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管理創新論文

時間:2022-04-21 05:21:00

導語:企業管理創新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管理創新論文

摘要:互聯網是信息與管理技術的最佳結合,其對當代社會的影響是全方位的,而對企業管理的影響則最為直接和深遠。在經營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變化的時代,企業要想在競爭中求得生存和發展,必須進行管理創新。本文著重從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組織、管理方式的創新等幾個方面作了具體分析。筆者認為,在管理理念創新上,要建立知識資本是企業最重要的資源的基本理念,企業管理者應該十分關注無形資產的投入;在管理模式創新上,應該將知識管理作為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從傳統的以交易過程、后勤統籌和工作流為關注核心的管理轉到建設一個有能力支持溝通、建立人際網絡、在工作中學習等內容的系統上來;在管理組織創新上,要實現從金字塔型等級化的垂直管理向網絡型扁平化的水平管理的轉變;在管理方式的創新上,則應從消極地適應市場轉向積極求變、創新,將企業管理從科學管理推進到科學加藝術的管理的新境界。人類進入新的世紀,“互聯網”成了當今最深入人心的概念。在人們感到驚詫、甚至來不及作出反應之時,它便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開始融入我們生活的各個領域及不同層面。互聯網是信息與管理技術的最佳結合,其爆發出來的力量是無窮無盡的。它對企業的影響是最直接和最深遠的。面對全球范圍內互聯網技術及文化的廣泛應用和普及,企業管理必須適應這種新的經營環境,作出相應的調整和創新。本文著重從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組織、管理方式的創新等幾個方面略作分析,以期引起大家對這一問題的重視和討論。一、管理理念創新:知識資本將成為企業最重要的資源人類的經濟活動發展到今天,我們已經實實在在地感到“知識經濟初見端倪”。與此相適應,在企業管理理念上,也正在經歷一個新的轉折:相對于有形資本,無形資本的重要性日益凸現,知識資本已經成為企業經營的最重要的資源。著名未來學家阿爾溫·托夫勒以其未來學家的深邃眼光較早地洞悉到這種變化的趨勢,并將這種由社會技術進步所帶來的對知識的“賦值”稱之為“符號財富”。他甚至深刻地提醒世人:沒有人會因為蘋果計算機公司或ibm公司的物質資產而購買其股份。起作用的并不是這些公司的建筑物或機器設備,而是其市場推銷能力和社會關系、其公司管理的組織能力以及雇員們頭腦中的那些突發奇想。它們所代表的不過是另一些象征性符號而已,而且已達到令人驚異的地步。托夫勒的話絕非一個未來學家的奇思妙想,更非要到遙不可及的將來才能在一般的企業中變成現實,在it行業以外的一般制造業中也早已被富有創造精神的企業家們變成活生生的現實。年銷售額超過20億美元的耐克(nike)鞋業公司,在市場上可謂獨占鰲頭,但它并不直接生產和制造鞋,它的資產是“耐克”商標、生產許可證、市場銷售能力和設計開發能力。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可口可樂公司總裁敢夸下海口:“如果可口可樂公司總部被燒毀,它可以憑可口可樂的牌子重新起家”。在新的企業兼并浪潮中,許多企業就是為了獲得無形資產而進行兼并,或以無形資產作為兼并其它企業的本錢。這一事實表明,傳統企業本身的結構、內容和經營方式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以服務業為特征的知識經濟發展迅速。面對互聯網的沖擊,正如美國進步政策研究會(ppi)技術創新和新經濟項目小組主任羅伯特·d·阿特金森(robertd.atkinson)博士與該會技術政策分析家拉諾夫·h·科爾特(ranolphh.court)在其合著的《美國新經濟——聯邦與州》一書中詳細地分析了美國聯邦及各州的新經濟增長狀況后指出的:“知識變得越來越重要,對這一點存在廣泛的認同,這也是對新經濟認識的一個確切的方面。”“知識日顯重要意味著無形資本的凈積累(如教育、研究與發展等方面)比有形資本的凈積累(如建筑物、交通、道路和機器系統等方面)增長的更快。在聯邦財政資助方面,無形資本占聯邦財政資助有形資產的比重從70年代的60%提高到現在的93%。在商業中也有同樣的趨勢。在60年代和70年代,平均股票溢價收益中約有25%應歸功于已報告利潤的變動。到了90年代早期,這個比例下降到低于10%。這個變化部分地可歸功于公司的價值越來越取決于傳統會計無法核算的無形資產(如研發、商標和雇員專利知識等)這個事實。