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長城范文

時間:2023-03-17 08:39:5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文化長城,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文化長城

篇1

走進金山嶺長城,就像走進了藝術的長廊。這里有數不清的望孔、射擊孔、吐水嘴。一百多座敵樓形態各異,每一座敵樓都有一個含義深刻的名字,如望京樓、陶春樓、仙女樓、將軍樓……登臨長城,就有心曠神怡、寵辱皆忘之感,對一個人的身心大有益處。

雄偉的長城是中華民族自強、自信、團結的精神象征。因此,學校把金山嶺長城確立為德育實踐基地,每個季度都組織學生到長城參觀游覽,在長城上宣講愛國故事,以長城精神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喚醒學生的創新思維、挖掘學生的藝術潛能、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呵護學生的身心健康,將長城文化帶進課堂、融入活動。

課堂里的長城文化裂變

金山嶺長城在修建過程中,產生了一系列動人的故事,如望京樓是怎樣修建成功的,為什么要修建單邊城墻等,這些故事講述了勞動者的智慧。從古至今,描述長城的詩文不勝枚舉,文人墨客從文學藝術的角度,用精美的文字詮釋長城文化。因其獨特的建筑設計藝術,金山嶺長城歷來都是攝影家推崇的攝影樂園。

由此可見,創編長城文化校本教材擁有豐富的素材。然而,這些素材需要經過多方面收集、匯總、篩選,才能為編寫教材所用,為此,學校采取了多種措施。

一是成立考察小組,到金山嶺長城實地考察,對建筑特點、藝術特點等進行全面考察研究;二是成立資料研究小組,全面查找有關金山嶺長城文化的文字及圖片資料,并進行整理;三是成立采訪小組,采訪當地長城文化的本土專家,搜集相關資料;四是成立資料匯總小組,對采集到的有關長城文化的資料進行分類整理;五是根據各章節將內容匯編成冊,供各年級學生使用。最后開發完成了《金山嶺長城傳說》《金山嶺長城建筑藝術初探》《金山嶺長城攝影藝術賞析》《長城古詩文》系列校本教材。

為發揮教材的作用,學校將長城文化課程納入課時,每周在各年級開設一節長城文化課。低年級學生通過聽老師講長城的故事,了解金山嶺長城背后那些不平凡的故事,明白如果沒有先輩之間的合作、奉獻和創新,就沒有如今讓世界贊嘆的建筑奇跡。中、高年級學生則通過賞析長城建筑藝術和攝影藝術,學習古詩文,培養藝術愛好,激發藝術潛能。學校還根據實際情況,在高年級學生中組建了長城攝影藝術社團,讓學生拿起手中的相機去記錄長城的雄壯與美麗;定期聘請當地有名的農民攝影藝術家段久軍、周萬平到長城上對學生進行指導。

活動中的長城文化輻射

每月組織一次與長城文化有關的影片觀看活動。如通過播放電影《長城大決戰》,讓學生感受到在偉大的長城上,中國人民是無懼挑戰的,中華兒女正以前所未有的干勁、勇氣和智慧,創造著新的歷史。載人航天、潛龍下海、航母試航……我們已經告別了積貧積弱的舊中國,正走在國家快速發展的新時期。“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少年兒童必將肩負起祖國未來建設的重擔,實現民族的偉大復興,實現偉大的中國夢。

每學期組織一次講故事或演講比賽。讓低年級學生通過講長城故事,了解先輩們怎樣發揮聰明才智,成功修建了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萬里長城。萬里長城保家衛國,中華兒女要鑄就新時期的“長城”,就要努力學習、刻苦鉆研、厚德載物,方能擔當起未來建設祖國的重任。中、高年級則組織一次長城文化演講比賽,讓學生以不同的視角講出自己對長城文化的認識。

利用節假日深入開展道德實踐活動。比如,“我是長城小天使”“我是文明長城人”系列活動,讓學生借助長城這個天然的大課堂,去錘煉、去感受,得到情感的升華,然后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寫成演講稿,在班會課上展示;長城志愿者活動,學生向游客宣傳環保知識,提醒人們在游覽長城時要做到不在城墻上亂刻亂畫,不隨便丟棄垃圾,看到破壞行為要進行勸阻;調查研究活動,組織學生對農家院、長城管理處、經商個體戶、當地攝影家、當地長城文化專家就“旅游觀念的轉變、利用長城文化致富、科學利用和保護景區”等問題進行調查采訪……

在學校文化建設過程中,我們巧妙植入長城文化元素,讓學生在校園里時刻感受到長城文化的存在。學校的花壇、草坪全部設計成微縮的長城造型,學生閑暇之余,可坐在小“城垛”上休息、讀書、看報、游戲。操場院墻四周全部選配金山嶺長城典型建筑圖片并配以簡要的文字說明,讓學生對金山嶺長城有一個完整清晰的認識。

篇2

本文對居庸關的資源進行梳理分類,分析資源整體性,針對展示和開發中的不足,提出旅游虛擬展示,探尋居庸關整體性展示與可持續開發的方法。

[關鍵詞]居庸關關城;明長城;旅游開發;長城資源

中圖分類號:F592.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24-0340-01

居庸關是明長城重要代表,具有深厚的軍事文化、完善的的軍事防御體系以及優美的自然環境等旅游資源,極具旅游價值。但是目前的旅游展示主要是直觀可見的資源,長城墻體、建筑和景觀等,缺乏對居庸關內在軍事體系完整性的展示。對于資源的開發利用也尚且不足,展示不全面,旅游方式局限在攀登長城的單一模式。故本文對居庸關的資源進行梳理評價,提出旅游資源整體性展示和可持續開發。

1 居庸關旅游資源的整體性

居庸關是長城沿線上的重要關隘,自明代以來,其軍事防御體系逐漸成熟,戰略地位愈加重要,是守衛京師西北門戶。同時,居庸關是歷史瑰寶,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不同的旅游資源相互依存、影響形成完整的有機體,而居庸關成熟的長城軍事防御體系就是旅游資源整體性的基礎。

