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發展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1-03 09:15:2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文化發展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文化發展論文

民族文化發展論文

一、金坑紅瑤概況

(一)村寨概況

金坑紅瑤寨是龍脊十三寨之一,隸屬廣西桂林市龍勝縣和平鄉,位于和平鄉東北部,因地下金礦多和地形酷似一個大天坑而得名[1]。村寨距離桂林市約100km,距龍勝縣城30.6km,東經103°26′,北緯103°26′。村土地總面積22.28平方公里,有水田746畝,旱地425畝,林地3656畝。大寨地處桂北高寒山區,境內山體陡峭,地勢險峻,屬季風氣候,雨量充沛,氣候宜人,且森林覆蓋率高,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冷熱分明,干濕明顯,晝夜溫差大,年平均氣溫18.1℃,年平均降水量1543毫米[2]。

(二)旅游開發現狀

金坑梯田的開發是從2000年以后開始的,旅游開發前金坑是龍勝各族自治縣最貧困的山村之一。2003年政府投資400多萬元,開通了雙河口至大寨村的公路,大寨的旅游業迅速發展。如今,全村共有農家旅館52家,床位達1500多張。結合“文明衛生屯”創建工作的開展,到2005年底,大寨村已有180多戶完成了“五改一建設工程”,全村的衛生面貌大大改善。硬化的旅游道路達3000多米,寨底建有能停80輛汽車的停車場。如今大寨村共設有三個旅游景點,以石階鋪級而上。有“千層天梯”景觀、“西山韶樂”景觀、“金佛頂”景觀等。站在觀景臺,游客可以盡享梯田美景,領略瑤族風情。據統計,2007年,到金坑梯田觀光的中外游客已經達到了15萬人,日游客量達180人,黃金周每天更是高達2000多人。隨著游客增加,農民的收入也發生了巨大變化,人均收入從2002年的948元猛增到2007年的3000元。

二、旅游開發中金坑紅瑤文化面臨的問題

查看全文

城市文化發展論文

一、城市是由大量建筑構成的空間實體

城市的立體空間是由縱橫交錯、高低錯落的大量建筑物、構筑物及各種設施構成的,以建筑群的排列圍合形成街道空間、社區空間、廣場空間、單位和居民的院落空間等。相對而言,建筑本身是封閉的、有一定規模體量的實體空間,街道、廣場、公園和院落等則是開放的、可供公共活動的虛體空間,再加上自然山水和風景園林等具有生態功能、自然與人文的開放空間,這些空間共同組合成封閉與開放相結合的城市整體空間形態和空間秩序,以滿足人們工作(生產)、居住(生活)、交通(交往、交流)和游憩(景觀、旅游)等需要,并以多種多樣的空間布局方式和立體空間形象凸顯城市的空間面貌和特色。由于城市空間主要是由大量建筑通過不同組合手段、空間結構和表現形式建構起來的,可以說,建筑是構成城市空間形態和空間形象的主體成分,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該城市的空間面貌和特色。說到底,建筑是人們進行文化創造的產物,城市空間形態和形象反映了人們的文化追求和城市的文化色彩,建筑文化在城市文化發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與作用,我們不能小覷。建筑是人們根據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按照一定的建造目的、使用一定的建筑材料、運用一定的科學技術、遵循一定的審美觀念(建筑藝術)建造而成的空間作品,是人們文化智慧的結晶和美好愿望的載體。建筑大量聚集并按一定規律排列組合、持續發展,達到一定規模,便形成了城市,構筑了城市空間。

