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品牌教學范文10篇

時間:2024-05-20 03:31:0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文化品牌教學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文化品牌教學

品牌文化觀念在服裝設計教學中的作用

一、服裝品牌文化觀念的構成

品牌,作為企業的一個“標牌”,是我們對企業文化及產品的一種認可,由名稱、象征、符號、設計或它們的組合構成,是區別于同種競爭商品的“符號”。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服裝不單單是人們用來“蔽體”的“工具”,更是一種文化的體現。服裝品牌文化是一個具有精神內涵的宏觀概念,是構成服裝品牌的一個重要的精神支撐,是中國服裝品牌走向世界的跳板,未來企業間、國際間的競爭是品牌的競爭,更是品牌文化的競爭。因此,中國服裝企業要想在競爭中搶占先機,需更注重品牌的創新,提升企業品牌文化軟實力。

二、品牌服裝設計是服裝品牌文化觀念培養的重要內容

服裝品牌以品牌形象展現出來的,也是設計出來的,服裝作為人們生活的必需品,品牌眾多,我們的品牌要想走的長久就需要有獨特的一面,精心細致的設計來展現其魅力。品牌服裝設計是服裝品牌文化培養的重要內容。品牌服裝設計賦予服裝豐富的內涵,通過其個性化外觀來滿足人們的不同需求,適應品牌設計在服裝中的作用很重要。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樹立品牌意識,培養創新思維,提高創新能力,在設計服裝時要結合本土文化內涵、時尚元素及大眾需求等,以更好地滿足社會需求。

三、品牌服裝設計需考慮的條件

(一)主體

查看全文

民族文化品牌形象設計教學研究

摘要:文化品牌設計不僅關乎黑龍江赫哲族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也關系著當地的經濟建設。為了進一步發揮民族文化的潛在價值,必須注重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文章結合赫哲族文化的起源及發展、傳承與保護進行分析,闡述了當前黑龍江赫哲族文化品牌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合理的解決建議,以提高文化傳承的有效性。

關鍵詞:黑龍江;赫哲族;文化品牌;魚文化

赫哲族主要分布在黑龍江地區,有著深厚且悠久的歷史文化,其魚文化歷史悠久,為當地經濟發展帶來一定的影響。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赫哲族人的生產生活方式有了很大變化,文化傳承方面也面臨挑戰,而打造文化品牌,設計具有品牌效益的文化產品,能夠促進文化傳承與發展。基于此,研究黑龍江赫哲族文化品牌設計對于當地產業結構調整及規劃發展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一、赫哲族文化的傳承與保護

黑龍江赫哲族文化具有獨特的民族性,歷史悠久,對其進行傳承和保護能夠推動黑龍江文化產業的發展。赫哲族是中國東北地區的一個少數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其在發展中不斷遷移,遷移足跡也遍布黑龍江各地。近年來,受外來文化沖擊,黑龍江赫哲族文化傳承也受到一定的阻礙,而魚文化恰恰是赫哲族傳統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相關部門給予重視,加強魚文化傳承與發展。首先,要認識到文化傳承并非是完全繼承傳統文化,而是要堅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原則,提取赫哲族魚文化中有益的部分進行繼承與發展,剔除魚文化中落后的文化。同時,在傳承與保護魚文化過程中,應加大對魚文化的保護宣傳力度,尤其要提高魚文化傳承者的認識,鼓勵赫哲族群眾主動參與魚文化傳承活動,做文化的保護者與傳承者。其次,要加速文化產業轉型升級,對黑龍江赫哲族漁獵生產方式加以改造,采用以農業經營為主、以捕魚狩獵為輔的多種經營方式,在保護與傳承魚文化的同時,進一步發展黑龍江赫哲族魚文化。

二、黑龍江赫哲族文化品牌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查看全文

服裝設計教學中品牌文化觀念的建立

摘要:社會經濟的發展帶動了服裝業的發展,世界范圍內出現了許多新的服裝品牌,因此如今服裝設計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設計品牌服裝,文章簡單介紹了服裝品牌文化觀念,分析了設計品牌服裝在培養服裝品牌文化觀念中的重要性,并探討了在服裝設計教學中建立和培養學生品牌文化觀念的策略。