1.1 居庸關長城防御體系

居庸關位于昌平縣城以北20公里的峽谷關溝中最開闊的位置,關溝是西山和軍都山夾峙的通道,地勢險要,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居庸關因勢設塞,棗核狀天然基礎上建立絕佳的駐防重地,居高臨下,地域廣闊,補給充足,易守難攻,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

劉珊珊在《明長城居庸關防區軍事聚落防御性研究》文中指出居庸關整體防御空間布局是按照不同層次進行劃分,即為點、線、面規劃。點是重點設防,堅固的關城,封閉的圓周形關城防御范圍向外全角度放射狀擴大。線是居庸關的聯合護防線,居庸關與岔道城、八達嶺、上關、南口城組成關溝五道防線的聯合護防體系。岔道城,是北方匈奴進京的第一道關口。八達嶺,位于關山最高處,是居庸關的前哨。上關,在關城北門外。南口城,是最后一道防線。除此之外,居庸關防區還設置了8條防線,擴展防御范圍,形成護衛西北的軍事屏障。縱橫的防線以關城為中心向外輻射,包圍關溝,形成了嚴密的軍事防御面。

關城是防御體系的核心,居庸關城依山就勢,東西高、中間低,呈封閉圓周形式,扼守南北交通要道,溝通東西山溝。從整體布局到建筑處理都以軍事攻防為中心原則,環形封閉的城墻、配合水關、甕城、“人”字形長城以及巧妙的敵樓,確保關城堅固。

1.2 居庸關旅游資源

在居庸關整體的軍事防御體系中,關城是現在主要的旅游景區,資源豐富。將旅游資源按照可視和隱藏兩類資源。其中可視資源包括景觀資源、軍事資源、人文建筑等部分;隱藏資源包括體系內含關聯性、內含功能和歷史文化。

景觀資源包括山景、水景;軍事建筑包括關城、長城城墻、甕城、烽火臺、敵樓、關樓、水關、衙署倉儲;人文建筑包括云臺、廟宇祠堂、亭臺建筑、牌樓、疊翠書院、客棧商鋪;體系內含關聯性具體為長城防御布局及其相互信息聯絡;內含功能包括軍事功能、交通功能等等。

2 居庸關旅游現狀

2.1 資源使用情況和開發程度

居庸關在清末以后逐漸荒廢,1992年昌平縣十三陵特區辦事處為保護文物對關城建筑進行了全面修復,再現了昔日的雄姿。目前居庸關成為重要的文化遺產旅游景點。

景觀資源:游客在登臨長城過程中欣賞居庸關的景色,但是有景無區。開發程度較低,基本保持原生態景觀,關城內有少部分人工景觀;保護情況較好,沒有過度開發自然景觀,但游客在游覽過程中會造成一些破壞; 建筑資源:豐富的建筑資源是主要游覽點,云臺、城墻等為必游景點;開發程度中等,建筑經過修復基本呈現原貌,但是展示缺乏規劃,開發未突出特色,游客分布不均;文化資源:使用情況居庸關蘊含著中亞的軍事文化和建筑文化,有著巨大的價值,但是目前在展示上很少體現開發程度較低,居庸關對文化資源的開發不足,游客大多關注可視資源,忽視其中蘊含的深刻的文化。[1]

2.2 居庸關旅游配套情況

旅游配套服務在旅游整體評價中不可忽視,也是游客選擇景區的重要因素,通過居庸關配套設施發現,居庸關的旅游配套設施、服務質量需要增設和完善。而且游客多聚集在西南角,配套資源主要集中在東北角,給旅游帶來不便,需要進一步合理的規劃。

3 基于虛擬展示的可持續開發策略

長城是重要的歷史文化遺產旅游資源,規模大,范圍廣,只能消費不可再生,其開發展示應以保護為基礎。同時長城在歷史上是動態的發展,很難通過單一空間進行展示。而且長城作為有機的防御體系,其系統本身與內在聯系需要更加直觀的展示。因此提出基于虛擬展示的可持續開發策略,通過技術應用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上實現居庸關資源真實、完整的展示和可持續發展,并為旅游提供樂趣。

3.1 基于虛擬現實技術的旅游展示體驗

根據居庸關的游覽路線以及景點特征進行虛擬現實旅游開發,通過設計全景虛擬展示、主題點虛擬展示和軍事防御體系虛擬演示來完成旅游展示體驗。[2]

3.2 三維立體全息投影沙盤展示

全息投影沙盤是將實體模型與虛擬影像結合,通過技術手段生成三維圖像模型,并借助投影顯示到臺面上,使效果更加生動。制作居庸關三維立體全息投影沙盤,運用虛擬鏡像還原戰爭場景,從攻防區域、作戰路線等方面展示,讓游客清晰地了解居庸關的整體環境布局和軍事體系的整體性。同時游客還能夠通過手勢與投影的三維模型交互作用,多方位多層次瀏覽查詢,快速獲取景點動態信息。

3.3 基于3D投影技術的資源展示

居庸關的可持續開發在展示自有資源的同時還應該充分利用居庸關長城特色優勢開發其他吸引游客的展示資源,可以引入3D投影技術在建筑表面拼接組成炫目立體的畫面進行展示,形成長城旅游的特色。

居庸關建筑工程精湛,城樓、云臺等造型精致,又有千峰疊翠的自然背景,應用3D投影通過光影效果可以突出展示建筑的精美;也可以用本身資源作為屏幕呈現居庸關的歷史影像以及其他受歡迎的視覺藝術;還可以通過投射還原未修復的烽燧等遺址原貌。同時,3D投影帶來的燈光秀增加了夜間活動,能夠改善長城半日游、一日游的現狀,給游客足夠的時間去了解居庸關文化,而非單純尋求登上長城的成就感。

4 結語

長城歷經千年,見證了歷史變遷、時代更替,也見證了社會進步和文明發展。居庸關作為長城重要關隘,其展示開發有著重大價值意義,保護居庸關、研究居庸關、開發居庸關,就是弘揚長城文化、傳承中華文明。

參考文獻:

[1] 劉磊.明長城北京段展示利用研究[D].北京建筑工程學院,2012.

