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盈利能力分析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20 10:22:2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企業盈利能力分析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天津市農業科學院;Web of Science;SCIE;論文產出;被引頻次;學科分布
中圖分類號:G250 文獻標識碼:A DOI 編碼:10.3969/j.issn.1006-6500.2015.04.031
Analysis of Output and Academic Influence of Papers of Tianj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ased on Web of Science Database
ZHANG Yu-wei, WANG Xiao-rong, JIA Bao-hong, SONG Bin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Tianj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Tianjin 300192,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has statistical analyzed the research papers published by Tianj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TAAS) between 2003―2013, based on the Web of Science.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he situation of constructing disciplines of TAAS has been analyzed through the amount of published papers,the cited frequency, H index, the distribution of cited countries,disciplines distribution, etc.
Key words: TAAS; Web of Science; SCIE; paper output; cited frequency; disciplines distribution
天津市農業科學院(以下簡稱天津農科院)成立于1979年,是一個以應用研究為主,具有較強實力和地方特色的社會公益類綜合性農業科研機構。歷經幾代農科人的艱苦創業,天津市農科院各項工作取得明顯進展,已成為天津農業科技戰線的主力軍,科技創新與科技服務位居全國先進行列,為天津乃至全國農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30年來,天津農科院注重頂層設計,強化全院協同創新,打造了一支由院士、國家和市級專家、高中級研究員為主體的500余人規模的科技創新隊伍,各研究機構呈現出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可喜局面。目前,已經建成了14個研究機構,分別為:天津科潤黃瓜研究所(簡稱黃瓜所)、天津科潤蔬菜研究所(簡稱蔬菜所)、天津市農作物(水稻)研究所(簡稱作物所)、天津市畜牧獸醫研究所(簡稱畜牧所)、天津市林業果樹研究所(簡稱林果所)、天津市植物保護研究所(簡稱植保所)、天津市園藝工程研究所(簡稱園藝所)、天津市資源與環境研究所(簡稱資環所)、國家農產品保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天津)(簡稱保鮮中心)、天津市農村經濟與區劃研究所(簡稱區劃所)、天津市農業科學院信息研究所(簡稱信息所)、天津市農業生物技術研究中心(簡稱生物中心)、天津市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簡稱質標所)、天津市設施農業研究所(簡稱設施所)等。
科研論文是體現科研單位工作成效和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一個單位、一個學科和一名科技人員產出科研論文是體現該部門、領域或該人的科研活力的重要參考。Web of Science是一個基于Web而構建的動態的數字研究環境,兼具知識的檢索、提取、分析、評價、管理與發表等多項功能。在內容上,Web of Science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著名的三大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 Arts &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為核心,有效地整合了學術期刊等重要的學術信息資源。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的科研機構和高校都將Web of Science的信息產品作為評價科研成果的重要依據。在我國,Web of Science的信息產品,尤其是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簡稱SCIE)收錄及引用論文的統計分析結果成為評價學術單位科研成效和水平的一項重要指標。近年來,天津農科院科研水平不斷進步、重視國際間合作,陸續有優秀論文被SCIE收錄。分析天津農科院科研論文的SCIE收錄情況,可以從一個側面客觀地評價該單位的科研現狀和水平。
1 數據收集
通過Web of Science的SCIE數據庫,于2014年11月對天津農科院各研究所2003―2013年被收錄的論文進行檢索。利用數據庫的檢索、分析功能結合手工統計,進行數據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天津農科院論文發文量及變化趨勢
2003―2013年,天津農科院共有76篇論文被SCI收入,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的為33篇,如圖1所示。11年間,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的論文總體呈波動上漲趨勢,其中2003―2005年無,2010年以后增長較快。
2003―2013年,天津農科院各研究所發文量中,如圖2所示,保鮮中心發文量最多。保鮮中心、植保所、畜牧所發文量大于5篇,蔬菜所、黃瓜所、作物所、生物中心、林果所發文量小于5篇。質標所、園藝所、資環所、信息所、區劃所、設施所無。
2.2 天津農科院論文學術影響力分析
為反映天津農科院的發文質量,分別統計了2003―2013年天津農科院各研究所的SCI科技論文被引頻次(以后簡寫為TC)、篇均被引量、TC≥20、10≤TC<20、1≤TC<9、TC=0的占比,以及潛在被引指數和H指數,從而反映學術論文影響力。
表1顯示,2003―2013年天津農科院SCI發表的論文總被引量為175,篇均被引量為5.30,潛在被引指數為-3.03,H指數為7。被引頻次1≤TC<9的論文最多,占到了發文總量的60.61%。其次是TC=0的論文,占發文總量的24.24%。TC≥20、10≤TC<20的論文分別只占6.06%和9.09%。
農科院各研究所中,保鮮中心的總被引量和篇均被引頻次均為最高,分別達到了87次和10.88次。總被引量排名前4的從高到低依次為保鮮中心、植保所、作物所、蔬菜所。篇均被引量排名前4的從高到低依次為保鮮中心、作物所、植保所、蔬菜所。
潛在被引指數統計的為各單位零引用發文占比與最近一年(2013年)發文量占比例之間的差,差值越小,被關注度越高。各研究所的潛在被引指數,黃瓜所最低為-66.67,畜牧所最高為33.33。發文被國內外同行關注程度排名前3位由高到低依次為黃瓜所、作物所、植保所。
各研究所的H指數方面,保鮮中心的H指數最高為4,其次植保所、蔬菜所的H指數為3。
2.3 天津農科院論文施引文獻的國家分布
施引文獻是指引用天津農科院發文的SCI文章。通過分析2014年11月統計的引用了天津農科院2003―2013年發表SCI文章的施引文獻的分布情況,可以了解天津農科院的研究成果被哪些國家所關注,從這個角度可以反映天津農科院科研的影響力。
從圖3中可以看到,天津農科院的研究論文受到22個國家科研人員的關注,關注度(引用次數)最高的為中國,引用次數占所有國家的42.44%。對天津農科院論文關注度最高的前5個國家從高到低依次是中國、美國、巴西、伊朗、韓國,5個國家的引用次數超過了總引用次數的70%。
2.4 天津農科院各學科論文產出量分析
天津農科院整合院內科技力量,促進軟硬學科協調發展,形成了學科齊全、優勢突出的良好局面。目前,該院已形成了作物、蔬菜、林業果樹、畜牧獸醫、植物保護、農業資源與環境、農產品加工與貯運工程、農業質量標準與檢驗檢測、農業信息技術、農業經濟與農村發展、觀賞園藝等11個學科大類。
如圖4所示,天津農科院2003―2013年被SCI收入的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的論文,集中在林業果樹、作物、畜牧獸醫、植物保護、蔬菜、農產品加工與貯運工程6個學科,其中蔬菜、農產品加工與貯運工程兩個學科的論文最多,分別為8篇。觀賞園藝、農業信息技術、農業資源與環境、農業質量標準與檢驗檢測、農業經濟與農村發展等學科還未有論文被SCI收入。
2.5 天津農科院各學科論文學術影響力
表2顯示,天津農科院各學科論文中,農產品加工與貯運工程的總被引量和篇均被引量均為最高,分別達到了87次和10.88次。總被引量排名前3的學科從高到低依次為農產品加工與貯運工程、植物保護、蔬菜。篇均被引量排名前3的學科從高到低依次為農產品加工與貯運工程、作物、植物保護。作物學科的總被引量排名第4,但篇均被引量排名較高,排名第2。
各學科中,被引頻次1≤TC<9的論文,林業果樹、作物、蔬菜、農產品加工與貯運工程4個學科均超過了學科論文總量的50%。畜牧獸醫學科1≤TC<9,TC=0的論文分別占50%。植物保護學科TC=0的論文最多,占到了57.13%。
各學科的潛在被引指數,作物最低為-33.33,畜牧獸醫最高為33.33。發文被國內外同行關注程度排名前3位由高到低依次為作物、蔬菜、植物保護。
各學科的H指數方面,農產品加工與貯運工程的H指數最高為4,其次植物保護、蔬菜的H指數為3。
3 結 論
2003年以來,天津農科院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的SCI論文總體呈上漲趨勢,2010年以后增長較快。盡管論文數量還不算多,但表現出了較好的增長趨勢。這是天津農科院近年來重視科研工作、積極引進人才、加大科研投入的結果。
天津農科院下設14個研究機構,分為11個學科大類。2003―2013年發表的SCI論文集中在8個研究所、6個學科。這說明天津農科院學科優勢明顯,在林業果樹、作物、畜牧獸醫、植物保護、蔬菜、農產品加工與貯運工程等學科論文產出量較多。而在觀賞園藝、農業信息技術、農業資源與環境、農業質量標準與檢驗檢測、農業經濟與農村發展等學科還未有論文被SCI收入,反映出天津農科院在學科布局的完整性、均衡性上欠佳。今后,天津農科院在保證優勢學科發展更強、更高的基礎上,要注意學科的均衡發展,通過引進和培養領軍人才、年輕力量加強薄弱學科的建設,提高整體的科研水平,逐步形成優勢學科突顯、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格局。
2003―2013年天津農科院SCI發表的論文總被引量為175,篇均被引量為5.30,受到22個國家科研人員的關注。天津農科院的科研成果正在受到世界上科技界越來越廣泛的關注。但是,發表的論文中被引頻次1≤TC<9的論文最多,占到了發文總量的60.61%,TC≥ 10的論文只占15.15%,高質量論文較少,在提高論文質量上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因此,天津農科院要通過制定各種獎勵機制、培訓機制、考核機制,鼓勵與其他科研機構進行交流合作,做出更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發表更高質量的論文。
參考文獻:
[1] 王婷,劉敏娟.中國農業科學院科研產出及學術影響力評價:基于論文、專利產出的分析[M].北京: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
[2] 王婷,顏蘊,續玉紅,孟憲學. 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論文產出及國際學術影響力分析――基于Web of Science數據庫[J]. 中國農業科技導報,2013(2):54-63.
[3] 馬桂蓮,張琴,姚佳,等.基于Web of Science收錄的上海市農業科學院科研論文統計分析[J].上海農業學報,2014(2):115-119.
