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雙語教學要素選擇論文

時間:2022-08-23 11:05:00

導語:高職雙語教學要素選擇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雙語教學要素選擇論文

摘要:雙語教學有助于論文提升辦學水平,提高學生職業技能,滿足社會需求。高等職業院校開展雙語教學必須對教學主體、教學媒介、課程內容等要素進行選擇。要素選擇是前提,學習動力是保障,過程控制是關鍵。

關鍵詞:雙語教學;要素選擇;過程控制

高職院校有序、有效、有針對性地開展雙語教學有助于提升高職辦學質量,有助于高職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一、雙語教學的基本定義及內涵

根據《朗曼應用語言詞典》的定義,雙語教學是在學校里使用第二語言或外語進行各門學科教學的一種教學形式。即在使用母語(本族語)的同時,再不同程度地使用另一種學生所在地的通用第二語言或外語;換句話說,雙語教學可能是使用母語/第二語(本國)作為教學媒介語進行的教學,也可能是使用母語/外語作為媒介語進行的教學,而實際內涵因地區、國家的不同而存在差異。例如,對我國藏族學生而言,藏語是他們的母語,漢語是第二語言(本國語),英語是外國語,漢語和英語對他們來講都是非母語。在美國、加拿大等英語國家,雙語教學一般又指用西班牙語、法語等進行的學科教學。我國現在一般所提的雙語教學,大多指向的是不同程度地使用英語進行非語言學科的課程教學。

二、高職雙語教學的基本要求

高職人才培養的基本目標和教學要求是,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為目標,畢業生具有一定的學科基礎理論知識,技術應用能力強,教學過程突出實用性和針對性,以夠用為度。高職雙語教學也不例外,它在本質上與中小學開展雙語教學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提升外語水平不同,在教學要求上也不能相提并論。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結合高職學生的特點和實際開展雙語教學,為學生盡快適應將來的社會環境和工作需求做好準備,夯實基礎,使學生在掌握學科基本理論知識的同時,又能在自己的工作領域與外國同行就專業方面的某些問題進行必要的溝通,而這種成功的溝通往往源于學生跨文化思維習慣的養成和跨文化交際語言表達能力的形成。鑒于高職院校普遍存在的師資薄弱、生源較差的問題,特別是學生外語水平參差不齊的問題,開展雙語教學必然是一個分階段、分層次、分學科的在不同程度上逐步展開的過程,即便在某些擁有開展雙語教學優勢的學科也難于一蹴而就,達到一些學者認為的只有那種全部用學生所學的二語或外語進行的沉浸式雙語教學才是真正雙語教學的境界。因此,我們認為,高職院校在開展雙語課程教學的起步階段可以有所變通,如對一些專業術語給予適當必要的母語解釋性提示,我們把這一階段稱為“亞雙語教學”階段,但絕不能把雙語教學變相為外語課和翻譯課。如果把雙語教學作為提高學生外語的唯一目的,則步入了誤區,有違高職雙語教學的初衷。要達到高職雙語教學的基本要求和目的,雙語教學的要素選擇和過程控制尤為重要。

三、教學要素的選擇

1.教學主體的選擇

霍姆伯格認為,在教育中唯一重要的事情是由學生自己進行學習。分析高職生的整體學習經歷、學習環境、學習目的、文化基礎和外語程度,以及借鑒雙語教學不成功的事例,我們發現,要保證雙語教學能持續有效地進行,必須從根本上變學生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真正做到“我要學”,而不是“要我學”。學生作為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其學習行為、感受程度不應是由外向內的單向反映,而應是由外向內、由內向外的雙向反應。學生的原有知識水平、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和學習動機都在不時地發揮作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雙語教學的成敗,因而對雙語教學中的學生進行分層篩選,采取必要的制約是合理的。作為雙語教學使用的教學語言(英語),其教學對象的選擇應以具備普通高中畢業生英語水平或通過英語三、四級水平測試的高職學生為教學主體,否則雙語教學則失去了動力源,無法正常運轉。對于個別迫切要求參與雙語教學或就業目標已明確、但英語程度較低的學生,可以考慮其未來的工作需要,有條件地接納,但必須提出個性化的自主學習計劃,這從另一層面也體現了現代教育“開放,平等”的教育理念。實施雙語教學前,對學生進行所學課程開設雙語教學的渴望度、最低語言能力調查是一項保證教學質量的前期重要工作。當然,對學習主體的選擇尚不能保證雙語教學將會得到順利地進行,常常有部分學生在經歷了短暫的一段雙語教學后,沒有了新鮮感,特別是課程專業化程度加大了學習難度,導致學習激情降低,動力隨之很快喪失,對于這一部分學生應同意他們在事先預設的限期內轉入普通課程班的學習。這主要基于這樣一種考慮:雙語教學的整個過程始終是出于學生自我要求的過程,在整體上維持一種自主有意義的成功學習動機,從而保持學生學習的內驅力。認知理論認為,動機有助于指引注意的方向,影響信息加工的方式。動機主要通過諸如目標設置、自我效能和結果期待等對學習進行調節。建構主義理論也有一些共同點,如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學習和教學情境中,以便使學生能最大限度地掌握所學的知識。因此,高職雙語教學對學習主體的選擇是有效開展雙語教學的前提,也是同當前高職院校學生的實際狀態相吻合的。當然,雙語教學中教師是另一個重要因素。從目前高職院校課程師資考量,即使學生有強烈的要求,由于受合格師資不足的制約,雙語教學也不能統一設置,整體推進,只能優先考慮那些已具備相應師資條件,又為專業和就業所迫切需求的課程如涉外專業作為選擇對象。我們認為,目前高職院校一般有三類教師應在雙語教師考慮范圍之內,屬于選擇對象。一類是本??仆庹Z專業畢業加非外語專業學科畢業的研究生;二是含外語專業的雙學歷(位)獲得者;三是具有相當外語水平(如海外留過學)的學科專業教師。從國外直接引進外籍專業教師固然也可以,但不一定完全適合目前我國高職生的實際要求。

