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匯率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1-02 05:22:3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人民幣匯率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人民幣匯率問題論文
收藏到網摘:添加到百度搜藏收藏到雅虎收藏到QQ書簽收藏到新浪ViVi
淺析人民幣匯率問題是流星畢業論文網通過網絡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員整理而的,淺析人民幣匯率問題是篇高質量的論文,本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希望此文章能對您論文寫作,提供一定的幫助。淺析人民幣匯率問題為免費畢業論文提供,不可用于其他商業用途。
一、人民幣升值的背景
貨幣貶值有利于促進本國商品的出口,同時也有深刻的國際政治考慮。美日歐盟等國出于對本國政治經濟利益的考慮,近年來把矛頭直接對準中國的人民幣匯率。美國近年來的巨額貿易赤字已使其不堪重負,需要通過貶值來扭轉局面。美國通過美元貶值,既可以減輕外債負擔,每次美元貶值都可以大大減少其外債,又能刺激產品出口,轉嫁各種經濟危機。美國次貸危機發生后,美聯儲因擔憂信貸緊縮和經濟衰退向市場注入大量流動性并大幅降低利率,導致美元對全球主要貨幣出現大幅貶值,也加大了人民幣被動升值壓力。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以來,人民幣保持小幅穩定升值的趨勢,2008年年初以來升值加速,前5個月已經累計升值5.26%,美國、日本等國要求人民幣進一步升值。中國在容許人民幣升值方面,已有所進展,但仍然需要進一步升值,以應付中國通脹持續上升。
中國經濟在1978-2007年間,年均增長率近10%。經濟增長速度位居世界之首。以人民幣為單位的名義GDP累積成倍增長,即使扣除通貨膨脹因素,中國實際GDP高過以美元為單位的名義GDP的增長的速度。2007年我國國際收支經常項目順差3718億美元,國際儲備資產繼續增長。2007年末,外匯儲備資產較上年末增加了4619億美元,達到15282億美元。外商直接投資流入中國的速度加快,國際熱錢的炒作,使得國際游資預期人民幣升值。我國市場缺乏統一均衡,可貿易品價格相對于非貿易品價格上升較慢也加大了匯率的升值壓力。
二、人民幣升值對我國經濟的影響
人民幣匯率對外貿影響論文
摘要:本文在構建新的實際有效匯率后,運用ADF單位根檢驗、Granger因果檢驗對數據進行計量分析,分析結果表明:我國進出口商品的需求彈性絕對值之和為3.307987848,遠大于馬歇爾—勒納條件中的臨界值1,說明我國進出口商品滿足馬歇爾—勒納條件,如果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貶值,則能夠改善貿易收支。同時,模型顯示回歸分析的相關檢驗系數分別為0.776538和0.752578,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波動對我國進出口影響較為顯著。
關鍵詞:人民幣;匯率;貿易收支;實證分析
一、引言
自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我國實施改革開放的同時,伴隨著高速的經濟增長、高漲的投資率、快速的技術進步,匯率作為一個基本的經濟變量,逐漸確立了在經濟生活中的中心地位,也伴隨著匯率制度的一系列改革,匯率的調整就和貿易收支聯系起來了。首先是1981年,也就是人民幣匯率制度的改革之時,匯率的調整就和進出口聯系起來了。接著就是1994年1月1日,人民幣匯率實現了官方牌價與外匯調劑價格的統一并軌,從而確立了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而在1996年12月我國外匯體制更是實現了人民幣經常項目的自由兌換。2005年7月21日更是實施了人民幣匯率的重大改革:即時起人民幣對匯率升值到8.11元水平;人民幣不再盯住美元,改為參考一籃子貨幣匯率水平進行調整。這樣,人民幣匯率和貿易收支的聯系變得就更加緊密了。
