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地理學科教學研究開題報告
時間:2022-09-19 12:57:00
導語:中學地理學科教學研究開題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傳統的地理教學模式下,會看到地理老師掛地圖,擺各種模型利用簡單的粉筆構繪出各種簡化地理模式。有了多媒體了,又開始看到很多老師又開始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展示各種地理情景和原理,出現多媒體大容量的滿堂灌。顯然二者都存在利弊,針對這兩種現象,我們提出如何更好的將現代教育技術和傳統教學相結合,以提高地理教學的最優績效。為此,漳州三中的地理教研組成員,在學校領導支持下,在省電教館的指導下,開始展開對該課題的具體實施方案的設計,具體如下:
一、實驗課題的基本指導思想
以教育理論為指導,運用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把調查、學習、研究、實踐、總結等有機結合,保證了整個研究的計劃性、整體性、真實性和有效性。強調課題研究的核心突破,注重成果教學整合的實用性。
二、實驗課題的目標
處于信息高速發展的時代,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地理觀念,培養學生對地理信息的獲取、篩選、應用的能力,已顯得更為重要,為此,我們要激發學生對地理知識的興趣,讓他們養成自主創新學習、終身學習的能力,使地理知識服務于他們的學習、生活及未來的工作。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為地理信息時空一體化提供了展現舞臺,為地理事物和圖像信息的立體化、形象化呈現,提供了技術平臺。顯然,科學技術的發展為教育提供了動力,還為教育發展指明了方向,預示結果,引導教育遵循著科學的軌道前進。教育技術的提高,能夠改變教育者的觀念,影響教育的內容、方法、手段和質量。因此,課科組成員結合我校教學的特點,經過反復研究,課題將達到幾方面成效:
第一、鼓勵青年教師,加強多種可視化軟件的學習,比如Flash、PhotoshopCS2、3DSMAX力求以現行中學地理知識為背景,創設出靜態、動態的各種地理情景,可以創設情境,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思考。
第二、各種地理情景的創設立求做到深入淺出,突出重點,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第三、現代教育技術必須與傳統教學相結合,貫徹和體現地理課堂教學原則。
第四、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
第五、培養和提高學生讀圖能力。
第六、運用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地理課堂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創新能力。
三、實驗過程
(一)、構建體系、實施方案、隨時調控
1、宣傳發動所有地理教師都參與課題組,并積極與電教中心相互協作配合。
2、制定嚴格的課題管理與研究制度。為調動教師參加課題研究的積極性,保證課題研究的順利進行,學校將課題研究納入教師的考核中。
3、我校的硬件設施經過多年的累積發展,已形成一定的規模和優勢。每個教室都配備多媒體。為每個辦公室配備了電腦,建設了校園網絡中心。本課題組可以隨時優先使用以上各種資源。
4、組織教師學習教育教學理論和教育心理學理論,樹立新的教學觀念。
5、運用教學設計理論來進行課程的教學設計,建構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新型教學模式。我們組織全體地理教師認真學習教育理論,挖掘教學潛力,要求能運用現代教育理論設計出基于信息技術、適合學生的新課型。經過學習、討論、觀摩等,我們在課上創設情境、提供資源,要求學生自主學習、協作學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反饋信息。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
6、課題組制定了嚴格的管理措施,注意日常研究中的記錄、收集和材料整理,撰寫論文。同時,走出去請進來,去兄弟學校學習取經;購買了一些先進學校的課堂教學實錄VCD和課改資料,組織學習,啟發思維,激發靈感。這些研究工作的開展,對課題組成員較好地實施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的課堂教學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二)實驗研究方法
1、“實驗研究法”與“實踐研究法”相結合。
“實驗研究法”:課題組確定實驗班和對照班,采用隨機抽樣辦法,提取一定數量的樣本,作為重點實驗對象。進行重點實驗時,對共變量實行有效控制,實驗班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實踐研究法”:在自然狀態下,圍繞實驗目標組織教學過程,通過觀察、調查、測試等方法積累相關資料,作為實驗結果分析的輔助材料,以提高實驗效率。
2、自變量與因變量的確定
(1)自變量:
科學合理的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建構新型教學模式,優化教學過程,優化學習方式。
(2)因變量: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地理學科的讀圖能力。
(3)干擾變量的控制:
