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文化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1-04 21:59:3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飲食文化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飲食文化論文

飲食文化分析論文

一、中華飲食文化與翻譯

飲食是一種文化現象,它具有文化的共性。語言是文化的載體,翻譯是文化的傳通。對于翻譯,傳統觀念認為,就是兩種語言間的轉換,而忽視了翻譯的文化問題。事實上,在跨文化交際中,交際者遇到的最大困難不是語言,而恰恰是文化。翻譯本身就是不同文化間交流的產物,是跨文化傳通。20世紀下半葉,翻譯的研究出現文化轉向,目前,在翻譯研究界,人們把對翻譯的意義和作用推向了另一個新的研究方向——文化交流與傳播。人們把目光投向了翻譯承載的使命,把翻譯置于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中進行考察。因此,飲食文化的翻譯研究也應置于中國與世界接軌的大背景下進行。

經歷了五千多年歷史的中華飲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國人民的光榮與自豪。目前,文化與翻譯的研究大多著眼于宏觀,而專門討論文化某一領域翻譯比較少。據悉,北京為了迎接2008奧運,針對菜單翻譯問題,向社會各界征集對《中文菜單英文譯法》的意見,,收錄了2700多條菜單及酒水的英文,另外,還專門組織了專家研究討論有關菜名的翻譯,旨在讓國外旅客更方便地了解中國飲食文化。菜名實際上是一國文化的體現,老外對中華飲食文化的了解很大一部份就是從中國菜中體現出來的,如果外國人能明白我們的一些菜名的寓意,或是把這些菜名弄明白,實在是在學習一門藝術,他們定會因此而更了解和喜歡中國。

二、飲食翻譯中的文化身份問題

基于文化研究的廣闊視野來探討華夏飲食文化的翻譯,就不能不涉及到其文化身份問題。文化身份通常被看作是某一特定文化的特有,同時也是某一具體的民族與生俱來的一系列特征(蔣紅紅,2007)。無論對于一般意義上的文化還是某一特殊領域里的文化,在翻譯中識別文化身份可以強化本民族的文化特點和文化特性。不同的國家和民族的飲食文化存在著明顯的差異,這種差異就是文化個性或民族特性,構成著獨特的民族特色文化,形成了世界文化的多元性。中華飲食文化形成其固有的文化身份,是文化中最珍貴的部分,是譯者在翻譯過程中應予以最大限度的保留并有效傳播的部分。

具有五千多年悠久歷史的中華飲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國特有的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在文化飲食翻譯中,要求譯者必須對中西文化都有充分把握,用西方人最喜歡的方式去翻譯中國的文化內容。筆者認為,漢英翻譯的目的之一在于讓世界了解中國,促進中華走向世界。但不斷交流與融合的世界文化使人類共性的認識逐漸擴大,隨著經濟政治的全球化,各民族間的差異不斷在縮少,而中華自身的文化身份卻變得模糊。正如A.L克魯伯所說“每一種文化都會接納新的東西,不論是外來的,還是產自本土的,都要依照自己的文化模式,將這些新的東西加以重新塑造。”當我們自豪地看到偉大的中華文化被廣泛傳到世界各地時,我們要注意中國也在不斷受到外來文化的沖出和影響。筆者認為,在世界全球化和文化的趨同過程中保持中華飲食文化固有的個性和特征,保證中華飲食文化身份的清晰度,顯得尤為迫切與重要。

查看全文

中外飲食文化差異探討論文

【摘要】不同的民族和國家存在著各具特色的飲食文化,具有濃郁的民族性和多樣性的特點。飲食文化的差異也是跨文化交際中影響交際結果的因素之一。了解中西方飲食文化的差異與不同,理解其深刻的文化內涵,探究其文化底蘊,促成了文化的進一步交流、互補與兼容。