篇3

晉城古滇文化廣場是鑲嵌在古滇大地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它是人們休閑、娛樂、健身的好去處。 廣場以“滇王金印”、“古滇神柱”、“四牛騎士貯貝器”三個代表古滇文化的文物,用象征手法雕塑而成,濃縮和展示出了神秘的古滇神韻。

當你走進古滇文化廣場時,仿佛是來參加一場大型聚會,廣場上人群熙熙攘攘、人聲鼎沸、熱鬧非凡 ,到處都是前來玩耍的人們。許多小孩在這里嬉戲耍鬧,有滑旱冰的,有騎單車的,有放風箏的,還有玩游戲的,真想加入到他們中去,偶爾見到認識的小朋友更是興奮地、尖叫著打招呼,大聲地談論著開心的事。

最熱鬧的要數中心廣場了,這里簡直成了一個超級大舞臺,有跳交誼舞的,有跳民族舞的,有跳健身操的,甚至還有扭秧歌的。還有一撥人兒在扯著嗓子唱花燈,自娛自樂,高興極了。就這樣許多人在這里認識了,成為了好朋友,高興地聊著天。

我最喜歡的還是綠草如茵、鮮花遍地,到處都是青蔥樹木的綠化區,這里怪石嶙峋,有蜿蜒曲折的小橋流水,明鏡的水面晃動著綠樹和白云的倒影,有生機勃勃、郁郁蔥蔥的各種大樹,最養眼的還是五彩繽紛的繡球花,各式各樣開的燦爛極了。坡地上栽滿了桂花、松柏、萬年青、常春藤等四季常青植物,一年四季都是綠意盎然,充滿生機。看著這人與自然和諧融洽的情境,我不禁想起了“人在畫中游”這句古詩,生出無限遐想。

這就是我們美麗的古滇文化廣場,生活在這里的人們多么幸福啊!

篇4

[關鍵詞]城市廣場文化淺析

隨著城市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大量的廣場迅速涌現,“廣場文化”也隨之興起。“廣場文化”是城市文化形態的主要表現之一。廣場是城市的物質建設和精神的示范地和集中地,“廣場文化”則是城市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結晶。

“廣場文化”可以概括為,建設和利用城市公共、開闊的空間進行城市特有的文化、經濟、政治交流和活動,從而形成富有特色的文化氛圍,構成城市三個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廣場文化”是一個城市的發展理念,在物質文明層次上,是在城市建筑中充分考慮空間的合理布局,充分利用現代科技進行建設和管理,營建城市高凝聚力和廣場空間,包括廣場及周邊的構筑物、在此空間中的物質生產和交換;另一方面,在精神文明層次上,要充分利用廣場這個開闊的公共空間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培育現代化社會精神文明,推崇現代文明生活,形成具有地方特色文化氛圍。我市“和諧文化進萬家”系列廣場文化活動就是一個成功典范。

“廣場文化”必須植根于當地的歷史、地理、文化、風俗,為發揮該城市的長處而形成。只有保持濃郁的當地歷史文化同時吸收海內外先進文化,才能建立自身獨特的“廣場文化”。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這既有利用于保護生態環境,又使城市面貌煥然一新。在文化廣場建設中,要搞有持久生命力的城市標志,而不是滿足一時的虛榮和表面化。

一個城市有高雅的“廣場文化”,不但能提高居民的修養和道德情操,而且對外來者也具有同化功能,使社會秩序歸于文明,城市成為禮儀之邦。健康、高雅的廣場文化演出有助于大眾文明程度和社會公德水平的提高,對社會秩序的完善和人們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以及良好的道德規范有著十分重要的幫助。從發展態勢看,今后城市競爭將在文化的高層次上進行,文化是起著決定性作用的因素。那么怎樣走好“廣場文化”這條路?

1、制訂地方性廣場法規,在法制上給予城市廣場明確的地位和保證。保證廣場的建設和依法使用,廣場及其四周要有相應的標識。

2、充分利用廣場開展各種文化、社會、教育、商業活動。廣場是城市進行科學化、民主化、現代化教育的課堂,是城市三個文明展示、交流的平臺。廣場是城市公眾生活中最重要和最大規模的空間,黨和政府在組織群眾、教育群眾、團結群眾時充分利用廣場文化形式是十分有效的,也是我國政治生活走向民主化、科學化的重要方式。同時,廣場也是群眾自娛自樂、自我教育的良好載體。寓教于廣場娛樂之中,是城市生活中的重要方式。

篇5

關鍵詞:民族之魂;博大精深;滲透;情境再現;節日文化;古文化素養;潛移默化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3)25-136-01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自強奮進的精神支柱,是凝聚了民族精神的精華,是中華民族之魂!她在無形中影響著我乃至所有學生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他們需要知識,也更需要傳統文化知識 。中國傳統文化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 在 精神上給我莫大的支持。如何將弘揚民族精神傳承傳統文化教育,貫穿于小學語文教學的全過程,是值得每位語文教師深思的問題。作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子,我在三尺講臺上傳承祖國傳統文化而感到無比的驕傲與自豪!那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呢?我想弘揚民族精神的教育應該是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的。應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以“隨風潛如夜,潤物細如聲”地滲透。因此在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結合自身多年教學的經驗,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法與學法。

一、以讀促教,引起共鳴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非常希望孩子會在書籍中汲取營養,孩子強烈的求知渴望也促使我們為孩子提供既能啟迪智慧又能溫暖心靈的優秀作品――《一幅名揚中外的畫》是北宋畫家張擇端繪制的《清明上河圖》,是譽滿中外的藝術珍品。寬24.8厘米,長528.7厘米,屬一級國寶。這幅畫描繪的是汴京清明時節的繁榮景象,是汴京當年繁榮的見證,也是北宋城市經濟情況的寫照。畫卷右首有馱負木炭的驢子,有一農家短籬內長滿了像茄子一類的作物,更為有趣的是幾名孩童赤身嬉戲追逐,畫面上的人物拿扇者有十多人,酒肆多處,酒旗上寫著“新酒”二字,有一處小茶水攤。河岸及橋上有好幾處小販的貨桌上都擺著切開的西瓜。乘轎、騎馬者帶著仆從行走的。細細分析,這些人雖然有上墳掃墓的可能。但通過這幅畫,我們了解了北宋的城市面貌和當時各階層人民的生活。從寧靜的郊區一直畫到熱鬧的街市,處處引人入勝。我讓學生詳細觀察后,分別采用不同形式地讀,讓其在賽讀中感受傳統文化在民間根深葉茂的突出表現。可以這么說,正是我讓學生充分地讀、真正地讀出來的,是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信心和力量!在不同形式的讀中,激發了他們的民族自豪感。