[4] 馬超,董巧連. 基于Web of Science收錄的河北農業大學科研論文定量分析[J]. 河北農業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2011(1):116-119.
篇2
摘要:隨著資本市場的日臻完善,投資手段日益多元化,投資風險前所未有地增加,投資者們也要更加準確、及時地掌握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狀況。以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為基礎,“會計利潤”為核心的傳統財務分析指標體系已經滿足不了當前的市場需求,調整和優化我國傳統的財務分析指標體系是當下亟待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 :財務分析指標體系;現金流
一、傳統財務分析指標體系回顧
我國現行的財務分析指標體系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盈利能力、償債能力、營運能力和發展能力。現行的企業盈利能力相關指標有:凈資產收益率和總資產報酬率;收入利潤率分析和成本利潤率分析、每股收益率。反映企業償債能力的指標有:流動比率、速動比率、資產負債率、利息保障倍數。反映企業運營能力的主要指標有: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固定資產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反應企業發展能力的指標主要有營業收入增長率,總資產增長率,資本積累率。
二、基于現金流量的財務指標體系分析
(一)基于現金流量的企業盈利能力評價體系的建立本文對盈利能力指標的修改如下:(1)增加現金凈利潤比率=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凈利潤。(2)將每股收益率改為每股現金凈流量比率=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年末流通在外的普通股數,該值在反映企業進行資本支出和支付現金紅利能力上要優于每股收益,也更加受到股東的關注。
(二)基于現金流量的企業償債能力評價體系的建立
本文建議保留速動比率,并將流動比率改為現金流動負債率=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流動負債。資產負債率作為反映企業償債能力的底限指標,本文建議不做修改。將利息保障倍數改為現金利息比率=經營現金凈流量/利息支出。
(三)基于現金流量的企業營運能力評價體系的建立在傳統的財務指標體系中,企業資產的流轉總額用主營業務收入或主營業務成本來表示,然而在企業的實際運營過程中,企業賬面上的主營業務收入或成本并非企業實際收到或支出的,即沒有進入到流轉程序。
影響企業主營業務收入質量的主要是應收賬款,由于有的企業并不能保證這些應收賬款的可回收性,因此賬面利潤的數量與質量脫節。本文建議將其改為:應收賬款回收率=(銷售商品收到的現金+ 收到的增值稅銷項稅)/應收賬款平均余額,該指標對其他以主營業務收入為總流轉額的指標起到了印證和補充的作用。
同理,本文建議將存貨周轉率改為:存貨流轉率=分析期銷售存貨獲得的現金/(分析期存貨的平均余額-應付賬款+預付賬款+應收賬款-預收賬款)
(四)基于現金流量的企業發展能力評價體系的建立企業營業收入的增長并不一定意味著企業財富的增長,資產規模的增長只是企業進一步發展的充分條件,當企業盲目擴張時,會導致企業入不敷出。本文建議進行如下改進:增設(1)經營現金流量增長率= 當年經營現金凈流量/去年經營現金凈流量(2)凈現金流量適當率=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 (資本支出+存貨增加+現金股利),該指標值大于等于1 時,表明企業的發展前景良好。(3)每股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增長率= 本年每股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增長額/ 上年每股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該指標反映了企業權益資金報酬率的增長情況,該指標>1 時,企業的權益資金帶來的收益呈增長趨勢;若<1,在企業沒有增發股份的情況下,表明企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減少,企業發展能力欠佳,該指標補充了資本積累率。
三、實證分析
本文選取2009-2012 年30 家家電行業的上市公司作為研究對象,分別對反映其盈利能力、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發展能力的傳統財務指標進行實證分析。
(一)盈利能力實證分析
傳統盈利能力評價指標各年得分相關系數表
相關系數表反映了企業當年企業未來幾年的預測程度。對比傳統盈利能力各年得分相關系數表和改進后的盈利能力各年得分相關系數表可知,雖然傳統指標體系的相關系數普遍高于新建指標體系,但是傳指標體系相關系數逐年遞減,新建指標體系相關系數逐年遞增,用2009 年預測2012 年是更是新建指標體系預測效果更好,因此可以得出現金流量的信息價值在逐年增加,其具有更好的長期預測效果。
(二)償債能力實證分析
償債能力實證分析的方法與上述盈利能力實證分析部分相同,相關系數如下:
將以上兩張相關系數表對比可知,整體而言,基于現金流的各年相關系數高于傳統指標體系,因此毫無疑問,新建指標體系中償債能力的預測性更強。
(三)營運能力實證分析
由以上兩表可知,傳統營運能力評價指標各年得分相關系數與基于現金流量的營運能力評價指標各年得分相關系數大體相當,在長期預測上后者的相關系數更大,且后者的系數呈遞增趨勢,因此基于現金流量的評價體系具有較好的預測性。
(四)發展能力實證分析
對比以上兩個表可知,基于現金流的企業發展能力指標體系的預測能力高于傳統指標體系,且預測能力逐年增加,但結論還有待今后更多數據的進一步驗證。
綜合以上實證分析的結果,我們可以得出:實證分析的結果基本符合理論預期,即總體而言,基于現金流量的評價指標體系具有更好的評價和預測能力;同時,即時在個別情況下基于現金流的評價指標體系的預測能力不及傳統指標體系,但是其相關系數也在逐年增加,這也證明了現金流量信息價值在逐年增加,評價能力在逐年提高,因而基于現金流量的指標體系的利用與發展值得我們更加深入的關注與探索。
參考文獻:
[1]H. A.小謝弗(H. A. Schaef f er Jr.).現金流量精要(于東智谷立日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2]Bernard, VL.Stober, T.1989.The Nature and Amount ofInformation in Cash Flow and Accruals. Accounting Review.[3]姜勝英.M W公司財務評價與分析[學位論文],2006,天津大學.
[4]苗潤生,陳潔.財務分析.清華大學出版社有限公司,2010.
[5]袁天榮.財務分析.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9.
[6]瞿海平.對子公司財務評價體系的選擇及應用分析--以煙草銷售企業為例[學位論文],2009,復旦大學.
[7]何娟.基于現金流的財務分析指標體系的構建和實證研究2010,西安科技大學.
篇3
關鍵詞:淺論 企業 財務戰略 科學性 選擇
本文主要是研究如何科學選擇的財務戰略,通過對財務戰略的科學性選擇研究以期進一步完善有關財務戰略的管理理論,也讓企業管理層在制訂財務戰略時關注到其科學性和實踐性,進而選擇能夠對企業的總體發展戰略發揮保駕護航的財務戰略,本文主要旨在從企業財務戰略的定義、財務戰略的類型和的科學性選擇等三個方面進行研究分析。
一、財務戰略的內涵
所謂財務戰略:是指企業決策層為保證企業經營所需的財務資金、避免出現資金短缺導致財務危機甚至破產、避免出現財務資金過剩到導致資源浪費并保證企業財務資金的高效配置。
財務戰略一方面是為了保障和維持企業的日常經營,一方面也需要為企業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資金支撐,達到提升企業的整體競爭能力,促進企業可持續性的發展。
首先我們從財務戰略的概念中應該清楚認識到,財務戰略應為企業總體戰略做支撐、避免財務資源過剩導致盈利能力降低、規避企業出現財務危機或者破產和提升競爭力。既然財務戰略與企業的經營和發展命運息息相關,我們則有必要對財務戰略對影響財務戰略正確與否的各種因素進行科學性的分析,以確保為企業創建出一個持續穩健且長期健康的良性運營環境。
二、財務戰略的類型
因財務戰略必須與企業總體戰略保持一致性,對企業總體戰略必須發揮保駕護航的功能。因此,根據企業發展戰略的劃分我們也將企業財務戰略進攻型財務戰略、防御型財務戰略和緊縮型財務戰略具體三種類型。所謂擴張型財務戰略是指企業以快速增加資產規模、擴大市場份額、拓寬擴大投資領域、掌控核心資源或增強企業競爭能力等擴張目的而設計的一種財務戰略,通過執行擴張型財務戰略而幫助企業增加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并提升企業的盈利空間。因此,該財務戰略的特點是企業必須將大量資金用于投資性方面,將大量資金用于企業擴張性活動,除了減少分紅外,還必須通過提高財務杠桿而各種籌集到的資金都用于擴張活動;所謂防御性財務戰略是指企業采取不追加投資、不追求市場份額增長、不投資于心的投資領為目的而設計的又一種財務戰略,通過該財務戰略只能保證企業目前的市場份額、目前的經營規模不受影響,維持目前的盈利水平和基本財務狀況。此時的企業并不需要大量增加企業的財務資金,不增加財務杠桿,也并不需要通過籌資來增加企業資金,只需要維持日常的企業經營所需的財務資金即可;所謂緊縮型財務戰略是指企業通過縮減各種不必要的開支以節約成本和資金,從而在短期內能快速累積資金,增強企業的盈利能力。企業運用緊縮型財務戰略的主要目的是當企業面臨或應對經營環境變化時所選擇的一種戰略類型。如在經濟周期的衰退和蕭條期間,企業為了提前預防財務危機或破產或者調整經營方向,達到預警的功效。實施收縮性財務戰略的核心目的是盡可能增加企業的凈現金流量,通過采取削減企業經營規模、淘汰部分產品線、裁撤非盈利的分支機構、縮減各種彈性成本(所謂彈性成本是指根據企業資金流來安排的成本。如廣告成本、研發成本等)等具體管理舉措,從而達到有效控制成本目的。
三、財務戰略的科學選擇應關注的幾個主要問題
財務戰略選擇時應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可歸納起來,選擇財務戰略應密切關注到以下六點:
(一)財務戰略必須與企業總體發展戰略相一致
