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戰略及鄉村旅游發展路
時間:2022-05-17 09:37:29
導語:鄉村振興戰略及鄉村旅游發展路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白銀市具有豐富的鄉村旅游資源,近年來為了滿足人民對優質生態產品的需求,提升“民生三感”(即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白銀市大力推進鄉村旅游,打造了一批鄉村旅游景點。但在鄉村旅游發展過程中仍然存在鄉村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等問題,未來白銀市將繼續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打造鄉村旅游的龍頭景區和優勢品牌,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的需求也由之前滿足于溫飽的生理層面的需求,轉向更高層次的精神層面的需求。尤其是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全球性能源環境危機事件的高發頻發、世界環保運動的興起以及人們環保意識的覺醒,人們對于清新的空氣、干凈的飲水、優美的環境等優質生態產品的需求變得越來越迫切。因此,空氣清新、環境優美的鄉村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鄉村旅游也快速發展起來。白銀市擁有豐富的鄉村旅游資源,近年來為了不斷滿足人們對優質生態產品的需求,提升人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白銀市在發展中始終注重擰緊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總開關,堅守底線,大力發展十大生態產業,打造了白銀市主城區周邊多個鄉村旅游點,如黃灣村、平堡鄉、顧家善等一批鄉村旅游點,受到了廣大市民和旅游愛好者的喜愛。
1新形勢下白銀市鄉村旅游發展現狀
1.1堅持生態環境保護
白銀市周邊有黃河大峽、白銀黃河濕地公園、現代農業科技示范觀光園、北武當山等豐富的旅游資源,具備發展鄉村旅游的條件。但白銀市作為典型的資源枯竭型城市,多年的采礦行為也留下了一些環境問題,導致生態環境比較脆弱。生態環境是鄉村地區開發旅游的資本,因此在發展鄉村旅游的過程中,白銀市始終非常重視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和修復。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白銀市的生態環境持續好轉。一是空氣質量持續改善。為打好藍天保衛戰,白銀市緊抓企業達標排放、燃煤鍋爐整治、建設清潔低碳能源體系等工作,空氣質量明顯改善。據統計,2020年,白銀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為344天[1],優良天數比例達到94.25%。二是水環境質量總體良好。白銀市嚴格貫徹落實國務院“水十條”要求,全面落實“河長制”“湖長制”,綜合運用工程、管理、監察等手段,推進對工業污水的處理、對飲用水水源地的保護,水環境綜合防治水平不斷提高。白銀市還大力推進祖厲河等重點流域的水污染治理,編制《祖厲河水體達標方案》并印發實施,設置監測點位,與定西市開展跨界聯合執法[2]。同時,對烏金峽水電站和大峽水電站生態流量完成實時在線監測,結果顯示:地表水型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監測結果均達到Ⅲ類標準,水質良好,達標率100%。三是土壤環境質量穩定。白銀市耕地土壤環境監測結果表明:全市所有監測點位中除聶家窯村、白茨灘村的污染等級為“尚清潔”外,其余各監測點污染等級均為“清潔”。四是農村生態環境質量總體穩定。2019年,白銀市5個農村生態環境質量監測評價點位SO2、NO2均達到國家一級日標準限值,PM10和PM2.5除個別天數超過二級標準,其余天數均達到國家二級標準限值。
