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文化的探析論文
時間:2022-10-23 11:25:00
導語:鄉村文化的探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魯迅畢生致力于國民的思想啟蒙。認為讓農民接受教育,提高他們的思想文化素質,逐漸消除封建的風俗與習慣是進行文化改革,建設現代新文化的最重要的基點。小說正是通過漸東偏遠農村發生的一場辮子風波,在真實的生活場景和復雜的人際關系描寫中,形象而深刻地闡明了這一思想。
關于中國文化的改良和建設問題,自鴉片戰爭以來,特別是經過甲午戰爭的慘痛失敗,逐漸成為人們思考的焦點。許多志士仁人主張從文化改革入手來探索中國社會的根本出路。梁啟超提倡“興民權”,嚴復介紹“群學”,以“鼓民力,開民智,新民德”作為思想啟蒙的核心內容。魯迅繼承了這一思想傳統,把思想和創作的重點放在對國民的思想啟蒙上。強調“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舉,若其道術,乃必尊個性而張精神”{1},即社會的解放應以個人的解放為前提條件,認為人的覺醒只能隨著思想文化素質的提高,不斷消除傳統文化的禁錮,才能逐步完成現代新文化的建設,否則“無論是專制、是共和、是什么什么,招牌雖換,貨色照舊”{2}。小說《風波》以其生動的形象和畫面揭示了這一點。
《風波》以1917年張勛復辟為背景,描寫這一事件在浙東一個偏僻小鎮里所掀起的細微波瀾。過去人們一直把它作為反映張勛復辟這一政治事件的小說。事實上,小說里沒有一個人屬于復辟集團的成員,甚至趙七爺也始終未曾從維護張勛復辟政權的角度出發去推行辮子政策,他的直接目的就是公報私仇。因此,張勛的“種辮子”更多的是在當時愚昧落后的鄉村文化基礎上得到的“響應”的,而數千年封建專制統治下的愚民政策,正是這種落后社會文化得以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小說真實地展示了無知無識的農民被野蠻欺騙、肆意蹂躪的生活圖景。
這是一群飽受封建專制奴役,掙扎在生活底層的貧民們。他們沒有知識,不懂科學,連見過世面的七斤也只會愚昧地傳播一些純屬無稽之談的街談巷語。甚至名字也是承襲幾代相傳的習慣,以出生時的斤兩充當自己的小名。對此魯迅指出:“我們的勞苦大眾歷來只被最劇烈的壓迫和榨取,連識字教育的布施也得不到,惟有默默地身受宰割和滅亡”{3}。正是在這片文化的沙漠上,趙七爺粉墨登場了。趙七爺究竟是什么人?歷來有著不同的分析。許多人認為趙七爺代表了革命后封建勢力在辮子問題上向農民進行反攻倒算的反動政治勢力。其實趙七爺不過是一個普通鄉村酒店老板而已。但他何以成為“三十里方圓以內唯一的出色人物兼學問家”呢?關鍵在于他有“文化”,能“一個字一個字地讀”金圣嘆批評的《三國志》,能說出五虎將姓名。這是多么可笑又可憐的文化啊,然而小說的悲劇意蘊正是由此生發開來。就是這樣一個所謂學問家,卻贏得了魯鎮人們的無上尊敬和信任。借著張勛復辟,趙七爺演出了一幕借索要辮子,公報私仇的活報劇。
兩年前,生性膽小的七斤借酒大罵趙七爺是“賤胎”,他容忍了。但這并不意味著寬恕了這一切,只是一方面出于政治經濟上無權無勢,不敢貿然行事;另一方面出于封建禮儀的約束,不可公然報復,便一直耐心等待時機。張勛復辟消息傳來,猶如天賜良機,趙七爺立即聞風而動,穿起那件輕易不穿的寶藍色竹布長衫,借辮子名正言順地向七斤“雪恥”了。在此作者生動地刻畫出一個虛偽,具有強烈報復心的鄉村富戶形象。他恫嚇七斤:“辮子,這倒是要緊的事,你們知道,長毛時候,留發不留頭,留頭不留發……”他明知七斤們沒有文化,卻故意欺詐說:“沒有辮子,該當何罪,書上都一條一條明明白白寫著的”,幾句話便使七斤一家和在場的農民怵怵危懼。實際上關于辮子問題,清朝政府早在宣統年間便有明確規定,康有為在稍后為朝廷起草的一份詔書中又聲明:“凡我臣民,無論已否剪發,應遵照宣統三年九月諭旨,悉聽其便。”可見這時皇帝并非定要辮子不可,但七斤們認為趙七爺識文斷字,有見識,說的都是千真萬確。趙七爺正是利用了農民的這個弱點,故弄玄虛,連騙帶嚇,達到其卑鄙的個人目的。透過這一鬧劇,魯迅明確揭示出必須使文化的主要載體,即廣大勞苦大眾真正獲得接受文化教育的權利,認為這是他們最終走向覺醒的第一步。