關鍵詞:品牌文化;觀念;服裝設計;策略

作為人類十分重要的生活狀態之一,服裝的研究和設計始終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服裝質地、款式等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服裝設計學科也要相應地做出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優秀的服裝設計人才。為達到這一目標,非常關鍵的一點就是培養學生的品牌文化觀念,使其具備一定的品牌服裝設計思維,從而設計中有特點、有內涵、受歡迎的服裝品牌。

一、服裝品牌文化觀念簡介

品牌的目的就是區分某個或某系列產品以及與其競爭的產品,使消費者和產品之間構建了某種關系。在社會經濟迅速發展的背景下,人們購買服裝不僅是為了保暖,更是為了詮釋美,追求藝術,服裝完美體現了一種美的文化和理念。作為一個宏觀概念,服裝品牌文化具有豐富的精神內涵,其同時代表了一種審美情趣、生活觀念和價值尺度。品牌文化涉及的方面較多,比如對消費者的服務質量、品牌形象、服裝產品的風格等。各服裝企業的競爭除了是其品牌的競爭,同時也是品牌文化的競爭,蘊含于服裝品牌中的文化能夠賦予服裝產品強大的競爭力。所以服裝企業需要在設計、生產和銷售服裝等環節中融入獨特的品牌文化,使品牌文化在國內,乃至國際上的影響力提升。

二、培養學生服裝品牌文化觀念的重要性

查看全文

服裝色彩設計教學探析

一、服裝色彩設計教學現狀與困惑

色彩設計通過色彩語言與服裝設計、工業設計、視覺傳達等各類設計學科之間的關聯,形成了一種鏈式關系,在設計教學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追溯國內設計院校的色彩教學發展,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20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后期,受前蘇聯教育體系的影響,采用色彩寫生為主的訓練手法,培養學生的色彩表現技法,與當代藝術、設計文化相距甚遠。80年代以來設計院校逐步接受從日本、香港等地傳入的包豪斯教學理念,將之簡化之后形成以“三大構成”(平面、色彩、立體)為基礎的設計教學模式,其中,色彩構成作為三大構成之一,強調色彩中的色相、純度和明度要素的理性分析,形成了相對系統的色彩設計教學模式,但仍與專業設計有所分離。近十多年以來,色彩設計教學呈現與專業設計相融合的發展趨勢,以服裝色彩設計課程為例,教學目的逐漸聚焦于通過系統學習和掌握學科知識,使學生了解各種影響色彩效果的社會因素,培養其色彩的審美能力和應用能力,使之能夠駕輕就熟地運用服裝色彩,把握流行趨勢的脈搏,讓色彩的生命力在服裝設計、生產、銷售、消費過程中最大限度的發揮、顯現出來,從而使色彩成為提高服裝外觀質量和增強服裝在國、內外市場上的競爭能力的有效手段。服裝色彩設計教學傾向于培養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提高美學修養的基礎上,塑造其實踐應用能力。但目前國內的教學現狀仍與教學目標存在一定的差距,就色彩設計教學內容而言,對流行色的剖析、提取與設計應用顯得十分欠缺,基本未涉及品牌服裝的色彩策劃、流行色與品牌服裝等與市場相關聯的內容,而這一板塊恰恰是當下服裝市場和產業日益關注的內容,服裝色彩設計教學需要與時俱進的改革。