【關鍵詞】跨文化交際;飲食文化;文化差異

隨著國際交往的不斷深入,來自不同國家或文化背景的人們進行的交流不斷增多,他們之間的這種交流被稱之為跨文化交際。跨文化交際逐漸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內容。由于地區差異,不同的民族、國家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的行為方式或習慣不盡相同,有其各自的社會規約或習慣,體現在政治、經濟、教育、宗教、法律、文化藝術等各個方面。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進行交際時,影響信息傳達效果的那些語言和非語言因素構成了跨文化交際中的交際文化。外語學習者如果對所學目的語國家的語言與非語言交際行為及其功能缺乏了解,就會出現不恰當的言行,從而產生交際障礙,就很難進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際,以致造成交際失誤。

飲食文化也是跨文化交際中非語言文化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了解中西方飲食文化中的差異和其淵源,對于外語學習者來講,不僅能增加對所學語言文化的理解,更能提高跨文化交際的成功率,避免因為不恰當的方式或行為造成誤解和交際障礙。這里從關注重點、烹調準則和文化特征等三個方面闡述中西方飲食文化的差異,以增進了解,促進交流。

一、“營養”和“美味”的關注重點不同

(一)理性的西方人更多關注的是營養與生存

查看全文

學生飲食文化調查與分析論文

摘要:本文通過對浙江省杭州市各個大學的學生的采訪和調查,分別了解其飲食習慣,食品相關知識掌握程度,飲食消費行為,以及對飲食產業的看法.最終從整體上了解大學生的飲食文化,找出影響大學生飲食文化的主要原因,為政府在大學生培養教育方面的決策的科學化為學校在食堂建設方面的合理化為大學周邊飲食環境結構的規范化提供依據。保證大學生生活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大學生飲食文化合理化規范化健康發展

一、對象與方法

1對象

本次調查采用系統抽樣方式,面向浙江工業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浙江大學、浙江財經學院、浙江工商大學、浙江理工大學,浙江科技學院7所浙江省高校,共發放問卷790份,收回790份,有效785份,有效率達到99.4%。其中男生412人,女生373人。具體見表1

9心情與飲食的關系

查看全文

我國飲食文化特色研究論文

飲食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第一需要,也是社會生活的基本形式之一。然而不同的文化背景,有著不同的飲食觀念和飲食習俗,最終形成不同的飲食文化。

中國飲食文化的歷史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它經歷了幾千年的歷史發展,已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長期的發展、演變和積累過程中,中國人從飲食結構、食物制作、食物器具、營養保健和飲食審美等方面,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飲食民俗,最終創造了具有獨特風味的中國飲食文化,成為世界飲食文化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西方的一些國家匯集著各國的移民,深受各國飲食文化的影響,博采眾長,并結合自已的飲食習慣,形成精巧專維、自成體系的飲食文明。

中西方文化之間的差異造就了中西飲食文化的差異,這種差異主要來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維方式和處世哲學。

一、飲食結構

我國歷史悠久,地域遼闊,地理環境多樣,氣候條件豐富,動植物品類繁多,這都為我國的飲食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我們的祖先們在漫長的生活實踐中,不斷選育和創造了豐富多樣的食物資源,使得我國的食物來源異常廣博。從先秦開始,中國人的膳食結構就是以糧、豆、蔬、果、谷類等植物性食料為基礎,主、副食界線分明。主食是五谷,副食是蔬菜,外加少量的肉食。據《武林舊事》記載的一次盛宴便列舉菜肴有200多道,其中,以豬、鴨、魚、蝦等物經烤、煮等諸多工藝制作成的有41道,有42道果品和蜜餞,有20道多類蔬菜,有29道各類魚干,有17種飲料,還有59道點心等。所涉及的食物種類繁多,天上地下水生陸長和各種生物幾乎無所不食,形成了令人眼花繚亂的飲食構成。可見,在南宋時期中國的飲食文化趨于成熟。據調查,中國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種,比西方多六倍。實際上,在中國人的菜肴里,素菜是平常食品。我國的主食以稻米和小麥為主,另外小米、玉米、麥蕎、土豆、紅薯和各種苕類也占有一席之地。除了米線之外,各種面食,如饅頭、面條、油條以及各種粥類、餅類和變化萬千的小吃類使得人們的餐桌豐富多彩。

