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同創新范文
時間:2023-04-11 15:31:4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協同創新,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其中,最引入矚目的要數“中瑞對話2016”教育子論壇:不僅邀請中瑞教育界、企業界代表,以“攜手共進、協同創新”為主題展開對話討論,還實現了“中瑞對話”啟動以來,教育合作項目的首次落地。
協同發展 探尋創新人才培養成功模式
“瑞士是世界上最具創新優勢的國家之一,當前,中國正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創新的關鍵則是人才。”論壇一開場,主持人、貴州商學院院長武鳴開宗明義,談到了對本次對話交流的期望。他表示,本次論壇將主題確定為“攜手共進、協同創新”,就是為了推進黔瑞合作,引入成功模式。
“強調要把中國的創新戰略和瑞士的創新優勢相結合,這正是協同創新的核心要義。”貴州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省文史研究館館長顧久在致辭中表示。
論壇上,瑞士盧塞恩酒店管理學院董事會主席烏爾斯?馬斯哈特分享了培養創新型人才的秘訣:“教學、陪伴和成功,是我們成功模式的三個關鍵詞。我們承諾以‘未來為導向、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和課程內容培養年輕人;我們陪伴學生,幫助他們成為有能力、熱情和成功的管理人才。”
作為世界一流的酒店管理教育院校,瑞士盧塞恩酒店管理學院已在新加坡、斯里蘭卡、泰國設有分支機構。貴州商學院則是其在中國的第一個合作伙伴。“這是雙方共贏的選擇。”烏爾斯?馬斯哈特說:“這次來參與中瑞教育對話,也是為了表達我們進一步走向全球市場的決心,希望在中國找到更多的合作機會。”
“簽訂合作項目協議,對貴州商學院來說只是轉型發展、協同創新的第一步。”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管理學部委員牟延林認為,“協同創新”的關鍵,是讓瑞士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模式適應中國的土壤、貴州的生態。“建議結合‘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培養商科類的拔尖創新人才、商科專業的國別研究人才、商科大類的國際組織人才、商科專業背景非通用語種人才、商科領域的來華友好學者五類人才。”
重慶工商大學校長孫芳城則結合自身經驗,提出了培養創新型人才的建議。他認為,高校轉型發展,最重要的是做好人才培養的頂層設計,在新形勢下,培養創新型、應用型人才是當務之急。建議加大教學范式改革,制度先行倡導“工匠精神”,強化教學過程的監控,更要讓教師科研的成果進入課堂。
產學合作 共建平臺培養行業精英
“三分之二的瑞士年輕人初中畢業之后,進入職業教育學校。而這三分之二的人實行雙軌制培養,即他們一個星期里面有三到四天在企業里學習工匠的技術。”瑞士西北應用科技及藝術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魯迪?紐茵茨認為,產學研合作是培養行業精英的最好路徑。
“酒店行業更重視基層實訓,在實踐中培養專業技能,鍛煉與人溝通的能力。”貴陽凱賓斯基大酒店總經理溫立克說,“讓學生在實踐中了解這個行業,認識自己的職業興趣,而不是畢業工作幾年了,才發現這不是自己的職業理想。”
溫立克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貴陽凱賓斯基大酒店與貴州商學院等4所院校簽訂了產學合作協議,提供15%-20%的崗位供學生實習。他認為,這種實訓教學的模式,能夠培養出優秀的酒店管理人才。
瑞士伯爾尼應用科技大學則鼓勵學生參與全球市場的項目策劃,并分享觀點,碰撞出新的火花,再將創意轉化為成果。“我們項目實施的地方,人們的生活水平提升了,居住環境也得到了改善,生活更為便利,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變得更為和諧。”成功參與中國鄉村景觀設計項目的運作,讓瑞士伯爾尼應用科技大學教授畢瑞華更加堅定產學合作的人才培養理念。
“以一種可持續的方式讓學生認識到可持續的重要性。”這是瑞士南方應用科技大學教授伯樂在對話中分享的觀點。“在分辨什么是垃圾、什么是浪費中,讓學生思考從產品設計到產品生產、消費等全過程需要怎樣的綠色發展方式。”
對貴州商學院而言,這樣的討論,對于提高教學水平、明確辦學定位具有重要意義。“在黔瑞攜手、綠色發展這一時代背景下,借鑒國內外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經驗,引進國內外優質的教育資源,實現教育攜手和協同創新,標志著學校對外開放辦學邁出了關鍵的一步,也意味著學校將從瑞士引入先進的理念,實現辦學水平的提升。”貴州商學院黨委書記涂小亭說。
商旅同行 為旅游提質轉型培養專業人才
瑞士盧塞恩酒店管理學院、瑞士西北應用科技及藝術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瑞士伯爾尼應用科技大學、瑞士南方應用科技大學等高校,在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景區規劃等領域都具有深厚的積淀。論壇上,這些高校學者分享了成功項目,為貴州提供了有益借鑒。
例如,中國云南沙溪古鎮項目,正是由瑞士聯邦政府和瑞士理工大學的支持,瑞士伯爾尼應用科技大學的師生以“生態文明、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具體策劃和執行的項目之一。
“保留古韻的同時,充分挖掘當地文化特色。將古色古韻的文化和完美的自然風光開發為旅游產品,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畢瑞華說,這個項目的中堅力量正是旅游專業的學生。通過參與大型項目,這些學生獲得了大量經驗,成為行業的頂尖人才。
反觀中國,旅游業的快速發展,卻缺乏專業人才作為支撐。國家旅游局原局長邵琪偉用一組數據,直觀地展現了中國旅游人才培養的嚴峻性――
每年新增旅游就業崗位約60萬,但旅游職業院校每年畢業生僅30萬人;
全國近80%的旅游從業人員沒有系統接受過旅游相關專業和職業技能的教育培訓;
全國每年約1600家新建酒店投入使用,其中星級酒店人才缺口超過10萬,崗位滿足率不到40%。
……
邵琪偉說,中國旅游行業缺乏具有“工匠精神”的專業人才。而瑞士在旅游人才的培養上,有許多值得學習的經驗,例如專門培養應用型人才,課程設計突出應用型、實踐教學體系不斷完善,以及打造國際化、行業化的師資隊伍等。
在當前的市場需求和形勢下,大力發展旅游職業教育是緩解旅游人才需求瓶頸的有效途徑,如何結合新形勢、新趨勢、新業態,加大旅游專業人才培養的改革創新?這一話題引起邵琪偉、牟延林、武鳴等嘉賓的熱烈討論。
“結合教育規律,創新旅游人才培養模式;結合市場需求,創新優化專業結構;結合行業需求,創新實踐教學;結合企業需求,創新校企合作模式;結合對外開放,創新國際合作水平。”邵琪偉的回答獲得對話嘉賓的一致認同。
篇2
關鍵詞:企業協同創新;研究綜述;研究方向
知識經濟時代和全球化的到來,使得市場競爭日益白熱化,同時也加劇了資源的相對緊張。在這一背景之下,如何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并增強創新能力就成為了企業非常關注和重視的問題。而協同創新正是有效的方式之一,牟明善(2006)指出:美國企業研發投資回報率平均為26%,有協同創新的大企業投資回報率高達30%,有協同創新的小企業投資回報率更是高達44%,而沒有協同創新的企業研發投資回報率只有14%。由此可見,協同創新對于企業創新能力的提高至關重要。
然而事實是在學術界和企業界對企業協同創新的研究和重視都不夠;一方面,學術界對于企業層面的協同創新研究力度不夠,從中國期刊網絡總庫收錄的文獻情況來看,研究企業協同創新的文獻還不到研究協同創新文獻總數的5%(由每年的協同創新文獻總數與企業協同創新文獻數計算出)。可見,對于企業層面協同創新的研究還沒有引起學者們的足夠重視。另一方面,從企業本身來看,企業管理和決策者對于創新的關注重點仍然是創新要素本身,如高素質科技人才、資金、制度和文化支持等等。很少有企業管理者真正認識到企業各創新要素之間的非線性協同創新效用。由此可見,企業本身對協同創新的重視也不夠。因此,無論是從理論上來看還是實際應用上來看,企業協同創新的研究都有著巨大的意義和必要性。
為了更加清晰地認識把握協同創新以便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本文在總結歸納國內外關于協同創新的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企業層面的協同創新進行述評,指出現有研究的不足以及未來的研究展望。
以實現途徑為依據,企業協同創新的研究可分為內部協同創新和外部協同創新。外部協同創新的實現主要取決于企業組織與其它相關主體之間的協同;內部協同創新的主體是企業組織本身,其實現依賴于企業內在要素之間的協同。
1 外部協同創新研究綜述
關于外部協同創新,國內外學者的研究主要從橫向協同創新和縱向協同創新兩個方面展開研究。其中,橫向協同創新主要是指橫向企業主體間的協同;縱向協同創新主要是指產業鏈上企業主體間的協同。具體研究如下表:
1.1 橫向協同創新
關于橫向協同創新,國內外學者主要圍繞各主體橫向協同創新模型與運行機制、模式、績效等展開研究。梁艷等(2006)具體地研究了大中型制造企業的全面協同創新管理模型。同樣地,張波(2010)則是研究了中小企業的協同創新模式,其包括企業間協作模式等互相關聯的五種方式。呂靜等(2011)也是研究了中小企業協同創新的模型,這一模型中包含政府、客戶、競爭對手等多個主體。張瓊瑜等( 2012) 運用多CAS(復雜適應系統)理論建立了產業集群協同創新的動力機制。程亮(2012)則是研究了橫向協同創新的代表性方向:產學研的協同創新機制完善,即企業、大學和科研機構之間的協同。與之相類似,駱楊等(2012)則是研究了產學研協同創新的知識管理。
1.2 縱向協同創新
關于縱向協同創新,研究的方向可大體分為三類:一是關于客戶協同創新的研究,二是關于供應鏈協同創新的研究,三是關于協同創新的問題、條件和作用的研究。
