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同創新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1-05 13:19:4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協同創新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協同創新與技術創新論文
一、協同創新理論的相關研究
(一)國外協同創新相關研究
協同理論創始人Haken將協同定義為系統內各組成部分之間互相合作,使整個系統形成各組成部分所不存在的新質的構造與特性。自然界的協同與管理學上的協同在深層次上有很強的相似性,許多學者逐步把自然界的協同理念運用于管理學科。學者Ansoff在研究公司的多元化問題時提出戰略協同,第一次將協同的理念運用于管理學。隨后,Hiroyukiltami將Ansoff的協同理念細分為互補和協同效應。VeronicaSer-rano在協同理念的基礎上提出協同創新的概念,即各個創新主體要素進行涉及知識、資源、行為、績效的系統性的優化、合作、創新的過程。PeterGloor則著重指出協同創新是由自我激勵的主體通過合作實現共同的創新目標。
(二)國內協同創新相關研究
國內協同創新研究大致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以企業內部為研究重點的協同創新。郭斌等從系統、組合的視角出發,在對企業組合創新的研究中發現,組合創新的實質是企業在發展戰略的引導下,受組織和技術因素制約的系統性協同創新行為,并將其分為三個層次。陳勁等通過研究技術和市場協同創新過程,提出企業要進行有效的協同創新管理,就必須以協同創新功能為主線、以因子系統聯系為基礎建立全面、系統的協同創新管理架構。第二階段為產業集群方面的協同創新。許簫迪、王子龍基于戰略聯盟行為主體間的協同關系建立了企業協同創新模型,研究了確立戰略聯盟協同創新的目標前提,價值基礎及終止條件。萬幼清、鄧明然基于知識視角對影響集群協同創新績效的因素進行分析,建立了產業集群協同創新績效模型,認為產業集群內部企業間的知識基礎差異較大,擁有的知識類型也不同,說明產業集群能夠充分發揮企業間各方的知識基礎優勢,極大提高了協同創新績效。第三階段為基于產學研視角的協同創新。何郁冰探索構建了產學研協同創新的理論框架,認為“戰略—知識—組織”三位一體的協同創新模式是產學研的協同創新的基礎、核心和保證。許振洲等從知識流動視角出發,將產學研協同創新過程分為知識共享、知識創造和知識優勢,形成三個遞進演化階段,通過分析各階段運行的內在機理、產學研協同創新過程的協同特征,初步構建了基于知識流動的產學研協同創新過程的理論框架。
二、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的協同創新
協同創新視角下高校科技創新論文
1文獻綜述
高等教育作為科技第一生產力和人才第一資源的重要結合點,在積累人力資本、提高科技水平、建設創新型國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高校科技創新能力則是提升高等教育質量的靈魂和關鍵。國內外圍繞高校科技能力的指標體系、效率評價、人才培養等展開研究。Chenetal(2013)研究了高校科技創新能力提升與人力資本積累之間的關系。Fuetal.(2012)研究了高校內部及高校之間科技創新能力協同培養與提升。Hausman(2012)研究了高校科技創能力培養與區域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李瑛、崔宇威(2011)認為,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和文化水平以及政府撥款在科研經費中所占的比例對效率沒有影響。孫燕等(2011)認為,高校科技創新能力應該包括知識創新能力和解決社會生產實際問題中的技術創新能力兩個方面。劉永等(2012)分析了大學科技園在高校科技創新鏈中的角色定位和關鍵要素,探討了動力激活的措施和方法。隋秀芝、李煒(2013)認為在提升高校科研能力的過程中應逐步打破傳統學科壁壘實現學科間的共享管理和跨越。從以上文獻可以看到,盡管不少學者研究了高校科技創新能力提升問題,但是,這些成果存在的不足較為明顯:在研究視角上,已有研究忽略了政產學研用間的協同創新;在研究內容上,已有研究較少涉及高校科技創新能力提升的協同機制、協同流程和協同方式等;在研究結論上,由于采用了不同的指標體系、數據資料和統計口徑,計算結果差異較大,部分出現相互矛盾的情況。本文以河北省為例,從協同創新視角,從投入產出的角度,對河北省高校科技創新能力進行了測算、分解與分析,重點建立省內外高校科技創新能力提升的協同創新系統及其協同創新機制,分析不同范圍高校科技創新能力提升的協同創新演化動態過程,為客觀評價我國高校科技創新能力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2實證結果及其分析
2.1實證結果
以國家統計局提供的國家數據(NationalData)為基礎,利用DEAP2.1進行我國2003~2011年高校科技創新能力評價。考慮到指標選擇的科學性、合理性和可行性,本文選擇了普通高等學校在校學生人數(單位:萬人)、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單位:萬元)和普通高等學校教職工總數(單位:萬人)為投入量,選擇國內專利申請授權量(單位:項)、技術市場成交額(單位:億元)和公有經濟企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數(單位:人)。由于2011年教育性財政經費沒有數據,因此,利用插值法得到了2011年各個省份教育性財政經費。另外,沒有統計西藏自治區技術市場成交額,因此,本文只評價除西藏外的30個省份單位2003~2011年高校科技創新能力。