本文在構建新的實際有效匯率后,運用計量分析方法,對匯率變動對中國外貿的影響展開實證分析。定量分析方法采取的是現代計量經濟學方法——ADF單位根檢驗、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法和最小二乘法。本文首先介紹國內外匯率變動對對外貿易影響的研究成果,第二部分為本文的核心內容,首先計算出了1986-2002年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然后展開實證分析。本文最后得出結論。
二、國內外研究文獻綜述
IMFWTO規定看人民幣匯率論文
摘要:本文研究了相關法律文件,認為所謂中國操縱匯率、違反IMF和WTO協定的指責站不住腳。WTO規定匯率制度問題屬IMF管轄,并接受其結論,同時強調多邊性。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談判中匯率制度未受質疑。并且,IMF規定,成員可自行選擇浮動或者固定匯率制度,但制度應促進價格穩定。央行匯市干預,既是保持幣值穩定的需要,也是維護匯率制度的要求。IMF每年對華磋商也從未批評匯率問題。最后,對中國以阻礙國際收支調整或獲得所謂“不公平”競爭優勢為目的而操縱匯率的責難也缺乏依據。
近來,美國一部分人不斷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對中國發難。2002年起,先后有美國制造商協會(Preeg,2002)、健全美元聯盟(CoalitionforaSoundDollar)、公平貨幣聯盟(TheFairCurrencyAlliance)宣稱,中國進行匯率操縱,使得人民幣匯率較購買力平價嚴重低估,阻礙了美對華出口,造成美中上千億美元的貿易逆差,違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協定和世界貿易組織(WTO)協定,因此要求美國政府積極交涉乃至尋求WTO爭端解決。本文通過對IMF和WTO法律文件的分析認為,這些責難缺乏依據、現行人民幣匯率制度和政策并不違反IMF和WTO規則。
根據1944年6月《聯合國貨幣金融會議最后議定書》,建立了IMF管轄國際金融體系(主要為匯率制度和外匯措施),成立國際復興和開發銀行(又稱世界銀行)負責戰后重建和發展,而負責貿易規則的任務后來落在關稅和貿易總協定(GATT)身上,后者為1995年成立的WTO所取代。因此,本文第一部分剖析IMF法律文件,第二部分研究WTO協定,第三部分回顧中國加入世貿談判情況,最后分析人民幣匯率水平問題。
一、從IMF對匯率安排的要求看人民幣匯率制度和政策
(一)IMF的匯率制度規定
1973年8月15日,美國單方面宣布美國停止美元兌換黃金后,布雷頓森林體系即告崩潰。國際貨幣體系從釘住美元為主的固定匯率體系進入固定匯率與浮動匯率體系并行的時代.應美國的要求,IMF相應修訂了協定,有關匯率制度的規定主要體現在IMF協定第四條、第八條第四款和第十四條。
人民幣匯率升值危害論文
去年以來國外一些人以中國輸出通貨緊縮為由要求人民幣升值,逐步形成了一曲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國際大合唱”。目前這一勢頭仍有增無減。
(一)人民幣升值論的導火索
表面上看,人民幣升值論是由去年10月摩根士丹利首席經濟學家斯蒂芬·羅奇的文章<中國因素)而起,但實際上是與特定的國際背景密切相關。這一波人民幣升值論的直接背景是,去年以來由于美元對西方和亞洲主要貨幣貶值,而人民幣釘住美元,也隨美元出現了相對貶值,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我出口價格競爭力的提高。一些人忘記了自1997年以來人民幣跟隨美元對全世界絕大多數貨幣持續升值的歷史以及中國為此付出的代價,而抓住人民幣短期內的相對貶值大作文章。
(二)人民幣升值論是“中國威脅論”升溫的新表現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增強和經濟穩定快速增長,“中國經濟威脅論”不斷發展。最新一波的“中國威脅論”,是在世界經濟持續低迷、復蘇面臨重重難題,而中國經濟貿易表現良好的背景下出現的。近兩年來,一些國家經濟陷入衰退,而且復蘇遙遙無期。為了轉移矛盾,一些國家的決策者和企業經營者極力喧染或隨聲附和“中國威脅論”;更多的人則出于心理不平衡,對中國經濟的良好表現患上了“紅眼病”。正如羅奇所說的,西方一直錯怪中國,在全球經濟疲軟的環境下西方急于尋找一個替罪羊,于是將矛頭指向中國。
(三)日本是制造人民幣升值論的急先鋒
人民幣匯率政策論文
內容簡介:
一個靠借款完成學業的人,一個改變國際金融格局的人,一個被譽為經濟預言家的人,一個對中國情有獨鐘的人,199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因最早提出“最優貨幣區域理論”奠定歐元理論基礎而被稱為“歐元之父”的羅伯特.蒙代爾教授登上《百家講壇》,回顧了他在一生所走過的歷程,同時對我國現行的人民幣匯率政策進行了探討。蒙代爾教授1932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1956年蒙代爾24歲時就以題為《論國際資金流向》的博士論文一舉成名,在本講中,蒙代爾教授詳細介紹了他在經濟學領域中研究的歷程。
他認為,艱苦的學習環境并不是阻礙人們成才的一個因素,要正確的認識和對待客觀條件而把自己的興趣放在首位。要自己選擇自己的道路。他講了他的經歷“我覺得我應該找到一個更好的地方完成我的經濟學博士學位,考慮到我沒有很多的錢,我就找到了三個教授,征求他們的建議。”“我找的這三位教授是我最喜歡的,問了他們同樣一個問題,就是在資金不充裕的情況下,我究竟應該在那里完成我的博士學業,他們也鼓勵我去一個更好的地方,第一位是一個年輕的數理經濟學家,他給我的建議是到一個能夠給你提供很多獎學金的大學去,于是他建議我去康乃爾大學,第二位是系里的主任,也是個國際貿易專家,建議我說:到你最想去的地方,需要多少錢,就去借多少錢把個,第三位教授是個微觀經濟學家,告訴我,說你應該找到一個非常富有的女孩子然后跟她結婚,用她家的財富來幫助你完成你的學業,我聽從了第二位教授的建議。”
蒙代爾教授還對現在的人民幣匯率政策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固定匯率和彈性匯率兩者本身并沒有可比性;對于人民幣是否要升值,他的結論是:人民幣不要升值,不要貶值,不要浮動,也不要增加浮動幅度,保持現在的固有水平,人民幣現在已經達到了均衡。
《蒙代爾和他眼中的人民幣匯率政策》(全文)
人們常常問我為什么會學習經濟學,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如果說這一切有一個確切的日期,雖然我不很肯定存在這樣一個日期,那就是二戰之后,1949年的英鎊貶值,你們現在也許很難想象這意味著什么,英鎊在整個19世紀是世界經濟市場上最強硬的貨幣,英鎊的貶值可是一件大事,但是,問題是所有的媒體都不知道如何去解釋這件事的意義究竟何在,我也請教過我的大學老師,問他們英鎊貶值的原因和英國通過這一做法究竟可以獲得什么,他們都不能解釋這個問題,于是我發現我可以在這個還沒有答案的領域做一些調查,或者研究,長話短說,通過之后十年到十五年我的研究,我發現并且逐漸的相信1949年英鎊貶值是一個錯誤。我進入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就開始涉獵經濟學,第一年的學習內容,由于太廣泛,經濟學學習并沒有對我有任何的觸動,只是到了第二年之后,當學到了比較深的理論之后,才感覺到愛上了經濟學這門學科,并下定決心把它作為一項畢生的職業,大學畢業以后,我向南部發展了,去了美國境內最近的一個大學,就是華盛頓大學,那個時候,我也沒有很多的錢,華盛頓大學給我提供了獎學金,相當于助教的獎學金,在我那里渡過了畢業之后的第一年。
人民幣匯率影響我國FDI研究論文
摘要】匯率是連接國內外商品市場和金融市場的一條重要紐帶。我國作為吸收FDI最多的國家,人民幣匯率的變動必然對FDI存在著影響。本文通過對我國人民幣匯率和FDI現實數據實證研究發現,人民幣匯率是FDI的格蘭杰原因,人民幣的貶值將促進我國的FDI。
【關鍵詞】人民幣匯率FDI協整格蘭杰因果檢驗
近幾年人民幣迅速升值,匯率已經成為熱點話題。匯率是聯結國內外商品市場和金融市場的一條重要紐帶,匯率的變動將會影響到一個國家的國內經濟、對外貿易乃至整個國際經濟。國際直接投資(FDI)指由居住在一個經濟體的企業對居住在另一個經濟體的企業進行管理控制的投資,它反映了一種投資者在某個外國的持久利益的長期關系。FDI對東道國的技術進步、資本形成、對外貿易、國際收支、就業等都會帶來一些影響。深入探討外商直接投資與人民幣匯率的關系,將有助于調整和制定我國的引資政策,完善人民幣匯率的形成機制。
一、文獻綜述
1、本幣升值促進FDI
Cushman通過經驗實證的方式對美國和五個主要工業國家的年度直接投資水平進行分析,得出實際匯率的升值對外商直接投資具有正向影響效應。Campa(1993)認為一國貨幣越堅挺,進入該國市場未來收益的期望值就越高,也就會吸引越多的FDI流入。Benassy-Quere(2001)等指出如果投資者以東道國市場為目標,東道國的貨幣升值擴大了東道國的相對市場規模,使外商直接投資增加。
人民幣匯率問題分析論文
