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倫理下教師批評權綜述
時間:2022-04-25 03:41:00
導語:教育倫理下教師批評權綜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摘要:目前,教師對于應行使的批評權采取保守的不批評,其因有教育法規和制度弱化了教師批評權,社會群體非理性的教育觀消解了教師批評權,被異化的基礎教育價值取向剝奪了教師批評權。中外教育傳統、現代教育倫理要求和當前教育現實要求教師適當批評。
2009年8月,教育部印發《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定》。其中“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學管理中,有采取適當方式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的權利。”此規定一出,引得社會各方熱議,這說明人們對于教師批評權問題十分關注。
1.不批評:當前教師的直覺倫理認同
在現代社會,教師既教書又育人,教師對犯錯學生的批評是天經地義的。然而近年來,不批評受到教師們直覺的倫理認同,批評權遭到了被拒斥的尷尬。造成“教師不敢管學生”有以下幾個原因:
1.1教育改革中的法規、制度弱化了教師的批評權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中要求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然而,從我國目前的學校現實看,一些教育制度嚴重阻礙著教師道德發展。根據《教師法》、《教育法》等法律的規定,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保障學生的身心健康。若教師批評不慎,會傷害到學生的“自尊心”,也有可能侵害學生的“人格權”。若批評過多,似乎偕越了教育改革,教師采用了保守主義的方式,即不批評。因此,教育法規、制度弱化了教師的批評權,使教師從倫理上認同了不批評。
1.2社會群體非理性的教育觀消解了教師的批評權
近年來,教育在強調尊重學生的過程中,使一些群眾產生非理智的教育觀。首先是各種社會群體對學校教育活動的不理性干涉,包括媒體對一些現象的刻意披露和炒作,有些人對教師批評產生質疑。這樣不少教師就形成“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觀念,放棄了自己的批評權利。當然,還有近幾年不同的教育教學觀和學生觀的沖突,使人們對批評產生了誤區。一是家長過分地關注孩子的成長,希望教師嚴格要求自己的子女,還要寬容孩子,當子女受到批評時,家長便向有關部門“狀告”教師,從而引發糾紛。教育行政部門為息事寧人,往往不惜開罪教師,致使教師不再批評學生。其二,隨著市場經濟的影響,家長不再把學校看做神圣的凈土,不再把教師當成敬畏的對象,時有家長隨意評價教師,甚至將歪曲的意見交到教育行政部門手里,給學校造成不良影響。這樣,教師在現實中失去了話語權,利弊權衡后,多選擇了不批評。
1.3市場經濟下被異化的基礎教育價值取向剝奪了教師的批評權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學校成為純粹的“經濟人”,他的所有活動的唯一目的就在于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爭奪盡可能多的生源,如此,教育逐漸被商品化。這樣,家長變成了學校的“上帝”。教師被迫從“圣壇”走向“櫥窗”,被人態意指責、點評,教師的批評遂被歪曲為“體罰“、“變相體罰”、“精神體罰”。教師因此被剝奪了批評權。
2適當批評:教育倫理下的應然要求
2.I中外教育傳統的倫理要求
中國傳統的教育歷來倡導對學生的規訓。嚴師文化傳統已深人中國人心,成了國人的文化基因,也是傳統的教育倫理要求之一,批評是傳統師道的應有之意。《易經·系辭傳》曰:“小懲而大戒,此小人之福也。”夸美紐斯在論述學校的紀律時十分重視批評教育,他認為“犯了過錯的人應當受到懲戒”,這是一個“無可爭辯的命題”。赫爾巴特認為;“不注意兒童不守秩序的行為,連兒童自己也不認為是教育。”涂爾干在《道德教育》一書中曾指出:“……如果允許違規行為不受懲罰,那么紀律的權威就會為違規行為所侵蝕。”馬卡連柯也說:“懲戒不僅是一種權利,而且是一種義務”。所以,從歷史上看,教育批評幾乎被一致地認為是合理的。
2.2現代教育倫理要求教師適當批評
教育倫理的義務要求教師遵循“為師之理”,才能保證師生倫理關系的和諧。《教師法》把“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作為教師應當履行的義務。對為人師表者而言,批評既是他們的職責和權力,也是一種必要的教育內容與手段。“學生身心在規約與張揚間能夠和諧發展”是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最基本問題。因此,在個體思想品德和社會行為的形成發展過程中,學生接受教育是社會化的需要。沒有嚴格就沒有教育,沒有批評也就沒有教育。如果一個教師把熱愛教育事業和熱愛學生,嚴格要求學生結合起來,他就是一個完美的老師。
2.3當前教育現實的應然要求
近年來社會輿論使教師被迫放棄行使批評權,一方面,它嚴重制約了教師的教學行為,使教師不敢行使教育教學權;另一方面,就學生而言,由于教師沒有盡到應有的教育教學責任,致使學生在學校里不能接受全面的和規范的教育。沒有批評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批評是培養學生是非觀念和正義感的重要手段。批評教育應出于愛心,基于誠心,否則敗于無心,毀于隨心。教師的批評若能將心比心,以心換心,學生就會成長為“完整的人”。這應該是為師者永遠的責任。
- 上一篇:小議傳媒藝術高考
- 下一篇:小議教學基本概念和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