二、流行色應用在服裝色彩設計中的重要性

縱觀設計業界,色彩素來被認為是最具感染力的視覺元素,它以各類設計產品為載體,在其塑造的千變萬化的世界里呈現出無窮的藝術魅力。在當下,色彩更突破了其在“造物”上的實用、功利價值,延伸至“情感”、“思想”、“經濟”等領域,凸顯出其與消費性和商業性之間的關聯,形成了所謂“經濟色彩”。在當代服裝設計領域,流行色已成為服裝色彩消費行為中的一個重要特征。一方面,隨著設計與消費群體之間聯系的日益密切,以及大眾審美情趣、著裝理念、生活品質的提高,加上消費者獲取流行信息的渠道的多元化,其對色彩的需求與敏感度也在持續提升。據美國流行色研究中心大量調研證實“7秒鐘定律”的存在,即人們面對商品的最初7秒鐘往往決定了其對商品的興趣,而其中色彩的作用占67%,成為主導消費者選擇的關鍵性的影響因素。此外,還有權威色彩研究機構表明:在不改變產品造型的基礎上,通過色彩的變化,可以給商品帶來10%-25%的附加值,這也顯現出色彩對于設計產業的經濟價值。另一方面,具有鮮明色彩個性的服裝品牌在國際、國內服裝舞臺和商業領域彰顯出強大的號召力,每每為業內人士所矚目。例如:2012年秋冬,著名的意大利品牌PRADA為人們帶來了一場色彩風暴,在極簡的服裝設計風格下,塑料橙、鮮綠、亮藍等高調的色彩與原始樸素的面料形成了鮮明的視覺焦點。對此,PRADA的主設計師Miuccia闡釋了個中的韻味,“我所想到的只是擺弄色彩與面料”,“簡單但是奇特的感覺”,而正是這一簡單但奇特的色彩感覺構成了服裝強大的吸引力。綜上所述,色彩設計和應用不可能脫離消費市場和流行色發展趨勢而獨立存在,各行各業對色彩及其創造的有效經濟價值的評估和實踐、以及品牌發展的需求共同推動了色彩經濟的盛行,促使專業設計師掌握更多的色彩應用知識和實踐經驗,同時也促使高校教學的培養目標轉向著重培養學生在色彩設計中的審美能力、流行敏銳度以及實踐應用等專業職能,由此也暴露出傳統色彩設計教學內容與產業發展需求之間不相相適應的問題。在筆者看來,在服裝色彩設計教學中補充流行色項目教學,是對此問題的有效解決途經之一。近幾年,雖然已有一些學者在學術領域對流行色和服裝色彩策劃進行了探討,如在由流行色協會主辦的“亞洲色彩論壇”中,有多位學者就“我國品牌成衣的色彩策劃”、“流行色與服裝品牌的契合”等主題進行了論述,但是一直沒有把這些學術前沿的探討引入到教學中。針對這一現狀,筆者嘗試在色彩設計教學中引入服裝品牌色彩策劃項目教學實踐環節,帶領學生走出課堂,探索教學與市場需求的接軌,將書齋式的色彩理論教學轉換成著重以市場為導向的教學,既培養學生的對市場的敏銳度、對流行信息的洞察力,同時強化學生對色彩的整合、創新等綜合實踐能力。

三、流行色項目教學方案建設

(一)基于學生色彩分析能力的培養———立足

查看全文

地方特色產品提升品牌形象策略研究

摘要:包裝設計是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中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課程,它要求學生不僅具備一定的專業理論知識,還要有較強的實踐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在包裝設計教學中植入具有地方特色的實際項目,不僅能增強學生的應用型設計能力,也能體現設計服務于地方經濟發展的更高追求。當前,為滿足行業發展需求,培養高素質綜合人才,很多高校都非常重視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所以將包裝設計教學與實際項目結合,實現產教融合,是對實踐教學提出的必然要求。本文以“嫩尚家”品牌包裝設計為例,分析包裝設計教學如何助力地方特色產品,提升品牌形象。

關鍵詞:包裝設計教學;特色產品;品牌形象;策略研究

1創作對象具有地域特色,服務地方發展

傳統包裝設計課程的創作主題多為虛擬案例,缺少針對性,學生創作欲望和主動性不夠,作品效果比較粗糙,只停留在概念層面,缺少實際的應用價值,學生不能進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討,欠缺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隨著時代的發展,包裝設計教學不能完全滿足對人才的需求,設計教育相對滯后的問題越來越明顯。傳統的教學模式無法讓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深入訓練,而將實際項目植入課堂教學,通過有效的計劃安排,使學生從理論學習到設計制作以及成果的形成,都有步驟、有計劃地展開,是一種具有明確目的、實踐性強的教學方式。在包裝設計教學中植入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嫩尚家”品牌包裝設計正是產教融合的典型代表。如今具有地方特色的產品品類繁多,然而很多特色產品包裝設計卻存在諸多問題,如缺乏地域特色、地域文化性弱、包裝的形式與內容脫節、包裝設計檔次不明確,還有些產品的包裝設計專屬性不夠突出,如果換個名稱,原有的包裝一樣可以使用,缺少特色。針對地方特產包裝設計的現狀以及學生具備的專業能力,教師選擇具有地方特色的產品包裝設計作為實際項目引入課堂教學,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嫩尚家”是黑龍江省嫩江市著名面粉品牌,選擇具有地域特色的產品作為包裝設計的創作對象,不僅能培養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更能實現設計教學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提升地方品牌知名度的重要意義。