摘要:人民幣匯率是最近爭論的熱點問題。本文對有關人民幣匯率爭論的觀點進行了比較全面的綜述,把爭論的觀點歸納為三類:人民幣升值論、人民幣穩定論和增加人民幣匯率浮動彈性論(人民幣溫和升值論)。本文還就人民幣匯率爭論背后一些深層次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并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人民幣匯率;升值;外匯儲備
前言
近年來,人民幣匯率問題成為國內外輿論關注的焦點,人民幣升值的內外壓力不斷升溫。國內外一些主流經濟學媒體、政府官員以及著名的經濟學家都紛紛加入到人民幣匯率的大討論之中,對人民幣是否應當升值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綜觀各方爭論觀點,主要有三種:人民幣升值論、人民幣穩定論和增加人民幣匯率浮動彈性論(人民幣溫和升值論)。
一、人民幣升值論
要求人民幣升值的較早言論,一是2001年8月7日英國《金融時報》上的文章《中國的廉價貨幣》;二是在2001年9月6日《日本經濟新聞》上的文章《對人民幣升值的期望—中國威脅論的升級》。其后,2002年10月摩根斯坦利首席經濟學家羅奇在《中國因素》一文中提出“中國向世界輸出通貨緊縮”的觀點,認為亞洲生產商在當今生產全球化的環境下,已經能夠影響世界商品的價格水平,中國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發展戰略,以低價輸出商品,對世界通貨緊縮的影響越來越大,是造成全球通貨緊縮的一個重要原因。接著不少亞洲國家尤其是日本政府官員開始在不同場合紛紛鼓噪,力促人民幣升值。2002年日本副財相黑田東彥(HaruhikoKuroda)及其副手河合正弘(MasahiroKawai)在英國《金融時報》發表署名文章《全球性通貨再膨脹正當其時》;2003年2月22日,日本財務大臣鹽川正十郎(MasajuroShiokawa)在OECD七國集團會議上向其他六國提交通過提案,要求逼迫人民幣升值。2003年3月2日,《日本經濟新聞》發表文章稱“中國向亞洲輸出了通貨緊縮”。同時,在歐美,健全美元聯盟(CoalitionforaSoundDollar)、經濟學家畢格斯(BartonBiggs)、伯格斯坦(FredBergsten)、威廉姆森(JohnWilliamson)、芬里頓(EamonnFingleton)等以及美國財長斯諾、歐洲央行總裁德伊森貝赫和歐洲委員會主席普羅迪等均認為人民幣存在著嚴重低估,而且對世界經濟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另外國際清算銀行(BIS)在2003年年度報告中,批評了亞洲國家不惜余力地阻止貨幣升值獲取外貿順差的行為。
人民幣匯率問題試析論文
一、人民幣升值論
要求人民幣升值的較早言論,一是2001年8月7日英國《金融時報》上的文章《中國的廉價貨幣》;二是在2001年9月6日《日本經濟新聞》上的文章《對人民幣升值的期望—中國威脅論的升級》。其后,2002年10月摩根斯坦利首席經濟學家羅奇在《中國因素》一文中提出“中國向世界輸出通貨緊縮”的觀點,認為亞洲生產商在當今生產全球化的環境下,已經能夠影響世界商品的價格水平,中國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發展戰略,以低價輸出商品,對世界通貨緊縮的影響越來越大,是造成全球通貨緊縮的一個重要原因。接著不少亞洲國家尤其是日本政府官員開始在不同場合紛紛鼓噪,力促人民幣升值。2002年日本副財相黑田東彥(HaruhikoKuroda)及其副手河合正弘(MasahiroKawai)在英國《金融時報》發表署名文章《全球性通貨再膨脹正當其時》;2003年2月22日,日本財務大臣鹽川正十郎(MasajuroShiokawa)在OECD七國集團會議上向其他六國提交通過提案,要求逼迫人民幣升值。2003年3月2日,《日本經濟新聞》發表文章稱“中國向亞洲輸出了通貨緊縮”。同時,在歐美,健全美元聯盟(CoalitionforaSoundDollar)、經濟學家畢格斯(BartonBiggs)、伯格斯坦(FredBergsten)、威廉姆森(JohnWilliamson)、芬里頓(EamonnFingleton)等以及美國財長斯諾、歐洲央行總裁德伊森貝赫和歐洲委員會主席普羅迪等均認為人民幣存在著嚴重低估,而且對世界經濟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另外國際清算銀行(BIS)在2003年年度報告中,批評了亞洲國家不惜余力地阻止貨幣升值獲取外貿順差的行為。
