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督導評估現存問題調查分析

時間:2022-01-06 09:10:08

導語:教育督導評估現存問題調查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育督導評估現存問題調查分析

摘要:通過對3000多名教師與教育行政人員的問卷調查,發(fā)現教育督導評估中存在職能履行不到位,沒有把工作重心落到以督促教、以督促學上等問題,從而讓被督導學校與教師產生了督導工作擾亂正常教學工作的感覺,并普遍要求啟動對督導不力不當行為的問責機制。所以,必須把督導評估工作重心落到以督促教、以督促學上,并杜絕督導工作對學校正常教學工作的不良影響。同時,應適當加強學校教職工對教育督導評估的認知,推進教育督導信息化建設,助力教育督導評估提質增效;強化問責機制,保障教育督導評估職能落在實處。

關鍵詞:基礎教育;教育督導;督導評估;督導問責

教育督導評估通常是指教育督導機構或專家組對不同層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對國家教育方針、政策、法律、法規(guī)的具體落實情況,教學管理水平以及教育教學質量等進行監(jiān)督、檢查、評估和指導的教育實踐活動,[1]其目的是促進教育品質的提升、推進國家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做好教育督導評估工作、切實有效發(fā)揮教育督導評估職能是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重要舉措與保障。2020年頒布的《關于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中指出,教育督導“仍存在機構不健全、權威性不夠、結果運用不充分等突出問題,還不適應新時代教育改革發(fā)展的要求”。因此,新時代需要進一步深化教育督導改革并進一步賦能增效,做到對教育教學工作深入把脈、對癥下藥,有理有力地發(fā)揮教育督導的職能效用。

一、研究設計

本研究主要采用自編問卷調查法展開研究,抽樣調研對象為西北五省區(qū)接受過教育督導評估的教育教學工作者,主要包括教育行政工作人員、校(園)長、學校中層領導和普通教師。實際向教育教學工作者定向發(fā)放問卷共計3191份,答卷不要求實名。回收有效問卷3191份。被調查對象中有教師2506人,占比78.53%;學校中層領導或班主任475人,占比14.89%;校(園)長級領導138人,占比4.32%,其他身份人員72人,占比2.26%。從被調查對象的工作年限來看,工作5年以下的有883人,占比27.67%;6-10年的有363人,占比11.38%;11-15年的有415人,占比13.01%;16年以上的有1530人,占比47.95%。

二、研究結果分析

根據調查結果,作者有如下的分析。

1.被調查者對教育督導評估職能的認知狀況

(1)不同身份、工作年限的被調查者的認知程度存在差異調研顯示,被調查者在對教育部門教育督導評估工作職能的了解程度上,有2075人表示清楚,占比65.03%,該比例最大。但是,依然有17.14%的人表示“不清楚”,3.95%的人表示“不知道”,僅有13.88%的人表示非常清楚。說明大部分人對教育督導評估的工作職能有所了解,但并沒有達到完全清楚的地步。進一步分析被調查者的認知程度狀況,其中,工作年限在5年以下的被調查者中,選擇“不知道”的人數最多,共有50人,占比5.66%;在不同身份的被調查者中,選擇“不知道”的人數中最多的是任課教師,共112人,占比4.47%。由此可見,新入職或者教齡短的任課教師對教育督導評估職能的認知程度較低,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一方面是任課教師對教育督導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另一方面是學校對年輕任課教師在教育督導知識內容和意義上的強調不夠。(2)被調查者對教育督導評估職能履行情況的態(tài)度存在差異調查發(fā)現,52.99%的被調查者認為教育部門履行教育督導評估職能基本到位,36.07%的人認為很到位,9.68%的人認為不到位,1.25%的人認為很差。由數據可見,雖然大部分被調查者對于教育部門履行督導評估職能到位的情況持肯定態(tài)度,但是,超過一半的比例認為基本到位而并非是完全到位,說明教育督導評估依然存在履行職能不足或存在缺陷的問題。

