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本科數學課程系統化設計與實踐

時間:2022-12-14 10:35:38

導語:高職本科數學課程系統化設計與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本科數學課程系統化設計與實踐

摘要:高職本科教育是現代職教體系縱橫互通的橋梁,成為“雙高校”特色高水平發展的必然趨勢。數學作為高職本科的核心基礎課程,存在教學尺度不統一,內容與專業脫節等現象,傳統的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高職本科人才培養的需求。從課程分析、內容設計、資源開發、教學實施和考核評價等幾個方面系統化設計高職本科數學課程,探索實踐了混合式教學模式,有效提升了教學質量,促進了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

關鍵詞:雙高建設;高職本科;數學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

新時代我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隨著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技術的綜合程度以及生產設備的復雜度和精密度都大幅提升,社會急需既有扎實專業理論知識,又有實踐操作能力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雙高計劃”的推出正是適應時展的需求,集中力量建設一批特色高水平高職院校,解決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供需矛盾。有研究表明,在制造業中,職工受教育年限每提高1年,勞動生產率就會上升17%。傳統的職業教育以技能培養為主,技術原理等專業理論知識較少、較淺,缺少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而普通高等教育則偏重專業理論教學而輕視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鑒于兩者的不足,本科層次職業教育應運而生,隨著2019年5月教育部正式發文將15所專科職業學院升級為本科職業大學,縱向上實現了中職、高職、高職本科、專業碩士的貫通;橫向上江蘇省2012年率先開展高職院校與本科院校分段培養高職本科人才的試點,實現了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的銜接;其中高職本科教育是現代職教體系縱橫互通的橋梁,發展高職本科教育將是“雙高校”特色高水平發展的必然趨勢。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作為全國首批高水平高職院校之一,于2012年開始與南京財經大學、金陵科技學院等本科學校采用“3+2”聯合培養模式,共同招收電子商務、金融管理、物流管理等專業學生,2020年與徐州醫科大學、東南大學成賢學院開展“4+0”學制聯合培養公共事業管理、電子商務等專業的人才,探索本科層次的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工作,并將重點集中在課程的改革上,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取得了一定的經驗。其中,數學作為科學和技術的基礎,是高職本科教育中的核心基礎課程。美國勞工部早在1996年就指出,幾乎所有的科技職業都離不開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基礎知識。2007年美國教育部的調查顯示,當今75%發展最快的職業都需要大量的科學或數學知識。本文以我校“3+2”金融本科專業、物流管理專業的數學課程為研究對象,分析當前高職本科數學課程的教學現狀,在遵循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要求下,深入探討高職本科數學課程的系統化設計實踐

一、“3+2”人才培養模式下高職本科數學課程教學現狀分析

(一)缺乏統一課程標準,教學尺度不一

當前的“3+2”分段培養模式下,數學課程體系的構建基本是由本科院校主導,而教學實施都是在高職院校。近些年,由于高職院校普遍忽視基本素質課程,過分強調專業和技能課程,數學課程的課時被壓縮,導致課程內容一減再減,難度也降低很多,因此高職階段的數學課程要求明顯低于本科。由于缺乏統一的課程標準,有些本科課程所要求的基礎性內容,高職教學內容沒有涵蓋,造成高職學生進入本科后的學業困難問題,在高等數學課程學習上表現得尤為突出。高職數學教師在實際教學時,尺度把握不一,主觀性較強,有的教師片面強調理論知識傳授,如定義講解、定理證明、公式推導;有的教師過分強調知識夠用,只關注計算能力和計算技巧,理論知識很少涉及,這兩種情況顯然都不能達到高職本科人才的數學素養要求。

(二)數學教師缺乏專業背景,數學教學與專業教育脫節

數學教師的能力是高職本科數學教學的關鍵因素。當前數學教師普遍缺乏一定的專業背景,部分教師思想固守傳統,缺乏與時俱進的精神,自我學習的積極性難以提高,教學中無法與相關專業建立起必要的聯系,更無法找到與專業緊密結合的教學項目和任務,導致學生錯誤地認為數學課程與專業學習關系不緊密,數學教學目標與專業培養目標嚴重偏離。數學教學解決專業問題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的缺失,使得數學教學與專業教育脫節。