由于財務戰略是企業總體發展戰略的一個職能戰略,所以企業財務戰略與企業總體戰略形成整體性,不可分割。其必須在戰略意圖和戰略方針方面原則性地服從于企業決策層制訂的企業戰略,否則無法支撐企業總體發展戰略。因此,財務戰略必須與企業總體戰略保持步調一致,為企業的總體發展戰略的可持續健康發展提供財務資金的保障。
(二)財務戰略必須與經濟周期性相協調
所謂經濟周期也稱為商業周期、景氣循環等,具體是指宏觀經濟運行中周期性出現的擴張與經濟緊縮交替更迭、循環往復的一種現象。是國民總產出、總收入和總就業的一種正常波動,也是國民收入或總體經濟活動擴張與緊縮的交替或周期性波動變化。按照經濟周期理論分析目前普遍將之劃分為繁榮期、衰退期、蕭條期、復蘇期等四個不同的階段。
眾所周知,宏觀經濟的周期性波動是任何國家、任何體制下的經濟實體都無法避免的一種常態經濟變化現象,而經濟周期性波動也是宏觀經濟運行環境中客觀存在的一種具體表現形式。所以,企業管理層必須客觀面對,時刻關注經濟周期性的變化,通過這種經濟周期性的變化來選擇財務戰略,盡量減少其對企業發展戰略不良影響。總之,企業財務戰略的選擇和實施都要與經濟周期相結合,并進行動態調整。例如在經濟衰退期必須選擇新的增長空間,因此企業應更多地選擇進攻型財務戰略,在經濟蕭條時期面對整個經濟大蕭條,企業此時可選擇財務緊縮型財務戰略,此時的企業更多的是考慮生存問題;在經濟繁榮時期企業可選擇防御型財務戰略,主要以維持企業經營為主;在復蘇時期可選擇進攻型財務戰略,以保障企業的可持續性增長為核心目標。
(三)財務戰略必須考慮企業增長方式的差異性
企業增長方式包投資性增長和改良性增長兩種方式。所謂投資性增長主要是指企業通過不斷尋找到新的投資機會和投資方向以獲得新的業務企業持續增長的空間;所謂改良性增長主要是公司現有業務的改良,如增加部分流水線和設備的投資方式。企業在不同的增長過程中,財務戰略同樣就需要轉變。如更多地將財務資源用于以支持新的投資領域,以滿足新的業務增長需求,以保障企業的可持續性增長,從而增強企業的競爭能力和生存發展空間,此時的財務戰略應選擇進攻型財務戰略;而對于改良性增長則對財務資源的配置要求不是很高,比如投資于設備改良的財務資源就相對投資性增長就小了許多,選擇財務戰略就應該是防御性或緊縮型財務戰略中的任何一種。
(四)財務戰略必須與企業生命周期相吻合
眾所周知,世界上任何事物的發展都必然會存在著一定的生命周期,對于企業來說,也是如此。企業生命周期就如同一雙無形的手,在時刻影響和左右著企業成長發展的軌跡,企業要想獲得長期比較穩定的發展,就必然要洞察企業生命周期的變化規律。一般情況下,企業的發展必然經歷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等四個階段,在其每個發展階段中的企業都會明顯表露出經營某種特征。比如在初創期如何能籌措到更多的低成本資金,不斷增加融資途徑,但也由于此時的盈利能力和經營風險相對過高,則此時應該選擇防御型財務戰略;在企業的成長期,由于企業的盈利能力逐步提升和經營風險在逐步降低,則企業應選擇進攻型財務戰略;在企業的成熟期,企業的盈利水平和競爭能力都達到一定的頂峰,則企業選擇的財務戰略應以緊縮型財務戰略為主,可以將部分資金用于股東的分紅,以提高企業投資者的投資熱情。在企業的衰退期,企業又如何將自有資金更多的用于新的增長機會等,此時的財務戰略也應選擇進攻型財務戰略,以增加新的增長空間,維持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所以,企業的財務戰略的選擇也必須和企業生命周期相互適應,以保障財務戰略制訂的正確性和可行性。
(五)必須關注財務戰略須與所在行業的經營特點
不同行業有不同行業的經營環境和經營特點,這包括盈利空間、競爭態勢和發展空間、經營手段等諸多的差異性。比如制造業和競爭激烈的行業的盈利能力較現代高科技產業、高端服務業要低得多,那么在選擇財務戰略時不能選擇進攻型財務戰略,而應該更多選擇偏保守的防御型財務戰略;對那些高科技業、高端服務業、競爭不充分及發展空間良好的企業則應更多地考慮進攻型財務戰略,這樣不但能快速獲得發展空間也能迅速增強企業的盈利能力;但對那些盈利能力低、競爭完全且發展空間不大的行業,企業應選擇緊縮型財務戰略。
(六)必須與企業管理決策層的管理風格相適應
通常來說,企業管理決策層的管理風格可以分為激進型和保守型兩大類,我們在選擇財務戰略的時候應考慮到這種管理風格的差異性,對那些管理風格大膽、激進的管理團隊,在選擇財務戰略的時候則可以考慮進攻型財務戰略,以避免錯失投資機會和盈利機會;而對于那些管理風格比較保守的管理團隊,則可選擇防御型財務戰略和緊縮型財務戰略。
總之,本文將通過財務戰略的科學性選擇分析,以幫助企業管理者能更好地選擇財務戰略,從而保證財務戰略為企業總體發展戰略做支撐,將有效地降低企業的經營風險,同時也能達到提升盈利水平和拓展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伊查克?迪斯著、趙睿譯,企業生命周期,華夏出版社,2004-02
[2]上海國家會計學院,財務戰略,經濟科學出版社,2011-05
[3]企業總體財務戰略研究,劉艷紅,《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09-11-25
[4]企業價值最大化及其實現途徑研究,張素蓉(導師:趙息) ,《天津大學碩士論文》,2004-05月01日
[5]企業財務戰略選擇的環境導向分析,蔡一珍,《廣東經濟管理學院學報》,2003-06-20
[6]金融危機后的企業財務戰略選擇與完善研究,葉淵斌,《企業研究》,2012-09-20
[7]漣源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財務管理戰略研究,劉伯龍(導師:張玲) ,《湖南大學碩士論文》,2006-04-22
[8]欠發達地區民營經濟財務發展戰略研究,廖曉麗,《中國農村小康科技》,2005-05-10
[9]企業總體財務戰略,黃國良、陳建華,《企業管理》,2002-07-05
[10]中小企業應重視財務戰略的運用,陳紅玲;,《商場現代化》,2006-05-20
[11]基于核心能力的企業財務戰略選擇,王峰 ,《財會信報》,2010-01-25
[12]企業財務戰略及財務戰略選擇,楊冬花,《新西部》,2006-12-30
[13]企業財務戰略選擇,邵新智,《經濟參考報》, 2004-08-11
[14]民營企業若干問題及對策研究――兼析東方公司改制上市,宋良軍(導師:張建平)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碩士論文》,2004-04-01
[15]企業財務戰略選擇,摘自《網絡(http://chinaacc)》
[16]中國時尚網-企業財務戰略選擇-學院,摘自《網絡(http://)》
[17]企業總體財務戰略,摘自《網絡(http://lunwenwan)》,2012-07-08
[18]關于財務戰略_richhappy,摘自《網絡(http://)》,2012-11-21
[19]企業財務戰略選擇,畢業論文,福建教育在線,摘自《網絡(http://fjjyzx.co)》,2012-02-26
[20]《企業財務戰略選擇》,摘自《網絡(http://dianliang)》,2012-04-10
[21]湯谷良,為財務戰略正本清源,新理財,2007-01
[22]曾萍、藍海林,高科技企業可持續性發展的財務戰略,2006-10
篇4
論文關鍵詞:變動成本法,完全成本法,固定制造費用,轉換
一.概述
變動成本法是把產品生產過程中直接耗用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變動制造費用包括在生產成本中,而固定制造費用計入期間費用,歸入當期損益。其理論依據是固定制造費用在一定范圍內不因產量變化而增減,因此不應遞延到下期。與變動成本法相對應的是完全成本法。在完全成本法下,固定制造費用計入產品成本,其理論依據是固定制造費用發生在生產領域,與直接材料并無直接區別固定制造費用,因此應作為產品成本的一部分。
二. 成本核算方法比較分析
(一).變動成本法
企業采取變動成本核算成本的主要原因有:(1)提供每種產品的盈利能力。變動成本法是按成本性態劃分為變動成本與固定成本兩大類。其貢獻損益式為:
銷售收入—變動成本=邊際貢獻
邊際貢獻—固定成本=稅前利潤
每種產品的盈利能力可以通過邊際貢獻表示。邊際貢獻是用于在補償整個企業的固定成本后還有余額的部分即表示利潤。因此,變動成本法能體現各產品對企業貢獻的大小。(2)為企業短期經營決策提供有價值的資料cssci期刊目錄。由上訴分析可知,變動成本法通過邊際貢獻的觀念反映產品的盈利能力,直接揭示了業務量、成本以及利潤之間的關系。企業在短期內生產經營能力很難改變,以貢獻損益式為基礎的本—利—量(CVP)分析是企業合理計劃和有效控制經營過程的重要方法,因此采用變動成本法能為企業決策提供極大的數據資料。
然而,變動成本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其成本觀念與會計準則不符。我國現行會計準則沒有把制造費用劃分為變動制造費用與固定性制造費用,而把全部制造費用歸入產品成本中。而變動成本法下固定制造費用被計入當期損益,所計算出的當期利潤與完全成本法下有時會產生差異,進而影響報表使用者決策。因此現行會計準則要求企業使用完全成本法編制對外報表。
(二).完全成本法
企業采用完全成本法是必要的。現行會計準則及稅法要求把制造費用歸入產品成本。因此,企業采用完全成本法核算產品成本,便于企業期末編制對外財務報表以及納稅申報。
完全成本法也有其缺點。根據損益式的計算方法:
銷售收入—銷售成本=銷售毛利
銷售毛利—期間費用=稅前利潤
銷售成本的計算方法是當期產量與包含固定制造費用的單位產品成本乘積,同時當企業產量大于銷量的時候其固定制造費用停留在存貨中,容易會出現產量改變而影響利潤固定制造費用,從而企業盲目擴大生產而無助于企業發展,或者造成利潤與銷量成反比例出項的情況,與現行市場經濟客觀要求相背離。
(三).小結
因此,將兩者結合起來可以同時滿足對內決策以及對外披露的要求。由于企業要根據日常情況變化而作出調整,而對外披露一年可能只需要一次或兩次,所以應建立以變動成本法為主、同時通過適當的調整達到披露要求的成本核算系統。
三. 成本核算方法差異分析
例:ABC公司在2X10年1—3月生產一種新產品D,其銷售及成本費用數據如表1所示:
表1
項目
1月份
2月份
3月份
期初存貨(單位:件)
200
本期生產(單位:件)
600
800
400
本期銷售(單位:件)
600
600
600
期末存貨(單位:件)
200
銷售單價(單位:元)
20
20
20
單位直接材料(單位:元)
3
3
3
單位直接人工(單位:元)
2
2
2
單位變動制造費用(單位:元)
2
2
2
固定制造費用(單位:元)
1200
1200
1200
管理及銷售費用(單位:元)
200
200
200
變動成本法下產品單位成本
7
7
7
固定成本法下產品單位成本
9
篇5
關鍵詞:企業價值;股利支付能力;償債能力
