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戲劇在德育工作的價值

時間:2022-06-23 09:47:56

導語:教育戲劇在德育工作的價值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育戲劇在德育工作的價值

高校德育教育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旨在通過德育教育提高學生認識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最終將他們培養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近年來,隨著教育戲劇在國內悄然興起,將戲劇作為一種媒介手段融入教育之中的育人模式開始逐漸深受老師和學生們喜愛。教育戲劇,顧名思義,“教育”是主體,“戲劇”是載體,以戲劇為載體,以育人為目的,最終實現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新時代育人目標。

一、“教育戲劇”概況

(一)“教育戲劇”的內涵

教育戲劇是運用戲劇的技巧,以戲劇性游戲、戲劇性扮演、劇場及戲劇認知等形式引導青少年自發進行探索,以拓展青少年的認知,建立相關概念的價值判斷,培養社會技能為教學目的的戲劇形式。教育戲劇公認的概念起源于18世紀法國思想家、教育家盧梭所提出的“成人歸成人”與“戲劇性實作的學習”兩大觀點。從20世紀初開始,教育戲劇已經歷了100余年的漫長發展。[1]

(二)“教育戲劇”的特點

戲劇作為最為綜合的藝術形式,是通過角色扮演、創編故事、演示事件等一系列互動式戲劇手段打造的體驗式教學,它關注想象創新與合作能力的培養,強調個體與集體關系。[2]它鼓勵參與者充分調動自我意識,主動與外界溝通和接觸,并在指導者的積極引導下,充分發揮想象力去表達、去實踐,最終使學習者獲得美的感悟,增長才干與技能。

二、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嵌入“教育戲劇”的必要性

(一)“教育戲劇”有助于提高高校學生的德育素質

教育戲劇是在學習戲劇藝術的基礎上,以戲劇為媒介,讓學生掌握知識認知的教學方法。所以,以“教育戲劇”為載體,學生不僅要學習和掌握戲劇本身所包含的創作、表達、溝通等能力,更要深刻領悟戲劇主題背后所蘊含的內容與意義,從而才能拓寬學生的理解認知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德育素質,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和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二)“教育戲劇”有助于豐富德育工作者的教學方式

隨著高校德育教育備受重視,教學內容和教學成效也成為各位德育工作者關注的重點。教師不但要讓學生始終關注教學核心內容,同時要找準方法延續課程的“趣味性”,讓學生在創設的思考空間和情景中,融入內容、貫通思維,從而更好地發揮和釋放自身能量。傳統的德育教育大多數形式還是以“課堂講授”為主,開展一些講座、沙龍等等,雖然會有一定的互動,但是對于教師課堂呈現效果來講還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教育戲劇課堂的出現,不僅能彌補這一局限、充分滿足教師創新課堂教學方式的需求,同時,它作為一種教學媒介和教學工具,可以進一步擴大輻射領域,延伸學習和傳授更多學科和重大議題等交叉領域。

(三)“教育戲劇”有助于為高校全面育人工作提供新思路

高校育人工作目前的內容與模式仍難以尋求新的突破,大多是圍繞傳統的德育活動進行,形式相對單一,難以滿足思維更活躍、創新力更強的新時代高校青年學生。因此,教育戲劇載體的加入,激發了德育教育的內在潛力和外在活力,讓教師在更為廣泛的視閾下,將德育內容與實際應用相結合,與學生共同在行動中發現問題、在解決問題之中提升思想,從而進一步探索更全面的育人成效,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德育育人模式,為高校全面育人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契機。

三、“教育戲劇”在未來高校德育工作中的創新型應用——以上海理工大學為例

教育戲劇是一門藝術教育,它主張將戲劇藝術的方法與教育目標融合后應用在教學或社會文化活動之中,讓學習者在戲劇實踐中達到學習目的。因此,教育戲劇所呈現的新興性、綜合性和代表性的特征,較其他學科更具全面普及、推廣的優勢與價值。[1]而上海理工大學作為一所以工學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應用研究型大學,將教育戲劇與多學科交叉融合,從而進一步探索具有理工科特色的創新型德育成果具有更為深遠的意義。

