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學生心理問題分析論文

時間:2022-05-25 05:50:00

導語:貧困學生心理問題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貧困學生心理問題分析論文

摘要:本文在闡述心理和諧內涵廈價值的基礎上,分析了貧困大學生心理貧困的特點有其產生的原因,從加大經濟扶持力度,引導認知貧困、營造優良文化環境和提高自身修養等方面提出了促進貧困大學生心理和諧的對策。

關鍵詞:貧困大學生;和諧校園建設;心理和諧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決定》指出:“注重促進人的心理和諧”,提出這一命題,是對我們黨強調的以人為本理念內涵的進一步豐富。將這一命題應用到高等學校的和諧校園建設工作中,要求我們注重大學生群體的心理和諧,特別要關注高校中的貧困大學生的心理問題,通過卓有成效的工作,促使他們從心理貧困走向心理和諧,保證他們在同一片藍天下健康成長。

一、心理和諧的內涵及其價值

人的心理和諧,是指人的認知、情感、意志等內心活動處于平衡自然、協調統一的狀態,并對外界事務持有平靜適度、熱情友善的態度。這種社會心態,是人們在處理利益關系特別是表達個人利益訴求時,在對待自己的生活和學習時,在看待整個社會的矛盾和問題時所應有的心理狀態,是心理和諧在特定條件下的具體表現。

當今社會正處于轉型時期,工作生活節奏加快,競爭加劇,社會矛盾錯綜復雜,人們的精神壓力隨之加大。當代大學生學習、就業壓力大,家長、社會對他們的期望值高,貧困大學生更是承受著雙重的壓力。在此情況下,很容易產生急功近利,心浮氣躁的心態。保持心理和諧,是大學生身體健康的重要標志,是充分發揮大學生個人潛力的重要條件,也是他們今后在服務社會中實現人生價值的重要基礎。和諧的心理狀態,對于促進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和諧相處,形成人人促進和諧的局面具有重要作用。和諧的心理向社會釋放的是向心力、親和力:不和諧的心理向社會釋放的是離心力、破壞力。心理和諧的人越多,校園的和諧程度就越高。

在和諧校園建設背景下,大學生特別是貧困大學生的心理和諧與個性全面發展顯得尤為重要。和諧校園建設有多方面的目標和要求,如學校教育環境與社會環境的和諧發展,學校教育環境與家庭教育環境的和諧發展,學校教育環境中教學因素與非教學因素的和諧發展等等,但歸根到底,和諧校園的構建最終還是要落實在學生身上,學生個性素質的高低是評價和諧校園構建成功與否的一個重要尺度;學生心理和諧與個性全面發展是和諧校園的一個重要標志。

二、貧困大學生的心理特點

隨著高等學校在校學生數量的快速增加,貧困學生的絕對人數也在不斷攀升,全國大學生中貧困生的比例達到了30%,特困生比例為10-15%。經濟上的重負,往往導致心理上也承受著巨大的精神壓力。貧困使大學生心靈深處自覺或不自覺地產生了一種挫折感,從而導致自卑、抑郁、焦慮、孤僻、人際關系敏感、自我封閉等一系列心理問題和心理障礙,對他們的學習、生活、性格等諸方面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成為“心理貧困”學生,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內心自卑

貧困大學生與其他大學生一樣有著強烈的自尊意識:他們帶著自己的奮斗目標和父母的殷切期盼來到大學,渴望自己在同學中樹立自己的形象和地位,希望自己成為老師和同學尊重的對象。但由于經濟困難,學習生活條件差,在學校各項活動中相形見拙,導致他們很難達到維護自尊的目的。在矛盾沖突中,把經濟上的不如人、見識上的不如人擴大到能力的不如人,以致擴大到生活的各個方面,對自己產生懷疑,陷入自卑心態。在此情況下,同學之間不經意的一句玩笑或某種行為,都可能深深地刺傷他們的心靈。特別是剛入校的貧困大學生,遠離了在中學因學業成績較優秀得到同學崇拜和老師贊揚的目光和聲音,強烈的自尊心與脆弱的情緒情感交織。對自己持有完全否定的情感體驗,無形中加劇了他們的自卑心理。