西方人秉承著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血統,以漁獵、養殖為主,以采集、種植為輔,葷食較多,吃、穿、用都取之于動物,連西藥都是從動物身上取料煉制而成的。比較注意動物蛋白質和脂肪的攝取,飲食結構上,也以動物類菜品居多,主要是牛肉、雞肉、豬肉、羊肉和魚等。因此肉食在飲食中比例一直很高,到了近代,種植業比重增加,但是肉食在飲食中的比例仍然要比中國人的高。

查看全文

飲食文化與海洋生態環境論文

一、問題的提出

各種野味珍饈、草木生靈,這些上餐桌的食物無一不取自自然,因而也就與自然界生態系統息息相關。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深入了解并有效管理人類飲食背后勾連的復雜社會生態系統,這對于應對急劇變遷的生態環境、消退的自然資源,緩解日益嚴峻的貧富不均與社會分化,以及實現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基于筆者在南非開普敦沿海社區調研所獲得的實地資料,以南非鮑魚為例,探討全球化時代,中國人獨特的飲食文化對世界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保護產生的影響,以及由此導致的社會生態系統的變化。鮑魚因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易造成過度捕撈,從而產生資源環境問題。然而,本文之所以選擇以南非鮑魚為研究對象,不僅僅因為如此,更為重要的是,南非鮑魚過度捕撈的背后隱含著對東亞社會奢侈飲食文化的反思。因此,對這一現象的探討更有利于我們分析全球化時代飲食文化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復雜的社會關聯。

二、奢侈飲食文化與海洋生態環境的破壞

人是一種雜食動物,早在舊石器時代,遠古人類就知道利用海洋來獲取食物,并完成人類的演化。海洋孕育著豐富的生物和漁業資源,為人類提供著各種食物、醫藥等原材料,改善著人們的生活質量,并構成人類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中國素以鄉土文化著稱于世,飲食亦更偏向于向土地獲取食材,然而,中國同樣是個具有多生態環境的國家,長達3.2萬公里的海岸線及豐富的海洋漁業資源使得包括鮑魚在內的一系列海產品也一直位列中國人的食譜之中。作為世界著名的飲食文化大國,自古以來,在中國社會,“吃什么”與“怎樣吃”直接與權力、財富、地位等身份象征掛鉤。在中國人的飲食文化觀念之中,不僅追求食物口味的“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同時,也講究原材料的“物以稀為貴”,刻意追求食物的“珍、奇、稀、異”,并形成一種崇尚山珍海味的奢侈飲食文化。在古代中國,大部分人遠居內陸,由于交通條件落后,加之海鮮保質期短,使得長距離的海鮮運輸以及長時間的海鮮保存較難實現,因此,海鮮便被視為盤中珍饈,而得食鮑魚、魚翅等此類稀貴海產品則更被視為財富與身份的象征。中醫認為,鮑魚能夠滋陰壯陽、養肝明目、治療肝腎陰虛,歷來被譽為“海味珍品之冠”,因此,被大力推崇。然而,鮑魚生長期長,且產量稀少,外加制作工藝復雜,所以價格高昂,有“一口鮑魚一口金”之說。在中國悠久飲食文化的歷史脈絡中,鮑魚一直享有非常高的地位。改革開放之后,隨著人們生活水平與消費能力的提高,人們對鮑魚的需求量也與日俱增。消費潛力的大爆發導致對野生鮑魚的過度捕撈,不僅造成鮑魚數量直線下降,而且,大部分野生鮑魚品種已經滅絕或瀕臨滅絕,剩下為數不多的品種也處于退化之中。這使得中國海洋漁業資源遭到嚴重破壞,海洋生態系統嚴重失衡。中國近海四大漁場(渤海漁場、舟山漁場、南海沿岸漁場和北部灣漁場)的漁業資源普遍面臨枯竭,水域生態環境也逐步惡化。伴隨捕撈成本的不斷增加,本地漁民的生產、生計亦難以為續,因越境捕撈引起的海洋爭端也日漸增多。雖然從遼寧大連的獐子島到廣西北海的北部灣這一漫長的大陸海岸線上,凡是能夠進行人工養殖的地方都建有鮑魚養殖廠,這也使得中國人工養殖鮑魚數量躍居世界第一。但是,由于鮑魚品種的退化以及養殖過程之中的藥物污染等問題,人工養殖的鮑魚并不能滿足國人的胃口,對野生鮑魚以及其它稀缺野味的強勁需求促使著中國人將目光放到海外,南非鮑魚因此得以進入中國人的餐桌。