1.2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白銀因礦得名、因企設市,產業結構偏重于以有色金屬冶煉、煤炭、化工、火電等為主的重化工,在能源消費上也是以煤炭為主。這樣的產業結構和能源消費模式如果不改變必然會導致環境污染,因此白銀市非常注重對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一是優化產業空間布局。加快構建核心產業聚集區,構建以白銀區、靖遠縣、平川區為重點的中部產業聚集區,發展“一區六園”工業集中區;構建以會寧縣為重點的南部生態恢復和循環農業發展區,努力提升農產品生產、加工、儲運綠色化水平;構建以景泰縣為重點的北部生態產業示范區,優化產業空間布局。二是努力打造綠色產業體系,發展先進制造業。以知識、技術等新生產要素為支撐,立足白銀市產業基礎,推動傳統產業綠色轉型。對于“散亂污”企業,綜合運用質量、環保、能耗等標準,建立“散亂污”企業動態管理機制,持續開展“散亂污”企業專項整治工作[3]。三是建設清潔低碳能源體系。實施煤炭總量控制,加大監督、執法、管控力度,嚴格把控區域內煤炭消費總量。同時,有序推進清潔能源發展,按照集中分散并舉原則,加快在建風電項目建設,加快平川光伏領跑技術基地建設,積極推廣應用太陽能光熱利用技術,提高非化石能源的消費量。四是大力發展循環農業。實施耕地質量保護提升與農藥化肥使用“零增長”行動,推動形成“市有特色片區、縣有知名品牌、鄉有專業市場、村有產業園區”的現代循環農業發展格局。
1.3開展鄉村人居環境整治
人們都希望家附近是個公園,不愿意自己家附近是個垃圾處理場。長期以來,農村的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都沒有得到很好的收集與處理,這導致農村環境污染情況相對比較嚴重。近年來,白銀市持續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做好“三清一改”,僅2021年就清理農村生活垃圾9.4萬余噸,清理農業生產廢棄物1.8萬余噸[4]。此外,白銀市還對村內水塘、溝渠、積存垃圾進行了清理,農村人居環境有了明顯改善。同時,白銀市還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大力推進“廁所革命”。針對農村存在的如廁難、廁所環境差等問題,白銀市著力對農村廁所進行改造,并雇傭保潔管理人員對廁所進行管理。在廁所數量的設置上,保證景點游客步行半小時范圍內有廁所。二是大力推進生活污水和垃圾的處理。在鄉村旅游示范村率先建設污水處理設施,做好污水、垃圾的收集處理工作,改善農村環境。三是大力提升村容村貌。近年來,白銀市對鄉村的供排水設施、供電設施、道路、住房、通信設施進行了全面的升級改造,目前白銀市具備條件的建制村全部實現了通電、通光纖和4G網絡,這改善了農民的生活,也為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動力。
1.4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旅游業
只有產業興旺了,農民才能富有,因此白銀市始終非常重視農村產業發展。目前根據各地氣候、土壤以及產業基礎等條件,白銀市已形成牛、羊、菜、果、薯、藥、文冠果、生豬等“十一大特色產業”,這些產業的發展使農民的錢袋子切切實實地“鼓”了起來。在各村產業“興”的基礎上,白銀市堅持不搞大拆大建的原則,注重原生態,堅持鄉土味,針對各村的實際情況,按照不同的規劃定位、規劃理念和規劃重點,因地制宜地發展各具特色的鄉村旅游。如對于位于城市郊區、黃河邊的顧家善村、金山村等村莊,選擇城郊農(漁)家樂的鄉情體驗模式;對于文物古跡資源豐富、地理位置優越、自然風光壯美的平堡鄉、五柳村等村莊,則選擇基于古遺跡保護開發的人文鄉村規劃建設模式;對于自然條件優越、毗鄰黃河、背山面水、以溫室蔬菜種植業為主的大川渡村,則選擇農業觀光及采摘體驗的休閑鄉村規劃建設模式等多種建設模式。充分發揮不同村莊的區位優勢,使白銀市鄉村旅游快速發展。隨著鄉村產業的發展和鄉村旅游越來越受歡迎,不但農民的腰包“鼓”了,農村的環境也“美”了。農村對于年輕人來說也越來越有吸引力了,外出務工的村民也愿意選擇回村發展,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和滿意度。
