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終身教育工作計劃

時間:2022-03-27 06:45:00

導語:教育局終身教育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育局終身教育工作計劃

年市終身教育工作堅持以鄧小平理論、“”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在黨的精神指引下,著力實現《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關于推進學習型社會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的“人人皆學、時時能學、處處可學”的學習型社會建設目標;以迎世博為契機,以大力發展終身教育、推進學習型城市建設作為提高市民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的基本途徑,進一步完善辦學條件,促進教育公平,關注社會民生,努力為全體市民提供接受各類終身教育與培訓的機會和保障;為加快推進實現“四個率先”、建設“四個中心”,為的科學發展、創新發展、健康發展、和諧發展創造更為優良的氛圍作出應有的貢獻。

一、進一步推進終身教育體系建設

1.以社區學院功能建設為重點,進一步推進終身教育體系綜合平臺建設

在19個區縣社區學院建成的基礎上,年重點推進區縣社區學院整合區域內各類終身教育資源的功能建設,基本形成能夠開展成人中高等學歷教育、職業技能培訓、社區教育和市民終身學習活動的終身教育體系綜合平臺;進一步在管理運行、經費投入、人力資源、教學內容與形式、評估標準、課程信息化、學業學分化等方面探索適合社區學院發揮綜合平臺功能作用的體制機制、方式方法和發展路徑。

2.以“市市民終身學習網”建設為重點,進一步推進終身教育與學習資源共享平臺建設

在第一期40萬用戶系統平臺建設工程基礎上,年繼續推進系統平臺的拓展和學習與管理功能的完善。實現市、區縣、街鎮(鄉)、居(村)委四級網絡管理服務的互聯互通,對學習者在任何網點、任何時段的網上學習情況,實施個人信息全息管理,初步建立市民網上學習檔案庫;形成網上資源建設機制,通過委托、獎勵、購買、租賃等方法,推動和鼓勵遠程教育集團、各區縣政府、社會力量共同開發網上終身教育與學習資源,建設分布式資源數據庫,并運用市級網絡管理平臺的服務功能,形成全網資源的綜合調度,實現各級網絡站點教育與學習資源的共享;嘗試建設網上交流展示和互動體驗平臺,建立網絡展覽館、圖書館,開展網上學習成果展示、網上讀書交流、網上講座論壇、網上學習優秀評選等活動,營造自主學習、自由學習、快樂學習的終身學習氛圍;鼓勵區縣積極開展市民網上學習模式探索。

3.以街道社區學校和鄉鎮成人學校標準化建設為重點,進一步推進終身教育體系基礎平臺建設

繼續推進街道社區學校和鄉鎮成人學校的標準化、規范化和信息化建設,研究制定《市街道社區學校建設標準》和《鄉鎮成人學校建設標準》,使其在學校建制、管理機制、經費投入、人員配置、師資隊伍、校舍設施、業務功能等方面落實健全。年計劃推進20所街道社區學校和鄉鎮成人學校建設。

4.以老年教育、農村教育、外來務工人員教育培訓為重點,進一步推進終身教育體系公益性平臺建設

繼續開展年度創建示范性老年大學(學校)評估工作,召開年度創建示范性老年大學(學校)評估工作總結表彰大會;組織編寫老年教育課程系列教材;辦好“老年人學習網”,督促加強收視點的規范管理,組織實施“老年人學習網”二期規劃與建設工作;繼續舉辦“老年教育藝術節”系列活動。以產業結構調整的需要為出發點,建立區縣統一領導、鄉鎮具體實施、社會教育資源共同參與的農民技能培訓長效機制;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和農村實用技術培訓,開展農村成人繼續教育改革實驗,繼續加強和發展以農民技能培訓為核心的農村教育;繼續配合市信息委做好“千村萬戶”農村信息化培訓普及工程。聯合各有關單位、機構、組織和區縣政府,依托街道社區學校和鄉鎮成人學校,推動開展外來務工人員的文化與法律知識、職業與崗位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培訓工作。

5.以社區教育實驗和示范工作為重點,進一步推進終身教育體系的內涵建設

繼續指導與組織開展創建全國社區教育示范區工作;開展第二輪市社區教育實驗街鎮(鄉)和年市社區教育實驗項目申報工作,通過社區教育實驗和示范工作的開展,促進各區縣探索創新社區教育科學長效的體制機制,開發各自的組織領導優勢、區域發展優勢、社會文化優勢,逐步形成區縣推動、社區開展、學校實施、市民參與的社區教育工作形態。

6.以“學分銀行”的探索與試驗為重點,進一步推進終身教育體系的溝通與銜接

年,探索以電視大學為主體,以開放專科教育為核心,各區縣業余大學、國家自學考試、普通高校網絡教育、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成人高中階段教育和政府認定的職業技能培訓等共同參與,初步形成以課程學分為基礎的、“雙向學分互認”和“單向學分認定”并行的“學分銀行”框架體系,為今后進一步形成各級各類教育與培訓相互銜接融通的完全的終身教育“學分銀行”體系打下良好的發展基礎。