三、“白金”與“黑市”:南非鮑魚的非法貿易

盡管東亞文化將鮑魚視為奢侈飲食文化的代表,并被認為是財富與社會地位的象征,但是,直到目前為止,包括南非在內的世界大多數國家并沒有食用鮑魚的習慣。因此,南非鮑魚幾乎100%出口到香港,然后再由香港轉口貿易到中國大陸。因為南非鮑魚的個頭大(成年南非鮑魚能夠達到500克一頭),而且肉質肥厚,是極品鮑魚的一種,因而價格非常昂貴。在春節期間,一公斤南非干鮑的價格能夠達到將近1000美元,在高檔飯店消費一只半斤以上的鮑魚通常在萬元人民幣以上。由于成年南非鮑魚的肉質偏白,而且價格昂貴,因此在許多香港和中國的高檔飯店里,南非鮑魚被食客們稱為“白金”。盡管價格如此昂貴,但由于南非鮑魚貨源較少,因此,具有消費能力的食客們對于南非鮑魚仍然趨之如騖。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中國大陸經濟迅速發展,出口到中國的南非鮑魚數量和價格都有了一個質的攀升。香港是世界性的鮑魚貿易中心,聯合國糧農組織的統計資料表明,香港占全球鮑魚進口總量的50%以上,而南非則是香港最主要的鮑魚供應商之一,僅就干鮑而言,南非占到了香港進口總量的40%左右。出于保護生態環境與實現資源可持續利用的目的,南非政府將鮑魚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限制野生鮑魚捕撈量與出口量,并通過各種途徑,包括頒發捕撈執照、加強對非法捕撈的懲罰力度,甚至動用海軍來強化對野生鮑魚等近海漁業資源的保護。如此嚴格的制度約束使大規模的野生鮑魚貿易難以實現,而近年來鮑魚在東亞消費市場的行情又持續看漲,這促使南非鮑魚養殖業快速崛起,西開普敦沿海的鮑魚養殖發展迅速。在南非的正規出口市場,人工養殖的鮑魚占據主導地位。然而,盡管南非鮑魚養殖規模日漸擴大,但是,由于養殖的南非鮑魚體格與質量并不能滿足日益挑剔的東亞食客的要求,在野生的比養殖的更有營養價值的理念影響下,南非野生鮑魚具有廣闊的市場。在西開普敦南部沿海,豐厚的利潤使鮑魚的非法開采與貿易仍屢禁不止,并形成了一個巨大的關于南非鮑魚的黑市。南非野生鮑魚的偷獵基本上由“地下黑幫集團”控制,并形成偷采、黑市交易、非法加工、走私與銷售一條龍的有組織的犯罪,在這一偷獵犯罪網絡之中,來自香港的黑幫在其中扮演著重要的作用,并成為南非鮑魚黑市貿易的源頭。這些犯罪集團一般會高價雇用一批當地漁業社區的潛水員到海底偷采鮑魚。由于當地漁業社區的收入低,而偷獵則來錢容易,因而在開普敦沿海的許多社區,很多年輕黑人或有色漁民到了15歲以后就不再去上學,而是受雇用充當鮑魚偷獵者。鮑魚交易一般在海上進行,偷獵者將非法捕撈的鮑魚通過沖鋒舟運送至停靠在海上的漁船里,然后賣給黑幫分子。根據鮑魚個頭的大小,偷獵者平均每公斤可以獲得100美金左右的酬勞,這在當地已經是相當高的收入。有的時候,為了方便雙方交易和避免政府的追查,黑市交易會采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來取代現金交易,比如,黑幫會用和槍支來與偷獵者直接交換鮑魚。南非野生鮑魚偷獵犯罪網絡已經不僅僅局限在南非一國之內,其周邊一些鄰近國家也被囊括進來,形成一個龐大的網絡集團。諸如莫桑比克等南非鄰國本身并沒有鮑魚的商業開采行為,而津巴布韋和斯威士蘭則是內陸國家,但是這些國家有很大量的鮑魚出口。這是因為許多盜獵的鮑魚一般先在南非內陸農村經過加工處理和風干后,再通過非法渠道走私到南非的這些鄰國,然后通過合法的手續出口到香港與中國大陸。