1.客戶協同創新的研究。王偉立等(2008)研究了客戶協同創新中人員分配的建模,提出在客戶創意族的基礎上建立客戶人員分配矩陣;考慮到客戶協同創新的績效,趙川等(2009)研究了基于BP神經網絡的客戶協同創新評價,從過程、效率和效益三個維度立體地評價酷虎協同創新的績效。王靜等(2009)則是著重地研究了客戶協同創新的實現機理,用創意孕育階段、創意明晰階段和最終創意形成階段三階段模型構建客戶協同創新系統。與前幾位學者研究不同的是,張雪等(2011)則是從博弈論的角度研究客戶協同創新達成的合作博弈。包括博弈條件,最終合作均衡等方面的分析。
2.供應鏈協同創新的研究。李志宏等(2006)研究了供應鏈協同創新管理的問題,但其研究對象為中國民營企業,他從民營企業發展路徑等角度分析了協同創新的管理問題。何勇等(2007)也研究了供應鏈協同創新的管理模式,其研究的中心問題是在退貨政策模式下供應鏈的創新,指出供應商和銷售商應該分擔一定的創新成本。與客戶協同創新的研究類似,孫晶等(2010)研究了供應鏈協同創新的績效評價體系,其核心是用平衡計分卡的方法評價供應鏈協同創新的績效。
3.協同創新的條件與作用研究。唐麗艷等(2009)研究了科技中介對科技型中小企業協同創新網絡構建的作用,包括人才、資金和信息等層面的研究。關于協同創新作用的研究包括人才培養、企業能力和競爭優勢等方面。金利平等(2011)則是研究了網絡組織協同創新模式和實現路徑。張方(2011)從熵理論和耗散結構論的角度分析了協同創新對企業競爭優勢的影響,指出了協同創新的創新知識溢出效應、創新網絡協同效應等對企業競爭優勢的作用。張永康(2012)研究了協同創新條件下的人才培養機制。指出了協同創新對人才培養改革等方面的作用。冉龍等(2012)則是通過吉利汽車的縱向案例研究描述和分析了企業如何通過協同創新實現技術追趕。
2 內部協同創新研究綜述
企業內部協同創新研究的核心是企業內部各要素之間的協同路徑與協同效果。國內外學者的研究既有理念、模型的研究,也有實證性的研究。其研究大致分為理念和模型研究和實證研究。具體研究情況如下表:
2.1 理念和模型研究
這一類的研究理論性傾向比較明顯,具體有內部協同創新的條件與作用研究、企業內部各要素之間協同研究(以技術與市場協同研究為最多)和企業內部要素協同創新模式模型研究三大類的研究。
1.內部協同創新的條件與作用研究。李穎明等(2002)研究了協同效應在企業競爭優勢的作用,指出無形協同對競爭優勢的巨大作用。同樣地,應可福等(2004)也研究了協同效應在企業集團管理中的作用。提出了組織協同、財務協同、資產協同等七種協同效應。程虹等(2006)則是研究了協同知識創新對競爭優勢的作用。許強等(2010)則具體研究了母子公司組織協同、知識協同對創新績效的作用。金濤等(2012)則是具體地研究了服務外包企業的協同創新,指出了內部協同創新對其國際競爭力的巨大作用。賈廣敏(2013)則是更加具體地研究了企業戰略協同的作用,指出了戰略協同效應對企業經濟效益的作用。
2.企業內部各要素之間協同研究。陳勁等(2005)研究了技術與市場的協同,指出了在戰略、水平、組織層次技術創新與市場創新的協同架構。陳勁在同年還研究了技術與市場協同創新管理,同樣指出了技術與市場協同創新管理架構。陳勁等(2006)進一步研究了中國企業技術和市場協同創新,指出了中國企業技術與市場協同創新機制內在聯系。饒揚德(2008)則是研究了市場、技術與管理的三維協同創新,提出了三維協同創新的協同結構。辛沖等(2011)則是研究了企業組織與技術的協同創新,指出了組織主導型等三種協同創新關系。
3.企業內部要素協同創新模式模型研究。張剛等(1997)研究了技術、組織和文化的協同創新模式,構建了包括戰略選擇、技術創新、組織創新等要素的企業技術、組織與文化的協同創新模式。陳勁等(2006)研究了企業集團內部協同創新機理,構建了協同創新與創新績效關系的概念模型。鄭剛等(2008)研究了全面協同創新的模型,構建了一個包括接觸、競爭、合作、整合、協同的五階段全面協同過程模型。陳元志(2012)則是以寶鋼為研究對象研究協同創新分析模型,構建了包括知識協同、戰略協同和組織協同的寶鋼協同創新分析框架。謝旭光等(2013)則是研究了基于協同學的核心競爭力轉化模型,構建了包括免疫能力、創新能力和盈利能力的組織核心競爭力隱性序參量轉化模型。
2.2 實證研究
這一類的研究以一系列碩博論文為代表,用實證的方法研究企業內部協同創新的影響因素及協同創新的作用。王方瑞(2003)研究了技術與市場協同創新管理架構,用案例分析和問卷調查等實證方法構建了技術與市場協同創新管理架構模型。鄭剛(2004)則是研究了基于TIM視角的各創新要素全面協同過程,通過對創新要素全面協同的影響因素的因子、回歸分析,構建了各創新要素全面協同程度與創新績效相關性模型。陳光(2005)則是直接研究了企業內部協同創新,通過對各類企業的問卷調查及數據實證分析,得出了通過協同創新企業可以顯著提高其創新績效,且協同度與創新績效正相關等結論。謝芳(2006)則是研究了企業集團內部協同創新機制,通過實證分析構建了協同創新影響因素模型。白俊紅等(2008)研究了企業內部創新協同及影響因素,通過因子分析驗證了創新協同機制形成的主要影響因素。劉國龍(2009)則是研究了協同創新對產業成長的促進作用,通過實證研究指出了產業內部對象創新系統的協同機制。王建偉(2010)則是具體地研究了協同產品設計的任務管理,通過實證研究完善了協同產品設計流程。杜寶蒼(2011)具體地研究了知識型員工協同知識創新,指出了協同團隊在協同創新中的重要作用。與之類似,劉彪等(2012)是從員工協同創新角度研究信息系統服務價值,通過假設驗證構建了員工協同創新與信息服務的關系模型。
3 研究不足與展望
綜上所述,企業層面的協同創新問題已經成為了學者們關注的重點之一,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仍需要指出的是,協同創新在研究的思路與方法、系統性和研究對象方面還需進一步的完善和研究。
3.1 研究思路與方法
首先,協同創新的實證研究比較少,特別是案例研究。企業協同創新研究的現實目的就是為企業創新能力的提高提供借鑒,如果研究能夠將理論與企業實踐相結合進行案例研究,如選取兩個典型企業(其中一個協同創新績效較好,另一個則較差)進行對比研究,則研究的可行性和科學性會有所提高。
其次,在現有的實證研究中,研究方法與思路還有所欠缺:協同創新研究的對象是企業即是組織層面,而現有的一系列實證研究的碩博論文和期刊論文中的問卷設計都是針對個人的,因此這就出現了研究的對象與問卷調查的對象不統一的問題,如何解決這一矛盾并開發出科學的問卷調查設計是今后學者們應該關注的一個問題。解決了這個問題,實證研究的科學性和現實意義會進一步提升。
3.2 研究的系統性
一方面,關于協同創新的思路、模式、機制等基本理論問題沒有較為一致的認識和結論。在外部協同創新的研究中,縱向研究以客戶和供應鏈的協同創新研究為核心,但其研究思路及理論依托幾乎都是各執一詞,甚至是完全不同的研究思路及理論依據;在內部協同創新的研究中,技術、市場、戰略、制度、文化等協同要素到底是以什么樣的方式和機制協同或者說這些要素對協同創新績效的作用機理是什么,這些方面的研究也沒有形成較為一致的認識和結論。因此,協同創新的系統性和整合性研究是今后的研究方向之一。
另一方面,內部協同創新與外部協同創新的整合程度不夠。無論是外部還是內部的研究,其目的都是為了提高企業整體的創新績效,而明顯地企業的創新績效并不單純取決與內部協同因素或者外部協同因素。因此,如何整合和協調內外部協同創新的研究,為企業協同創新的研究提供一個一般式的研究范式也是今后研究的一個方向。
3.3 研究對象
一是現有的研究對象主要集中在制造業等傳統產業上,很少有以金融業、咨詢服務業等新興現代服務業為研究對象的。而現實是這類行業因為客戶需求的特殊性,會對技術市場等要素的協同要求更高。因此,以現代服務業為研究對象,探索出適合其特殊性的協同創新模式也是將來的研究方向之一。
二是在外部協同創新的研究中,應該有更多協同主體。除研究得較多的客戶、供應鏈、產學研三大主體外,協同創新的研究應該考慮更多更廣的主體,這樣能夠增強外部協同創新研究的全面性和科學性。
參考文獻
[1] 牟明善.協同創新是國際企業發展主流———美國和歐盟政府鼓勵創新的做法值得借鑒[N].濟南日報,2006 ( 011)
[2]梁艷等.大中型制造企業全面協同創新模式研究[J].商業時代,2006,(28):42-43
[3]張波.中小企業協同創新模式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2):5-8
[4]呂靜等.中小企業協同創新及模型分析[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1,(3):81-85
[5]程亮.論我國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的完善[J].科技管理研究,2012,(12):16-18
[6] 駱楊等.基于產學研協同創新的知識管理研究[J].學術探討,2012,(5):343-344
[7]張瓊瑜等.基于CAS理論的產業集群協同創新動力機制構建[J].商業時代,2012,(11):115-116
[8]王偉立等.客戶協同創新中人員分配建模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2):188-189
[9]王靜等.客戶協同創新實現機理及應用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9,(13):1-4
[10]趙川等.基于BP神經網絡的客戶協同創新工作評價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7):164-167
[11]Gail L.Rein. "From experience: Creating Synergy between Marketing an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J].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2004, 21(1/2):33-43.
[12]何勇等.供應鏈協同創新管理模式研究[J].管理科學,2007,(5):9-13
[13]Suechin Yang, Hsin-Hong Kang.” Is synergy always good? Clarifying the effect of innovation capital and customer capital on firm performance in two contexts”[J].Technovation, 2008, 28(1):667-678.