主張人民幣升值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中國經濟高速增長是人民幣升值壓力的根本原因。中國經濟高速增長與世界經濟萎靡不振的強烈反差。20世紀80年代以來,日本經濟一蹶不振,持續低迷,給日本國內的就業和政府帶來了巨大的壓力。隨著進入21世紀美國新經濟的破滅,美國經濟進出了衰退期,世界經濟走向了蕭條,全球籠罩在通貨緊縮。在這種背景下,中國經濟一枝獨秀,好象黑夜中的一顆明珠,特別引人注目。他們認為是中國向世界輸出大量的廉價商品,是造成世界性通貨緊縮的主要原因。第二、持續的雙順差和巨額的外匯儲備是人民幣升值的直接理由。他們認為中國通過嚴重低估人民幣幣值,一方面提高出口競爭力,向世界大量輸出廉價商品,獲取貿易順差,另一方面憑借廉價勞動力吸引大量外資,拉動國內經濟增長,促進就業。巨額雙順差,是造成美國失業增加的原因。第三,他們還認為人民幣升值對中國有好處。人民幣升值可以減輕中國外債壓力,可以提高人民收入,用來購買更多的進口產品,可以增加中國貨幣的吸引力,為國內經濟向制造高質量產品轉軌提供條件,以進一步加大中國出口產業的競爭力。同時,人民幣升值可以降低人們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減少投機資本的流入。
二、人民幣穩定論
針對人民幣升值的國際輿論,我國政府和國家高級領導多次在不同場合聲明,我國現行的匯率制度安排是與我國經濟發展階段、金融監管水平和企業承受能力相適應的,是符合我國國情的制度選擇;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的政策是正確的,今后我國將繼續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同時也將在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的前提下,完善人民幣的匯率形成機制。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日本野村證券、蒙代爾(RobertMundell)、麥金農(RonaldMckinnon)、謝國忠等國際機構和學者以及國內學者李揚、張曙光、華民、干杏娣等都認為必須保持人民幣幣值穩定,人民幣升值百害而無一利。
他們反對人民幣升值,主張人民幣幣值穩定,主要有以下理由。一是人民幣升值信號“失真”,人民幣匯率走勢反映了中國經濟的基本面,不存在被嚴重低估的問題。他們認為在雙順差的構成中,主要是資本、金融項目下的順差,對外貿易順差占的比重不大,并且外貿出口增加往往是由于外商投資企業的出口增加拉動。二是人民幣升值不利于我國經濟發展。他們認為人,首先民幣升值會造成出口順差減少,甚至會出現逆差,同時會提高勞動力成本,不利于吸引外資。經濟增長速度將由此而下降,并對就業產生巨大的壓力;其次人民幣一旦升值就會形成升值預期,升值預期將導致大量投機性資本流入,會對金融穩定造成沖擊,加大了中國經濟走勢的不確定性;最后人民幣升值對國內外消費需求和國內投資具有抑制作用,將導致通貨緊縮惡化,甚至會步日本后塵,陷入長期通貨緊縮的困境等。三是中國匯率政策不是全球通貨緊縮的根源,不能夸大中國通貨緊縮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因此人民幣升值不是解決全球性通貨緊縮的靈丹妙藥。另外有的學者(如徐明棋)還認為主張人民幣升值,是西方國家想搞跨中國經濟的陰謀詭計。
淺談人民幣匯率制定策略研究論文
摘要:人民幣匯率問題涉及匯率的機制和匯率的水平。堅持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匯率機制的提法不嚴謹。目前人民幣對于美元的固定匯率是一種有利于經濟增長的匯率政策。人民幣匯率沒有低估的結論在學術上和政治上都是正確的。
關鍵詞:人民幣匯率
當前中國貨幣政策的一個重要方面是人民幣匯率政策。現在討論人民幣匯率問題,實際上涉及了兩個層面,即匯率的機制和匯率的水平。此二者性質有所不同,但相互間有著密切聯系。所謂人民幣匯率問題,首先是匯率機制的問題,其次是名義匯率水平的問題。
有些人主張人民幣應該堅持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匯率機制,但這種提法并不嚴謹。因為匯率的市場是國際外匯市場,中國目前不是可兌換的貨幣,也不參與國際外匯市場交易,因此實際是無法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因此實際上需要從政府的意愿來決定匯率機制(exchangerateregime)問題。