查看全文

中餐廳飲食文化符號傳播策略

摘要:要隨著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追求日益精細化,電視節目也逐漸出現了以情感和文化為主打得慢綜藝。在眾多慢綜藝節目中,《中餐廳》脫穎而出成了國內慢綜藝節目中無論文化表達還是市場反響都極為突出的代表。它以中華飲食文化傳播為著眼點,響應了國家在“一帶一路”背景下文化走出去的迫切需求。本文從符號學入手,以《中餐廳》為立足文本去探究其對于民族飲食文化符號的使用以及在文化符號運用的基礎上如何構建民族文化形象并進行傳播的,并進一步探討慢綜藝如何確定其文化品格,嘗試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傳播策略,以期為以后美食類慢綜藝的符號學研究提供一些方法和理論支持,為未來電視節目市場制作出更多優質的文娛兼具的美食類慢綜藝產出提供一些助力。

關鍵詞:《中餐廳》;慢綜藝;符號學;傳播學;文化品格

中國歷史悠久、地大物博、民族眾多,中華民族在自然和人文的共同孕育中形成了豐富多元、共存共進的文化形態。《食經》《閑情偶寄》《隨園食單》《建國方略》等許許多多關于美食描述的文獻也彰顯著中華民族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光輝璀璨的歷史。中國人對美食的熱愛不僅僅是在制作和品嘗,他們更是把自我對于生命和自然的體悟和哲思融會在美食中,也在一代代人的薪火相傳和情感沉淀中形成了族群獨有的彌足珍貴的共同文化記憶。中華民族飲食文化是中華文明的一部分,也體現著中國的軟實力。在“一帶一路”背景下以及日益增強的“文化自信”中,國家也迫切需要讓包括飲食文化在內的優秀中華傳統文化實現“走出去”,以“文”會友,《中餐廳》正是在這樣背景下應運而生的。《中餐廳》是湖南衛視推出的、由湖南衛視王恬團隊打造的一檔以美食和明星經營體驗為主打得慢綜藝節目。“慢綜藝”是這些年才逐漸成形的一個概念,區別于之前注重節奏和快感的“快綜藝”,強調放緩節目的敘事節奏,將情感與文化置于前景,在綜藝中呈現更多的生活質感,讓觀眾在節目中回歸本真生活、反觀真實自我。目前《中餐廳》已經推出了四季,每一季在播出后都取得了非常好的市場反響。節目立足與中華傳統美食,以明星合伙人經營餐廳的設置將中華傳統文化傳播出去,里面也呈現了許多具有標識性的飲食文化符號,無論是對于飲食文化研究、傳播學研究還是針對美食類慢綜藝節目的研究,《中餐廳》都是很好的研究文本。

1文本分析和研究緣起

作為節目的名稱的《中餐廳》本身就是一個中華文化標識。但在國內的文化語境中很少會使用《中餐廳》這個詞,不會用來命名中國境內的餐廳,它一般是針對不在中國境內的接受群體而使用的詞匯。前三季節目抓住《中餐廳》的內涵,通過綜藝節目在他國錄制的方式直接讓中華優秀飲食文化在地理上走出去。而第四季因為疫情的原因將節目的錄制地點從國外轉到了國內,將節目放在美食所產生的原產地———中國,聚焦長江沿線的幾個城市,把餐廳開在游輪上,以流動的餐廳來帶出沿途各個城市的故事。中華民族任何傳統美食絕不僅只是給人的感官上享受,它同時凝聚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人民智慧的文化結晶,每一道美食都是充滿情感和象征的文化符號。符號是討論文化產生和傳播中繞不開的概念,在觀察文化傳承傳播的路徑和接受機制方面,符號學為研究者提供了便利,以符號學的角度去闡述文化的形成和傳播也為研究提供一個較為清晰方式。將具有濃厚民族特色的美食借由具有趣味性和娛樂性的綜藝節目去傳遞,對于中華民族和國家文化形象的構建和傳播也能提供極大助力。

