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檢驗日常工作內容范文
時間:2023-11-23 17:52:4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醫學檢驗日常工作內容,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醫學檢驗專業是溝通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的橋梁[1-2],屬于多技術和多學科交叉的實驗診斷性和實踐性強的應用學科。臨床實習是醫學檢驗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以后能夠獨立工作的基礎途徑。臨床實習要求學生在理論聯系實際的過程中鍛煉自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尤其是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然而,醫學檢驗專業的臨床實習教學工作還面臨著許多困難[3-4],例如實習時間相對短暫、師資力量相對薄弱以及學生臨床知識相對欠缺等。面對挑戰,為了能夠更好地培養新時期醫學檢驗專業人才,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實驗診斷學教研室依據醫學檢驗專業發展的要求[5-6],結合目前實習教學中的問題,直面挑戰,積極探索醫學檢驗臨床實習教學新模式,為培養新時期的醫學檢驗人才提供有效可行的實習途徑。
1醫學檢驗專業臨床實習教學現狀
第一,教材方面,目前傳統課堂講授內容更新不及時,不能反映學科的前沿和發展動態;另外首都醫科大學四年制醫學檢驗專業學生的課堂教學以檢驗專業內容為主,臨床醫學的內容過少,在實習的過程中學生的臨床知識內容明顯不足,臨床思維能力欠缺。第二,師資力量方面,作為教學醫院的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檢驗科日常工作量大,帶教教師都是兼職帶教,既要兼顧臨床一線工作又要進行實習帶教,造成師資力量相對薄弱的局面。第三,學生方面,很多學生在實習過程中缺乏主動性;尤其是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在實習的中后期大多數學生忙于參加各種形式的招聘和面試,因此影響了實習質量。
2醫學檢驗專業臨床實習的發展趨勢
隨著醫學檢驗專業的發展,大量現代化儀器設備的使用,臨床檢驗工作的重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檢測體系的建立、檢驗質量的保證、檢驗過程的分析和檢驗結果的審核與解釋目前是目前檢驗科工作的重中之重[7-8]。這就要求醫學檢驗專業教育特別是臨床實習階段的教學必須要與時俱進,因此實習帶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側重學生臨床思維能力的培養。建立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教育和考核體系,已經成為提高檢驗醫學人才培養質量的必然要求[7]。
3醫學檢驗專業臨床實習的教學目標
第一,融會貫通、增強學生分析和處理臨床問題的能力。臨床實習過程就是要求學生在課堂已掌握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把理論上升為實踐經驗,結合臨床實際工作,能夠融會貫通分析和處理臨床工作常見問題。第二,增強學生臨床思維,提高與臨床溝通的能力。隨著醫學的發展檢驗醫學專業的橋梁作用越來越明顯,實驗室與臨床的積極溝通有助于實驗室檢驗質量的提升,有助于臨床診療技術的提升,有助于檢驗醫學和臨床醫學的發展,更有助于新時期檢驗醫學人才的培養。
4醫學檢驗專業新型臨床實習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4.1教學內容與時俱進
隨著現代化大型自動化設備流水線的使用,醫學檢驗專業學生的臨床實習內容也應與時俱進。由于大型自動化設備本身的重復性很高,使檢驗前和檢驗后過程的差錯占檢驗錯誤的百分率逐年提高[9]。首先臨床教師在帶教實習過程中應要求學生關注檢驗前和檢驗后過程,強調檢驗前、中、后各過程之間的關聯性,并注意檢驗前和檢驗后過程知識的系統講解,從而與全面質量控制的理念相適應[10]。其次,在引導學生建立全面質量控制的觀念基礎上帶教教師應注意講解實驗結果的質量控制、校準程序(計量學溯源)、生物參考區間和可報告區間等,這有利于學生得出正確的實驗室臨床解釋,掌握變異的潛在來源,為他們今后的臨床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再次,實習教學內容應加強學生臨床思維的培養,引入實際病例,拓寬臨床疾病知識,使學生將醫學檢驗的知識和臨床醫學知識更好的銜接,提高與臨床溝通的能力[11]。
4.2帶教教師導師制教研室選拔各專業組具
有高級職稱且豐富知識經驗的教師作為實習帶教導師,通過面試談話和學生雙向交流,學生根據專業興趣選擇自己的導師,導師根據學生的理論基礎選擇心儀的學生,每個導師負責指導1~3名學生。同時導師選擇有余力的優秀學生進行臨床科研思維的培養,例如課題選擇和設計、科研方法的應用、文獻檢索以及論文寫作等。通過導師制使每個學生對實習階段所學更能有所側重,更有利于激烈的就業競爭,同時為醫學檢驗專業科研人才的培養打下堅實的基礎。
4.3發揮檢驗醫師作用,教學中注重學生臨床思維的培養
近年來由于醫學檢驗專業發展迅速,臨床與實驗室的合作越來越頻繁,與臨床溝通交流已成為檢驗科日常工作的一部分[12],尤其是檢驗科的日常檢測指標在臨床診斷過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學中也應注重培養學生與臨床相結合的意識,提升檢驗工作者的咨詢服務質量[13]。檢驗醫師是檢驗科內既掌握一定的臨床知識又深悉檢驗科工作的醫師,他們主要負責與臨床溝通交流;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發揮檢驗醫師的優勢,教授學生個體化實驗診斷和實驗室與臨床溝通等方面的內容,如檢驗所需的樣品類型、樣本采集注意事項、臨床指征、檢驗程序的局限性和提供檢驗結果解釋等[14-15];尤其是通過實際病例討論教學使學生增強新知識的掌握和記憶,讓學生形成良好的臨床思維,加強臨床溝通能力,適應現代醫學檢驗專業發展的需求。
篇2
[關鍵詞]JCI;臨床工程;循證管理;風險管理;監測指標
引言
聯合委員會國際部(JointCommissionInternational,JCI),是美國醫療機構認證聯合委員會(JointCommissiononAccreditationofHealthcareOrganizations)的國際部,也是世界衛生組織認可的全球評估醫院質量的權威評審機構。JCI標準的最大特點是以滿足服務對象的全方位合理需求作為主要的依據,其理念是最大限度地實現醫療服務“以患者為中心”,并建立相應的政策、制度和流程以鼓勵持續不斷的質量改進,規范醫院管理,為病人提供安全、優質的服務[1]。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醫療設備的數量和種類快速增長[2],由于醫療設備直接或間接地作用于病人,其會直接影響病人的診斷和治療,甚至威脅患者的生命。最大限度地控制醫療器械的潛在風險,保證醫療器械安全有效地使用,是醫療器械生產、經營、使用單位和技術監測部門共同面臨的問題[3]。因此加強對醫療設備的規范化管理是臨床工程的首要任務。我院是一個綜合性三級乙等縣級醫院,開放床位1800張,年門診量330萬人次。全院醫療設備8000多臺,總價值3.2億元人民幣。2013年我院決定引用JCI評審標準,創建醫院質量管理新體系,經過1年多的努力,于2015年7月以9.85分的成績順利通過首輪JCI認證。在JCI迎評工作中,我院醫學工程建設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健全的制度和完善的流程,工作整體思路清晰、計劃性強、具體工作有條不紊。下面就我院醫學工程建設在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兩方面的轉變做介紹。
1醫學工程建設的實踐
