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教育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4-24 02:17:1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現代教育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現代教育論文

歷史教學現代教育論文

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是一種綜合運用聲音、文字、圖像、動畫、視頻影像等多種媒體的現代多媒體技術。在歷史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創設教學情境,從多方位刺激學生的感官系統,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學生的多種能力,強化學生的記憶,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的有效途徑。下面就現代多媒體技術在歷史教學中的運用所產生的效果,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運用多媒體技術創設教學情境,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人們常說:興趣是生活中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生才能積極主動、愉快地學習,才能在課堂教學中真正發揮其主體作用。而興趣是一種積極作用的情緒,不是憑空產生的,它和情感相聯系,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認知規律,運用多媒體技術創設賞心悅目的情境,使學生產生如見其人、如聞其聲、身臨其境的感覺,激發出學生積極探索的活動,調動起學生對歷史學科的學習興趣,從而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完成教學目標。

如我在講授《共產黨堅持敵后抗戰》中“抗日根據地的鞏固”內容時,先播放一首學生熟悉的革命歌曲《南泥灣》,讓學生在優美的歌聲中感受到南泥灣由“草莽叢生、野獸出沒”被開辟成“到處是莊稼,遍地是牛羊”的陜北“好江南”的過程。聽完后,教師問學生:這首歌曲反映了了抗日戰爭時期的什么階段?發生了什么事情?當時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后抗日根據地正面臨什么困難?面對這種困難,中國共產黨采取了哪些措施?結果如何?以此引入教學。又如講《鴉片輸入和禁煙運動》一課時,先播放電視紀錄片《拒絕,遠離毒害》讓學生明白鴉片之害;再放電影《林則徐》中有關“禁煙”、“銷煙”的歷史背景及林則徐采取的禁煙措施片斷。進而引導學生看書思考:為什么西方資本主義國家要向中國輸入鴉片?清政府對待鴉片的態度如何?鴉片戰爭的爆發因何而起?讓學生看書展開討論,主動發言,教師給予輔導補充,這樣課堂氣氛活躍。把以前被動的學習變成了主動、愉快地參與。很好地完成本節的教學任務。

二、運用多媒體技術,以突破教學難點。

歷史教材中有時某些內容比較抽象或復雜,年代久遠或地域空間概念強,學生感到陌生,教師也難以用語言講清,使用傳統的教學手段很難突破這些難點。而運用多媒體教育技術,可以變抽象為具體,變無聲為有聲,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共同作用以強化感知,或幫助其建立起地域空間想象能力,解決了過去許多教師無從下手的苦衷。

查看全文

科學發展觀現代教育論文

黨中央的十六大精神至今以來,我們黨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從新世紀新階段國家開始發展全局出發,總結我國發展實踐,借鑒國外發展經驗,針對那種不惜犧牲環境、資源,片面追求GDP的片面發展觀,提出了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這次黨的十七大又把科學發展觀確定為同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一脈相承的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它反映了時代進步的要求,體現了實踐發展的需要,必將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產生全局性的、極其深遠的影響。

科學發展觀,對我們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同樣有著十分重大的指導意義。教育,同樣應該貫徹科學發展觀。教育貫徹科學發展觀就要確立并貫徹科學育人觀。

所謂科學育人觀,就是在黨的科學發展觀指導下,把我們的學生當作一個個完整的“人”來對待,注重學生能力的提高、情感的培養、高尚的精神的塑造和科學價值觀的確立,促進他們的全面、持續、健康發展。

綜觀我國的基礎教育,很長一段時期以來一直存在著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這對矛盾。這對矛盾已經成為困擾我國基礎教育的主要矛盾。應試教育就是在片面的發展觀、育人觀指導下形成的僵化的教育模式。它導致智育目標狹隘化,造成學生知識狹窄,高分低能;

造成學生負擔過重,嚴重影響青少年身心發展;導致學生的嚴重分化,造成人為的教育不平等;阻礙學生個性發展,扼殺人的創造力;阻礙教學方法的改革,影響教師素質的提高;造成師生關系緊張,師生間親情被淡化;造成不必要的重復教育和教育投資的浪費。