2《中餐廳》中的文化符號運用及表達

查看全文

小議飲食文化翻譯探討

【摘要】中國人向來“以食為天”,無論是基本的生存需要:衣食住行,還是進一步的生活需求:吃喝玩樂,都離不開“食”與“吃”。中國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跨文化交際的一項重要內容。因此,在跨文化翻譯中,飲食文化翻譯是翻譯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它具有跨文化性質以及傳播文化的歷史性意義。本文以飲食文化翻譯的本質為基礎,總結在飲食文化翻譯中常見的問題,探討翻譯的優化策略,最后歸納出針對這方面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文化跨文化飲食文化傳播文化翻譯

一、中華飲食文化與翻譯

飲食是一種文化現象,它具有文化的共性。語言是文化的載體,翻譯是文化的傳通。對于翻譯,傳統觀念認為,就是兩種語言間的轉換,而忽視了翻譯的文化問題。事實上,在跨文化交際中,交際者遇到的最大困難不是語言,而恰恰是文化。翻譯本身就是不同文化間交流的產物,是跨文化傳通。20世紀下半葉,翻譯的研究出現文化轉向,目前,在翻譯研究界,人們把對翻譯的意義和作用推向了另一個新的研究方向——文化交流與傳播。人們把目光投向了翻譯承載的使命,把翻譯置于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中進行考察。因此,飲食文化的翻譯研究也應置于中國與世界接軌的大背景下進行。

經歷了五千多年歷史的中華飲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國人民的光榮與自豪。目前,文化與翻譯的研究大多著眼于宏觀,而專門討論文化某一領域翻譯比較少。據悉,北京為了迎接2008奧運,針對菜單翻譯問題,向社會各界征集對《中文菜單英文譯法》的意見,,收錄了2700多條菜單及酒水的英文,另外,還專門組織了專家研究討論有關菜名的翻譯,旨在讓國外旅客更方便地了解中國飲食文化。菜名實際上是一國文化的體現,老外對中華飲食文化的了解很大一部份就是從中國菜中體現出來的,如果外國人能明白我們的一些菜名的寓意,或是把這些菜名弄明白,實在是在學習一門藝術,他們定會因此而更了解和喜歡中國。

二、飲食翻譯中的文化身份問題

查看全文

語用等值下粵菜菜名英譯分析

摘要:粵菜菜單是傳遞粵飲食文化的窗口,因此準確、貼切的粵菜菜名英譯能夠幫助廣東飲食文化走向世界,有利于跨文化交流。下面首先分析歸納了影響粵菜菜名英譯的因素,然后從語用等值視角,以部分典型菜名為例,提出相應的英譯方法,包括借譯法、意譯法、直譯加注法、音譯加注法等,旨在提高粵菜菜單英譯質量,為有效譯介粵菜文化提供翻譯方法參考。

關鍵詞:粵菜菜名;語用等值;英譯方法

廣東省是一個走在改革開放前沿的大省。隨著廣東文化與世界文化的不斷交融,廣東飲食文化也在走向世界,而粵菜菜單的翻譯在這一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不可忽略。粵菜菜肴林林總總、絢麗多彩,其特有的菜式和韻味折射出豐富的粵飲食文化。為了準確、貼切地把粵菜菜名翻譯出來,有效傳遞廣東飲食文化內涵和特色文化實質,研究粵菜菜名英譯策略尤為重要。本文從分析影響粵菜菜名英譯的因素入手,以語用等值為視角提出相應的英譯方法,并提供了部分典型菜名的參考譯文。

