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實訓報告范文10篇
時間:2024-05-03 08:32:51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保險實訓報告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模擬法庭在保險學教學的應用
摘要:在“保險學”授課中開展模擬法庭實訓教學有助于解決案例教學的不足。模擬法庭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有助于促進學習并提高專業能力。模擬法庭實訓教學以學生為主體開展,學生們通過搜集整理現實案例開展模擬審判,最終形成相關實訓成果資料。教師通過設置合理考核評價機制,引導訓練提升學生的能力。
關鍵詞:模擬法庭;實訓;保險學;教學;能力培養
“保險學”兼具理論性和實踐性,強調知行合一。為避免課堂上講授的理論知識過于抽象,現行的主流教學模式是案例分析法。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案例去分析理論要點、討論核心要件講解理論知識的精髓,從而理論聯系實際,使學生掌握相關知識、理論和技能。這種教學模式確實激發了一定的學習興趣,使枯燥的課堂變得生動有趣。但是,案例分析法教學模式也存在兩個缺陷,即死標本與假問題。一方面,案例的易過時、易變質的特性使得高質量的案例供應不足;另一方面,案例教學法中所研討的問題是他人經歷而學生當下并未親歷的“假”問題,很難還原案例復雜與真實的情景,案例教學的針對性不強,學習的轉化運用鏈條加長,教學目標的達成度大打折扣。“模擬法庭”教學模式充分運用案例分析、分組討論、理論研討、主題發言、法庭論辯等教學方法,強化“保險學”課程“教、學、研”的良性互動,保險法學教育的層次性發展。因此,在“保險學”的教學過程中,以任務與問題為核心,充分發揮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作用,主動去建構知識、發現知識、轉變知識和擴展知識,具有極大的推廣價值。
一、模擬法庭教學在“保險學”課堂運用的價值
(一)模擬法庭教學契合“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
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98年提出高等教育需要轉向“以學生為中心”的新視角和新模式后,高等教育的發展步入新階段[1]。以學生成長為中心的理念,“立足于學生作為獨立個體的發展和作為社會成員的成長的全面需求之上,凝聚在學生主動投入、積極探索的學習過程中,體現為學生延續終身的學習與發展能力的全面提升”[2],其實質是把學生視為學習過程的主體和教育改革的主要參與者,教師是學習過程的組織者和主導者。模擬法庭教學很好地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要求學生要有充分的知識準備,可以最大限度地激活已有的知識經驗結構中的儲存,充分提取、組織對當前爭論有用的信息,而且還要將之進行抽象、概括、比較、歸類,即在此基礎上建立一系列比較正確的概念化的邏輯體系;同時,模擬中的原告、被告及法官角色也要充分吸收各方觀點的有效信息,完成對相關保險學知識的“審問和明辨”。這一過程,基本由學生根據現實案例自主完成,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
《保險學基礎》課程現狀與改革
【摘要】本文通過對《保險學基礎》這門課程的學科特點以及授課對象進行分析,分別從這門課程中的現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這門課程改革的相關內容進行了探討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改革建議。在改革的過程中必須加強對高職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職業能力等方面的培養,形成一種新型的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樣才能更好地促使學生不斷去努力學習這門課程,并不斷提高自身的職業能力。
【關鍵詞】保險學基礎;人才培養;課程現狀;改革探討
一、《保險學基礎》課程在高職金融保險專業人才培養體系中的現狀
現在隨著經濟的快速穩定發展,我國的保險行業也在飛速的發展,使得保險學的課程學習也在不斷加強。《保險學基礎》課作為高職金融保險專業的核心理論課程,注重保險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保險基本操作技能的學習,還可以更好地構建金融保險專業學生的金融知識框架。在過去的課堂中,《保險學基礎的》教師對保險的分類、保險的基本原則等理論知識的提出較高要求,卻忽略了如何利用此類理論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問題,因此我認為《保險學基礎》這門課程的最重要的目的是讓學生能夠熟練的將保險基礎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學會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因此在高職金保專業人才培養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要在學生的職業能力以及未來的發展需求的基礎上進行課程的改革。