2.2結果分析
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研究
摘要:構建跨學科教師團隊協同指導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為了構建跨學科教師團隊,有效地協同指導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應注重頂層設計,構建制度保障;加強全員參與,探索協作指導的路徑與方法;明確師生職責,恪守學術道德。
關鍵詞:跨學科教師;大學生;科技創新
跨學科教師協同指導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是指以創新人才培養為前提,不同學科教師組建指導教師團隊,圍繞某學科科技創新活動,在課堂創新教育和課外創新實踐過程中,共同擬訂指導計劃,依據教師各自專長,共同開展大學生科技創新教育。大多數普通高校,指導大學生科技創新訓練項目的主要是本學科教師,很少組建跨學科教師指導團隊。而在項目指導過程中,教師經常會遇到其他學科的專業知識問題,僅憑自己閱讀資料很難深刻理解,亟須相關學科教師的專業幫助。明確跨學科教師協同指導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的理論內涵和內在機理,構建有效的實施方案和保障措施,有著重要的研究意義和實踐價值。
一、跨學科教師協同指導大學生科技創新的意義
(一)高校自身發展需要:整合、優化與提升內部資源
一般情況下,高校的二級學院(系部)分別負責組織、培訓和指導本學院(系部)學生參加各級別科技創新活動,學院(系部)之間往往很難共享培訓和指導資源,比如競賽場地、培訓資料等。借助跨學科教師協同指導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的時機,每個學院(系部)獨具特色和優勢的內部資源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實現有效的共享、整合和優化,提升內部資源使用的效率。正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報告中指出的,“取得優異成績的機構,正是那些善于以靈活方式和合作精神開展跨學科界限的教學的機構”[1]。因此,加強跨學科教師協同指導符合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的要求,也是高校不斷實現自我突破、自我發展的迫切需要。
高校教育扶貧與專業集群建設研究
摘要:西安思源學院緊密圍繞區域脫貧致富需要和產業發展需求,通過構建專業集群協同管理機制、構建專業集群資源協同配置機制和構建專業集群師資協同培養機制,培育和建設專業集群,落實扶貧攻堅和區域產業發展的大政方針,提升了辦學水平和優勢,確立了學校在地方的重要辦學地位。
關鍵詞:應用技術高校;教育扶貧;區域產業;專業集群
教育部等三部委聯合頒發的《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指出,高校要緊密圍繞產業鏈、創新鏈整合專業設置,建設全覆蓋的校企合作特色專業集群。[1]這表明國家將專業集群作為應用技術高校發展的重要內容。經典反貧困理論中的“人力資本”理論和“可行能力”理論共同闡釋了教育扶貧與區域產業相互融通的路徑———培養“有志”且“有智”人才。應用技術高校應貫徹黨的教育扶貧方針,依據區域產業集群和行業領域對學科專業進行調整,促進交叉學科發展,構建專業集群辦學模式,豐富專業集群辦學內涵,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一、本文涉及的一些概念界定
(一)應用技術高校。本文所指的應用技術高校是在教育部的指導下,由地方高校向應用型轉變而形成的高校。應用技術高校面向區域和行業培養急需的應用型人才,其所培養的人才既能掌握現代社會生產、建設與服務一線從事管理和操作的各種高級技能,還具有將高新科技轉化為生產力的能力。[2](二)教育扶貧。指出,扶貧必扶智。[3]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就是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接受良好教育。教育扶貧旨在提高人的素質,激發貧困人群脫貧致富的主觀2018年第8期LNGZXBVol.20,No.8能動性。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為首的54所高校率先提出高校開展貧困地區教師培訓、民眾技能培訓和基層干部培訓等為內容的《高校參與脫貧攻堅倡議書》。[4](三)專業集群專業集群的概念已逐步引起國內學者的關注,但相關文獻較少。部分學者仍以專業群的概念定義專業集群。為近一步擴大應用技術高校專業建設與產業對接范圍,有針對性地提高培養質量,有學者提出了“校際專業集群”的概念:以一所或幾所應用技術高校的特色專業群為核心,聚集區域內其他高校的相關專業,形成跨組織的更大的專業群。該概念闡明了專業集群的內涵。
二、西安思源學院專業集群建設實施路徑
區域創新系統中政府作用研究論文
論文摘要:政府是區域創新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憑借其特殊的身份完成其他創新主體無法實現的系統功能。文章通過對發達國家政府在區域創新系統中發揮作用的研究,分析了我國政府在區域創新系統中應發揮的作用,得出了結論。
論文關鍵詞:區域創新系統;政府;作用
一、引言