1.1工作理念的轉變
1.1.1循證管理循證管理就是依據證據進行管理決策。臨床上早就廣泛采用循證醫學的方法來治病,我科把循證的方法應用到醫療器械的管理中來,并做了如下改進:(1)加強法律循證。合法是工作的最基本要求,此前設備管理的制度只是書面框架,員工無法依照流程與制度辦事,只能請示領導或憑感覺走。因此首先是收集和學習相關的法律、法規,并完善醫院層面的《在用醫療器械管理制度》、《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及召回制度》等相關制度,然后修訂維修工程師、倉管人員、臨床科室日常使用人員等崗位職責,最后將相關內容進行全員培訓。(2)用客觀數據評價績效。如在對廠家設備保修的評價中用設備配件送達超過24h的次數、同一故障重復出現次數等指標替換原先的反應迅速、維修質量等項目;用維修臺數、維修工時、未完成任務次數來評價員工工作能力,而不是按原來“團隊精神強,維修技能強,工作努力”等評價。(3)從系統中找原因。有研究表明事情做錯更多的是制度和流程的缺陷,只有系統安全了,個人才安全。如在手術室發生價值10萬元的設備附件被護工丟棄事件,通過設備科、手術室等多科協作,找出事件的根本原因是醫院雖然有培訓制度,但未涉及護工且缺乏完善的器械交接制度,隨后完善了相關制度和流程,并對相關護工進行了培訓而未予以處罰,培訓后再無類似事件發生。鄭焜等[4]從廣義的角度出發,提出了基于循證的醫療設備質量管理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構架。孫麟等[5]從收集、分析、評價證據和開展循證管理等方面構建了醫院后勤循證管理。循證的核心思想就是以客觀的科學研究結果為證據。但在構建循證管理新模式時,循證數據的收集是個龐大的工程,越細的數據與證據越能反映事件的真實情況,數據的收集與管理成本的投入還在進一步平衡中。1.1.2風險管理我院以往只是機械地對省質控規定的8類設備做預防性維護和質量控制。在此次JCI迎評過程中,作了如下改進:(1)針對全院的醫療設備(包括新購置設備)進行風險評估且按風險等級制定控制方式。(2)通過評估發現一些新的重大風險醫療設備,如人工心肺機等,并對在評估中發現的風險點做了及時的改進。(3)打破傳統的按價格高低管理設備的模式,規定重大風險、高風險設備在采購前需做技術評估,而不按價格在20萬元以上才做技術評估;對呼吸氣囊等價格低但風險高的設備建立醫療設備檔案,按固定資產管理等。風險管理不是簡單對設備做不同等級的維護,不同風險等級的設備應該制定不同的管理模式,更應該包括技術認證、采購評估、使用培訓等管理流程。為此醫院引入醫療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HFMEA)這種防范于未然的前瞻性風險管理方法,用在設備管理的全周期,在關鍵、高風險流程中找出并矯正失效因子,防范事故于未然[6-7]。1.1.3應急管理以前我院應急預案不全,操作流程、應急物資儲備不明確,大多員工不清楚如何響應,在此次JCI迎評過程中進一步完善了應急管理機制。(1)制定并且學習了《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及召回制度》、《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停電應急預案》等應急預案。(2)開展大規模創傷急救、集體食物中毒、臺風登陸、消防、全院停電、全院停氧氣等全院性的演練,通過演練檢驗和完善現有的應急預案。通過制度及預案的制定和演練,明確了應急預案何時由誰啟動、如何實施、應急物資的儲備、不良事件的處理及召回。(3)全院配備除顫儀、AED除顫儀、喉鏡,確保每個角落都能在5min內開展高級生命支持,給患者、家屬、員工及來訪者提供了一個安全、功能齊備的環境。應急響應的前提必需有一個完整的災害脆弱性分析,然后要依據上級相關制度與應急流程來明確本部門應急預案的啟動與執行,最后通過演習來改進預案、提升全體人員的應急能力與應急物資的完整,來保證醫療設備及管理人員在常態化的工作過程中具備應急能力[8]。
1.2工作方法的轉變
1.2.1持續改進成為工作的基礎醫院醫療器械管理借助持續改進理念和方法,設計和制定符合國情、院情和JCI標準的醫療設備管理計劃、制度和工作流程,并貫徹在日常工作中,且通過對醫療器械的全周期管理的實時監控,持續改進制度、流程,改善系統整體功能,預防錯誤發生[9]。例如我院的《在用醫療器械管理制度》、《醫療設備巡檢制度》在制定后,通過實施、反饋、修改已經循環了10多次,目前還在不斷的完善中。醫院還完成檢驗試劑運送溫度合格率、降低內鏡故障率等5個PDCA案例。JCI質量要求建立在持續質量改進這一根本理念的基礎上,并提供了質量改進的方法,即計劃、落實、評估和改進的循環,只要堅持此模式就能不斷改進管理質量。目前此模式已落實到醫療設備全周期的管理中,所有的制度、方法、流程都在不斷改進。1.2.2建立標準化體系JCI認證準備工作的初期,醫療設備管理由于工作復雜、范圍廣,科室工程師任務完成的結果千差萬別,給總結與統計帶來了巨大麻煩,為此建立了醫療設備申購、安裝驗收、巡查等一系列的標準操作流程。例如:①在資產核對中,在清點單上只提供2個選項“臺賬多”“實物多”,其余所有需說明的情況填寫在備注欄中,這樣資產處理時的篩選就顯得簡潔明了;②設備的定期巡查中,設計了巡查項目表與標準操作步驟兩張表格來防止工程師巡查時重復勞動與遺漏關鍵項目;③科室內部實行5S管理,醫療設備維修間井然有序,維修工具現在實行上墻定位管理,并提供正確擺放的照片給大家參考。JCI評審標準就是一個完善的醫院標準化體系,但是醫院還要建立一套用于日常建設與常態化管理的操作體系[10]。醫療設備管理標準化還需科學地研究與探索。1.2.3完善工作計劃及任務布置方式原來的工作模式是遇到事情去解決,完全沒有任何計劃性,布置的任務都達不到自己預先的效果,很主要的原因就是任務布置沒有明確的完成日期、結果報告等要求。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制定了如下工作流程:①建立年度醫療器械管理計劃,整個計劃是醫療設備的申購、質控、維護、維修、培訓等的規定,是全科室員工年度任務目標與行為準則;②月末制定下月具體工作計劃,如完成某些制度制定、印刷表格更新種類、固定資產清點數量、預防性維護(PM)數量、科室巡查數量、內部學習以及其他臨時需優先改進任務等;③每個計劃制定與任務布置的同時規定項目的負責人、完成時間、報告周期及時間、報告內容;④制定報告內容標準,按報告周期進行總結和改進。通過申購計劃管理,使醫院資金得到更合理的分配,避免了重復購置與閑置的問題;設備科日常工作任務的計劃管理,保證了設備的保養和維護工作按期完成,提高了設備的完好率和使用率;學習培訓計劃管理,激勵工程師加強學習,有利于造就一支高素質的醫工隊伍。1.2.4監測指標的收集通過監測項目的實時監測、定期報告,為持續改進提供數據支持,及時糾正工作執行過程中的失效原因。監測指標可分成日常監測和持續改進2類:①通過PM完成率、外包保修合同監測、24h維修受理率等指標監測日常工作;②通過檢驗類試劑運送溫度合格率、人為故障率、醫療設備時鐘準確率、醫療設備維護合格率的實時監測數據來優先改進相關項目。經科室多個周期的持續改進,使PM完成率維持在90%左右,24h維修受理率維持在99%以上,外包保修合同保養等條款不再遺漏,設備的維護合格率從55%提升到95%,時鐘準確率達到100%,醫療設備維護合格率達到95%,通過對醫務人員與工程師培訓,人為故障率從12.4%降到2.6%。監測指標是打破經驗管理的開始,是循證管理的基礎,是持續改進的重要過程,只有完善的、正確的數據收集才能為醫療設備管理質量動提供有效的支持。
2總結
經過1年多的努力,我院醫學工程建設在工作理念和工作模式上有了很大的改進,根據實情制定符合自己的制度與改進計劃,按步驟實施,通過記錄、監測來改進制度與計劃,最后提高服務質量。在持續質量改進中,思維有了轉變,會用客觀數據與依據分析事物;在分工上更加合理化了,行之有效的醫療設備管理制度,做到任務清晰,職責明確到人;在設備的臺賬管理中,其賬物相符的準確率得到明顯提高。只有把PDCA理念應用到日常工作中,通過實施、反饋、修改不斷循環來建立完善的和全面的數據采集體系,才能使工作持續進步。要把JCI標準里面的質量標準扎根于日常工作中,還需做出更多努力。
[參考文獻]
[1]彭磷基.國際醫院管理標準(JCI)中國醫院實踐指南[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3-4.