由此可見,同經濟發展中不惜犧牲環境和資源、片面追求GDP一樣,應試教育是以犧牲人的健康、潛能、創新能力和終身幸福為代價來換取升學率。長此以往,將影響到我國國民素質和國家文化軟實力進一步提升,影響我國由人口大國向人力資源強國的轉變,也終將成為國家綜合國力進一步增強的關鍵制約因素。現在,無論各級政府還是社會輿論,甚至教育界內部,對應試教育的聲討已是不絕于耳。但是,應該看到,大家對應試教育問題的嚴重性的認識似乎遠沒有對經濟社會發展中GDP主義問題的危害的認識來得深刻。而更多的人則是講起來心情沉重,就是沒有行動,再次陷于知行分裂,說一套、做一套的怪圈。經濟社會發展中GDP主義已經讓我們人類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特別是今年夏天無錫的“藍藻”事件,讓大家更加真切地體驗了這一點,更多的人開始覺醒了,也有更多的人開始行動了。可是,我們的教育呢?與犧牲環境、資源相比,應試教育所付出代價更為慘痛。更重要的是,這種代價一旦付出,更加難以彌補!

查看全文

現代教育技術實施素質教育論文

一、基本現狀及效果

我們來察看一所市區初中段學校的日常教學。早上到校,學生進校門后刷一下卡,在學校“家校通”或“校網通”網站平臺上就顯示了學生的到校時間,同時一條短信自動發往家長手機,告知學生已進校。學生還可刷卡免費撥打經家長認可的幾只聯系電話,部分學校還將此卡開通食堂用餐、圖書閱覽一卡通等功能。課堂上,教師應用教室內的多媒體和計算機開展教學。所有課件,有自創的、集體備課形成的、縣市省級資源庫下載的。資源庫經過縣市省各級教育技術部門幾年的努力,資源已經較為充裕。部分英語教師會佩帶小型擴身器,輕聲細語說教。教育技術構造了各種教學環境,如多媒體教室、自動錄播教室、多媒體計算機網絡教室、電子閱覽室、校園網、基于Internet網的遠程學習系統等。2012年全市公辦中小學校實現了班班進多媒體。當前我市教育技術的應用方式主要包括:1.以音像技術為基礎的課堂多媒體整合教學方式。2.基于現代科學技術的創新實驗和科技制作活動。3.基于多媒體計算機的個別化交互學習方式。4.基于因特網的遠程通訊互動教學方式。在市、縣教育技術部門的指導下,一批自動錄播教室、電子白板互動教室、筆記本電腦班等前沿發展態勢項目,已相繼開展。如諸暨牌頭鎮有學校已實現每個學生在課堂上人手一臺電腦,探索創新教育模式。在這種學習模式下,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態度有了明顯改善,開始從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轉變為主動的探索者和個性化的獨立學習者,盡管對教育技術的掌握花費了一定的時間和精力,但當他們逐漸熟練地運用新技術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學習和研究各種知識技能時,學習的興趣、能力和效率越來越高。一位蕺山小學三年級的老師在總結中這樣寫道:“學生興致勃勃毫不厭煩地在計算機上學習,他們實際上是要求多做一些事情,在以往的教學經歷中,我很少看到學生主動要求做額外的作業。”過去人們經常擔心:學生整天跟計算機打交道,會因缺少和同伴的交往而變得孤獨。實驗得出的結論卻恰恰相反:運用新技術的自主學習比傳統課堂講授更能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我們在調研中處處感受到在這種新的教學模式中,教學空間不再局限于黑板和講臺,借助于多媒體工具和平臺,教學可以從視、聽、觸多個角度展開,不僅教師的授課、指導、輔助要通過各類媒體進行,而且學生的學習和探索也要借助于各類媒體來實現。在課堂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和虛擬現實技術能夠創造和展示各種趨于現實的學習情境,把抽象的學習與現實生活融合起來,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與探索能力。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提供的各種網絡可以有效地開展合作學習。網絡時代的到來,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一點也不落后于教師,甚至強于教師,師生之間確立了新型的關系。師生之間互相理解、真誠相待,教師依靠人格力量,以“人”育“人”,以“德”育“德”,像朋友式地幫助、引導學生,在與學生的合作中,提升自己和學生的生命價值。學習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發展學生的主體意識,清除在應試教育中競爭造成的人與人之間的冷漠與孤助,形成和藹平等的師生、生生關系。

二、正視中小學現代教育技術運用中存在的問題,落實素質教育

教育技術裝備對推進實施素質教育有很大作用,但不是萬能的。學校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是一種綜合性的行動,我們不能孤立地、片面地只考慮其中個別方面。當前,尤其是要注意糾正在教育技術應用中存在的幾種錯誤傾向,這些傾向表現在:

1.只重視教育資源(硬件和軟件)的數量,忽視對教學過程的研究。片面追求高檔設備,缺乏對教學系統功能的研究。

2.應用方式單一,只把現代教育媒體作為教師的演示工具,只用于對知識的傳播,未能充分發揮媒體作為認知工具的作用,未能充分利用媒體去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現在許多多媒體計算機,只是作為播放一段過程、現象的工具。這有時是需要的,但不能是單一的,如果計算機都只作為演示播放器就失去了意義。特別是多媒體計算機和網絡,更大的作用是作為學生的認知工具、學習工具,通過它本身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由于它的交互性,可以培養學生的參與能力,培養學生探究知識的能力,培養學生利用計算機進行信息處理和歸納的能力,進行信息表達的能力。

查看全文

教育科研論文的撰寫的概念和類型

教育科研論文的撰寫的概念和類型

(一)什么是教育科研論文

教育科研論文,簡稱教育論文,它是用來進行教育科學研究描述教育科學研究成果的文章。教育論文是學術研究的結晶,而不是一般的“收獲體會”,教育論文應有學術性,所以它是學術論文。

理解教育論文可以從兩點來把握:教育論文是探討問題、進行教育研究的一種手段,教育論文是描述科研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

(二)為什么要撰寫教育論文

1.教育科研成果需要總結、記錄、表達

查看全文

特級教師年度工作匯報

有機會在這里與大家交流,是一件十分幸運的事。我今日來,首要是向大家學習來的。談起教育教學,在座的各位都是行家里手,在此,謹將本人的工作狀況以及點滴心得領會匯報于下,不當之處敬請批判糾正。

一.與時俱進,努力創新

在教育工作方案中,沒有什么論資排輩,唯有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才干讓我們的教室充溢生機。教育是一門藝術,藝術的生命在于創新。特級教員更應該堅持永遠清醒的思想、時常新穎的血液。

任教以來,我持之以恒地潛心研討教育規則,自覺進行教育改革,從測驗單項、單個的微觀教室教法動手,逐漸探究出一條以“調控教育節拍”為線索的教育改革新路,使本人的教育克制了自覺性、隨意性、范圍性,朝著科學化、實踐化、全體化邁出了可喜的一步。經歷總結《談談調理教育節拍》,被省教委有關指導譽為“節拍教育法”,屢次在全國或省級交流并被屢次節錄宣布。然后,進一步發展為“高興教育、節拍教育、創新教育”的教育理念,宣布了多篇論文,交流或獲獎。

我不斷學習,不斷更新本人的常識與教育手段,使本人的教育理念不斷處于搶先程度。早在上世紀八十年月,我就在陳培勝教師及化學組全體教師支持與參加下,自拍興致實行錄像,用于輔佐教育,被化學老長輩陳國欣教師贊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又是全國少量最早運用flash制造課件的人,我曾經堅持了三個化學網站,被很多化學查找引擎收入,一些關于教育類的e網書本也做了引見,后因收費而中止。本年,我又堅持了化學博客,才幾個月,已逾六千多人閱讀,并有當地及外地教師來信交流。

二.學高為師,身正為范

查看全文

信息技術建設工作總結

一、信息技術教學和教師隊伍建設取得了新進展

目前全市中小學有信息技術教師54人,年齡在35至40歲之間,達到了40人,教師隊伍相對比較年輕。通過加強信息技術課程建設來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開展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研究活動,舉辦網絡備課活動,通過從教學設計到教學設計的實施(上課)的教學案例課,以快樂學習、合作學習和項目學習等多種教學方式提高信息技術教學設計能力和上課能力,突破信息技術課重視操作的教學局限,引領信息技術教師改變原有封閉、固守的課堂教學方式,創設民主、和諧、科學、快樂的教學氣氛。

通過教研、培訓、網絡研修等方式全面加強了信息技術教師隊伍建設,培養××市信息技術學科骨干教師、白山市信息技術學科骨干教師、吉林省信息技術學科骨干教師,使信息技術教師隊伍素質在整體上有一個跨越式的提高。