區域創新系統就是在一定區域.由生產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門和服務機構等創新要素形成一定的組織結構和空間結構.旨在通過創新組織結構和空間結構自身組織及其與環境的相互作用實現合理配置資源、優化產業結構、提升區域整體競爭優勢、大力促進區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有機整體。
區域創新系統強調的是把整個區域看作是一個有機的創新系統在這個有機的創新系統中各行為主體在協同創新的過程中,各自發揮著不同的作用。政府是區域創新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憑借其特殊的身份完成其他創新主體無法實現的系統功能。我們必須認清政府在區域創新系統中所發揮的作用.確保政府科學實施區域公共政策選擇和制度創新.著力為區域創新活動提供創新的環境,營造創新的氛圍,通過激勵性政策、引導性政策、保護性政策、協調性政策等.從宏觀上為區域創新創造制度上的條件,以維持區域創新系統的正常運行,最終達到促進區域經濟乃至國民經濟的持續、健康、穩定發展的目標。
二、區域創新系統中政府的作用
科技創新的困境與出路
摘要:我國經濟發展進入了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換的新常態,特別是經濟增長的動力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換,更主要依靠科技創新。科技創新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經濟發展新常態對科技創新提出了新要求。新常態下,科技創新理念的缺失、人才的缺乏、源動力不足等現實困境成為制約經濟增長的瓶頸。只有繼續推進科技體制改革,做好頂層設計并落到實處,才能發揮科技創新在全面創新中的引領作用,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
關鍵詞:新常態;科技創新;成果轉化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后,經濟增長放緩,世界各國都在力圖尋求經濟復蘇和發展的新模式。特別是2009年美國提出了“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后經濟可能遭受的緩慢而痛苦的恢復過程”[1],稱之為“新常態”。這一表述得到了國際社會的認同,而任何一個國家在金融危機之后也都在邁向新常態。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國經濟發展也進入新常態。與舊常態相比,新常態不僅是經濟增長速度的調整,也是經濟結構、經濟發展動力的變化,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成為我國“十三五”時期貫穿全局的大邏輯。
一、科技創新是新常態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縱觀世界,經濟與科技發展的歷程表明,科技創新是保持經濟持續增長的動力源,科技創新能力強的國家,也都是經濟強國。特別是金融危機之后全球經濟發展出現的新常態,主要的發達國家和新興經濟體都適度調整了發展模式,如德國工業4.0戰略、美國再工業化戰略等,長期累積的科技創新能力使得產業創新能力很強。因此,這些國家能在危機之后轉危為安,實現恢復性增長。而一些以資源開采為主的國家,依賴石油開采發展經濟,產業的技術創新能力不強,在經歷經濟衰退之后,很難實現經濟再增長。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也表明只有科技創新才能推動經濟社會的穩步發展。特別是全球金融危機之后,2010年我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有關數據顯示,從2010年到2014年,雖然我國的GDP增長率逐年下滑,但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為26%[2],中國經濟是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我國經濟的穩步增長與近年來持續的科技創新密不可分,21世紀以來,我國不斷加大科技投入,2013年、2014年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比重分別為2.08%、2.1%,而國內經濟發展較快的省份,北京、上海、天津、江蘇、廣東、浙江、山東、陜西等省份的研發投入強度均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可見,研發投入強科技創新能力就強,經濟發展就快,科技創新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新常態是對國家發展趨勢的新認識,是對經濟發展速度放緩之下實現經濟穩步增長、成為世界強國的正確選擇。而無論是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還是產業結構的調整,以及增長動力的變化,都必須以科技創新為支撐。2015年10月十八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指出,“十三五”時期要“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加快形成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體制機制和發展方式”,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其中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在全面創新中的引領作用。因此,經濟發展的新常態對科技創新提出了更高要求,科技創新也為更好地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提供了動力。