[14]唐麗艷等.科技型中小企業與科技中介協同創新網絡的構建[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9,(20):79-81
[15]全利平等.協同創新網絡組織實現創新協同的路徑選擇[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1,(9):15-18
[16]張方.協同創新對企業競爭優勢的影響[J].社會科學家,2011,(8):78-81
[17]冉龍等.協同創新與后發企業動態能力的演化[J].科學學研究,2012,(2):201-206
[18]應可福等.企業集團管理中的協同效應研究[J].華東經濟管理,2004,(5):135-137
[19]許強等.母子公司組織協同、知識協同與創新績效的關系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0,(16):143-146
[20]賈廣敏.企業戰略協同應用研究[J].價值工程,2013,(2):164-166
[21]陳勁等.中國企業技術和市場協同創新機制初探———基于“環境-管理-創新不確定性”的變量相關分析[J].科學學研究,2006,(4):629-634
[22]饒揚德.市場、技術及管理三維創新協同機制研究[J].科學管理研究,2008,(4):46-49
[23]辛沖等. 企業組織與技術的協同創新研究[J].研究與發展管理,2011,(1):37-43
[24]張鋼等.技術、組織與文化的協同創新模式研究[J].科學學研究,1997,(2):56-61
[25]陳元志.寶鋼的協同創新研究[J].科學學研究,2012,(2):195-199
[26]王方瑞.基于全面創新管理的企業技術創新和市場創新的協同創新管理研究[D].浙江大學碩士論文,2003
[27]鄭剛.基于TIM 視角的企業技術創新過程中各要素全面協同機制研究[D].浙江大學博士論文,2004
[28]陳光.企業內部協同創新[D].西南交通大學碩士論文,2005
[29]謝芳.企業集團內部協同創新機理研究[D].浙江大學碩士論文,2006
[30]白俊紅等.企業內部創新協同及其影響要素研究[J].科學學研究,2008,(2):409-414
[31]劉國龍.協同創新促進產業成長機制研究———基于產品創新、工藝創新和市場創新三螺旋視角[D].武漢理工大學碩士論文,2009
篇3
對于紡織材料的發展方向,行業專家認為,消費者將越來越注重品質與時尚性的基本訴求、繼續注重產品功能性、更加突出產品生態性且強調資源循環利用。而織物新材料的使用、染整技術的革新、紡織服裝產業鏈上下游的共同合作,將是產品開發創新不可逾越的必經之路,協同創新勢在必然。為此,我們采訪了幾位參會企業代表,從產品開發的視角來探討創新之道。
跨界融合,時尚先鋒
張劍鋒 山東南山紡織服飾有限公司精紡研發中心設計師
面料開發是一個非常講究速度與激情的工作,我們更需要跨界融合、協同創新,國家紡織品開發基地“成員日”活動給我們面料開發人員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平臺。在“成員日”活動上,既有不同行業專家們的現場演講與探討,又有我們產業鏈學員之間的熱烈交流。作為面料設計開發人員,每次參加這類活動我都有三大收獲:首先是學習最權威的前沿知識,比如趨勢、色彩、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等;其次學員之間的交流能夠相互借鑒和提高,往往一個不經意的火花,就是一款暢銷產品的靈感來源;最后,南山是專注于精毛紡的企業,而基地企業成員也都是行業中的優秀創新企業,“成員日”活動能夠方便產業鏈不同領域達成協作,經常可以推出一些“跨界”的產品,比如粗紡精做、羊絨蠶絲、三防系列等。
在普通大眾的眼里,紡織是屬于枯燥的勞動密集型制造業,但是我們產的面料終究是要做成衣服讓顧客穿在身上的,而我們的顧客都希望自己是時尚的,那么作為面料開發人員,想要讓產品獲得客戶的歡迎,就必須要具備時尚產業從業者的眼界和自覺。
從這點來講,南山在研發體系建設和管理上有一個很好的經驗,那就是我們研發人員與市場人員一起拜訪客戶。研發體系里,前瞻性的市場趨勢和資訊是非常重要的,在這方面,南山除了通過一些常規的渠道,比如購買專業資料、參展、參加行業會議,甚至在意大利建立海外研發中心獲取一手資料,更為直接的是在制度上形成研發人員與市場人員一起拜訪客戶的規范。我們近距離獲得一個個具體品牌的特定消費人群的喜好,通過理解和消化客戶的觀點,對客戶做針對性的開發,而不是等客戶拿面料給我們仿樣或者閉門造車。
就個人所從事的工作來看,我們還必須有意識地增加自我的藝術文化修養。縱觀現在的國際大牌,像PRADA、GUCCI、ARMANI等,產品都是涉及服裝、香水、佩飾、化妝品等潮流消費品,并積極參與音樂、電影等文化活動,所以我們也應該努力在自身修養的提升上“跨界”。
協同作戰整合資源
李智慧 天諾光電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
天諾離子銀抗菌纖維是一個功能性服裝用的新型纖維材料,有著廣闊的應用領域與市場前景。我們的研發工作,除了繼續保持在抗菌材料領域的先進性外,更為重要的是應用領域的協同開發。
功能性服裝用新型纖維材料不僅要實現某些競技性能的要求,同時也要達到穿著的舒適性、美觀性。天諾離子銀抗菌纖維在應用上有一些自己的特點,比如纖維本身是有顏色的,在混紡過程中還有一些工藝上的要求等。如何使我們的產品快速造福消費者,這要求我們產業鏈上的各個環節協同作戰。借鑒“天絲”、“萊卡”及“天竹”的推廣模式,我們通過國家紡織產品開發中心與品牌服裝企業建立技術聯盟,并聯合紡紗、面料、服裝品牌、家紡品牌等優秀骨干企業發起抗菌纖維品牌聯盟,充分利用國家紡織產品開發中心的行業資源平臺和市場推廣平臺,形成以產業鏈為基礎的體系化研究、開發與應用推廣模式,致力于抗菌纖維的應用推廣,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
基地企業“成員日”活動,短短的兩天時間,我與很多對抗菌纖維感興趣的下游企業進行了深度交流,并且達成了一些共同開發意向。
用好加減法,細微處要效益
周湘祁 湖南華升株洲雪松有限公司總工程師
麻紡尤其是苧麻,是紡織產業當中一個非常小眾的門類,與棉、毛等其他領域相比較,它在技術和設備層面十分落后,所以我們在研發體系建設的戰略定位上必須立足特色、博采眾長、細分市場、善用加減法。像棉紡的一套新設備的引進,也就形成新的生產流程和工藝,能夠從棉花直接得到筒子紗,萬錠用工還不到二十人,這在麻紡上是很難想象的。這迫使我們在技術上要引用和借鑒棉麻,依靠自身的能力和苧麻的特色,根據市場的需求,在花型、工藝、后整理或者不同組份纖維混紡方面多下工夫。
我們不是國內最大的苧麻企業,但我們是產品最豐富的苧麻企業,歷年我們都會有產品在各類評比中獲獎,在去年的中國國際面料設計大賽中,我們獲得了男裝面料一等獎。我們的產品特點很難讓人模仿,也許看上去差不多的工藝流程,但做出來卻不一樣,秘密就在細微處。
苧麻產業主要依靠國際市場,由于地域和經濟形勢的不同,客戶的需求也在時刻發生變化:日本和歐美客戶的品質要求不同,奢侈品牌和快銷品牌要求的價格不一樣,經濟不景氣時客戶要求在一定質量標準下的降價。因此,我們在研發上針對不同客戶建立了相應的品管體系來應對,比如同樣一個面料品種,不同的客戶,我們可以用不同產區的原料,或者以一定比例的棉或粘膠來混紡,或者執行不一樣的品質要求,這也是我們的加減法。
通過參加“成員日”活動,我認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這對我們開發新產品非常有幫助。我們沒有染整,開發階段找合作染廠是不太容易的,但是有在活動中認識的基地企業朋友就不一樣,這樣我們一個坯布可以獲得多種不同的效果。還有今年3月的一次活動中,我與一個做棉類大提花的學員交流后,合作了“棉經麻緯”的大提花面料,也大獲成功。可以說“成員日”活動平臺為我們的“加減法”提供了大好的機會。
強大科研投入保障領先地位
高炳生 福建眾和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
我們是上市企業,主營高檔棉休閑面料,在國內棉紡行業中規模只能算一般,但是產業鏈較長,擁有織造、染整、成衣。作為法國PV展唯一的中國棉紡行業參展商,我們的優勢是在產品研發方面取得的原創成果層出不窮。
這得益于我們長期以來在研發上面持續穩定的投入。目前,我們已經形成擁有1500平方米面積、超過3000萬研發測試設備的完整研發平臺。董事會強調穩定的產品研發體制,每年在設備、人力上面的資金投入維持在銷售額的3%~5%。原創是需要底氣的,研發要靠實力說話,目前我們每月開發出的新產品在300塊以上,面對全球客戶可承諾一周內快速提品。
我們的產品50%左右出口,客戶對象都是國外的高端品牌,能夠得到這些客戶的認可,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重視知識產權,能夠進入PV就是一個證明。我們現在有幾十項國內國際專利和主要的國際檢測認證機構證書,這確保了我們的產品可以迅速進入國際市場。比如“羊毛(羊絨)棉”系列產品,一經推出,就很快進入國際市場。另外,我們的產品研發會議都會邀請在全球的十幾個銷售分支機構的同事來參加,企業內部上下游順暢溝通的直接結果就是我們的新產品銷量所占比例高。
參加基地企業“成員日”活動,我們希望在交流中獲得紡織染整的前沿技術,以保持我們在競爭中的領先地位。
研發要契合市場需求
陳瑾 江蘇新民紡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主任
研發工作的成果,最后還是要接受市場的考驗,我們新民的研發指導方針就是面對市場需求的變化,用新產品來引領市場。
最近幾年經濟形勢不好,而市場競爭更趨激烈,所以我們開發的方向就是價格適應度廣、市場接受度高的產品。比如我們有一款“中國流行面料入圍評審”的獲獎產品,組織采用五枚緞與呢地交織,一面是五枚緞的斜紋,一面是呢地的豐滿柔軟手感,而且使用普通化纖原料,花色漂亮,價格便宜,在市場上很快風行,到現在都還有很多企業在仿我們。
在我們企業的研發部門,有一個很重要的評判標準,那就是市場說了算。無論是高精尖的發明創造,還是點滴的小創意,客戶買不買單,利潤好不好才是最重要的。
背景鏈接
篇4
(一)國外協同創新相關研究
協同理論創始人Haken將協同定義為系統內各組成部分之間互相合作,使整個系統形成各組成部分所不存在的新質的構造與特性。自然界的協同與管理學上的協同在深層次上有很強的相似性,許多學者逐步把自然界的協同理念運用于管理學科。學者Ansoff在研究公司的多元化問題時提出戰略協同,第一次將協同的理念運用于管理學。隨后,Hiroyukiltami將Ansoff的協同理念細分為互補和協同效應。VeronicaSer-rano在協同理念的基礎上提出協同創新的概念,即各個創新主體要素進行涉及知識、資源、行為、績效的系統性的優化、合作、創新的過程。PeterGloor則著重指出協同創新是由自我激勵的主體通過合作實現共同的創新目標。
(二)國內協同創新相關研究
國內協同創新研究大致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以企業內部為研究重點的協同創新。郭斌等從系統、組合的視角出發,在對企業組合創新的研究中發現,組合創新的實質是企業在發展戰略的引導下,受組織和技術因素制約的系統性協同創新行為,并將其分為三個層次。陳勁等通過研究技術和市場協同創新過程,提出企業要進行有效的協同創新管理,就必須以協同創新功能為主線、以因子系統聯系為基礎建立全面、系統的協同創新管理架構。第二階段為產業集群方面的協同創新。許簫迪、王子龍基于戰略聯盟行為主體間的協同關系建立了企業協同創新模型,研究了確立戰略聯盟協同創新的目標前提,價值基礎及終止條件。萬幼清、鄧明然基于知識視角對影響集群協同創新績效的因素進行分析,建立了產業集群協同創新績效模型,認為產業集群內部企業間的知識基礎差異較大,擁有的知識類型也不同,說明產業集群能夠充分發揮企業間各方的知識基礎優勢,極大提高了協同創新績效。第三階段為基于產學研視角的協同創新。何郁冰探索構建了產學研協同創新的理論框架,認為“戰略—知識—組織”三位一體的協同創新模式是產學研的協同創新的基礎、核心和保證。許振洲等從知識流動視角出發,將產學研協同創新過程分為知識共享、知識創造和知識優勢,形成三個遞進演化階段,通過分析各階段運行的內在機理、產學研協同創新過程的協同特征,初步構建了基于知識流動的產學研協同創新過程的理論框架。
