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生就業心理狀態調查與心理輔導策略
時間:2022-12-23 08:17:00
導語:高職生就業心理狀態調查與心理輔導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面對日趨嚴峻和復雜的就業形勢,高校就業心理輔導工作需要與時俱進,及時把握學生的就業心理動態,探索新的內容和方式,向系統化、個性化、全程化、實效化的指導模式發展,以提高畢業生的心理素質和就業競爭能力。為此,筆者在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開展在校生就業心理問題調查,在此基礎上對就業心理輔導的改進展開探討。
一、調查對象與方法
調查對象: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某專業一至三年級300名學生。
調查內容:對大學生的基本情況、家庭背景、自我認知與評價、就業形勢認識、擇業意愿、擇業方式、就業心理傾向、就業心理素質、就業心態及擇業過程中的影響因素等進行調查。調查的重點是各年級學生就業心理。
調查方法:采用問卷調查法和訪談法相結合。將自行設計的調查表隨機發放給接受調查的學生,采用無記名方式填寫,當場收回問卷。共發放調查問卷300份,回收268份,心得體會回收率89.3%。
訪談法采用約談的形式選取具有代表性的學生30名,進行溝通對話,比較全面地了解學生學習、家庭背景、職業興趣、職業規劃、心理狀況以及人生發展設想等方面情況。
二、調查結果
(一)就業心理
從調查數據可以看出,部分學生對于就業的形勢持不樂觀的態度,認為就業形勢嚴峻、就業困難的比例分別是:大一46.67%、大二42%、大三34%。就業心理問題主要有焦慮、抑郁、恐懼、自卑和困惑等。擇業過程中突出的問題是盲目和矛盾的心理。近幾年建筑類高職生并非找不到工作,而是希望尋找到合適、理想的工作。選擇工作的過程實際是對自我、職業、社會和環境的認識和評估過程,學生認識不清、評估不準,不能平衡工作地點、條件、薪資、個人發展前景等現實情況與自身期望值之間的反差,或者和別的同學反差過大,發生心理沖突,矛盾糾結,進而產生失落、焦慮、困惑、自卑和猶豫等不利心理。面對就業感到焦慮的比例分別是:大一11.11%、大二23%、大三10%;感到恐懼的比例分別是:大一4.44%、大二2%、大三O%。因就業問題失眠的占2.15%。
大部分學生對自己的心理調節能力比較自信,在遭遇心理問題時多數選擇自我調節,只有少部分學生選擇向專業心理機構求助。選擇心理問題自我調節的比例分別是:大一60%、大二21%、大三76%。覺得自己心理調節能力差的學生比例分別是:大一2.22%、大二40%、大三12%。免費范文遭遇心理問題時選擇向心理教育機構求助的比例分別是:大一6.66%、大二58%、大三2%。
(二)就業心理傾向
就業心理傾向普遍的走向為務實理性。選擇先就業再擇業的比例分別是:大一86.67%、大二60%、大三78%。畢業生就業價值觀呈現注重個人發展的特點。畢業生就業方向主要集中在所學相關專業和自己感興趣的領域,選擇自己滿意的工作地點和條件,注重能力的提高,注重個人資本的積累,努力拓寬職場空間,為自身創業和二次擇業打下基礎,最終實現個人價值。
(三)就業準備
調查對象中認為自己專業能力一般的比例分別是:大一35.56%、大二35%、大三15%。認為自己掌握的專業知識能夠勉強應付就業需要的比例分別是:大一46.67%、大二49%、大三59%。認真考慮職業規劃的比例分別是:大一33.33%、大二23%、大三51%。而寫了自我規劃書的比例分別是:大一11.11%、大二49%、大三68%。可見,很多學生對未來的就業缺乏主動規劃意識,尤其是低年級學生缺乏明確的計劃,就業準備嚴重不足,就業能力和就業競爭意識不強。
三、調查分析