無形資產的重要性至少已經和有形資產旗鼓相當,而且有形資產價值中的更大部分取決于無形資產的投入。”管理學大師德魯克教授更是早就明確指出,知識已經成為知識社會中最重要的資源,并一語道破真諦:“知識是唯一的經濟資源。”二、管理模式創新:知識管理將成為企業管理最重要的內容傳統的企業管理主要是將注意力關注于人、財、物、供、產、銷等環節,此一時,彼一時,無所謂輕重。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人們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從物品生產轉移到以智慧為基礎的服務,從根本上改變了占據經濟學思想最長久的一個假設——報酬遞減。實際上,在互聯網極大普及的經營環境下,以知識為基礎的工作和傳統的以物品為基礎的生產在行為上有非常不同的特點。傳統的物品生產在激烈競爭的市場環境下不可避免地會隨著有形資產的消耗而逐步縮小。與之有別的是,知識在其自身作用下(生產、分配、使用)是在不斷增長的,它可以創造以前從來不存在的市場,引起并產生更多的創新,因此,應該是“報酬遞增”,即在以知識為基礎的特定市場中的企業,其獲得的優勢在競爭中也是不斷增強的。這些企業在管理行為、管理風格和企業文化等方面都呈現出了有別于傳統企業的新特色,在管理模式上事實上正在進行知識管理的新嘗試。借助網絡技術,企業管理者可以通過互聯網中的環球網進入數據庫,還可以利用公司的內部網絡獲取公司的專業技術知識。但由此帶來的問題在于太容易將數據與知識、信息技術與信息相混淆。隨著資產無形化的日益發展,隨著知識在企業發展中戰略地位的日益突出,隨著人們獲取的數據不斷增加,對數據進行篩選、分享及利用的困難也變得更加尖銳了。于是在許多企業紛紛出現了一批新式高級經理人員,其頭銜為:“知識主管”、“學習主管”、“知識資本經理”、“知識管理經理”,等等。一些著名公司(尤其是知識型公司)在知識管理方面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值得我們認真研究。從管理模式的角度看,面向知識管理的公司決策者面臨著一種根本性的轉變,“即從傳統的以交易過程、后勤統籌和工作流為關注核心的管理轉到建設一個有能力支持溝通、建立交際網絡、在工作中學習等內容的系統上來,以行動和知識的創新更快地反饋循環來對全新的經濟環境作出反應。”在企業內部,知識管理應該在保守企業商業秘密的前提下,營造良好的氛圍,最大限度地促進企業知識共享、促進企業知識流動。企業還應該充分利用外部知識網絡,加強對網絡中知識的管理,最大限度地利用外部知識資源。在新的管理模式中,企業管理者還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個人的創新和創造能力是一種特殊資源,企業應該針對其在知識開發中的獨特性,實施有效的管理。三、管理組織創新:從金字塔型的等級化的垂直管理到網絡型的扁平化的水平管理美國經濟學家錢德勒在其頗有影響的著作《看得見的手——美國企業中的經理革命》一書中曾經寫道:“美國現代企業制度的成長過程可以從兩個方面把握:一是企業規模的擴張過程;二是資本所有權與管理的分離過程。”“由一組支薪的高、中層經理人員所管理的多單位企業,就可恰當地被稱為現代企業”。這種被稱為現代企業制度的組織形式成了當今美國工商企業制度中的標準形式,也被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和地區作為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參照系。然而,有必要指出的是,工業經濟時代的企業管理是以龐大的規模和集中的管理來更好地控制原料供應,以此來獲得較高的效率。但在互聯網廣泛應用和普及的經濟背景下,企業管理是靠不斷找出市場需求以及解決辦法之間的聯系。成功的企業所提供的價值大多來自有待解決的市場問題所需要的專業研究、工程和設計服務,識別問題所需要的專門銷售和咨詢服務,以及把上述兩個方面連接起來的專門化戰略,加上金融和管理服務。只有這種價值才不易被模仿。所以,在新的經濟環境下,創新和服務將代替控制和管理成為企業新的經濟增長點。互聯網的迅速發展和廣泛普及,正在改變傳統企業管理的許多做法。“在這種情況下,企業若沿用那種按職能分工、條塊分割形成的金字塔型的層級結構,那就無法對外來信息做出快速反應。基于此,1993年出現了‘企業重建’的理論與實踐。它的核心思想是把原來金字塔型的組織結構扁平化、信息化,形成以任務或合同為對象的有關職能專業人員的組合。而這種變革的技術基礎是信息網絡在企業內部的普遍覆蓋。”這樣的發展趨勢,導致企業紛紛壓縮縱向距離,造成了企業結構向水平化、橫向化的構造運動。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企業管理層次必須減少。“而首當其沖的便是經理階層。”