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文化調節高校社會關系論文

時間:2022-06-29 08:42:00

導語:制度文化調節高校社會關系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制度文化調節高校社會關系論文

[論文摘要]高校制度文化與大學生的養成教育具有內在一致性和貫通性,它既是養成教育的初始階段,也是其基礎與養成教育規律探索的結果。要根本解決高校制度文化對大學生養成教育的制約性因素,就是要優化與融通制度文化,推進大學生制度化建設;要重新審視與革新大學理念,培育大學人文精神,調適與整合現代大學制度的文化心理。

[論文關鍵詞]制度文化養成教育對策文化心理

制度是一種規范性文化,“社會規范和制度對人們行為指出一定的方法,形成一定的樣式”。①高校制度文化實際是人們對“制度的態度、價值觀和認同感等”。②高校制度文化是大學存在與大學所必須遵循的規范體系及文化心理調適制度,其本質是行為問題及影響人行為的思想觀念、習俗習慣和文化心理等文化范疇。高校制度文化建設既是大學養成教育發展的要求,也是其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結果。

一、高校制度文化與大學生養成教育的互動功能

高校制度文化是指高校的組織形式(結構)和存在于高校中現實的正式、非正式制度(規范)的總和以及大學人對大學制度的設計、執行、監督以及變革制度的內在價值取向、理性原則和認可程度等觀念體系的總和,包括各種成文和不成文的制度以及人們對制度的態度、價值觀和認同感等。它既包括學校長期形成的道德規范、師生之間慣常的互尊互愛禮儀習慣,也包括成文或約定俗成的規章制度等,既是高校發展中長期的積累與沉淀的結果,也是學校為適應教學管理由專門部門經過特定程序制定的,是高校發展的內在支撐,是調節高校社會關系的穩定器。

高校制度文化與大學生養成教育二者之間存在著天然的內在聯系。陶行知說過:“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習慣。”養成教育是學校針對學生的思想品德、道德情操、心理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實施的行為規范和嚴格的管理與教育實施過程。高校制度文化既是養成教育的外殼支撐,也是內在價值保障,二者協調發展,能產生良好的互動功能。

1.制度規范是養成教育的初始階段。養成教育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良好的育人環境對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文明行為的形成具有極大的熏陶作用,尤其是高校制度文化對養成教育效果的擴張具有重大影響。從心理學上講,人類有歸屬感、受暗示性、無意識等心理特征。在歸屬感的驅使下,個體會渴求歸屬和被集體所接納,以便成為集體中的一員。大學生作為大學校園一分子,自然會受到各種各樣的暗示和感染,這些影響會有意無意地影響學生品德結構的形成,以及思想品德、個性特征和行為模式的形成。一所高校的制度性文化氛圍,會對大學生的言行形成影響,符合道德的言行會受到鼓勵、支持和肯定;不符合道德的會受到譴責與懲罰。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當事人改正和轉化,這種轉化就是高校良好制度文化下學生自覺調控的結果,而非他人強制的結果。因而,制度規范是養成教育的初始階段。不過,當學生的道德素質和水平達到了更高的階段之后,制度規則的作用就不那么明顯了,但我們并不能因此否定其在養成教育的早期所起的重要作用。

2.制度文化是德育養成目標合理定位的基礎。所謂德育就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會或階級的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施加系統的影響,把一定的社會思想和道德轉化為個體的思想意識和道德品質的教育”。③德育目標的定位必須合理,必須與養成教育的目標一致,而且不能與學校、學生的特有文化習性相差太大,如果德育目標的定位太過于保守,大大落后于學校和學生的現實情況,那就根本起不到教育學生的目的,反而會妨礙到學生道德品質的發展。“制度文化的一大特征就是制度本身的科學性。這是制度的規范性特征在制度文化中的體現。它指的是制度的形式是公正的,同時制度的具體內容也是公正合理的。只有當制度具有科學性才能滿足教育管理的需要,才能實現教育管理的預期目標”。④

3.制度文化是探索高校養成教育規律的結果。高校大學生的養成教育有其獨特的發展規律,而制度文化的形成正是這種規律探索的結晶。我們探索高校制度化的發展規律,終極目標是為了更好地促進大學生的養成教育,而大學生的養成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因此,需要有一種機制能夠保證養成教育持久而有效地進行。這種機制應當是按照公正的原則,由嚴密的體系和行之有效的手段組成。這種機制應當不僅能夠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更重要的是能夠使學生形成自我約束的習慣,形成公平、公正的價值觀,形成客觀看待事物的寬廣眼界、審視客觀世界的批判精神與開拓品質,這些恰恰是高校制度文化建設的宗旨和終極關懷。