2教學內容融入地方文化特色,提升地方品牌形象

黑龍江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千里黑土孕育了豐富的特產,如大米、五谷雜糧、大馬哈魚以及各類山產品,但其包裝設計卻存在缺乏地域特色、地域文化性弱,甚至破壞生態環境、浪費自然資源等問題。此次設計項目是為嫩江著名品牌進行面粉包裝設計,讓包裝設計教學為區域特色產品助力、提升地方品牌形象和市場競爭力是此次設計的重點。如提煉地方文化,運用地域性元素體現地方名特產的地方特色。將地方人文特色與產品包裝設計應用相結合,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設計水平,還能夠通過地方文化特色提高產品的附加值,使產品富有更多的文化內涵,促進提高品牌的社會影響力,真正實現設計教學為區域特色產品助力。作為培養包裝設計人才的藝術教育,應該把民族文化與藝術作為教學的重要內容,特別是要充分利用地方文化特色資源,將地方的自然環境、生產生活、人文歷史等多方面的因素融入包裝設計教學中,引導學生在繼承的基礎上大膽地創新。“嫩尚家”作為嫩江的特色品牌,在包裝設計中除了要體現產品特點,更要體現出地域特色和地方文化。把具有地區特色的元素運用在土特產包裝設計中,能夠傳承和發揚地區文化,使受眾了解當地文化,為促進區域文化的傳播創造條件。優越的地緣優勢、多樣的飲食文化和民俗文化都可以作為地方文化特色的表現形式。

查看全文

獨立學院品牌建設策略選擇

摘要:本文結合品牌理論,梳理了獨立學院品牌內涵與品牌要素,在對山西省范圍內獨立學院走訪調查的基礎上,圍繞品牌意識、品牌定位、品牌培育、品牌創新、品牌管理與維護等方面提出了具體的品牌建設意見,希望能為我國獨立學院的品牌建設提供指導與借鑒。

關鍵詞:獨立學院;品牌建設;途徑研究

一、獨立學院的產生

20世紀末,我國經濟經過多年發展和積累,得以快速增長,不僅增加了對物質消費的需求,也増加了對各行各業優秀人才的渴求。因此,中國政府做出擴大高等教育招生規模的決定,但此時政府財政或高校均不能完全滿足這一教育需求,于是政府鼓勵一些高校吸引社會資金,以非財政經費形式,舉辦新體制下的公辦民助性質的二級學院,以緩解擴招背后的教育資源不足的矛盾,增加大眾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因此,二級學院成為獨立學院的雛形。直到2003年教育部出臺《關于規范并加強普通高校以新的機制和模式試辦獨立學院管理的若干意見》,正式提出了獨立學院一詞,并明確了其定義。教育部于2008年出臺并實施《獨立學院設置與管理辦法》,意味著獨立學院的辦學行為有法可依,獨立學院進入高速發展并逐步規范階段。而如今,獨立學院已經脫離母體高校的光環,以獨立的個體授予學位證書,向社會輸送著各行各業的應用型人才。

二、獨立學院的界定與特征

(一)獨立學院的界定。獨立學院不同于民辦高校,是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機制、新模式舉辦的相對獨立的本科層級的二級學院,由普通本科高校與社會力量合作舉辦的進行本科層次教育的高等教育機構。獨立學院可以利用公辦母體高等學校的部分資源,但又獨立于母體學校,按民營機制運行,無國家財政支持,實行嚴格的獨立辦學,以培養社會急需的應用型人才為目標,是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新路線。(二)獨立學院的特征。獨立學院最大的特征是“獨立”。除此之外,其特征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依托性。獨立學院創辦的前提是母體高校。依托于母體高校的資源,如辦學經驗、管理體制、師資建設等方面都需要母體高校大力支持。二是市場性。不同于母體院校,獨立學院的教學活動應以“社會人才的需求”為核心,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確定學院定位、學科專業設置、人才培養方案等。三是創新性。與公辦院校不同,獨立學院具有的“獨立性”,使其在辦學中具有一定的創新性。

