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研究

時間:2022-02-17 04:23:19

導語:高職院校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院校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研究

摘要:隨著社會網絡經濟的發展,一些過度消費大學生的不良P2P網絡借貸平臺,逐漸在高校當中不斷擴展業務。大學生在即時消費滿足的誘導下,隨時都可能在“高利貸”的陷阱中越陷越深。因此,強化網絡安全意識與提升思想道德教育水平在大學生網貸這一問題上,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網貸

一、高職院校大學生網絡道德失范現狀

虛擬性作為互聯網的核心性質,使得當今的網絡使用過程明顯具有自由性和隱秘性特點,以至于部分暢游虛擬網絡中的高職大學生為了滿足自己的即時享樂,追求新鮮刺激在網上人身攻擊、互相謾罵、虛榮拜金、過度消費,以及推崇享樂主義等等。這一系列的現象不僅讓當今的大學生在網絡世界上摒棄了自己的社會身份和時代責任,降低了自己的道德底線,扭曲了自己的人生價值觀與社會價值觀,削弱了自己人身安全的防范意識,還導致了網絡犯罪幾率增長,讓原本混雜紛亂的互聯網環境更加惡化。

二、大學生網貸行為的社會心理分析

1.追求即時滿足。大學生追求的物質生活,希望今天可以透支明天的收入,來提前享受,這一心理是如何落實到過度消費的網絡借貸,以致于借貸金額已遠遠超出了自身的償付能力呢?下面舉例說明。李某作為一個每月只有800元生活費的農村大學生來說,在一個節儉樸素的傳統家庭環境中,很多物質需求并不能即時滿足,本身就具有物質匱乏的心理的李某,在大學這個群體環境中具有可以對比的對象時,這種無法滿足的物質欲望愈演愈烈。當李某面對網貸可以為他支付他目前想要的蘋果手機,但是負債可能超越他自身的償付能力,李某沒有被理性叫醒,并幻想在未來也許自己會有一個好的賺錢的方式,并補上這個“窟窿”,從而得到了夢寐以求的諸多商品。借貸消費最大的特點就是鼓勵消費,并超出目前消費能力的范圍,被認為現在所享受的金錢,在未來的幾月或幾年的時間內,平均受到的支付金額與目前金額相比,被打了很大的折扣,出現了償還總額翻倍,但是分期償還金額大打折扣,從而給了借貸者一種被優惠的感覺。這種即時就能擁有商品的滿足感可以解釋為,人們情愿支付貸款的利息,卻不愿意在久遠的以后為了需要的商品而存款。

2.互相盲目攀比。由于大學生們的出身、家庭背景以及地域的不同,消費能力的高低不等也在所難免。處于社會價值觀與人生價值觀尚未完全穩定時期的大學生,很容易產生盲目攀比的心理現象。大學生這一沒有固定社會經濟來源的群體,大多數還在受父母供應消費,他們的消費能力也在一定的范圍受到限制。一旦在他們眼前出現“零首付”“無手續費分期”“款項秒到”等噱頭的網貸服務項目,他們就很容易被誘惑而貸款,從此看似滿足的攀比心反而進入了一個周而復始的漩渦,享受其中卻無法自拔。

3.高估自己的償還能力。在社會市場經濟環境中,虛榮的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散發著奢靡華麗的光環,一些追求物質和崇拜金錢的大學生,在消費過程中很容易沖動,這也給了網貸一個廣闊的市場契機,因為網貸的便捷性而深受大學生群體青睞。大學生并不覺得自己沒有償付的能力,但事實他們并沒有真正穩定的經濟來源,為了“花未來的錢,圓當下的夢”,對未來的收入也是充滿幻想而不切實際的。

三、如何解決大學生網貸出現的問題

1.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面對網貸對大學生帶來的盲目攀比,沖動消費,無力償付這些負面作用以外,網貸的出現對大學生創業,助學助貧也有一定的正面作用,這一作用可以減少貧困家庭的經濟負擔,順利畢業,還可以鼓勵沒有經濟來源的學生進行自主創業,不僅有利于培養社會經濟型人才,培養大學生獨立自強的意志,還能讓大學生有計劃的去理財償付貸款,提升大學生的責任感和誠信感。基于此,筆者認為,溝通是解決問題的橋梁,很多大學生的是非觀價值觀并不完善穩定,需要校方呼吁改善社會不良風氣,加強社會價值觀與人生價值觀的深入教育,需要家長們對孩子們悉心教導,提升大學生的道德使命感。因此,校方和家長們應進行教育并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與孩子們熱心交流,傾聽孩子們的心理需求,防止惡行的發生。