(一)構建“戲劇德育”育人新模式

1.以第二課堂為切入營造校園戲劇文化氛圍《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針對“培養什么人”進一步提出戰略目標,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①高校將“教育戲劇”作為第二課堂引入校園中,在寓教于樂之中營造良好的校園戲劇文化氛圍,大力發揮文化的引領和教育作用。進一步改進德育美育教育載體,創新育人形式,例如發掘校區紅色歷史故事、經典紅色人物形象,由學生自己進行劇本撰寫、角色演出、戲劇編排等,在故事學習和劇本演繹的過程中讓學生深入角色體味那個時代的喜怒哀樂,這不僅是延續民族血脈、創建精神家園的重要手段,也為完善中華傳統文化教育、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做出貢獻。2.以德育活動為載體增強學生團隊能力和溝通能力戲劇不僅僅是語言,也是一種行動,是運用一系列溝通技巧的表達方式,例如運用面部表情、肢體語言、舞蹈動作等等多種多樣的表達形式進行溝通和表述。將德育活動與教育戲劇相結合,能鼓勵學生在活動中主動參與、積極溝通、全力協調,而不是像傳統課堂“灌輸式”教學中的被迫發言。戲劇能夠發揮其優勢,突破傳統的教學環境,以非傳統的教育方式貼近學生,督促學生主動與他人溝通交流。②因此,以此為載體,讓理工科學生將理性思維與感性認識更全面的相互結合滲透,在參與德育活動過程中迅速收獲團隊感和責任心,在情景教學互動中,提升學生的自主能動性和溝通協調力,使育人成效更為顯著。3.以心理教育為依托促進學生身心發展大量研究表明,藝術教育對青年心理素質和道德素質的形成都具有重要的影響因素,對人格的全面發展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隨著心理教育在高校育人工作中愈發得到重視,讓學生在潤物無聲之中得到心靈疏導就顯得尤為重要。將心理課程的開端轉化為戲劇的“序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點,將課程中的知識重點轉化為戲劇各“幕”中的“場”或“情節”成為供學生深入探索研究的切入點引發學生的共情,結束階段也要將“收場”轉化為重點知識的總結和升華部分,使學生能夠將所掌握的內容及時的反饋、分享以及復習。以此讓學生在每一“幕”、每一“場”的情境中深刻學習到知識,并且能夠融會貫通、洗滌心靈,結合自身的生活實際發現美、認識美、感悟美,從而引導其身心健康發展。

(二)搭建“戲劇德育”發展新平臺

1.成立“戲劇大師”藝術工作室教育戲劇專業素養的缺乏是教育戲劇在高校中推廣和發展的主要困難之一,只有受過專業教育戲劇理論學習和實踐的專業導師才能肩負起“戲劇育人”的使命。因此,在高校德育工作中推行“教育戲劇”,要擁有專業化平臺和團隊,成立“戲劇大師”藝術工作室,邀請專業院校的專家或藝術大師擔任藝術工作室的指導教師,承擔理論知識培養的重任。同時,建設校內戲劇德育育人導師團隊,夯實專業人才的培養和隊伍建設,加強校內外導師的交流互動和合作,使藝術工作室具備更為完善的體系和架構,為開展教育戲劇打下堅固基礎。2.設立“戲劇德育”研究中心“戲劇德育”在高校的推行應該被給予更多專業力量和經濟力量的支持,因此,設立“戲劇德育”研究中心,將分散在高校、政府、社區等多個領域的資源進行整合和梳理,形成具有品牌特色的發展體系框架,成為推廣和普及的強有力的理論支撐。同時,以研究中心為核心力量,開拓創新思維,將戲劇德育與社會實踐、社區公益、傳統文化等領域相結合,擴大教育的輻射范圍,夯實戲劇德育發展的實踐意義。另外,打通與國內各大專業院校的互訪、學習交流的渠道,積累更多發展經驗和明確未來努力方向。

四、結語

“戲劇德育”的推廣和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長時間的實踐積累而成,通過搭建“教育戲劇”發展平臺、創新“戲劇德育”工作內涵、打造“戲劇德育”專業化育人團隊等多種方式,結合高校育人工作的實際情況,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育人經驗,從而進一步構建高校思政育人的新模式。讓德育教育的課堂不再枯燥單一,成為高校學生尋找人生方向的實驗課、終身教育的審美課,讓青年學生在演繹中探尋對人生的思考,增強高校青年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提升學生的溝通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最終實現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新時代育人目標。

參考文獻:

[1]焦陽.教育戲劇對兒童素質影響的實證研究[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8.

[2]張曉華,周笑莉.教育戲劇跨學科教學課程設計與實踐[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17.

作者:郜嘉琪 單位:上海理工大學中英國際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