2.教育督導評估工作對學校的影響狀況

(1)存在學校為應付教育督導評估工作而打亂正常教學秩序的現象調查顯示,認為學校從來不會因為應付教育督導評估工作而打亂正常教學秩序的人占38.2%,雖然這一選項的比例是最高的,但是并沒有達到一半,認為學校很少會、每次會和偶爾會因為應付教育督導評估工作而打亂正常教學秩序的人數加起來占到了61.8%。這說明在教育督導工作中,學校依然會不同程度地存在被教育督導評估工作擾亂教學秩序的現象。這也反映出學校為了迎接上級督導,會做事先的準備,將真實的情況隱藏起來,教職工也會假意配合并努力呈現好的一面,這樣的督導評估工作并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也不能看出學校存在的真實問題;同時,也有可能是因為教育督導評估工作的不當要求或做法擾亂了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2)教育督導評估工作給學校的教職工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負擔調查顯示,有58.66%的被調查者認為教育督導評估工作讓他們感到有一些負擔和影響,其中,認為有點負擔、負擔較重和負擔很重的比例最高的是學校中層領導或班主任(59.79%),其次是任課教師(58.7%),這說明不只是學校方面因為應付上級部門督導評估工作而影響了正常的教學活動,教育部門的教育督導活動也對學校教職工產生了一定的負擔和影響。學校中層領導、班主任和教師的教學任務本來就十分繁重,但是,因為教育督導評估的要求,他們還要整理學生作業(yè)、整理學生的檔案資料、做匯報等,這就擾亂了他們的正常管理與教學安排和計劃,加重了他們的工作負擔。

3.教育督導評估的實際運行情況

(1)教育督導評估工作采用的方式方法比較傳統(tǒng),缺乏創(chuàng)新性和技術性對教育督導人員在學校開展督導評估主要途徑的調查顯示,被調查者選擇最多的是查閱檔案資料,占比88.78%,隨機聽課占比69.19%,座談會占比68.91%,聽匯報占比66.15%,查閱學生作業(yè)占比65.12%,其他途徑有26.48%。由此可以看出,教育督導評估工作的信息采集方法較為傳統(tǒng),大多是以現成的材料為主,督導人員只是按照流程和用傳統(tǒng)方式查閱學校提供上來的各項書面資料、聽取流于形式的匯報等,這樣收集的信息比較片面,調研的結果也沒有很強的真實有效性。此外,教育督導評估工作的方法技術比較落后,有34.79%的人認為目前教育督導工作的技術和方法有待改進,其使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的力度還不夠,在一些調查問卷和量化指標上還是以傳統(tǒng)方式為主,這樣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也不利于減輕督導評估工作涉及雙方的任務與壓力。(2)教育督導評估人員的指導建議實用度不高,對教師和學生的發(fā)展幫助不大調查發(fā)現,對于教育督導評估人員給出的教育教學指導建議,有60.33%的人表示只認可一部分;有48.45%的被調查者認為教育督導評估在學生發(fā)展上的促進作用效果一般;74.3%的人認為教育督導評估工作應該致力于促進教師教學理念與方法的改革。被調查者中認為督導人員最關注教師發(fā)展和學生發(fā)展的比例分別僅占23.28%和25.1%。可見,教育督導評估人員向學校教師提出的建議實用度并不夠高,往往只是“套話”“片面話”,不能抓住突出問題和給出有效解決建議,沒有對教師面臨的教育教學難題做出最有實際解決意義的指導;其督導工作沒有把重心放在教與學上,對促進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教學技能提升和對學生的綜合素質發(fā)展重視與指導不夠。