二、想象畫畫,加深理解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應拓寬語文學習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使學生在不同內容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我們要充分發揮語文課程,弘揚祖國優秀文化和吸納人類進步文化的基礎作用,使學生從小扎下優秀民族文化的根。《清明上河圖》的中心是由一座虹形大橋和橋頭的街面組成。這些人是不同行業的人,從事著各種活動。橋西側有一些攤販和許多游客。貨攤上擺有刀、剪、雜貨。有賣茶水的,有看相算命的。許多游客憑著橋側的欄桿,或指指點點,或在觀看河中往來的船只。大橋中間的人行道上,是一條熙熙攘攘的人流;有坐轎的,有騎馬的,有挑擔的,有趕毛驢運貨的,有推獨輪車的……大橋南面和大街相連。街道兩邊是茶樓,酒館,當鋪,作坊。街道兩旁的空地上還有不少張著大傘的小商販。街道向東西兩邊延伸,一直延伸到城外較寧靜的郊區,可是街上還是行人不斷:有挑擔趕路的,有駕牛車送貨的,有趕著毛驢拉貨車的,有駐足觀賞汴河景色的。看到此處我就讓學生閉眼想象《一幅名揚中外的畫》的美麗,伴隨著優美的旋律,讓學生選擇一處美麗景象摹畫出來。同學們專心致志地“作畫”,然后就是“展畫”,最后進行“評畫”。從畫的方面領會到傳統文化在民間無處不在。

三、適當表演,再現畫面

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通過廣泛而有序的課外閱讀獲取、篩選信息,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培養適應社會發展的各種能力,應該引起人們的不斷重視。 語文是五千年中華傳統文化大海中的一滴水珠,應該從這一滴小水珠中,使學生體悟到中華文化的博大與精深,于己打好人生的底色,于國傳承和光大民族優秀的文化傳統。教到這時,我讓同學們適時進行表演。

市街上的各種商業手工業活動,有做車輪的木匠,賣刀剪的鐵匠,以及各種攤販的吆喝聲等等。還有走江湖看相算命的,都可以一一模仿出來。街道上并有形形的各種人物。官員們騎了馬,前呼后擁,在人叢中穿過;在這紛紛擾擾熙熙攘攘之間,有人挑擔,有人駕車。有人使船,也有人在清明佳節出來游逛,在城門口路旁憑著欄桿悠閑地看水。船上、橋邊,多少人手忙腳亂,喧呼嘈雜。發現同學們富有想象力的表演與生動形象的情境再現生活,既為閱讀提供了素材,從而也更深刻的全面的理解了傳統文化的內在經典內容。

四、拓展延伸,浸潤心靈

我們的延伸必須建立在對課程內容的準確理解、對學生認知能力的準確把握之上,這樣的延伸才是必要的,才是有價值的!語文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蘊含著厚重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為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流亡途中,在一處渺無人煙的地方,又累又餓,再也無力站起來。隨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點吃的,正在大家萬分焦急的,隨臣介子推走到僻靜處,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讓重耳喝后漸漸恢復了精神,當重耳發現肉是介子推人自己腿割下的時候,流下了眼淚。十九年后,重耳當了國君,也就是歷史上的晉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賞了當初伴隨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很多人為介子推鳴不平,勸他面君討賞,然而介子推最鄙視那些爭功討賞的人。他打好行裝,悄悄的到綿山隱居去了。晉文公聽說后,

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 ,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找尋兩個人談何容易,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燒遍綿山,卻沒見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們才發現背老母親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了。晉文公見狀,慟哭不已。裝殮時,從樹洞里發現一血書,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第二年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并曉諭天下,把寒食節的后一天定為清明節。

給一個節日注入厚重的文化內涵,那節日本身也就成為了一種文化。我在講解這一段時,讓學生明白清明節流行掃墓,其實是寒食節的內容。除掃墓外,清明節還有許多失傳的風俗,如古代曾長期流傳的戴柳、射柳、打秋千等。據載,老百姓都以打秋千為樂,踏青之風也極盛。我描繪得栩栩如生,更增添了畫作的生活氣息。同時也拓寬了學生的視野。為 續編拓展提供了材料。

篇6

一、精心籌備,夯實基礎

領導重視,組織行動到位。在文化局的領導下,XX區文化館提高思想認識,強化組織領導,成立了城市文化廣場演出領導小組,相繼抽調20多名工作人員投入到活動當中,制定了周密的活動實施方案。要求:

(1)緊扣“世博會”主題,組織好靜安寺廣場“周周演”活動,做好節目推廣與文明觀看的宣傳工作;

(2)積極籌劃 “五一”、“十一”等重大節假日、“群星獎”獲獎節目進世博、中國國際藝術節“我們的家園”與“周周演”活動的有效結合,加強中外文化交流;

(3)充分利用轄區內的各種文化資源、區域內各部門之間的協作,通過城市文化廣場周周演活動,挖掘、薈萃、整合靜安本土的文化元素,展示靜安海派文化的源遠流長和靜安群眾文化的繁榮發展。

(4)加強活動期間安保措施,按照“誰主管、誰負責”和“三防結合”的原則,進一步明確責任分工,對重點目標和部位進行排查,并落實到人。

二、豐富活動,共享世博

5月以來,來自中外文化團體在靜安寺廣場演繹“海上風、民族風、時尚風、世界風”四個主題共計41場“周周演”活動,吸引觀眾約3萬人次。中外藝術家與靜安市民用心靈、用熱情為“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增光添彩。