二、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的協同創新
對于產學研中形成的戰略聯盟,政府部門給出了概念界定: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是指由企業、大學、科研機構或其他組織機構,以企業的發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為基礎,以提升產業技術創新能力為目標,以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契約為保障,形成的聯合開發、優勢互補、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技術創新合作組織。對這一概念,我們可以從如下三個方面去理解:聯盟是各創新主體之間以解決重大需求為紐帶的協同合作的同盟,該形式與合同、協議等短期合作不同,與兼并及收購有很大區別;聯盟強調企業、大學、研究機構或其他組織機構之間協同合作,以提升產業技術創新能力為目標,以企業或行業發展的重大需求為目標,以解決問題和完成任務為形式;聯盟是聯盟成員以獨立法人的身份依法建立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契約關系,是一種相對穩定的、長期的協同合作關系,而不是基于某個產學研項目而建立的臨時、短期的一般性的合作關系。然而,戰略聯盟與協同創新并不是簡單組合就能產生協同效應的,只有當大學、研究機構向聯盟及其各創新主體之間創新要素系統性的整合到一定的程度后,才能形成聯盟各創新要素多邊協同和合作創新。因此,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是一種新的創新模式,其本質是一種重要的管理創新。它通過聯盟內部各創新要素之間以及各創新要素與內外部環境之間的相互競爭合作、相互依賴促進,驅使聯盟內創新資源在協同合作、共享的基礎上形成系統的創新機制,進而得到動態持續的協同發展。以系統的視角分析,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協同創新機理就是聯盟協同創新各主體、各組織內外部的合作方式與彼此關系的總和。包括各組成主體,以及系統與主體之間、主體與主體之間、系統與外部環境之間的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等關系的總和。
三、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協同創新機理
(一)協同創新體制
協同創新體制指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各主體之間以及主體與外部環境的關系。結合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的本質與“2011計劃”的實質內容可見當前主要的體制為:政府引導,企業、高校、研究機構自主協同合作體制。在這一體制中,企業是協同創新的需求方及投入方。企業雖具有資金、設備、營銷和市場經驗等能力優勢,但卻缺少基礎性原理知識和科技人力資源。Lee認為,企業參與協同創新的主要動機是獲取互補性研究成果、進入新技術領域及開發新產品。每個聯盟都是因為企業技術創新的重大需求,針對創新任務而開展,創新物質資源的投入和創新活動的組織,主要來自企業的組織。高校及科研機構是協同創新的智力提供者。其強大的基礎研究實力和專業人才儲備能很好地彌補企業在此方面的劣勢,而企業也能為其提供必要的研究經費和實用性研究指導。因此,在產業技術創新聯盟中傳統的技術轉移路徑正在發生改變,高校及科研機構已不再是由企業篩選技術、選擇合作被動參與方。根據“2011計劃”精神,“高校主動協同科研機構、企業開展深度合作的方式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尤其是建立協同創新戰略聯盟,應是一項重要的政策亮點”。政府起推動、引導作用。政府推動是政府根據國家或地方重大需求,通過行政和政策手段引導各主體根據實際緊密協同,在不同的層次、以不同的方式,積極推動體制改革,踴躍參與協同創新。對我國而言,政府的推動及引導作用越強,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協同創新的積極性就越高,共享資源越多,參與程序越深,互補性越強。另外,從西方的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發展看,風險投資起著重要的作用,甚至有研究認為風險投資是戰略聯盟運行達到成熟程度的一個重要的標志。然而,目前在我國尚未建立完善風險投資體制機制,隨著我國產業技術聯盟的發展,風險投資機構也將在產業技術戰略聯盟中占有一席之地。在這一體制中,核心關鍵要具備六個要素。
(1)需求牽引。即聯盟成立的根本原因,聯盟服務于誰或者什么重大需求,目的要很明確。
(2)問題導向。需求中存在什么層面的問題,這些問題涉及多個方面,靠某一組織無法完成。
(3)任務驅動。各創新主體具體要完成的任務,各創新主體之間以系統方式有邏輯地整合,實現多邊的協同。
(4)要素整合。為解決任務而集合相關的要素。
(5)機制創新。要建立為解決任務而協同的機制,無固定的常規模式,根據實際需要而制定。
(6)實效突出。不以傳統的科技評價模式來進行評價,而以解決實際的問題,原需求的成效來客觀評價。
(二)協同創新的機制
協同創新機制是指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各主體、各組織的內部合作方式與要素關系的總和。它是一個復雜的關系系統,應遵循三大原則。
1.知識在知識場中擴散的動機和動力最大化原則
聯盟協同創新的本質是基于合作的知識創新。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可視為知識在其中擴散的知識場,動機和動力是影響知識在知識場內擴散的兩個很重要的指標,其中動機決定知識擴散的目標,動力則決定知識擴散的速度和程度。顯然,當知識擴散的動機和動力最大時,知識創新績效最大化。在動力中有一項重要的因素是以知識為主的資源互補性最大化因素。顯而易見,戰略聯盟形成原因之一是基于資源的相互依賴性,主體之間資源的不可流動性、不可模仿性和不可替代程度越高,其他主體與之結成戰略聯盟的可能性越大。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主體之間資源屬性類型互異,表明各主體之間更能形成資源互補的優勢,更大地提高協同創新的績效,這表明聯盟主體之間的知識互補是聯盟協同創新的基礎。
2.技術轉移梯度最小與創新能力差距適度化原則
知識創新在創新主體之間擴散,必須在一定知識位勢區間內的高低知識位勢主體之間進行,但位勢差距的高低并不能完全決定知識流動的強弱程度。如果差距太大,低位勢可能不會向高位勢學習,高位勢也沒有向低位勢進行知識擴散的動力與動機。當聯盟的知識轉移能力較弱或知識難度太高時,知識轉移在聯盟中很難產生很大的協同創新效應。這其中就涉及到技術轉移梯度的問題,即不同協同主體之間技術水平的相差程度。根據研究,技術成果總是沿著技術梯度最小的方向轉移的,技術轉移梯度越小,則通過協同創新達成技術轉移的幾率越大。同理,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中各創新主體的創新能力差距需控制在一定的區間內。在一個產業技術戰略聯盟中,即使整個聯盟的協同利益呈正向增長,但在聯盟的某一或少數主體的知識或技術創新能力遠遠超過其他的協同主體,則該成員將會重新尋找得以使其自身利益更大化的戰略聯盟。創新能力差距化適度原則從另一角度看,也是知識與技術創新能力相適應原則,即知識的轉移需要落地才能產生實際效益,否則只能成為擺設。這也是目前我國大學、研究機構的科學研究不能很好為市場所用的重要原因。
3.個體成本收益率最大化原則
所有聯盟建立的最直接市場因素均是為了尋求成本最小化和利益的最大化。各創新主體通過聯盟合作可穩定運營成本,進而減少收益成本,降低支付費用。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各參與主體進行協同創新的前提是單個主體參與所得的收益大于參與所付出的成本,而且參與創新活動的成本收益率高于單個主體行動的成本收益率。如果一項活動對于戰略聯盟能產生足夠的協同利益,而對于其中某個個體產生的成本太高,或者成本收益率太低,那么這個個體也不可能采取行動。
四、結語與展望
篇5
作者簡介:潘啟亮,暨南大學社科處助理研究員;黃黎露,廣東省教育廳科研處主任科員。(廣州/510630)
*本文為廣東省教育廳一般項目“基于協同創新的提升我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創新能力研究”(項目批準號2012WYXM-0009)階段性成果。
摘 要:作為知識資源和創新能力的重要依托,高校同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等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協同創新成為學術界研究內容,同時在高校的產學研合作教育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也暴露出諸多問題。本文認為協同創新發展面臨的核心問題是多元相關利益者的利益協調問題,并從共生理論的視角探索推動高校產學研協同創新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 協同創新;利益協調;共生理論
一、引言
創新是指人們為了發展的需要,運用已知的信息,借助不同生產要素組合不斷突破常規,發現或產生某種新穎、獨特的有社會價值或個人價值的新事物、新思想的活動。因此從本質上說,創新是不同要素或資源所有者之間的融合。因此高效的創新建立在不同要素主體協同之上,是一個協同系統。同志在清華大學百年校慶講話之后,協同創新引起了高校研究者和管理者的極大關注。教育部、財政部于2012年啟動實施“2011計劃”,提出了以機制體制改革引領協同創新,以協同創新引領高校創新能力的全面提升的要求,提出要大力推進高校和高校、高校和科研院所、高校和企業以及高校和區域發展、和國際合作的深度融合,力爭突破高校內部以及與外部的機制體制壁壘,改變“分散、封閉、低效”的現狀。
我們認為,要實現高校內部資源和外部創新力量的有機融合,核心問題是如何處理好不同個體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利益分配和協調問題。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產學研協同創新中存在的多元利益沖突問題,然后介紹共生理論,最后從共生理論的視角,探索推動高校產學研協同創新的有效方法,以期有效地推進協同創新的發展。
二、協同創新利益沖突分析
隨著外部環境競爭的加劇,無論是高校、科研機構還是企業,競爭的實質已成為其知識創新能力的競爭。在當今知識經濟時代,進行知識創新的環境已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單靠自身力量已很難獲得知識創新所需的全部資源來推進知識創新全過程,協同創新活動在這種矛盾局面中產生。[1]然而,協同創新中各方的關系具有動態性和復雜性[2],由此產生了不可避免的利益沖突問題,如各方目標定位偏差、研究方法的選取矛盾、合作成果及產權的利益分配和風險分擔等問題。在參與協同創新活動時,合作契約雖然可以限制各類沖突的發生,但是契約具有不完備性,因此在合作中可能無法控制創新活動的進行,使創新結果具有不確定性。與自主創新相比,協同創新的利益沖突將主要集中在知識逃逸、風險承擔和收益分配等方面。
