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互聯網+隱性思政教育方式

時間:2022-12-07 09:22:11

導語:高職院校互聯網+隱性思政教育方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院校互聯網+隱性思政教育方式

摘要:隨著網絡時代迅猛發展,當前大學生所面對的外部成長環境和自身的內在精神訴求都發生了深刻變化,極大地改變了大學生的學習、生活習慣和與外界交流的方式。在“雙高計劃”對高職人才培養提出新的要求的背景下,一切以有利于學生發展為中心,高職院校結合互聯網隱性教育的特點和優勢,運用互聯網開展隱性思想政治教育進一步提高“雙高”人才培養質量。

關鍵詞:互聯網;高職院校;隱性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2019年3月18日,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提出“要堅持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挖掘其他課程和教學方式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總書記的重要論述是辦好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遵循,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視野[1]。2019年3月29日,教育部的“雙高計劃”提出打造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培訓高地和技術技能創新服務平臺,高素質技能技術人才不僅僅是技能技術水平高,首要的是思想政治素質過硬。2020年9月教育部等九部門印發的《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中提出的首要任務就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因此,高職院校在“雙高”院校建設中,首先也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不斷探索改進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互聯網+隱性教育”無疑為高職思政教育提供了一種可行的思路。高職院校結合互聯網和隱性教育的特點和優勢,一切以有利于學生發展為中心,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開展隱性思想政治教育,進一步提高“雙高計劃”的人才培養質量。

1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涵義和特點

1.1隱性教育及隱性思想政治教育

隱性教育是相對于顯性教育而言的,美國著名教育家科爾伯格認為隱性教育具有突出的德育功能,對于高職學生這樣的受教育者來講,隱性教育其主要倡導一種通過對某件事物的參與,倡導學生能通過參與實現對某一理念進行潛移默化的滲透,以實現教育引導,最終實現受教育者行為規范意識的養成[2]。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是隱性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的延伸和利用,主要是借助一些活動及外來的條件對學生的思想及行為進行一些潛移默化的教育,更側重對學生的情、意、信等非智力因素的開發,教育工作者盡量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任務和內容滲透、附載于其他的具體實踐活動中,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通過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地、自主地選擇、判斷,接受教育信息,并內化為內在的品德[2]。

1.2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點

1.2.1教育目的隱匿性隱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隱匿性,思政教育工作者以間接、暗示、非強迫性的方式將承載特定教育意圖的信息傳遞給學生,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教育信息,在虛擬的網絡環境,傳播相關的教育信息,可以有效地減少學生的抵觸情緒,消除受教育者的排斥心理,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下,在一種無意識的狀態下進入教育者所創設的教育環境中,自覺地接受教育內容,不知不覺中通過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地接受教育信息,這對提高思政教育的效果及思政教育最終目的的達成具有積極意義。1.2.2教育內容的豐富性、滲透性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包羅萬象,內容拓展到校園環境及學生生活的各個領域,貫穿學校工作各方面各環節,涉及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學習、生活、工作的環境和氛圍以及各項社會實踐活動。此外,隱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較好的滲透性,可以在學生生活及學習的各個角落中開展,適用性較為廣泛。通過融入式、嵌入式、滲透式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于教育管理的全過程,使學生完全處于一種自愿、自主地選擇和參與教育活動的自發狀態,使學生學會思考、學會做人做事的方法[3]。1.2.3教育過程的愉悅性隱性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在學生生活及學習的各個角落中開展,適用性較為廣泛且形式多樣,如通過網絡、文字、圖片、視頻、動畫等形式,可以將枯燥的理論轉化成學生感興趣的內容,消除課堂上灌輸式的教學引起的學生逆反心理,使其在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啟迪,讓其在良好的氛圍中升華自己的思想,并達到提高學生記憶的效果,獲得情感上的愉悅性。1.2.4教學途徑的開放性、靈活性相比較顯性教育,隱性思想政治教育不受時間、地點、教學條件的限制,是一種非封閉式的,無課堂、跨時空的學習過程。教學方式突破了課堂教學的限制,依托于課本但又不依附課本,教學內容可以利用不同的因素轉變其教育的內容,也能適應教育者的差異和特點,針對不同的受教育者有著較強的包容性,可將課堂引入生活,學生在教學中不斷熏陶自己、提高自己,學習過程更具趣味性及靈活性,教育效果具有持久性。

