看,宜慢不宜快,無需一味地追求課堂的完整性,而應更注重有效性。面對學生的困惑和回答,需要的是耐心而認真的傾聽,鄭重而平等的商榷,而非其他。教師的鄭重其事與耐心細致會讓學生感受到他思考的價值和意義,會提升他對語文學科的重視程度,會激發他學好語文的興趣和信心。學生的語言建構和運用能力以及思維力應該是在教師富有邏輯的引導之下提升的。那種不帶半點“批”和“評”色彩的一味的夸獎,對于高中學生而言,效果實在有限。
四是訓練的及時性。訓練是知識學習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訓練的類型非常多。筆者思考的“訓練”更多的應當屬于語文課堂中的實踐。課堂里的講析過多容易導致教學效率降低,而解決這個問題的比較好的策略應當是適當地改變課堂結構——增加訓練的時間和調整訓練的內容。但是,對于很多教師來說,這樣的調整是很不容易的。究其原因,其實并非不容易,而是不習慣。因為老師們總是無端地害怕少講會不會“漏講”,一篇課文沒有上,會不會有問題。其實,這依然是“教”的思維慣性在起作用,是對“學”的不負責任。那么,究竟應該怎么來安排訓練,訓練什么內容呢?首先,課堂訓練其實每時每刻都可以發生。只要我們能夠緊緊抓住“語言”(或者言語)這個“牛鼻子”。這是語文的核心素養,是語文成長的基石與靈魂。每一節語文課都應該在言語營造的環境中開始和結束,也因此,語言的訓練就應當是語文課堂的主要內容。其次是訓練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根據不同的文體形式安排不同的訓練內容和形式。在學習詩歌的時候,我們完全可以用朗誦這種形式對學生進行訓練。一節課,兩節課,讓朗誦和吟誦充滿課堂,讓不會朗誦的學生從朗讀開始,讓有朗誦技巧的學生提高朗誦的水平,讓朗誦引領文本解讀。在學習小說的時候,讓學生在“摳細節”、講觀點、寫短評等形式中展開課堂學習過程,雖然課堂的“音響”效果可能并不理想,但其頭腦中的“風暴”可以激烈地刮起。最后是訓練的節奏控制問題。訓練不是盲目的,它應當是與教學內容緊密結合的,是高度集中的。每一次訓練究竟是為了什么,能夠給學生帶來什么,教師和學生都應該心中有數。而后,在訓練過程里必須控制好節奏,不能隨意。作為教師,在訓練中起到的作用是組織和引領。這就要求我們要有較為堅實的語文教育基本功和課堂組織能力。總之,課堂訓練是需要同課堂教學過程相一致的,是糅合在一起的,而不是將學習與訓練分剝為兩張皮,這樣的訓練才能真正起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作用。
作者:張纓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篇2
課程整合是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對知識的選擇、組織與轉型,是教師和學生思維模式的轉變,是面向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必然選擇。2017年版《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強調:“注意在生活和跨學科的學習中學語文、用語文,在學習和運用的過程中提高表達、交流能力,能綜合運用在語文與其他學科中獲得的知識能力和方法,運用多種方式展開交流和討論。”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語文學科的群文關聯性,以及與其他學科內容的關聯性顯得尤為明顯。教材單元主題具有明顯的整體性和統一性,這樣的學習設置有利于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同時,鍛煉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新課程時代,學生對于知識的學習是多方面的,學科知識也不是單一的。由此可見,語文課程必須突破傳統學科的觀念束縛,建構良好的課程整合。而本文主要探究的是如何實現語文學科課程整合。
一、傳統語文教學的特點
傳統語文教學雖然也提倡以學生為主體,但其內容是單純基于教材,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獲得知識的過程是單一的接收過程。在教學內容上,教材如何設置文本材料,教師就循規蹈矩地去教授。當然這種傳統教學模式也是受到當時各種條件的影響,無論是教學硬件設施還是軟件設施都不能使得教學實現改革或突破。而隨著新技術的發展,多媒體的日新月異,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顯然已經不適合現在的新型學習模式和教學方式。
(一)教學過程的單一性
傳統語文教學課堂,教師和學生獲得知識的途徑有限,主要是以教師分析文本內容為主,學生被動接受信息。對于文本的理解也是建立在教師理解的基礎之上,其中的拓展延伸也是有限。學生接受知識的過程也只是教師的傳輸。基于核心素養的課程整合改變了傳統教學的單一性,它具有學科本身內在的本質與價值追求。尤其是語文學科的課程整合具有更大優越性。它的目的不僅是促進學生掌握學科內知識,還要讓學生在學習本學科知識的基礎上,結合其他學科知識進而獲得更多的知識,以及能夠通過學習的過程獲得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思辨能力、創新能力,從而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時代發展,成為有文化、有教養,具備健全人格的公民。
(二)教學模式的單一性