4.督導過程問題較多,需要加強問責

(1)教育督導的公平公正和跟蹤指導不到位調查顯示,60.48%的被調查者認為教育督導人員基本能夠全面、客觀、公正地開展教育督導評估工作,但是,還有5.73%和1.85%的被調查者認為教育督導人員基本不能和不能全面、客觀、公正地開展教育督導評估工作。由此可見,在教育督導評估人員的工作中尚存在不公平和不公正的現象。此外,有44.41%的被調查者認為教育督導評估工作的后期跟蹤指導不到位,由此說明,教育評估督導工作存在“一次性”的現象,督導結束后并未做到持續(xù)跟蹤指導與工作落實。這也是造成教育督導職能履行不到位、對學校教育教學的促進作用不顯著的主要原因。(2)教育督導問責機制亟待加強在對教育督導評估指導失誤行為進行問責的態(tài)度上,調查顯示,59.26%的被調查者表示支持,34.41%的被調查者表示非常支持;并且,表示支持和非常支持加強教育行政督導職能的占被調查人數的比例分別是58.32%和37.36%。可見,大部分被調查者希望加大對教育督導評估工作的監(jiān)督檢查力度,并希望盡快建立健全教育督導問責機制,以避免教育督導評估工作流于形式。

三、討論與建議

為補足當前教育督導評估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幫助教育部門更好地履行教育督導評估職能和構建更為科學的教育督導評估體系,依據研究中暴露出來的突出問題,建議做以下改進。

1.為教職工提供了解教育督導評估的窗口,提升其認知和認可程度

督導工作要收集最真實、最及時的教育教學資料信息,就必須深入到被督導學校的教育教學實踐中,通過對學校科學全面準確的診斷、引導與督促,促進教育教學的積極變革,促進教師、學生的積極主動發(fā)展,并為國家相關部門提供可靠且科學的決策依據。但是,調研顯示,一部分教職工并不清楚教育督導評估的職能。如果教職工對教育督導缺乏足夠的認識,不了解其中的意義,無法客觀科學地對待教育督導評估工作,就會出現應付差事、態(tài)度消極的現象,這對教育督導評估工作會產生很不利的影響。因此,要想發(fā)揮教育督導評估的有效性,不僅需要督導人員的努力,還需要教職工的支持和配合,這就要求學校層面和教育管理部門為教職工提供了解教育督導評估的窗口。在長期的教育督導工作中,學校作為被督導者一直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未能主動參與到督導工作中。[2]而在新時代教育督導工作中,學校應該發(fā)揮主動性,引導教師正確認識教育督導評估,讓他們不要覺得督導是為了整治自己的,而要意識到這是在幫助自己提高教育教學工作水平和教學質量,是自己成長和發(fā)展的“助力器”。