2、充滿愧疚和無奈

凡是貧困大學生,多有相似的家庭背景,或地處交通閉塞、自然條件惡劣、經濟發展滯后的貧困山區,或兄弟姐妹同時上學,家庭經濟負擔異常沉重,或父母積勞成疾、體弱多病掙錢困難,或家庭遭遇人力無法抗拒的災害等。無論哪一種情況,都令貧困大學生為自己不能自立而苦惱,不能為父母、為家庭減輕壓力而焦慮,生活在一種自責、愧疚的心理狀態中。面對學業和經濟的雙重壓力,貧困大學生在日常的生活中難以表現應有的青春活力,應對學業沒有激情,參與活動缺乏興趣,缺乏自信,缺乏朝氣,情緒低落,心智不能集中,精力難以張揚。心有余力不足,無奈之感時上心頭,個人生活空間帶有濃重的灰色調。

3、回避人際交往

根據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的觀點,歸屬的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融入集體,與他人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不僅維系著個體的日常學習、生活、工作,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著人的身心健康水平。應該說。充滿青春氣息,充滿火熱激情的大學校園生活對貧困大學生是有吸引力的,他們也渴望參加學校的各種集體活動,在活動中展示自我、表現自我。但有相當一部分貧困學生雖有融入群體的強烈意識,但又往往因為擔心自身能力不夠、怕自己的表現不優秀導致矛盾和沖突,找各種借口拒絕參加和參與,自我封閉,游離于集體和群體生活之外,造成人際交往困難,人際關系敏感。

4、過度自我防御

貧困大學生由于長期生活環境的影響,對涉及自身的事情非常敏感,容易形成和情感上的強烈波動。除了在經濟上精打細算外,在其他事情上也習慣于謹慎行事,思前想后,在面臨抉擇時,內在期望與外在要求產生沖突,表現出明顯的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常常擔心某種行動會帶來自尊的傷害,情緒上始終保持緊張狀態。同時,他們對老師與同學的言行特別敏感,一句不經意的話,可能使其對號入座;一個不在意的舉止,可能使其產生誤解。長期如此,從而對他人產生對抗情緒,封閉自我,性格偏執,待人冷漠,人際關系緊張、嫉妒、過度掩飾、敵意等情緒隨之產生。

5、自輕苦悶

貧困大學生由于在經濟上處于弱勢,常為學費和日常生活保障犯愁,焦慮不安,致使不能安心專業學習,有的開展勤工儉學,在校外打工、經商,也直接影響學業,一旦學習成績欠佳,便產生無法抑制的苦悶心理,對學習失去興趣和動力。也由于經濟上的困境,他們不愿也不想過多地參加各類活動,抑制了個體潛在能力的發揮,致使他們的社交、應變、表達、寫作等各方面的能力難以有效培養,自暴自棄,自輕自賤心理難以消除,甚至產生心理疾病。

三、貧困大學生心理失衡的原因分析

貧困大學生之所以產生上述心理特征,出現系列的心理失衡現象,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情況也有著差別。筆者認為,目前致使貧困大學生產生心理不和諧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

1、社會環境的影響

在講究經濟效益,追求財富的價值觀支配下,在物欲橫流的社會文化氛圍中,貧困生在社會上由于“寒酸”常常受歧視、受嘲笑、受奚落,社會上“以錢待人”的現實,找關系、找門路,有理無錢行不通的現實,都在貧困大學生的心理留下了深深的印痕。由于市場經濟的繁榮,社會大環境不斷刺激學生的消費欲望,大學生中泛起各種各樣的消費熱點,給囊中羞澀的貧困生帶來了沉重的心理負擔。因而對“金錢至上”的社會文化表現出一種從蔑視到敵視的態度。同時,社會上緊張的生活節奏和巨大的工作壓力,競爭的殘酷和就業的艱難,社會分配不公和貧富懸殊的現象,在貧困大學生的心理上產生了諸多矛盾,再加之長期以來在高考指揮棒的調遣下,中學和家長一味重視智力教育,忽視學生健康人格的培養,社會評價高級中學生和學生個人。長期是以分數論英雄。在上述環境的影響下,很多貧困大學生心理不平衡,對社會對家庭都有抱怨,從抱怨父母、抱怨家庭到抱怨他人,怨天尤人,變得十分消極,引發心理障礙。

