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范文10篇
時間:2024-04-22 07:29:1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醫學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彝醫學與中醫學關系分析
摘要:彝醫學是彝族先民根據所創制的太陽周天歷法測度日月運行規律,將人體與時空的關系放入宇宙八角這個術數布局之中,結合氣候時節推算生命的生長壯老已及在一日、一年的節律變化,在此基礎上形成以氣濁的升降浮沉的圓運動變化規律闡釋生命-時空關系為核心的陰陽療疾醫學理論體系。彝醫和中醫是對中華上古醫藥理論的延續和發展,是中國傳統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彝文典籍《哎哺啥呃》和《黃帝內經》的學術思想均秉承于上古時期的伏羲先天易學,陰陽五行是二者相關醫學理論建立的共同基礎,陰陽五行理論是中醫、彝醫治病用藥的理論基礎,是判斷寒熱和虛實的兩大坐標。中醫、彝醫以及中華各個民族創造的醫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組成了中國傳統醫學。文獻引用:羅艷秋,徐士奎,鄭進.彝醫學與中醫學關系初探[J].中醫學報,2020,35(9):1859-1862.
關鍵詞:彝醫;《哎哺啥呃》;《黃帝內經》;陰陽五行;中醫學
漢、彝兩個兄弟民族,是同源分支的兩個民族,在漫長的歷史時期不斷交流融合、互相影響,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1]。主張“彝族北來說”的學者認為彝族是從古代氐羌的一支,從秦晉高原向川、滇、黔等地發展,與原住當地的濮人混居,融合了他們,形成秦、漢時期西南夷的主體,也就是今天的彝族。這個遷徙活動的線索已經為四川巴蜀、涼山和貴州赫章、威寧等地的出土文物印證。但同時也應該看到,彝族先民不僅具有古羌人后裔的氐羌民族成分,其主體民族更是由古夷人大部分和古戎人的一部構成,從當前所發掘的彝族文化遺產看,更多具有古夷人文化的特點。研究者將陜西省西安半坡村出土的刻劃符號和彝文進行查對,證實半坡文化不僅是漢文的始祖,也是彝文的始祖。從彝文和漢文發生發展的歷史淵源及彝、漢文典籍中記載的宇宙觀、古天文歷法等古代科學技術看,彝族和漢族更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大量的歷史資料證實彝族文化與漢族文化是同源的,二者之間存在著同源異流的關系,這一點在彝、漢民族醫藥文化方面體現得更加深入。彝醫學是彝族先民根據所創制的太陽周天歷法測度日月運行規律,將人體與時空的關系放入宇宙八角這個術數布局之中,結合氣候時節推算生命的首萌長遍退藏與生長壯老已及在一日、一年的節律變化,在此基礎上形成以氣濁的升浮降沉的圓運動變化規律闡釋生命-時空關系為核心的陰陽療疾醫學理論體系[2]。查閱彝、漢民族的古代典籍就會發現,彝醫和中醫同樣具有底蘊深厚的文化基礎。本文通過對彝文典籍《哎哺啥呃》(《哎哺啥呃》為《西南彝志》的三、四卷)和漢文典籍《黃帝內經》所載醫藥理論和認知方式的分析比較,說明彝醫和中醫具有同源關系。本文所講的“中醫”指“漢族醫學”,是狹義中醫的概念。
1彝醫與中醫同源
彝醫和中醫是對中華上古醫藥理論的延續和發展,是中國傳統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周易》對“上古”時期的生活狀態亦有描述。《周易•系辭下》曰:“上古穴居而野處,后世神人易之以宮室”,“上古結繩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書契”。上古時期這種“居而野處”“結繩記事”的生活方式與記錄方法是彝漢遠古先民的共同生活狀態,即使在科學技術發達的今天,在西南地區尚保留著上古時期先民這種生活方式的遺跡。《黃帝內經》開篇之《上古天真論》論述的就是上古時期中華先賢所主張的“天真”養生理念,“天真”養生理念反映了上古時期先賢如何看待生命與天地的關系,表達了起居作息等日常行為需效法天地的認知觀念。