教學模式具有多樣性,但是由于受一些條件的影響,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會沿用單一教學模式。比如:語文課程中,教師會習慣于單篇教學,而不習慣于群文教學。即使采取群文教學,但是在問題情境的創設上又難以實現很好的外延。當然這種單一模式的語文教學,不單是老師在教學方法和教學觀念上的滯后的體現,這也與傳統教材的設計有一定的關系。現在新的高中統編版教材,每一個單元的文本都可以形成一個以主題為任務而設計的大單元的教學,教師也很容易展開以主題為任務的單元整體教學或者群文教學。而傳統的教材即使是相鄰的文本,其中或許并沒有必然的關系。而這種情況下就會導致教師在教授文本的時候延續著一篇篇文本分析的單篇教學形式。而這種教學模式割裂了每一篇教材文本之間的關系,不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具有統一主題知識的整體性。
(三)獲得知識途徑的單一性
信息化時代,學生獲得知識的途徑多種多樣。但是傳統的教學過程,學生獲得知識的途徑往往僅來自教師。教師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往往也比較單一,即使是單篇教學,教師往往只注重解決“教什么”的問題,而忽視了“怎么教”的問題。學生的主動性、個體性和創造性得不到很好的發揮。學生是學習的個體又是學習的主體,他們的思維具有敏捷性、獨創性和批判性。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差異性,運用學生的差異性,使得他們的身心得到全面的發展,從而完善人格,提高素養。語文學科課程整合在情境問題的創設下,在任務活動的驅動下,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尊重學生的個性,讓學生在文本中挖掘出能夠促進個體精神生命成長的價值的核心內容。
二、高中語文課程整合的方式
課程整合是知識轉化的過程,其目的是讓知識更加系統化,呈現知識的關聯性。體現的不僅是教師教學理念的轉變及課堂模式的轉變,而且改進的是學生的學習方式。語文學科具有人文性的特點,這就決定了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的聯系,所以語文課程不能固守語文這一科,而是要發揮語文文本外延性的特征,通過整合教材或者與其他學科的整合,讓學生實現核心素養的提升。
(一)教材的整合
語文學科的整合首先體現在對教材的整合,教材是語文基礎知識的載體,也是塑造語文素養的基礎。教師如何靈活而合理地運用教材,體現的是教師對于知識整合的能力。正如王榮生教授所說:“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教什么是怎么教的前提。唯有明確目標,確定了教什么,才能夠促進學生的各項能力得到全面發展,實現語文教育的實際意義。教材是課堂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師傳授知識、學生獲取信息的重要媒介。其中選文更是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核心教學材料。如何利用好教材,以教材為基點實現延伸教學就需要教師對教材進行一定的整合。在對文本教材整合的過程中,筆者采用了以下幾種形式實現了學科內的課程整合。1.同一性的單元教學以單元教學為例。鐘啟泉教授認為:“單元設計是撬動課堂轉型的一個支點,是課程開發的基礎單位,是課時計劃的指引,它的起點是學生認知[1]。”每一個單元都有一個相應的主題,通過單元主題學習,讓學生的興趣能夠“深入一個領域之中”。以部編本必修上冊第二單元為例,本單元筆者設計的主體是“平凡與偉大”。雖然本單元是圍繞勞動謀篇,但是本單元也讓我們看到了各行各業不一樣的“偉大”。尤其近年來國家對于普通工作者的嘉獎,從袁隆平、鐘南山教授到黃文秀、張桂梅,而要實現“平凡與偉大”這一主題教學,就不能僅僅局限于語文課本,有可能涉及政治、歷史等學科。在教授《“探界者”鐘揚》這一課的時候,可以讓學生欣賞廣播劇,有的學生提出關于種子的問題,可以從生物的角度讓學生探究種子的生命價值等。在學習《我與地壇》《故都的秋》《荷塘月色》這幾篇文章時,筆者設計了“雅之小景,濃之大情”這一主題,通過這個主題的設計把三篇看似獨立的文章放在一起研究,同樣都是寫北京的景物的文章,作者所選擇的并不是名勝古跡,而是選擇了小的景物。同樣,在教學的過程中,筆者還給學生補充了《四世同堂》里關于“北平的秋”的一部分描寫,通過比較閱讀,讓學生體味了正是這看似“小”的景物,傳達了作者濃濃的情意。通過同一的主題,把文本內容進行整合,在實現了單元主題教學的同時,更是鍛煉了學生審美鑒賞文本的能力。2.統一的主題教學《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也提道:“使課程內容結構化,以主題為引領,使課程內容情境化,促進學科核心素養的落實。”語文學科內的整合,丁文廣先生在《語文課程整合淺論》中也提過:“學科內的課程整合要求打破原有的結構安排和分化設計,以特定的目標為中心重新組織課程內容[2]。”對教材進行整合,打破教材原有的結構,在統一的主題之下,設置相應的情境教學,“情境是外在形式,學習任務是內在驅動[3]”。這樣教學也是許多專家學者在語文課程的大改革背景下提出的“主題教學”,是基于新課程對于教材合理利用的體現,是語文課程教材整合的體現。這些整合形式都是試圖在不同的課文之間建立連接,或者說尋找整合的切入點,而這個切入點就是以主題為設計依據,以主題為活動目的,引導學生明確學習目標,通過多樣的實踐活動在自主學習的同時,培養他們合作探究、學語文用語文的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對于主題教學,筆者曾經做過這樣的設計。在恰逢“三八節”的時候,我們設計了一個關于“女性形象”探究的主題教學。