企業能力是指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獲得生存,持續發展的特定資源和特殊能力的組合體。企業能力隨著經濟的發展而不斷發展,在不同時期企業能力有不同的表現形式,許多學者也對其進行了不斷的研究,而無論是在西方國家還是國內大多數的學者都是從資源基礎論、核心能力論、知識基礎理論、動態能力論來探討企業能力的問題,而較少從企業能力與企業價值的關系著手進行研究所,本文從企業能力的主要影響因素入手來探討企業價值與企業能力的關系,并采用實證的方法來剖析它們的關系,這樣會更具有說服力。
一、研究設計
(一)樣本選取和數據來源
本文以2012年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的所有A股作為樣本,為了增強樣本的可比性,本文對樣本進行了如下處理:(1)本文是以年度分配報告為基礎,著重利用年度財務會計資料來研究企業價值與股利政策之間的關系;(2)去掉2012年年底缺少收盤價的企業;(3)去掉同時發行B股的上市公司;(4)剔除其他相關指標數據缺失的樣本;(5)剔除ST、PT的上市公司;(6)剔除異常值。在去掉不符合條件的樣本后,共得到535個樣本,文中所有財務數據來源于國泰安數據庫,回歸分析和數據處理利用SPSS17和Excel2003完成。
(二)變量構造
1.被解釋變量。本文的被解釋變量是企業價值,企業所做的所有政策決策,其主要目的都是為了提升企業價值,提高企業的能力也是為了提高企業的價值,本文使用TobinQ值來衡量企業的價值。
2.解釋變量。企業的能力包括各個方面,本文主要選取了股利支付能力、營運能力、盈利能力、償債能力、成長能力五個指標來描述企業的能力。股利支付能力使用股利支付率作代表,盈利能力使用凈資產收益率作代表,償債能力使用資產負債率作代表,營運能力使用資產周轉率作代表,成長能力使用營業收入增長率作代表。
(1)股利支付率。本文采用現金股利÷凈利潤來衡量股利支付率,用Pcash表示。
(2)盈利能力。衡量企業盈利能力的指標有:資產報酬率,總資產報酬率,本文選用凈資產收益率(ROE)作為衡量企業盈利能力的指標,即凈利潤÷凈資產。
(3)償債能力。衡量企業償債能力的指標有:產權比率、權益乘數等等,本文采用資產負債率(DA)作為衡量企業償債能力的指標,即負債總額÷資產總額。
(4)營運能力。衡量企業營運能力的指標有:總資產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存貨周轉率等,本文采用總資產周轉率(TAT)作為衡量企業營運能力的指標,即收入÷總資產。
(5)成長能力。衡量成長能力的指標有收入增長率、權益增長率和資產增長率。本文選用收入增長率(SGR)來衡量企業的成長能力。
(三)研究假設與模型設計
1、研究假設。
假設1:企業價值和股利支付能力正相關,企業支付越多的股利即股利支付率越大,企業價值越大。
假設2:企業價值與盈利能力正相關,企業盈利越多即凈資產收益率越大,企業價值越大。
假設3:企業價值與償債能力正相關,企業償債能力越強即資產負債率越大,企業價值越大。
假設4:企業價值與營運能力程正相關關系,企業營運能力越強即資產周轉率越大,企業價值越大。
假設5:企業價值與成長能力成正相關關系。企業成長能力越強即營業收入增長率越大,企業價值越大。
2.模型設計。根據對被解釋變量和解釋變量以及研究假設的分析,本文將模型設計如下:
TombinQ=β0+β1Pcash+β2ROE+β3DA+β4TAT+β5SGR+μ
(四)描述性統計
由圖1描述性統計的分析圖形可以知道各組數據的最大值、最小值、均值、方差。
圖1
(五)變量之間的相關性分析
由圖2、圖3可以看出,企業價值和資產負債率的自然對數的簡單相關系數為-1.269,相伴概率值為0.000。如果顯著性水平為0.05,由于相伴概率P值小于顯著性水平,因此認為兩個變量之間是顯著相關的。
企業價值和凈資產收益率的自然對數的簡單相關系數為0.330,相伴概率值為0.000。如果顯著性水平為0.05,由于相伴概率P值小于顯著性水平,因此認為兩個變量之間是顯著相關的。
企業價值和資產周轉率的自然對數的簡單相關系數為0.133,相伴概率值為0.002。如果顯著性水平為0.05,由于相伴概率P值小于顯著性水平,因此認為兩個變量之間是顯著相關的。
圖2
圖3
(六)變量之間的回歸分析
由圖4、圖5、圖6可以看出引入回歸方程的變量有:凈資產收益率,資產負債率,股利支付率,其他兩個變量被踢出回歸方程。由于方程中有多個解釋變量,因此應參考調整的判斷系數,Durbin-Watson為DW統計量,接近于2,說明殘差不存在自相關。結果表明,當回歸方程包含不同的解釋變量時,其相伴概率分別為0.000。如果顯著性水平0.05,相伴概率均小于顯著性水平,因此最終的回歸方程應該包括這三個解釋變量,且方差的擬合效果很好。
模型的共線性診斷為:容忍度分別為0.894,0.988,0.901,沒有出現很小的數值;方差膨脹因子分別為1.118,1.012,1.110,沒有出現很大的數值,說明方程中各解釋變量之間沒有出現共線性問題。
二、結論與啟示
通過本論文的實證研究可以知道:企業價值與和盈利能力、營運能力正相關,接受原假設。企業價值與償債能力負相關,拒絕原假設。企業價值與股利支付能力、成長能力沒有明顯的關系。
圖4
圖5
[參考文獻]
[1]李琳.中美企業價值觀差異研究―文本分析法[D].西安外國語大學2012.
[2]王燁.企業價值觀的塑造及其實施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1.
[3]李正.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價值的相關性研究――來自滬市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中國工業經濟,2006,2(0):0.
[4]余偉萍,崔苗.經濟全球化下基于企業能力的價值鏈優化分析[J].中國工業經濟,2003,5(10).
[5]蘇啟林,朱文.上市公司家族控制與企業價值[J].經濟研究,2003,8:36-45.
[6]李海艦,馮麗.企業價值來源及其理論研究[J].中國工業經濟,2004,3(5):45.
[7]胡援成.中國企業資本結構與企業價值研究[J].金融研究,2002(3):110-122.
篇6
關鍵詞:企業盈利能力;財務評價指標;財務評價體系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4)06-0-02
在我國市場經濟環境下,在對企業投資者的投資政策,以及對企業理財者的理財效率來說,企業財務分析都有著重要意義。本文通過對企業盈利能力的分析,并根據企業管理本身的內在規律,設計建立符合國際慣例的、科學嚴謹的財務指標體系。同時指出了與盈利能力相關的財務分析指標體系的正確運用程序。
一、企業盈利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的內容
企業的盈利能力指的是企業在一定時期所賺得利潤的能力,是要通過企業財務分析指標來表現的。財務分析不僅是企業投資者借以進行投資收益的預測,對投資風險的評價,以及進行投資決策的工具,同時也是企業理財者確定財務控制重點環節和進行財務決策的工具。從企業的角度來看,可以不斷維持企業的持續穩定發展,并在此基礎上最大限度的獲取利潤,是企業經營的最終目標。這些都需要通過企業的盈利能力指標來反映。通常企業盈利能力指標體系主要包括以下幾項內容:
(一)銷售利潤率。銷售利潤率是一個被廣泛采用的評估企業盈利能力的重要比率,是企業所得利潤的總額與產品銷售凈收入之間的比率。其中的產品銷售凈收入指的是扣除銷售折讓、折扣以及銷售退回后的凈銷售額。企業的銷售利潤越高,表明企業的銷售盈利水平也就越高。
在銷售價格不變的前提下,銷售利潤的高低要受到成本及產品結構等因素的制約,成本越低,產品結構中利潤率高的產品比例越高,相應的企業的銷售利潤率也就越高,反之,銷售利潤率就越低。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降低生產成本,合理的改善產品結構,對提高企業的銷售利潤率有著積極的作用。
(二)總資產報酬率。總資產報酬率又稱為資產所得率,指的是企業在一定時期內所獲得的報酬總額與資產平均總額之間的比率。總資產報酬率反映的是包括企業凈資產及負債在內的所有資產的總體盈利能力,是反映企業資產運營效益的重要評價指標,是企業盈利能力和投入產出狀況的全面反映。總資產報酬率越高,說明企業資金投入和產出的水平也就越好,企業的資產運營越有效。深入的分析總資產報酬率,可以增強企業資產經營的被關注程度,從而對企業單位資產的收益水平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三)資本收益率。資本收益率又叫資本利潤率,指的是企業的凈利潤與平均資本的比率。反映的是企業運用資本獲得收益的能力。資本收益率越高,表明企業的經濟效益也就越好,相應的風險越小。若資本收益率較債務資金成本率高,則對于企業經營者來說,適度的負債經營是有利的;反之,則有損于投資者的利益。
二、現行企業盈利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的缺陷
反映企業盈利能力的指標,主要包括銷售利潤率、成本費用利潤率、總資產報酬率、資本收益率、凈資產收益率以及股東權益利潤率等。雖然目前我國現行的企業分析指標已經得到了改進,較原來的指標體系來說,現行的財務指標體系已經有了很大程度上的進步,但是相對不斷變化的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環境,還是存在著一定的缺點,不夠完善,并且其不足在不斷的實踐中顯的愈加明顯,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財務指標體系過于偏重政府部門需要。由于在具體的指標的設計上,沒有完全的擺脫傳統財務管理模式的影響,導致了現行財務指標體系依然過于偏重政府部門的需要。過去,很多的國有企業,需要政府部門對其進行直接的管理,所以為了保證管理的有效性,在財務指標的設計上,往往從政府部門自身的利益出發進行設計,這些都是為了適應當時特定歷史環境的產物。但是隨著我國逐漸確立了新的經濟模式和運行機制,政府相關部門的職能也發生了改變,國家對企業的具體經營會越來越放寬,不再進行過多直接的干預。所以,在設計企業財務評價指標體系時,不能再厚此薄彼,應更加注重企業的各方面需要。
這一缺點在反應企業盈利能力的指標設計上表現的較為突出。其中成本費用利用率也受到了傳統財務管理制度的影響。作為企業的內部商業秘密,成本利用率可以用銷售利潤率進行代替。
(二)線性評價指標不能充分的揭示企業的財務狀況。在進行財務指標的設計中,追求少而精的原則導致了現行的評價指標并不能直接充分的揭示企業的財務狀況。企業的盈利指標是不能用資本收益率、銷售利潤率和總資產報酬率等指標進行完全揭示的。如資本收益率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企業的盈利能力,但是除了資本金之外,借入資金即負債作為企業經營的必要條件,對利潤總額也存在一定的貢獻。例如:甲、乙兩個企業在經營管理以及生產規模上都一樣,年終利潤總額都為100萬。但是他們擁有不同的資本結構,甲企業有340萬的股權資本,70萬的負債;而乙企業有260萬的股權資本,150萬的負債。根據資本收益率的計算方法可知,兩個企業的資本收益率分別為:甲企業為100(1-25%)/340×100%=22.06%,乙企業為100(1-25%)/260×100%=28.85%。由此可見,單純看一個指標,乙企業的資本收益率明顯的高過甲企業,表明在經營管理水平上,乙企業要高出甲企業,這與前面所知的兩個企業相同的管理水平不符。這種現象主要是由于財務杠桿的影響造成的,為了彌補這種局限性,可以在原有資本收益率的基礎上增加總資產利潤率,其指的是利潤總額與平均總資產之間的比率,反應的是企業的全部資產的盈利能力。以以上甲、乙兩個企業為例,其總資產利潤率都是100/410×100%=24.39%,與假設條件相符合。