知識逃逸是指協同一方知識在創新過程中,因為將知識共享給其它方而造成自身知識流失,并且未能獲得足夠經濟補償的現象,而目前各界對知識定價問題尚未形成統一的意見,因此在實際操作上存在諸多困難,從而導致知識產權糾紛問題層出不窮。經濟活動一般具有不確定性,即具有一定風險。協同創新過程也不例外,知識創新可能由于各種原因而導致失敗。因此風險承擔是協同創新中產生利益沖突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進行利益協調時重點解決的問題。同時協同創新的目的是通過獲取協同鏈的創新資源,進而從中獲利。收益分配作為參加協同創新的預期,需要綜合考慮各方的資源投入、合作組織的長短期利益等因素,因此在協同創新的不同階段,均有可能出現各種利益糾紛。
由于在協同創新活動中存在眾多的不確定性和意見分歧,因而容易引發各種利益沖突。這些沖突歸納起來主要有目標沖突、過程沖突和關系沖突。其中,目標沖突是指成員間由于所處的角色和自身需求不同,從而對協同創新目標的看法不同而產生的沖突;過程沖突是指在協同創新活動中,對如何完成預期任務所產生的與組織成員之間的責權利相關的意見分歧,例如資源的投放、市場的定位、研究方法的制定等,由于各成員的文化、自身定位和資源上的差異,難免對有關問題的認識產生分歧;關系沖突是指成員之間由于人際關系不協調而導致的各企業之間情感與信任方面的緊張與摩擦,是一種比較危險的沖突,因此需要通過溝通消除誤會。具體而言,這些利益沖突具體體現在幾個方面。
1.高校協同創新活動目標沖突。參與協同創新的各成員追求的目標不盡一致,高校注重產出科研成果,企業注重追求經濟效益,地方政府注重GDP增長,這容易導致各協同單位各說各話,對自己有利的就積極參與和推動,對自己無利的則消極對待,甚至產生內耗。
2.高校協同創新活動利益分配沖突。即使是協同創新中心,也有“牽頭者”和“協同者”的區別,但現有的利益分配機制,往往只重牽頭者而忽略協同者,甚至利益分配由牽頭者決定,極易形成有損于協同方的現象,極易誘發協作各方的矛盾和分歧,容易導致協同創新難以持續或強強聯合的平衡被打破的局面。
3.高校協同創新活動考核體系弊端。現在不少高校在職稱評聘、工作量考核、導師遴選時,只認可項目負責人或成果第一作者,對參與者或一概不計,或只承認前幾名,結果是每人都要當主角,都不愿意做協同者。
4.高校間協同創新活動競爭沖突。目前高校教師成果考核評價體系,對政府需求、對企業需求考慮不多,與其他高校、研究機構更多的是一種競爭關系而非協同關系,從而不利于發揮高校整體的協同關系,進而阻礙了資源的合理配置。
應該說,在各高校的科研實力均明顯增強,國家急需集中力量解決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的時候,教育部提出的“2011計劃”正當其時,現在各高校也熱情高漲,紛紛為成立協同創新中心進行各類前期工作,但國內外創新管理體制改革實踐都證明,協調多元利益是實現協同創新的關鍵,如果不能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協同創新也只能是高調開場,很難取得實質性的效果。所以,要推動我國高校的協同創新,需要協調多元利益。
三、基于共生理論的協同創新利益協調機制探索(一)共生理論
“共生”原是生物學專業術語,最早由德國真菌學家德貝里(Anton de Bary,1879)提出。生物的共生現象可以簡單分成三大類:第一類叫做偏害共生;第二類叫做偏利共生;第三類叫做互利共生。后來人們逐漸認識到,共生現象不僅僅存在于自然界,同樣存在于社會科學系統和領域中。20世紀中葉以來,“共生”的概念和理論開始被廣泛借用到社會科學領域。
上世紀80年代,基于共生思想的日本企業的分包制生產模式曾經推動日本制造業的快速成長,帶動了日本經濟的騰飛,后來被美國等其他發達國家所學習。韓國在工業化的過程中,一直在學習日本模式,宣揚企業之間要從競爭走向共生,共生共榮、共同發展,從而有了韓國近幾十年來經濟的快速成長。而美國硅谷成功的關鍵在于區域內的高校、科研機構、企業和行業協會乃至政府等形成了扁平化和自治型的“聯合創新網絡”,使來自全球各地的創新創業者到此能夠以較低的創新成本,獲取較高的創新價值。
同時,社會科學領域“共生理論”框架也已經基本形成。袁純清(1998)和吳飛馳(2002)將生物學中的共生現象拓展為經濟學中的“共生理論”,建立了經濟學領域共生分析的理論框架。[3][4]袁純清(1998)最早借鑒生物學的共生概念及相關理論,運用數理分析,構建了經濟學分析的“共生理論”框架:以共生三要素(共生單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環境)描述共生的本質,以共生密度、共生界面、共生組織模式(點共生、間歇共生、連續共生和一體化共生)、共生行為模式(寄生、偏利共生、非對稱性互惠共生和對稱性互惠共生)分析共生關系狀態。[5]他也應用共生理論對日本、德國、美國、意大利、韓國和印度的小型經濟進行了對比分析。后來,袁純清(2002)又將共生理論引入金融領域,研究了我國城市商業銀行的改革。他在共生分析中得出一些基本結論:共生的本質是協同與合作分工,協同是自然與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動力之一;互利共生是自然與人類社會共生現象的必然趨勢等,將給人們提供一種對于自然、社會現象認識的新的境界、新的思維和新的方法。[6]
(二)協同創新利益協調機制探索
根據教育部“高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 協同創新需要通過突破創新主體間的壁壘,充分釋放彼此間人才、資本、信息、技術等創新要素活力而實現深度合作,大力推進高校與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地方政府以及國外科研機構的深度合作,實現創新要素最大限度的整合。
但國內外創新管理體制改革實踐都證明,協調多元利益是實現協同創新的關鍵,如果不能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協同創新也只能高調開場,難以取得實質性的效果。所以,要推動我國協同創新的發展,需要相關政策的配套和落實。本文認為,共生理論與協同創新的內在聯系是兩者相結合的根本原因,其實質是協同創新所應遵循的理念,這些利益協調機制都可以通過共生理論來予以解決。
1.協同創新共生系統的構建
根據袁純清構建的 “共生理論”框架[7],本文從共生單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環境探索協同創新共生系統的構建,以期更好地解決多元利益協調機制問題。
(1)共生單元選擇
高校協同創新項目中,在關注評判共生單元選擇質量好壞的因素-研發實力的同時,也應著重考慮企業文化的相容性,比如說共同的戰略目標、相似的管理方式,如果企業文化融合恰當,那么成員間會向共同的目標去努力,從而減少矛盾的發生,促進協同創新活動良好的發展;相反,如果聯盟內出現明顯的文化沖突時,比如企業價值觀和工作方式格格不入,各方都會產生抵觸情緒,進而會導致協同創新活動的不穩定,乃至破裂與失敗。因此,企業文化的相容性在構成組織間共生關系中起著關鍵和主導作用,在組建時一定要考慮選擇具有相似價值觀和戰略目標的成員,增加員工之間的磨合,為協同創新的發展提供更好的保證。
(2)共生模式選擇
相對于偏害共生和偏利共生,協同創新組織運行的理想模式是互利共生模式。在互利共生模式下運行的協同創新容易產生共生能量,且存在雙向的利益交流機制。也可以將既得的利益在成員之間進行合理的分配,這種既利己又利他的共生模式是協同創新得以存在的客觀要求。
首先,各成員要遵循比較優勢的原則。[8]比較優勢理論最早是針對兩國貿易關系提出來的,后來拓展到其他方面的應用。本文認為協同創新活動在比較優勢的原則上構建,整合優勢資源,可以使各個成員揚長避短,進行合理的分工合作,從而提高資源配置的合理性,尋求一種共生關系,以便獲取共生效益。
其次,各成員要遵循互利的原則。從前可知,共生可泛指在一定環境中具有有機聯系的同一類型的不同對象之間、不同類型的對象之間相互承認、利益互惠的共存關系,他們彼此形成一個共生體,結構元素各自之間的協調、協作可以形成拉動效應,推動合作組織共同前進,使個個獲益,整體加強,共同發展。
(3)共生環境的構建
目前我國政府積極倡導國內進行技術創新,在政策和經費投入上大力支持,鼓勵高校、企業和研究院所組建“產學研結合”等各種形式的協同創新活動來進行技術合作創新,對協同創新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起的是正向作用。但是也應看到我國協同創新活動所處的制度環境和市場環境還存在不完善的一面,制約了協同創新活動的發展,主要表現在資本市場和金融體系、勞動力市場、相關法律不健全不完善和信息不充分等方面。
本文認為,在改善和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方面,政府的支持和推動尤為關鍵。我國政府應加強宏觀層面的政策指導和協調,設立相關的國家機構,不斷完善資本市場和金融體系、勞動力市場和相關法制建設,為協同創新的有機運行提供重要制度保障。另外,建立廣泛的信息交流制度,提供決策咨詢服務、信息服務,從各個方面不斷改善協同創新活動的社會經濟環境。
2.協同創新利益協調機制的構建
協同創新的利益協調機制貫穿于整個創新活動,因此相關成員之間的信任、有效溝通以及有效的調解對于協同創新活動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具體而言,首先應建立信任機制,抑制個別成員的機會主義行為,提高成員間協同的有效性,比如建立健全信任評估審核體系等措施。其次應建立良好的溝通機制,比如搭建平等的溝通平臺等措施,通過對相關成員的協調加強彼此之間的溝通,促進企業積極參與協同知識創新,同時在利益沖突出現時,也應盡最大努力去溝通協調,減少對于協同創新活動的損失。最后也需要建立利益分配與補償機制,當沖突出現時選擇恰當的協調方式進行及時、有效的調解,保障創新活動不因個別成員間的利益沖突而停滯不前。
四、高校參與協同創新多元模式的構建
高校參與協同創新活動中,在與其他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的合作模式中,應突破單一模式的限制,通過各種靈活的模式探索更加適合自身特點的合作模式。其中,根據主導成員的不同可以分為高校主導型模式、科研院所主導型模式、企業主導型模式和政府主導型模式等類型。[9]各種模式具有不同的特點和適用條件,例如政府主導型在涉及公共項目和高額研究經費的情況下占有優勢,企業主導型在市場定位和市場投放方面占有明顯優勢,因此在合作中可以根據項目和自身特點,積極探索適應協同創新的多元化模式,更好的推動協同創新的發展。
五、總結
從本質上說,創新是不同要素或資源所有者之間的融合。因此高效的創新建立在不同主體協同之上,是一個協同系統。本文首先分析了影響協同創新發展的核心問題,即利益協調機制問題,進而探討了共生理論,最后通過共生理論視角,從協同創新共生系統的構建、協同創新利益協調機制的構建和高校參與協同創新多元模式的構建三個方面,探索推動高校產學研協同創新的有效方法,以期突破高校內部以及與外部的機制體制壁壘,改變“分散、封閉、低效”的現狀,真正有效地推進高校協同創新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劉煒,徐升華.協同知識創新研究綜述[J].情報雜志,2009, 28(9):131-134.
[2]黃利萍,李朝明.企業協同知識創新中知識共享的演化博弈分析[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0,27(18):115-118.
[3]張堅.企業技術聯盟的利益分配機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28(3):167-169.
[4]陳勁.新形勢下產學研戰略聯盟創新與發展研究[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98.
[5]袁純清.共生理論——兼論小型經濟[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8.9.
[6]何衛平.基于共生理論的企業技術聯盟發展問題研究[J].工業技術經濟,2008(8).
[7]郎春雷,劉志迎.跨國公司與我國高新技術企業的共生經濟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 2003(5).