城市建筑的使用性質和功能要求是多種多樣的,比如工業(生產)建筑、商業(物流)建筑、公共建筑(內容豐富多彩)、居住(生活)建筑、風景園林建筑和交通建筑等,它們遍布于城市之中,與自然山水環境和道路交通網絡相結合,構成了工作(生產)空間、居住(生活)空間、交通空間和游憩空間等。這些建筑既有各自明確的功能定位,又有密切的聯系,它們相輔相成,營造出縱橫連貫而又富有變化的、巨大的城市空間實體,為城市居民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了廣闊空間。可見,建筑是城市空間文化的主要締造者、表現者和傳播者,其對城市空間文化的貢獻率是第一位的,擔當著十分突出的主演角色。城市發展有一個歷史過程,城市空間的形成絕非一日之功,它是各類建筑長期積累、組合而成的產物。尤其是歷史文化名城,匯集了從古至今的各種建筑,包括建筑遺產、歷史建筑和近現代建筑,形成了歷史文化和近現代文化相銜接、相碰撞、相依存、相融合、共發展的“大合唱”,賦予了城市空間起伏跌宕、豐富多彩、傳承記憶的文化內涵,鐫刻著時代交替、社會變革、城市興衰發展的文化印記,記載了城市歷史長河中的重要事件、傳奇經歷和文化故事,記錄了城市文化的演化歷程。這些都是通過建筑語言(包括選址、內容、形式、風格、色彩和尺度等)可以明白告訴人們的,建筑因此成為城市文化發展的見證。每一座建筑都有自己的時代背景、空間位置、使用功能、科技含量、表現形式、設計風格、外在色彩及其空間組織的效果,那些杰出的建筑設計成果往往能成為城市空間文化發展中的佼佼者,成為城市文化特色的標志和城市的象征。比如,北京的紫禁城(故宮)建筑群、拉薩的布達拉宮、武漢的黃鶴樓、西安的鐘鼓樓、聊城的光岳樓、杭州的雷峰塔、上海的東方明珠電視塔、烏魯木齊的大巴扎以及喀什的艾提尕爾清真寺等,這些建筑無一不是城市古今空間文化發展的亮點,無一不是城市文化特色的重要標志和鮮明象征。

二、建筑是會說話的城市文化載體

建筑是城市發展中積聚下來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財富,它們默默地屹立在城市中,構成了城市的文化空間。其實,建筑是會說話的城市文化載體,無時無刻不在訴說著城市的歷史,當時當地社會的背景、制度、經濟條件、資源狀況、科學技術、思想觀念、生活方式、民族風俗及宗教信仰,后天的坎坷或順暢的經歷及其興衰的遭遇,從它們現存的身軀和相貌上,人們可以洞察出其在城市發展過程中的變化、文化意義以及未來的命運走向。通過聆聽一座座建筑及其組合體對其身世、作用、姿態、信息和保護程度的“傾訴”,我們可以分析總結出城市文化發展中的經驗和教訓,全面了解過去,認真面對現在,理性籌劃未來,從而推動城市文化的繁榮發展。

(一)建筑會傾訴歷史社會的文化真相

查看全文

護理文化發展論文

1樹立以德興護的護理文化理念

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文明史,蘊積了深厚的傳統倫理道德。我們在建立、發展護理文化的過程中,弘揚優良的傳統文化與美德,用救死扶傷、不謀私利,獻身事業、不貪名利、廣施仁愛、不計報酬的要求來規范護士的言行,使護理事業日益興旺發達,這就是“以德興護”的深刻內涵。發展護理文化,一定要將“以德興護”作為中心理念。在科室的護理文化建設中,將“以德興護”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與道德規范,為護理文化的發展作出貢獻,并從護理文化理念提升為一種人生信念。

2建設具有一流文化素質的護理隊伍

建設一支有著文化素質一流的護理隊伍,是建設、發展護理文化的根本保障。否則,護理文化將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一流文化素質,是指除了合格的學歷和一定的醫護理論之外,還必須要有三種精神。

2.1無私奉獻――崇高的獻身精神護理事業是一項偉大的事業,也是與人的生命質量密切相關的事業,關系到人類的健康、幸福、安寧。為了這一偉大的事業,奉獻自己的青春與生命,無一絲的私心雜念,這就是一種崇高的獻身精神。在這方面,我們以南丁格爾和優秀護士為榜樣,感受她們為了人類健康而自覺獻出一切的優質品質,把為了事業而無私奉獻作為自己的人生觀與世界觀。