(三)傳統教學模式問題突出,亟待解決

“3+2”分段培養模式下的課程教學,沒有根本上動搖教師的教學理念,也沒有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存在著很多問題。首先,傳統的教學模式比較單一,通常是以老師講授為主,學生被動地接受,難以調動學習積極性,即使設置有課堂討論環節,由于班級規模較大和時間的限制,無法保證每個同學都參與到課堂中來,這樣就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傳統的教學模式僅限于課堂教學,且大部分時間是教師在主導學習,重灌輸輕探究,重知識輕能力,難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最后,傳統的教學模式難以實現多元化的考核評價體系,目前的課程考核通常從出勤、課堂表現、課后作業情況、期末考試幾個方面來進行評價,其中過程性評價效果不如人意,主要表現在因為課堂規模比較大,課堂表現無法兼顧每一位同學,課后作業情況往往不能真實反映每一位同學對高等數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另外這種評價體系更注重知識層面的考核,而忽視了實踐層面的應用性和技術性的考核,這與職業教育的目標是相違背的。

二、高職本科數學課程系統化設計與實踐

針對上述問題,在充分考慮職業教育要求和職業認知技能特點的基礎上,依據迪克與凱里的教學系統化設計(InstructionalSystemDesign,簡稱ISD)模型,進行了數學課程系統化設計與實踐,具體為課程分析、內容設計、資源開發、教學實施和考核評價五個方面,解決現階段培養模式下高職本科數學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課程分析

數學是研究空間形式與數量關系的科學,是科學和技術的基礎,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現代社會進入了數據科學時代,數學是智慧工廠、人工智能、互聯網金融等新經濟業態人力資本中的一項必備技術,是學生學好專業知識和掌握專業技能的需要;從人力資本的持續投資來看,數學是人才繼續獲得高階學歷和技術的必修課程,是滿足學生可持續學習和發展的需要;從能力培養的角度來看,它承擔著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更肩負著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實踐動手能力和各種方法能力的重任。本科層次的職業教育一方面擔負著培養具有較強理論知識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另一方面作為現代職教體系縱橫互通的橋梁,要為學生創造無限可能。數學是探索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鑰匙,數學課程也成為各個層次各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和工具課程,也是高等職業教育體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需要系統化設計職業本科數學課程。

(二)內容設計

以“夯實基礎、服務專業、拓展應用、立德樹人”為課程開發理念,課程團隊教師與往屆學生、本科院校的數學教師和專業教師、崗位群企業等多方調研交流,共同研究設計高職本科的數學課程內容,確定課程標準,統一教學尺度,建立起技能性與知識系統性并重的高職數學課程內容體系,按照“基礎模塊、應用模塊、實踐模塊”三個方面設計每門課程的學習單元,基礎模塊主要是基礎知識和基礎理論,降低教學內容的抽象性,減少不必要的復雜公式和理論推導,強調知識系統性,保證學生進入本科階段數學知識夠用;應用模塊主要是數學知識與專業知識相結合的專業案例,著重培養數學思維,強調實際應用,服務專業,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和專業是緊密相連的,保證數學教學目標和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一致性;實踐模塊包含數學建模與數學實驗,培養學生運用數學方法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強化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突出職業教育的實踐性要求。同時,在每個基礎模塊中,融入數學文化元素,在應用模塊和實踐模塊中,融入課程思政,既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達到培養具有良好道德情操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三)資源開發

基于內容的設計,由合作本科院校和我校數學教師、專業課教師組成的教研團隊,合作開發校本教材《應用高等數學》《線性代數與概率統計》。同時便于合作雙方協同管理,突破時空限制,教研團隊在智慧職教教學平臺自主創建了在線開放課程高等數學、線性代數與線性規劃和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課程線上資源包含課件、微課、數學實驗、動畫、測驗、題庫、作業、考試等;教學團隊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錄制課程實錄視頻、重點難點小視頻、墨跡課件等生成性資源,共同形成立體化教學資源,便于學生開展泛在、開放、個性化學習。