篇6
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平臺的主體(參見圖1上部分)主要包括:①骨干企業,主要由上游企業、中游企業和下游企業組成。②高水平大學和科研機構,包括研究型大學和一些行業特色鮮明、科研實力強勁的特色大學。科研機構包括高水平的國立研究院所、非營利性研究機構、私營研究機構等。③用戶,包括企業用戶和大眾用戶。一般而言,愿意參與創新或具有創新能力的主要是領先用戶。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平臺中的“用”,除了“領先用戶”的內涵外,也是指導產學研用合作的重要價值理念,它以技術創新的應用為根本目的。增加“用”的原因是由于戰略性新興產業具有明顯的不確定性和復雜性,存在高風險,讓用戶參與技術創新的過程,有利于減少創新環節,降低創新成本,加速科技成果應用。此外,政府機構、金融機構和相關的中介機構是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平臺的重要支撐因素。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平臺的系統構成,主要由“技術研發、技術服務、企業孵化、科研團隊建設、投融資、公共服務”六大子平臺組成(參見圖1下部分)。六大子平臺依據相互協同的運行機制,形成整體的協同創新效應,因此進一步分析平臺的運行機制就十分必要。
二、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平臺的運行機制:三重互動
1.“三重互動”運行機制形成的基礎。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平臺的運行機制反映平臺運行的內在結構及運行的機理。基于“用戶需求”和“市場導向”的研發理念,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平臺的六大子平臺依據其功能的不同,形成三大運行體系。三大運行體系之間形成立體的、網絡化的“三重互動”關系,彼此相互協同。第一,研發平臺體系,它是產學研用各方共同出資建設的實體性研發平臺,包括以企業為主導建設的或以高校、科研機構為主導建設的協同創新平臺。研發平臺體系是科研團隊建設和科技創新的基礎。研發平臺體系主要包括技術研發平臺和技術服務平臺。第二,科研團隊體系,它包括行業領軍人物、科研骨干和技術骨干、領先用戶、高級管理人員等。可以通過研發平臺體系的建設匯聚高端人才,完善科研團隊體系。第三,技術創新體系,主要包括核心技術的研發及其成果的轉化應用。研發平臺體系與技術創新體系的關系如同電腦的硬件和軟件的關系,研發平臺是實體性平臺,屬于硬件部分,為技術創新(軟件操作)提供物質基礎。與“研發平臺—科研團隊—技術創新”的“三重互動”模式相適應的“三大運行機制”則是:“共建共享”的研發平臺體系運行機制,“流動、競爭、激勵、服務”的科研團隊建設機制,以“知識創新與技術轉移”為核心的技術創新協同機制(參見圖2)。
2.三大運行機制。(1)“共建共享”的研發平臺體系運行機制。研發平臺體系的運行機制,主要包括技術研發平臺和技術服務平臺的運行機制。技術研發平臺基于學科交叉的綜合集成,主要包括國家重點實驗室、工業聯合實驗室、研究中心、研究院等研發機構在內的科技研發平臺系統,它們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注入源頭創新的技術基因。技術服務平臺,主要指中試平臺、質量研究與檢驗檢測公共服務中心,圖書、情報、信息中心等,它們為技術研發提供服務,為創新成果轉化奠定基礎。技術研發平臺和技術服務平臺是協同創新平臺的核心功能模塊。研發平臺體系以資產為紐帶,是產學研用各主體以多種形式共同出資建立的平臺,堅持開放、競爭、聯合、共享的基本原則,打破學科、部門、單位和區域之間的壁壘。一是完善組織架構。研發平臺可以由骨干企業或者高水平大學、科研機構牽頭,組織、優化和整合產學研用的優勢資源建設。企業成為研發平臺建設的應用主體和受益主體,高校、科研院所成為科技創新活動的原創主體。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平臺管理委員會為研發平臺的管理部門,負責協調產學研用合作的重大事務與決策,制訂產學研用合作的總體發展思路,明確各方責權和人員、資源、成果、知識產權等歸屬,統籌創新要素。各項目承擔單位為研發平臺建設的主要責任者和承擔者。二是形成核心平臺與聯動平臺的互動機制。一方面,堅持研發平臺這一核心平臺與整個平臺內部的科研團隊建設、投融資等平臺形成聯動,互相支撐。另一方面,發揮協同創新平臺的輻射與示范作用,探索建立與區域內其他創新機構的互動,如聯合多家孵化、中介服務、龍頭企業等單位,形成資源共享,避免重復建設。三是創新資源的共享機制。一方面堅持創新資源,如儀器設備、相關數據、科技情報、市場信息在協同創新平臺內部的優先共享。另一方面,運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儀器設備的使用效率,向社會開放,擴大儀器設備的受益面,體現大型公共研發平臺的輻射作用。四是建立平臺運行的評估監測體系。加強平臺建設的科學決策和監督管理,建立評估監測信息匯集與分析系統。采取政策、資金等措施對優秀的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平臺實現持續性支持,對運行差、創新成果少、成果轉化率低、人才流失嚴重的協同創新平臺實施退出,或更改建設單位等措施,保障協同創新平臺的優質運行。(2)“流動、競爭、激勵、服務”的科研團隊建設機制。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平臺應當面向全球,加大人才引進力度,打造高水平的科研團隊。以項目為紐帶,將分散的團隊、個人凝聚在一起共同進行科技攻關,并建立與之相適應的機制,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實現人才的合理流動,形成人才相互競爭、激勵,努力進行科技創新的局面。一是加強載體建設,打造引才高端品牌。政府、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相互協同,著力打造一流引才載體。發揮高校、科研院所在集聚人才中的平臺作用。研究型大學實施“學術尖端”戰略,通過“頂尖人才”計劃,吸引政府投資和吸引有發展潛力的年輕人進入協同創新平臺。同時要充分發揮高校、科研院所涵養人才的作用,為平臺提供優秀的企業家、科學家、技術人才。發揮政府的作用,創建引才品牌。如由國務院僑辦、湖北省暨武漢市共同主辦的湖北“華創會”,已經成為全國重點打造的四個重要引才引智平臺之一,涉及科技、經濟與人才的主題活動。二是創新人才引進模式。構建“產學研用互通”的人才驛站機制。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科技人員以借用、聘用或兼職等方式到企業從事研究開發工作。如江蘇省采取的“產業教授”、企業博士集聚計劃等。在調研中發現,浙江省則形成了“人才+資本+民企”模式。充分發揮浙江省民營企業眾多、民間資本充足的優勢,引導其投資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業。又如廣東的“創新科研團隊和領軍人才”模式,扶持創業創新的“政府獎金+創投引導基金+匹配投資+地方孵化基地支持”的“深圳模式”[8]。三是構建人才創新能力發揮的激勵機制。開展職務科技成果股權和分紅權激勵試點,對做出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和經營管理人員,實施期權、技術入股、股權獎勵、分紅權等多種形式的激勵。建立具有激勵效應的職業發展通道,激發創新能力。允許和鼓勵高校、科研院所等單位的科技人員離崗到平臺進行科技研發,并在一定年限內保留其原有身份和職稱。四是提供專業的人才創業服務。“一站式服務”模式,如2010年廣東省設立“高層次人才‘一站式’服務專區”,整合了高層次人才創業、生活方面的23個項目,實行“一站式受理、一次性告知、一條龍服務”。“創業保姆”模式,打造一流創業服務環境。如無錫市政府為相應企業配備一批訓練有素的行政助理,幫助企業處理日常行政工作、人力資源管理、公共關系、項目申報、與政府部門溝通等工作,行政助理的培訓、管理費用均由地方財政承擔[9]。(3)“知識創新與技術轉移”為核心的技術創新協同機制。技術創新過程的本質是知識整合、創新、應用、共享的過程,其中包括知識創新和技術轉移兩個重要環節。對于產學研用各方而言,通過網絡化的協同組織,以知識產權為紐帶,形成研發平臺的知識創新———創新成果轉移———成果市場化的相互銜接,形成知識創新鏈、技術創新鏈與產業鏈的無縫對接,跨越“達爾文”死亡之海。在知識創新方面,要重視高端定位。堅持面向國際科技前沿和堅持面向市場需求,研發做到“頂天立地”。要重視基礎研究。戰略性新興產業要取得實質性突破,必須發揮基礎研究在提高原始性創新能力、積累智力資本和取得重大突破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要充分發揮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平臺中研究型大學和高水平科研機構的作用。要重視學科的交叉集成,這是形成協同創新的重要基礎。可以重大項目的立項實施來推動學科的綜合集成,形成多學科協同攻關的局面。在技術轉移方面,一是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發展機制。利益共享:要保障研究開發過程中資源的開放性和共享性,建立健全產學研用合作中的利益分配機制,在初始契約中應當對科研成果的產權歸屬問題、產學研各方的投資比例與利益分配問題做出明確規定,以消除合作障礙,保證各方的合理利益。風險共擔: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政府和用戶成為多元投資主體,各方應該通過協商共同分擔風險責任,在協同創新平臺中,技術研發應得到相應的資金、政策支持,降低技術研發風險。研究成果可以得到孵化的條件和政策支撐。同時平臺要加強與技術市場、科技條件市場、技術產權交易機構、科技金融機構等科技中介的聯系,以降低創新成本、化解創新風險、加快科技成果轉化。二是成果轉化機制。公共服務平臺要服務于科學家、企業家、投資者,承載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平臺的市場拓展功能。不僅激勵科研人員進行發明創造,而且對發明人的科研成果產業化提供全程服務。一方面,加強知識產權管理,完善知識產權評估、轉讓、授權、仲裁、維權的各個環節;加快中介機構建設,推進知識產權市場化進程。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制定專業的商業計劃書、技術開發計劃書,促進企業與研發平臺對接,解決一些企業不知道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技術發展方向、不了解最近的科研成果等“供需”信息不對稱問題。三是投融資機制。利用協同創新平臺所處的科技創新區域的優勢,整合本地資本資源,引進外來資本,營造運營機制靈活的多元化投融資環境,促使企業、資本、政府間高通量對接。構建項目從早期政府引導資金扶持獎勵及天使基金,到中期創投跟進、后期風投接力的鏈式投融資平臺。平臺通過對項目前期的篩選、中期的控制到后期的投資接力,全面對知識創新和技術轉移的風險進行控制,實現加快研發、引導資本介入[10]。
三、“研發平臺—科研團隊—技術創新”三重互動機制間的邏輯關系
篇7
產業集群通過勞動分工和資源配置等進行的協同創新,因其共享能力不斷增強、協同認知不斷加深、運作機制不斷成熟而展現出不同的協同創新效果和表現。在產業集群生命周期的理論基礎上,將產業集群協同創新的生命周期分為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4個階段,并探討產業集群協同創新不同階段的各類顯性表現。
(1)產業集群協同創新初創期特征。在產業集群協同創新的初創期,從表現形式上看,創新主體主要是橫向協作的企業群,協同創新內容大量發生在生產制造過程中,主要圍繞產業價值鏈進行,包括采購協同創新、生產協同創新、銷售協同創新等,集群內部合作機制較為單一;從認知結構上看,產業集群主體對協同創新的認同程度還不夠深,在知識共享和聚合等方面還沒有形成強大的動機,因此協同創新還只是浮于制度與策劃表面,主體間也還只是單向學習的弱聯系機制,集群的風險防御能力也相應較弱。
(2)產業集群協同創新成長期特征。產業集群協同創新的成長期內,大量科研機構和學校加入,集群中的高學歷人才比例也因此有大幅的上升趨勢。協同創新內容由產業鏈相關協同轉向技術研發的相關協同,包括技術協同創新、無形資產協同創新等,協同創新范圍由創新鏈的后端向中前端轉移,集群內部合作網絡聯結力逐漸增強,與外部的交流網絡也開始形成并快速發展[10]。同時,產業集群的創新主體開始認識到協同創新的重要性,主體間的知識轉移能力增強,知識共享程度加深,逐漸由單向學習轉化為雙向學習,橫縱向協同創新程度不斷加深,集群抵御風險的能力也逐漸增強。
(3)產業集群協同創新成熟期特征。在這一時期,隨著創新主體對協同創新的認知程度不斷增強,集群的知識轉移、共享和聚合都形成了比較完善的運行機制,協同創新程度不論是規模上還是績效上都達到了最佳的狀態,因此風險防御能力在這個時期也達到最強。