不僅如此,作者基于對農民生活的深切體察和了解,較常人更敏銳地認識到,由于沒有文化知識,使廣大農民在長期傳統文化禁錮中形成了封建保守落后的風俗與習慣,它們仿佛是一張無形的大網,任何生活于其中的人都難以逃避。長期以來,中國“只是地主有文化,農民沒有文化”,因此“每個時代統治階級的思想,就是每個時代的統治思想?!眥4}。尤其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專制主人的主導精神線索,像道德倫理與政治觀念通過多種途徑的折射與滲透,逐漸成為體現出正統儒家思想的風俗和習慣,廣大下層人民就深受風俗與習慣的深刻影響,“體質和精神被太多的古習慣教養得硬化了”{5}。因此魯迅提出要最大幅度地改革傳統文化,建設現代新文化,必須首先改變和消除使廣大民眾趨于“硬化”的風俗習慣,認為“倘不深入民眾的大層中,于他們的風俗習慣加以研究……則無論怎樣的改革,都將為習慣的巖石所壓碎,或者只在表面上浮游一些時”{6}。于是魯迅將他的如椽巨筆直指生活在舊農村的中國老兒女們,通過對農村風俗習慣的細微描寫,揭示封建傳統文化統治的牢固性和腐蝕性。在《風波》中,魯迅是從多樣復雜、蘊含著濃重時代氛圍的人際關系來表現的。
在家庭關系的描寫中,作者以直面生活的勇氣,掀開遮蓋于家庭的那層溫情脈脈的面紗,還其赤裸裸的生活原色。先看婆媳關系,這是最充分地體現封建禮教中長幼有序,尊卑有別的一種關系,婆婆對于媳婦具有絕對的不可辯駁的權威。隨著“五四”時代的思想解放浪潮給封建禮教以強大的沖擊,作為家里的最長者九斤老太,已全然沒有賈母那樣至高至尊的威嚴,但傳統的習俗又使她對孫媳極盡挑剔。她一時罵六斤是“敗家相”,吃窮了一家子;一時又抱怨“一代不如一代”。句句話飽含機鋒,逼得七斤嫂將滿腔的怨氣發泄在丈夫身上,罵他“死尸”,明咒丈夫,暗罵婆婆,且一番伶牙俐齒把九斤老太的抱怨扯得七零八落,毫無回辯之力。在她們婆媳之間,無敬無愛,只有積久的怨恨和不滿。再看夫妻關系。恩格斯指出:“只有建立在互相熱愛基礎上的婚姻才是道德的?!钡谝阅行詾橹行牡姆饨ㄉ鐣?,婦女只是男子的占有物,而男子也只是女子衣食住行的保障。對此魯迅悲哀地感嘆說:“愛情是什么東西?我也不知道,中國的男女大抵一對或一群——一男一女——地住著”{7}。所以作為勞動婦女的七斤嫂,她根本無法想象要將愛情作為婚姻的首要前提,在她與七斤之間僅僅是經濟上的依附關系。因此,對于外界任何威脅到家庭經濟實利的蛛絲馬跡,她都分外敏感。一看到趙七爺的光滑頭皮,烏黑發辮,以及他那件竹布長衫,便立即感到家庭的危險,嚇得“心坎里突突地發起跳來”。而當聽到趙七爺的恫嚇時,她不是安慰七斤,卻馬上想到他帶累了一家子,埋怨他,咒罵他,親情、乃至愛情在可能的災難面前全部脆弱得不堪一擊??梢娔信洕系牟黄降?,多么嚴重地扼殺了人們的自主意識,給精神帶來多么深重的創傷。
不僅如此,《風波》還通過社會關系的形象描寫,給我們展現出浸透著封建傳統文化精神影響的古老風習。
小說中,當趙七爺一跨進臨河土場這個特定的舞臺,人們便紛紛起身,盛情邀請:“七爺,請在我們這里用飯”,七斤們也不敢怠慢,連忙招呼,表現出一般農人對鄉村富戶恭順和馴服。魯迅以他高超的藝術才能,寥寥幾筆,便渲染出一股濃郁的氣氛,活畫出封建主義精神壓力下積淀而成的濃厚奴性。更可悲的是,由于封建主義的愚民政策,人們缺乏分辨和獨立認識的能力,因此封建文化最終表現為超經濟剝削的專制地位。勇敢地維護自己權利的愛姑就因為把希望寄托在七大人那樣“知書達理”“專替人家講公道話”的人身上,結果一敗涂地。受盡磨難的祥林嫂認為“我”是個“識字的,見識多的出門人”,信賴地詢問人死后有無靈魂的問題,都表現出濃厚的奴性意識。