二、在目前高職的《保險學基礎》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的保險業也在飛速前進,但高職《保險學基礎》課程教學依然滯后,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1.我們的學生在學習中往往僅重視理論,創新能力不足,動手能力較差。因此需要老師在教學中結合理論與實踐,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想盡辦法能讓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2.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高校中基本還是采用傳統的填鴨式的教學,授課教師主導課堂,僅是強調學生要記住課上所講的理論知識,卻沒有讓學生進行獨立思考或實務操作,教學的質量以及教學的效果打了較大折扣,學生的學習興趣相對較小。授課的老師一般是科班畢業,沒什么實踐經驗,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沒有得到顯著的教學效果。3.保險的實訓教學欠缺實效。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保險實訓的基地建設資金投入不足,沒有購買動輒幾十萬的保險實務操作軟件,實訓的基地以及實驗室極其簡陋,造成學生即使掌握了理論知識也無法進行實務操作;二是實訓的教學方法過于單一。這是由于在教學的過程中,授課教學過于偏重理論知識的掌握,而在實務操作的過程中則采取敷衍的方式,造成學生在實踐中運用理論知識的能力相對較低,這也極大的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人才培養社會保險課程改革研究
摘要:蓬勃發展的社會保險事業、日漸增長的工作負荷和日趨復雜的事務對社會保險人才的專業能力和政策分析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基于改革需求,提出課程改革目標:培養懂政策、業務、技術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理論扎實且精通實踐的管理人才等。為落實目標,提出課程建設內容:發展實訓平臺并創新利用;搭建多主體參與的社會保險情景決策劇場;凸顯核心流程與關鍵內容;建設用于實務與政策分析的案例庫;轉變傳統被動式學習為參與式等。
關鍵詞:社會保險;課程改革;管理;實務
“社會保險”是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的主干課程,旨在使學生掌握社會保險的基礎理論和知識,培養社會保險實踐問題診斷與解決技能,為從事社會保險管理經辦及相關工作奠定專業基礎。從以往的教學效果看,因“理論與實踐”、“學習與研究”之間的脫節,學生對社會保險的新趨勢、新理論、新政策掌握不足,缺乏實踐能力及政策分析能力,難以適應社會保險管理經辦工作標準化、信息化、專業化發展的要求,學習成果難以被政府、公司、高校等認可。為適應社會保險事業發展的需求,拓寬學生就業與發展渠道,需要探索社會保險課程的改革,分析改革需求,明確改革目標,轉變課程建設理念,改革課程內容與教學方法,以更好地培養社會保險管理與實務人才。
1社會保險課程改革需求的提出
1.1社會保險管理經辦人才缺口增加,但社會保障專業人員占比不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年來,我國社會保障實現了從部分覆蓋走向全民福祉的發展目標[1],作為核心的社會保險事業蓬勃發展,織就了全世界范圍內規模最大的安全網,但社會保險管理經辦隊伍的工作負荷越來越重,經辦機構工作人員與參保人次的比例遠低于國際平均水平[2],迫切需要從提升專業化水平的角度提升效率,對社會保險人才的數量、質量提出更高要求。然而,社會保險事業管理部門反映,在已有的專業隊伍中,社會保障專業背景的人員占比較低,缺乏既懂技術又懂業務的復合型人才。1.2社會保險課程傳統教學方式的效果有限,新興實訓教學的內容相對滯后。目前,社會保險課程的教學方式以多媒體講授為主,并重點講授三部分內容:側重理論的教材知識、側重實踐發展的熱點討論、聚焦實務的政策分析與操作,課程內容體系覆蓋理論、前沿熱點、政策設計與實務,但單向、灌輸式的教學方式效果有限[3]。國內部分院校的社保專業開始建立實驗教學中心,發展場景化實訓,但因開發周期長、更新慢,實訓軟件與實踐也存在一定脫節[4]。1.3校政企缺乏合作,社會保險課程內容不能有效對接社會需求。社會保險課程的內容與地方人社局、社會保險事業管理中心等實務部門和用人單位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緊密關聯。面臨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制度并軌、醫療保險制度整合與醫療保障治理體系優化、社會保險費用征繳改革等不斷涌現的新問題、新工作,實務部門也急需加強政策學習,創造性地探索地方解決方案。然而,相關院校與實務部門缺乏有效合作,社會保險人才的培養也未能有效對接社會需求,專業的區域影響力不足。