(4)產業集群協同創新衰退期特征。由于內外部諸多原因,產業集群在協同創新的發展中遭遇瓶頸,創新主體的協同創新動機變弱,知識共享機制無法發揮正常的作用,導致協同創新程度減弱,創新績效下降,逐漸有創新主體退出集群的協同創新聯盟。同時,部分主體的退出和部分機制的固化導致協同創新網絡運行的效率和效果都變得不盡如人意,最終導致產業集群逐漸失去其競爭力和競爭優勢,抗風險能力變弱。
2產業集群協同創新的階段性金融需求
(1)產業集群協同創新初創期的金融需求。在產業集群協同創新的初創期,從資金來源上看,產業集群協同創新的參與主體有限,金融機構和中介機構介入少,此時產業集群為了保證協同創新活動的順利開展和實施,獲取足夠的活動預算,大部分資金來源于投資者投資及個人信用借貸;從資金需求期限上看,初創期的資金需求一般是協同創新活動的起步資金,對長期投資的需求量大。除此之外,起步資金往往需要涵蓋創新活動的大量前期投入,比如基礎設施、專業人才培養等,而有限的金融機構參與也使得這一階段的產業集群更加注重融資數量而對金融服務的要求有所放松,同時對金融創新的需求不高。
(2)產業集群協同創新成長期的金融需求。在產業集群協同創新的成長期,隨著集群創新機制的不斷完善,金融機構及相關中介組織加入到主體機制中。因此,這一階段的產業集群協同創新活動的運作資金主要來源于金融機構的信貸資金。隨著集群協同創新成果逐漸產業化和商業化,產業集群有了一定的資本累積,因而成長期的產業集群將不再重點關注融資的數量因素,而將關注點轉移至融資的結構和成本上。與此同時,處于協同創新成長期的產業集群,其分工化程度和知識共享程度快速加深,產業集群為了保持持續的競爭力和競爭優勢,會相應地擴大其協同創新規模與范圍,這也需要大量的擴張資金,尤其是穩定的銀行借貸。
(3)產業集群協同創新成熟期的金融需求。在產業集群協同創新的成熟期,產業集群已經形成了系統、成熟的協同創新網絡,并已通過協同創新獲取了較為強勁的競爭力和競爭優勢,與銀行建立了良好的借貸關系。隨著協同創新范圍的擴大,高新技術和資本運作類的協同創新對金融提出了專業化和個性化的需求,因此,這一階段的產業集群更傾向于追求金融服務產品的創新以降低融資成本。與此同時,隨著知識共享機制的不斷完善,特定產業集群協同創新項目對于特定的創新金融產品將會有持續的、大量的需求。
(4)產業集群協同創新衰退期的金融需求。在產業集群協同創新的衰退期,產業集群僅靠自身的調節機制很難順利渡過集群的創新發展瓶頸,處于這一階段的產業集群需要政府及外界的輔助。表現在金融需求上,衰退期的產業集群需要大量的融資來幫助其轉型與升級,然而由于改革的風險較大,產業集群對資金需求量的關注程度逐漸增加,甚至會略微放寬對資金期限的要求。
3產業集群協同創新的融資體系
不同階段的產業集群協同創新在創新內容、創新網絡等多方面有不同的表現,并通過資金需求作用、資金需求期限、金融服務產品的需求特征、金融數量需求、金融服務成本和金融供給效率等多個方面最終體現在金融需求的差異化上。為了滿足產業集群協同創新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的金融需求,使產業集群的協同創新活動順利持續進行,需要建立結合不同階段特征的融資渠道和融資模式,如圖2所示。
(1)產業集群協同創新初創期的融資渠在產業集群協同創新的初創期,集群的協同創新活動致力于基礎性技術創新,暫時還看不到科研和創新成果的轉化,因此創新活動的不確定性較大,發展前景無法準確預計。此外,集群創新網絡中金融機構的參與量小,集群創新主體為了獲取大量的前期投入資金,滿足初創期的金融需求,主要通過財政支持、投資者投資及個人信用貸款籌集資金。一方面,產業集群在無法得到大量金融機構資金支持的初創期,應該充分利用支持性政策,積極尋求國家和地方政策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切合點,盡量加大政策性的基礎投入資金;另一方面,集群應建立信息服務體系,培養創新主體對金融信息的敏感性,收集風險投資和個人信用投資的渠道來源,完善風投和個人籌資模式的投資與退出機制。
(2)產業集群協同創新成長期的融資渠道。在產業集群協同創新的成長期,良好的發展前景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加入集群的協同創新網絡,集群應充分利用這一集聚優勢,構建以金融機構信貸融資為主,銀行貸款和風險投資為輔的融資模式。一方面,產業集群獨特的地理集中現象和協同創新特征容易形成創新主體之間的強聯結和長期合作。因此,這一階段的集群企業應積極拓展融資渠道,尋求有意向的金融機構進行協同創新;另一方面,成長期的集群開始大范圍進行協同創新活動,需要大量的擴張資金。因此,建立風險投資信息平臺,搭建集群企業與風投間暢通的溝通渠道,完善風投服務體系能夠使產業集群的協同創新活動得到順利地發展。
(3)產業集群協同創新成熟期的融資渠道。在產業集群協同創新的成熟期,創新成果的商業化和產業化為集群創造了一定的資本累積,集群的創新重點從技術協同創新轉移到管理創新和制度創新,為滿足成熟期多樣化的金融服務產品需求,創新主體應逐漸退出風險投資和政策性融資體系,建立銀行貸款和金融機構信貸融資為主的融資模式。獲取穩定的銀行貸款融資能夠使集群的持續協同創新行為獲得較大的金融支持,因此,創新主體應主動轉向銀行的金融服務機構,根據銀行擔保機制,完善集群的融資渠道和貸款形式。
(4)產業集群協同創新衰退期的融資渠道。在產業集群協同創新的衰退期,集群期待通過轉型和升級來進入二次成長期,此時創新主體主要通過并購基金和證券市場來獲取大量的資金,通過資產重組、集群企業并購等渠道使資金回流,并投資于有市場前景的協同創新項目中,以期待獲得持續性的發展。可以發現,隨著產業集群協同創新程度的不斷加深,其現金流由少變多,由負變正,前期的資金更多來源于財政支持、風險基金等,隨著創新成果的商業化和產業化,中后期的資金更多來源于銀行貸款、產業基金和組合貸款等,進入衰退期后,集群更多地依賴并購基金等進行改革。
4結論
篇8
>> 高校協同創新中心建設研究 “先進通用飛機設計制造與示范協同創新中心”運行機制研究 協同創新中心科研績效運行機制探析 構建汽車工程協同創新中心的若干關鍵問題研究 協同創新環境下的研究生合作培養機制構建 行業特色高職院校與行業協同創新機制構建研究 高校科研激勵機制構建研究 新中原協同創新中心之研究旨趣 貴州建立黔學研究協同創新中心 基于“系統化動態多協同”的高校“協同創新中心”機制模式設計 高校協同創新機制研究初探 信息行業高校協同創新機制研究 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研究 多方協同創新語言文化服務機制研究 產學研協同創新的運行機制研究 呼叫中心坐席員工激勵機制再設計研究 基于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下高層次人才激勵機制創新研究 創新型專業實驗隊伍構建與激勵機制研究 高校協同創新中心建設探索 產學合建協同創新中心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
[2] 孫天華.大學治理結構中的委托―問題:當前中國公立大學委托關系若干特點分析[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4(4):30.
[3] 高鍵,程明.論激勵約束機制與公司治理結構[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2(S2):39.
[4] 龔怡祖.現代大學治理結構:真實命題及中國語境[J].公共管理學報,2008(4):74.
[5] 申來津.信仰激勵的發生機制及其權變分析[J].人文雜志,2003(1):143.
[6] 吳曉立.信息不對稱條件下的企業激勵機制設計[J].經營與管理,2009(7):56.
[7] 張亦工.交易費用、財產權力與制度變遷――新制度經濟學理論體系透視[J].東岳論叢,2000(5):35.
篇9
本文以產學研協同創新研究生培養模式的概念為切入點,立足于地方高校,從經濟社會發展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的規律等角度分析推進產學研協同創新視角下研究生培養的必要性;同時提出了“一多、兩跨、三確定”的產學研協同創新研究生培養機制的具體實施方案,為推進我國產學研協同創新研究生培養工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
經濟社會發展;產學研;協同創新;研究生;培養機制
地方高校是高等教育的主體,作為人才培養、科技創新主要的集聚地,可以直接服務于地方經濟,決定了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主要培養具有較強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應用型創新人才[1,2]。在研究生教育規模不斷擴大、創新實踐能力培養要求不斷提高的情況下,地方高校僅靠科研實驗條件,越來越難以滿足較大規模研究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需求,且因導師的責任心差異和科研條件不同,以及研究生的基礎參差不齊,很難實現系統和規范的實踐能力培養要求[3]。在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多樣化和研究生擴招形勢下要保證研究生培養質量、提高創新實踐能力、實現研究生教育規模、質量、效益的和諧與可持續發展,是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發展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1產學研協同創新,教育創新發展的主流模式
2012年5月,“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簡稱2011計劃)正式啟動,提出了“以機制體制改革引領協同創新,以協同創新引領高等學校創新能力的全面提升”的要求,我國也開始了制定支持產學研合作教育的傾斜政策和鼓勵措施。產學研深度融合、協同創新,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研究生培養模式上的創新,是一項意義深遠的高等教育體制改革舉措[4]。我國目前的產學研合作以項目合作為主,戰略層面的合作少,協同創新的水平還比較低。另外,組織形式松散,缺乏持續保障,沒有形成產學研合作的長效機制。因此,迫切需要構建產學研協同創新研究生培養模式,不斷提升研究生的創新實踐能力,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高質量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服務。
2發展產學研協同創新,努力推進地方高校研究生培養
當前,地方企業的技術創新整體水平偏低、現行研究生培養模式的不足,導致地方高校培養研究生創新實踐能力的共時需求,迫切需要構建地方高校研究生產學研協同創新模式。
2.1產學研協同創新,地方高校培養應用型創新人才的有效教育模式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使命就是服務區域經濟,為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人才支撐、技術支撐和文化支撐[5]。地方高校與企業、政府、科研機構進行科研互動,通過新型產、學、研相結合的協同創新研究生教育模式,搭建研究生創新實踐平臺、吸納優質社會資源、促進研究生教育與科技、生產有機結合,為研究生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和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起到“雙贏”的目的。
2.2產學研協同創新,研究生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必然趨勢產學研合作培養研究生,不僅是地方高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 實踐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有效教育模式,也是高等教育面向社會、服務社會、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目前正在成為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基本趨勢之一。我國產學研協同教育目前仍處于試驗性實踐階段。
2.3產學研協同創新,地方企業的現實需求地方企業雖然也擁有一批科技人員和先進技術設備,但技術創新的整體水平還不是很高,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成果也不多。人力資源整體水平不高、能力不足是企業技術創新中原創性成果少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技術資源缺乏和技術積累不足、獲取技術資源的渠道單一,也是制約企業技術創新的瓶頸之一。因此,地方企業迫切需要通過產學研協同創新,開展應用型基礎研究,以推動企業技術進步。