[2]劉延祥.醫療設備管理模式規范化的實踐[J].醫療衛生裝備,2008,12(29):74-76.
[3]張博,李旭.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的監測與管理[J].中國醫療設備,2014,29(11):105-106.
[4]鄭焜,謝松誠.醫療設備的循證管理[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09,15(8):41-44,49.
[5]孫麟,唐羽,謝磊,等.醫院后勤循證管理研究與應用[J].中國醫院,2013,17,(11):6-7.
[6]畢玉,田袁,唐靜.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在降低醫院醫療差錯中的應用[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11,27(10):739-740.
[7]GreggH.Claycamp,FaiadRahaman,etal.Urban.Thereliability-qualityrelationshipforqualitysystemsandqualityriskmanagement[J].JPharmSciTechno,2012,66(6):512-517.
[8]辛衍濤.美國醫院的應急管理模式[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08,24(9):588-590.
[9]李輝,康祥順.PowerBuilder10.0設計師之路[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6:53-204.
篇3
關鍵詞:Excel軟件 檢驗科 日常工作
中圖分類號:TP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3)01(b)-0007-02
Excel軟件是大家經常用到的一個軟件,隨著實驗室信息化的進程這個軟件的運用也越來越廣泛?,F將平時使用Excel軟件的情況總結如下。
1 管理質控數據,繪制質量控制圖
Excel軟件有強大的數據和圖表處理功能,對于各種質控數據可以使用Excel軟件將質控報表的相應條目定義在Excel工作表的不同單元格中,均值、標準差、變異系數等的運算借助Excel提供的各種函數;質控圖的繪制、頁面的調整和數據的備份等操作由預先設計的各種宏自動完成。一個項目對應一個工作表。處理質控圖所用的工具是Excel模板而不是程序,因而系統無須安裝,可以直接在任意一臺裝有Excel的電腦上使用[2]。數據的錄入、修改、保存,頁面的設置和調整,項目的增減和調整隨時可以進行,相當方便。用其管理質控數據繪制質量控制圖更是非常方便,這方面的文章在這些年中發表了不少,這里簡單介紹一下繪制均值質控圖的步驟。
(1)積累到足夠的數據,然后A1-L1中分別輸入以下字段名:測定序號、測定結果1(X1)、測定結果2(X2)、每組均值()、標準差S、上控制限、上警告限、上輔助限、中心線()、下輔助限、下警告限、下控制限。
(2)在相應的單元格內輸入相應的計算公式。如在D2格內輸入(B2+C2)/2,在E2格內輸入=STDEV(D2:D21),在F2格內輸入=AVERAGE(D2:D21)+3*E2,在G2格內輸入=AVERAGE(D2:D21)+2*E2,在H2格內輸入=AVERAGE(D2:D21)+E2,在I2格內輸入=AVERAGE(D2:D21),在J2格內輸入=AVERAGE(D2:D21)-E2,在K2格內輸入=AVERAGE(D2:D21)-2*E2,在L2格內輸入=AVERAGE(D2:D21)-3*E2。
(3)將數據輸入相應的單元格,可以得到相應的結果。這時就可以繪制圖表了。選擇除測定結果1(X1)、測定結果2(X2)、每組均值()、標準差S外的所有記錄,點“插入”,點“圖表”, 在圖表類型中單擊“XY散點圖無數據點平滑線散點圖”。設置圖表名稱X軸和Y軸名稱,點“完成”后漂亮的均值質控圖就完成了。效果(如圖1)
如果要把以后獲得的質控數據點入控制圖中進行控制,就在工作表后添加字段名,即兩個平行樣、均值。將均值加到圖表中的方法同前段,唯一不同之處在于應先選定均值和20個數據的區域,然后再將獲得的數據填入,并逐一向下復制公式。該過程最奇妙的是輸入一組數據,就在圖表的相應系列上自動增加一個點,非常方便。
(4)均值-極差質控圖以及加標回收質控圖的繪制方法也差不多,不過是多添幾個字段名增加若干個單元格以及運用相應的計算公式。
2 管理檢測結果,繪制標準曲線圖
現在很多檢測儀器都自帶工作站,檢測樣品之前先完成標準曲線的檢測然后檢測未知樣品,檢測完成后未知樣品的檢測結果和標準曲線都可以直接得到。但是一些只能用化學方法用分光光度計等檢測的項目卻沒有這個功能,還是只能自己動手繪制標準曲線圖,自己計算結果。如果使用Excel軟件就可以很方便的繪制標準曲線圖,使用設定好的計算公式只要輸入樣品的吸光度就能立刻得出結果?,F簡單介紹如下。
2.1 數據整理和輸入。將相關數據整理好,并且輸入Excel,(如表1)
2.2 繪制標準曲線圖
選擇標準曲線相應的數據區點擊圖表向導,選擇“XY散點圖”,點擊“下一步”,根據需要選擇“行”或“列”,點“下一步”直到完成。這時顯示的是沒有連線的散點圖,只要點擊圖上的標準點,按右鍵,點擊“添加趨勢線”,選擇“線性”。在“趨勢線格式”中選擇“顯示公式”和“顯示R平方值”,這樣公式和相關系數都顯示出來了[3]。(如圖2)
2.3 在相應單元格內輸入計算公式
根據曲線的公式在相應的單元格內輸入相應的計算公式比如:在E2格內輸入=(D2-0.0009)/0.2176,在H2格內輸入=E2*F2/G2。這樣只要輸入樣品取樣量、定溶體積以及樣品讀數就可以立刻得出結果,非常的方便。
3 統計日常工作量
檢驗科是個數據信息極為密集的單位,平時工作不僅要面對大量的監測數據,還要面對龐大的樣品信息的處理。尤其是大批樣品不是一次檢測,或者連續幾天都有相同檢測項目的樣品送來,或者是同一個樣品幾次檢測的項目都不一樣。這些信息如果不能即使準確的處理不僅會降低工作效率還有可能產生錯誤影響檢測質量。使用Excel可以很方便的管理樣品信息以及檢測項目。運用軟件自帶的計算公式還可以很方便的計算工作量,利用圖表功能還可以繪制各種工作量的圖表,方便直觀。需要的話還可以經行總樣品數量的統計或者某一時間段某一檢測項目開展數量的統計,為科室領導制定科室工作計劃提供參考。
4 配合Word軟件生成檢測報告
利用Word軟件中的郵件合并功能,可以使Excel表格中的數據直接填寫到在Word中準備好的表格中相應的位置。首先根據編制報告需要的內容在Excel中建立表格,然后在Word中編制報告,然后點擊“郵件合并”,按照步驟添加數據源,最后調整內容。以后,只要在作為數據源的Excel表格中輸入相應內容就可以在Word的報告中直接顯示、打印、保存。
總結討論:Excel軟件在日常工作中的運用十分廣泛,除了以上幾個方面,運用該軟件還可以進行對儀器耗材的管理、對試劑耗材的管理甚至是人員考勤的管理[4]還可以計算數據、打印報表等等。但是在日常工作中用到最多的還是繪制質量控制圖繪制、標準曲線圖、統計工作量和打印報告這幾項。檢驗科的數字化信息化是發展的必然方向,Excel軟件可以作為實驗室信息系統的必要補充發揮一定的作用。包括Excel軟件在內的Office軟件有豐富的快捷鍵組合可以應用,善用這些快捷鍵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從很多發表的論文來看,Excel軟件結合網絡的應用不多,網絡實時數據的共享發展相對較弱[5]。檢驗科的人員一般都用一定的計算機運用基礎,但不懂軟件開發,而開發軟件的人員又不懂檢驗人員的需要,對于非編程的專業人員來說編制適合檢驗科使用的程序非常困難,所以Excel軟件中一些簡單易學對工作有幫助的操作可以簡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宋曉敏,貴立政,岳曉華.Excel在檢驗科工作中的應用[J].檢驗醫學與臨床,2008,1:63.
[2] 段秋林,梅雄.Excel在質量管理中的應用[J].中華檢驗醫學雜志,2005,28(10):1089.
[3] 何宗忠.Excel軟件在免疫檢驗工作的應用[J].檢驗醫學,2006(5).