二、我國高校制度文化缺陷對養成教育正功能的弱化與泛化

制度性文化是人類文明的最高體現。完善的高校制度化建設是管理成熟的標志。傳統的制度文化是一種約束性文化,它用“不準”“嚴禁”之類的話語形態把人的行為和精神圈定起來。這種制度文化常常以管理為標榜,在管理之中,又常常是只“管”不“理”或重“管”輕“理”。這種制度文化在對人進行約束的同時,縱容制度的擴張,導致“泛制度化”,嚴重削弱了對養成教育的正向功能。

1.規章制度缺乏系統性與延展性弱化了養成教育的功能。高校各項規章制度作為制度文化的外殼和依托,對學生養成教育具有直接導向作用。由于高校制度文化具有多層次性、多樣性特征,具體規章制度形成了多頭管理、政出多門的局面,缺乏完整的系統性,甚至出現制度與制度之間相互抵觸、同現行法律法規相沖突的局面,極大地弱化了制度文化的養成教育功能。由于沒有統一的規劃,制度之間的指導思想差異很大,有的比較靈活,有的充滿剛性,有的體現對大學生的引導,有的強調大學生對紀律的遵守。由于制度之間缺乏統一性、協調性和連貫性,造成了大學生養成教育缺乏延續性,從而延緩了其整體建設的進程。

2.制度文化培育參與機制的匱乏淡化了民主意識的形成。目前,高校制度文化多數是管理者考慮到管理的需要自上而下制定的,很少征求廣大師生的意見。它忽視了作為被管理者和受教育者的大學生的參與權,從而導致大學生在制度制定過程中主體性的缺失,造成廣大師生對制度缺乏認同感與信任感,因為“意向制度要獲得完全的效力,就必須使人們相信制度是他們自己的”⑤。高校大學生對制度文化形成過程的缺位與匱乏直接導致學生缺乏民主意識,缺少參與精神,并使他們的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嚴重削弱,對我們培育具有現代民主精神和公民意識的大學人文教育目標十分不利。

3.制度文化建設的功利化傾向削弱了公平和自由價值觀的形成。任何規章制度都具有公平價值、自由價值等秩序價值,當前許多高校熱衷于搞校園經濟,追求經濟效益,而在校園制度文化建設方面也側重于維護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關系,忽視了與全體師生之間的協作關系,也忽視了規章制度應有的公平價值。在高校,“官本位”思想突出,學術隸屬于行政的現象直接壓制了學術自由,對大學生追求真理和學術自由思想養成造成摧毀性的后果。在校園文化的塑造中,學術團體應當成為主要塑造者,因為只有學術的力量才能夠真正體現大學精神與大學價值。⑥以行政來引領校園制度文化建設的結果就容易滋生“制造學術”現象,制造學術泡沫,導致學術腐敗,擾亂學術氛圍。大學生在這樣的文化氛圍中難免會沾染急功近利的學習風氣,甚至有的學生養成弄虛作假的學術習氣,不能靜心于踏實的研究與探索。

4.制度文化缺乏人性化關懷降低了文化心理的認同。高校制度文化具有剛性,校內各級人員,基于制度本身的約束力以及對各種制度的認可,其行為自由必須接受制度文化的約束,否則就會受到相應的制裁或譴責。但目前高校制度文化的價值取向上,懲罰居多,校園規章制度嚴酷,缺少人性化關懷。在中國社會轉型時期,由于大學生群體受到的壓力空前,人性化關懷就顯得更為珍貴。在大學所有的教育資源中,“以人為本”是現代大學最重要的辦學和管理理念。高校制度文化建設只有以“以人為本”為基礎,尊重人權,滿足人的需要,才能使學生產生心理認同,才會主動參與到制度文化的形成中去,才能使他們形成良好的主人翁意識與社會責任感和守紀精神。