1影響粵菜菜名英譯的因素

粵菜是中國傳統八大菜系之一,由廣州菜、潮州菜和東江菜三種地方風味組成,其中以廣州菜為代表。粵菜的命名融地方特色、傳統特色和歷史典故于其中,在英譯的過程中譯者不僅要關注到詞匯、句法和語篇等語言問題,還要兼顧文化信息的轉換,因此翻譯難度較大,誤譯較多。本文認為目前影響粵菜菜名英譯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1.1粵菜菜式的詞匯空缺。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菜肴命名中所折射的飲食文化是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從中品味到人們的審美標準和價值傾向。粵菜的菜名中,有很多出現了廣東三大次方言,即粵方言、潮汕方言和客家方言的詞匯。例如潮汕飲食文化中的“粿”,指的是糕、面條和煎糕;客家飲食文化中的“粄”,指用大米做成的糕點,略相當于北方人所說的“糕”(溫東芳,2013)。其方言文化體現出濃厚的地域特色,但同時又造成了粵菜英譯的詞匯空缺問題,給譯者帶來了不小的挑戰。例如廣府早點“油炸鬼”是粵方言“油條”的意思,如果翻譯為“Deep-fryGhost”,會讓外國賓客感到莫名其妙;又如潮州菜“白果鴨母捻”中的“鴨母捻”是潮汕方言,是類似于中國北方湯圓的一種甜品,如果翻譯為“Duck’sTwist”,同樣會給讀者帶來誤解。1.2生搬硬套的誤譯。為了體現粵菜取材廣泛、制作精良等特點,同時激發食客的食欲和想象,粵菜菜名的命名往往采取豐富的修辭手法,如比喻、夸張、雙關等。菜名翻譯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傳遞有效菜肴信息,因此譯者在翻譯的時候,不僅需要考慮到菜肴的制作材料、烹飪工藝等,還要了解相關的文化背景,否則很容易會出現看著菜名生搬硬套的誤譯。例如“龍鳳大呈祥”這道著名的傳統粵菜,“龍”和“鳳”都是中國古老傳說里的神獸,在菜名里實際上分別指的是“蛇肉”和“母雞肉”,這是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來增加菜肴的神秘色彩。如果按照字面意思把菜名的“龍”和“鳳”翻譯為“Dragon”和“Phoenix”,便無法傳遞有效菜肴信息。如果把這道菜翻譯為“StewedHenandSnake”,這樣便能讓外國賓客了解其中的材料和工藝。1.3文化差異造成的誤解。世界上不同民族、不同地區都有著其獨特的飲食文化。粵菜文化的獨特魅力之一便是其取材之廣泛、品種之繁多。天上飛的、地上爬的、水中游的,幾乎都能成為宴席上的美味佳肴。粵菜的飲食文化追求“新鮮感”,而在西方的飲食文化中,營養是其追求的第一要素,因此難免在色、香、味、形的變化上略顯單調。兩者的差異使得粵菜的英譯難度增加,如果在英譯的過程中處理不當,很可能會讓外國食客們望而卻步,甚至心生厭惡。例如“撒尿牛丸”就不應該翻譯為“PeeingBeefBall”,“撒尿”實際上是體現“牛丸”鮮嫩多汁的表達,所以不妨將其翻譯為“JuicyBeefBall”。

2語用等值翻譯

查看全文

跨文化傳播對文化意識的影響透視論文

[論文摘要]隨著跨文化交流的日益頻繁和大眾媒介跨文化傳播的日益發展,現代大學生的文化意識也多樣化了。基于此,文章對于跨文化傳播給現代大學生服飾、飲食、節日、娛樂文化意識帶來的影響進行了分析。

[論文關鍵詞]跨文化傳播;現代大學生;文化意識

“魚是否知道自己是濕的?”這是文化、媒介評論家馬歇爾·麥克盧漢經常提出的一個問題。對于這個問題,他的回答是“不知道”。魚的生存是由水決定的,只有在沒有水的情況下,魚才會感覺到自己的處境。這個例子對于人和大眾媒介來說是同一個道理。媒介已經完全滲透到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以至我們經常感覺不到它的存在,更感覺不到它對我們產生的影響。媒介向我們傳遞信息,給我們提供娛樂,使我們興高采烈,讓我們煩惱困惑。媒介改變我們的情緒,挑戰我們的文化意識,侮辱我們的理智。

在經濟全球化的、世界變為“地球村”的今天,大眾媒介在跨文化傳播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它在改變傳統文化邊界,拓展文化空間的過程中,推進著跨文化傳播,進行著文化的整合,同時也攜帶著政治與資本的力量,推行著文化霸權主義。

