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教育教學改革論文
時間:2022-04-11 10:29:22
導語:高職教育教學改革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高等職業教育既姓“高”也姓“職”,同時更離不開“教育”二字,多年來,不斷探索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特別是在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師資建設、基地建設上,以國家專業資源庫、網絡共享課程(國家精品課程)等為代表的改革建設舉措,取得可喜的成就。但是學生是否是改革的最大受益者,存在多方質疑。
[關鍵詞]教育教學;改革;教育的本質
一、職業教育教學建設與改革的現狀
(一)國家專業資源庫建設,對教師組織教學有較大的幫助,但對學生在線學習幫助不大。專業資源庫建設,不僅僅是為教師上課服務,更重要的是實現人人可以隨時隨地學習,但現實并非如此,據不完全統計,在校學生在專業資源平臺上進行學習,大多是在老師的強制下進行的。其根本原因是學生缺乏學習的主動性,沒有上網學習的內驅力,更習慣于老師面對面的講授形式。(二)雙師型教師與雙師結構的團隊建設,提升了教師教學能力,提高了教師的專業技能,一方面存在“證不副實”,另一方面還存在舍本逐末。“證不副實”表現在部分教師取得的職業資格證書不能完全反映其職業能力,有的完全脫離了實際。舍本逐末表現在追求教學的技巧性和功利性,放棄了教育的本質是喚醒人的靈魂,挖掘學生的潛力。(三)校內外基地建設投入不斷增強,教學條件得到極大改善,但實踐教學是要解決學生專業技能是否還是專業技能熟練程度高的問題,追求后者無疑是正確的,但可行性和必要性存在商榷。為了追求后者,各高職院校在實訓基地建設不斷追求高、大、上,在建設上自然存在很多觀賞性的設備和設施,如在酒店管理專業的客房設計中,安裝不通水的馬桶、不外接的電話;在建筑工程技術的鋼結構實訓室中安裝鋼筋檢測機械設備等。校外實習基地數量大,使用較少,校中廠、廠中校有成效的更少。(四)教學方法不斷創新,任務驅動、案例教學、分組討論、翻轉課堂、教學做合一等,確實促進了職業教育質量的提高,但是無論多好的方法,長期使用都會讓學生厭煩,方法很重要,但過分強調教學方法,必然違背了“教無定法”的宗旨。
二、職業教育教學建設與改革認識的不斷變化
(一)高職是普通本科知識的壓縮和簡化階段。高職發展初期,在教學上是對本科知識體系的濃縮或簡化,特別是高等專科教育時期更為明顯。(二)注重實踐動手階段。在對高職與普通高等教育區別時,姓“高”姓“職”的爭論不斷,高職始終強化自身的定位是職業教育,因此把動手能力作為主要教學特色來抓,各學校變換形式探索不同的教學模式,“2+1”模式、“2.5+0.5”模式、工學交替、半工半讀等形式,以期提高學生動手能力的教學模式不斷翻新。(三)重視知識技能階段。第二階段運行一段時間后,發現學生動手能力是比以前的畢業生強了,但學生后續發展存在嚴重的制約,不得不重新關注學生知識和技能并重的教育理念。(四)全面素質教育階段。在第三階段的教學過程中,發現高職學生學習的態度、習慣基本無法完成既有較深理論水平,還有較強專業技能,其根源是學生經過高考選拔后,進入高職的學生主要原因不是智力問題,而是態度和習慣問題,不得不重新思考,把培養學生素質,特別是學生學會學習的素質作為教育的重要方面。
三、回歸教育本源的職業教育改革才是正道
(一)育人理念是關鍵。育人,對部分教育工作者來說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為每個教育工作者在面對學生時,不斷地重復各種大“道理”,也是在“傳道”;陌生是教師在不斷地重復各種大“道理”時,在學生心里就是兩個字“啰嗦”。有的教師常常埋怨“現在學生越來越難教了”,特別是高職學生,沒有學習動力,也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針對高職學生生源現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挖掘學生潛能顯得較為重要,而要做到這些,就必須了解學生、相信學生、尊重學生、賞識學生,用心靈去塑造心靈。(二)師資隊伍是基礎。教師是學生成長的引路人,要求教師首先必須懂教育學和心理學,但是職業院校的老師畢業于師范院校的比例較低,對教育學一知半解多,比較多的只是囿于操作層面的專業技能所表現出來的匠氣,而往往缺少一種基于文化底蘊和深厚思想上的教育追求和教育智慧。因此,培養職業院校的教育隊伍任重道遠,一方面因高職的特點,需要行業企業的能工巧匠;另一方面由于高職學生生源現狀,更需要既懂教育學心理學,又精通專業技能的教師。(三)教育載體是保障。美國聯邦教育部主持成立了21世紀技能合作研究委員會,提出了面向21世紀迅猛的經濟發展與激烈的競爭、面向日益加劇的全球性經濟的挑戰,未來勞動者應掌握“學習與創新、信息和媒體素養、職業與生活”等三大技能。在三大技能中,學習與創新技能被認為是最重要的一個技能,調查表明個人素質比專業技能更重要。學生素質全面發展,就是以育人為目的。那么如何促使學生素質全面發展呢?有很多專家學者對此進行了專門的研究,有的叫學生基本素質培養研究,有的稱為學生非專業核心能力研究,提出了很好的合理化建議和有效措施,有的研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課程體系,但是實施得少,由于認識上的差異,導致推廣受了一定的制約。我們有理由相信,當以非專業核心能力為載體的育人得到共識時,在教育過程中促使學生在學習中找到成就感,有了學習的內驅力,教學組織就更簡單,現進行的所有教學改革及教學建設項目才會充分發揮作用。
參考文獻:
蘇霍姆林斯基.給老師的一百條建議[M].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11.
作者:羅建文 單位:黃岡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教育改革內容和形式研究
- 下一篇:企業電子商務英語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