2互聯網對高職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分析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46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顯示“截至2020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9.32億,以中青年群體為主,其中,20~29歲占比高,達19.9%;教育水平方面,以中等教育水平的群體為主,高中/中專/技校學歷占21.5%;受過大學專科教育的占10.0%”。從這個數據不難看出,互聯網時代的快速發展和社會環境的逐漸成熟,對高職學生的學習、日常生活影響很大。在雙高建設背景下,作為開展高校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互聯網也是一把“雙刃劍”,既有推動作用,也有負面影響。

2.1積極影響

互聯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具有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條件和優勢。首先互聯網具有廣泛性和隱匿性,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內隱于其中。第二,互聯網的互動性、豐富性、靈活性為隱性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愉悅性提供了有利條件。第三,互聯網的開放性符合隱性教育途徑的開放性特點,突破了時空局限,有效增強了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學生可以突破地域、時間的限制,在任何時候均可開展思想政治學習,對于充實學生業余學習時間及提高知識的傳播效率具有積極意義。第四,互聯網的平等性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自主性創造了條件,形成了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新合力,使得整個教學工作更具有效性及靈活性,更能實現較好的教學目的[4]。

2.2消極影響

網絡環境是一個開放、虛擬的大世界,網絡對大學生思想、行為產生日益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對高職院校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所帶來的消極影響也是客觀存在的,比如在網絡中不僅具有積極的信息,同時也具有一些色情、暴力的信息,一些不健康的游戲,使學生沉迷其中分不清虛擬和現實,容易導致學生在現實生活中犯罪,而且網絡上的信息良莠不齊,一些不良信息則會對學生的思想產生不良的影響,造成學生思想認識、道德判斷、價值理念錯位,社會責任感缺失,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

3“互聯網+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討論

3.1開拓網上隱性教育資源

雙高建設背景下,高職院校在構建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思想政治工作格局和課程思政的大背景下,在互聯網、新媒體時代,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到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方法的相互補充,就需要不斷開拓網上隱性教育資源。如通過云課堂、微課、慕課、微電影、微視頻等現代載體,利用網絡線上校園實踐活動,模擬實踐、網上調查、網絡論壇、學校公眾平臺等公開平臺,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線上實踐活動,如計算機技術比賽、網頁設計比賽、FLASH制作和課件制作比賽等活動,這些網絡實踐活動中所隱含的一些具有教育價值的思想觀念和情感,會潛移默化地沉淀到學生身上,使學生在活動中不斷熏陶自己、提高自己,教育效果更具有持久性,從而實現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有機結合[4]。

3.2改革線下教育方式

課程思政建設是助力高職院校的“雙高建設”的主要途徑之一,高職院校大力開展“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根本目標是要使高職所開設的課程都具備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實現“三全育人”思想政治工作格局和課程思政,就需要改革思政課教學方式等,進一步實現隱性思政教育與思政課顯性教育相結合。一是深入推進課程思政,在各門課中融入思政教育內容,注重在價值傳播中凝聚知識底蘊,在知識傳播中強調價值引領,實現“課程承載思政”與“思政寓于課程”;二是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線下實踐活動,如組織開展社會實踐、志愿服務、課外文體科技、社區及宿舍的文明創建等活動,進一步實現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有機結合。

3.3加強網絡文化宣傳,提高高職大學生的媒介素養

高職院校在雙高建設背景下,構建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思想政治工作,并充分利用網絡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加強對大學生的網絡道德和法制教育,使學生端正思想觀念,增強責任感,嚴于律己,增強對網絡的免疫力,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和媒介素養(媒介素養主要指選擇、使用、分析評價媒介及其信息的能力,其核心在于采用批判性思維對媒介信息進行認知)。高職院校應加強學生對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以使學生能夠在復雜繁瑣的媒介信息中始終保持一個清醒的認識,以不受外界媒介信息的干擾,增強學生對不良信息的判斷力及抵抗力[5]。

4結語

綜上所述,互聯網迅猛發展,在雙高建設背景下,高職院校借助互聯網、新媒體等多種教育資源,開展隱性思想政治教育,作為顯性課程的有益補充,不斷豐富互聯網教育資源,優化網絡環境,開展網絡實踐活動,增強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可以有效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效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增強教育實際效果,進一步推進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對塑造學生的人生觀及價值觀具有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丁榮偉,楊恒,季衛兵.融媒體視域下大學生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究[J].教育觀察,2019,8(35):131-133.

[2]楊濤.微時代視域下大學生隱性思想政治教育實施路徑[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9,40(11):56-58.

[3]吳昊.高校隱性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實現路徑研究[D].信陽師范學院,2013.

[4]汪燦德.互聯網:新時期高校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J].商場現代化,2009(36):94-95.

[5]李國輝.高校隱性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的實現路徑論析[D].吉林大學,2017.

作者:趙登攀 單位:楊凌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