我們把教材中的《竇娥冤》《雷雨》《祝福》幾篇文章放在一起,在探究當時女性悲劇的同時,又把相關內容延伸到課外,進行對于新時代女性的探究,結合課文屠呦呦的《青蒿素:人類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延伸到“神舟十三號”航天員王亞平、“三八節”致敬女工作者的視頻等,從視聽等角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通過這個主題的設計讓學生在對新時代女性獲得新的認識的同時,增強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和責任感。當然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進行分組任務安排、內容的整理、交流評價等。看似煩瑣的活動環節,更多的是讓學生在主題的引領下自主探究。同時也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鑒賞能力,以及提升和完善自身人格和人文素養,這樣的主題教學就打破了教材的設計,而是在統一的主題下進行更有深度和廣度的探究。3.讀寫整合語文學科整合還體現在讀寫的整合上。對于語文學科來說,寫是在讀基礎上的鞏固提升。語文教材每一個單元都有相應的作文主題教學,作為教師更是要靈活地運用教材,能夠讓學生在學習文本的同時,領會大家的作品并能延伸到自己的習作當中,這對于學生的寫作能力是很好的提升鍛煉。比如:在學習《拿來主義》和《反對黨八股》《答司馬諫議書》時,可以從議論文的“駁論”角度進行習作教學,讓學生欣賞這幾篇文章的語言特點和結構特點,進而明晰駁論文的語言特點和結構模式,再進行相應的習作聯系。這樣的讀寫整合教學不僅讓學生掌握了文本的結構,也從優秀的文學作品中學到了寫作的方法。在教學中落實寫作要求,實現了讀寫能力相結合的提高。
(二)跨學科整合
高中的學科知識眾多,如果能夠很好地把學科知識聯系在一起的,非語文學科莫屬,語文學科的教學內容具有很大且很廣的延展性。但是在過去的教學模式中,各科教師并未注意到學科之間的聯系,尤其語文學科也很少關注到學科教材以外的內容。而隨著核心素養的提出,對于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需求,教育不能局限于教材,而應該注意學科內以及學科外的聯系,也要關注社會、關注國家、關注新的思想。所以語文學科可以發揮其學科優勢,與其他學科實現跨學科的整合,突破語文學科的知識原理和認知模型,從其他學科角度,重塑認知模型,提升學生核心素養。跨學科整合是根據引導的問題或者共同的概念等聯系起來而形成的整合課程。這種形式也體現了語文教學中“主題教學”的理念。例如:語文課程以“文化傳統”為主題設計教學,其中“傳統節日”這一主題的教學設計就可以分散在語文課、歷史課、地理課、美術課、音樂課當中,在不同的課堂上進行同一主題教學,原本看似無關聯的、分散的不同學科實現了有機整合。比如:在學習馬克思的《在<人民報>創刊紀念會上的演說》和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這兩篇課文時,其中涉及的歷史知識和政治知識就必須通過跨學科的學習去完成,如果只是對文本進行研讀就顯得過于單薄。所以在教學的時候筆者進行了以下設計:1.明確目標,明確學生需要完成的學習任務。2.根據自己的興趣完成分組,有的學生必須搜集歐洲革命等歷史知識,有的小組需要搜集唯物主義的有關知識,有的小組需要搜集剩余價值等知識。3.整合本組內容,重點突出。4.小組展示。這樣的學習過程,體現了在學習過程中學科之間的交鋒,不同的學科其中的認知視角、獲得知識的思維形式是不同的。而通過小組的信息搜集整合,使得學生獲得的知識更為全面。語文學科整合體現了語文學科的遷移性,避免了學科課程的分散化,有效地加強了語文學科和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在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學習資源的同時,拓寬學生的學習領域,實現全面提高語文素養的目的。
三、語文課程整合的現實問題
當然在現實的語文教學過程中,語文課程整合還面臨著一些現實問題。
(一)教學資源不足
課程整合不是單純的單元教學或者任務群教學,而是自身文本內容和與其他課程的整合。在這樣的前提下,除了課本教材之外,就需要有更多的教學資源,但是由于一些因素的影響,比如有的學校沒有圖書館、有的家庭不愿意給學生買過多的閱讀資料,學生如果不能在大量閱讀的支撐下,就不能自主地掌握很多知識內容,以及不能很好地參與語文課堂之外的自主活動中。
(二)教師知識儲備不足
課程整合的實施,對于教師的要求也相應地提高。在傳統的教學觀念思想的影響下,大量做練習準備考試成為很多教師上課的目標任務,也導致了很多教師過多地關注課本內容和練習訓練,而忽視了對自身文化素養的提升。如果實施課程整合,就需要教師充分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質。其中不僅包括語文教師的文學素養,還包括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等。語文教師要具備以課堂教學為出發點,把有關的語文學習和實踐活動延伸到課外的能力,也需要具備把課外新的信息引入課堂的能力,同時,還要具有把語文學科和其他學科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的能力。
四、語文課程整合的實施策略
心理學家安杰拉·達克沃思在《堅毅》一書中將興趣分為兩種:一種是初學者的興趣,即你看到一個新奇的東西覺得挺有意思,想要去了解一下,這個興趣是膚淺的,不能支持你走很遠;還有一種是專家的興趣,這種興趣是只有你深入一個領域之中,才能體會到的那些很“微妙”的東西。這種“微妙”與表層膚淺的新奇刺激完全不同,外行根本無從體會,只要你了解了,它就會強烈吸引你繼續鉆研。你會越鉆研越感興趣,越感興趣越鉆研。所以教師應該讓學生的興趣能夠“深入一個領域之中”去體會知識的“微妙”。只有這樣的興趣才會長久地支撐學生去探究問題。而語文課程整合如何實現這樣的任務驅動,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明確主題目標