2、學校環境不適應

其一,農村與城市是完全兩種不同的生活環境,城市里的高收入家庭與貧困家庭的生活條件迥異。貧困學生衣著樸素、鄉音很重,舉止土氣,在生活中難免惹人笑話,加之經濟窘迫,對少數學生擁有的手提電腦、高檔手機、數碼相機、MP4、名牌服飾等用品感到的是奢侈和陌生,更談不上擁有,相形之下,由羨慕到無奈,產生隔閡心態。其二,貧困大學生在中學時代刻苦學習,成績拔尖,成為老師表揚和同學崇拜的對象,但他們由于學校條件與自身家庭條件的制約,除了學業成績優秀外,綜合素質較差。來自城市的學生,綜合素質較高,強手如林,相比之下,貧困學生失去優勢,感到自己各方面不如人,甚至全盤否定自己,從而變得自卑、敏感、脆弱。其三,來自農村貧困大學生的很多習慣,包括衛生習慣、生活習慣都與城市文化規則格格不入,在大學校園的集體生活中,貧困學生的許多“不入時”必然遇到沖擊,時常給自己帶來尷尬或難堪。一般來說,貧困大學生在進入大學以前無論是在家庭、學校還是在社會生活中,與周圍人群的生活狀況不會有太大的反差,也比較容易融入各種正式或非正式組織中去。但在進了大學之后這種反差卻突然變得明顯起來,特別在拜金主義風氣日盛的今天,反映到大學生群體中,許多學生在同學聚會、衣著消費、娛樂消費等方面互相攀比,大顯身手,貧困大學生很難在這一類活動中找到心理歸屬感,容易導致心理失衡,對自己進行自我封閉——軟性自衛。

3、貧困文化的社會遺傳

貧困大學生由于長期生活于貧困之中,形成了與他們的社會存在相適應的生活方式、行為規范、價值觀念和心理定勢。貧困文化中的負面因素,如思維方式的封閉性,對社會不公平現象的敏感和絕望,缺乏自尊以及抵觸社會主流文化導向的集體無意識等,顯然具有落后性。貧困大學生在進入大學后仍帶有自己家庭所屬的社會身份特征,表現為價值觀、行為方式以及個人生活緊密相關的各種有形或無形的符號,從而形成一種貧困文化的所謂“社會遺傳”。根據社會心理學的一般原因,身份本身就是一種十分重要的社會歸屬。大學里教師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活動并不因為學生的家庭背景有所區別,但貧困大學生的心理發展卻必然會在這種社會歸屬中遭遇沖突,產生自卑等不和諧心理。

4、自我意識偏差

貧困大學生從學校到學校,從小到大一直在父母和老師的悉心呵護下成長。他們有的是獨生子,即使有兄弟姐妹,由于其學業優秀而成為父母十分看重的對象,為了讓其安心讀書,父母再辛苦也不讓其參與生產勞動和家務,家庭再困難也要供養其生活費用,受到父母過多溺愛、保護,他們很難真正理解父母的艱辛和節儉,致使他們認為生活還過得去,我的享受也是應該的。久而久之,就容易使他們產生一種強烈的自我意識,但缺乏獨立生活、自我調節的能力,缺乏完善人格,不能正確看待自己、社會和他人,對社會現實缺乏全面、正確的認知,這些問題往往在大學生這個特定的學習、生活環境中逐漸暴露出來。歸根結底。這是貧困大學生成長過程中階段性的反映,是獨立性與依賴性、幼稚性與成熟性、理解性與閉鎖性之間的矛盾。