彝文醫藥典籍《哎哺啥呃》開篇說道:“上古哎未產,哺未生之還,氣熏熏,濁沉沉先產,哎哺未產,且舍未降還,氣熏熏的是,劇劇豎而冒,濁沉沉的是,沉沉低而降[3]。”《哎哺啥呃》開篇明義地指出氣濁、哎哺等彝醫理論的核心概念產生于上古時期,彝醫遵循的宇-宙-生物理論,是以太陽論哎哺,以哎哺論萬物[4]。“太陽天之根,閃閃萬物興”,離開太陽,什么都不會有,醫學也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了,先賢對生命-時空關系的認知理念在彝族地區仍廣泛流傳。中國傳統醫藥的萌芽時期可追溯到伏羲畫八卦與河圖洛書產生的時期。葉秉敬為《類經》作序時寫道:“上古時神農、黃帝君而醫,岐伯、諸公師而醫,而醫實首于伏羲。”大量的史料證實彝醫藥的產生年代可追溯到文字尚未產生的遠古時期。公元前45世紀至公元前39世紀的乾陽上元天紀年時期彝族氏族已形成,在象形文字基礎上創造表意文字并發明了八卦數理;在公元前39世紀至公元前33世紀的乾陽中元地紀年時期,彝族的君王制度已完備并形成彝族太陽周天日歷等天文歷法[5]。彝族先賢通過立桿測影所產生的形影長短盈縮反映季節變化,以宇宙八角為工具,以符號圖影記錄進而歸納推衍出計數的方式,彝文典籍中記載的“五生十成”和“十生五成”等所表達的形和數就是彝族上古遺留的天文歷法知識的具體體現[6]。其原理與《周易•系辭傳》所說的:“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同出一轍。伏羲八卦屬先天八卦,分別由彝漢兩族繼承,彝族繼承的伏羲八卦保留其最原初形式,表達宇宙天地關系,被稱為“彝族八卦”或“宇宙八卦”。彝族最初用來表達角位與八節,故亦稱為“宇宙八角”。正如王天璽在《宇宙源流論》一書中所寫:“伏羲八卦為彝族先民所繼承,稱為彝族八卦,文王八卦為漢族所繼承[7]。”彝族八卦屬于“伏羲八卦”,是“先天八卦”,通過對涼山地區出土的彝族八卦實物的研究,如西昌市涼山州博物館收藏的南詔時期彝族先民骨灰缸蓋單圓臺型向天墳上的八角圖案,證實彝族八卦在南詔時期已廣為應用[8]。《黃帝內經》和《哎哺啥呃》的學術思想均秉承于上古時期的伏羲先天易學。伏羲先天易學講的就是天體運行及其氣象的變化規律,與天文歷法有密切的關系。彝漢民族遠古先民共同的生活方式和天文歷法基礎使彝醫與中醫形成共同的思維模式:觀天文,察地理,近取諸身,遠取諸物,崇尚自然。可以說,彝醫和中醫之間具有同源性,有相同的理論基礎,是因為這些理論基礎是基于相同認識論和方法論而產生。
2彝醫與中醫同源的特征分析
檢驗醫學與臨床醫學合作
檢驗醫學作為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其獨特的特點[1]。隨著現代社會檢驗方面的不斷需要,例如基因檢測的檢驗項目前景應用十分廣泛。檢驗醫學與臨床醫學能夠達到精密合作,將會推動現代醫學向前發展,更進一步地實現現代醫學的現代化發展模式。加強檢驗醫學與臨床醫學的交流與合作,為現代醫學提供更廣闊的發展前景且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我國檢驗醫學與臨床醫學的發展現狀
1.我國檢驗醫學的概述與現狀
我國檢驗醫學始于上世界頭20年中后期,1924年由北京協和醫學院吳憲教授主持的生物化學系開始講授臨床生物化學檢驗的內容,并展開一系列的工作,我國檢驗醫學由此發展起來。在改革開放后,隨著我國醫學與國際醫學界交流的加強,我國檢驗醫學得到迅速發展,到20世紀90年代,我國檢驗醫學發展成熟并趕上世界領先檢驗醫學技術。我國當前檢驗醫學的診斷技術還將面臨著許多挑戰,檢驗診斷技術雖然與國際先進技術接軌,但檢驗設備和管理方面還有待改善。尤其是檢驗醫學與臨床醫學還沒有完全實現交流與合作。我國檢驗醫學當前還存在絕大部分檢驗設備還依賴進口,自主研發水平與發達國家水平還有一定的差距的缺陷,出現我國醫療設備基礎產業相對薄弱等問題。主要是因為相關扶持政策還不夠健全,管理技術和醫學創新得不到很好的重視。
2.我國臨床醫學的概述與現狀
近50多年來,隨著我國醫學和世界醫學的不斷向前發展,我國臨床醫學發展迅速,隨著醫療設備和醫療技術的不斷改進,我國臨床醫學日臻成熟。在臨床診斷和臨床治療方面有了不斷改進和發展,同時我國臨床醫學在醫療創新和自主研發方面為我國和世界作出不少貢獻。但是當前我國臨床醫學的醫療設備大部分還靠引進國外醫療設備,自主研發的能力相對薄弱,創新能力還不夠強。尤其是我國臨床醫學與檢驗醫學之間的互動交流與合作還不夠加強,這方面還有待完善管理措施和加強兩者的交流與合作。