目標明確的主題是在進行學科整合教學的前提,只有具有明確的主題目標,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才能任務明確、行動一致。當然課程的整合首先必須基于學情,從學生的需求出發,從課程的設計理念出發,通過增刪、融合、重組形成統一的主題教學。語文課程整合無論是內部整合還是跨學科整合,首先都需要設計一個明確的主題或者說驅動任務,而這一主題任務是在教材的基礎上對于文本的延伸,它不再是原來單純的以知識組織的學習任務,而是具有同一主題的教學,學生目的明確、任務明晰。總之,筆者認為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要改變傳統的以課本為主、以教師為主導的思想,而是應該借助教材、利用教材、延伸教材,讓學生關注生活,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這樣的設計實現以教材為范例,達到授學生以“漁”的目標。
(二)設計多樣學法
課程整合的課堂教學活動是落實任務驅動、問題導向的指導學習的過程。真正做到讓課堂成為教師和學生的主陣地,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的知識更全面,更有廣度和深度。所以在教學時,應注重發揮整合優勢,以學生為學習中心,引領和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而這就需要多樣的學習方法的設計,而這些方法可以涉及繪畫、音樂、生物、政治、歷史等各個學科。比如:學習《拿來主義》這一課,對于“昏蛋”“孱頭”等的理解,完全可以讓學生以情景劇的形式表現出來,這種形式不僅可以展示出學生的學習情況,而且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在情景劇的排練過程中,學生自己設計劇本,自己進行導演安排等。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對情景劇有了深入的認識,而且自己的創新能力、審美能力都得到了提升。比如:學習《琵琶行》這一課,為了讓學生對于琵琶曲的特點有深入認識,可以請音樂教師和學生進行一場別開生面的琵琶演奏會,根據學生的提問,表演者彈奏出了不同的琵琶曲。有的表演者展示了“大弦嘈嘈如急雨”,有的表演者展示了“小弦切切如私語”,也有的表演者展示了“銀瓶乍破水漿迸”……通過琵琶曲的展示,學生被深深地帶入到了文本情境中。有的學生干脆畫了一幅琵琶女彈琵琶的圖畫,來表達自己對琵琶女的同情。這樣的教學模式,是符合現代學生的特點的,他們多才多藝,而又愿意展示自己的才能,這不正是現代學生樂觀、積極向上的表現嗎?課程整合激活了語文課堂,使得學生學習語文的方法更加多樣。甚至學生的學習活動是延伸到課堂之外的,各種實踐活動、探究活動都能夠成為課程整合的方法和途徑。讓學生從個體的學習者轉變為社會實踐的參與者,通過合作、探究、批判性思維等實現社會性和人格的健全發展。
(三)注重合作交流
李海林教授認為,一堂語文課的效率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思維溝通和語言交流的廣度、深度和效度。課程整合需要學生之間在互相交流、探究的基礎上展示各自的成果,在這個過程中也需要教師平等地參與進來,所以溝通交流是課程整合過程中必需的。教師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鼓勵學生以探究的態度進行文本研習。而筆者相信,在探究的過程中,學生通過交流、探究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和提高。語文學科的課程整合讓教師注意到學科之間的聯系。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尤其是“大語文”時代的到來,語文知識不僅是語言知識,其中也會包含歷史知識、政治知識、藝術知識等。因此,課程整合內容的選擇和組織考慮到學科之間的關系,以及課程內部內容之間的聯系。這也讓學生在多方面學習的基礎上,對于語文文本獲得更深更廣的體驗,從而獲得語文素養的提升。正如曹明海在《當代文本解讀觀的變革》中所說:“當讀者在文本解讀中體驗到作家的生命意識和情感激流而心醉神迷之時,就會頓然形成一個生命進入另一個生命的主體情感傳導活動[4]。”的確,只有讓學生自己去探究,去尋找,才能獲得鑒賞能力、審美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的提高。當然這也會讓學生的興趣能夠“深入一個領域之中”。
結束語
語文教學要改變教師唱獨角戲的角色,實現語文課堂“活”起來的目標,走課程整合之路是途徑之一。只有這樣,才能通過合理多樣的活動設計,讓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自己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也才能讓學生在積極的語言實踐活動中構建語文學科核心素養。
作者:陸強 單位:連云港市贛馬高級中學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篇3
