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武術社團文化發展分析

時間:2022-03-28 02:34:41

導語:高職武術社團文化發展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武術社團文化發展分析

摘要:引導和管理高職武術社團發展,既要注意通識教育范疇下的高職武術社團文化發展的非功利性,還要結合終身教育理念下的高職武術社團發展的持續性,并能在職業教育模式下注意高職武術社團與職業教育的融合發展。

關鍵詞:教育理念;高職;武術社團;發展

“文以德張,武以德顯”,武術作為中華傳統文化之瑰寶,既是一項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又作為一種獨特的民族傳統文化現象,被傳播與研究。武術在中華傳統文化的浸潤中,逐漸與中國傳統哲學、倫理學、軍事學、美術學等其他文化要素與文化觀念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種獨具中國特色的武術文化體系。近年來,隨著高等職業教育的興起,武術也開始以活動課程或者校園社團等形式進入高職院校,成為高職校園文化的一道獨特風景。如何引導和管理高職武術社團的發展,開始成為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中需要思考的一個問題。

一、通識教育范疇下的高職武術社團文化

通識教育是西方教育中對專業教育功利性目的的一種否定,國內學者李曼麗在綜合國內外通識教育的表述后,認為從性質上看,通識教育是高等教育中學生應該接受的非專業性教育;從目的分析,通識教育培養積極參與社會生活的、有社會責任感的、全面發展的社會的人和國家公民;就內容而言,通識教育是一種廣泛的、非專業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識、技能和態度的教育。[1]其實,通識教育在我國歷史上有著肥沃的土壤,從古代的“博學多聞”,到梁啟超倡導的“中西貫通”,以及后來蔡元培在北大號召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等,都是今天中國高等教育實行通識教育的重要根基。按照廣受國內學者認可的李曼麗有關通識教育的概念,從教育性質、教育目的、教育內容上解析高職武術社團文化,對高職武術社團的發展具有積極的啟示。

1.教育性質:注重高職武術社團的非專業性

從通識教育視野下分析高職武術社團的非專業性,主要指兩個方面:一方面,高職教育中不論是以活動課程開展的武術教學活動,還是以社團形式展開的學生武術交流,都應該是非武術專業性的活動。這種非專業性的活動從目標上看,就是學生習武只是出于個人的愛好而已,最多成為自身的特長,而不會在今后走出院校走入社會后,從事與武術相關的職業。另一方面,高職武術社團的非專業性還指在社團活動開展中,雖然可能涉及相關的專業武術技能的傳授,但這些內容不是主要內容也不是全部內容,更多的應該是讓學生在武術社團活動中感受到傳統武術文化的魅力,并注重在活動開展中結合相關的傳統文化傳授武術中的哲學思想、倫理道德與美術知識等,以達到增強學生綜合素質的目標。

2.教育目的:注重培養習武學生社會責任感

筆者長期在高職院校中指導武術社團的活動,通過觀察分析,高職學生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武術社團活動后,其社會責任感是有顯著提升的。從責任感來說,筆者認為一方面應該對自己負責,高職院校中學生由于各方面因素,其自控自制能力與本科院校學生有區別,特別是在如今的網絡時代,不少學生沉迷于網吧,導致身體素質下降。加入武術社團后,在一種集體氛圍下堅持早晚利用空暇時間進行武術鍛煉,高職學生身體素質得到提高,其自控自制能力也增強了。另一方面,武術社團的訓練與活動往往是一種團體行為,學生加入武術社團后,會意識到自身的一些不足可能會對團體產生消極的影響,因此,在這種意識下開始具備團隊意識,從而逐漸具備社會責任感。

3.教育內容:注重引導武術社團廣泛性發展

武術本身除武術技能外,還具備廣泛的內容體系,在武術社團發展中適合向學生傳播。比如,武術與愛國主義精神的關系:霍元甲等前輩的英勇故事,孫中山題寫“尚武精神”并論斷“中國拳勇技擊,與西方的飛機大炮,有同等作用”。武術與思想道德素質的關系:“未習拳,先修德”“習武先習德,習德先習人”,武術修養中強調并注重武德,將其視為重要的武術規范貫穿于武術學習過程。武術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關系:儒家思想中的“仁愛”與“忠、孝、智、仁”“勇、寬、信、讓”等道德規范,隨著歷史的發展內化為武德的重要內容,孔子提出的“有文事者必有武備;有武事者必有文備”的文武雙全、仁勇兼備思想,一直流傳影響至今。

二、終身教育理念下的高職武術社團發展

《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中,在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框架和總體布局方面,所依照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終身教育。何謂終身教育?終身教育應該是個人或者集團為了自身生活水準的提高,而通過每個人一生所經歷的一種人性的、社會的、職業的過程。這是在人生的各種階段及生活領域,以帶來啟發及向上為目的,并包括全部的“正規的”“非正規的”及“不正規的”學習在內的,一種綜合和統一的理念。[2]與終身教育相伴隨的一個理念是終身學習。終身學習是一種有意義的學習,學習場所也不限于家庭、學校、文化中心或企業等,大凡被個人或集團可以加以利用的一切教育設施及資源都應被包含在內。[3]