2.2終生學習――可貴的進取精神當今世界,處于知識大爆炸的時代。無論何種職業,一張文憑定終身的年代一去不復返了。要使自身的專業水平與文化知識不落后于時展,只有一種途徑,那就是進行終生學習――連續不斷的專業學習與文化積累。終生學習,作為一種可貴的進取精神,是一個優秀護士保持一流文化素質的根本性途徑。在我院的骨科護士,都認識到終生學習的重要性,參加繼續教育學習、參加大專課程學習已蔚然成風,制訂近、中、遠期學習計劃,同時主動自覺地參加護理部、科室組織的業務學習,直至終生。還有的參加進修、階段培訓,有的進行專業自學,或閱讀各種護理報刊。終生學習在科室已深入人心。了解護理發展現狀與信息則是大家除上述學習之外的一致行動,護士們的自身水平得到了明顯提高,12名注冊護士中大專畢業的有6人,還有3人在繼續大專學習。

查看全文

公民文化發展論文

【內容提要】黨的十六大,把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確定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一個重要目標。本文認為幾千年的臣民社會、臣民文化至今對中國的政治民主化進程產生消極影響,是建設政治文明的障礙,公民社會、公民文化才是建設政治文明的基礎,最后本文就如何培育公民文化作了探討。

【關鍵詞】政治文明臣民文化公民文化培育公民文化

黨的十六大,把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確定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一個重要目標。這是我們黨在全國代表大會上,第一次明確地對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作出部署,并將它與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一起,確定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三大基本目標。這表明我們黨對共產黨的執政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規律的認識在不斷深化。所謂政治文明,簡單地說,就是人類政治生活的進步狀態。從靜態的角度看,它是人類社會政治進程中取得的全部進步成果;從動態的角度看,它是人類社會政治進化發展的具體過程。因此,政治文明是指人們改造社會所獲得政治成果的總和,是人們在一定社會形態中關于民主、自由、平等以及人的解放的實現程度的體現,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個社會、國家的文明水平,是衡量人類社會文明程度的主要標志之一。政治文明包括政治意識(理念)文明、政治制度文明、政治體制文明、政治行為文明四個組成部分,是由這四個部分構成的有機整體。

政治文明是人類政治實踐活動的經驗總結,政治理念,政治制度,政治體制,政治行為彼此聯系,互相溝通,協調發展,構成了政治文明的統一體。就四者的關系而言,政治意識文明是政治文明之“魂”,是政治制度、政治體制和政治行為的精神指導;政治制度是政治文明之“本”,不同的政治文明形態的本質屬性要由它來體現;政治體制文明是政治文明之“繩”,是政治意識的規則化和政治行為的具體規范。政治行為文明是政治文明之“形”,是政治意識和政治制度、政治體制作用于環境的活動,也是政治意識、政治制度和政治體制的具體體現。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實質是發展人民民主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如同建造一座宏偉的大廈需要牢固的地基一樣,否則“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建設政治文明也需要一個堅實的社會基礎,這就是公民文化。公民文化能為建設現代政治文明提供合法性解釋和合理性證明,加強政治角色對政治系統的認同感,政治體制改革是一個有深刻指向和濃厚文化底蘊的政治變革過程,政治改革中先進政治文化含量高低直接影響政治體制改革的深度和質量,所以說文化乃制度之母,有了公民社會這個基石,培育出公民政治文化,并使之成為社會的主流政治文化,才能最終樹立絕大多數國人的民主信心,才能使絕大多數國人養成民主習慣,形成民主的公民的政治文化心理,積淀于民族的精神之中,使民主的理念深深植根于千萬普通民眾的骨髓,才能真正建設現代政治文明。中國近一百年來的艱難轉型,實質就是從臣民社會向公民社會的轉型。而所謂政治體制改革,就是要完成這一轉變。改革的目標即民主與法治實現之時,就是公民社會、公民文化在中國確立之日。