二、教育科研課題引領教師開展網絡研修

基于吉林省教育社區門戶網站(*),以教育信息化為切入點,整合教育教學工作,進行有效的教育科研工作。結合我校確立的《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專業化建設課題研究方案》,引領信息技術教師深入開展“現代教育技術網絡研修促進教師研修能力提高”子課題研究。開展吉林省教育資源庫試點——信息技術課教研(××市)工作(*?action-mygroup-gid-220和××市教師研修論壇板塊*),上傳信息技術教學設計(教案)500多課時。全面規劃××市中小學教師網絡研修技術框架,組建××教育區域性教師網絡研修模塊(*),規劃48個學校或教研圈子,注重網絡研修的技術管理,組織9名信息技術教師申報吉林省教育信息網信息員并得到聘用,對吉林省教育社區網站進行全面管理,在技術上保障我市各校深入開展網絡研修工作,為課題結題做好材料收集與過程管理工作。

為加強我市中小學教師網絡研修工作,舉辦了全市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遠程建立網絡空間技術培訓班。培訓的主要技術規范是:依托吉林省教育社區門戶網站(*,注冊個人空間、管理個人空間、在空間信息、建立并管理學校圈子(博客群組)、在吉林省教育論壇主題信息等網絡技術實際操作技能的培訓。通過培訓,提高信息技術教師的遠程網絡技術能力,為各校開展網絡研修提供技術支持,目前全市有1330多名教師建立了自己的個人空間(博客),自主開展網絡研修活動。

查看全文

教師申報職稱履職工作匯報

在我從事教育工作三十六年的教育實踐中,不斷反對黨的指導。積極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忠實黨的教育事業,做到對工作腳踏實地,認真進行教育教育,深化研究教法,把握本科教育所需的文明常識。注重本質教育,為學校的教育教育工作做出了必然的奉獻。

首要工作與業績:

1、認真研究新教材和新綱要。搞好本質教育,教育程度不斷提高

平常認真備課寫好教案,精心預備好地輿課件,備好每一節課。課上認真組織教育,從學生的實踐動身,不斷改良教育辦法,堅持常識聯絡實踐,采用多種教育辦法,激起學生自力考慮和創新思想,在培育學生獲取常識、使用才能以及分析與處理問題的才能上下功夫。教育手段上增強直觀教育,可以純熟的運用錄像、投影、電腦等多媒體電教手段進行教育,加強了學生學習興致、增強了師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課下積極的指導學生的學習,在思想上耐性的教育協助他們,使學生喜好本人所教的學科,每年本人所教班級學生測驗成果均處于油田范圍中上等程度。本年年七年級地輿測驗油田第二名,年與年我校八年級參與天津市地輿會考,地輿成果首屈一指。悉數達標,其中年八年級的學生地輿會考績績90%為優異與優越的最好成果,提高了我校的地輿教育程度。

2、開展本質教育組織學生積極地參與全國地輿科技大賽

自己積極的組織本校的學生參與年—年第二屆地球小博士全國地輿科地輿科技大賽,競賽繼續兩個月的時間,自己認真組織,細心指導,我校師生積極參加。活動獲得學校指導大力支持,在此次競賽中我校成果優異!經由自己的努力

查看全文

德育思想現代化分析論文

一、有關現代德育思想理論的著述

現代德育思想具體體現在有關著述中。由于思想解放和對外開放,在德育思想建設方面沖破了原來的“封閉”狀態,出版了一批西方國家德育理論的譯著和國內學者有關現代德育思想的編著,歸納為三個方面。第一,翻譯出版了當代西方德育論著作,除80年代初傅統先、陸有銓翻譯出版了皮亞杰的《兒童的道德判斷》(1984)外,有陳欣銀、李伯黍翻譯出版了班杜拉的《社會學習論》(1989),博維利翻譯出版了美國哈什的《道德教育模式》(1989)等;此外還有瞿葆奎先生主編的《教育學文集》(1989)的第二、第七卷均收入了一定數量的德育譯著。我們不敢說翻譯出版的這些著作一定都是符合我們所需要的現代德育思想,但我們首先要了解國外的德育思想成就和理論成果,然后才談得上對其進行分析。第二,許多學者出版了介紹西方德育思想理論的著作,如馮增俊的《當代西方學校道德教育》(1993),魏賢超的《現代德育原理》(1993)、《現代德育理論與實踐》(1994)、《道德心理學與道德教育學》(1995),戚萬學的《沖擊與整合——20世紀西方道德教育理論》(1995),袁桂林的《當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論》(1995),詹萬生主編的《中國德育全書》(1996)中也較為系統地介紹了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新加坡等國家的道德教育理論與實踐。第三,國內學者還編著了一定數量的有關現代德育論的著作和教材,如朱小蔓著《情感教育論綱》(1993),張志勇著《情感教育論》(1993),戚萬學著《活動道德教育論》(1994),魯潔、王逢賢主編的《德育新論》(1994),班華主編的《心育論》(1994),詹萬生著《德育新論》(1996),班華主編的《現代德育論》(1996),戚萬學、杜時忠編著的《現代德育論》(1997)等。這些編著是近五年來的成果。