有很多可供選擇的匯率機制。通常認為有九種匯率制度,1.自由浮動,2.管理浮動,3.目標區,4.一籃子釘住,5.爬行釘住,6.可調節釘住,7.真正固定釘住,8.聯系匯率制,9.貨幣聯盟。關于匯率機制的分析,其實并不是一個純理論問題,而是一個實證研究問題。迄今為止的實證研究,尚未給出一致的結論。有些研究甚至認為,匯率機制無關緊要,即所謂“匯率機制的中性假設”。國際學術界關于哪一種匯率機制好的討論并沒有定論。國內的討論中有一些觀點認為浮動匯率機制要優于固定匯率,而且認為這才符合市場經濟原理實際是不了解國際上多年的研究成果。香港數十年實行聯系匯率制并不影響人們承認香港是自由市場經濟的典范。而歐盟內部實行貨幣聯盟對于歐洲經濟的發展也起到很好的作用。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之后,國際理論界很多人認可的是“兩極化”觀點(即自由浮動和管理浮動所代表的浮動匯率機制,和聯系匯率和貨幣聯盟所代表的固定匯率機制),而不認同“中間匯率機制”(即上述第(3),(4),(5),(6)種匯率機制)。所有國家在歷史上的不同時期都實行過不同的匯率機制。因此國際上近年有研究認為,在貧窮的發展中國家,特別是金融體制尚未發展、與國際資本市場沒有很好整合的國家,采用固定匯率會運行良好并具有可持續性。對于發達國家而言,它們增長率高而通脹率低,“真正”浮動匯率制更為適用。對于新興市場而言,比較適用中間的浮動匯率制。
人民幣匯率問題分析論文
摘要:人民幣匯率是最近爭論的熱點問題。本文對有關人民幣匯率爭論的觀點進行了比較全面的綜述,把爭論的觀點歸納為三類:人民幣升值論、人民幣穩定論和增加人民幣匯率浮動彈性論(人民幣溫和升值論)。本文還就人民幣匯率爭論背后一些深層次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并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人民幣匯率;升值;外匯儲備
前言
近年來,人民幣匯率問題成為國內外輿論關注的焦點,人民幣升值的內外壓力不斷升溫。國內外一些主流經濟學媒體、政府官員以及著名的經濟學家都紛紛加入到人民幣匯率的大討論之中,對人民幣是否應當升值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綜觀各方爭論觀點,主要有三種:人民幣升值論、人民幣穩定論和增加人民幣匯率浮動彈性論(人民幣溫和升值論)。
一、人民幣升值論
要求人民幣升值的較早言論,一是2001年8月7日英國《金融時報》上的文章《中國的廉價貨幣》;二是在2001年9月6日《日本經濟新聞》上的文章《對人民幣升值的期望—中國威脅論的升級》。其后,2002年10月摩根斯坦利首席經濟學家羅奇在《中國因素》一文中提出“中國向世界輸出通貨緊縮”的觀點,認為亞洲生產商在當今生產全球化的環境下,已經能夠影響世界商品的價格水平,中國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發展戰略,以低價輸出商品,對世界通貨緊縮的影響越來越大,是造成全球通貨緊縮的一個重要原因。接著不少亞洲國家尤其是日本政府官員開始在不同場合紛紛鼓噪,力促人民幣升值。2002年日本副財相黑田東彥(HaruhikoKuroda)及其副手河合正弘(MasahiroKawai)在英國《金融時報》發表署名文章《全球性通貨再膨脹正當其時》;2003年2月22日,日本財務大臣鹽川正十郎(MasajuroShiokawa)在OECD七國集團會議上向其他六國提交通過提案,要求逼迫人民幣升值。2003年3月2日,《日本經濟新聞》發表文章稱“中國向亞洲輸出了通貨緊縮”。同時,在歐美,健全美元聯盟(CoalitionforaSoundDollar)、經濟學家畢格斯(BartonBiggs)、伯格斯坦(FredBergsten)、威廉姆森(JohnWilliamson)、芬里頓(EamonnFingleton)等以及美國財長斯諾、歐洲央行總裁德伊森貝赫和歐洲委員會主席普羅迪等均認為人民幣存在著嚴重低估,而且對世界經濟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另外國際清算銀行(BIS)在2003年年度報告中,批評了亞洲國家不惜余力地阻止貨幣升值獲取外貿順差的行為。
- 上一篇:人民幣升值論文范文
- 下一篇:人民幣匯率變動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