(1)外國藝術家與現場觀眾共賀世博:通過“周周演”的舞臺,我們體會著外國藝術家的浪漫與熱情,也讓他們感受到中國觀眾的激情與親切,在很多節目中,常常有觀眾和著節拍與藝術家一起共舞,一起合唱,臺上與臺下高昂的氣氛,不時將當天廣場演出帶入一個又一個。例如在6月20日法國“夏至音樂日”的活動,雖然下起小雨,但熱情洋溢的音樂引起觀眾的共鳴,有的觀眾走上臺為演唱的法國朋友撐起雨傘一起合唱《好一朵茉莉花》,將整臺演出推向,中法友誼之花在雨中綻放。

(2) “群星獎”獲獎節目走進世博:由文化部社會文化司倡導并選調的全國第十五屆“群星獎”獲獎節目,于9月25日起借“20**上海世博會城市文化廣場周周演”的舞臺開展為期3天的本市巡演。25日下午在靜安寺廣場展演,文化館維護演出次序并親切接待外省市團隊,使活動取得圓滿成功,使靜安市民近距離感受我國高水準的群文藝術。同時我館青年爵士團參與了浦東三林世博家園市民中心廣場、南京路世紀廣場和市群眾藝術館劇場巡演。

(3)民間藝術走進世博:6月XX縣專場演出、6月“剡溪記憶”XX市越劇專場、7月“十里紅妝”寧波鎮海演出、9月的“彝山神韻”XX楚雄專場演出,讓民俗文化借助上海世博平臺,進一步延伸其宣傳效應。

(4)靜安群眾文化走進世博:為了更好的推動本區群眾文化的發展,依托周周演活動,我館積極調動區域內文化團隊與館辦藝術團隊,推出“盛會世博,歌舞靜安”XX區文化館專場演出、“激情世博,秀我風采”XX區殘疾人藝術團專場演出等,讓世界了解靜安,讓靜安走向世界。

三、加強宣傳,推進實效

(1)為了使靜安群眾更多地了解XX區世博活動情況,在靜安寺廣場設置周周演活動安排版,演出期間發放各類宣傳畫冊。

(2)邀請靜安時報和有線電視媒體對活動進行報道,在靜安時報刊登“周周演”活動信息,并向《群文世界》提供世博活動照片,擴大活動的社會效應。

(3)及時更新館內宣傳欄,在館一號樓一樓設立咨詢處,放置各類活動宣傳冊。

(4)提高文化館月刊世博信息量,及時向群眾提供活動反饋情況,目前每月發放刊物42本,發放至XX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XX市文化藝術檔案館、XX市群眾藝術館、XX區文化局、我區五個街道和五個文化中心以及全上海18個區縣。 7月增制社區活動雙月刊,使社區群眾更多更全面得了解社區世博文化活動情況,促進市民參與活動地積極性與主動性。加強網站、報刊信息的,截止至9月,在群藝館網站共靜安文化活動信息稿135篇,同時在文化館網站上,及時更新圖片、近期活動等內容,不斷充實網站信息。

(5)為了使靜安人民更多的感受世博文化氣息,8月27日,在文化館玉蘭展廳展出“盛會世博 歌舞靜安” 靜安寺廣場周周演攝影展,凝結數月來廣場“周周演”演出活動的難忘瞬間。

四、完善工作,加強管理

(1)加強廣場安全管理,向所有演職人員發放安全注意事項。每場演出安排主要負責人1人,安保工作人員6人,在節慶或9月18日等特殊日期,加強安保人員,局、館領導全部到場,維持次序,同時要求信息暢通,遇突發事件及時匯報。

(2)為了使各類活動順利進行,我館工作人員事先聯系各演出團體、主辦方及有關領事館,提前解決團隊對場地、設備等要求,減少不確定因素的產生。

(3)根據團隊有關化妝間與候場空間狹小問題,我們及時聯系廣場管理辦,在不影響演出效果的情況下,在廣場舞臺邊設立演員候場區域,使演出團體更好地休息。

(4)加強與區衛生系統的聯系,在廣場演出期間設置醫療站,及時解決夏日高溫造成中暑等情況,加強安全管理。

篇7

關鍵詞:城市廣場文化;建設;獨特風格城市廣場承擔著一座城市的文化思想,是人類日常活動的重要場所,也承載著這個城市所具有的文化、歷史等多種信息。近年來城市化進程加快,廣場作為整個城市中開放性的空間,其建設已成為人們熱議的重點。[1]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思想文化、追求也在發生著改變。而今的城市廣場不僅只是休閑活動的中心,也成為展現城市文化底蘊的方向標。很多城市在廣場建設中將當地獨有的人文特色融入其中,為整個城市增添了美麗與趣味。讓游覽的人們全面感受到這座城市富含的文化色彩,成為宣傳城市的有力名片。

1廣場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廣場文化可將娛樂活動和思想教育融于一身,備受廣大市民追捧,成了影響城市建設發展的標志。但在建設中也存在著較多的問題,同時引起不小爭議,而這些問題的產生,來源眾多,影響極大,成為制約城市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1)一味效仿缺乏獨有特色。不少城市在廣場建設中一味追求國際化,在廣場建設中追求西式風格,不考慮實際情況,不能很好地結合周邊建筑,待廣場建成后呈現突兀狀態,毫無美感。更有甚者,為了建設西式廣場,將富有歷史文化的建筑拆除,不僅破壞了當地獨有的特色,而且勞民傷財,使當地文化無法得以弘揚。[2]而在建設過程中通常會采用統一的模式,造成多個城市中的廣場風格如出一轍,無任何個性特點。而城市廣場應該在較大程度上成為美化城市,點綴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統一的布展格局無法展現城市獨特的魅力,降低城市的可辨識性。

(2)單獨追求形式美影響生態平衡。在廣場建設時,執著的追求形式美,只為了創造曲徑通幽的效果,開辟出諸多的小道,公園風格更為突出,失去了廣場本身的文化特色和用途。建設者缺乏相關意識,認為廣場就應大面積的種植草坪,才能得到綠化的水平。所以不結合當地氣候和水源條件,就開始大規模的砍伐樹木種植草坪,減少人們聚集的空間。造成既無休閑場所,還要花費大量資金對草坪進行保養與灌溉。在蟲害季節還要噴灑殺蟲劑,對環境造成污染;而在炎炎夏日沒有樹木能夠遮陽,人流減少,會降低廣場的實際應用價值。