三、企業盈利能力指標的正確運用
(一)銷售利潤率指標。現行的銷售利潤率指標是用來反映企業銷售收入的盈利水平的,計算公式為:銷售利潤率=利潤總額/產品銷售凈收入×100%。其中利潤總額指的是營業利潤、投資收益與營業外收入的總合減去相應的營業外支出的總額。銷售利潤率指標是衡量企業產品銷售收入的盈利水平的指標。表示的是企業的銷售成果轉化為財務成果的程度。但是這種計算方式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所得比率并不能表示企業產品銷售的盈利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含有水分,與計算比率指標的其中一個可比性原則是互相違背的。為了能夠真實的反映企業銷售收入的盈利能力,應該將銷售利潤率進行以下兩種方式上的調整。
首先,為了能夠單純的反映企業所銷售產品的盈利能力,可以將產品銷售利潤率進行以下設計:產品銷售利潤率=產品銷售利潤/產品銷售凈收入×100%。
其次,為了反映企業所銷售的產品或者所提供的勞務等所取得的包括產品銷售收入以及其他銷售收入在內的收入總額的盈利水平,可以采用營業利潤率來計算:營業利潤率=營業利潤/銷售凈收入×100%。
在以上兩個公式中,分子和分母的計算口徑一致,符合計算的可比性原則,所得的比例也可以較為準確的對企業的盈利水平進行衡量。
(二)總資產報酬率指標。總資產報酬率是用來衡量企業運用全部的資產進行盈利的能力。總資產報酬率=(利潤總額+利息支出)/平均資產總額×100%。公式中的平均資產總額指的是期初資產總額與期末資產總額的平均值。上面所說的全部資產,既包括企業所有者的凈資產,同時也包括企業從銀行貸款或者企業發行債券而增加的負債。因此,公式中的分子項收益總額,應該增加已支付的利息為企業的收益額。在進行計算時,由于已經從利潤總額中扣除了利息,所以在計算總資產報酬率時,應該將利息加到利潤總額中,從而與企業的總資產進行綜合比較,用來反映企業在全部資產總額的運用上所產生的經營成效。
(三)資本收益率指標。資本收益率指標指的是企業運用投資者所投入的資本獲取利益的能力。資本收益率=凈利潤/實收資本×100%,上述公式中的“實收資本”還可以稱之為“資本金”。用通俗的說法就是指企業開發所用的本錢。該指標可以采用以下方式進行改進計算:資本收益率=凈利潤/實收資本平均余額×100%。為了能夠更加準確的反映企業運用所有者權益總額進行生產經營所取得的收益水平,并便于企業縱橫向的比較分析,可以計算凈資產報酬率,即凈資產報酬率=凈利潤/凈資產(所有者權益)平均余額×100%。
四、結論
總之,要想綜合準確的衡量企業的盈利能力,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企業盈利能力指標體系。這就需要根據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和經營特點,合理的選取評價指標,并根據自身需要生成綜合性的,科學的,具有強烈代表性的指標,才算是最終完善了企業的盈利能力指標體系。
參考文獻:
[1]徐長雙.企業獲利能力評價指標的改進和完善[J].現代商業,2011.
[2]孫笑.基于財務決策視角的企業內在價值評價方法研究[D].吉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3,5.
[3]徐沛.論企業獲利能力評價體系[J].商,2013,11.
[4]李海燕.初探企業獲利能力評價指標體系與構建[D].中國商貿,2012,1.
篇7
論文關鍵詞:財務比率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現金股利保障倍數
論文摘要:本文以公開發行教材中的現金流量比率為研究對象,分析了現金流量比率設置中存在的主要不足,提出了包含現金流量項目在內的新的財務比率體系。
一、當前使用現金
流量財務比率的基本狀況在我國作者編寫或編著的、于2002年到2005的年之間版的《財務管理》教材中.筆者搜集到32本(因篇幅限制未列明)。完全未提及現金流量指標的有8本,占25%:在余下的涉及現金流量指標的24本教材(以下稱可比樣本)中,將現金流量分析獨立于傳統的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分析的有9本.占可比樣本的37.5%。無論是單獨對現金流量進行分析還是將現金流量分析與傳統財務評價結合一起.這24本教材都主張按不同的分析目的來設置指標:全數表示現金流量表項目可用于償債能力評價.但其中有6本教材僅僅設置“現金比率”這一個指標:有12本教材設置了獲現能力或叫獲利能力分析的指標.占可比樣本的50%;有9本設置了盈利質量分析指標.占可比樣本的37.5%;還有6本寫明了要進行財務彈性分析.占可比樣本的25%
仔細分析教材中使用的評價指標,大致可以歸納為27個.分屬四種分析目的。償債能力分析指標最為大家認可,其出現的頻率達N44%,其次是獲現能力指標,頻率為36%,財務彈性指標占l1%.盈利質量指標占9%。具體到各財務比率.公認程度最高的是經營現金凈流入/流動負債.其出現的頻數達到19%經營活動現金流量/N期債務本息、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到期債務、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流動資產、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全部債務、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平均總資產等五項財務比率的認同程度也較高.均達9%。
二、現行教材中現金流量指標設置存在的問題
(一)夸大現金流量表的作用
如前文所示.約四成的教材將現金流量分析獨立于傳統的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分析之外.說明仍有不少人將現金流量分析視為與傳統財務分析并列的~部分事實上,現金流量表作為傳統兩表的橋梁.其作用不可能超越他們。其次.現金流量表的編制基礎與傳統兩表不同.它不可能取代后者.因而不可能獨立存在。而且.現金流量表也存在人為操縱的可能。比如:年末時大量回收貨款或大量借款、有意調整“現金”概念.將本來就是現金范圍的現金歸口為非現金項目以增加現金流量、將現金流量表的各項數據同時調增或同時調減.以達到調節表內各項目數據的目的。
(二)指標名目繁多,未能突出現金流量表的作用
1.將結構比率、趨勢比率等不屬于財務比率的指標吸納進來財務比率是將企業某個時期財務報表中不同類但具有一定關系的項目進行對比而形成的比率.其數據均來自一個會計期間.不同于趨勢比率:這些數據屬于不同類項目,因而有別于結構比率:2.納入了非現金流量指標。如: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之和/流動資產.數據可以從資產負債表中獲取而不必從金流量表中獲取:3.將非財務指標納入體系。如:最大負債能力——經營活動現金流量與市場利率之比中.市場利率在財務報表中不能獲取.超出了財務比率的范疇。
(三)指標命名欠規范,容易混淆
1.同一指標.名稱不同“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流動負債”這~比率就有現金償債比率、現金流動負債比率、現金流量比率、短期債務現金流量比率、現金流量負債比等7種名稱:2.有的指標“名不符實”,如:利潤變現比率;經營活動凈現金流量/營業利潤.公式中分母僅限于營業利潤,而指標名稱卻叫“利潤”變現比率,外延大多了;而且,利潤與現金的關系并不是變現的過程,這與傳統的資產“變現”概念相背,不利于對指標的理解。
(四)指標的計算公式有爭議甚至有錯誤
1.現金比率一般是指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之和與流動資產的比值,有學者將計算式的分母取作總資產。還有人取作流動負債:2.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流動負債,也有人將分子取作“經營現金流入”:3.現金利息保障倍數有(經營活動凈現金流量+利息支出+所得稅付現)/現金利息支出及(利潤總額+利息支出)/N息支出兩種計算公式:后者更粗略一些,因為利潤總額未考慮到非付現費用及非經營所收或所付的現金;,分子分母顯然口徑不一.會導致錯誤計算。
三、包含現金流量項目的財務比率體系
鑒于現金流量表與傳統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之間存在緊密聯系.重構的財務比率體系是以同一時期三張報表的相關項目計算而成的比值為主體,剔除所有的結構比率、趨勢比率.按不同報表使用者分為四個方面——傳統的償債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營運能力分析和增設的財務彈性分析,不再對現金流量進行單獨評價
(一)償債能力分析
現金是償還債務最直接的工具.也是最終的償債手段。在傳統的速動比率、資產負債率等指標的基礎上,補充以下包含現金流量信息的財務比率:1.短期償債能力指標現金流量比率=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流動負債.該指標反映企業在經營活動中獲得現金償還短期債務的能力。其值越高.對短期債權人的本金保障程度越高但由于現金的流動性最強.其盈利能力也最差.該比率值過高.說明企業沒有充分利用現金造成資源浪費按速動比率的經驗值來推斷.現金流量比率值在l左右屬于理想范圍:2.長期償債能力指標:現金流量保障倍數=(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所得稅付現)/[現金利息支出+優先股股利/(1一T)+到期債務本金/新思考(1一I’)]
利息費用是可抵稅費用.滿足一元的這些債務只要求有1元的稅前現金流量.但優先股股息和債務本金償還須從稅后現金流量中支付.除以(1一T)得到相當于滿足它們的稅前現金流量
該比率值大于1.說明企業利用稅前經營活動現金凈流入量可以償還到期債務并支付利息、優先股股息.無需另行籌資來履行固定義務:反之,該比率值小于1.表明企業履行這些義務時.不但耗盡了同期經營活動產生的稅前現金流量.還動用了前期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企業資產的流動性將受到不利影響.