篇4
【摘要】高職高專檢驗專業實驗室,是為廣大基層醫院檢驗科輸送合格高素質,滿足新形勢下臨床檢驗科發展需求的唯一場所,實驗室管理和建設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實驗教學的質量和人才培養的素質高低。因此新形勢下探討如何改革現、創新現有教學模式,培養出高素質、高質量的人才以滿足臨床檢驗科對人才的訴求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高職高專 檢驗專業 檢驗科 改革創新
醫學檢驗在現代醫學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已經成為臨床醫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為臨床工作中必不可少,又與循證醫學關系密切的檢驗科顯得尤為重要。醫院檢驗科提供的各項化驗檢查的結果將成為臨床醫師診斷的客觀依據,在一些疾病的診治中具有決定性作用。另一方面隨著國家醫改政策的推廣,釋放了大量的醫學需求,各家醫院尤其是廣大基層醫院的業務量和工作量激增。高職高專檢驗專業作為為基層醫院檢驗科培養出高素質、高質量的人才以滿足臨床檢驗科對人才的訴求顯得尤為重要。
為了能夠培養出新形勢下醫院檢驗科所需要的檢驗人才,就必須不斷改革高職高專醫學實驗室的管理與教學模式,現就以下幾點改革與建議進行探討。
1.循證醫學
循證醫學(EBM)近年在醫學領域中的迅速興起。循證醫學理論基礎上形成的循證檢驗醫學,是檢驗醫學發展過程中的一次飛躍,是新世紀檢驗醫學發展的必然趨勢。循證檢驗醫學的發展將改變檢驗醫學的現狀,而對循證醫學檢驗帶來的挑戰。為此作為培養檢驗人員高職高專檢驗專業實驗室,將面臨新的挑戰和機遇。循證檢驗醫學就是按照循證醫學“以當前最好的證據為基礎”的原則。循證醫學要求今天的檢驗工作者要更多地關注檢驗方法的評估、檢驗與臨床的溝通以及檢驗結果對健康結局的影響。而對循證檢驗醫學帶來的挑戰,檢驗人員要有循證的意識,不僅注重檢驗技術的提高,更應該善于發現和提出日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善于利用循證醫學的現有成果,并積極開展循證實驗室的醫學應用研究,為臨床診斷和鑒別診斷提供有應用價值的檢驗結論,即最佳醫學檢驗“證據”,切實使檢驗醫學為臨床和患者服務。這就要求我們在日常教學工作中,培養學生的循證意識,檢驗醫學是現代科學實驗技術與生物醫學滲透結合的一門多學科交義的醫學應用技術科學,隨著循證醫學的發展,實踐循證檢驗醫學將會把檢驗醫學帶入一個嶄新的境地。
2.醫學實驗室體制發展的綜合化模式
現代醫學已成為一門建立在實驗檢查結果基礎上的實驗性學科,現代醫院檢驗科已成為廣泛地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工程技術、信息技術相互交叉、相互滲透,呈現高度綜合趨勢。對從業人員所提出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對其知識量、操作技能、計算機水平等各方面有嚴格的要求,往往一人多崗。為了適應這種發展要求,就需要我們有針對性模擬醫院檢驗科,建立以功能相同、學科相關的綜合性實驗室。長期以來,各學校的單一性實驗室常常各自為政,成為“小而全”的格局,以致造成結構相似、功能雷同、重復建設、人員冗多,資源無法共享,對有限的教學資源是一種極大的浪費,同時也不利于學生建立起職業思維與習慣。雖然各地的實驗中心如雨后春筍班紛紛建立,但真正高仿真的已醫院“檢驗科”模式的實驗室還很少。因此作為為基層醫院檢驗科輸送人才的“造血單位”我們還有很多路要走。
3.醫學實驗室認可
2003年2月,ISO了ISO15189《醫學實驗室質量和能力的專用要求》,成為醫學實驗室認可的專用準則“醫學實驗室”在ISO15189國際標準中的定義為:以為診斷、預防、治療人體疾病或評估人體健康提供信息為目的,對來自人體的材料進行生物學、微生物學、免疫學、化學、血液免疫學、血液學、生物物理學、細胞學、病理學或其他檢驗的實驗室?,F代醫院檢驗科的認證工作已迫在眉睫,為適應未來認證工作的需求,在我們培養人才的過程中尤應注意以下幾方面:①技術方面。IS015189對檢驗工作者有了更高的要求,檢驗工作不僅僅是接受標本發出報告這樣簡單的內容,還要對患者的診斷、治療起的重要作用,顯示出從醫學檢驗到檢驗醫學上對工作人員的要求的變化。這就要求從業人員必須是高素質的人才。②質量管理質量是檢驗科的生命。IS015189文件的核心是醫學實驗室全面質量管理體系,強調醫學檢驗的分析前、中、后全過程的管理。適當的標本收集與運送以保證分析前質量控制;如何從臨床那里獲得患者資料、病情變化、治療方案,保證分析后的質量評估,并對臨床的診治工作提出建議是檢驗醫學的重要內容。因此在校期間,在我們的每一次實驗課中都要讓我們的學生樹立質量概念,認真對待每一份標本。時刻牢記質量無小事的概念。③服務意識。當代醫學模式的確立已使得檢驗科不再是微不足道的輔助科室,臨床檢驗的各項數據都為臨床診斷治療提供了可靠的依據。隨著分子生物診斷的應用,越來越多的檢測成為臨床診斷的“金標準"。檢驗醫學越來越來越凸顯起在臨床上的作用,向IS015189所描述的“以為診斷、預防、治療人體疾病或評估人體健康提供信息為日的”更好的為患者服務,同時也為健康人群的體檢做出正確的評估。
4.提升網絡教學與管理
篇5
醫學檢驗專業學生在校主要進行專業基礎知識的學習,不具備臨床服務意識,所以,在實習生進入實習醫院前有必要進行崗前培訓,幫助實習生盡快適應實習環境,明確實習任務,順利進入實習工作狀態。
1.1法律法規:根據臨床檢驗崗位的需求,組織學習醫療相關法律法規,強化實習生的責任感和法律意識,使實習生明確導致醫療糾紛的危險性。
1.2生物安全:檢驗科經常接觸受檢者的血液、體液、針頭等,故實習生在科室輪轉前,由科室帶教老師進行入科教育,教導實習生做好自身防護,防止被污染、扎傷以及學習發生意外后的緊急處理程序。
1.3溝通技能:隨著檢驗醫學的發展,檢測方法的改進,檢測項目的增多,檢驗與臨床的溝通顯得極為迫切和必要。在實習生進入科室之前有必要進行一定的溝通技能培訓,包括檢驗前受檢者的準備溝通、檢驗后結果發放的溝通、與臨床醫護人員的標本接收、拒收及檢驗結果解釋等的溝通。
1.4服務禮儀:在實習生進入科室前進行相應的服務禮儀培訓,以確保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高效、溫馨的醫療服務,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
1.5醫院及科室介紹:在進入實習崗位前集中組織實習生參觀醫院環境、醫院各部門布局與設施、學習醫院的各項規章制度。進入科室前學習科室的規章制度、檢驗人員職責、上下班制度等。
2實習內容
2.1醫德醫風和職業道德能力的培養:實習生進科后每月組織2次醫德醫風和職業道德教育,同時利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與醫德醫風和職業道德相關的案例隨時進行講解教育。
2.2實踐能力培養
2.1.1質量管理:質量是檢驗科的各項工作的關鍵。為保證檢驗質量,必須對檢驗全過程進行全面質量控制,包括檢驗前的質量控制、檢驗中的質量控制和檢驗后質量控制。
2.1.2自動化: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檢驗科的各種檢驗項目大部分已實行自動化、機器化,這就要求實習生具備相應的理論和實踐知識。本科室要求實習生全過程參與儀器操作、保養、維護及結果解釋和發放。由高級職稱和資深的中級職稱帶教老師每周二下午組織一次相關的授課,講解相關的理論知識、室內質量控制操作、試劑操作說明、儀器工作原理、相關生物安全、異常結果的分析與處理等。并要求每位實習生認真閱讀相關的SOP文件。授課過程中帶教老師與實習生進行充分互動。
2.1.3手工項目:手工操作方法與儀器操作最大的不同就是操作步驟相對復雜,整個操作過程中質量控制不易掌控,易導致結果偏差大;同時對檢驗者的個人素質要求較高。根據這一情況本科室要求實習生加強基本功練習,由專業組長組織人員每周四下午選定一個手工操作項目進行詳細講解,包括標本采集要求、操作細節、操作注意事項、結果判斷及解釋、異常結果的處理分析等。
2.1.4顯微鏡檢查:顯微鏡檢查是比較傳統的檢查,雖然使用的設備比較單一,但是對檢驗者的要求卻很高。尤其是血涂片及骨髓涂片的檢驗,要求檢驗者具備一定的細胞形態學基礎。這就對帶教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針對這點本科室選出科室主任擔當重任,每周五下午組織一次觀摩學習,對本周內出現的血涂片及骨髓涂片進行講解。
3制定考核方案
3.1出科考試(實踐技能考試和理論考試):由專業組長組織出科考試的出題、考試及成績的批閱??荚噧热菖c本專業組內容相關的醫德醫風、職業道德、法律法規、本專業儀器相關的理論知識、室內質量控制操作、試劑操作說明、儀器工作原理、相關生物安全、異常結果分析與處理等。此考試實習生可集體討論、查閱資料等,重在幫助實習生強化記憶本專業組相關理論和實踐操作內容。