二、現代德育思想的精髓

我對德育思想現代化或現代德育思想的理解,在《現代德育論》“緒論”和拙文《世界之交論德育現代化建設》中已有闡述。我的基本思想,是考慮到現時代的社會發展、人的發展,強調了“以促進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現代化為中心”。但未拓寬到生態空間考慮,這是一個不小的缺陷。現代德育不能僅從時間意義上理解,主要應從現時代性質方面理解。“促進人的德性現代化”,這是對現代德育最簡捷的表述,也是關于現代德育的核心思想。它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精神,即把人作為道德主體培養,促進人的德性發展。這是現代德育的本質規定,是區別于傳統德育的根本標志,以致在一定意義上我們可以說,現代德育是主體性、發展性德育,即主體—發展性德育。柯爾伯格繼承了杜威發展性道德教育思想,提出“認知—發展性德育”。相對于無視兒童自己思維方式的傳統德育而言,柯氏強調“認知—發展性”把兒童看作“道德哲學家”是德育觀上的飛躍。但忽視了道德情感與道德行為問題,“認知—發展性”的表述是有局限性的。“主體—發展性”德育培養現代道德主體,發展的內容包括道德認知、道德情感、道德行為。“主體—發展性”可以看作是現代德育的精髓,其理由是:1、體現了現代德育目標要求,即培養21世紀道德主體,促使其德性的現代化發展;2、體現了現代德育的個體發展功能,亦即現代德育的本體功能;3、體現了現代德育的內在價值,即現代德育滿足受教育者的需要:發展自己德性,使道德人格得到提升。可以說,“主體—發展性”集中地表現了現代德育與傳統德育的區別。

三、關于現代德育性質與功能的探討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人們對現代德育性質與功能問題的認識發生了根本性轉變。從德育是“階級斗爭工具”轉向德育是促進人的德性現代化的教育,把人的德性發展作為德育的根本。王逢賢教授對德育本質屬性、德育實體性及德育地位等作了系統論述。德育本質是德育理論的最高問題,多年來的一種觀點即對德育本質的認識包括兩個基本方面即德育與社會的關系,德育與人的關系。然而隨著生態倫理學的產生,可持續發展理論的提出,對德育應在社會、人、自然這個更為廣闊的背景上認識。現代德育性質是德育本質在現時代的具體展現。在認識德育與社會與人的發展關系方面,我以為有兩點值得重視:一是把德育、社會、人作為三位一體的對象進行綜合考察,即始終聯系社會與人的發展認識德育,而不是脫離社會與人孤立地就德育論德育。二是動態地即在德育、社會、人的發生發展過程中,分析三者關系,闡明德育現代化問題。用系統整體的思維對德育發生、發展,德育現代化作綜合的動態的考察,其方法是可取的,但我們沒有把自然生態作為整體的一個部分、一個方面,這是一個較大的局限。1994年德育專業委員會的年會上,易連云提交了關于德育生態環境的論文,似乎沒有引起應有的重視。在人、社會、自然廣闊的背景上思考德育問題,才是更好地體現現代德育思想的。

查看全文

中學地理學科教學研究開題報告

傳統的地理教學模式下,會看到地理老師掛地圖,擺各種模型利用簡單的粉筆構繪出各種簡化地理模式。有了多媒體了,又開始看到很多老師又開始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展示各種地理情景和原理,出現多媒體大容量的滿堂灌。顯然二者都存在利弊,針對這兩種現象,我們提出如何更好的將現代教育技術和傳統教學相結合,以提高地理教學的最優績效。為此,漳州三中的地理教研組成員,在學校領導支持下,在省電教館的指導下,開始展開對該課題的具體實施方案的設計,具體如下:

一、實驗課題的基本指導思想

以教育理論為指導,運用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把調查、學習、研究、實踐、總結等有機結合,保證了整個研究的計劃性、整體性、真實性和有效性。強調課題研究的核心突破,注重成果教學整合的實用性。