3構建產學研協同創新研究生能力培養機制
產學研協同創新研究生培養模式的構建需要站在理性研究、科學分析的高度,從問題研究出發,依據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的基本理念,注重全局性、系統性地推進產學研協同創新研究生培養模式。圖1是筆者提出的基于地方院校的產學研協同創新研究生培養機制具體實施方案。圖1指出了研究生培養目標定位因素、產學研協同創新模式建立的相關模塊及研究生培養方案的實施與評價機制三者之間相輔相成,體現了“一多、兩跨、三確定”即“多層次;跨學科、跨機構;定目標、定方向、定方案”的研究生產學研協同創新培養機制的實施方案,具體內容為:
(1)多層次。主要考慮社會和行業發展、地方特色和院校教育體系三個層面的現狀和發展趨勢,三者相輔相成,相互約束并相互促進,研究生培養機制確立的過程中三者缺一不可。通過訪談、調研活動,熟悉國內地方高校開展產學研協同創新培養研究生創新實踐能力的現狀,反思存在的問題,結合院校研究生教育實況,以此作為參考來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及擬定教學培養方案等。
(2)兩跨。
①跨學科。要培養符合拔尖創新人才,研究生教育需遵循學科發展規律與教育規律,充分利用學科之間的相互融合,創新研究生培養過程。研究生教育平臺的建立要考慮學科的交叉性,以往的純學校教育已經滿足不了社會發展和企業用人的需求,因此要通過產學研協同創新按需培養,契合實際,注重跨學科科研平臺的建設,設立跨學科的大實驗機構,分散設置集中管理,把握和協調好運行過程中的復雜關系。另外,還可以利用交叉學科的科研平臺開發新的科研項目,達到教師綜合科研能力提升和研究生協同創新教育有機結合的目的,同時有效突破實際工程的科研瓶頸,為行業和企業發展解決實際問題。
②跨機構。產學研協同聯合培養是跨機構培養研究生的有效教育載體,跨機構進行協同創新培養研究生就是跨越傳統研究生教育機構邊界,利用高校與企業的協同,進行產學研合作,充分發揮各方資源優勢,活化管理,使得研究生培養過程多樣化。利用產學研協同創新合作建立研究生培養基地,讓研究生到企業的科研項目中開展科研實踐,通過實踐技能培養和鍛煉,開發研究生的實踐技能,能將理論知識和科研實際進行緊密結合,彌補傳統的課堂教學形式下的弊端;產學研協同創新通過共建的導師隊伍,可使校企雙方導師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有效促進了研究生培養和創新的緊密結合,有力提升研究生培養質量,克服了傳統的單一導師在教學知識結構、科研專業素養等方面的局限性。產學研協同創新以創新為結合點貫穿于整個培養過程,強化產學研協同優勢,具有高素質人才培養的長效機制。
(3)三確定。
①確定人才培養目標。探究國內地方高校產學研協同創新存在的主要問題。通過訪談、調研活動,熟悉國內地方高校開展產學研協同創新培養研究生創新實踐能力的現狀,反思存在的問題。研究生學位選題要與相關協同單位進行聯合選題,以解決實際問題和市場需求為目標,來源于實際回歸于實際。院校通過與企業的協同,能及時地了解市場的變化和需求;企業能為院校提供有效的資金和科研環境保障。在實際的協同合作中,還要注重多學科交流、培養研究生的創新思維、加強團隊意識、提升學術水平和實踐能力,促進研究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②確定協同創新模式。產學研協同創新研究生培養模型包括了高校、企業乃至政府這三個大系統,以創新服務、投資融資和創新環境作為科研三個大平臺,在平臺區可以形成知識、信息、資金的互動連通和可控的自由流動,提高有效資源配置效率。地方高校通過政府的引導,充分發揮其科研創新、教師和研究生資源、實驗技術和設施等方面優勢,與企業、行業協同發展,實踐技術和生產環境合理對接,達到供需互補,互贏互惠。圖1產學研協同創新研究生培養機制根據產學研協同創新研究生培養模式的發展趨勢,結合國情,提出完善和改革我國地方高校產學研協同創新研究生培養模式、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的基本思路和對策。從招生選拔制度、培養目標、教學模式改革、教材建設、課程建設、學位授予制度、師資隊伍建設、管理制度(諸如自由選課制度、教學資源共享問題、導師集體指導制)等方面,站在理性研究、科學分析的高度,從問題研究出發,依據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的基本理念,注重全局性、系統性地推進產學研協同創新研究生培養模式。
③確定人才培養方案。人才培養方案對實施人才培養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作為人才培養模式的表現形式,其也需要有具體化的人才培養要求。產學協同創新形式下制定的研究生培養方案,需通過地方院校與企業、企業與科研院所及企業與企業之間相互交流與合作,根據研究生培養的基本要求,以培養高層次、創新型人才素質為目標,系統地設立教學課程計劃、完善教學環節與培養過程,綜合考慮高層次創新人才的培養標準和需求,從院校自身角度出發,建立高層次研究生人才培養的目標,以滿足企業的人才需求,加強學科發展的根基,形成更加完善的研究生培養機制,有利于使研究生教育更加合理化,其知識、能力與素質等的提升達到更高層次。
4結語
“產學研協同創新”本身具有豐富的科學內涵,產學研協同創新培養研究生又具有自身不同于一般研究生培養模式的特殊性,以及產學研協同創新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是一個系統工程;為了滿足時代和社會發展以及科學發展趨勢和特點的需求,探索和發展地方高校產學研協同創新模式具有長遠的重要性,以此有效提升研究生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張航.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發展協同創新途徑[J].科技創新導報,2015(11):101-102.
[2]魏進平.地方高校研究生培養模式———產學研合作教育的探索[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8(9):65-68.
[3]鐘海榮,李建成,曹慧.構建研究生創新實踐能力的全程漸進式培養模式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12,35(1):54-56.
[4]周濟.育人為本協同創新———在高等學校和工程研究院所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2011年試點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2(1):1-3.
篇10
(一)高校與企業各盡所能、各取所需高校通過協同創新從企業獲得科研教育所需資金,從而進一步提高教育、科研水平;能夠更好地了解企業發展動態,制定更為實際、更有針對性的研發計劃,培養與社會需求對口的人才;與企業形成對接,加快技術轉移;更加明確自身發展地位,更加突顯自身特色和優勢。而企業也能在與各高校合作的過程中及時獲取最新科研成果,走在科技創新的最前端;提高研發、創新能力,從而提高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實現研發周期的“短平快”;發現企業所需人才,減少人才流失率。
(二)有利于科學技術及經濟的發展創新是區域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因素,而作為協同創新的參與者,高校與企業相輔相成,相互依賴,實現了資源共享、人才集中、信息有效匯聚,從而極大地促進了科學技術及經濟的發展。調查顯示,正是高校與企業的合作使得德國比其他國家更好地克服了經濟與金融危機。我國正處于經濟轉型升級階段,高校與企業的協同創新將從根本上解決創新動力不足、資源利用率低等問題,從而加快我國向創新型國家邁進的步伐。
二、存在的問題
(一)高校與企業缺乏溝通了解在協同創新模式提出之前,高校和企業被看作是兩個獨立的個體,相互之間缺乏相應的溝通和了解,從而導致高校相對于企業和市場需求的轉變具有相對滯后性,忽視區域發展的重大需求,也使得高校自身辦學定位不明,對協同創新的認識不到位。比如高校學科建設滯后于地方產業結構的調整,延緩了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高校專業設置未能有效加強學科群的合理交叉與融合,與地方發展脫節;高校因為缺乏對企業需求的了解,無法培養與其需求對應的人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當今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其次高校出于對自身科研實力的擔憂和對企業要求的不了解,認為其難以滿足大企業對技術的需要。而企業在選擇合作方時,對高校的科研成果和實力缺乏了解,受信息不對稱等方面因素的限制,會優先和國家重點高校進行合作,而其選擇的國家重點高校可能在某一方面并不具備研究的優勢和特色,難以達到預期的理想效果。
(二)高校與企業協同模式單一高校和企業由于缺乏對雙方工作方式和文化背景的理解,往往會造成協同模式單一的問題。如高校和企業的合作短期多,而長期少。企業有技術需求,向高校購買,而不愿花時間與高校建立長期穩定而多層次的協同,從而無法與高校形成緊密的伙伴關系。其次高校與企業的協同大多局限于“點對點”的線性協同創新形式,網絡狀的多主體協同模式并不多。多方合作主體聯合少,單方合作多,更常見的是企業有技術需求,地方高校有研究成果,然后對接并開展產學研合作。這種合作模式導致高校的科研成果轉化率低,企業也不能掌握最新的咨詢信息來促進改進自身產品,在一定程度上減緩了區域經濟轉型升級進程。
(三)高校的協同創新體制機制改革滯后高校和企業分屬不同的政府管理部門,兩者自成立體,各自為政,資源利用率低,且信息交流相對封閉,高校科研成果的產業化和資本化程度不高,而目前沒有一個較為完善的管理機制和人才培養體制來解決這些問題。另外缺少合理的利益分配和風險承擔機制。高校與企業有不同的利益追求和價值訴求,如果利益分配不當將會影響協同創新的穩定性;并且協同創新本身存在一定風險,迫切需要進行體制機制改革,建立健全一個較為完善的風險承擔機制來確保萬一協同創新失敗后不會出現利益糾紛。
三、應對之策
(一)高校應明確辦學定位,拓寬與企業溝通合作的渠道高校與企業之間存在較大的文化差異,其根本原因是缺乏必要的溝通與了解。只有協同雙方相互了解,才能根據對方的需求來培養人才,開展科研,提供資金。高校和企業可以進行短期的人員交流,高校里的科學家去企業生產部門工作或實踐一段時間,而企業有一定研究能力的人員也到高校去從事某個項目的研究工作。互派其科研人員之間的交流將導致新知識、新技術的轉移和促進協同雙方的相互了解。高校要把自身發展置于區域經濟社會整體環境中,在與各協同方合作時發揮自身優勢。
(二)高校應與企業建立全面的、長期的、全方位的戰略協同模式現有的短期的“點對點”的協同模式難以滿足區域經濟轉型升級的需要,必須加快建立全面的、長期的、全方位的協同模式。高校與企業必須基于長期的協同才能把握市場脈搏,才能建設有特色的學科和科研方向。高校應與其他協同單位建立交流合作平臺,建立一個覆蓋所有專業領域的知識與技術轉移中心網絡和數據庫,從而形成多種多樣的技術轉移方式和渠道。高校也應與企業展開多種方式的合作,如具體的項目合作,短期人員交流,高校與企業共同創辦衍生公司,擴充基金教授職位等。與企業聯合組建產學研戰略聯盟,全面服務行業企業科技進步與創新發展需求,以聯盟為平臺,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聯合開展技術升級與攻關,提升區域經濟創新能力和競爭力。
(三)高校應加快協同創新體制機制改革基于現今協同創新管理體制、風險承擔機制等存在的問題,高校應加快體制機制改革,打破與企業之間存在的體制壁壘、行業壁壘。協同創新在本質上是管理的創新。協同創新體制機制改革包括人事管理制度、人才培養機制、風險承擔機制、科研績效評價機制、科研組織模式等方面的改革。
南京工業大學建立了人員評聘、人才選拔、學生培養、科研組織與管理等新模式,形成了以原始創新的質量和貢獻為導向的評價與激勵體系,構建了多元、融合、開放、流動的運行機制,營造出良好的學術環境和文化。其協同創新中心實行“雙聘制”,進入中心的專業人員和實驗技術人員,管理人員一律納入中心編制,中心負責錄用聘任,考核管理、業績獎勵,中心根據業務需要自主決定兼職與雙聘人員的聘用管理,并有權獨立進行職稱評聘。獨創“股權制”+薪酬激勵模式,90%的知識產權股權歸完成人所有;并且對科技管理者進行激勵;對公司對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的貢獻進行績效考核。實行聘任合同制,對受聘人員實行績效考核管理。中心主任、平臺主任、首席科學家崗位委托第三方進行業務崗位任務完成情況考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