2.始終以“發(fā)展”為中心,“松緊結合”改進教育督導評估工作

調研發(fā)現,教育督導評估工作不僅存在對教師和學生發(fā)展關注不夠的問題,還存在對學校教育教學工作造成一定干擾和負擔的問題,能否有效解決這兩方面的問題已經成為教育督導評估工作能否實現轉型升級的關鍵。(1)優(yōu)化教育督導運行機制,為督導對象“松綁”在對學校的督導評估活動中,大多數學校處于“被督”“被評”的地位和被動、應付的狀態(tài),他們在督前精心準備,在督導過程中小心翼翼,在督后“宣判”結果時如釋重負。[3]教育部門過于頻繁的督查、檢查讓一線教師在教學的同時還要承擔各種報告等任務;督導工作流程繁瑣,不僅要檢查學生作業(yè),還要檢查教師的教案、學生的檔案等等,這些其實是在做機械重復的無用功,沒有找準督導的重點,只是把督導停留在形式上。《關于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指出:“避免給學校和教師增加負擔、干擾正常教學秩序。”因此,為督導對象“松綁”是亟待解決的問題。首先,教育督導部門要科學合理地制定督導方案和計劃,針對不同發(fā)展情況的學校,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制定“一校一案”,避免次數的頻繁和工作的重復。其次,在進入學校督導評估時,要將獲取信息的途徑精簡化和多元化,減少讓教職工提供大量材料的要求,多走動、多用眼用心觀察、多口頭交流,將敏銳的觀察以及與教師和學生平等、隨機的交流對話作為獲取學校情況信息的重要途徑。(2)增強督導結果的實際效用,“緊抓”整改落實情況教育督導結果既是對被督導對象教育教學工作現狀的評估,也是對被督導對象當前教育教學工作狀況和問題的反映。[2]但是,不少被調查者認為教育督導后期跟蹤指導不到位、督導結果中給出的意見不實用,這說明實際督導評估工作中存在形式主義,也可能是對督導結果未充分利用或對發(fā)現的問題未進整改。這也是導致教育督導效果不到位的原因。因此,無論是教育部門還是基層學校,均要重視對教育督導結果的解讀和運用。學校對于督導意見中有用的部分加以采納落實,對于不切實的部分,學校要主動及時提出疑問,教育部門要及時回復并結合督導的實際情況做出修改,并再次反饋給基層學校。其次,教育督導部門要健全復查機制,狠抓主要矛盾,重點關注學校對所存突出、關鍵問題的整改情況。同時,教育督導部門要做好對學校整改的督促工作,學校在整改中若出現整改工作停滯不前或整改不到位的情況,則要對其進行嚴肅警告和限期整改。(3)教育督導評估工作要從以人為本逐步轉向增值性評價教育督導評估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從宏觀上看是促進國家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從微觀上看是促進學校教師和學生的發(fā)展,實現督導評估的增值服務。學生是教育的主體,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和善于學習與發(fā)展的人,因此,要將促進學生的學習品質改善與健康發(fā)展作為督導重點,強化增值性評價和對學生學與教師教中問題的指導與引導,重點考察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學習態(tài)度、學習過程、學習方法的進步,以及學生在合作、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和文化修養(yǎng)等綜合素質方面的發(fā)展。

3.推進教育督導信息化建設,助力教育督導評估“提質增效”

在互聯(lián)網、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飛速發(fā)展的時代,人們的思維方式、生活習慣、學習工作等都受其影響,并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教育督導評估也應充分利用現代科技,加快信息資源網絡平臺建設,提升教育督導評估的便捷性、科學性與透明度。(1)加速構建教育督導評估大數據信息平臺,實現數據信息資源云端共享大數據具有數據海量化、途徑多元化、挖掘深度化、視角綜合化等優(yōu)勢,有利于發(fā)現教育領域中同一類數據的特征、不同數據之間的聯(lián)系、數據與外在影響因素的相互作用。因此,在教育督導中構建大數據信息平臺,既可以透視督導工作的科學性和全面性,又可以透析被督導對象的實際情況,進而做出有效的教育教學評估監(jiān)測和指導。以往對教育督導對象的信息獲取主要是依賴于紙質材料、填寫表格、直覺經驗等途徑,其存在的弊端不僅是工作量比較大,而且對無用信息的篩選不徹底,造成最終的督導評估結果缺乏科學性和針對性。因此,在督導前、督導過程中和督導后,應該利用大數據信息平臺,將數據錄入貫穿于全過程,這些數據不僅是數字、文字,也可以是圖片、音頻、視頻等,并且要動態(tài)更新數據信息,以保證督導評估工作信息的準確性,便于及時反饋督導結果和后期跟蹤指導。其次,數據信息資源要實現系統(tǒng)內部云端共享,推進區(qū)域教育均衡發(fā)展。我國目前依然存在教育不公平和教育發(fā)展不均衡的現象,因此,督導評估過程中的數據信息可以在同區(qū)域的各校之間共享,也可以在不同區(qū)域之間實現系統(tǒng)內部共享,這樣既有利于各校對于彼此優(yōu)勢的相互借鑒,又可以針對不同學校的問題進行自我檢視并引以為戒。同時還有利于接受社會監(jiān)督,拓寬社會各界建言獻策的渠道,使教育問題得到更廣泛的關注和更有效的解決。(2)引入VR技術,破解鄉(xiāng)村教育督導的時空壁壘VR即虛擬現實,致力于實現各種機制的三維顯示和手眼行協(xié)調的人景自然交互,突破時空局限。[4]鄉(xiāng)村學校多處于偏遠地區(qū),信息不通暢、交通不便利,給教育部門的實地督導帶來了不小的困難。因此,利用VR技術可以突破時空限制,能夠對教育督導深入鄉(xiāng)村學校、推進城鄉(xiāng)教育均衡發(fā)展起到良好的作用。其次,利用VR技術進行課堂教學督導,可以降低對教師課堂教學的干擾。隨機進課堂聽課是教育督導評估工作的重要途徑,有助于督學深入考察課堂教學情況,但在調研中發(fā)現,如果聽課方式不當,則會對教師的課堂教學產生一定的干擾。因此,VR技術具備的仿真和沉浸式體驗能夠使教育督導人員在不干擾教師正常教學下進行聽課,以獲得課堂教學的真實情況。(3)加強培訓,提高督導人員的現代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以信息技術整合能力、信息倫理和技術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督導人員信息化素養(yǎng)是實施教育督導信息化的關鍵。信息技術是為人服務的,需要人們去使用才能發(fā)揮其作用。這就要求教育督導人員不僅要有信息科技的意識和思維,更要會使用相關的技術和設備。[5]教育部門可以聘用專業(yè)人士對督導人員進行信息技術培訓,使教育督導人員掌握信息技術的新知識和新理念,并且要注意將知識和實踐相結合,鍛煉教育督導人員實踐操作的能力。