3.2參加醫院組織的“三基三言”考試:實習生與本科室老師同樣必須參加醫院每季度組織的“三基三言”考試。
篇6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抽取本地區4所學校2013級護理專業學生170名,采取計算機隨機分組方案分為常規組與實驗組,每組均占據85名。常規組:男同學5名,女同學80名,年齡最小的18歲,最大的23歲,平均(21.0±1.2)歲;平均文化可基礎成績為(75.26±3.85)分;實驗組:男同學5名,女同學80名,年齡最小的
1.2方法
常規組:采取一般實驗室管理措施,定時對實驗組進行開放,并嚴格依照實驗課本的內容進行授課,每組學生為2~3人進行小組實驗。實驗組:采取風險矩陣定性與半定量分析風險評估方案進行安全管理。構建風險矩陣后,依據不同處理原則進行分類干預,例如:對于紅色高風險條目的處理原則在于即刻展開行動,對于條目B4水銀泄漏引發的危害來說,教學老師可在示教的過程中、發放體溫計前囑咐學生應輕拿輕放,可由口溫互測改為測量腋溫,可向學校申購密閉式的汞槽血壓計。另外,橙色高風險與黃色中風險項目的處理原則在于6個月內與1年之內盡可能采取行動,利于將風險發生率降至最低。對于綠色低風險區域中的條目而言(例如:地滑引起摔傷等),可在實驗室放置較為醒目的標識牌,放置防滑墊等。
1.3評價指標
分析兩組實驗組管理模式的效果,包括實驗室管理能力考核評分、護理技能操作考核評分、學生畢業后工作單位的反饋情況等。
1.4判定標準
1.4.1實驗室管理能力考核評分、護理技能操作考核評分
依據學生日常表現情況、期中、期末考慮成績等對管理能力與護理技能操作進行評分。
1.4.2工作單位反饋情況
依照優、良、中三個層次進行分析。優表示學生畢業后,實際工作中可獨立完成日常護理工作,對護理基礎知識能夠熟練掌握,并在日常護理操作中做到準確無誤;良表示學生在實際工作中能夠對日常護理工作基本獨立完成,較好掌握護理基礎知識,護理操作能力較好;中表示實際工作中對護理知識的掌握情況與護理操作能力基本上能夠符合實際工作的需要,但是需要在獨立完成護理工作時存在一定的困難[3-5]。
1.5統計學處理
采取SPSS20.0的統計學軟件記錄本次研究涉及的相關資料,計數資料用百分比、率表示,χ2檢驗比較,計量資料用(x±s)的形式表示,t檢驗比較,以P<0.05認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實驗室管理能力考核評分、護理技能操作考核評分實驗組學生實驗室管理能力成績評分與護理技能操作成績評分均明顯高于常規組(P<0.05),詳見表1。表1兩組學生管理能力考核評分、護理技能操作考核評分比較(x±s,分)組別n管理能力考核評分護理技能操作考核評分常規組8575.42±6.5373.04±6.74實驗組8585.47±6.2386.25±6.22t10.266413.2792P0.00000.00002.2工作單位反饋情況實驗組學生日常工作情況優良率明顯高于常規組(P<0.05),詳見表2。
3討論
篇7
1.1教學安排不合理內科學教學涉及面廣,包括心血管﹑呼吸﹑消化﹑泌尿﹑內分泌代謝﹑血液等重點系統,理論學習重點內容多,臨床基本技能、基本操作的實踐操作內容相比外科學較少。教師在帶教內容上過多側重于理論教學結合病例分析教學,以達到強化內科理論教學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對實習教學過程對臨床基本技能操作的培養訓練有所忽視。同時,在教學安排上具有不合理性,其中臨床基本技能培訓課時分散安排在各系統實習教學中,課時具體時間規定不明確,易導致帶教教師對其忽略。加之醫院技能培訓室對實習醫學生開放時間較少,學生動手機會減少,導致技能培訓和理論教學脫節。
1.2實踐技能課在臨床中開展難度較大近年來,由于學生“雙選”就業、報考研究生和患者維權意識增強等因素對臨床實習的沖擊,使實踐教學環節受到一定影響[1]。隨著人口數目增多和經濟條件不斷改善,目前醫科大學廣泛擴招,醫學生逐年增多,小組實習人數每組多為12人以上,學生實踐操作機會減少。新形勢下的醫療環境較差,臨床醫療工作開展難,醫患糾紛多,患者對實習醫師不熟悉、不信任和不配合等多種因素,均導致實習醫師在臨床實踐技能培養上的困難。臨床工作任務多而繁重,實習醫師的很大一部分時間都用在書寫病歷和開化驗單上,同時,帶教教師不實行脫產教學,既要負責管理病患,又要管理實習醫師,在時間和精力分配上不合理,導致顧此失彼的局面。
2在內科實習教學中提高臨床實踐教學的對策
2.1醫院及學院管理層加強重視臨床實踐技能教學醫學生實習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未來醫師隊伍的素質,確保實習質量是醫學院校教學管理人員的職責和義務,也是教學質量監控的重要方面[2]。醫院及學院管理層對內科實習教學中臨床實踐技能教學的重視,可以從源頭上對其起到良好助推作用。保證各內科教研室、帶教教師和實習學生人手一冊教學大綱及培訓手冊,要求統一掌握規范化標準。培養一批考核專家,建立統一考核標準,包括出科考核和統一考核時間及相關細則。在條件允許范圍內規定各科室派出一對一導師制,一名醫師負責一名實習學生的全程培養。
2.2重視和強化臨床實踐技能教學在臨床工作中的開展首先,帶教教師言傳身教。教師在臨床工作中的表現可以影響到學生對臨床工作的態度,包括對疾病的處理能力和臨床技能操作熟練程度,優秀的教師可以通過自身的感染力,讓學生在思想上要充分認識到在實習階段所接受的實踐技能培訓對于他們在今后專業的醫療工作中的重要性。其次,在日常工作中注意教師和學生互動。以呼吸內科實習期間為例,帶教教師在日常的查房工作中根據各個患者的疾病特點,一一強調呼吸系統疾病相關需要掌握的內容,相關疾病包括慢支炎、慢阻肺、哮喘、肺炎、肺結核、氣胸等常見疾病的問診特點、鑒別診斷思維以及病歷書寫的要求。系統規范實習醫師的肺部體格檢查的手法,包括肺部的視、觸、叩、聽的手法統一,盡量讓實習醫師在患者身上做體格檢查,在病房手把手一對一教授,同時在檢查完畢后讓實習生匯報體檢結果,分析陽性體征意義,并檢查在體檢過程中是否存在錯誤手法和漏查項目等,之后提出一些相關問題組織實習生討論。在實踐操作方面,如胸腔穿刺術,教師應在穿刺前利用多媒體視頻教學對實習生進行理論知識強化,包括胸腔穿刺術的適應證、禁忌證、操作步驟和操作注意事項。在患者身上示范教學時,可選一名實習生做為助手,強調愛傷觀念,規范無菌操作,同時力求讓實習生觀摩每一操作步驟。通過一至兩次的示范教學及實習生熟練掌握操作規程后,可以讓實習生擔當術者,在患者身上進行實踐操作,教師從旁指導。另外,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培養實習醫師和患者的交流,鼓勵實習生多接觸患者,分配主管病床的實習醫師,增加醫患溝通機會,培養患者對實習生的信任感以及實習生的良好醫德,以便更好的在臨床工作中開展實踐技能培養。
2.3強化臨床實踐技能教學首先,我校已經建立現代醫學模擬人培訓系統和標準化患者系統技術,配有系統體檢和模擬診斷培訓室,設備先進完整。各附屬醫院投入資金建立了臨床模擬實驗室,為醫學生的實習提供先進的模擬臨床條件。充分利用模擬臨床實驗室對醫學生進行一系列強化培訓,可以在實習生入院以后,分期分批組織醫學生進行臨床基本技能的強化培訓,幫助醫學生將臨床中所學的知識系統化、規范化,讓醫學生親自在模擬人身上操作,從而檢測他們掌握知識的情況,糾正其不足之處,也增加醫學生的動手機會,提高其實踐動手能力,彌補臨床機會少的不足。應用標準化患者,使學生在臨床工作之余,有更多實踐面對面接觸患者的機會。其次,應用多媒體教學在醫學實習教學中的優勢。隨著科技的發展,多媒體教學已經成為醫學教育中必不可少的輔助手段。在臨床實習期間,由于醫學生人數多,工作任務繁忙,帶教教師大多不可能做到針對患者病情一一對實習醫師進行解釋,把重點病歷和相關資料進行多媒體整理回放,加強實習醫師對各個知識點的系統記憶和對疑難病例的認識。同時,多媒體在實習教學中可以提供系統體格檢查和“三穿”形象的、直觀的視頻教學指導,有利于實踐技能的培養。
篇8
1.1檢驗人員綜合素質過低
在臨床檢驗過程匯總檢驗人員對檢驗工作進行操作,并對檢驗結果負責。因此對于正像檢驗工作而言,檢驗人員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到檢驗水平的好壞。而現階段臨床檢驗人員對質量控制缺乏足夠的認知,在工作中難以對此引起高度的重視。對于各項檢驗工作不能夠按照規范有序的進行,往往對于每一項檢驗工作總是拖延。在檢驗時操作流程不符合要求,存在著盲目、混亂、操作生疏情況。還有一些檢驗人員缺乏足夠的專業知識和理論知識,在進行操作時不能夠熟練的完成各項工作。隨著科技的發展各種新型設備儀器開始引入到臨床檢驗工作中,而部分檢驗人員缺乏知識的再學習意識。對于一些新的設備儀器以及新的檢驗手段缺乏了解,在檢驗時還是采用傳統的檢驗方法,大大的增加了檢驗的難度和時間。對于一些檢驗操作步驟理解錯誤,造成檢驗失誤情況的發生。
1.2管理部門管控監督不到位