醫學要點
英文摘要是一篇能夠脫離論文而獨立存在的短文,常被錄入進數據庫及文摘雜志,英文摘要與論文相同,應在其題名下方“列出悉數著者名字及其作業地點單位”。這是表現著者文責自負和具有著作權的標志。假如只列出前3人,就等于掠奪了其后著者的署名權,這是違背《著作權法》有關規定的。作者名字的寫法:GB7714-87規定,個人著者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著錄方式。
我國作者名字按漢語拼音拼寫。不同作業單位的作者名字的右上角標以1、2、3等角碼與下所注作業單位相對應。作者的作業單位:作者的作業單位書寫應遵照英美醫學論文中小單位在前、大單位在后的習氣,在我國醫學期刊中大多采用這種格局,在大學(University)的2級單位的書寫上,有人主張學院和系使用Collegeof…,Schoolof……,Facultyof……,Departmentof……來表明;三級單位的教研室用Sectionof……,Unitof……來表明。但大多數醫學期刊在表達2級和3級單位時,均用Deprtmentof……表明。
除實詞的首字母大寫外,其他均小寫。榜首作者單位名稱后寫出地點省市名和郵政編碼[作業單位地點地除直轄市、省會城市外還應冠以省名,省名與市(縣)名之間用逗號“,”離隔],并在郵政編碼后寫出國名“China”。單位名稱與省市名之間以及郵政編碼與國名之距離以逗號“,”;其他作者只需標示作業單位。
科學性就是客觀真實性。醫學論文的科學性就是指作者(研究者)認真貫徹“三嚴”精力,尊重事實和原始材料,恰如其分地總結自己的經歷和研究成果,或闡明和解決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的問題。
醫學論文是否有科學性,首要要看作者的試驗規劃是否正確,例如醫學臨床試驗的幾個準則:①確定合格病例;②隨機分組;③影響成果的因素均衡地散布于兩組;④雙盲法調查成果。其次要看作者對試驗數據的醫學計算處理辦法是否妥當。許多作者或研究者在研究和總結時,不嚴厲按科學研究辦法學進行,其科學性是很值得置疑的。例如在選題方面沒有充沛的科學依據;許多選題重復、相同;立異不足;文題與內容不一致;沒有遵從隨機抽樣的準則;樣本缺少代表性;樣本的分組不按事物本質進行,缺少可比性;有的沒有對照,無從比照,優劣難分;不做計算學處理,或計算處理不正確等。
醫學科研論文的科學性一般依據規劃是否合理、辦法是否牢靠、數據是否可信、材料是否精確、觀點是否清晰、結論是否科學、評論是否務實幾方面進行判別。
醫學投稿細則
1、文稿來稿應能反映該學術領域的最新發展與水平。觀點清晰,論據充分,數據牢靠,條理清晰,題文相符,文字簡明。論著、總述一般不超越7000字,其余3000字為宜。
2、落款力求簡明、奪目、反映文章的主題。中文文題一般不超越20個漢字,盡量不用簡稱、縮寫、藥物商品名等不規范名詞,英文落款不宜超越10個實詞,中、英文題含義應一致。一切投稿論文均需附英文落款。
3、作者作者姓名在文題下按序擺放,作者單位稱號及郵政編碼角注在同頁左下方;請附一切作者姓名的漢語拼音及榜首作者簡介(性別、出生年月、最高學歷、職務、工作單位、具體通信地址、郵政編碼和聯系電話以及E-mail)。
4、摘要論著、總述、臨床研討、醫工園地和新技術發展請附400字左右中英文摘要,報道性摘要(論著、臨床研討、新技術發展等)要求含意圖、方法、結果和定論四要素,選用第三人稱編撰。經驗交流只需中文摘要,病例陳述無需中英文摘要。
5、關鍵詞摘要下標引關鍵詞3~5個。請盡量運用美國國立醫學圖書館修正的最新版《lndexMedicus》中醫學主題詞表(MeSH)內所列的詞。假如最新版MeSH中尚無相應的詞,可選用直接相關的幾個主題詞進行組配;必要時,可選用慣用的自由詞并擺放于最終。關鍵詞中的縮寫詞應按MeSH表還原為全稱,如“HBsAg”應相引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6、正文層次編號正文中規范層次的編號按GB/1.1-1993和GB7713-87的規則,選用阿拉伯數字別離編號,一般不超越4級。榜首級標題1;第二級標題1.1;第三級標題1.1.1。編號一概左頂格寫,不要空格。無編號階段最初可空2格。正文內序號用①、②等。