(二)盈利能力分析
傳統的盈利能力分析主要都是依據權責發生制下的利潤。但利潤是否有實實在在的現金凈流入作為保障.還需要將現金流量與利潤額對比,判斷盈利的質量.作為傳統盈利能力分析的補充。可設置如下盈利質量分析指標:
營運指數=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收益一非經營收益+非付現費用)
非經營收益主要是指投資收益、財務費用、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營業外收支凈額.而非付現成本包括計提的資產損失準備、提取的固定資產折舊、無形資產和長期待攤費用的攤銷、待攤費用的減少等。上式中的分母,常被稱為經營所得現金。該指標反映經營活動凈現金流量與調整后經營利潤的差異程度。該比率大于1.說明經營活動現金流量高于營業活動應得現金.主營業務創造的利潤具有更多的現金作為保證,該比率小于1。說明一部分收益尚沒有取得現金.原因是應收賬款的增加、應付賬款的減少或存貨增加.使得實際得到的經營現金減少。而存貨有貶值的風險.應收賬款有形成呆、壞賬的風險,因此。未收現的收益質量不如已收現的收益:即使不出現上述風險.存貨和應收賬款占用的資金也是有機會成本的.那么.企業取得同樣的凈收益要付出更大的代價,實際的業績水平下降,營業利潤的質量下滑。
(三)營運能力分析
在傳統財務分析中.銷售收入與投入資源或業務相比較.獲得的存貨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等被歸納為營運能力分析指標。而獲現能力指標一般也是將企業經營活動現金流量與投入資源和相關業務相比較.如.將企業經營活動現金流量與資產平均余額相比較.將經營活動現金流量與銷售額相比較可見.營運能力評價指標和獲現能力評價指標都反映企業利用資源獲取經營成果的能力.不過.前者反映的是權責發生制下的經營成果.后者反映收付實現制下的經營成果從這個角度出發.可把獲現能力評價視為營運能力評價的補充可設置如下指標:1.反映銷售業務獲現能力指標銷售現金流量比率=經營現金凈流量/銷售額.該指標可以衡量銷貨收入在當年收現的程度.用以評價銷貨工作的質量。該比率值越高.說明企業積壓在應收賬款上的資金越少,企業的經營成本越低.管理效率越高:2.反映總資產獲現能力的指標資產現金流量回報率=(經營現金流量+利息支出+所得稅付現),平均總資產.該指標更全面反映資產的獲現能力,用以衡量企業運用全部資產進行經營創造現金的能力.反映企業資產利用的綜合效果。其值越大.說明企業資產的利用效率越高。
(四)財務彈性分析
企業財務彈性是指企業應付各種挑戰、適應經濟環境變化的能力.具體表現為企業能否靈活籌集資金應付偶發性支出、股利支出以及捕捉投資機會的能力。將現金流量表與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相結合,能獲取現金流量和支付現金需要兩方面信息.用以判斷企業可穩定獲得的現金是否充足.
從而分析企業的財務彈性大小。可設置如下指標:1.現金股利保障倍數=每股經營現金流量/每股現金股利=經營現金流量/現金股利.該指標反映企業運用現金流量支付股利的能力。其值越大.說明企業對股利的支付越有保障.支付現金股利的能力越強。若比率值低于1,當遇到經濟不景氣,企業極可能沒有現金維持當前的股利水平.投資者可能要求擱置企業投資以發放股利,從而影響企業利用新的投資機會;或者,企業需要借債才能維持當前的股利水平.此舉將增加企業未來的債務負擔.降低未來可支出現金.企業的財務彈性變弱:2.現金流量再投資比率=(經營活動現金流量一現金股利)/(固定資產+長期投資+其他資產+營運資金)。根據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營運資金:流動資產一流動負債.現金流量再投資比率還可表示為:
篇8
企業是一種以追求企業價值最大化為目標而存在的集體經濟組織,企業不同的責任對象需要從不同的視角看待企業的經營狀況,基于企業綜合經營狀況而產生的財務報告雖然可以為報告使用者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和決策依據,但是并不能反映企業整體經營情況,因而如何綜合并真實的反映企業定期財務報告是擺在目前學術界面前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隨著中國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完善和發展以及企業外部經營環境動態變化不可測性的不斷加強,戰略視角下的財務報告研究越來越引起企業家與學者的廣泛關注。這種財務體系發展的戰略眼光,以企業的經營環境為實踐背景,從戰略管理的視角對企業財務報告進行獨到的剖析,為財務報告的使用者提供了一般財務報告無法提供的信息價值。因此,本文戰略視角下的財務報告研究,對于企業深刻領會和把握財務數據以及深化戰略管理理論都極具理論與現實意義。
在戰略視角下,國內外學者對財務報告分析展開了廣泛的研究。他們結合企業自身的經營狀況以及所面對的外部動態環境,選取不同的指標體系,制定相關的戰略,不斷深化和完善對財務報告的研究。本文采用李心合的觀點,并運用哈佛四部曲分析框架,將國內的財務分析放在戰略視角下,即采用戰略分析與財務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在戰略分析過程中,采用了Michael E.Porter的五力模型進行行業外部環境的分析;在財務分析過程中,運用主成分分析法進行了行業內部排序處理。
二、企業戰略視角下的財務報告分析的理論基礎
企業戰略是企業用來形成核心競爭力和獲得核心競爭優勢的基石,并且是企業一切經營行為的準則和指南,其中包括制定定期財務報告。國外學者對企業戰略的研究由來已久。Michael E.Porter將其描述為“企業戰略一種應對競爭環境的變化并且努力的在競爭環境中脫穎而出的基礎性技能”。進一步的有學者指出,戰略是由制定、決策和執行組成的一套公司獲得競爭優勢以及未來盈利能力的一套體系。雖然學者們對企業戰略定義的認識有異,但是制定企業戰略的最終目標是為了企業價值最大化,其核心是獲取競爭優勢并形成可持續競爭力。Michael A.Hitt從戰略執行不同層次的角度,將戰略劃分為戰略輸入、戰略規劃和戰略實施三個層次。戰略輸入主要包括企業外部環境分析和內部環境分析。企業戰略的類型從戰略規劃的主體角度,可劃分為業務層戰略、公司層戰略、國際化戰略和合作戰略四個層次。而公司治理和道德、組織結構和控制、戰略領導力以及戰略性創業共同組成了戰略實施階段。在戰略視角下,企業對財務報告分析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構建財務分析指標體系之前,需先識別影響財務分析指標體系構建的關鍵因素。這些關鍵因素主要包括總體環境、行業環境和競爭者環境等外部環境,以及企業自身資源、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等內部環境。
三、企業戰略視角下的財務報告分析
1.戰略分析
Michael E.Porter提出的五力模型,創造性的將新進入者的威脅、替代品的威脅、競爭對手間的競爭程度、供方議價能力與買方議價能力納入影響企業競爭環境和行業環境的五種范疇之中。相比較于企業直接的競爭對手,五力模型更加關注于企業潛在的競爭對手與潛在的顧客消費群體,這些潛在的群體決定了企業未來的盈利能力,甚至會影響到企業未來的戰略制定與決策。傳統的財務報告只側重反映企業過去的盈利能力和現有的競爭資源,而以戰略視角下五力模型分析的財務報告便可以彌補這一缺陷和不足,成為未來新型財務報告的發展方向。
2.財務分析
主成分分析法利用了降維的思想,把反映某個問題的多個指標轉化為幾乎涵蓋了所用信息的少數幾個指標。數學模型如下:
由線性方程組可以得到:
約束條件為:
進行相應計算提取特征值大于等于1的主成分,得出成分矩陣為Ki,特征值為 ,則特征向量為 ,主成分得分
通過以上計算,從而得出主成分綜合得分為:
設表成分矩陣為A,則特征向量為:
設標準化的財務指標為B,則主成分得分為:
建立企業財務狀況的評價函數: ,
計算得到每個企業的綜合財務得分,并按綜合得分排名。
篇9
關鍵詞:資本結構 公司業績 A股上市公司 實證研究
一、引言
長期以來,有關資本結構的相關問題一直是國內外財務理論研究的熱點課題。在我國,上市公司作為企業制度改革的先驅首先接受著市場的檢驗和洗禮,其管理決策行為倍受利益相關者的關注。然而,當前我國上市公司的整體經營業績不高,除了公司治理結構不合理、不完善以外,上市公司資本結構不合理也是影響公司經營業績的重要因素之一。那么,上市公司所選擇的資本結構將會對公司業績產生何種影響以及如何對上市公司資本結構進行調整?是本文研究的焦點所在。從負債對股權結構的影響效應、負債所產生的破產危機效應、負債的債務契約效應、負債的監督效應、負債的資產替代效應以及負債的非最優化投資效應等六個方面,分析資本結構對公司業績的影響效應。本文以2007年至2011年我國A股上市公司作為研究樣本,以托賓Q值作為衡量公司業績的指標,在控制了公司成長能力、公司規模及稅收效應后,通過多元回歸考察資本結構、流動負債率及長期負債率對公司業績的影響。實證分析發現:資本結構與公司業績顯著負相關、長期負債比率與公司業績顯著負相關,流動負債比率與公司業績顯著正相關。
二、文獻回顧
(一)資本結構與公司業績呈正相關關系的相關研究 Brennan 和Schwartz(1978)提出了權衡理論。該理論認為,成本、稅收和破產成本會導致業績好的公司傾向于更高的賬面價值財務杠桿比率,從而使公司的賬面價值財務杠桿比率和業績之間呈現出正相關的關系。王娟、楊鳳林(2002)則將實證結果和權衡理論相結合,指出盈利能力強的上市公司財務風險相對較低,從而可以選擇較高的資本結構比率,盈利能力與負債率呈正相關關系。呂長江、王克敏(2002)以“托賓Q”為解釋變量,得出的研究結果也支持這個結論。張佳林、杜穎、李京(2003)選取了1997年至2001年電力行業的31家上市公司作為樣本,他們發現,所有年度的凈資產收益率與負債比率都呈顯著的正相關關系。