三、發揮高校制度文化建設對養成教育功能的路徑設計

1.優化與融通制度文化,推進大學生制度化建設。加強高校制度文化與非制度文化、制度文化之間的整合與融通,增強高校制度文化的系統性與傳承性。大學制度文化既是對規章制度硬性規定的認同與遵守,也是對價值體系、文化形態等文化心理的培育。所謂的大學生制度化建設,就是指大學生自覺地把校園制度文化建設的內容當做自己發展和修養的目標,把存在于外部的制度規章內化成自己內心世界中的道德原則信仰,并自覺加以實施的過程。首先,要完善大學生對高校制度文化的參與機制。要使全校師生擁有學校發展決策制定的參與權和對重大事件的質詢權,使他們能參與到校園管理制度尤其是學生管理制度的制定中來,提高他們對校園制度文化的認同與敬畏感。其次,整合校園制度文化與非制度文化,提高其合法性、權威性與可操作性。需要對高校校園制度文化進行梳理和整合,絕不能出現相互抵觸、甚至違反法律的情況,要制定切實可行的高校規章制度,緊密結合學生實際,培養學生的認同感,最大限度降低執行的阻力。再次,加大高校制度文化改革,堅持以人文本,把以德治校與依法治校結合起來。高校在制度的取舍中,應當從“人之好獎不好罰”的本性出發,多采用獎勵性規范,盡量避免懲罰性規范,把人文關懷與紀律要求結合起來,重點培育學生的紀律意識與社會責任感。

2.審視與革新大學理念,培育大學人文精神。重新審視大學教育思想和大學理念可以從源頭上探尋現代大學制度的真諦,找到學生養成教育的基點。如大學自治、學術自由思想構成現代大學制度框架的主題內容,對學生人文精神的養成有著決定性的影響。首先,要認真結合學校實際凝練大學辦學理念,通過校訓、辦學理念等方式加強對學生養成教育的形成。要崇尚學術自由,培育求真務實的學術精神,形成敢于和善于批判現實的敏銳眼光與態度。其次,完善大學制度文化的養成教育機制。大學理念是解決大學制度為什么要這樣的問題,體制和機制是解決現代大學制度如何運行和怎么操作的問題。要對那些制約大學人文精神養成的高校制度文化的運行機制進行革新,解決好高校辦學功利化的傾向、學術成為行政的派生物傾向等不良現象,盡最大努力為學生求真務實、追求真理和民主精神的養成創造良好條件。要化解先進的教育改革理念與傳統的制度文化之間的矛盾,勇敢、深刻地認清傳統制度文化的本質、特性和表現形式,找到高校應有的文化品位、精神品格和價值追求的實現途徑,為大學生養成教育的實現創造良好的精神平臺。

3.調適與整合現代大學制度的文化心理。調整文化心理既是大學制度文化發展的需要,也是大學養成教育的客觀要求。中國高校的“改良、革命、改革主要立足于制度決定論,人們往往對制度建設必須的文化心理背景視而不見”。⑦不同的大學制度文化所需要的文化心理是不同的,人們對制度文化的認同也有差異。制度需要人們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去掌握和支配。在自我世界里,中國人的價值觀容易凝固,異質文化很難進入人們的內心世界,文化反思與建構落不到實處,因此,真正新型大學制度文化的形成與養成教育目標的實現必須從文化根源上追溯和從文化心理上調適。首先,在高校制度文化建設上要有創新性,為學生創新精神的養成創造條件。東方和西方民族性格與民族心理的差異需要我們進行調適。比如,西方重個性,東方重團體,西方重冒險與創新,東方重保守與安穩。所以,大學制度文化應堅持個性,彰顯特色,凝練特有的文化特質,培育學生的個性與創造能力。其次,回歸學術和科學本位,堅持學術第一的精神,改變傳統的學術隸屬于行政的思維定式。學術第一思想的重新定位就可以使學生養成尊崇科學、追求真理的良好風氣,一般來講,新的文化心理的形成需要一年的時間,文化心理新舊之間產生沖突需要調適,調適成功的關鍵在于文化心理的認同。所以,要想形成崇尚學術的文化心理,就必須使學生對新的文化范式、新的校園制度文化產生高度認同。只有堅持學術第一的文化心理,才能形成符合大學本質、具有高校特色、體現歷史內涵、富有時代特征,激勵性、開放性、多樣性的生機勃勃、與時俱進的大學制度文化,從而發揮高校制度文化對大學生養成教育的最大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