臨床醫學檢驗對于患者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但是目前許多醫療機構在進行醫學檢驗時難以規范化管理。臨床檢驗管理部門形同虛設,無法切實的對臨床檢驗工作進行監督管理。調查顯示目前臨床檢驗工作較為混亂,存在著同一個檢驗項目會有多種不同的結果,或者對于同一個檢驗項目進行多次檢驗。這樣極不利于檢驗工作的順利高效開展,對最終檢驗結果的正確性難以有效地保證。對于一些臨床檢驗工作護士該工作的重要性,在開展工作時難以引起高度的重視,造成檢驗結果沒有可比性、準確性較差情況發生。臨床檢驗管理部門對質量控制難以起到有效地引導作用,無法對工作開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的進行調查。對于出現的問題采取冷漠態度,不會采取相應的措施解決等。1.3相關規范制度不完善隨著各種新的檢驗設備以及檢驗手段開始引入到臨床醫學檢驗之中,之前的規章制度有許多需要完善和更新的地方。在對臨床檢驗相關制度規范進行制定和完善時,許多醫療部門缺乏和檢驗人員的溝通和交流。因此所作出的制度、規范缺乏實效性,脫離現實難以在實際的工作中起到作用。所制定的規范相關操作步驟缺乏連貫性和實用性,在具體操作起來時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在這些規范和制定的束縛下,導致臨床檢驗人員工作難以順利的開展,感動慌亂、毫無頭緒。
2加強臨床檢驗質量控制的措施
2.1提高臨床檢驗人員的綜合素質
臨床檢驗人員在整個質量控制過程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需要切實的引起檢驗人員的高度重視,做好臨床檢驗的質量控制工作。對于部分檢驗人員存在著一些錯誤的認知,在他們的意識中質量控制屬于自己的本職工作以外不需要浪費太多的精力在上面。這種看法是嚴重錯誤的,臨床檢驗質量控制的開展需要每一名檢驗人員的努力。而如果在檢驗工作中不重視質量控制,很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失誤發生,最終使得質量控制難以在檢驗工作中切實的落實開展下去。檢驗人員要切實的對質量控制加強認識,端正態度,在檢驗工作中認真負責,嚴謹科學。檢驗工作是一項比較精細的工作,需要每一名檢驗人員將這些工作用心的做好。臨床檢驗是對疾病進行診斷、治療的一項必要環節,直接關系到患者疾病的治療。作為一名醫學工作者要將患者的利用放在第一位,以患者為中心做好自己的工作。檢驗人員在日常工作中不僅僅要熟練的操作各項檢驗儀器設備,還需要對質量控制的基本內容、流程、各個環節加強了解。通過加強臨床檢驗質量控制有效地提高檢驗的準確性,為患者的診斷和治療提供理論依據。
2.2加強對臨床檢驗的管理和監督
隨著人們對臨床醫學檢驗重要程度的認識逐漸加深,越來越多的醫療機構開始設置臨床檢驗項目。不同的醫療機構臨床檢驗工作進展不同,管理手段和監督力度也存在著巨大的差異。應該切實的加強臨床檢驗的管理和監督,從不同的程度切實的提高檢驗結果的準確性。設立臨床檢驗管理部門,對臨床檢驗工作進行指導和監督。定期的抽查臨床檢驗工作進展情況,對于在檢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時的提出并督促其改正。對臨床檢驗項目進行集中統一管理,做好資源的優化配置。臨床檢驗工作關系重大,檢驗結果的正確與否對于患者接下來的治療有著巨大的影響。應該切實的提高醫院的管理、監督力度,將質量控制切實的在工作中落實和開展。標本的采集要符合規范,保證采集標本的無菌。在采集標本之后要立刻送檢,防止延緩造成標本變質或者遭受污染。標本在送檢過程中藥嚴格避光、無菌,防止標本出現異常反應。
2.3加強臨床檢驗的規范化管理
對于各項臨床檢驗項目,檢驗人員均需要認真、負責的完成,確保檢驗結果的準確性。隨著技術的發展和醫學水平的提高,各種新的檢驗儀器設備不斷地出現。要求檢驗人員定期的參加由醫院組織的培訓,對新的理論知識和新的操作技能進行學習。對于醫院引進的儀器設備要做好維護工作,保證設備正常的運行。定期的做好設備的維護工作,安排專門的維護人員對設備進行保養。時刻保持檢驗設備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確保每一項檢驗工作都能夠正常有序的進行。如果設備出現損壞或者不見缺失,需要做好書面記錄并上報維修、更換。檢驗工作是一項艱難、復雜的工作要求每一名檢驗人員在工作時都能夠根據操作規范和標準進行操作。建立健全相關的檢驗制度,在工作時做到有章可循。在檢驗工作中要主動的分享自己的經驗,遇到不懂得問題及時的請教他人,爭取每一項檢驗工作的準確性。
3討論
篇9
【關鍵詞】血常規檢驗;影響因素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5.322文章編號:1006-1959(2010)-05-1317-02
血細胞檢驗是指對血液中紅細胞(RBC)、血紅蛋白(HGB)、血小板(PLT)、白細胞(WBC)及白細胞分類的相關數據的進行計數檢測分析,也稱血常規檢驗。血常規檢驗主要用于幫助和鑒別診斷、病情觀察和預后判斷,還用于某些治療的監護,是臨床醫學檢驗以血液檢驗應用范圍最廣,利用率最高,最常用、最重要的基本內容之一。隨著高科學技術的應用,用顯微鏡進行血細胞手工分析已經被血液細胞分析儀所取代,隨著實驗室管理水平提高,自動化應用和質量控制深入,血常規的檢查質量工作趨于標準化、規范化,然而臨床工作中仍發現一些結果與臨床資料不相符,研究發現這種誤差多數來自分析前的標本質量,少部分來自分析過程中引起的,因此從制標本到貯存、運送到分析得出結果,其間的任何一個環節都很關鍵不容忽視。
1.可影響血常規的檢驗結果的一些因素
1.1 標本的收集時間。某些生理因素,如進食、運動和情緒激動等,均可影響血液成分,甚至在一天之內,白細胞計數和嗜酸粒細胞計數也有一定的波動,因此,采血應盡可能在一定時間和一定生理條件下進行,以資比較和進行動態分析,那么實驗室工作人員、醫生、護士就有需要對病人何時采血進行指導。藥物也是影響臨床檢驗結果的一個重要因素,許多藥物由于其藥理學或毒理學的影響,進入人體后可引起人體生理、生化和病理方面的復雜變化(這些變化并非原發病所致),從而影響臨床檢驗結果;這不僅影響了檢驗的準確性和可靠性,而且會以致誤導了醫師的診斷,因此最好在服藥前采血。如激素類藥物雌激素類藥物能影響并可引起血小板和紅細胞量的減少,抗菌藥物引起白細胞減低;輸過血及輸過液的病人,血常規檢查最好是在輸完24后小時才進行。
1.2 采血部位。
1.2.1 取得血常規檢驗標本,最常用的途徑是末梢毛細血管采血和靜脈采血。各類文獻均表明,靜脈血血樣是最可靠的標本,手指血是末梢毛細血管血樣中與靜脈血差異最小且較為穩定的血樣。有研究[1]表明,與靜脈血相比,手指血的準確性和可重復性仍然較差,白細胞計數明顯高(+8%)而血小板計數明顯低(-9%)。白細胞的增高可能與刺破小動脈導致的血液流變學因素有關,血小板的降低可能與吸附于皮膚穿刺處形成微血塊有關。
1.2.2 使用靜脈血做血常規,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交叉傳染、醫源感染,減輕患者的痛苦,減少微血塊阻塞機器等血細胞分析儀故障。因此,絕大多數專家建議:血常規檢驗特別是應用血液分析儀時,應使用靜脈血。此外,一些側支循環不好的病人必須在血液循環好的部位采血。
1.3 采血量。多數情況下,靜脈血樣的質量取決于血液和抗凝劑的比例,但是使用針頭-注射器-試管采血,抗凝劑的配制、添加、采血的多少都很難嚴格控制,所以血液和抗凝劑的比例也很難準確。血液和抗凝劑的比例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血樣的質量。血液比例過高時,由于抗凝劑相對不足,血漿中出現微凝血塊的可能性增加。微凝血塊的形成本身就影響一些檢驗指標(WBC Hb PLT結果偏低)還可能阻塞檢驗儀器;血液比例過低,抗凝劑相對過剩難以溶解對也會引起阻塞儀器。傳統末稍采血無法保證混勻血液和抗凝劑及其比例,采血相對過多時,試管里剩余空間少,采血后混勻血液和抗凝劑變得更加困難;而充分混勻血樣,使之達到均勻一致是得到準確血常規檢驗結果的前提。因此最好是能使用加有定量抗凝劑及定量負壓的真空管來進行定量靜脈采血。用分析儀做血常規,通常是儀器自動吸樣,那么我們用的血量必須要足夠,在機子吸樣完后至少要還應剩余20-30微升,特別是一些還采用末稍血進行血常規檢查的,常常會因為血量不夠而導致人為的結果誤差,這一點也是值得注意的。
1.4 抗凝劑的使用。EDTA鹽是對白細胞形態和血小板影響相對較小的抗凝劑,適合用于血常規檢驗,但EDTA-Na2溶解度較低溶解度較鉀鹽差,因此用鈉鹽抗凝時,混勻時間應適當延長,這樣可以確保抗凝效果。K3-EDTA是血常規通用的抗凝劑,用含有K3-EDTA的管子采血后,白細胞的形態也會發生稍微改變,這種改變和時間及EDTA濃度有關。K3-EDTA的最佳濃度是1.5mg/ml,如果血少,EDTA的濃度增高中性粒細胞會腫脹、分葉消失,血小板會腫脹、崩解、產生一些與正常血小板一樣大小的碎片,這些改變都會使血常規檢驗紅細胞計數和血小板計數結果偏高。但是EDTAK3作為抗凝劑同時又有促使或誘導導致血小板發生凝集,從而導致血小板計數假性低下的問題偶有出現。研究資料[2]表明,EDTA依賴性假性血小板減少癥是由EDTA鹽抗凝時可誘導血小板互相聚集,堆積發生衛星現象(血小板圍繞在單核細胞或淋巴細胞周圍呈現衛星現象)致使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不能確認血小板而計數偏低。此類問題,應該按照有關血液常規檢查的基本要求,對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任何一項數值或直方圖出現異常或有異常提示的標本實行推片檢查,可避免此類問題發生。