2.加強對網貸服務的規范與監管。網貸在社會中的業務擴展,缺乏法律規范與監管。作為市場經濟近年來的新生事物,法律的制度無法實時規定,因此,網貸公司的存在與經營,所受到的法律約束不夠完善。當然,利用法律邊緣空隙來隱秘經營,混淆網絡公司和網貸的性質,在工商監管部門允許的經營范圍之內,網貸公司在沒有“借貸”這一許可經營范圍之外,仍然借助電子商務的形式繼續推廣貸款業務。假使網貸公司意識到了經營范圍受到法律限制,仍然采取規避的方式,法律必須對網貸公司的經營資質進行規制。如果不對網貸進行規范和監管,制定條規,必將導致市場經濟秩序的錯亂。

3.對學生網貸進行管制。為了保護大學生的安全權益,減小大學生網貸所承擔的風險,校方應把控網貸事件,嚴格審核網貸款項目的用途,力求款項明細,對學生的借貸要控制金額范圍和用途范圍,征求父母同意并提供父母同意證明的前提下,由貸款公司經由學校審核再將款項打給學生,杜絕個別學生借助網貸進行過度消費或沖動消費,以防止學生因無法償付巨額貸款而導致的種種悲劇事件。

4.限制大學生可貸款額度。網貸存在風險是顯而易見的,數額越大,風險也就越大。由于網貸市場現在缺少金融市場的監管和制約,沒有統一管理的信息平臺,大學生可以通過網絡多種渠道貸款,其額度無法限制。倘若大學生無法承擔過高的償還額度,便會出現諸多意想不到的繼發惡性事件。因此,必須限制大學生借貸的額度。

四、高職院校開展網絡安全教育的時代價值

1.高職學校承擔著建設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的職責。學校是國家寄托未來社會新接班人的樞紐,作為社會新接班人理應具有高度的國家安全意識及網絡安全意識。網絡安全意識包括對互聯網技術技能的認可,學習并參與到互聯網活動中,并在活動中維護良好互聯網環境的義務與責任相互輔助等等。在教育大學生行使權利與義務的同時,也在引導著大學生的道德觀念,社會價值觀和人生價值觀,這是當今學校培養學生網絡安全意識和能力的必要性和使命性。學生作為國家建設的新生代力量,積極自覺維護網絡安全,認真學習思想政治課程,擁有時代的使命感、民族自豪感與社會的責任感,是更好地建設社會環境、經濟環境、法制環境和網絡環境的必要前提。國家需要的不僅是技術型人才為經濟建設添磚加瓦,更需要素質型人才為社會建設奠定基石。因此,高職院校承擔著推廣并加深網絡安全意識教育的職責

2.大學生網絡安全意識的培養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務。數年來的思政教育活動的發展,以培養素質人才為首要任務,這一教育工作成為高職院校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精神教育。但是,由于學生素質存在著差異,辦學模式的多樣化,課程更加重視操作實踐,即使高職院校在不同程度對學生進行網絡安全意識的教育,但是由于對網絡安全意識的不同認識,使得部分學生并沒有深刻認識到學習的必要性,導致在實際當中,學生對個人主觀的想法過于偏激,把個人利益放在了重要的位置,而沒有將個人的價值觀與網絡安全聯系在一起,在這種現狀下,確保網絡安全意識深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務當中,不僅關系著學生個人在社會中的追求與發展,還關系整個國家與社會的生存與發展,也是強化社會發展穩定的堅實基礎。

作者:錢偉 張諾 白其安 單位:邢臺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顧娟;高鳴.“人本”哲學視域的高校網絡安全教育[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12):79-82.

[2]張超.針對高校學生P2P網貸分期消費模式的分析[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6,(07):124-126.

[3]劉懿.“校園網貸”對高校學生管理的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6,(46):13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