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匯率對外貿影響論文
時間:2022-04-14 02:24:00
導語:人民幣匯率對外貿影響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在構建新的實際有效匯率后,運用ADF單位根檢驗、Granger因果檢驗對數據進行計量分析,分析結果表明:我國進出口商品的需求彈性絕對值之和為3.307987848,遠大于馬歇爾—勒納條件中的臨界值1,說明我國進出口商品滿足馬歇爾—勒納條件,如果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貶值,則能夠改善貿易收支。同時,模型顯示回歸分析的相關檢驗系數分別為0.776538和0.752578,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波動對我國進出口影響較為顯著。
關鍵詞:人民幣;匯率;貿易收支;實證分析
一、引言
自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我國實施改革開放的同時,伴隨著高速的經濟增長、高漲的投資率、快速的技術進步,匯率作為一個基本的經濟變量,逐漸確立了在經濟生活中的中心地位,也伴隨著匯率制度的一系列改革,匯率的調整就和貿易收支聯系起來了。首先是1981年,也就是人民幣匯率制度的改革之時,匯率的調整就和進出口聯系起來了。接著就是1994年1月1日,人民幣匯率實現了官方牌價與外匯調劑價格的統一并軌,從而確立了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而在1996年12月我國外匯體制更是實現了人民幣經常項目的自由兌換。2005年7月21日更是實施了人民幣匯率的重大改革:即時起人民幣對匯率升值到8.11元水平;人民幣不再盯住美元,改為參考一籃子貨幣匯率水平進行調整。這樣,人民幣匯率和貿易收支的聯系變得就更加緊密了。
本文在構建新的實際有效匯率后,運用計量分析方法,對匯率變動對中國外貿的影響展開實證分析。定量分析方法采取的是現代計量經濟學方法——ADF單位根檢驗、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法和最小二乘法。本文首先介紹國內外匯率變動對對外貿易影響的研究成果,第二部分為本文的核心內容,首先計算出了1986-2002年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然后展開實證分析。本文最后得出結論。
二、國內外研究文獻綜述
匯率變動對外貿影響的研究始終是國際金融和國際貿易領域的重要研究問題。對于該問題的研究主要是以特定的經濟環境為前提來進行。各項研究對于其限定時期內的匯率變動與對外貿易的相關關系做出了較為詳盡準確的描述,并得出不同的結論,各自產生不同結論的主要原因在于研究方法和數據選取上的差異,例如時間的推移、經濟環境的變化以及其他決定因素的改變,都會使得前期的研究成功在解釋當前問題時受到局限。
對于該問題的分析,最為著名的就是國際收支的“彈性分析法”。這類分析的重點在于國際貿易在多大程度上對相對價格變化做出反應,更具體地說,就是貶值能否改善國際貿易收支。根據馬歇爾—勒納條件,當進口價格彈性和出口價格彈性之和大于1時,本幣貶值有利于改善貿易收支。在馬歇爾—勒納條件的基礎上,諸多經濟學家進行了進一步的探討,得出的主張大致分為兩派,一派認為馬歇爾—勒納條件通常不成立,另一派認為馬歇爾—勒納條件可以成立。學者主要形成了兩種不同的觀點。以多恩布什(Dornbush,1976),Bahmani-Oskooee(1985,1989),JaimeMarquez(1990),MohsenBahmani-Oskooe和TaggertJ.Brooks(1999)等學者為代表“彈性悲觀派(elasticitypessimists)”。經濟學家認為對外貿易的進出口需求價格彈性之和趨向于小于1,即本國貨幣貶值不利于貿易收支的改善。“彈性樂觀派”(elasticityoptimists)的經濟學家則認為對外貿易進出口需求彈性之和趨向于大于1。主要由Gylfason,Thorvalur和OleRisager(1984),Marquez(1990),MohsenBahmaniOskooe(1998)等學者,通過建立包括行為方程和結構方程在內的宏觀經濟模型,運用協整分析方法等實證分析方法,證明了貶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貿易收支。