參照其他地區院校的就業心理調查,如邱東升等在《師范生就業心理現狀調查與對策分析——以江西師范大學為例》一文中提出,有46.8%的畢業生有輕度以上的心理問題,7.8%的畢業生有中度以上的心理障礙,有1.3%的畢業生可能有心理障礙。劉小蘭等對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廣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廣西經貿職業技術學院等6所高職院校進行了調查,并在《高職院校大學生就業心理調查分析》一文中提出,工作體會高職大學生的心理壓力源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就業”,對自己的就業前景選擇“不樂觀”的學生占39.5%。劉文曉等在《西部地方高校大學生就業心理調查分析及對策研究——基于石河子大學的調查》中指出,有47.4%學生在入學后沒有考慮過今后的就業:有65.2%的學生認為“形勢嚴峻、就業難”。張敏等在《新形勢下桂林地區高校畢業生就業心理調查研究》一文中提出,22.73%的學生在校期間沒有任何就業準備。由此,可以歸納出當前大學生突出的就業心理問題包括:畢業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不能讓人滿意,悲觀、焦慮、困惑等不良心理現象比較普遍;缺少職業生涯規劃,就業準備不足;就業信心不足,缺乏競爭勇氣和意識;就業心理各年級顯示出明顯的差別和特性;選擇就業心理問題自我調節的比例較大。
四、就業心理輔導對策
首先,就業心理指導應從大一開始,貫穿整個大學生涯,各階段相互關聯,各有側重。一年級新生處在適應期,他們雖然明白就業形勢嚴峻,心得體會但是專業學習、自我認識、職業認知和職業目標存在盲目性。一年級的就業心理指導重點是職業意識的培養和確立,幫助學生完成角色的轉換。通過專業介紹和分析、自我認知和評估,以及自我職業認知測評、職業匹配測評、職業心理測評等專業工具,幫助學生對自我和職業有基本了解,形成個人初步的職業目標設計,將專業學習和就業目標結合在一起,使學生更快進入狀態,盡早為就業作準備。大二就業心理指導的重點是引導學生制定完整的職業生涯規劃,在就業心態、就業能力和就業心理方面做好準備,逐步具備職業目標所需要的素質,向職業目標靠近。在畢業學年階段,重點是指導學生了解就業形勢、擇業方法和渠道,學習和掌握擇業技巧和策略,掌握就業心理自我調節的方法。
其次,應重視培養良好的就業心理素質和就業競爭意識,訓練就業心理自我調節能力。就業心理輔導的核心是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的關鍵是調動學生作為主體的積極性,激發學生自我認知、自我教育的意識,實現自我成長、自我完善。調查顯示高職生普遍感到就業壓力大,備受就業問題的困擾,產生焦慮、退縮、悲觀、抑郁等心理問題,反映出高職生的就業心理準備不足,心理素質欠佳。積極的就業心理素質應該是自信樂觀、入黨申請書敢于競爭,并且會適時調節。雙向選擇、自主擇業的擇業機制,決定了要通過競爭實現人才的優化配置,通過競爭追求成功和理想。培養大學生學習、生活、社會活動等各方面的競爭意識和積極向上精神,具有重要意義。同時,應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自我認知和評價、職業認知以及對環境、社會、就業形勢的理性分析,這也是積極的就業心理的建立基礎。此外,還應引導學生學習必要的心理調節方法,如明確目標、受挫心理準備、積極暗示法、轉移法、合理宣泄、變換角度、尋求社會支持、轉移注意力等。
最后,應豐富就業心理輔導的內容和形式,擴大就業心理輔導參與人員的范圍,加強就業心理的個別指導。每個學生的個人條件、家庭背景、心理素質、價值觀、職業理想等各不相同,他們的就業行為必然帶有明顯的個體特征,就業心理問題各不相同。因此,在實施統一的就業心理指導之外,還應以針對性的個別咨詢和輔導作為必要補充。通過心理調查、訪談以及設立心理咨詢室、就業咨詢熱線、信箱、論壇等多種方式,及時把握學生的就業心理動態,收集各種共性和個性的問題,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通過開設專題講座、報告、座談或者選擇性地開展個別就業心理輔導,使就業輔導方式更加多樣化、個性化,也更具實效。
除了專職教師,還應該延伸到專業課教師、輔導員、學校行政管理人員、學生社團、校友會、專業學會以及其他有關職能部門人員、用人單位代表、專家學者等,專兼職相結合。入黨申請書通過課堂講授、培訓、專題講座、報告會等多種方式,整合開發利用專業知識、實踐經驗和社會資源,在大學生和社會之間搭起溝通橋梁,將就業心理輔導與市場緊密聯系起來,將就業心理輔導與實踐結合在一起,發揮最大功效。
- 上一篇:商業銀行上市與業績關系研究
- 下一篇:思想教學提高學生心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