查看全文

高職校品牌建設路徑分析

【摘要】近些年我國的五年制高職教育得到了較快的發展,但面對職業教育的殘酷競爭,很多五年制高職學校轉變辦學理念,狠抓內涵建設,創建知名的學校品牌成為學校發展的新突破,希望從品牌建設入手,來解決發展過程中的瓶頸問題。

【關鍵詞】五年制高職校;品牌建設;路徑分析

一、研究背景

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是國際流行的專科教育學制,采用五年一貫制的教育模式培養初中畢業生成為高素質高技能的應用型人才。五年制高職教育在教學模式、專業設置、課程內容、實踐能力、辦學效益等方面具有獨有的特征,優勢明顯。然而,在蓬勃發展的大好形勢下,五年制高職教育面臨的困難也不容忽視。比如說對五年制高職教育宣傳力度不夠,社會上對高職教育特別是對五年制高職教育還不是很認可,加上起步較晚、經費不足、企業共建度不高、升學渠道狹窄、升學通道不暢、生源質量較差、畢業生素質不高等問題也制約了其發展和進步。尤其是職業教育的殘酷競爭,致使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環境更加復雜。針對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現狀,很多五年制高職學校轉變辦學理念,狠抓內涵建設,把創建知名的學校品牌成為學校發展的新突破。因此,開展品牌建設研究對五年制高職教育的發展具有非常明顯的實用價值和意義。

二、五年制高職校發展現狀分析

(一)品牌認識不清,品牌意識不強

查看全文

企業文化視域下職業品牌文化建設

摘要:隨著職業院校跑馬圈地式的發展,品牌文化建設的缺失已成為制約其發展的首要因素。職業院校在發展中極易忽視品牌文化的作用,因此構建特色品牌文化是提高院校發展的重要途徑。本文從企業內涵對比職業院校品牌文化發展,強調企業與學校品牌文化發展之間的差異,結合星巴克企業優勢對職業院校品牌文化建設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星巴克;職業院校;品牌文化;創新策略

很多職業院校在品牌建設中都存在不足,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職業院校在我國起步較晚,學校建校時間短,品牌文化基礎弱,尤其是延伸到品牌長效機制則更為短缺;另一方面是職業院校建設初期都采用跑馬圈地的形式加速擴張,過度消耗了學校品牌和文化的生命力,還有很多社會因素也在制約著職業院校品牌文化的發展。文化創意缺少、品牌創新乏力是制約職業院校發展的首要原因,本文試圖通過企業發展框架與職業院校進行對比,以此探尋職業院校品牌文化建設的創新路徑。

一、職業院校品牌文化的涵義

品牌文化(BrandCulture)是指通過賦予品牌深刻而豐富的文化內涵,建立鮮明的品牌定位,并充分利用各種強有效的內外部傳播途徑形成消費者對品牌在精神上的高度認同,創造品牌信仰,最終形成強烈的品牌忠誠。學校品牌文化是指學校全部人員(教師、學生)在學校總體文化建設下,結合自身的專業特色形成一種非常專業化的特殊精神財富,它是由專業品牌和校園文化所共同持有的在學校文化資源下形成的獨立品牌;它是學校師生共同遵循的價值觀、人生觀、道德觀及基本信仰。學校文化一般包含多個方面(政治、經濟、文化、精神、環境、制度、物質等),既是學校的整體又是整體中的局部。品牌文化是學校的核心競爭力,無論是在學校內部還是在社會層面,擁有自身的品牌文化都是綜合價值的體現,是學校展現特色構建發展的基石,也是學校師生價值觀的共同體現。

二、品牌文化的形象與宣傳

查看全文

高校黨建品牌化建設實踐探究

摘要:就目前高校黨建工作而言,我們需要在紅色精神的感染下,將高校黨建工作推向一個新的臺階,以此來實現高校黨建工作的品牌化發展之路。為此,作者從一名普通的高校黨建工作人員的角度出發,簡要介紹了紅色文化在高校黨建工作品牌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了紅色文化在高校黨建工作品牌化建設實踐中的應用策略,從而更好地利用紅色文化推動高校黨建工作的開展。