(二)資本結構與公司業績呈負相關關系的相關研究 Myers和Mujluf(1984)在吸收權衡理論、理論和信號傳遞理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提出了優序融資理論。按照優序融資理論,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股權融資的成本高企。當公司內部的留存收益不足以彌補公司投資的資金缺口時,負債將隨著投資規模的擴大而不斷地增加。因此,按照優序融資理論,盈利能力和賬面價值財務杠桿比率之間是負相關的關系。Friend 和Lang(1998)、Titman和Wessels(1998)、Rajan 和Zingales(1995)等研究發現公司獲利能力與杠桿的負相關關系。Mohd Perry and Rimbey(1998)研究了公司股權結構對公司資本結構的影響,結果表明公司業績與負債比率呈負相關關系。Simerly和Li(2000)也提出,在高度動態環境下,資本結構與公司業績負相關,在相對穩定的環境下,資本結構與公司業績正相關。張則斌、朱少醒、吳健中(2000)選取了我國深滬兩市943家上市公司作為樣本且以1998年的截面數據為依據進行了實證研究,結果表明:上市公司的資產盈利能力與負債比率呈負相關。馮根福等(2000)以1996年至1999年為研究區間,采用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對資本結構影響因素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公司的盈利能力與其資產負債率、短期負債與資產比之間存在極為顯著的負相關關系。廖勇(2002)選取了1993年年底前上市的45家公司1993年至2000年的托賓Q值和資產負債率進行分析,研究發現在我國,上市公司不能通過債務融資來提高企業績效,負債比例的提高會使公司績效降低。劉靜芳,毛定祥(2005)使用因子分析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對1997年前上市的50家樣本公司進行分析,發現公司績效與總負債和非長期負債負相關。
三、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一)理論分析 (1)負債對股權結構的影響效應。當企業規模保持不變時,增加債務融資可降低股權比例,間接提高管理者所持股份的股權比例,從而增加管理者的逆向選擇與道德風險的成本,減少股權成本,提升公司業績。(2)負債所產生的破產危機效應。當企業進行債務融資時,一方面獲得了債務資金,另一方面也產生了因資不抵債而造成破產的可能性。因此,企業引入負債,增加了破產概率,管理者為了自身利益,會更為努力的工作,提高公司業績。(3)債務契約效應。企業進行債務融資,形成債務契約。為避免債務人出現償債危機,債務契約會對企業自由現金流量的存量提出要求,從而抑制了管理者使用現金流量進行過渡投資,縮小管理者進行低效投資的選擇空間,進而提升公司業績。(4)負債的監督效應。為監督債務人的還款還息能力,債權人會通過閱讀債務人的財務報告、約談債務人等方式定期了解債務人的資產狀況、經營成果及現金流情況。這些將對管理者起到一定的監督作用,降低其逆向選擇及道德風險的可能性,提高公司業績。(5)負債的資產替代效應。當投資項目獲利時,股東可以獲得超過負債成本的大部分收益,而債權人不論投資收益是多少只能夠獲得債務利息;當投資項目失敗造成損失時,股東僅承擔有限責任,債權人則承擔投資項目失敗后債務資金無法收回的全部損失。因此,在現代公司,股東可能通過改變公司的經營策略和融資策略,從而將其風險轉移給債權人,進而吞噬債權人財富。負債的資產替代效應,使企業支付更高的債務融資成本,勢必降低其經營業績。(6)負債的非最優化投資效應。當企業進行債務融資時,為保證能夠按時還本付息,以及履行債務契約中的相關約束條款,企業往往極為謹慎的選擇投資項目,傾向于選擇更為安全、穩健的投資項目,但這些投資項目并不一定是最優項目,也不一定是價值最大化的項目。債務融資的存在,使企業在一定程度上喪失了進取性與創造性,投資與擴張過于保守,難以把握市場機遇,影響公司業績的提升。
(二)研究假設 隨著企業負債融資比重的增加,其財務風險將進一步擴大,當債務資金的投資收益率低于平均負債利息率時,其損失將通過財務杠桿進一步放大,從而降低公司業績;企業債務融資比重的增加,還會加大企業破產的機率。在這種情況下減少負債在資本結構中的比重反而有利于提升公司業績。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設:
H1:資產負債率與公司業績負相關
流動負債相較于長期負債,其對債務人的財務約束較少,可以減少債權人對企業的控制,企業可按自身的戰略規劃進行發展,而不必過多的與債權人進行協調,有利于企業的成長與經營業績的提高;由于流動負債期限較短,企業通過流動負債進行滾動融資,可以提高企業財務信譽,增加企業再次獲取債務的能力,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提升公司經營業績。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設:
H2:流動負債比率與公司業績正相關
長期負債可以使企業一次獲得較為長久的資金,有利于企業按其計劃使用資金安排生成經營。但長期負債相較于流動負債,其利息率要高于流動負債的利息率,增加了企業融資成本,進而增加企業經營成本,降低公司業績。其次,長期負債缺乏彈性,即企業在獲得長期負債融資后,在債務期間,即使沒有資金需求,也不能夠輕易提前還款,其產生的利息必須繼續支付,使企業融資決策陷入被動,增加了企業不必要的財務支出,降低公司業績。長期負債的債權人對于債務人有較為嚴苛的財務約束條款,這勢必束縛企業自身的發展,在瞬息萬變的市場條件下較難及時調整發展策略,影響企業的長期發展及業績。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設:
H3:長期負債比率與公司業績負相關
四、研究設計
(一)樣本選擇與數據來源 本文選取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所上市的A股公司為研究樣本。樣本選取依照下列原則:為避免A股、B股、H股以及境外股票之間的差異,本文數據樣本選取只發行A股的公司;剔除ST、PT類上市公司;剔除金融保險類上市公司;為了加強選取的數據的說明性,本文選取了2007年至2011年五年的數據作為樣本并剔除數據不全的上市公司。最后,本文研究的樣本確定為779家A股上市公司,共3895個觀測值。上市公司財務數據取自國泰安數據庫(CSMAR),并參照上市公司相應的年度報告,抽樣公司的年度報告來自于上海證券交易所網站。使用SPSS18.0軟件進行實證分析。
(二)變量定義 本文選取上市公司的托賓Q值作為衡量公司業績的指標。對于本文所考察的資本結構對公司業績的影響,則選取了三個解釋變量:即資產負債率、流動負債率、長期負債率。其中所有數據都選取企業當年各項財務指標期末數。針對本文所研究被解釋變量與解釋變量的特點,選取以下參數作為實證分析的控制變量:(1)公司成長能力,公司成長能力的判斷標準本文選取的是營業利潤增長率;(2)公司規模,衡量公司規模的標準本文選取總資產賬面價值自然對數;(3)稅收效應,稅收效應在理論上分為收入效應與替代效應,本文根據稅收效應的特點選取樣本公司的營業收入增長率作為考察稅收效應的指標。表(1)所示。
(三)模型建立 對于企業業績的評價,主要有以下評價指標:現金流量、投資報酬率和市場價值。本文出于如下考慮,選擇通過市場價值來評價公司經營業績:(1)現金流量指標并不能完整全面的反映公司業績,也不能可靠地預測公司未來的經營業績,必須要同時進行多方面的因素分析,才能有效的反映公司經營業績。(2)投資報酬率,指企業從一項投資性商業活動中得到的投資回報。因為管理者必須通過使用現有財產進行投資獲得利潤,所以有些管理者為了規避風險,使部門業績獲得較好的評價,往往會放棄某些高于資本成本,而低于目前部門投資報酬率的機會,或者減少某些具有一定風險但具有較高回報率的機會,這種情況的發生也使投資回報率這一指標不能完整的體現公司的業績和未來發展方向。企業市場價值的評價指標主要包括凈資產收益率(ROE)、托賓Q值等指標。凈資產收益率是凈利潤和當年年末的所有者權益的比值,主要用來測算公司股東投入資本的盈利能力,是反映資本收益能力的常見指標。在我國,由于政府相關部門監督機制的不健全,使得凈資產收益率受到較為嚴重的人為控制,并且由于凈資產收益率是基于歷史數據計算的回報率,并不能反映公司現在和未來價值,其作為公司業績的替代指標進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五、實證檢驗分析
(一)描述性統計 表(2)為各變量描述性統計結果。結果顯示:托賓Q值的均值為1.99,標準差為1.30。資產負債率的均值為0.49,標準差為0.18。流動負債比率的均值為0.81,標準差為0.20。長期負債比率的均值為0.19,標準差為0.19。營業利潤增長率的均值為1.15,標準差為9.41。總資產自然對數的均值為22.05,標準差為1.17。營業收入增長率的均值為0.34,標準差為2.66。
(二)相關性分析 表(3)結果顯示:資產負債率、流動負債比率、長期負債比率、總資產自然對數與因變量托賓Q值的相關系數均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顯著,說明資產負債率、流動負債比率、長期負債比率、總資產自然對數與因變量托賓Q值均具有顯著的相關性。其中資產負債率、長期負債比率、總資產自然對數與因變量托賓Q值的相關系數均為負數,說明這些變量與托賓Q值均具有顯著的負相關性。即資產負債率、長期負債比率、總資產自然對數越高,托賓Q值反而越低。流動負債比率與托賓Q值的相關系數為正數,說明流動負債比率與托賓Q值具有顯著的正相關性,即流動負債比率越高,托賓Q值也相應隨之越高。而營業利潤增長率、營業收入增長率因相關系數對應的P值均大于0.05,說明與托賓Q值的相關性不顯著。