近年來,國內有關人民幣匯率變動對貿易收支的影響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進展。
第一種看法認為我國的進出口需求的價格彈性嚴重不足。這一位著匯率貶值非但不能改善貿易收支,反而會導致進出口狀況的惡化,因而匯率貶值政策將帶來負效果。如厲以寧教授(1991)對我國1970年-1983年的數據分析后認為,我國的進、出口需求價格彈性分別只有0.6871和0.0506。謝建國、陳漓高(2002)采用1978年-2000年的數據,利用雙邊分析法(美國、日本、歐盟)通過實證認為人民幣匯率貶值對中國貿易收支的改善并沒有明顯影響,中國貿易收支的進出口彈性僅為0.089,中國貿易收支短期主要取決于國內需求狀況,而長期取決于國內供給狀況。
第二種看法是我國的進出口彈性出于臨界值,因而匯率變化對我國的貿易收支影響不是很明顯。如陳彪如教授(1992)運用外經貿部統計的1980-1989年的進出口價格指數和貿易量指數進行回歸后得到以下結果:我國的進口需求價格為0.3007,出口需求價格彈性為0.7241.進出口需求的價格彈性之和為1.0248,說明人民幣貶值或升值對改善貿易收支的效果是微不足道的,經濟總體增長能夠使貿易收支改善。據高盛公司做出的一份研究報告表明,中國出口的匯率彈性系數約為0.2,如果以貿易額加權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下降1%的話;中國的出口額可望增長0.2%,因此實際上,匯率的浮動對目前中國外貿出口增長帶來的影響是微乎其微的。找論文,上論文114。
第三種看法就是匯率貶值能夠改善貿易收支。戴祖祥(1997)以中國為研究對象,研究了兩個時間段。第一個研究的時間段為1981年-1995年,該階段出口價格彈性為-1.0331,加上根據IMF(1994)的統計分析得出的我國的進口需求彈性為-0.3,進出口需求彈性之和為-1.3331,說明我國進出口需求價格彈性滿足馬歇爾—勒納條件;第二個研究的時間段為1985年-1995年,該階段出口價格彈性為-1.1234,同樣加上IMF(1994)的統計分析得出的我國的進口需求彈性-0.3,進出口需求彈性之和為-1.4331,認為匯率貶值有利于貿易收支改善。謝智勇、徐璋等8人(1999年研究得出結論:通過實際匯率所測定的我國進出口商品的需求彈性之和為9.2523,遠大于馬歇爾—勒納條件中的臨界值1,說明我國的進出口商品完全滿足馬歇爾—勒納條件,匯率變動對我國進出口貿易有影響。朱真麗、寧妮(2002)對我國貿易1981年-2000年的多邊和雙邊價格彈性進行了分析,研究對象為美、日、香港,進出口價格彈性之和為-2.71,貨幣貶值能夠改善貿易收支。以上研究得出的結論之所以不很一致,主要原因在于它們基于不同的研究時間、不同的研究方法得出的結果。從時間上看,他們分別研究了70年代80年代90年代的情況,比較結論可知,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對外貿易價格彈性逐步增大,這與經濟不斷發展、對外開放力度加強的基本宏觀經濟情況是相適應的。
三、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對中國出口貿易影響的實證分析
(一)選用貿易份額權重,計算1986至2002的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
1、計算方法:
關于實際有效匯率的測量,在實際操作中具有一定的復雜性,例如:貿易量是用進口還是出口表示,或是用進出口總貿易額表示;選用怎樣的權重才能準確反應該國商品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對于權重的時間變動如何解釋。目前,經濟學界已對這些問題已經作了較為合理的理論闡述,普遍認為:從理論上講,權重調整的周期最好為每年一次,但實際執行重也應考慮到頻繁處理數據的困難性,依實際情況而定。例如,當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與聯邦儲備委員會就使用了不同的測量周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實際有效匯率權重每紀念變動一次,二聯邦儲備委員會的實際有效匯率權數則基本沒有調整。
.
- 上一篇:黨校作風建設實施方案
- 下一篇:水務局作風建設教育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