(四)教學實施

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顯然不能適應時代和學生的需求,教學的效果差強人意。為了打破傳統教學模式下數學課程“枯燥無味”“學而無用”的現象,2019年團隊通過優化教學內容,精選專業案例,改進教學方法,借助信息化技術手段,利用在線開放課程開展混合式教學模式探索。2020年肺炎疫情期間,教學團隊經歷了半個多學期的線上教學,為進一步優化課程設計提供了寶貴的經驗,經過不斷探索和實踐,走出了高職本科數學課程教學一條新的路徑——基于智慧職教在線開放課程平臺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實現優勢互補。這種新的混合式教學模式使得傳統的課堂講授模式轉變為合作式教學,教學過程中以教師引導教,學生主體學的方式開展教學,除了發揮傳統的講授法、演示法、練習法的優勢之外,還使用案例導入法、實驗法、任務驅動法等教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鼓勵學生自主探索、小組討論,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實現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教學也不僅僅限于課堂教學,師生的教學互動變得更加便捷,營造了一種更加活潑的教學氛圍,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有效提升了教學質量。基于智慧職教在線開放課程平臺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將教學實施過程分為課前預備階段、課堂教學階段和課后鞏固階段,流程如圖1所示。課前,教師在智慧職教教學平臺課前任務,學生利用手機APP或電腦登錄平臺自主學習,完成課前任務,如視頻觀看、討論、測驗、實驗、游戲、問卷調查等。教師登錄平臺和學生互動交流,分析學習情況,了解學情,實時調整教學策略。課中,教師利用信息化技術開展課堂教學,教師引導教,學生主體學,開展課中小組討論交流、數學實驗交互、云課堂頭腦風暴和專業案例數字化再現等多種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學平臺全程采集學生參與課堂的記錄,便于教師調用分析學生的學習數據。課后,教師在平臺鞏固任務,學生進行復習練習,完成課后任務并進行自我評價總結,教師將生成性的學習資源(如墨跡課件、授課視頻等)共享到QQ學習群,供學生課后自主使用,及時解決學生學習中的障礙,實現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突破時空的良性互動。

(五)考核評價

傳統的考核評價往往僅局限于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混合式教學模式創設了師生互評、學生自評的考核評價體系。一方面,學生通過智慧職教教學平臺對教師的表現和課程設計進行評價,學生也可以對自己的知識掌握程度和表現進行自我評價。學生可以反思學習薄弱環節和改進方法,教師據此可以反思課堂教學,逐步優化課堂教學,完善課程設計,實現教學互長。另一方面,對學生的考核評價采用過程性評價、階段性評價和結果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智慧職教平臺全程采集學生的學習數據,將線上線下評價相結合,以過程考核為主,期末考核為輔,加強實踐層面的考核,形成一套可操作性強的多元化評價方法,實現以評促學、以評促教的考核評價體系(表1)。其中過程性評價包括每次課程教學的參與度,如出勤、課前討論、課前測驗、互動討論、頭腦風暴、課中任務、題庫作業等;階段性評價包括單元測驗和單元實驗作業。過程性評價和階段性評價兩項綜合形成每個學習單元的評價,各學習單元評價占總考核的60%,按學習單元學生的階段積分,形成你追我趕的優良學風,促進班級整體全面發展,保證結果性評價良性趨勢。結果性評價包括期末閉卷考試和數學建模小論文,占總考核的40%。新的考核評價體系不僅包含了知識層面的評價,也包含了實踐層面和技術層面的評價,更加注重能力的考核,更能全面反映學生的學習狀態包括學習態度、學習能力、學習效果等,更加科學客觀地對學生的綜合能力作出了評價。

三、結束語

高職本科作為我國現代職教體系縱橫互通的橋梁,在目標定位、人才培養模式、課程構建等方面還都處在探索和完善階段。本文以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需求為導向,分析了高職本科數學課程在人才培養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以“理論知識+職業技能”為核心,將原有的高職和本科的數學課程內容進行重構,設計模塊化學習單元,并進行資圖1混合式教學流程源的開發和新的教學模式的探索,構建了基于智慧職教在線開放課程平臺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實施多元化的考核評價體系,系統化設計高職本科數學課程,有效提升了教學質量,實現了高職與本科順利銜接。自該教學實施以來,幾個專業的高職本科學生,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挑戰杯大學生科技作品競賽等重要賽事上屢獲佳績,促進了“既有扎實專業理論知識,又有實踐操作能力”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培養。

作者:王娟 單位: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