2社會保險課程改革目標的討論
高職《保險學基礎》課程現狀與改革
【摘要】本文通過對《保險學基礎》這門課程的學科特點以及授課對象進行分析,分別從這門課程中的現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這門課程改革的相關內容進行了探討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改革建議。在改革的過程中必須加強對高職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職業能力等方面的培養,形成一種新型的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樣才能更好地促使學生不斷去努力學習這門課程,并不斷提高自身的職業能力。
【關鍵詞】保險學基礎;人才培養;課程現狀;改革探討
一、《保險學基礎》課程在高職金融保險專業人才培養體系中的現狀
現在隨著經濟的快速穩定發展,我國的保險行業也在飛速的發展,使得保險學的課程學習也在不斷加強。《保險學基礎》課作為高職金融保險專業的核心理論課程,注重保險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保險基本操作技能的學習,還可以更好地構建金融保險專業學生的金融知識框架。在過去的課堂中,《保險學基礎的》教師對保險的分類、保險的基本原則等理論知識的提出較高要求,卻忽略了如何利用此類理論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問題,因此我認為《保險學基礎》這門課程的最重要的目的是讓學生能夠熟練的將保險基礎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學會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因此在高職金保專業人才培養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要在學生的職業能力以及未來的發展需求的基礎上進行課程的改革。
二、在目前高職的《保險學基礎》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的保險業也在飛速前進,但高職《保險學基礎》課程教學依然滯后,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1.我們的學生在學習中往往僅重視理論,創新能力不足,動手能力較差。因此需要老師在教學中結合理論與實踐,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想盡辦法能讓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2.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高校中基本還是采用傳統的填鴨式的教學,授課教師主導課堂,僅是強調學生要記住課上所講的理論知識,卻沒有讓學生進行獨立思考或實務操作,教學的質量以及教學的效果打了較大折扣,學生的學習興趣相對較小。授課的老師一般是科班畢業,沒什么實踐經驗,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沒有得到顯著的教學效果。3.保險的實訓教學欠缺實效。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保險實訓的基地建設資金投入不足,沒有購買動輒幾十萬的保險實務操作軟件,實訓的基地以及實驗室極其簡陋,造成學生即使掌握了理論知識也無法進行實務操作;二是實訓的教學方法過于單一。這是由于在教學的過程中,授課教學過于偏重理論知識的掌握,而在實務操作的過程中則采取敷衍的方式,造成學生在實踐中運用理論知識的能力相對較低,這也極大的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會計工作個人計劃
在過去的一年中,我系按照學院工作部署,圓滿的完成了北遷大學城,人才培養水平評估,常規教學,學生管理等各項工作任務,全系教師發揚艱苦奮斗,團結協作的精神,取得了顯著的工作業績和效果。展望*5年,我系將嚴格按照學院的工作安排和要求,根據新的一年學院提出的發展目標以及我系的實際情況,繼續發揚艱苦奮斗,團結協作的工作作風,努力做好以下各項工作: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重點