隨著《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的頒布,“語文核心素養”的概念也由此被提出。語文核心素養在學生的語言、思維、審美和文化傳承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學生在完成語文學習任務之后要形成必備品格、關鍵能力和正確的價值觀念。新的課程標準引發了語文課程理念的變革,也為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指明了新的方向。在語文新課程標準的背景之下,教師需要更新觀念、調整策略,以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為旨歸,創建高效、開放的語文課堂。
一、培養語言能力,創設多樣活動
語言建構與運用能力是語文核心素養的基礎。在以往的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雖善于培養學生知識性的語言運用能力,重視讀寫訓練,但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聽說能力的培養。在新課標下,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增強創新意識,創設多樣的課堂活動,多角度、多層次地促進學生語言能力的發展[1]。
(一)轉變教學觀念
要改變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現狀,從深層次落實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教師首先要更新教學觀念,充分認識到語文核心素養對學生的要求,改變過于注重考試而忽略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的陳舊觀念。讀寫訓練并不是培養學生語言能力的唯一方式,聽說讀寫結合的真實情境下的語言實踐活動,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與運用能力,引導學生在積累中運用,在運用中積累,創設多樣的語言實踐活動,在真實的語言情境中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與運用能力。
(二)增強創新意識
教師增強創新意識,才能促進設計新穎、生動、有趣的語文教學活動。教師的創新意識是創新語文課堂的起始,教師有創新意識才能將創新理念體現在教學活動的方方面面。在培養學生語言能力時,教師要打開思維的大門,通過形式多樣的語文教學活動培養學生語言能力。在教學古詩詞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積累喜愛的古今詩詞名句,創辦“詩詞大會”等有趣的交流活動,引導學生在積累的過程中表達,在表達的過程中積累;在教學文言文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積累常見的文言文實詞,以思維導圖或知識樹的形式展現成果,還可以設計文言短文的寫作活動,在寫作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與運用能力。語文課堂的生動性、趣味性與高效性和教師的教學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息息相關,教師需要多方面學習優秀的教學案例,學習語文教學理論知識,打破思維定勢,創設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
二、提升思維能力,構建開放課堂
“語言是思維的工具,沒有語言的思維是不存在的;思維是語言的內容,沒有思維就不可能有語言。學生要學好語文,提高語文能力,取得綜合效應,思維方面應進行扎扎實實的訓練。”[2]高中語文課堂教學,離不開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新課標與新教材同樣注重對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教師在語文教學中也應該注重發展和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構建開放與生動的語文課堂。
(一)拓展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的廣度與深度影響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在充分挖掘教材內容的基礎上,教師應該更加關注學生語文學習的廣度,積極有效地補充素材,豐富課堂內容。在教學古詩詞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品味詩人或詞人表達的情感,通過拓展詩人或詞人的寫作背景及生平經歷來深刻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討論,在思維的碰撞與語言的交鋒中,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充分體現語文課堂的開放性與生動性。除此之外,教師也要引導學生自行查閱與課堂內容有關的知識,引導學生在探索中學習,在探究中培養問題意識,不斷提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當學生遇到疑惑時,教師要及時引導。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通過拓展教學內容的方式,發展和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落實語文核心素養的具體要求。比如在教學《故都的秋》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聯系古今中外作家描寫秋景的文章促進學生學習。還可以聯系《沁園春·長沙》中的秋景,將二者筆下的秋景描寫進行對比,進而引導學生深入理解作者筆下故都的秋天。在閱讀教學時,教師也要善于拓展作者的創作背景及人物生平等相關文化知識,聯系這些內容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總之,教師在閱讀教學時,要善于拓展教學內容,積極有效地補充素材,吸引學生的興趣,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二)巧妙設計問題