關鍵詞:紅色文化;高校黨建;黨建工作;品牌化

一、紅色文化在高校黨建工作品牌化建設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一)紅色文化應用于高校黨建工作品牌化建設的理論系統不夠完善。1.對于紅色文化推動高校黨建工作品牌化建設重要性的認識不夠深入。紅色文化是我國優秀的文化,傳承革命先輩為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的偉大精神,是高校黨建工作品牌化建設的重要載體。但是,根據筆者的調查可知,目前很多高校對于紅色文化的學習不夠深入,導致無法更好地發揮紅色文化的教育價值,很多黨員認為社會主義新時期,紅色文化已經過時,從而阻礙了高校黨建工作品牌化建設的步伐。2.紅色文化包含的內容非常多,形成了比較復雜的理論體系,因此在高校黨建工作品牌化建設的過程中,需要選擇優秀的紅色文化理論知識進行學習,從而形成系統的、完整的理論體系,體現出高校黨建工作品牌化建設的針對性,能夠更好地將紅色文化的內容集中起來,對其進行更加深入和系統的研究,從而更好地應用到高校黨建工作品牌化建設過程中。但是,根據筆者的調查和研究得知,很多高校在開展黨建工作時,對于紅色文化的認識不夠深刻,學習內容的關聯性較差,無法形成豐富的知識體系,對于黨建工作品牌化建設實踐的推動作用比較有限。(二)對于紅色文化資源的運用非常有限。1.缺乏與紅色文化資源的近距離接觸。目前很多高校在開展黨建工作的過程中,主要是采用理論教學和學習的方式,在課堂中對中央的指導意見和精神進行學習,缺乏在實踐中對紅色文化的近距離接觸,從而使得對紅色文化的學習方式較為單調,黨員缺乏學習的積極性,無法發揮紅色文化資源的重要作用。2.缺乏針對性的教育。高校黨建工作的服務對象不僅是黨員,還包括入黨積極分子和其他一些基層群眾。但是,根據筆者的調查和研究得知,高校在開展黨建工作品牌化建設的過程中,并沒有針對不同的服務對象采用不同紅色文化資源進行教育的方式。這種無差異的教學方式,缺乏針對性的特點,從而導致教育效果與實際要求相差較大的情況出現。(三)校園文化建設缺乏紅色文化部分。校園文化是高校開展文化建設的主要陣地,也是高校進行黨建工作的重要場所,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在開展校園文化建設的過程中,遺漏了紅色文化的相關內容,主要表現如下:(1)很多高校缺乏對紅色文化的足夠重視,因此在開展校園文化的建設過程中,并沒有將紅色文化納入校園文化建設中,沒有針對紅色文化進行宣傳和講解,學生和教師缺乏對紅色文化的深入認識,從而無法更好地利用校園文化開展高校黨建工作品牌化建設實踐。(2)與紅色文化相關的校園文化活動較少。高校雖然有各種藝術團體、文學團隊,但是缺乏針對紅色文化的團體,從而無法對紅色文化的內容起到良好的宣傳作用。另外,針對紅色紀念日,很多高校只是采用掛橫幅的形式進行宣傳,這種宣傳方式流于形式,無法深入教師和學生的內心,對于紅色文化的宣傳力度是非常有限的。