1.學習目的上強調武術對人的自我完善

高職教育中的武術社團,其成員都是屬于自愿參加,也有不少學生因為受不了武術社團較為規范的訓練時間,而在中途退出社團。筆者所帶的高職武術社團,非常注重武術對人自我完善的作用。習武需要長期堅持才能有所成效,這本身就是對人的惰性的一種挑戰與克服,因此系統性甚至枯燥性的武術學習,對學生的忍耐力是一種完善。而在完善忍耐力中,武術對學生的感悟能力、想象能力、應變能力等都有鍛煉價值。一般的武術以套路練習為主,而在武術套路學習中,為什么會形成這種套路,如何盡快掌握套路的精髓等,都在鍛煉學生的感悟能力;在掌握武術套路的基礎上,武術的發展又不局限于套路,怎樣形成新的武術套路,對學生的想象能力提出了挑戰;武術對抗訓練中,靈活運用武術套路,是一種應變能力的考驗。

2.學習內容上強調武術與其他內容交叉

中國武術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武術早已與其他文化融為一體,在高職武術社團活動中,應盡可能在武術訓練外將其他優秀文化內容融入其中,使學生更為深刻地感受到武術的魅力,并養成終身習武的好習慣。以武術中的美為例,在古典美學的范疇中,武術中所體現的意蘊美、動作美、造型美等內容,集中展示了東方古典藝術美。意蘊美是武術美的靈魂,主要表現在武德上,作為習武者的行為準則,其產生與發展體現了中國禮儀之邦的民族美德。動作美是武術美的基礎,每一個武術套路中的動作都是來源于生活,是對生活形式與態度的高度集中,是中國文化從生活中吸取知識的典范。造型美作為武術美的外在,又分為運動造型和靜止造型,當兩種造型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中連續成某一不可分割、相互聯系、彼此轉化的畫面時,更能夠體現武術的藝術魅力。

3.學習時間上強調武術修為的終身一體

習武忌諱“一曝十寒”,筆者所帶的武術社團,每天都堅持早晚自我訓練,即使下雨,也安排在室內進行相應的活動。但從一些學生寒暑假返校的情況看,不少人由于缺乏一個環境的熏陶與帶動,回家后的學習訓練不系統。不論從武術本身的技能看,還是從武術文化綜合性看,都需要學生在長期的學習訓練中感悟。

三、職業教育模式下的高職武術社團融合

高職院校中的武術社團發展,不僅需要在通識教育下注重發揮非功利性,也可以在終身教育下注重發揮其持續性影響,但從武術的內容與發展來看,武術中的武術道德、習武方式以及如今流行的武術段位制度等,與高職教育中強調的職業道德、職教模式、職教證書等內容之間,還是存在著一定的聯系。

1.武術道德與職業道德相通

一個人在某一種經歷與職業中獲得的道德體驗,往往在其生活的其他領域中,也會如此。“忠”被視為武術道德的首要內容,“忠”在武術道德發展中,既可以視為對國家、民族的忠誠,在武德的演變發展中,還可以視為對單位的忠誠,也就是一種職業操守。“禮”是武術道德的重要組成部分,“言必行,行必果”“明禮”“禮讓”等是武術禮儀的重要方面,另外,還有抱拳禮、持械禮等具體禮儀,所以,武術道德中禮儀的內容與要求特別是其精髓,是與職業道德相通的。“仁”在武德中主要指師承關系,“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凡習武之徒,必須以賢為師,謙虛好學,尊敬師長,崇揚武德”,不論是在現代職業教育中還是在現代職場上,對教師、前輩的尊重,都是應該的,具備良好武德的人,相應地會做得更好。

2.習武方式與職教模式相融

在歷史中,武術的學習一直采用“師父帶徒弟”的方式;而從現代職業教育的起源考究,西方職業教育的起源就在于工業革命后,原先各個行業中流行的“學徒制”已經不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需求,轉而興起了職業教育院校,開始批量化地傳授學生技能。所以,從這個方面來分析,習武方式與職教模式是相融的,不僅在起源上相融,就是在現代,武術教育與職業教育的教學模式都是相融的,武術教育中的“套路”教學,其實與職業教育中根據職業操作流程演變出來的“模塊”教學模式,具有異曲同工之處,都需要學生在掌握一定“套路”或者“模塊”之后,才能進入下一個環節,也都強調學生在掌握過程之中,要發揮自身的主體性,教師則發揮主導作用,也就是武術教學中常說的“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3.武術段位與職教證書相似

武術水平的高低,早已經告別之前的“當場切磋”方式,自從韓國跆拳道運動興起后實行“段位制”以來,中國武術的發展積極借鑒其他國家運動的經驗,于1998年開始實行《中國武術段位制》,分為初段位、中段位、高段位3個層次,每個層次又設有3個等級,共9個等級,并以獲得相應的證書與徽飾為體現。而在職業教育中實行畢業證書與職業證書融通的“雙證書”制度,也強調要求學生在畢業之后,獲得一定的職業資格等級證書,從而增強自身的職業競爭能力。從這個方面分析,武術的段位制與學校的職業資格證書之間有著相似的地方,在高職武術社團活動開展中,可以在積極引導學生獲得武術段位的同時,由此及彼,鼓勵學生獲得高級別的職業資格證書。

作者:彭濤 單位: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李曼麗.通識教育:一種大學教育觀[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

[2]吳遵民.現代國際終身教育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3]高志敏.關于終身教育、終身學習與學習化社會理念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7,(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