(一)指導思想
以十六大精神為指導,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開拓創新,圍繞學院*5年總體工作思路,在認真落實教學管理工作和學生管理工作的基礎上,抓好專業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和畢業生就業工作,繼續加強實踐教學,突出課程建設工作,努力實現各專業的培養目標。
(二)工作重點
1,教學管理工作
論證券專業與金融人才培養方案
一、專業培養目標
金融管理與實務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是:專業基礎知識扎實,適應經濟金融管理、服務一線需要、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二、學制
基準學制為三年,實行學分制教學管理模式,修業年限2-5年。
三、培養規格及要求
(一)基本要求
國際貿易實訓課程業務操作能力培養論文
摘要:國際貿易場景實訓課程作為對現有過予理論化的國際貿易課堂教學、機械的機房實訓室及難以掌控的校外企業實習環節的有效補充,在培養學生的國際貿易業務實際操作能力和相關業務素養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對國際貿易場景實訓課程的培養目標進行較為清晰的定位的基礎上,對該課程培養的各種能力進行分析并構建該課程培養的能力指標體系對培養合格的貿易人才尤為重要。
關鍵詞:國際貿易;場景實訓;能力指標體系
經濟全球化加快了我國融人世界經濟的步伐,也毋容置疑地帶動了我國進出口貿易的迅速發展。為了適應當前越來越頻繁的國際貿易往來活動,對國際貿易專業的高級實用型人才需求量大大增加,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國際經濟與貿易的相關專業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求學生有著熟練的國際經濟與貿易的實際操作技能和相關的業務素養。因此,開設國際貿易場景實訓課程是非常必要的,他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對以往在課堂上所學的理論和業務知識進行鞏固,更重要的是它可以解決機房加軟件的模擬實訓操作的機械性和校外企業難以掌控的問題,讓學生處在真實的場景環境中來完成國際貿易的各種業務,幫助學生培養國際貿易業務實際操作能力和其他相關的業務素養。
一、國際貿易場景實訓的培養目標
(一)培養學生國際市場分析與決策能力
作為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學生,首先必須具有較強的國際市場}同察力,那么在國際貿易場景實訓課程中,首先就要訓練學生的國際市場分析與決策的能力。學生在進行場景實訓之前,都會獲得一份真實的公司運營的資料,要求做市場調查并撰寫立項報告,在這個過程中輔導老師會全程輔導,而且有針對性的對學生的市場分析和決策的能力進行訓練。
投資和理財專業構建思考
當前在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等發達國家,眾多的理財人員活躍在銀行、保險、證券、稅務等行業,以專業化的金融知識,指導人們理財和制定投資計劃,以實現客戶的財務目標。據我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公布的一項國內調查結果顯示,約有70%的居民希望自己有理想的理財顧問,50%以上的人愿意支付理財咨詢費。可以看出目前人們迫切需要全面專業的理財服務。因此,理財規劃師這一全新的職業在我國顯露出廣闊的發展前景。相形之下,我國在投資與理財專業的教學方面卻出現了明顯滯后的局面。北京農業職業學院財政金融系在多年舉辦金融保險和會計專業的經驗基礎上,廣泛聽取了行業專家意見,經過多次調研和論證,于2002年開辦了該專業,該專業的建設主要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
一、專業建設起步階段(2002-2004年)
投資與理財專業成立于2002年,當時理財這一行業剛剛被人們知曉,我們看到了該專業的發展前景,進行了大量的市場調研,并聘請專家論證,可以說該專業的設立在當時是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的,北京農業職業學院成為北京市第一個開設此專業的高等職業院校。該專業設立之初面臨的主要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專業的社會認知度低,當時大多數人都不大了解該專業,使得在當年招生中,生源的質量低于其他專業,2002年第一期招生的21名學生大多數是第二志愿錄取,而且還有降分錄取的學生。二是沒有一套成熟的教學計劃,由于該專業是新設專業,沒有任何可以借鑒的資料,通過全體教師共同研究,在參照會計、金融保險等相關專業的教學計劃的基礎上,再結合本專業特點,并多次征求行業專家意見,制定了投資與理財專業的教學計劃。三是專業定位還不是很明確,雖然在專業設立之初,我們已看到了該專業的廣闊發展前景,但具體到培養出來的學生應具備什么樣的能力和素質,大家的認識還不是很明確統一,加之投資與理財這一行業在我國也是剛剛興起,因此2005年的第一屆畢業生雖然全部實現了就業,但專業對口率并不高。