a、實驗對象的選取:采用按學生成績分層取樣的方法在高一年級選取學生成績相同,其他客觀條件也相同的班級分別作實驗班和對照班。
b、保證授課時數相同,不得隨意增加實驗班和對照班的輔導時間,避免實驗結果失真。
c、實驗班和對照班的教師教學水平相當,實驗方案一經設定,實驗過程中必須堅持實驗班按實驗方案教學,對照班用傳統教學方法授課。
三、研究的初步成果
通過近兩年的探索,我們在該課題的研究上邁出了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取得了預期的成果。
(一)探索并初步形成了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教學、學習模式
1、初步形成了一支具有先進的教育思想和較高業務能力、掌握現代信息技術的地理學科教師隊伍。
2、學生信息能力、綜合素質、創新能力得到了培養和提高。
(二)開發、建設了地理教學資源庫。
(三)實驗效果
1、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習生活質量
實驗結果證明,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充分發揮學生多種感官的功能去認識、識記、理解;可以促進學生自由選擇、自主探究學習。現代信息技術環境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培養學生積極的學習情感和態度,提高學習生活質量。
年級調查人數感興趣不感興趣無所謂
20**級高一25178.49%13.15%8.37%
20**級高一25474.41%15.75%9.84%
2、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建構創新型教學模式,優化了教學情境,優化了教學結構,學生動手操作,勤于實踐,自主、創新學習,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提高了教學質量
實施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的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教學,引起了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認知策略和思維過程的轉變,培養了學生的創新學習能力,提高了學生學習成功的可能性,效果顯著優于傳統教學方法(表2)。(表中四個班是高一年級進行分組實驗。對比班在傳統教室上課,實驗班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其它課堂效果檢測也得出了類似結論。
表2:地理《洋流的分布規律》多媒體輔助教學與傳統教學的課堂效果檢測比較
班級均分標準差r值顯著性水平
高一(4)(5)對比班81.7011.602.370p<0.01
高一(6)(7)實驗班89.108.58
(四)理論認識
1、現代信息技術對教學活動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為提升教學活動的創新品質創造了條件。
(1)現代信息技術為師生提供了教與學的新平臺。
(2)現代信息技術為現代教學提供了更加豐富的學習資源。
(3)現代信息技術為學習方式的轉變提供了可能。
2、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新型教學設計和教學模式,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1)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的教學創造了情境化學習環境。
(2)新型教學模式優化了學生的學習狀態和情緒。
(3)現代信息技術教學培養了學生適應信息社會的新型學習能力。
(4)新型教學模式改變了教學的存在方式和具體形態。
(五)教師成果
在實驗過程中,學校教師們均能隨時將實驗體會、感想和收獲,撰寫成教育論文,在課題實驗進行期間,課題組教師撰寫的論文參加了校、區、市現代信息技術論文征集,且多次擔任校、區及全市公開教學觀摩課任務。
四、課題成效
1、形成一批研究的物化成果。(1)內容較豐富的電子教學資源庫(2)多媒體課件、素材(3)教師論文(4)典型教學設計案例
2、匯總實驗材料,分析數據,得出結論,完成實驗報告、論文、成果資料;
3、課題組結題報告、驗收;資料歸檔、成果申報。
4、本課題的成果形式主要是課題論文、建構創新型教學模式及其可操作程序、軟硬件資源、文本及音視資料。
五、研究方面存在的問題
1、如何充分發揮教師在信息技術學習環境下主導地位
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并不等于放棄教師的主導作用。在信息技術學習環境下,教師如何能成為教學情境的創設者,學生運用信息技術進行學習的指導者,學習工具運用的幫助者,協作學習的組織者。
2、課題實驗逐步帶來的教師負擔漸重(如:大量的課前準備,寫教案、寫腳本、做課件)且考試評價體系沒變所產生的矛盾(考試重分數,社會重升學,家長反對搞實驗)。
3、課題的研究還缺乏理論的有力支撐,同時評價機制的相對滯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信息技術教育的深入開展。
4、由于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關系到現代教育與課程改革的發展大計,也關系到每位教師教學方法的更新,建議有關領導部門應重視對教師在這方面的知識與技能的培訓。
- 上一篇:高中地理教學網絡互動平臺研究開題報告
- 下一篇:論高職酒店管理學生的能力開題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