醫學教育下醫學生醫學教育思考
1原因分析
1.1宏觀因素教育的發展不是孤立的,受政治、經濟和文化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我國現在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政治改革步伐緩慢、經濟發展區域失衡、文化發展缺乏整體規劃,在一定程度上制約和影響著我國醫學院校人文醫學教育的發展。
1.1.1醫學教育定位及培養目標偏離,人文醫學教育制度不健全目前對醫學生的培養往往只重視醫療技術方面,忽視了人文素質的培養。對醫學教育的定位不明確,將人文素質教育與人文醫學教育混為一談,認為加強醫學生的人文教育也就是開設一些基礎性課程,如文史哲、藝術欣賞等,完全背離我國醫學教育的實質。
1.1.2我國教育重理輕文,人文醫學教育未得到重視長期以來,重理輕文成為醫學教育中的一種普遍現象,這樣雖然培養了醫學生的理解、概括、抽象和邏輯思維能力等智力因素,但忽視了開發醫學生的意志、興趣、情感、態度等非智力因素。現階段的醫務工作者,既要有過硬的醫學技術,又要有一定的人文素養。
1.2微觀因素醫學院校人文醫學教育的發展,有賴于當地政治、經濟、文化的全面和諧發展,同時也離不開本身的教育觀念、體制、經費投入、師資力量、學生自身因素等方面的影響和制約。
1.2.1教育觀念體制落后調查研究顯示,53.03%的學校其人文醫學教育的阻力主要是教育部門重視不夠、教育觀念落后、教育體制改革緩慢;51.62%的認為人文醫學教育的最大阻力來自學校決策者;進一步分析發現,53.48%的認為來自學校決策層的阻力,是他們在觀念上認為人文醫學教育不重要,46.5%的認為他們認為很重要,但認為教育體制改革太麻煩了,不易做到。這些數據說明,教育觀念、體制是影響醫學院校人文醫學教育發展的最主要因素。
臨床醫學專業學生預防醫學認知探討
摘要:探究臨床醫學專業醫學生對預防醫學學科的認知及態度的變化,為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的預防醫學教學和課程設置的改進提供參考和依據。經調查發現,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生對于預防醫學學科的態度有較大改善,特別對預防醫學學科的學習興趣有所提升,更期望學習的內容包括傳染病的預防策略、預防醫學的實踐方法和疫苗的研發等相關知識。如何進一步加強臨床醫學教育中的醫防結合,如何培養具備良好的臨床知識和實踐能力,同時具備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重大傳染病防控能力的復合型醫學人才以適應我國“大衛生、大健康”的發展需求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臨床醫學;預防醫學;教學改革;復合型人才
在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過程中,我國醫學教育的供給水平和支撐能力接受了嚴峻挑戰。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暴露了復合型醫療人才的缺乏,同時也暴露出現今醫學教育中醫防割裂的弊端[1-4]。如何在醫學教育改革實踐中,開展臨床與預防融合,這對醫學教育改革尤為重要[5-7]。而開展醫學教育改革的前提,就是與時俱進地掌握目前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對預防醫學學科的認知和態度的變化。因此,本研究旨在對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生開展預防醫學專業的認識及態度的問卷調查,以便對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的預防醫學教學和課程設置的改進提供參考和依據。
1對象和方法
1.1調查對象
以揚州大學醫學院430名全日制全國統一招生的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生為研究對象,所有本科生對研究內容均知情同意。共發放問卷430份,回收有效問卷424份,有效問卷回收率98.60%(424/430)。