二、專業初步發展階段(2004-2006年)
經過幾年的發展,財政金融系的專業教師對理財專業市場需求和專業教學內容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特別是隨著學院2005年教學評估工作的全面開展,在“以評促建”的原則指導下,投資與理財專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使這個專業邁上了新的臺階。這主要表現在:一是重新修訂了教學計劃。把學生應具備的職業素質能力明確地寫進了教學計劃,圍繞專業能力開設所學的課程,這就使得課程設置更具有針對性。同時還根據本專業學生應具備的專業能力及學院已具備的條件,設計出了相應的實訓課程,并編寫了實訓大綱和實訓指導書。新修訂的教學計劃更突出了該專業的特色,使之更貼近行業的需求。二是進一步明確了該專業學生應具備的基本素質能力,即金融產品的投資分析能力;企、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能力及家庭理財規劃能力,其中核心能力是家庭理財規劃能力。三是教師經過各種形式的理論、實踐培訓,理論和實踐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四是我們主動走出去,帶領學生參加各種實踐活動。根據本專業情況,我們多次帶學生們到證券公司參觀,還聘請公司的專業人員為學生現場進行證券行情分析。我們利用寒暑假,根據事先設計的主題,織組學生進行社會實踐活動,比如組織學生到銀行、儲蓄所了解當前金融機構的理財品種及收益情況,分別對各種理財產品進行比較和分析。根據北京農業職業學院來自京郊的學生較多的特點,結合當前的熱點問題,設計了“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問題調查問卷,要求學生根據實際調查情況填寫,并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通過這些活動,使學生既能夠深入實際,了解本行業實際情況,又能提高他們的分析問題能力。此外,還通過參觀國際金融博覽會等活動,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增強了學生對本專業的感性認識,也使這些相關的金融機構了解和認識了我們的學生,為今后進一步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三、專業快速發展階段(2007年至今)
地方高校金融學實踐教學體系研究
摘要:地方高校金融學本科教學主要培養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面向業務第一線的應用型金融人才。本文在分析當前地方高校金融學專業實踐教學普遍存在問題的基礎上,借鑒CDIO工程教育理念,詳述了地方高校金融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最后從實踐教學團隊、實踐教學管理機制、實踐教學考核評價機制三方面討論實踐教學體系支撐條件建設。
關鍵詞:CDIO工程教育模式;金融學專業;實踐教學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以能力培養為目標、以“基于項目的教育和學習”和“做中學”為理念、強調學生以主動、實踐的方式學習的新型工程教育模式[1-2],以CDIO模式的先進理念為指導,構建地方高校金融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不失為一種有益的探索。
一、CDIO模式下地方高校金融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
借鑒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理念,構建金融學實踐教學體系,應按照培養學生個人的學術知識、團隊協作與交流能力、實踐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這一培養目標的要求,以金融業務項目為背景,對課程和教學資源進行優化整合。改革后的金融學實踐教學體系應是一個圍繞專業進行組織,將能力培養滲透到課程體系中,通過每門課程和每個教學環節落實關于學術知識、團隊協作與交流能力、實踐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學習效果的有機體系。通過實踐教學,讓學生真正實現“在做中學,學后用”,將知識學習與能力培養相互統一。