二、實驗課題的目標

處于信息高速發展的時代,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地理觀念,培養學生對地理信息的獲取、篩選、應用的能力,已顯得更為重要,為此,我們要激發學生對地理知識的興趣,讓他們養成自主創新學習、終身學習的能力,使地理知識服務于他們的學習、生活及未來的工作。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為地理信息時空一體化提供了展現舞臺,為地理事物和圖像信息的立體化、形象化呈現,提供了技術平臺。顯然,科學技術的發展為教育提供了動力,還為教育發展指明了方向,預示結果,引導教育遵循著科學的軌道前進。教育技術的提高,能夠改變教育者的觀念,影響教育的內容、方法、手段和質量。因此,課科組成員結合我校教學的特點,經過反復研究,課題將達到幾方面成效:

第一、鼓勵青年教師,加強多種可視化軟件的學習,比如Flash、PhotoshopCS2、3DSMAX力求以現行中學地理知識為背景,創設出靜態、動態的各種地理情景,可以創設情境,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思考。

查看全文

教師個人年終總結15

我是工作在敬仲鎮教育戰線上的一名普通教師,**年7月畢業于*二師范學校幼師專業,并被分配到敬仲中心小學任教。

在工作的五年時間里,我勤勤懇懇,扎扎實實,腳踏實地地做好一個教師的本職工作,認真完成學校領導交給我的任務,虛心向各位老教師和優秀教師學習先進的教學經驗,并注意不斷閱讀有關教育教學理念和實踐的書籍,充實自我。在學校中,我擔任的是語文教學的工作。從一開始的二年級語文教學,我便參加了學校組織的,由趙美花老師指導的“小語整改”實驗。在實驗中,我大量閱讀了各種有關書籍,并認真向學校有經驗的優秀教師請教和學習,多次觀看優秀教師的觀摩課錄象,參加學校組織和鎮、區組織的聽課活動。同時,趙美花老師也多次到我校進行課堂教學指導。經過自己的努力和各位教育前輩的幫助,我班學生的語文成績在鎮統考中名列前茅,同時我也在我校開展的“教案改革”研討會上執教了一節區級公開課,受到于會領導和老師的好評。就在這一學期和學年的結束,我被評為“鎮教科研先進個人”。在以后的三年中,我繼續擔任這個班的語文教學工作,繼續實踐著“小語整改”實驗的優越性。在這三年中,我所教班級的語文成績一直在鎮統考中名列前茅,我也連年被評為“鎮教科研先進個人”“鎮優秀教師”“鎮教學新秀”和“鎮教學能手”。

從200*年開始,我便擔任了學校語文教研組長的職務,負責全校的教育科研工作,特別是詩文素養實驗的研究工作。從濰坊實驗小學學習回來,我便投入到該實驗的緊張工作中去。搜集古代詩詞,選擇適合學生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的古詩,根據難易程度編排成冊,與另外幾位教師一起編印了學校的實驗教材《小學生詩文佳作選》共五冊,并在全校進行了這項實驗的推廣。去年,我擔任了四年級兩個班的語文教學工作,同時繼續擔任學校語文教研組長職務,并負責學校詩文小組的訓練工作。在這一年中,我犧牲了大部分的休息時間,研究教學,組織學校詩文小組訓練。工夫不負有心人,在我的努力下,我所教四年級兩個班的語文成績在鎮組織的競賽和統考中分列第一和第二,為學校爭得了榮譽。同時,在我訓練的詩文小組中,所有學生都能背誦古詩詞300首以上,有六個人突破了500首。在今年七月份,區里組織的“基礎教育現場會”上,區委書記和市教委副主任親自檢查學生背誦古詩情況,并做出了高度評價。在濟南市教委組織對我校的參觀中,省統戰部領導對我校的視察中,我所組織的詩文小組展示均受到各位領導和教師的好評。由于工作成績突出,我的年終考核成績被評為“優秀”,并被學校推薦評為“區優秀教師”。

在工作中,特別是在自己取得成績的時候,我還善于總結自己的各種經驗。在教學之余,我認真撰寫各種教育論文,先后有許多篇文章在各種征文中獲獎。其中,《論現代語文教學與詩文素養實驗的結合》《古典詩詞與現代教育的結合》等多篇論文獲省創造教育研究會論文三等獎和一等獎。同時,我非常重視班內學生口語表達和寫作能力的培養。我所教的許多學生在征文比賽中獲獎。如:王新培同學在二年級時寫的《動物運動會》,在全國小學語文教學研究會的看圖作文比賽中獲得一等獎;孟晨同學在五年級所寫的《游馬踏湖》獲“關愛淄博”征文二等獎;去年,有五名同學在全國校園文學征文中獲獎,我個人也多次被評為優秀指導教師。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