全科醫學生急診醫學教學研究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社區服務的發展,基層醫療工作需要大量全科醫生,為老百姓解決基本醫療問題。因此,傳統的教師主動講、學生被動聽的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全科醫學生的需求。本文通過急診教研室深入了解培養全科醫學生的內在要求,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總結并改進教學方法。
【關鍵詞】全科醫學生;急診醫學;教學思考
全科醫生主要在基層承擔預防保健、常見病及多發病的診療和轉診、患者康復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體化服務,被稱為居民健康的“守門人”。不論是在學科的特性還是工作環境,急診醫學與全科醫學有著密切聯系。我院是三級甲等教學醫院,急診教研室承擔了我院全科醫學生的大部分教學任務。在教學過程中,傳統的教學方法難以達到培養全科醫生特殊臨床思維方式和臨床技能的目的,因此需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具體報道如下。
1了解培養全科醫生的內在要求
全科醫學學科有以下4大特性:學科屬性實用性強;學科內容具有廣泛性和綜合性;診療思維過程強調整體性;學科體系與人才培養過程和培養階段具有不可分割性[1]。全科醫生主要解決的是疾病的首診分診、急診搶救、患者轉診及健康教育問題。這要求全科醫生在平時的工作中,既要幫助老百姓診治常見病,又要及時做好急重癥患者的院前急救工作,還需做好疾病的預防工作。可見全科醫學的最重要特點是綜合性和實用性。在探尋全科醫學生培養模式過程中,需尊重這一規律,才能培養出真正意義上的全科醫生[2]。
2注重臨床思維的拓展
核醫學與醫學教學論文
1增加見習教學比重,給學生更多實際操作機會
核醫學作為現代醫學技術與醫學相結合的學科,有著對實際操作更高的要求。而傳統“教”與“學”的方式,缺失了課堂及課后的提問討論環節,老師和學生之間缺乏溝通。普通的課堂學習,多數同學對核醫學理解都不深,缺乏直觀的學習掌握和實際操作能力。通過增加見習教學的比重,讓學生更加直觀的接觸和學習核醫學相關知識,讓學生克服對核醫學的恐懼心理,更好的培養學生的興趣。通過增加見習課的課時,讓學生了解核醫學科室的布局,親手現場檢測工作場所的放射性,進一步全面了解和掌握核醫學相關知識。通過見習教學,提供給學生更多與老師接觸溝通的機會,充分的發揮師生間的互動性。在見習期間,可以讓同學們參與到PET、SPECT等機器的實際操作,圖像的采集、處理和分析,高活性放射藥物的標記分裝及注射等實際操作中,使同學們將課本上的知識運用到實際操作中來,有助于學生理解和記憶,更好的達到教學目標和要求。
2靈活運用多媒體技術,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核醫學發展至今五十多年,從開始的甲功測定儀到放射免疫測定儀、再發展到今天的數字化雙探頭及三探頭單光子發射型計算機斷層儀(SPECT)、正電子發射型計算機斷層儀(PET),儀器在不斷更新,技術在不斷進步。正因為核醫學的特殊性,在教學中涉及了大量的解剖結構、疾病、正常及非正常的影像學表現,在核醫學教學中,老師應親自制作多媒體課件,輔以大量的圖片、動畫、視頻等多種形式,比如核醫學的動態顯像、血流灌注,獲得的是一系列、連續的影像,這些都是在以往的教學方法中無法生動的體現的。核醫學科的一些常見操作,如動態顯像的床旁“彈丸”式注射、圖像的動態采集,放射性藥物的標記等過程都可通過多媒體投影形象生動地演示出來,使學生的學習由被動變主動,抽象的理論更加的直觀,從而使學生更好的記憶,在有效時間里取得很好的效果,使教學的實際效果得到提高。
3鼓勵學生參與科研活動,加強學生實際操作能力