二、基于紅色文化的高校黨建工作品牌化建設實踐策略

根據上文的分析可知,雖然紅色文化在高校黨建工作品牌化建設實踐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在利用紅色文化資源過程中,缺乏足夠的重視程度,宣傳和組織方式比較有限,因此無法更好地發揮紅色文化在高校黨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本文針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進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為此可以參考以下幾個方面。(一)深入挖掘紅色文化在高校黨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1.積極發揮紅色文化在高校黨建工作中的指導作用。充分重視紅色文化在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中的重要作用,深入了解其對高校黨建工作產生的重要影響,從而更好地組織高校黨員干部、預備黨員和基層群眾,進行紅色文化的深入學習和解讀,提高對紅色文化的重視程度,積極發揮紅色文化在高校黨建品牌化建設過程中的重要作用。2.構建紅色文化資源的挖掘和學習體系。對紅色文化的內容進行分析和整合,突出核心紅色文化資源的重要價值;同時,要注意紅色文化與時代的結合,使其能夠體現出與時俱進的特點,從而形成針對高校黨建工作的紅色文化教育體系。3.制定學習紅色文化的相關制度。高校應該積極完善黨建工作的相關制度,尤其是在提高黨員學習積極性方面,使其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紅色文化的相關知識,真正將紅色文化的精神轉化為外在的行動,避免流于理論學習和表面學習的情況出現。(二)將紅色文化引入高校黨建工作品牌化建設實踐過程中。1.培養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在開展高校黨建工作中,必須利用教師引導者的角色,指導黨建工作品牌化建設未來的規劃,成為優秀紅色文化思想的學習者、傳播者和執行者,要加強師資隊伍對紅色文化的深入了解,并提高他們的教學能力,能夠充分利用優秀的教學方法和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提高紅色文化的教學效果。2.將紅色文化應用到課堂教學中。一方面,需要在思想政治教學中引入紅色文化的教學內容,對紅色文化進行整理,從而形成系統化的教學內容,進而應用到黨員教育和培訓過程中;另一方面,要對紅色文化的教學內容不斷推進,使之能夠不斷與時俱進,增強教學內容的吸引力,并能夠做到理論聯系實際。(三)將紅色文化融入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為了更好地提高紅色文化的影響力,可以借助校園文化建設的力量進行宣傳,為此可以參考以下幾個方面:(1)利用校園文化傳播的方式,例如:校園廣播、校報、校園論壇或者校園的微信公眾賬號等,對紅色文化進行宣傳,提高其育人的能力,進一步發揚紅色文化中的優秀精神,幫助教師和學生形成高尚的道德素質。(2)積極推動校園活動,將紅色文化融入校園文藝活動中,創辦與紅色文化相關的社團,社團開展的活動可以與高校黨建工作緊密結合,并且可以在一些重要紀念日開展與紅色文化有關的歌唱比賽、演講比賽,或者是組織學生深入紅色文化紀念館進行參觀,等等。(3)將紅色文化的社團活動作為高校黨建工作品牌化建設的重要考核內容。在高校黨組織的指導下,與學生會進行緊密合作,從而形成自上而下的紅色文化學習氛圍。

查看全文

高職校園文化品牌建設研究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學校尤其是高等院校越來越注重學校軟實力的培養和發展,校園文化品牌作為學校的標志也成為了很多學生和家長選擇院校時的一個重要參考,因此培養建設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品牌成為了每一個高職院校都重點關注的工作。建設培養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品牌,不僅能夠帶動學校的學習風氣,提升學校的社會形象,更能夠引領文化風尚,為社會道德建設發展樹立好的榜樣,從而提升國家的文化軟實力。本文主要從“美育”概述、“美育”與校園文化的關系和校園文化建設中美育的實施三個方面從美育視角下對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品牌建設進行了分析研究。

關鍵詞:高職院校;文化品牌;建設;美育視覺

社會文化建設是目前國家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所重點關注的方向,黨的十八大更是提出來“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關鍵是增強全民族文化創造力”的指導方針。由此可見,文化強國已經成為了我國建設發展的主旋律。在這種大環境下,人們對于美的追去也越來越高,相對的對于學校的素質教育尤其是審美教育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美育教育也成為了學校建設校園文化品牌的一個關鍵所在。在美育視角下,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品牌的建設不僅僅是學校響應素質教育改革的產物,更對學生的日常生活乃至未來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一“美育”概述

美育被稱為審美教育或者美感教育,是培養學生認識美、愛好美、創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是素質教育和培養學生全面發展不可或缺的。18世紀的著名詩人、哲學家、歷史學家和劇作家席勒是美育概念的創造者,在他的觀念里,美育是用來解決政治問題的必經之路,同時他還提出了德、智、體、美四育概念,形成了現代審美教育的基礎。在我國的社會主義環境中,學校美育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心靈美、行為美,為我國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添磚加瓦[1]。隨著時代形式的不斷變化,如今人們對美育也有了全新的理解和認識。美育不再僅僅是從屬于德育的陶養感情的教育,它擁有了更多的獨立性。除了提高道德情操外,美育中還包括了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這些都是新形勢下對美育的定義和要求。

二“美育”與校園文化的關系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