1、以就業為導向、崗位為本位,橫向建立實踐教學體系模塊金融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模板設計可在大金融平臺上,按照市場需求分為銀行實踐模板、投資實踐模板和保險實踐模板三塊。對于每個模塊的設置可將相關課程進行整合,如銀行方向主要包括“貨幣銀行學”、“商業銀行管理”、“銀行信貸管理”等;投資方向主要有“證券投資學”、“期貨實務”、“公司金融”等;保險方向主要有“保險學”、“人身保險”、“財產保險”等。對于各模塊的實踐教學體系構建,應以崗位為本位,按照“認識崗位———學習崗位技能———整合崗位能力———實踐檢驗”的順序,以崗位業務和崗位技能為出發點,按崗位劃分實踐學習的項目和任務,按照“崗位———任務———流程”來確立崗位能力訓練內容。依此為基礎“以技能為點,崗位為線,企業為面”構建實踐教學體系,要求以某一典型項目設計或工作任務中心,開展具體典型工作任務單一的技能訓練,再將一個個單一技能整合為崗位任務,然后將多個崗位任務和一個個崗位的技能,按金融企業運作過程建立實戰型實踐教學,以模擬與實戰結合的方法整合崗位核心能力,訓練學生人際團隊合作、決策等能力,培養學生職業崗位綜合能力。2、區分課堂內與課堂外、校內與校外,縱向完善多層次的實踐教學體系平臺縱向層面上,金融實踐教學可分為課堂內實踐教學、校內課堂外實踐教學、校外實踐教學三個層次。各層次間相互銜接、相互補充。(1)課堂內實踐教學。課堂內實踐教學是實踐性教學的第一層次,具有基礎性和啟發性的作用。其主要包括案例教學和課程實訓教學。案例教學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步驟:課前事先布置案例課題、學生自主分析;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課堂指定學生發言,組織全班討論;最后,總結歸納,內化提升,課后學生進行書面歸納,提交書面報告。課程實訓教學即根據金融專業培養要求,針對實用性強的課程設計與職業實踐相符的實訓項目,進行系統的訓練,提高學生實踐應用能力。(2)校內課堂外實踐教學。校園內課堂外實踐教學是實踐性教學的第二層次,它是指以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人際能力為目的的科研訓練和課外文體活動。校內課堂外實踐教學主要可以采取以下多種方式:一是開展各類金融實踐技能競賽。地方高校通過舉辦并組織學生參加理財規劃大賽、證券投資模擬大賽、“挑戰杯”大賽等實踐創新活動,以比賽帶實踐,可促進學生分析能力、實際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二是舉辦金融熱點問題辯論賽。針對金融熱點問題辯論,既可激發學生對金融熱點問題的關注,提高專業責任感,又可培養其分析能力、表達能力、團隊意識。三是創辦金融刊物。提供平臺給學生創辦自己的金融類報紙和期刊,可讓學生在信息采集、采訪溝通、文章寫作等過程中不斷提高專業水平和創新、人際能力。四是開展金融實務界專家講座。定期邀請商業銀行、證券公司、期貨公司、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和金融監管部門的金融實務專家開展講座,可讓學生及時了解金融實務動態、掌握最新金融實務知識,為培養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創造條件。(3)校外實踐教學。校外實踐教學是實踐教學的第三層次,包括認識實習、學年實習、社會調查和畢業實習等。校外實踐教學環節以校外實習基地為主要平臺,這一平臺是聯系社會與學校的紐帶,是學生技能訓練的真實環境,是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重要基地。
二、CDIO模式下地方高校金
基于校企合作的投資與理財論文
一、高職投資與理財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多年的辦學積累以及對開設投資與理財專業的高職院校的調查,發放電子調查問卷100份,回收86份,有效率為80%。調查顯示所有的高職院校都能認識到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在實踐教學體系的建設中都有所進展但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之處表現為以下幾點。
1.實踐教學計劃的制定過程中企業與行業專家參與度不高。
經調查在企業及行業專家是否參與實踐教學計劃的制定這一問題上與8%的高校回答沒有,只有42%的高校回答有足以說明企業參與度不高。
2.實踐教材的編寫缺乏企業專家參與。
在“您所在學校投資與理財專業目前使用的實踐教材來源是什么”這一問題上與6%的高校回答為自行編寫,只有20%的高職學校回答是由本校教師與企業專家共同開發、編寫,還有13%的高職學校是和其他學校共同編寫剩余11%的高職學校目前依然沒有專門的實踐教材。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保險公司業務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