二、新常態對科技創新提出的新要求
藝術設計教學改革論文10篇
第一篇: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改革的思考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社會背景下,我國藝術設計教育得到了迅猛發展,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而全球范圍內的藝術設計產業的蓬勃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我國藝術設計教育的不斷創新和改革。面對越來越高的人才需求,我國教育管理部門以及地方政府給予了藝術院校很多優惠政策,為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基礎,促使藝術設計教學向著更加成熟、完善的方向發展。
一、藝術設計學科教學問題分析
當前藝術設計教學雖然呈現出蓬勃的發展態勢,但是仍然存在一些明顯的教學問題,主要體現在如下兩個方面:第一,藝術設計的課程體系設計不夠科學。課程體系的合理設置,對于學科教育教學工作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也是培養出高素質人才的必要基礎。但如今,我國高校的藝術設計專業在學科設置方面,存在專業公共課與基礎課、專業課與實踐課設計安排不合理的現象。特別是藝術專業課的設置比例遠遠高于其他文化課程。這種課程設置方式嚴重影響了學生對相關文化知識的掌握,造成知識結構的不平衡,還會影響到自身知識、技能以及創新思維的拓展能力,容易形成固定、僵化的學習模式。第二,藝術設計專業教學過程中,有些教師對計算機等電子設備的使用過分重視,缺乏對學生的知識理論和手繪能力的培養。在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電子設備已經成為人們生產生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極大地推動了社會進步。但是如果藝術類學生在進行設計時,過多使用繪圖軟件,并大量使用已有素材展開設計,則不利于自身能力的提升,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自身思維模式的發散和創新,學生也很難感受到親自動手繪制設計圖中的喜悅感和成就感。過于依賴電子設備進行的設計活動,嚴重影響了學生的作品整體設計效果,普遍存在作品僵硬、單調、枯燥、膚淺等缺點。除此之外,由于電子設備可以幫助設計專業學生完成難度較大的繪制工作,但同時也會造成學生不去對理論知識進行深層次挖掘,從而導致設計的作品缺乏情感和內涵。在如今的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更加重視實踐研究,忽視對設計理論的深度思考,導致教學學術氛圍不夠濃厚。部分教師在開展實踐教學行為時,僅僅是要求學生根據傳統的教學素材開展設計,沒有注意到這種教學方式很難滿足社會實際需求,進而使得學生在步入社會后難以發揮在校所學的技能。
二、設計藝術專業教學改革整體思路
在藝術類專業院校中,開展教學改革和創新措施,對于高校未來的發展具有深遠影響。創新是一切發展不竭的源泉,特別是藝術類專業院校,更需要培養教師和學生的創新意識,才能滿足社會和時展的需求。藝術設計具有自身的教學規律,在規范制度的同時,還要給予教師和學生充分的自由空間。具體思路如下:首先,以學校的制度性約束作為達成目標的手段,對藝術設計課程體系進行設計科學規劃。在制度規范階段,必須保證制度具有可實施性,管理者需要具有戰略眼光,從宏觀上對藝術設計專業的課程體系進行科學規劃。藝術院校是教學計劃的制定者,需要充分體現出全局觀,遵循以人為本的理念,重點突出學科的專業性和特殊性,對課程的整體規劃需科學有效。制定教學計劃時,還要注意到課程之間的關聯性和交叉性。針對不同環節的教學活動,比如說基礎教學、專業教學以及實踐教學,還需要管理者進行妥善安排,層層遞進。其次,以教師的自主性設計為教學主導,將理論知識、手繪訓練與電子設備輔助教學相結合。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采取何種講解方式、課程怎么設置、如何對學生進行引導,都是教師的職責,藝術設計院校需給予教師充分的信任和空間去開展。教師可以在教學中根據不同情況進行具體安排,在充分完成理論部分教學內容與基礎手繪訓練的基礎上,合理利用計算機等電子設備進行輔助教學。不同的學生對藝術有著不同的理解,教師要對教學方式做到充足把握,根據自身的教學經驗,采取更加有效的教學模式,以此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和學生的藝術表現能力。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充分發揮自主性,所有的教學活動緊緊圍繞學生實際情況開展,學校制定制度只是起到約束性和服務性的作用。教學活動是否成功,取決于學生的學習是否達到預期效果、是否能形成良好的獨立思考意識和創新能力、是否具有良好的團隊合作和溝通能力。如果最終達到了制定的教學目標,那么說明教學環節和教學過程是可行的,具有實用價值;而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就需要對問題和影響因素進行查找,并提出解決辦法。
- 上一篇:財務審計論文范文
- 下一篇:班級文化建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