設計巧妙的教學問題是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內容,更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策略。多角度設計教學問題,可以激發學生多角度地思考,鍛煉學生的思維靈活性,打破學生思維的局限性。教師在引導學生研讀文章的過程中可以設計多樣化的教學問題,以教學問題貫穿教學過程,以此發展與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只有思維能力提升了,學生才能產生新的思考。教師向學生提出問題,同時也要引導學生向教師提出問題。學生提出問題,能體現出學生在學習時的獨特思考,問題的內容或者關乎文本,或者關乎作者,或者關乎背景,或者只是學生個人的一點經歷或感受。問題的價值性固然重要,但提出問題的精神同樣值得鼓勵,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能夠主動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教師在整個過程中只需發揮好引導者的作用即可”[3]。巧妙設計問題,可以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進一步構建起生動開放的課堂。
三、提高鑒賞能力,重視審美體驗
審美鑒賞與創造能力是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要重點培養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可以通過深度挖掘文本價值和優化教學評價的方式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重視學生個性化的審美體驗,落實語文核心素養的具體要求。
(一)深度挖掘文本價值
不同主題、不同體裁的文章蘊涵不同的價值:小說意蘊深刻,散文重在抒情,古詩文內涵豐富,議論文重在說理。教師需要針對文本特色,深度挖掘文本價值,引導學生在體悟作者的情感態度中,形成“正確的審美意識、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與鑒賞品位”[4]。比如,《勸學》最明顯的特色是多用比喻論證等論證技巧,教師在教學時要重點引導學生理解、分析、鑒賞與品味其論證特色,讓學生學會有針對性地發表議論。在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針對《勸學》的文本特色,引導學生分析荀子提出的觀點及論證特點,體會作者嚴密的論證邏輯,在此基礎上深入研讀文本,聯系荀子勸學理論的基礎——“性惡論”的觀點分析《勸學》的意義與價值,在引導學生深入分析與仔細品味文本特色的過程中,提升學生審美鑒賞品位。比如,《大學之道》是教材中的經典選文,其所在單元選取了各家的經典論說。第一課選取了儒家經典作品,《大學之道》為其中的第二篇,體現了儒家學說的發展與傳承。《大學之道》節選自《禮記·大學》,圍繞窮理、正心、修身、治人的根本原則,強調“修身為本”,全文提綱挈領地論說了“三綱”“八目”的體系。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引導學生準確理解“三綱八目”的具體內容及論述方法,感受本文的論證風格,同時深度挖掘文本中蘊涵的價值,思考《大學》中修身養性的思想智慧對中華民族精神的塑造作用,加深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理解。
(二)優化教學評價
在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的教學評價至關重要。首先,教師要適時鼓勵學生,發揮鼓勵性評價的作用,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信心。語文教學重在引導學生學習知識、提高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學生學習語文的過程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學生可能在課堂學習上出現不同程度的疑惑或認知偏差,也可能對某篇文章有個性化的審美體驗和看法。此時教師不要急于直接否定學生,而是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給予激勵、鼓舞與點撥,使學生受到思想上的啟迪與心靈上的觸動。在這樣的鼓勵下,學生才會對語文學習充滿信心,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除此之外,教師的教學評價應該具有一定的導向性,將學生的思維引導至正確的軌道,在適時點撥時導向教學目標。教師也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性,針對學生的基礎與性格特點調整評價語,教師在面對內向的學生時,要注重對他們的積極引導,當這類學生積極發言時,要及時給予認可和激勵,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關注。要善于發現學生細小的進步,幫助學生樹立學習信心。對于一些思想過于跳脫的學生,教師要及時引導他們的思考朝向正確的方向,讓他們明白自身思想偏頗之處。總之,語文教師要善于發揮語言的優勢,讓學生在評價語中得到思考和啟迪。學生受到思想的啟迪,才會有新的發現、新的思考與新的感悟,在此過程中才能真正獲得語文課堂藝術魅力的感染與熏陶。