1.5 血液標本的運輸、存儲。
1.5.1 血樣貯存。當必須貯存血樣時,應遵循以下原則:為了防止蒸發,血樣應貯存在封閉的容器中。血樣貯存的溫度越低,血樣保存的時間越長。但是血常規的血樣不能冷凍,最好是能保存在4±2℃。
1.5.2 血樣運輸。采血完成后,應盡量減少運輸和貯存時間,盡快處理。有研究表明在標本收集5-30分鐘后,8小時內室溫檢測可得最佳結果。
1.6 儀器的使用。儀器應放置在無塵的地方使用,對溫度也有一定的要求,必須在18℃到30℃之間,若溫度低于18℃,會影響WBC的分類;當溫度低于15℃時,會對PLT的結果有影響,使得結果偏低。當溫度低于5℃時,稀釋液會有結晶析出現象,造成儀器堵孔導致分析不能進行或者引起測定值偏低;采得血樣后不能立即檢測(特別是末稍血),應等到血液與抗凝劑充分混勻后,抗凝劑完全溶解后方可進行檢測,否則會引起PLT結果偏低。因為采末稍血時速度慢,出血不暢,組織液混入,同時會出現血小板有驟時粘附的現象,PLT從粘附到解散需要1~2分鐘的時間,所以最好是在完采樣5分鐘后檢測,以免出現PLT結果偏低的現象。靜置后的血樣要充分混勻后才能測試。
2.討論
影響血常規檢驗結果的因素很多,要獲得血常規檢驗的穩定可靠、準確的數據,除了日常工作中要做到正常的質控工作以外,實驗室檢驗還要充分考慮影響血常規檢驗的多種影響因素并嚴格加以控制。只要認真的按照操作規程去做,充分認識到影響血常規檢驗結果的多種因素,就能做到提前防患予未然,避免了人為的誤差得到準確的、真實反應患者本身的檢驗數據,從而為臨床提供真實可靠的診斷依據。
參考文獻
篇10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指突然發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會公眾健康嚴重損害的大事件,包括重大傳染病疫情、3人以上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重大職業中毒及其他嚴重影響公眾健康的事件[1,2]。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危害關系到公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關系到正常的社會秩序和社會經濟的順利發展,也是體現政府職能水平的重要方面。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能力主要是指預防和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具體表現為預測預警、監測控制、監督管理、事件預防、信息收集分析、科學決策與快速反應、應急保障、緊急救援與醫療救治和事件綜合處置能力等方面[3]。而其中各級醫院作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重要防治機構和最先感知部門,醫院應對能力將直接影響整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工作的成效。
1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公共衛生突發事件處置能力現狀
1997年以來,上海市的社區衛生服務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并已進入了體制創新的階段。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除了承擔常住居民的醫療、預防、保健、康復、健康教育和計劃生育指導 “六位一體”的社區衛生服務外,同樣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對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如在2003年SARS的防控過程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通過迅速掌握社區有關突發公共事件的第一手資料,發揮街道、機關團體、醫務人員和家庭的群體優勢,在控制傳染病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方面構筑起了三道防線,為SARS防控工作的勝利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4]。作者所在的淮海中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經過先后2輪“公共衛生體系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的實施,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水平有了較明顯的提升,在有效預防和控制重大傳染病疫情,切實保障和維護廣大社區居民的健康和正常生活秩序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又如2009年4月份,全球甲型H1N1流感疫情出現了快速上升的趨勢,上海也出現了大量輸入性病例,嚴重威脅著廣大市民的健康和安全。中心從完善組織管理、加強預檢分診、病例篩查和登記、快速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和疫情控制、加強重點場所督導檢查、廣泛深入開展健康宣教、開展重點人員流感疫苗免費接種等多個環節入手積極落實各項防控措施。有效預防和控制了甲型H1N1流感的發生和傳播,順利完成了27名密切接觸者的醫學觀察,其中電話隨訪4名,居家醫學觀察17名,集中醫學觀察6名,未發現續發病例,完成8名輕癥病例的居家醫學觀察和隨訪,切實保障和維護了廣大社區居民的健康和正常生活秩序。
2 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近年來,有關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能力建設以及醫院應急能力建設的相關研究時有報道。但是研究者的關注點多集中在二、三級綜合性醫院,對于處于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網絡網底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其角色職能以及相關的能力建設往往被忽略。這也導致了近年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能力雖有顯著的提升,但是在工作實際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比較集中地體現在以下4個方面:
1)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應急能力建設相對落后,組織、人員、財政保障相對不足。
2)醫務人員識別和報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
3)缺乏規范可操作性強的預案系統。
4)人員培訓、實戰演練不充分,缺乏相應的考核評價等。因此立足社區醫院應承擔的公共衛生職能,進一步提高社區醫院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夯實區域應急管理組織體系和工作網絡顯得尤為重要。
3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提高公共衛生突發事件處置能力的對策
淮海中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近年來結合世博會安全保障、甲型流感、手足口病防控等工作實際,從以下4個方面探索加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能力建設的有效措施,取得了顯著的工作成效。
3.1 建立社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能力綜合評價指標