一、長期存在的臣民文化是建設政治文明的障礙

幾千年來,中國是一個封建君主專制的臣民社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它以國家最高所有權支配下的小農經濟為基礎,外靠以專制王權為核心的行政力量,內靠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宗法關系,維護著整個封建社會的政治秩序和社會穩定,構成了中國封建社會社會結構的基本特點。政治制度上的封建專制制度,經濟制度上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制度哺育了中國根深蒂固的臣民文化,近代以來它在理論層面已經基本被拋棄,文化上也曾經遭到激烈的批判(例如“五四”新運動),但是仍然是民族心理特征,并且以改頭換面的形式或者更加貌似革命的形式(例如“”十年在革命的旗號下封建主義復活)頑固地存留和體現在現存的政治理念、政治制度和政治行為中,還如同影子一般伴隨著國人的生活:

查看全文

鄉村文化發展研究論文

農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如何、鄉村文化建設得如何,事關農民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質的提高,事關鄉村全面小康社會的實現,事關和諧社會在農村的構建。中國鄉村文化在新世紀面臨全新的發展機遇。黨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為鄉村文化注入了新的發展動力,也使鄉村文化建設成為全面小康的重要指標之一。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構建和諧社會的戰略任務,為鄉村文化發展開辟了廣闊空間。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略任務,要求“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著力“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提高農民的整體素質,通過農民辛勤勞動和國家政策扶持,明顯改善廣大農村的生產生活條件和整體面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迫切需要現代文明的全面融人和發展,熱切呼喚從鄉村文化建設切人,探尋新農村建設的發展路徑。

由于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城鄉文化建設的差距日益拉大,鄉村文化基礎設施和公共文化產品及其文化服務雖然在各級政府和文化部門的艱苦努力下有所改變,但尚未從根本上按照和諧社會的要求,全面協調發展,鄉村文化建設在整體上滯后于農村經濟發展,是不爭的事實。一些地區在推進城鄉一體化或城鄉統籌發展過程中,也因考量指標的影響而忽視鄉村文化的建設,有的地方甚至只字不提鄉村文化與城鄉一體化的內在聯系。我認為,沒有文化全面滲透、全面支撐的城鄉一體化是片面的、蹩腳的一體化。不能從思想文化上關心農民的精神需求,關注農民知識文化素質的提高,關切農民的文化承傳與創造,是難以從農民的心性發展上表達社會的文化關懷和文化責任的。一方面,社會文化成果享有的不平等,必然進一步擴大城鄉差別,造成鄉村新的知識貧困、科技貧困、智力貧困;另一方面,鄉村所蘊含的巨大而豐富的文化傳統和文化資源將會被忽略而失去文化魅力。可以說,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不是集中在城市(城市是現代文明的典型代表),而是體現在鄉村。現代城市加速擴張的危機日益明顯,“城市病”日趨嚴重,向自然回歸、遠離都市、重返鄉村,已成為當今世界城市發展的一個趨勢。在這樣的現實背景下,加速發展鄉村文化不僅是解決城鄉矛盾的路徑之一,而且是保證民族文化在全球化浪潮中不致泯滅的戰略舉措。

怎樣發展鄉村文化?完全依靠政府加大投入,像城市文化建設那樣修建圖書館、群藝館、大劇院、電影院等,在現階段是很難做到的。最近,我們在成都一些鄉鎮調查發現,為精簡機構裁員,不少鄉鎮文化站被合并,文化站工作人員也被裁了,公共文化事業設施不夠健全,有的鎮電影院成了危房。我們相信,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綜合國力大幅度提升,在完善城市公共文化設施的同時,國家將會加大農村文化建設的投入,徹底改善和提高農民的文化生活質量。但在目前國家對農村文化建設投入較少的情況下,我認為,絕不能“等靠要”,而應抓住國家加速發展文化產業的戰略機遇,積極推動鄉村文化走上產業化道路,利用鄉村文化資源優勢,改變鄉村經濟社會發展格局,把豐富多彩的鄉村文化資源轉變為文化資本。鄉村文化產業化將會改變傳統第一產業(種植業、畜牧業等)的經營觀念和產業格局,擴展農民職業內涵,農民不僅可以耕田種地,而且可以從事文化旅游、文化服務、民間工藝加工、民俗風情演展等第三產業,使農民的社會身份發生深刻變化。這不僅可以豐富鄉村文化生活,提高農民勞動素質,調整和優化鄉村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增強鄉村市場競爭力,而且將會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和和諧社會的全面發展。