2新形勢下白銀市鄉村旅游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經營分散,規模效應匱乏。當前白銀市周邊的鄉村旅游目的地還沒有統籌好一個村內或者一個地區內的鄉村旅游資源,還是以家庭作坊式經營模式為主,存在同質化競爭、價格虛高等現象,這導致了當地資源的浪費以及環境污染處理難度的加大。同時,由于認識上的不到位,將鄉村旅游簡單地看成“逛一逛、看一看、吃一吃”,導致旅游項目經營模式還是比較單一,只能滿足游客低端的旅游需求。因此雖然游客花費了資金,但其實并沒有實際體驗到鄉村生活。這樣的鄉村旅游項目也發揮不出鄉村旅游該有的綜合效益。2)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滯后。鄉村旅游目前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行車難、停車難問題。很多農村在規劃時沒有規劃停車位,道路也普遍比較窄,這導致在農村車輛一多就非常容易造成擁堵。甚至在有些鄉村路段車輛根本沒有辦法通行、沒有地方停車,再加上如廁難、住宿餐飲相對簡陋,使得游客綜合體驗較差,不想再來第二次,這制約著鄉村旅游的發展。3)服務質量有待提升。目前,鄉村旅游從業人員多數文化程度都不高并且參與相關專業培訓的次數也比較少,因此服務水平不高,造成游客的綜合體驗比較差。一方面,由于認識上的不到位,從業人員不能很好地堅持本土特色,如將原本很漂亮的石板路拆除后改建成馬路,將極具本土特色的茅草屋拆除,這些行為破壞了當地鄉土文化,不利于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由于鄉村旅游管理人才的匱乏,目前多數管理人員是由鄉鎮干部兼任的,他們不具備旅游管理的專業知識,不能勝任旅游管理工作,這也不利于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4)生態環境極易受到破壞。隨著人們收入的提高和私家車擁有量的快速增加,節假日白銀市各鄉村旅游點的游客接待數量也在快速增長,尤其是到了每年的“黃金周”,游客數量更是激增。這是好事,但同時也要看到由于在鄉村垃圾桶數量比較少、一些游客環保意識不強等原因,游客的增加也給鄉村帶來了垃圾處理的壓力,同時游客多了還會造成當地植被的破壞,使得鄉村的生態環境遭受嚴峻考驗。
3新形勢下白銀市鄉村旅游發展的建議
1)政府加強管理。政府要加強對鄉村旅游的支持力度和對鄉村旅游市場的監督管理,一是政府部門通過對鄉村旅游開展實地調研,掌握白銀鄉村旅游發展的實際情況,制定合乎本地實際情況的鄉村旅游發展規劃。二是針對在發展鄉村旅游中存在的缺乏誠信、亂收費現象,政府部門要建立完善鄉村旅游管理體系,制定物價標準、懲罰條例、從業人員培訓條例,杜絕類似事件的發生。同時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提高鄉村旅游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規范鄉村旅游市場,力爭為游客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2)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白銀市地處西北干旱內陸,氣候干燥,生態環境敏感脆弱。在發展鄉村旅游時要注重對生態環境的保護,一是全面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鄉村旅游示范村加快污水處理設施建設[5]。在人口較為分散的農村,鼓勵建設適合西北地區自然條件、農村經濟發展水平和村民生活習慣的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如“小型氧化塘”、化糞池、人工濕地等,從而有效解決困擾農村的生活污水處理問題。二是加快有機廢棄物處理設施的建設,提高農村生活垃圾的就地處理率。同時,大力在農村持續推進秸稈飼料、尾菜還田等技術,減少農業廢棄物的產生。爭取到2025年,白銀市化肥、農藥用量實現零增長,尾菜處理利用率65%以上。三是大力推進農村黑臭水體治理,針對農村的黑臭水體,要按照各村的實際情況綜合分析黑臭水體的特征與成因,并采取不同措施,從根本上解決農村黑臭水體問題。3)因地制宜做品牌。深入挖掘白銀市鄉村旅游資源背后的民俗文化、農耕文化以及傳統戲劇、傳統技藝等非物質文化資源,使自然風光能夠與人文交融。同時利用數字化、信息化等先進技術將這些非物質文化資源全方位地展示給游客,使游客能夠有身臨其境的旅游體驗。改變旅游產品種類單一的局面,深度挖掘白銀市的文化資源,形成集吃、住、游、玩、學、練、養于一體的具有白銀特色的鄉村旅游產品。同時,加快推進黃河石林大景區、會寧紅軍會師舊址國家5A級旅游景區創建工作,全面推進平川陶瓷小鎮、條山農莊、大坪鳳園花海、大水奓“石頭部落”、花村·顧家善等一批國家4A級、3A級旅游景區創建工作,打造白銀旅游快速發展的龍頭景區和優勢品牌[6-10]。
作者:張文娟 單位:中共白銀市委黨校 白銀市行政學院
- 上一篇:臨床護理示范基地建設標準指標探討
- 下一篇:文化翻譯觀視角族服飾文化英譯策略
精品范文
5鄉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