(三)共線性診斷 本文在做多因素回歸分析前,先對各變量進行共線性診斷,如果各變量容忍度都大于0.1且方差膨脹因子(VIF)都小于10,表明各變量之間不存在復共線關系。經檢驗:各變量的容忍度均大于0.1,且方差膨脹因子(VIF)均小于10,說明各變量之間不存在復共線關系,均予以保留進入多元回歸分析,見表(4)。
(四)回歸分析 表(5)是多元回歸分析結果。結果顯示:在營業利潤增長率、總資產自然對數、營業收入增長率控制變量的控制作用下,資產負債率、流動負債比率、長期負債比率的回歸系數值分別為-1.882、0.790、-0.735,T值分別為-16.491、8.199、-7.323,對應的P值均小于0.05,具有顯著的統計學意義。說明資產負債率、流動負債比率、長期負債比率均會對托賓Q值產生顯著的影響作用。其中資產負債率、長期負債比率的回歸系數為負數,即資產負債率、長期負債比率越高,托賓Q值反而越低,呈負相關關系,與假設1、3一致。而流動負債比率的回歸系數為正數,即流動負債比率越高,托賓Q值也隨之相應越高,呈正相關關系,與假設2一致。
六、結論與建議
本文研究發現:在我國A股上市公司,資本結構與公司業績負相關,流動負債率與公司業績正相關,長期負債率與公司業績負相關。結論說明,在我國上市公司債務融資尚沒有充分發揮其財務杠桿的作用,負債的破產危機效應、債務契約效應與監督效應也沒有產生其應用的影響。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建議上市公司應保持合理的負債結構,使公司的債權治理效應進一步增強。在籌集資本的過程中,應遵循先內源融資后外源融資的順序。同時應進一步完善上市公司破產、激勵機制等,加強對債務人的監督機制。
參考文獻:
[1]劉鳳敏:《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影響因素及效應研究》,《沈陽工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年。
[2]夏迎梅:《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與公司業績的關系研究》,《上海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
[3]吳尚榮:《我國家電行業上市公司資本結構與公司業績相關性實證研究》,《華東交通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
[4]李銳:《中小企業資本結構與績效關系的實證研究――以安陽為例》,《湖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年。
篇10
關鍵詞:杜邦體系;盈利能力;工商銀行
一、引言
隨著金融國際化進程的快速發展,我國的銀行業已全面對外開放。一些經營愈百年的外資銀行駐入我國必然帶給我國商業銀行巨大的挑戰與競爭壓力。國有商業銀行在我國金融業的發展與穩定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肩負著金融業持續良好發展的重任。工商銀行作為我國最大的上市銀行,其業績表現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我國銀行業的發展狀況。因此本文以工商銀行為例,根據其年報財務數據分析評價其綜合盈利能力。
二、基于杜邦分析法的上市銀行盈利能力評價指標
杜邦體系分析法最初是由美國的杜邦公司創造的,并逐漸在企業當中盛行起來。其核心指標權益凈利率是一個具有非常強綜合性的財務分析指標,在國內證券市場上的應用也最為廣泛。杜邦體系分析法不僅能夠體現公司的銷售規模、資產營運、成本控制、籌資結構和成本控制狀況,也能夠綜合反映企業的營運能力、清償債務能力和盈利能力。傳統的杜邦體系分析法是將權益凈利率分解為權益乘數與總資產收益率。權益乘數=總資產除/股東權益,數值越高,則表明企業利用財務杠桿負債經營的程度越高,企業能得到更多的利益,但風險也因此更高;若該權益乘數較小,則說明企業利用財務杠桿負債經營的程度較低,公司在獲取少的杠桿收益的同時也承擔較低的風險。資產收益率=凈利潤除/總資產,該指標反映了公司所擁有資產的盈利能力,是影響權益凈利率最重要的指標。資產收益率又可以進一步分解為銷售利潤率和資金周轉率的乘積。
在財務分析中,杜邦分析體系一般主要是對企業、上市公司等非金融機構進行分析,其最初所采用的財務分析比率也是針對非金融機構提出來的。因為商業銀行與企業的運營機制不同、盈利路徑也不相同,因此在用杜邦分析系統對商業銀行的盈利能力進行分析時,應該在傳統的杜邦分析體系基礎上,結合商業銀行自身的運營模式、業務特點建立商業銀行盈利能力因素分析模型。
權益凈利率的數值兩個因素影響,資產收益率和權益乘數,本文依據典型的杜邦體系分析法,以權益凈利率作為商業銀行盈利能力因素分析模型的核心。在分析過程中,將權益凈利率作為分析商業銀行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標,然后對這一比率進行層層分解,分析構成這一比率的要素及其它們之間的關系,進而分析構成要素對商業銀行盈利能力的影響。借鑒杜邦分析法構建出的商業銀行盈利能力因素分析模型如下圖所示。
三、上市銀行盈利能力分析――以工商銀行為例
本文以工商銀行2010年-2013年年報數據為例,對工商銀行的盈利能力現狀進行分析和評價。
以上數據由工商銀行年報數據計算而得
(一)總體指標分析:
由表2可知,權益凈利率表示每一單位貨幣表示的權益創造的凈收益,2010年-2011年權益凈利率呈上升趨勢,2011-2013年呈下降趨勢,變化趨勢呈倒U型,說明工商銀行盈利能力穩中有升。總體來看,由于權益凈利率=凈利潤/股東權益,凈利潤和所有者權益均呈逐年遞增趨勢,但所有者權益增加速度略快于凈利潤增加幅度。
根據杜邦權益分析,權益凈利率=權益乘數x總資產凈利率。權益乘數代表每一單位所有者權益擁有的資產,總資產凈利率表示每單位貨幣表示的資產創造的凈收益。由表2可知,工商銀行的權益乘數呈逐年下降趨勢,是權益凈利率下降的主要驅動因素;2010―2013年,工商銀行總資產凈利率穩中有升,但上升幅度較小,因此對權益乘數的負向影響僅產生了部分抵消作用。因此工商銀行應當適當增加負債數額,有效運用財務杠桿以提高銀行的盈利能力。
(二)單項指標分析:
1.凈利息收入率
有表1知凈利息收入是工商銀行凈利潤的主要來源。工商銀行利息凈收入近年來增長較快,得益于工商銀行加強流動性管理和利率定價管理。凈利息收入率=凈利息收入/資產總額,整體來看,工商銀行的凈利息收入率維持在較穩定的水平,2010―2012年略有上升,歸因于人民銀行2010年下半年及2011年前三季度5次上調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凈利息差和凈利息收益率分別為2.49%和2.61%,比2010年上升14個基點和17個基點。受2012年人民銀行降息以及存貸款利率浮動區間調整政策的影響,2013年凈利息差和凈利息收益率分別為2.40%和2.57%,均比2012年下降9個基點。
2.中間業務收入率
中間業務是指是指銀行不占用自身資金并以中間人的身份,為客戶代辦收付款和其他委托業務并收取手續費的業務。因其風險小、成本低、收益高、多樣化等特點,大力發展中間業務是提高銀行盈利能力的一個有效途徑。2010-2013年,中間業務收入率穩中有升,影響收入的主要業務有三個:銀行卡發卡量和消費額增長帶動,投資銀行業務增長較快,結算清算及現金管理業務增加較快。以2013年為例2013年銀行卡業務收入285.33億元,增加50.39億,增長21.4%。投資銀行業務收入294.86億元,增加33.69億元,增長21.9%,主要是銀團安排、并購重組和股權融資等業務的較快增長所致。結算清算及現金管理業務較2012年增加30.14億元,增長11%。
3.營業支出率
由表1知工商銀行的營業支出率近年來較為穩定,呈上升趨勢。由表1可知工商銀行2010―2013年的營業支出整體呈較快的上升趨勢,其首要驅動因素是業務及管理費用的逐年上升,如2013年業務及管理費1,6520.80億元,比2012年增加119.44億元;另外,資產減值損失計提的上升也是導致營業支出上升的另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2011年計提各類資產減值損失311.21億元,比上年增加31.33億元,增長11.2%。其中計提貸款減值損失318.32億元,增加39.44億元,增長14.1%,2013年工商銀行實施穩健審慎的撥備計提政策,計提各類資產減值損失比上年增加了45.76億元,增長13.6%。
4.所得稅支出率
實際稅率較低,維持在23%左右,由于法定稅率的降低、遞延稅收資產調整因素消失以及持有的國債利息收入免稅等原因,可以看出所得稅率的迅速下降是工商銀行業績驅動的主要因素之一。所得稅費用支出逐年上升,所得稅費用支出率維持在40%的狀態。
四、結論
盈利目標的實現是我國商業銀行提高國際競爭力保持持續成長力,尋找新的價值增長點的有效途徑。通過對工商銀行的盈利性分析發現,我國商業銀行的盈利水平逐步提高,各項指標較為穩定,但仍有許多可以改進完善的地方:第一,工商銀行應該適當提高負債水平,以有效運用財務杠桿獲得更多收益。第二,工商銀行應當大力發展中間業務,以改善收入來源單一,優化收入結構實現多元化經營模式,提高競爭力。第三,在營業支出方面,工商銀行應當加大對業務及管理費用的控制力度,厲行節約,構建集團化經營的現代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利潤核算和考核體系。(作者單位:西安財經學院)
參考文獻
[1] 韓瑩.基于杜邦分析法的我國上市商業銀行盈利能力分析.山西財經大學.碩士論文2013.
- 上一篇:人力資源管理分析論文
- 下一篇:人物形象分析論文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企業償債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