文化產業在鄉村的發展和壯大,是富有超前戰略意識的舉措。中國鄉村文化資源異常豐富,從總體上審視,是尚未開墾的處女地。承載千百年歷史文化積淀的鄉村文化,顯示出無比誘人的文化韻味。它與現代城市文化形成了強烈反差和對比。這正是鄉村文化吸引城市市民和異地游人的地方。如果我們在地域性、個別性、差別化方面整合鄉村文化資源,予以優化配置,就能形成市場競爭力和文化競爭力,打造出獨特文化品牌。

中國鄉村的歷史變遷、歷史人物、神話傳統、民間故事、民間藝術、民間工藝、能工巧匠、競技游藝、民俗風情、村寨文化、園林藝術、民居藝術、古鎮風貌、祠堂廟宇、鄉村教育、風味餐飲、生活智慧等等,保存著中國農業文明的文化因子,展現出極具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文化價值和文化魅力。我們在發展鄉村文化產業時,首先應對這些資源進行盤點梳理,摸清家底,做到資源清楚,然后按照優先發展原則,對具有濃厚文化特色的資源進行產業轉化;對一般性的具有生長可能性的文化資源維持伏,不宜匆忙開發;而對那些非轉化資源予以有力保護,絕不能破壞性開發,以確保鄉村人文生態的平衡。對這三種資源分門別類和科學開發,有利于鄉村文化事業的建設和文化產業的發展,有利于鄉村文化產業持續健康推進,有利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傳和發揚。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現代傳媒信息、現代生活方式不斷進入鄉村,農村和小城鎮民風的民俗正在逐漸消逝。這一方面,讓農民享受到了現代物質文明成果,是全社會整體進步的必然趨勢;另一方面,鄉村特色文化也會因民俗風情的失落失傳而失去獨有的文化意味。因此,我們在發展鄉村文化產業時,應有意識地對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民俗風情進行現代性改造,吸收傳統民俗文化中科學有益的養料,培育村民們的文承傳意識,開展民俗風情演藝,吸引社會公眾前來參與體驗。在這一過程中,絕不能把農村落后現狀等同于原生態文化,把原汁原味當作文化底蘊而不按照現代人的心性需求和審美觀念來加以改良改革。因此,鄉村文化產業發展不是和盤托出某種文化資源,而是按照現代產業生產要求和規律,根據文化消費市場的變化,精心呵護鄉村文化,精心打造鄉村文化,精心發展和豐富鄉村文化。

查看全文

客家文化發展論文

客家民系是中國歷史上多次移民運動的產物,客家人經過歷代長期艱苦奮斗,使民族性格得到考驗和磨煉,成為漢民族中的一支優秀民系,客家精神,諸如開拓進取、崇文重教、崇先報本、愛國愛鄉等等,也帶有濃重的移民文化的特質,成為客家民系獨特的生存理念。作為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客家民系的不斷播衍、發展中代代相傳、發揚光大。

根據古小彬《海南客家人》一文介紹:“與大陸僅一瓊州海峽之隔的海南島上,居住著為數不少的客家人,據不完全統計,現有三十多萬。主要分布在儋州、定安、三亞(原稱崖縣)、澄邁、臨高、萬寧、陵水、文昌、瓊中、海口等市縣。島上客家人最早出現在宋代。那時,海南島上缺牛,客家人便從廣東省高州、雷州販牛到海南用以耕作和食用,居住地域在古儋州客家村——大同村。……從宋代迄今,客家人在島上居住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歷元、明、清、民國。自廣東、廣西、福建諸省陸續渡海居瓊者絡繹不絕,從而形成一支客家大軍。”

由上可知,海南客家人也是移民運動的產物,那么,客家精神在海南是否得以傳承和發展呢?本文試圖根據海南網站搜集到的資料,從客家精神中開拓進取、崇文重教、崇先報本、愛國愛鄉四個方面進行一番粗淺的探討。