(3)缺乏廣場文化活動。廣場文化除建筑本身所展現出的文化外,在廣場舉行文藝活動時,展現出的文化也屬于廣場文化的范疇。[3]擁有高品質的城市廣場,能將人類的行為活動與廣場環境完美的結合,產生更多更好的性能與活力。這樣,廣場本身才能發揮其真正的活力與生機,廣場文化的品位隨之升高。如果文化活動比較缺乏,人員稀少,也是對城市空間上的浪費。廣場中一些大型的活動大多由政府部位組織并實施,市民自發組織的節目較少,導致場地的利用率降低。

2對從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

(1)結合當地特色建設獨特風格。廣場可展現整個城市的品位,是大眾文化中的獨特表現形式,雖正處于發展階段,但仍然受廣大群眾的喜愛。[4]其具有的獨特文化產業價值備受重視,成了大眾文化的新來源,將整個城市中的文化品位毫無保留地展現出來。人民群眾才是廣場文化的主要載體,廣場文化的建設與發展是全社會的義務。因此,在建設中要把握廣場文化的大眾性原則,讓人民群眾參與其中。充分尊重并采納來自群眾的一些好建議好方案,將廣場的功能性設計交予群眾自行掌握,建設方了解群眾的意向后再進行建設。為發掘全方位的廣場功能并進行深入創造留下充足空間,使市民的主導地位在城市的公共生活中充分體現出來。

(2)增強空間設計反映廣場文化。不少城市在建設廣場時,為增加美觀性,從而加大裝飾草坪的面積,這樣既缺乏整體空間的層次感,也會減少空間變化的多樣性。雖具有開闊視野的效果,但群眾只能在局部路面上行走,大大減少群眾活動面積,違背了廣場文化中以群眾為主體的原則。[5]廣場設計時,首先要考慮廣場文化的發展原則,與時俱進。同時要遵守自然規律,增加樹木棵數,減少草坪面積,將生態效益全面提高。在綠化方面要盡量選擇當地樹木,避免外地樹木對當地環境不適應降低樹木的成活率,這樣既增加成本,也影

廣場的美觀。但可引進天然的樹種,以增加廣場中植物的種類。選擇當地的樹種可以最大程度上保證樹木的成活概率,將生態效益大幅度提高的同時,還增添了當地特色。有些廣場建筑獨特風格鮮明,吸引眾多的游客。與此同時也出現一些弊端,如人流量增多,垃圾也隨之增多,降低廣場的美感。因此在注重美觀外還要加強廣場的內部設施。可在廣場多處設置垃圾箱,垃圾箱可根據廣場的風格特別設計,融入整體的設計中,從細節入手,既增加廣場的實用性,也保護了廣場中的環境。

(3)增添廣場文化活動。良好的廣場文化離不開人民群眾的參與,廣場中舉行的大型文化活動大多數為政府部門組織,群眾獨自組織的活動則很少,大大降低廣場的使用率。因此要結合民眾對文化的需求,拓寬文化道路,可增加文化活動的多樣性,誘導民眾主動積極地參與,有利于文化產業的發展,使其擁有更大的市場空間。文化產業的發展與國內優秀藝術作品的結合,也是促進當地文化崛起的有利因素。建立廣場的獨立管理部門,并給予相關的權利,能更好地開展文化嘗試。在不違背道德與相關法律的基礎上,將活動時的冠名權、廣告權等進行出售,能夠增加活動經費。而今不少企業將廣告投向廣場文化中,客觀上對公益活動進行資助并支持,實際上是宣傳了企業本身。如今電視廣告不斷泛濫,民眾易產生抵觸心理。而在贊助廣場活動的過程中,能成功地在民眾心中樹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使群眾更好的接受。企業與廣場文化的成功結合成為了新的發展趨勢,管理者也要根據市場的發展變化,不斷去摸索建設廣場文化的新方向。

3結束語

城市廣場不僅只是民眾聚集的地方,還是展現城市美與藝術品位的標志。其具有的獨特文化已成為反映城市魅力的標志。個性獨特并富有當地特色的建設風格,可以增加群眾的直接參與性和親切感;合理的廣場布局,增加了廣大群眾活動的空間,提高群眾的生活品質;豐富的廣場活動,為群眾的生活增添樂趣。在遵循了城市廣場服務于群眾宗旨的同時,還需不斷創新、與時俱進,提高廣場文化的品位,為了達到更高的標準而努力。參考文獻:

[1] 李虹.淺談城市廣場文化的發展及作用[j].徐州教育學院學報,2012,23(02):165166.

[2] 孫璐.城市廣場文化建設中的主要問題探析[j].行政與法,2011,12(07):6364.

[3] 劉旭,李麗平.我國城市廣場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分析[j].民營科技,2011,3(10):156157.

篇8

溫州位于浙江省東南部,這么一個偏于一隅、彈丸之地,在中國幾乎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名氣很大。是因為溫州是中國民營經濟發展的先發地區與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在改革開放初期,“溫州模式”與同時期的“吳川模式”并駕齊驅,在當時以“南有吳川,北有溫州”享譽全國。

溫州模式指溫州地區以家庭工業和專業化市場的方式發展非農產業,從而形成小商品、大市場的發展格局。隨著時代的發展,該模式被遍布世界的溫州籍人士不斷賦予新的內涵和意義。溫州人被國人稱之為東方猶太人。

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給溫州也培養了無數溫州商人,溫商的足跡遍布大江南北、世界各地。成千上萬的溫州人在全世界辛苦賺來的財富,匯聚回來,巨額的財富在溫州匯集,形成了資金的洪流。這股資金的洪流一度在中國的大地上翻云覆雨,在資本市場掀起滔天巨浪,“溫州抄房團”享譽華夏大地。

溫州的房地產市場也在巨量的資金的洗禮中茁壯成長。溫州人創造的財富神話在不斷的上演,財富神話在當代中國就體現在豪車、豪宅上,用網絡上的熱詞就是“土豪”。在土豪們的熱烈追捧下,溫州的房地產市場也得到了深度的發展,交易活躍。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條,大街小巷遍布房地產中介,幾乎每個溫州人在自己工作、生意以外都有本“房產經”在念。