2.教學媒介及課程內容的選擇

實施雙語教學的另一重要選擇是教學媒介及課程內容的選擇,它是雙語教學能否順利開展的支撐。課程內容是課程的核心要素,其載體是教學媒介,教學媒介是實現教學目標的手段?,F代多媒體教學技術的應用,使教學媒介有了多種選擇,但文字教材仍然是當今學校教學的主要媒介,高職雙語教學采用最多、最適合學生使用的仍然是文字教材。在選擇和組織課程教材內容時,除了要考慮到與目標的相關性外,還要考慮對學生和社會的實際意義和能否為學生所接受。國外引進的原版專業教程,暫且不說其難易程度,僅在內容、學時安排上就與我國高職生有一定距離;而不用原版教材,采取自編改寫教材,則缺乏原汁原味,很難達到雙語教學跨文化思維、跨文化交際的目的。從我們的實驗研究中,我們覺得,雙語教學專業課程的教材,選擇在原版本基礎上做適當刪除或重點摘編組合更符合目前的現實需要。其優點一是在理論知識學習上更容易貫徹高職“以夠用為度的”原則;二是針對性強,突出重點;三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習難度,符合高職學生的現有水平;四是保持了課程基本知識的系統性,又保持了文字教材的原有韻味。

四、教學控制

教學控制是達成教學目標的一種手段。所謂控制,是指有組織的系統根據內外部的變化而進行調整,使自身保持某種特定狀態的活動??刂朴幸欢ǖ姆较蚝湍繕?,其作用在于使事物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制約,克服隨機因素。教學控制就是要求教師把握教學的進展情況,把握學生整體學習和個性化學習的程度。教學主要是由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構成的雙邊活動過程,當然也不排除多邊性的活動。現代教學在確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指導作用的同時,更加強調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因為學生是教學活動中認識的實踐主體,是有意識、有目的地認識客體的承擔者,一切教學影響只有通過學生自身的活動才能為其接受,而教學過程從信息學的角度是輸出、接受、反饋的過程,師生處于一個閉合的信息系統中。隨著專業程度的深入,知識量的增大,學生在接受雙語教學的速度上和理解深度上都不能和母語授課相提并論,只有依靠學生的自主化、個性化學習加以彌補和改善。如果補充不足,必然進一步制約學習速度和理解度的提高,反過來又常常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情緒和學習動力的穩定,甚至動力減弱,從而影響雙語教學的正常開展。這種學習動力的不穩定性成為高職雙語教學中的最大變數。根據美國學者維納(WEINERNOBERT)控制論的基本理論,控制的基礎在信息,沒有信息,控制就會是盲目的,就達不到控制的目的。雙語教學過程中對相關的信息獲取就成為控制的關鍵。而控制是否有力、效果如何,將取決于信息掌握的全面性,準確性。因此,雙語教學過程中要不斷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獲取教學中的正負信息,然后及時做出分析,調整教學進度和方法,并提出相應的個性化教學方案,實行定向、定量控制,這種控制貫穿于各階段教學的始終,不能時斷時續。

五、結語

高職雙語教學為達到特定的教學目的,必須要對教學主體、課程媒介、課程內容等要素進行選擇,在整個實施過程中還要不斷地加以控制。要素選擇是前提,學習動力是保障,過程控制是關鍵,否則雙語教學很可能有名無實,甚至半途而廢。

參考文獻:

[1]Learningtheories:Aneducationalperspective,3EbySchunk,DHPearsonEducation,Inc.

[2]Managementfundamentals:Concepts,Aplications,SkillDevelopment,2EbyRobertNLussierJointlyPublishedbyPekingUniversityPress/ThomsonLearning.

[3]施良方.課程理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