一、勇于開拓進取、造就了海南客家人。

移民運動,前路遙遙、風云莫測,充滿著冒險。客家人發展的歷史,正是披艱歷險,頑強拼搏的歷史。風雨磨難,鑄就了他們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性格。“不靠親不靠戚,全憑自己長志氣”、“人有志,竹有節,有志有節世上立”、“山高高不過腳板,石硬硬不過手掌”,這些諺語,正是客家人自強不息、開拓進取的極好寫照。而強烈的開拓進取精神,正是客家移民運動得以成功的首先要條件。

據《渡瓊客家史概述》介紹:客家渡瓊曾經出現過四次高潮。第一次高潮,起于鴉片戰爭以后,終至太平天國革命前夕。鴉片戰爭以后,由于帝國主義列強迫清政府開放廣東沿海口岸,而導致在廣東的臺山、開平、新會、報寧等地的客家人口激增,勢力的擴展,逐漸形成“土客相爭”,“仇客分聲”的局勢。在此種局勢的威迫下,該地區的客家人為了謀求出路,南遷渡瓊,來到崖縣、定安和儋縣的沙帽嶺(又名沙坡嶺)山麓等地開山種田,后人就把這批客家人稱為“老客”。嗣后,到了同治三年間,因廣東西路事件(赤溪事件)及客家人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革命失敗的影響,為了避開“世亂”及“逐客”的悲劇,客家人又第二次大規模地渡海來瓊,分別居住于儋縣、定安、崖縣、澄邁、臨高、萬寧、陵水、瓊中等八縣的山區,前前后后一共有1萬人左右,這也是后人所稱的"新客"。這些“老客”、“新客”就是當今渡瓊客家人的開山始祖。

查看全文

邊境文化發展論文

一、引領邊境文化精神塑造

邊境文化精神是指邊境文化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價值取向、道德規范、思維模式、倫理觀念、審美情趣、行為準則等文化傳統和文化共識。邊境文化包含邊疆民族文化、域外文化、遷徙文化、農牧文化、抗爭文化、宗教文化、神秘文化以及內地主流文化等多重文化因素,具有民族性、雜糅性、開放性、兼容性等特點。正是如此,邊境文化對自身文化價值、文化思想、文化精神的認識和理解,往往隨著邊疆政治、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變化,處于不斷的流變與發展之中,表現出多元的文化格局,多樣的文化思潮,多變的價值觀念,既有優雅的基因也有劣俗的土壤,既有先進的因素也有落后的影子,既有主導的內容也有干擾的雜音。然而,文化精神是民族精神、科學精神和時代精神的集中體現,要提升一種文化精神,必須堅持先進的文化方向,強化文化主流意識。當前,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覺、自信、自強發展的進程中,邊境文化必須理性凝縮邊境地區人民的社會歷史文化和現實生活意義,廣泛凝聚邊境地區社會思想文化共識,剝離一切庸俗化、媚俗化、鄙俗化的文化思想,努力成為推動邊境地區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智力手段。因此,邊境文化必須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旗幟,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高雅的審美情趣和科學的思維方式,努力成為邊境地區興邊富民、崇德敬業的精神魂魄,成為邊境地區各民族充滿活力和自強不息的動力源泉。

二、引領邊境文化理論創新

要激發邊境地區文化創造活力,自覺地推動邊境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就要調動邊境文化工作者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加強對邊境文化本質、文化內容、文化功能、文化生產等文化理論問題的研究,在邊境地區社會文化各層面中,深入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并在實踐中引領邊境文化理論創新發展。一般來說,文化活動中包含著價值活動,文化活動是價值觀念的表現形式,價值觀念是文化活動的核心內容,但是,價值都有其客觀的等級秩序,這種等級秩序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而核心價值觀念就是價值等級體系中居于中心地位、起主導作用的價值觀,因此,一方面要結合邊境文化特點,切實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論研究,深刻領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科學性、合理性和崇高性,進而通過平等、協商、對話的方式,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在邊境文化理論創新發展中的主導地位;另一方面要針對邊境文化的地位、作用、性質、內容等問題,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為精神導向,努力創造一系列原創性的文化理論成果,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影響力、感召力與整合性。