崇商文化在溫州根深蒂固,商品經濟的市場交易在溫州人的骨子里已經深入骨髓。在溫州已經把房產作為普通商品一樣自由流通,在這里房產的交易性相對更加容易成交,因為大多數溫州人已經認為房產就一件商品,只要價格談定,其他方面雙方都會相對少計較、少糾纏。房地產市場在溫州這樣的土壤里培養出來,天生就有市場化的基因。

市場將在樓市資源配置中起決定作用。我們總是聽到這樣的說法,樓市即政策市。2013、2014甚至是更長時間,最重要的政策應該是來自“十八屆三中全會”。但全會不談調控,只談市場的基調,可見溫州的市場化模式不但不會受到擠壓,反而會是市場將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作用。十八屆三中全會最為明確的信號就是市場將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作用,而本次會議不談調控、只談市場也正是對這一信號的行動表示,宣告了淡化調控、長效機制的策略的開端。就與房地產相關的政策方面我們認為在城鎮化、產業地產發展、房產稅推進等因素的整合作用下,房地產行業將在城市群建設、區域協調、產業化發展中找到新的發展機遇。

2013年溫州樓市和其他一線城市的樓市表現的巨大反差,真正體現了溫州房地產市場的市場化程度。一邊是一線城市房價連續20余月的高漲,一邊是溫州等城市連續26個月下降。這一異常現象將與“炒房團”連在一起把溫州再一次推入全國民眾的視野,“只漲不跌”的溫州一時間成為“腰斬”“縮水一半”的代名詞。2013年溫州樓市,給人們提供了一面理性反觀的鏡子。

溫州房地產市場自身具備了去泡沫化的能力,正是市場化程度的表現。一個“只漲不跌”的市場絕不是健康的市場,一個健康的市場其自身就應該有自我調節的能力。在沒有特意去泡沫化的情況下,溫州的樓市從高不可攀的懸崖上下來,使脫離實際的高房價真正降下來,這只市場“無形的手”起了決定性的作用,這難道不是我們多年以來所追求的嗎?在全國各地為樓市調控絞盡腦汁的時候,溫州通過自身房地產市場的市場化把高昂的房價降下來,原來高房價降下來就是這么簡單。

我國房地產調控這么難,越調越高,是什么原因?也許我們應該深刻反思一下,我們的每一次房地產調控是用什么方法來調控,用過多的行政干預,還是用市場的方法?我們的目標是注重眼前,還是要發展長遠?

篇9

今天,走進各大商場以女性為消費主體的內衣專售區,各種顏色、款式、品種、價格等不同的內衣產品就會映入人們的眼簾,眾多的品牌使得女性消費者有了更多的選擇機會。

內衣行業在海外已經蓬勃發展了幾十年,而它在中國一直是個隱秘、難登大雅之堂的話題。直到1993年3月,首屆國家級的內衣展示才破天荒地在北京推出。自此,內衣作為演繹都市時尚的載體一發而不可收。但中國內衣產業真正的發展和內衣市場走向成熟,是從1996年,第一屆中國國際內衣展(Dessous China)開始的,這次展覽由中國國際貿促會紡織行業分會和德國依格多國際時裝展覽公司創立,在這次展會上,由香港著名演出制作公司Gregg & Bailey導演的內衣秀石破天驚,成為內衣這一產品在中國走向開放和時尚的啟蒙點及催化劑。

到今天,女性內衣在國內發展了十年,在市場培育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有媒體報道:在未來十年中國內衣市場的年增長率高達20%,并在未來5年內市場容量有5000億元之巨,成為中國服裝業最具有發展潛力的分支。雖然成績斐然,但同國際相比,仍然較大的落后于毆美,同臺灣日本也很大的差距。固然中國內衣市場起步較晚,有著材料、制造技術、消費者認知的制約,但是本土企業觀念落后,產品缺少文化支撐也是制約行業發展的一大因素。

2002年4月20日,在由中國服飾報主辦的“中國內衣論壇”上,北京歐迪芬公司董事長王文宗先生提到:內衣營銷不是在占領市場,而是要傳播一份美的事業。這是內衣行業首次在國內發出的將其產品銷售提高到美學文化經營上的呼聲。事實上在此前開幕的第七屆(2002年3月13日~15日)中國國際內衣、沙灘裝及輔料展覽會上,北京愛慕內衣有限公司舉辦了以"愛慕.敦煌"主題內衣會,以獨特的創意、全新的理念、超前的表現方式,全面展示了愛慕的"時尚、文化、人性化"的品牌內涵,這也是國內首次在內衣界將產品上升的文化高度的宣傳活動,本次活動贏得了廣泛的好評,成為展會中的一個亮點,也給業界帶來了新的文化氣息。

而事實上產品與文化的結合在很多行業有著廣泛的應用,最典型的案例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可口可樂。

在上世紀80年代初,可口可樂公司曾經嘗試改變可口可樂的口味以扭轉業績下滑的趨勢,結果導致如潮的反對和抗議,最后戈伊朱埃塔率領可口可樂公司的高層管理者站在可口可樂標志下向公眾 道歉,并宣布立即恢復傳統配方的可口可樂的生產。在"新可樂"上市前,可口可樂公司不能不說是格外慎重地 進行了準備工作。它費時兩年、耗資400萬美元、調查了近20萬 名消費者,而且調查結果"既合理又有利,做出上市"新可樂" 的決策似乎合情合理,無懈可擊。但結局為什么會與推斷截然相反呢?事后在其公關分析中得出結論:擁有99年歷史且廣為傳播的可口可樂產品已經不再是一種簡單的商品了,它形成了某種文化,成為了某種象征,這種文化和象征就是美國精神!這也是為什么可口可樂至今不衰的魅力所在。

當然,對尚在襁褓中的中國內衣企業要求達到這么高的水平是不現實的,那是不是就不做這方面的工作了呢?顯然不是,否則本土的內衣企業就只能在如此巨大的國內內衣市場中屈居下游,進行低端的產品競爭,而要居身名牌行列,甚至進入國際市場,國內的企業還要在品牌的文化底蘊上多下功夫,使其產品不再是純粹的產品,成為一種文化的載體。