四、重視文化傳承,增強文化自信
中華民族擁有五千年的燦爛文明。作為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的語文學科,要充分發揮傳統文化在語文學科中的教育價值,體現語文核心素養的具體要求,促進學生的文化理解與傳承,增強民族的文化自信。教師在教學中,要靈活運用教材,借助信息技術,引導學生學習并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繼承和發揚祖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從而增強民族的文化自信[5]。
(一)靈活運用教材
古詩文是中國古代人民思想和智慧的結晶,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充分發揮古詩文的文化育人價值,在講解時要深度挖掘文本價值及其借鑒意義。教師要結合《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中學習任務群的具體要求,根據單元主題、單元提示及學習提示制定清晰、明確、可評價的教學目標。靈活使用教材,充分發揮群文閱讀與單篇閱讀的作用,最大程度地深化學生對文本的理解。例如,《師說》與《勸學》同屬于“學習之道”單元,要重點發揮單篇閱讀的價值,鑒賞兩篇文章的藝術特色,提高學生的鑒賞品位;也可以找準切入角度比較二者思想上的異同,引導學生體會不同時期作者的思想見解,從而領悟先賢智慧,改善學習態度與方法。
(二)借助信息技術
信息時代的飛速發展同樣引發了語文課程的變革。信息時代背景下,語文教學面臨轉型,這對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但也拓展了語文教學的新視野。在互聯網技術普及后,信息資源遍地開花,信息渠道寬廣無比。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也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不斷學習信息技術知識,提高信息技術的運用能力,利用信息技術查找有效的教學資源作為教學的輔助資料,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更新教學方式,創建信息時代下開放、生動、有趣的語文課堂。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的優勢進行教學,同時也可以引導學生借助信息技術豐富自己的閱讀方式和閱讀途徑。但需要注意的是,網絡資源良莠不齊,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學會篩選和辨別有效信息和無效資源。
五、結語
語文核心素養承載了新時代背景下國家與社會對于人才培養的熱切期望與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反復研讀課程標準,認真鉆研教材,從培養學生的語言建構與運用能力出發,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增強文化傳承意識,創設多樣的教學活動,構建更加開放、有效的語文課堂。
作者:鄧海娟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篇4
高中階段學生思想已經較為成熟且獨立,故學習個性特征明顯且不易改變,若是相關教師因為不知變通而不改善教學方法,部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將會難以調動。本文旨在分析高中語文教學中“智趣課堂”的應用價值,并從互動、問答、優化教學手段和課堂扮演四個方面,淺述了其應用價值和具體方法,希望可以拋磚引玉,為相關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幫助。
一、智趣互動,激發學習興趣
在高中語文教學工作中,教師需要掌握多種教學手段并加以利用,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預設多種教學情境,進而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筆者通常通過文章內容描述、情節引導、名言警句導入、游戲比賽、多媒體等方式輔助教學工作,盡可能地為學生帶來豐富的視覺和聽覺的觀感體驗,通過加強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將教學輔助手段巧妙的組合,充分發揮“智趣課堂”的優勢和特點,幫助學生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例如,在人教版《謳歌親情學習寫得充實》的教學中,為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可以在課前組織學生進行一次簡單的知識競賽活動,每人說一句關于親情的名言、俗語或者詩句,不能重復他人說過的,根據座位進行接力,說不出的學生需要表演一個節目或者寫一篇關于親情的小作文。