三、引領邊境文化心理認同

邊境文化形成以后,在特定歷史時期內,會凝結成特定的文化模式,發展成獨特的文化傳統,而這種文化傳統又會影響人的心理活動。邊境文化心理主要是指邊境文化傳統中,邊境地區人民最普遍的自我意識或自我理解的心理狀態。心理認同是指認識與情感的一致,是認知與行為的統一,是把外在的思想觀念移入內心并積極外化為自覺行為的不斷強化的邏輯過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判斷國家、社會、個人是非善惡的基本標準,是對古今中外優秀文化成果的凝煉、提升和弘揚,在邊境地區思想文化發展中,均有深厚的思想積淀和理論基礎,但是,只有被邊境地區人民群眾普遍接受、理解和認同,才能成為邊境地區人民群眾的價值引領和價值追求。邊境文化心理認同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追求的一致,是提升邊境文化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前提和基礎,是促進邊境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內在力量,因此,要善于利用邊境地區豐富的優秀思想文化資源,提高邊境地區人民群眾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的認同感,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邊境各族人民的喜好與風氣、民約與鄉規、崇尚與禁忌等風俗習慣之中,消除一部分人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拒斥心理,為邊境各族人民深刻理解和真實認同,尋找到歷史與現實的堅實根基。在此基礎上,通過邊疆生產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具體行為,凸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神實質,引領邊境地區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繁榮發展。

查看全文

民族文化發展論文

一、中華民族傳統與文化發展動力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多民族融合匯聚、共同創造、不斷發展的文化共同體。中華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在世界大河文明中是惟一賡續綿延數千年,至今不衰的民族文化。走遍天下,無論在哪里,“中華民族”這一名稱定能喚起炎黃子孫強烈的民族文化歸屬感、認同感和自豪感。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亙歷千載環袤五洲,依然顯現著其強大的民族凝聚力,蘊積著強盛的民族文化發展動力。

民族文化發展的動力表現出三個主要特征,即對自身文化傳統的繼承發展、借鑒吸收外來文化并進行適應本體文化需要的選擇和汲取、以及順應時代和社會發展要求而進行的會通創新,這三者又是密不可分的同步過程。

1、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與凝聚力

一個民族的文化傳統體現為其民族精神。“文化傳統是不死的民族魂。它產生于民族的歷代生活,成長于民族的重復實踐,形成為民族的集體意識和集體無意識。簡單說來,文化傳統就是民族精神。”(3)

1997年11月1日在哈佛大學的演講中說:“陽光包含七種色彩,世界也是異彩紛呈。每個國家、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歷史文化傳統,都有自己的長處和優勢,應該相互尊重,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他講到中國優秀的歷史文化傳統主要有團結統一、獨立自主、愛好和平、自強不息等,“一是團結統一的傳統。中華民族是由五十六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從遙遠的古代起,我國各族人民就建立了緊密的政治經濟文化聯系,共同開發了祖國的河山,兩千多年前就形成了幅員廣闊的統一國家。悠久的中華文化,成為維系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的牢固紐帶。”

查看全文

中國乒乓球運動文化發展論文

1元分析———2000-2012年間CNKI文獻檢索數據分析

1.1總體檢索情況分析

在中國知網(CNKI)上,運用高級檢索模式,將內容檢索條件設置為:乒乓球,將檢索控制條件設置為:發表時間:2000年1月1日到2012年12月31日。在運行檢索之后,共檢索到7702條結果。