七斤們也不例外,尤其是七斤嫂,她是一個潑辣厲害,自私巧滑的農村婦女。她對婆婆公開頂撞,對丈夫咒罵不休,對八一嫂“恨棒打人”,算得上是那個社會里的一個不諧和音,但她也無法沖破奴性思想的羅網。當她聽到趙七爺的威嚇時,這個平日精明厲害的女人竟然沒有一點思想的能力,只覺得“有學問的趙七爺這么說,事情自然非常重大”,嚇得說不出一句話,最后聽說書上寫著沒有辮子要殺頭時,她更是“完全絕望了”,只好拼命咒罵丈夫。封建的奴性思想和習俗在這里好似一個無形的指揮棒,引導著臣服于它的善男信女們上演著一幕又一幕的人間悲喜劇。
傳統文化秩序的強大還表現在一般群眾間的關系上。在《墳·燈下漫筆》中魯迅尖銳批評:“有貴賤,有大小,自己被人凌虐,但也可以凌虐別人,自己被人吃,但也可以吃別人?!毙≌f中主要表現為對弱者的欺凌和摧殘。八一嫂是唯一的“好心腸”的人,也是唯一還保持著較清醒頭腦的人。她同情七斤的遭遇,極力為他辯解,并提醒人們“衙門里的大老爺也沒有告示”。這句話恰恰擊中趙七爺的要害。惟其如此,趙七爺才異常惱怒,這時若有人聽從八一嫂的意見,那么趙七爺的報復便不可能得逞。但八一嫂是個寡婦,在人們眼里沒有說話的權利。因此眾人只怪八一嫂多事,不守婦道,對她的意見置若罔聞。而七斤嫂被八一嫂當眾揭了老底,也一掃在趙七爺面前的謙卑馴服,對她一陣唇槍舌劍,指桑罵槐,甚至把自己的女兒——小說中的最弱者也作為泄憤對象。在這些人中,人的價值和尊嚴被踐踏,剩下的只是恃強凌弱。不僅如此,封建專制文化還使農民間的關系完全建立在勢利的基礎上,沒有對人的同情和理解,一切都隨著經濟地位的變化而變化。七斤倒了霉,村人不但沒有同情,反而幸災樂禍,并像躲瘟神一樣回避七斤,就連七斤嫂也沒有什么好臉色,整日咒罵不休。然而,風波過去,七斤嫂和村人們便又恢復了對七斤的尊敬,重新恭敬地回到他身旁,令人不禁想起果戈理筆下那善變的“變色龍”。
可見,也許魯迅有些偏激,一些認識過于灰暗,但他以自己對農村生活的熟稔,對農民的描寫竟達到淋漓盡致、令人嘆為觀止的真實程度。他總是以自己獨特的視角構筑自己的小說創作,從不把自己的目光停留在政治解放的層面上,而更重視人的自由意識和獨立精神?!讹L波》是在辛亥革命勝利之后發生的,但由于人民群眾尚未真正擺脫封建專制文化的束縛和影響,封建的遺風陋俗猶如鬼魂一樣還游蕩在中國古老的大地上,窒息著人們的生機。因此,魯迅提出“必須先知道習慣和風俗,而且有正視這些黑暗面的勇猛和毅力……僅大叫未來的光明,其實是欺騙怠慢的自己和怠慢的聽眾的”{8},強調必須將改革與廣大民眾關系最為密切的風俗與習慣作為建設新文化的重要基點,否則,即使革命成功,仍將貽害無窮。這就是小說給予人們的深刻啟示。
①魯迅.墳·魯迅全集[M].第1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
②⑥魯迅.兩地書·魯迅全集[M].第11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
③⑧魯迅.二心集·魯迅全集[M].第4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
④.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選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1.
⑤魯迅.華蓋集·魯迅全集[M].第1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
⑦魯迅.熱風·魯迅全集[M].第1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
- 上一篇:都市散文的研究論文
- 下一篇:蕭紅鄉土小說的研究論文
精品范文
5鄉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