高中階段的學生通常好勝心較強且精力充沛,相較于常規的教學顯然對這種“競賽”模式的學習更加感興趣,大部分學生都利用筆者給予的準備時間查閱相關資料,希望可以“一展身手”。活動過程中學生提供的內容有“每逢佳節倍思親”“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女人固然是脆弱的,母親卻是堅強的”。筆者觀察學生的發言后發現,大部分學生尋找的親情的名言都和母親有關,故筆者決定以母親作為切入點,繼續進行引導。筆者將事先準備好的范文利用投影儀進行展示,內容如下:“可我能夠感受到媽媽并沒有出去,仿佛到了我的床前,我似乎能聽到媽媽平和溫柔的呼吸聲。我微微睜開眼,媽媽果然站在我床前,她就那么站著,手里抱著毛毯,眼睛愣愣地看著我,那是什么樣的眼神啊。”筆者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回答范文哪些地方可以有所改進,部分學生認為可以將范文的動作描寫進行改動,如下:“母親的眼睛看著我,我分明地感覺她的目光在我的頭發上撫摸,媽媽好長時間沒有愛撫我的頭發了,她在回憶那逝去的歲月嗎?媽媽的目光撫上了我的眉,漫上了我的眼,我的眼珠不自覺地轉動了幾下,她的目光便一如我兒時她那雙溫柔的手,輕輕地按摩著我的眼瞼,我知道她想讓我好好睡。媽媽的目光滑到了我的臉頰上,似乎在找尋著什么,我知道那是在找她自己的影子,又似乎在欣賞著什么,我知道,那是在欣賞凝聚她一生心血的藝術品。”經過我的引導,學生敏銳地發現了要想將親情寫得“充實”,配合詳細生動的動作描寫可以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師通過課堂競賽或者活動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學生通過參與課堂活動還可以有效拓寬自身的知識面。
二、智趣問答,提高教學效率
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通常會利用提問的方式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并推進教學工作。誠然,教師單方面的提問一定程度上保證了課堂教學效率,不過從“智趣課堂”的角度分析,這樣的問答模式顯然不符合智趣課堂的要求。故筆者在開展語文教學工作時往往不限制課堂提問形式,學生可以向教師請教,教師當然也可以向學生提問,甚至學生之間也可以互相提問。筆者認為智趣引導是一種優秀的教學理念,教師需要通過設計精妙的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思維,才能發揮“智趣課堂”的實際效果。例如,在人教版《動物游戲之謎》的教學中,筆者要求學生對課文進行精讀,并根據自己的理解展開深度解析,設計一個問題(每人一個)并寫在紙條上,收集學生的紙條后,筆者以抽簽的方法決定回答誰的問題,為了加強趣味性,如果我回答的答案存在明顯的錯誤,需要接受一定的懲罰。根據筆者的觀察,學生對于“考查老師”有著較強的興趣,故學生閱讀文本和查閱資料的效率有了明顯的提升,經過小組討論后學生提出問題:“目前學術界認為動物鍛煉的原因有幾種,分別是哪幾種?”筆者回答:“目前學術界認為動物鍛煉的原因有四種,分別是演習、自娛、鍛煉、學習。”學生受限于知識水平顯然無法真正的難倒老師,設計學生提問教師環節的主要目的在于轉換學生和教師的角色,學生在準備問題的同時也完成了對文章內容的學習,極大地提高了教學效率。
三、智趣教學,打造趣味課堂
讀寫思三個環節是高中語文教學的基礎環節,三個環節的具體教學內容需要教師根據實際情況不斷進行調整,選取最為適當的教學方法,借助創新且優秀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通過智趣課堂教學讓學生想學樂學,且思維不受限制,才是“智趣課堂”的優勢所在。例如,在人教版《老人與海》的教學中,筆者選取文章中這一段描寫作為范文:“老頭兒的手讓魚猛地一拉時劃破了。現在魚游起來慢多了,鉤絲慢慢地上升,魚露出來了,水從它的身邊往四下直涌。陽光下,它渾身明光耀眼,頭、背都是深紫色的,鐮刀片似的尾巴在水里出沒,嘴長得像一根壘球棒,尖得像一張細長的臉。”要求學生分析這段文字從哪些感官進行描寫,經過筆者的引導,學生發現文章主要進行視覺描寫,例如“鐮刀片似的尾巴”和“嘴長得像一根壘球棒”。最后,筆者引導學生進行仿寫:孤山東邊的白堤和西南的蘇堤,就像兩條綠色的綢帶,輕柔地漂浮在碧水之上。
四、智趣扮演,強化課文理解
筆者認為高中階段的語文教學需要將學生視為課堂主體,在教給學生一定的文本知識的同時,引導學生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參與課堂學習活動,通過親身實踐來學習課文內容,可以幫助學生更加輕松且更加愉快地學習新知識。實際教學工作中,教師可以讓學生精讀文章某個片段后進行一段情境表演。例如,在人教版《廉頗藺相如列傳》相關的教學工作中,筆者和學生在一起討論作者如何利用語言豐滿人物形象后,可組織學生對“藺相如獻和氏璧”進行一次簡單的情境表演。筆者挑選了兩個學生,要求學生盡可能地根據課文內容來表現藺相如和秦王的性格特征及其當時的心理變化,將兩人的形象立體化展現。兩個學生對課文理解較為透徹,較好地演繹了藺相如和秦王在課文中的形象,學生深刻地體會到了兩人之間激烈的言語交鋒,也感受到了藺相如的能謀善斷和秦王的“外強中干”。總之,智趣語文課堂較好地滿足了當前國家對于學生教育的要求,也更為貼合學生的學習成長曲線。智趣語文課堂要求相關工作人員對教學手段和工作模式進行智趣化處理,并針對性地進行課堂教學,這樣也能有效提高高中語文的教學效率。對這些問題的研究和分析,都值得進一步探究。
作者:陶紅玉 單位:江蘇省南通市小海中學
- 上一篇:企業管理會計建設意義
- 下一篇:汽修專業人才培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