中層經理的職責是協調下層部門的工作,從下級收集信息,轉給其它的下級或向上級匯報。由于傳統體制下等級森嚴,信息往往難以迅速反映到高層。正如國外有的研究者注意到的,最糟的情況是:報告被凈化了,數字被修飾了,信息被隱藏和隱瞞,甚至被偽造。而在新的技術背景下,計算機可以代替中層經理的搜集、傳遞、分析和處理信息的無創造性或低創造性的工作。互聯網的出現和廣泛應用,使得一個普通程序員可以將有關信息直接傳送給遠隔千山萬水的總部的ceo,一下子跨越了傳統管理的許多層級和諸多需要匯報、請示的環節,加快了企業信息的反饋速度,更消除了金字塔型等級制的官僚作風,使得高層與基層直接對話成為現實可能,從而某種程度地使中層經理成為多余。在中層管理削弱的同時,新的企業形式,如網絡型企業應運而生,某些虛擬企業的成功運作為人們提供了極為廣闊的思考空間。這樣的企業結構象網而非金字塔。與傳統企業根本不同的是,網絡型企業中網絡上的每一個結點都是創新的源泉,其成員既是項目的參與者,也是利潤的分享者。這樣的網絡結構一方面極大地刺激了每一個結點的創新,另一方面又減少了中層管理,降低了管理成本,對解決傳統管理體制的弊端也是一劑良藥。四、管理方式創新:從消極地適應市場到積極求變創新微軟中國研究院院長、計算機科學家張亞勤先生最近曾經說過:“計算與通信的有機結合是網絡革命的最大特征。internet的蔓延使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接近于人與人之間、物與物之間的無限聯通。”張先生的話是不無道理的。在這復雜多變的新形勢下,企業經營的內外部環境的前景充滿著不確定因素。互聯網正在覆蓋管理空間,管理的范圍已經從本土進入全球,管理文化從同質交流進入與異質共存,管理對象從現實世界進入虛擬世界,管理組織從垂直進入水平狀態,管理指令從日常語言到網絡語言,管理內容從主要對生產要素的管理到對知識要素的管理,這對企業管理方式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更高的要求。在這種經營環境中,企業的興衰成敗在更大程度上取決于企業經營者能否具有審時度勢、舉重若輕、應付自如的素質。在網絡化時代,企業經營者必須破除安于現狀、滿足于現狀的保守思想,消極地適應市場,企圖守業,已難以維繼。企業生存發展的唯一機遇存在于變革之中,其核心在于創新。要主動地去推進變革,甚至主動地進行“創造性破壞”,成為變革的先行者,而不是被動地在變革出現之后才去應付經營環境的變化。比爾·蓋茨在微軟成立二十五周年之際曾充滿激情地寫道:“縱觀商業歷史,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公司,他們的行事方式僵化死板,滿足于自己的成功,而沒有意識到世界不論有無他們都將變化。所以,對微軟來說最寶貴的東西是我們適應變化的能力,我們能迅速抓住新的行業方向,隨著技術的進化,不斷重塑了自己,從而始終保持了成功。”處在激變時代,企業的管理方式必須從常規階段進入創新階段。新世紀的企業管理,從根本上講,將是強調跳躍和變化、速度和反應、靈敏和扁平,將注重平等與尊重、創造與直覺、主動與創業精神、遠見與價值控制,將依靠信息共享、虛擬整合、企業間相互依存,從而不斷創造優勢,為贏得未來市場競爭打下堅實的基礎。從這個意義上講,企業管理應該是從科學走向科學加藝術的管理,是求變和創新的管理。參考文獻:[1][2]羅伯特·d·阿特金森,拉諾夫.h.科爾特.美國新經濟——聯邦與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3]p.e.dyucker:theinformationexecutivestrulyneed,harvardbusinessreview[j].january——february,54—62,1995.[4]王德祿等.知識管理——競爭力之源[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5]錢德勒.看得見的手——美國企業中的經理革命[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7.[6]潘承烈.“重視和發展中國的管理科學”座談[n].光明日報,1997—07—12,(7).[7]周敦仁,馬磊.知識經濟給我們帶來了什么[j].探索與爭鳴,1998,(5).[8]衛思·貝克.構建情報網絡[a].保羅·s·麥耶斯主編.知識管理與組織設計[c].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9]張亞勤.沒有藩籬的21世紀[j].it經理世界,2001,(1).[10]比爾·蓋茨.驀然回首——回顧微軟的25年[j].環球企業家,2000,(11).作者:浙江萬里學院工商管理系魯興啟來源:《中國軟科學》2002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