二、深化學習型組織創建工作

會同市級機關工委、市總工會、市婦聯共同開展學習型組織“5511”創建活動,即組織推選50個機關、50個街鎮、100家企事業單位、1000戶家庭開展學習型組織創建活動,組織學習型組織創建單位骨干培訓,舉辦市學習型組織創建工作經驗交流會,在試點基礎上進一步開展創建學習型組織評估工作。

三、規范民辦非學歷教育工作

1.制定標準,開展評估,規范民辦非學歷教育院校(機構)辦學行為

頒布和實施《市民辦非學歷教育院校(機構)設置審批和管理辦法(試行)》和《市民辦非學歷教育院校(機構)設置標準(試行)》;探索建立本市民辦非學歷教育辦學狀況評價制度,研究制定《市民辦非學歷教育院校(機構)辦學水平評估辦法》和《評估指標》;積極鼓勵區縣根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探索建立區域性民辦非學歷教育相關配套政策和管理方法;組織開展本市民辦非學歷教育院校(機構)“證照齊全、亮證辦學”情況專項檢查;加強校園校舍安全督促檢查工作。

2.依托網絡,公開信息,暢通民辦非學歷教育院校(機構)的資訊渠道

建設本市民辦非學歷教育信息公開查詢系統和網上管理服務平臺;組織編撰出版《市民辦非學歷教育院校(機構)學年度資訊大全(黃頁)》,免費向社會各界提供使用。

3.依法審批,健全檔案,完善中外合作辦學非學歷教育管理制度

做好一年兩次中外合作辦學非學歷教育機構和項目的申報和審批工作;做好本市中外合作辦學非學歷教育機構和項目換發《辦學許可證》工作;進一步梳理本市中外合作辦學非學歷教育機構和項目,健全管理檔案,依法加強對中外合作辦學單位的管理和指導。

四、完善高等非學歷教育管理工作

1.調查研究,確立制度,完善高等非學歷教育管理工作

全面完成對本市普通高校規范辦學工作的專項調研和督察工作,制定相應措施,健全管理體制,落實責任追究制度,建立長效機制。全面開展對于本市普通高校舉辦非學歷教育培訓和繼續教育的社會需求、辦學現狀、優勢特點和“瓶頸問題”的調研工作,起草制定《本市普通高校開展非學歷教育培訓和繼續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進一步完善政策和制度,指導和促進本市普通高校非學歷教育培訓和繼續教育工作的健康發展。

2.加強領導,規范監督,完善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工作制度

完成新一屆市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委員會的調整組建實施工作,進一步加強對本市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工作的組織領導;繼續做好對本市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社會助學單位辦學狀況的專項檢查工作,研究制定關于“加強本市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助學工作管理”的規范性文件,進一步理順管理體制,落實管理責任,健全工作制度,完善本市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助學機構的辦學準入和管理規范。

五、積極開展市民學習活動

辦好第五屆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第二屆學生與市民網上讀書評書活動、第三屆市民詩歌創作比賽和家庭講故事比賽以及第二屆市民好書換好書活動等各類市民學習活動,營造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社會氛圍;建立健全市民學習品牌項目和活動的協調聯動、合作推進的機制,共同搭建公共平臺,著力形成品牌活動的廣泛影響力。

六、加強宣傳表彰工作

做好《學習型社會建設白皮書()》、《年職工教育統計》的編寫出版工作;組織辦好《社區教育》、《長三角終身教育》雜志;進一步做好《市推進學習型社會建設指導委員會簡報》編發工作;組織拍攝學習型社會建設電視宣傳片;組織各種媒體開設學習專欄、專版和專題節目;開展市推進學習型社會建設先進單位(集體)和先進個人表彰工作。

七、推進制度建設

積極開展終身教育立法調研,上半年爭取形成終身教育調研報告和《市終身教育促進條例(暫名)》(草案)的起草工作,并協助市政府法制辦報送市人大教科文衛委;探索社區教育教師職業化、專業化制度試點建設;開展“市民終身學習卡”制度試點工作;建立與實施終身教育統計工作制度。

八、制定中長期規劃

制定《終身教育改革與發展中長期規劃綱要(-年)》,全面推進終身教育和學習型城市的戰略性發展。

九、加強終身教育理論研究

積極開展構建終身教育體系、推進學習型社會建設的理論研究,重點開展有關社區學院與社區學校體制機制、終身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創建學習型組織、創新終身學習模式、銜接融通各級各類教育與培訓、發揮社會機構作用、促進文化教育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等方面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

十、在終身教育體系中納入語言文字工作要求

由市語委辦牽頭,委托市語言文字水平測試中心組織有關專家編寫《市民普通話讀本》(基礎版和提高版),列入培訓課程之中,供各區縣社區學院選用;借助終身教育的廣闊舞臺,聘請一大批學習培訓過的市民擔任社會用字監測員和志愿者,對社會方方面面和每個角落的社會用字進行實時監測,為2010年世博會營造良好的語言文字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