四、促進貧困大學生心理和諧的措施與對策

1、加大對貧困生的經濟資助。貧困大學生之所以出現系列心理問題,出現心理不和諧現象,根源主要在于家庭經濟的困難。要解決心理問題,主要解決經濟貧困問題。學費交不上,日常生活沒有穩定的保障,任何人都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心理障礙,無法回避。目前,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的貧困大學生資助政策,旨在不讓一個大學生因貧困而輟學。從中央到地方,再到各個高校,都在為解決貧困在學生的問題竭精殫慮,我們相信,隨著國家助學政策體系的不斷完善,也隨著各種非正式支持體系的構建,大部分貧困大學生的經濟困難問題將得到緩解,無論從面上或程度上,盡可能減少貧困學生因經濟窘迫造成的心理不和諧。

2、引導和幫助貧困大學生理性認知貧困。我們應該承認,造成心理貧困的原因既有客觀上經濟貧困的因素,同時更有貧困生對貧困的非理性認知。在日常生活面前,貧困大學生往往把目前的困難看得無法解決,對前景沒有信心,造成心理困惑和矛盾。因此,引導和幫助貧困大學生理性認知貧困是促進大學生心理和諧的前提條件。我們應該從正面對他們進行正確引導,使他們認知:貧困不是一件不光彩的事,也不是家庭和本人的錯;貧困是暫時的、相對的;貧困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將是一個比較普遍和長期的社會問題;貧困雖然影響學業,但艱難困苦、玉汝于成,貧困可以磨礪意志,促人奮發圖強等等。解決了認知問題,心理問題就可以得到較好的解決。

3、努力營造優良的校園文化環境。高等學校應將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內容納入德育工作范疇。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注意區分學生的思想道德問題與心理問題,善于對貧困大學生的心理問題進行輔導或咨詢,建立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檔案和心理健康教學工作體系,為他們提供經常、及時、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導與服務。要充分運用高等學校的各種媒體,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強化學生參與意識。要經常性地開展各類有益于大學生身心健康的文體活動,使貧困大學生在活動中陶冶情操,表現自我,提高能力,愉悅身心,以減輕來自各方面的壓力,促進貧困大學生與其他學生的人際交往,消除防衛心態,保持心理健康。同時,要在校園努力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校園人際環境,教師和管理人員要結合教學工作和管理服務工作過程,主動關心貧困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想他們之所想,急他們之所急,解他們之所困,幫他們之所需,讓貧困大學生時刻體會到校園的溫暖和師長的關愛,要教育全體學生學會理解他人,寬容他人,尊重貧困大學生人格。正確看待來自五湖四海的同學的生活習慣、文化差異。以誠待人,與人為善,形成親密、團結、友愛的同學關系,建設和諧文化,倡導和諧理念,培養和諧精神,使貧困大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達到心理和諧。

4、加強自身修養。現代人的精神困惑與心理失衡。在很大程度上不在于高品位精神生活能力的欠缺,卻在于對生活的理解出現種種錯亂而出生無窮煩惱。貧困大學生出現的種種心理障礙很大程度上與缺乏健康的生活觀與科學的生存技能有關。抵御心理貧困的關鍵在于積極調整認知,以理性治療非理性,以合理思維代替不合理思維。要按照客觀事物的本來面目觀察世界,用平和寧靜的心態思考問題,以樂觀豁達的情懷對待生活,以理性引導偏執,讓冷靜戰勝浮躁,以恬淡取代癡迷。對待自己,堅持自省之心,保持清醒,既不妄自菲薄,也不盲目自信;對待家庭,常懷感恩之心,克勤克儉,自覺克服和抵制享樂主義及攀比心理;對待他人,常抱友善之心,見賢思齊,樂于交際,善于交際;對待困難,堅韌不拔,知難而進,決不言敗。

總之,促進貧困大學生的心理和諧,使貧困大學生走出心理貧困的怪圈,加大經濟扶持力度是前提,正確認知貧困是基礎,營造校園文化環境是重點,加強自身修養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