4.強化問責,保障教育督導評估職能落在實處

問責是教育督導評估工作中至關重要的部分,其職能定位與教育督導本身的職能定位緊密關聯(lián),本質上是為實現教育督導職能服務的,是保障教育督導實效的核心措施,對落實教育督導制度,進而推動依法治教、促進教育改革和創(chuàng)新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6]因此,對教育督導過程中出現的誤導、不導、導而無用的現象,要做到徹底問責。(1)要嚴肅懲處誤導和不導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是教育督導的重要任務,是指導學校提高辦學水平的一個重要舉措。[7]但是,督導工作中存在誤導(即給出的教育建議和意見與督導對象的實際情況和需求不符,指導意見和建議導致學校在整改時方向出現偏差、內容出現錯誤)和不導(即只完成了監(jiān)督和評價,并未給出指導改進的意見和建議)現象,不僅會嚴重削弱督導成效,也會對教育督導的公眾形象造成不良影響。這就要求,首先,要查明誤導和不導的原因,從問題根源上為問責提供依據和證明,并在以后的工作中防微杜漸;其次,問責力度要強,將懲處記錄作為相關部門和人員政績和績效考核的重要依據,對于造成嚴重后果者,給予免職、停職的處理。(2)導而無用要適當追責為適應教育發(fā)展的需要,國際上教育督導的職能已經更多地由視察、監(jiān)督轉變?yōu)樘峁┓眨`行一種具有指導性、勸告性、建議性及幫助教師解決問題的督導理念。[8]因此,對教育督導評估中的導而無用現象要適當追責。一是要追究教育管理相關部門的責任,對其督導結果、內容和方式方法的有效性、科學性、針對性等進行查證;二是要追究教育督導對象的責任,對其不采納意見或對建議整改落實不到位的情況進行問責,從地方政府、各級各類學校、教育機構到部門領導和教育教學人員,凡是應當處理的,都應在問責之列;第三,要健全問責監(jiān)督機制,使問責在陽光下運行,及時向社會公開問責和整改落實情況,接受公眾監(jiān)督。總之,教育督導評估是加強國家對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管理、保障教育方針和政策執(zhí)行、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手段,是教育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9]我國在新時代的條件和發(fā)展要求下,必須深化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使教育行政部門履行教育督導評估職能的角色準確、力度到位,早日建成全面覆蓋、運轉高效、結果權威、問責有力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督導體制機制。

作者:孫剛成 楊晨美子 單位:延安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中國礦業(yè)大學公共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