女性內衣在本土經過近十年的發展,以及中國經濟實力的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本身的滿足生理需求的功能已經不在是主流,取而代之的是塑造女性優美曲線,體現女性自信、展現自我魅力的現代審美需求。

在國內排名前幾位的幾個品牌(愛慕、曼尼芬等)在設計上幾乎與國際同步流行,然而在市場價格上卻是很大的,同樣的產品,用我們自己的品牌銷售價格只能在100~150元左右,而打上黛安芬、安利芳、華歌爾等德國日本品牌價格卻能增加一倍!即使這樣,這些國際優秀品牌仍然占據著國內市場較大的份額,僅黛安芬一個品牌就占據了國內高端內衣市場份額的40%,縱然有其品質的因素,但自1886年在德國創建品牌以來,其百年的品牌文化沉積也是吸引消費者的一個重要因素。

法國是現代內衣的發祥地,在巴黎和里昂聚集了眾多的世界著名內衣品牌,如Chantelle、Lejaby等等,雖然品牌眾多,但每一個品牌都有法國人特有的文化支撐,每一款都散發著法國古典的浪漫氣息。各個品牌又以此為基礎,附載了各自的文化表現,從而體現出了各自的品牌差異。如Lejaby在起產品設計中就融入了印地安文化特征。在這種對文化的不斷挖掘的過程中保持了其品牌經久不衰的魅力,使其消費者都能在所購買的產品中找到各自的文化依附。

而英國的著名品牌歐莉蒂克(ELITECA)則將其品牌的文化支撐點落在了英國的大不列顛風情上;西班牙薩克小凱絲的舒適陽光使人產生對西班牙黃金海岸的向往,而維多利亞的秘密(Victoria's secret)給人美國式的自由奔放和個性張揚的感覺。所有這些無不是在各自的品牌塑造和產品設計中融合了符合自己市場定位的文化因素。

回首國內企業,在這方面的投入就顯得尤為不足。雖然在國內市場上已經取得一定知名度的品牌有十幾個之多,但觀其各家,真正有文化內涵的卻并不多,就產品本身而言,仍然局限于女性生理衣物的范疇,還沒有跳出這個圈圈,這就給著名品牌的培養設置了障礙。

在中國最大的內衣制造基地廣東南海的鹽步聚集了上百家內衣制造商,國內15個知名內衣品牌那里就占了7個之多(戴安娜、嘉莉詩、美思、紫蘭蒂、依之妮、莎蓮妮、奧麗儂、依曼麗),但是就這7個全國知名的內衣品牌也沒有在品牌與文化的有機結合上做出令人滿意的成績,品牌進入視野不能使消費者產生相關的聯想,文化附著很匱乏。

北京愛慕內衣有限公司繼2002年3月舉辦“愛慕·敦煌”主題內衣活動之后,又于2003年4月在北京舉辦了主題為“在禁錮與釋放之間”的內衣文化展,這兩次展會的舉辦揭開了中國內衣行業向文化靠攏的序幕,開始向中國的消費者展示內衣文化,打造文化內衣。而“愛慕·敦煌”主題也是中國內衣界首次嘗試以中國傳統文化演繹現代內衣時尚,并取得了國內外同行的廣泛關注和一致認可。

篇10

一、美化班級物質文化

所謂班級物質文化是指通過對所在班級環境的設計、布置以及在此過程中的相關要求而形成的一種文化形態,它是班級文化建設的“硬件”,也是班級文化的表層。

班級物質文化對孩子的教育具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特點,能使孩子們不知不覺,自然而然的受到熏陶,因此,我們應該改變那種有環境而無環境文化的狀況,賦予班級環境一定文化色彩和教育意識,增強環境育人的功能,借用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話說,就是努力使學校的每一塊墻壁也會說話。一旦我們使班級的各種物化的東西,都能體現班級的個性和精神,都能給孩子一種高尚的文化享受,那么班級文化也就如一位沉默而有風范的老師一樣起著無聲的教育作用。

二、開發班級制度文化

班級制度文化是指以班規、班紀為內容的班級師生共同制定、認同和遵守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所表現出的文化形態,它是班級文化的中層面。

班級制度文化的建設,為孩子們提供了評定品格行為的內在尺度,從而,使每個孩子都能在一定的準則規范下自覺地約束自己的言行,使之朝著符合班級群體利益,符合教育培養目標的方向發展。因此,我們制定班級規章制度時,不僅要注意制度本身的科學完善,還要從文化的角度來審視制度,賦予制度以文化色彩。如:在班級制度的各項條文中,應突出精神風貌,價值觀念等具有文化氣息的條款,給制度以靈魂,使之真正實現具體規定與培養目標的和諧統一。這樣才有助于規章制度的強制作用與激勵作用的共同發揮。

三、優化班級活動文化

班級文化教育對孩子的影響主要是通過各類班級活動對孩子的思想觀念產生影響的。讓班級活動豐富起來,首先要組建各類興趣小組,如學科興趣小組、寫作小組、閱讀小組、體育小組、美術小組等。這些班級文化團體會從文化和輿論導向上影響著孩子。蘇霍姆林期基說,教師的首要任務是讓孩子熱愛書籍。一個優秀的班集體,首先要具有濃郁的書香氣息。因此,我利用多種渠道,配合學校的工作安排,創辦班級圖書角、小青鳥文學小組、小青鳥環保活動小組等,并在此基礎上,引導孩子們開展各類活動,使得班級出現了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孩子們不斷得到藝術的熏陶、哲理的啟迪、榜樣的激勵,從而受到一種潛移默化的教育,享受著活動教育的魅力。

孩子們每天堅持閱讀優美的文章,每天堅持晚上收看中央電視臺的新聞,同時把看到的新聞結合自己的體會寫下來,體驗著情感的愉悅;每天讀報課二十分鐘的練字,鍛煉了學生的意志,感受做人的道理;利用課余時間辦手抄報……一系列的班級活動,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強化班級精神文化

班級精神文化指班級所形成的價值觀、道德觀、行為方式、人際關系、集體輿論以及各種認同意識所表現出的文化形態,它是班級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和深層結構要素,也是班級文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