中心通過人員訪談、現況調查等方法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能力現狀進行了調查和評估。在此基礎上按照區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能力建設的要求,遵循科學性、可行性、層次性、靈活性和動態性原則,借鑒其他省市和地區醫院應急能力建設的經驗,從應急組織協調機制、應急預案系統、信息監測預警報告、應急人員、應急物質儲備、人員培訓和應急演練等6個一級指標和19個下設二級指標入手 [5],建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能力綜合評價指標。相應指標建立后,中心結合應急處置工作實際,不斷完善和修訂,逐步健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應急保障機制,不斷提高應急處置能力。
3.2 建立一套規范可操作性強的預案系統,定期評估修訂
中心立足社區應承擔的公共衛生職能,自2010年起對相關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預案進行了梳理和補充,形成了1項總體預案、2項工作制度和13項工作預案,預案的重點內容是急性傳染病疫情的現場處置,這也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遇到最多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類型。
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進行客觀準確的評估,是保證預案能夠取得理想處置效果的關鍵[6] ,因此中心成立了由相關部門負責人共同參與的應急預案評估小組,定期對預案內容的全面性和預案的可操作性進行評估,并對預案的進一步完善提出了意見和建議。全面性的評估內容指預案內容包括工作原則、疫情發現與報告、現場流行病學調查、應急接種、現場控制措施、健康宣教、事件進程觀察、事件解除報告等要素。預案的可操作性是評估預案在日常工作中的實踐指導作用以及需進一步完善改進的地方。
3.3 提高醫務人員識別和報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
醫務人員作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處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主體,他們識別和報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直接影響到能否快速、準確地處置各類突發事件。中心結合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實際情況,對參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的醫務人員的基本情況、知識水平、專業技能、現場處置能力、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能力現況等情況進行了了解和調查,參考國內外相關評價指標選擇和確立的方法,篩選出本中心醫務人員識別和報告突發事件能力的影響因素指標,包括基本情況(下設年齡、工作時間、學歷、職稱、健康狀況、學術任職等二級指標)、知識結構(下設基本認知、基礎知識、專業知識、法律知識等二級指標)、實踐與技能(下設專業技術、培訓演練、參與經歷、溝通協調等二級指標)3個一級指標和14個下設二級指標。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地調整了中心應急處置隊伍人員的結構和組成,進一步提高了應急隊伍的現場處置能力,逐步建立起了一支穩定并具有戰斗力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隊伍。
3.4 加強實戰演練,建立對演練過程的考核評估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因承擔的公共衛生職能的局限性,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的情況并不是很多,這就很容易造成醫務人員對應急預案和應急處置要求的淡忘,因此尤其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加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演練,這也是檢驗、評價和保持應急能力的一個重要手段。通過增加應急演練的真實性,隨機性和突發性,使應急處置隊伍熟悉和掌握類似事件的處置要求,同時加深對相關預案的了解[7],并及時發現預案的不足,為應急預案的改進和完善提出建議,使之更有效地指導突發事件的處置。
中心結合日常工作中遇到較多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類型,先后組織開展了甲型H1N1流感確診病例密切接觸者醫學觀察、世博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醫療緊急救助演練、急性出血性結膜炎疫情應急處置桌面推演和病媒生物應急控制現場演練等。同時組織考評小組和參與演練的醫務人員對每一次的演練效果進行評估,考評小組側重對從疫情發現與報告,直至現場處置結束,撰寫調查報告的每個處理環節完成質量進行評估(表1)。演練人員則側重于從自身參與的角度來評價通過演練得到的幫助和提高,并發現其中需要進一步改進的地方,提出有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具體評估內容包括演練目標的實現、演練內容與質量、演練內容與個人工作的相關性、演練過程的時間節點把握、應急處置人員的組織協調、演練過程的總體評價等,評估等級分為“差、不足、尚可、好、很好”五個等級。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能力的建設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過程,中心通過這幾年來的努力取得了較顯著的成效,逐步建立健全了應急保障機制,醫務人員的應急處置能力也不斷提高。但是隨著近年來上海舉辦各類國際賽事不斷增加、輸入性傳染病和一些不明原因疾病等的不斷出現,使社區醫院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中面臨著不斷涌現的新問題、新挑戰.因此今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仍要堅持將加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能力建設納入中心發展的中長期規劃中,針對新問題、新挑戰不斷改進完善,確保應急處置能力得到持續的提高和發展,切實保障轄區居民的生命健康和安全。
參考文獻
[1] 宋瑞霖,主編.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傳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辦法問答[M].中國法制出版社,2003: 117-134.
[2] 宋瑞霖,主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傳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辦法問答[M].中國法制出版社,2003:143-157.
[3] 張文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體系建設與管理面臨的主要問題[J].海峽預防醫學雜志,2006,12(2):1-3.
[4] 龐連智,蔡靜芳,施永興.社區在應對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中的角色智能及對策研究[J].中國行為醫學科學,2003,12(5):562-563.
[5] 徐楓,傅人姣,袁家麟,等.社區醫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能力綜合評價指標分析[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0,24(9):19-20.
[6] 龔衛國.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評估及預警警示分析[J].湖南商學院學報,2007,14(6):41-43.
- 上一篇:收集地理信息的途徑
- 下一篇:小學校園文化整體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