跨文化傳播是一種伴隨著人類發展的歷史文化現象,是現代人的一種生活方式,更是文化發展的內在動力。各種文化正是由于不斷地吸收不同文化的有益因素,使自己不斷得到更新、豐富和發展。

現在越來越活躍和頻繁的跨文化傳播使我們大學生的校園生活充滿了新鮮內容,校園媒介也開始在跨文化傳播中扮演著一定的角色。例如,大學生們穿的是“韓國風”和“歐美風”帶來的、款式多樣的、休閑時尚的衣服;戴的是“韓國風”吹來韻有著光亮色彩的、能展現大學生青春活力的、精細幽雅的飾品;我們的手機彩鈴是現在最流行的韓文或英文歌曲;宿舍墻上貼的是安在旭、Rain、張東健、金喜善等韓國影星的巨幅海報;手機、鑰匙或書包上掛的是“冬日戀歌”的插圖或Rain、輩勇俊等英俊韓星的小型照片;課余休閑時,我們在網上看韓國最新的浪漫愛情劇或美國現在最受歡迎的連續劇;我們模仿韓劇男女主角的流行發型和發色,現在我們最想去的城市是漢城……

查看全文

蘇軾詩歌飲食文化分析

摘要:蘇軾所創作的涉及到飲食題材的詩、詞、文有很多,而他所創作的飲食詩文除了受到其本人生活態度與人生經歷的影響,也與北宋當時的飲食文化息息相關。蘇軾的飲食詩上承陶淵明飲食詩的藝術境界,下開北宋詩歌的新題材。本論文將蘇軾的飲食詩文與北宋當時的飲食文化相結合分析,力圖厘清蘇軾本人對飲食的態度與觀念。

關鍵詞:蘇軾;飲食詩;飲食觀;飲食文化

宋代飲食可謂是中國飲食史上的轉折時期,食物由之前的匱乏慢慢變得豐盛,做法也更加細致。宋朝文人以閑適、從容的心態去琢磨飲食,并以聚友飲茶、飲酒為風尚,于是宋朝文人士大夫紛紛以描述日常飲食為雅,其中以蘇軾為代表。他因為屢次反對當朝者的政策而受到排擠,一生三起三落可謂經歷坎坷。蘇軾多次被貶外地,在交通并不發達的古代卻有在中國各地生活的經歷,這為他遍嘗中國各地美食提供了可能,也激發出他自己動手創制美食的熱情。同時蘇軾還發揮了他作為一個文人熱愛創作的天性,在品嘗過各地的美味佳肴后積極地將這些美食用詩歌記錄下來,其中有許多詩是直接用食物名當作詩名,如:《野雉》、《鳊魚》、《豆粥》、《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等。蘇軾以食物入詩,不僅擴大了宋詩的表現范圍,在弘揚了飲食文化的同時對地方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所以盡管蘇軾到處漂泊,但他樂天知命的性格也使他能在艱苦的環境中苦中作樂,從而更加激發他作詩的靈感。

一.飲食與養生

蘇軾一生經歷坎坷,多次被貶不僅是對他心智的磨練,也是對他身體的勞損,“龍鐘三十九,勞生已強半”[1]“我今四十二,衰發不滿梳”[2]可謂是身心俱疲。然而在經歷顛沛流離的生活后,蘇軾仍活到六十四歲的高齡,不僅與他豁達的性格和積極的心態有關,也與他善于通過飲食來養生有關。蘇軾認為飲食對人的身體健康有很大的作用,于是他從通過對日常生活細節的觀察中總結出了一套適合自己的養生方法:“養生者,不過慎起居飲食,節聲色而已。節慎在未病之前,而服藥于已病之后。”[3]蘇軾給其好友張鶚的養生方法:“一曰無事以當貴,二曰早寢以當富,三曰安步以當車,四曰晚食以當肉。”[4]就被記載在《東坡志林》中,這里的第四點“晚食以當肉”既是從飲食角度給出的養生建議。而蘇軾也非常克制自己日常飲食的攝入量:“早晚飲食,不過一爵一肉。有尊客盛撰,則三之,可損不可增。”[5]可見蘇軾十分看重通過節制飲食來達到養生的目的。

二.飲食與人生理念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