核醫學相關知識更多的作用是為臨床及科研服務,在本科教學逐步增加綜合靈活性教學方法的同時,我們鼓勵學生積極參加教研室的動物實驗。由本學科教師負責指導,讓學生更好的參與到科研活動的各個環節。同時,將科研成果的思維和科研的過程制作成課件引入課堂,從而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核醫學的興趣和創新性的思維,加強學生對核醫學的理解。在核醫學的教學中,將科研的成果融入教學中,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實踐與教學相結合,更好的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創造性思維,使學生的創造力想象力得到提高,使學生潛能得到發揮,為今后走向工作崗位更加游刃有余的運用核醫學知識打下良好基礎。核醫學教研組正在加快教學模式、教學理論、教學手段及教學方法的改革。肩負治病救人與以身作則的兩大重要任務的臨床教師,不但要精于醫術,還要善于施教。使我們的學生在核醫學知識的學習中掌握的更好,更快,使學生在工作崗位上運用知識更加靈活,更加扎實,接起醫學事業的接力棒。
臨床醫學《社會醫學》教學改革初探
【摘要】本次教學改革是在《社會醫學》課程的教學章節中選取了四章內容,采用案例教學法和社會調查實踐法嘗試教學改革,以提高臨床醫學本科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社會醫學;臨床醫學;案例教學
1.引言
為順應當前的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發展,我國許多醫學院校為臨床醫學專業開設了《社會醫學》作為必修或選修課,有利于醫學生樹立正確的醫學觀。社會醫學是醫學與社會學的交叉學科,是從社會的角度研究人群的醫學問題[1]。但由于《社會醫學》是臨床醫學的非專業課,許多學生不會重視,加上長期以來一般是以講授為主的傳統教學,學習缺乏積極性。為了調動學生對《社會醫學》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筆者嘗試對我校的2016級臨床醫學的《社會醫學》課程進行教學改革。
2.《社會醫學》課程教學改革設計與實踐
2.1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設計。本校臨床醫學專業的培養方案規定《社會醫學》在第5學期開設,為選修課程,16個學時,所選用的教材為李魯主編的國家衛計委“十三五”規劃教材。2016級臨床醫學本科學生215人,分為兩個大合班上課,隨機抽取一個大班作為教學改革班,另一個大班采用傳統教學。查閱相關文獻,根據《社會醫學》課程章節內容的特點,選取四個章節(醫學模式、健康決定因素、健康危險因素評價和社會醫學研究方法)進行教學改革。前三章采用案例教學法[2],在授課前教師根據臨床醫學的專業特點選取臨床相關的案例及問題導入;社會醫學研究方法這一章是在講授課本理論的前提下,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調查問卷的設計,并用問卷去社會實踐調查[3]。2.2具體教學實踐過程。2.2.1醫學模式。任課老師是在上課前幾天用QQ把課堂討論的案例發給教學改革班,案例主要內容為:一位45歲的男性糖尿病患者,吃口服降糖藥但血糖控制不理想,不愿意接受胰島素治療,而且出現焦慮和抑郁情緒。后認識一位全科醫生,該醫生與患者交談幾次后,使患者消除了對病情的恐懼,正確認識了胰島素的利弊,最后共同商討了胰島素治療方案,使血糖得到較好的控制。提出兩個問題:2.2.1.1疾病的發生、發展與轉歸的影響因素有哪些?2.2.1.2現代醫學模式對臨床醫學的影響在案例中是如何體現的?課堂上同學們爭先恐后,主動舉手回答問題,課堂氣氛非常活躍。案例討論后,任課老師總結同學們的答案,并做一些補充,引入醫學模式的理論學習。2.2.2健康決定因素。本章選用了《社會醫學》課程中較經典的“婦女薩法•巴努死于生產了第十個孩子后”的故事,由故事中的角色分別講述自己所做所感,讓學生如身臨其境。結合案例仔細考慮和分析故事中可能涉及的導致薩法▪巴努死亡的直接和間接的因素有哪些?同學們積極回答問題,列出了薩法▪巴努的丈夫及巫醫的過失,分析了貧窮、落后的觀念、衛生條件等直接因素和間接的社會因素,引出健康決定因素的內容。在任課老師的指導下,進一步重點學習理解健康決定因素的概念、價值理念、框架與內容。2.2.3健康危險因素評價。從健康管理中心的醫生接診某校李老師的案例展開,“李老師,男,41歲,其父親患有冠心病,每年需要住院治療及長期服藥,李老師在健康管理中體檢時向醫生咨詢他自己患冠心病的風險。