1.1.1按年度分組

按發表年度分組,每一年度所發表的與“乒乓球”相關的論文篇數如表1所示。從2000年到2012年的13年間,每年度的文獻發表數量的情況上來看,總體上呈現上升趨勢。2000至2005年間是一個發展階段,文章數量基本屬于持平狀態。2005年是一個拐點,2005至2008年間與“乒乓球”相關的文章數量明顯上升,到2008年度達到頂點,這種情況的發生,與2008年北京奧運會不無關聯。奧運會的舉辦使人們更多的關注體育、關注國球。作為體育工作者會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乒乓球運動的物質、技術和精神等方面。2008年后出現一個明顯的下降趨勢,這就是所謂的物極必反,從迎接奧運會對體育的全面關注到奧運會結束之后遭遇“真空期”。2008至2012年間的文章數量雖與2008年當年比較稍有下降,但是其總體趨勢仍然呈現上升趨勢。

1.1.2按機構分組

查看全文

書法藝術文化發展論文

中國書法是一門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藝術。歷經三千多年蒼桑總以不同的風貌反映出時代的精神,表現出永保青春的強大的生命力。面臨浩如煙海的書法文化,群星璀璨的傳統書法藝術寶庫,如何科學銜接傳統與創新、創新與流行之間的關系,這是書法文化發展急待解決的重要課題論文。

數千年書法藝術的偉大生命力,在其根植于中華民族智慧,根植于中華文化的產生和發展過程,根植于中華民族生產力發展的迫切需要,根植于中華民族文明進步的沃土,所以傳承的本質,應從中華文化尋根與發展中尋找答案。

當中華文明還處在襁褓中時,作為萌芽狀態的書法藝術便誕生在華夏母親的搖籃里。古老中華在文明進化之初期,由結繩記事的蒙昧時期到倉吉造字文化文明的轉化,即根植了書法藝術驚人的智慧與靈根。據唐代張懷王灌《書斷》記載:倉吉“博采眾美,合而為字”,倉吉獨具慧眼拮取自然之美造出文字,這叫作“依類象形”,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把古人造字方法歸納為六種,稱為“六書”。即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象形文字象圖畫一樣再現自然,記載自然,傳替自然信息,這種象形之美,就是中華書法藝術的美的萌芽和靈根,是先人書法美的偉大創造。

《漢文字是書法藝術的載體之本源,象形與會意是傳統書法的藝術本源,漢文字以象形、會意為特色,在爾后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變化萬象,起源于象形意義的中國初期古文字,“形無定體,筆無定畫”,至小篆經省改,才出現形體方整、筆畫圓勻的定型化書體,但仍保留形象痕跡。經過漢代隸書的變化以后,漢字由繁復的象形文字,趨向于符號化、抽象化、簡筆化,但它的象形性質依然存在,又如魯迅所說:“將形象改得簡單,遠離了現實。篆字圓折,還有圖畫的余痕,從隸到現代的楷書,和象形就天差地遠。不過那基礎并未改變,天差地遠之后,就成為不象形的象形字。”(《門外文談》).可見中國書法藝術源于無法,變而有法。創新是結于有,起于無,又承于有,變于無。但萬變不離其綜,象形與會意的藝術本源沒有變,漢文字的載體本源沒有變。這是其他語言文字所不能比擬的。“象形”或“不象形的象形”,是漢字最基本的特點,也是繼承與發展傳統書法藝術最重要的、最核心的內容和規律。

那么如何對待書法藝術繼承傳統與創新的關系呢?筆者認為:傳承和創新是書法藝術發展歷史過程不可分割的鏈條,繼承首先是對先人書法藝術創新精神與成果的繼承。

提倡尊崇優秀傳統,必須解決繼承什么?如何繼承?筆者認為繼承書法藝術的優秀傳統,首先必須繼承先賢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成果,這些是先賢書法藝術智慧的結晶。只求復寫傳統的“傳統唯美主義”或脫離優秀傳統“創新”的“流行主義”對發展書法藝術都是偏頗的、畸形的、是不可取的,先賢探索的書法藝術發展規律和創新成果是傳統書法的靈魂。沒有創新就沒有傳統,優秀傳統是創新的結晶,創新是傳統的發展。只有深刻認識傳統書法藝術發展的規律,才切身感受到創新才是揭示傳統書法藝術經久不衰的發展規律的精髓所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