問題:要評估李老師患冠心病的風險有多大,需要什么信息,如何去收集;怎樣把疾病風險定量化。”引導學生討論分析冠心病的危險因素。接著給出李老師的體檢報告,讓學生結合書上給出的健康危險因素評價表,把危險因素轉換成危險分數,再來算出組合危險分數及李老師的死亡危險,并查健康評價年齡表得出李老師的評價年齡。最后,讓學生思考提出各種健康危險因素的干預措施。2.2.4社會醫學研究方法。任課老師在理論教學的基礎上,要求學生10~11人為一組,自行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疾病與健康相關的題目,并要考慮調查的可行性,按照問卷設計的原則與步驟、問卷的結構,共同商討編制一份調查表。并用調查表在社會上對研究對象中進行10份問卷調查,發現問卷的優缺點,并將最初設計的調查表的條目進行修改,把修改后的調查表上交作為作業,由老師批改并計入平時成績。
臨床醫學專業醫學細胞生物學探討
摘要:在開展線上線下結合的新醫科教學形勢下,強化留學生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寧夏醫科大學醫學細胞生物學課程以BOPPPS式教學法模型為指導,在臨床醫學專業留學生醫學細胞生物學線上線下相結合課程教學中進行了實踐。文章簡要分析了BOPPPS在課程教學中的經驗和存在的問題,為提高留學生教育質量提供參考。
關鍵詞:醫學細胞生物學;BOPPPS教學法;臨床醫學
來華留學生教育已經成為我國經濟全球化的一部分,是高等教育國際化的必然趨勢。多專業、多層次、多渠道發展來華留學生教育是高等學校的重要任務[1,2]。如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習能力,促進基礎理論知識向臨床專業轉化成為重要問題[1]。醫學細胞生物學(medicalcellbiolo-gy)從細胞的角度研究與醫學相關的生命科學問題,是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生的重要基礎課程,是基本生命科學知識和技能培養課程,也是臨床醫學專業教育的橋梁課程[2,3]。對于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留學生,掌握醫學細胞生物學知識是成為合格臨床醫生的必備基礎。導學互動疊加式教育(BOPPPS)教學法是一種以教學目標導向、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4,5],由導言(bridge-in)、目標(objective)、前測(pre-assessment)、參與式學習(participatorylearning)、后測(post-assessment)和總結(summary)六個教學環節的英文單詞的首字母構成,是強化學生參與互動、反饋,以學生為中心的新型教學模式[4]。在線上和線下教學形勢下,探索和總結BOPPPS的應用,對保證和提高留學生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1醫學細胞生物學課程設置
醫學細胞生物學知識對于認識生命、掌握細胞生命活動中基本結構及其代謝規律、從事醫學和科研工作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2]。醫學細胞生物學是臨床醫學專業留學生進入專業課學習的第一門專業基礎課程,其教學的效果直接影響到留學生對今后各門課程以及臨床醫學專業內容學習的興趣。同時,醫學細胞生物學的特點是知識更新快、理論性強、涵蓋面廣[3]。當留學生無法返校學習,甚至固定的課堂時間都難以保證的前提下,這就對在細胞生物學的教學過程中,如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習能力,促進基礎理論知識向臨床專業轉化成為細胞生物學教學的重點,打造留學生金課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BOPPPS教育模式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