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德育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1-02 11:08:3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大學德育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大學德育論文

開放大學大學德育論文

一、有效教學模式

基于開放大學的辦學對象和辦學性質,開放大學的教學模式一定要根據不同的學科性質、辦學目標和學員自身的情況等多種因素而綜合考慮,往往要把基于網絡的自主學習與遠程輔導及面授輔導相結合,分為以下兩種有效教學模式。

1.WebQuest教學模式WebQuest教學模式指網絡主題探究的教學模式,是由美國圣地亞哥州立大學教育技術系的伯尼•道奇和湯姆•馬奇于1995年提出的,是眾多網絡主題探究學習模式的代表。WebQuest教學模式主要是在教師設計的網頁中為學習者構建學習氛圍,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明確學習目標。學習者確定主題后,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完成學習任務。WebQuest模式一般由導言、任務、過程、資源、評價和結論六個模塊組成。導言提供背景信息并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研究的興趣;任務是對學生需要完成工作的正式詳細描述;過程是學生完成WebQuest任務經歷的步驟;資源是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必需的各種網上信息資源;評價是對學生完成的任務進行評估;結論是對探究學習進行總結。WebQuest教學模式在具體實施中可分為前期準備、情境導人、明確任務、分組分工、網絡探究、作品創作、展示評價和總結反思八個步驟。

2.PBL教學模式PBL(Proble-BasedLearning)指問題式學習,是一種在20世紀后半期的西方學校教育中比較流行的教學模式。在其得到普遍認可的過程中有很多教育界人士給出了定義,我們對問題式學習可以理解為:以問題為載體貫穿教學過程,使學習者在設問和釋問的過程中萌生自主學習的動機和欲望,進而逐漸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并在實踐中不斷優化自主學習的方法,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問題教學法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問題式教學的效果在醫學教學領域中首先得到了認可,采用問題式教學比傳統教學模式下的學生具有以下優點:

(1)在臨床科學的測試中成績較好;

(2)思維品質得到提升;

查看全文

大學文化學校德育論文

一、學校德的道德教育

(一)德育課程,要讓學生深入探究道德教育的實際意義

在學校里開展德育課程是很必要的,在入學之初,真是學生的人生觀,價值館,道德觀,世界觀初步形成的階段,在這個時期,我們一定要注意這些觀念形成的動向。這樣做并不是要對學生進行洗腦,讓他們有相同的觀點,而是要引導學生走向道德的正規。要讓學生知道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在課程上要有鮮明對比的案例,讓學生們對其進行深入分析和探討。并對結果進行引導式的分析。這樣就可以讓學生的思路活躍起來,并且有各式各樣的思維展現在當下,而教師所要做的就是扮演一個對學生的思想進行正確引領的領路人。

(二)校園活動,組織學生開展德育趣味活動

在學校組織德育教育主題活動,例如對于被人遺失的一塊錢和一百元錢的態度;對于竊取他人科研成果,商業信息等事件的態度等等。這些活動可以以辯論會的形式出現,可以以小型社會實踐活動的形式出現,無論以哪種形式出現,其目的都是在于要對學生的道德行為進行實時掌握,并且對學生的思想動態進行適時糾正。在這里就簡單的舉個實際例子來進行一個小小的深化研究:學校可以組織一次這樣的活動,由一家公司提出一些要求,讓學生做出一個可以實行的方案,學生可以自由組合人員配備,寫出執行方案。如果有兩份一樣的方案出現,那么就要求學生說明自己的方案設想思路,和方案定稿的背景。如果有一方出現說不出思路,或者對方案沒有更好的設想,那么就可以判定這一方是屬于抄襲或者說是竊取。對于這樣的行為,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是要對其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并且對其采取處罰措施。要讓學生在大學文化的視域中,找到對正確的道德觀,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三)社會實踐,讓學生走向社會,關注道德

查看全文

赫爾巴特理論大學德育論文

【摘要】近年來,我國教育著重強調將學科教育與德育教育融合,但目前大學英語普遍具有“重成績、輕德育”印象,許多英語教師并未建立德育教育觀念。赫爾巴特教學理論強調教育行為不應過于單一,要將傳達德育思想、德育理論作為己任。所以從內容上看,赫爾巴特教學理論,可與當前大學英語教育互補。基于赫爾巴特理論,可對大學英語德育教育進行研究,通過分析研究,提升大學英語德育教育開展質量。

【關鍵詞】赫爾巴特理論;大學英語;德育教育

一、赫爾巴德德育思想的基本內容

(一)開展教育行為,需以道德為核心。赫爾巴特理論認為,道德是人類開展教育行為的核心基礎。只有帶著道德教育思想規劃教學行為,才能保證教育行為具有開展價值,即“德育教育,是人類教育最高目的”。深入研究赫爾巴特理論可知,赫爾巴特重視德育教育、宣揚德育教育所具有的價值。德育教育是開展一切教育行為的“根本”“源頭”,教師應以德育教育為核心,在德育教育基礎上,填充學科知識。知識是每個學生都應擁有的信息體系,德育教育不具有知識作用,但可作為容納知識的容器,幫助學生在建立德育思想的同時,掌握學科知識。(二)德育應融入學科教學中,同步開展。赫爾巴特認為,單獨開展德育教育并不現實。他表示,德育教育的核心屬性為“目的”,重點在于讓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審美觀、信息分辨能力。德育教育以單獨形式開展時,學生往往不能將德育思想與實際關聯,進而無法建立穩定的德育思想觀念。而學科教育具有清晰的教學體系,教學形式可被學生接受。因此,德育教育應融入到學科教學內,在學科教學構建的“現實氛圍”中加以滲透。當教師將學科教學作為手段,踐行“德育教育”這一目的時,德育教育和學科教育,才可達成雙贏局面。(三)德育教育應作為核心指導思想。赫爾巴特表示,教育行為面對的對象為學生,而學生擁有多種自我選擇的權利,他們在學習基礎學科知識后,有權利選擇不同的進修方向。但德育教育并未歸屬于學科范圍內,德育教育是唯一一類,學生應參與、學習、掌握的理論體系。因此,每個學校、教師都應該將德育教育作為核心指導思想。教師不應干預學生思想,但在“放開”學生思想前,應利用德育教育,擺正學生整體思想、德育行為,盡可能保證學生不會成為“危害者”。如此,開放學生思想這一舉動,才具備開設價值。

二、大學英語教育中開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一)社會需求變動,轉變人才培養方向。傳統教育思想中,強調學生成績、分數的優勢作用。當前時代,高學歷人才數量激增,不過擁有高學歷,并不意味著就擁有職業精神。所以當走進職場的大學生無法對本職工作負責時,用人單位也會將學生解雇。此外,即使大學生能夠妥善完成工作,認真與同事相處,但當大學生與父母關系惡劣,對待父母親人的態度十分低端時,用人單位同樣有理由解雇該名大學生。因此,當代社會中,一個人所擁有的德行、思想、為人處世風格,完全可影響個人未來前程、社會評價。基于此,高校必須轉變人才培養思路,務必將德育教育融入到每一節課堂中。(二)教育行為可直接影響學生德行狀態。個人德行狀態,受到兩種因素影響。其一為先天因素。絕大多數人先天擁有善良的品格,正確的思想。因此,當這類大學生在成長環境中,并未受到外界干擾時,學生德行、品格,必然十分優秀。其二為后天因素。家庭環境、教育環境會對學生造成直接影響。家庭環境惡劣,父母德行較差的學生,會有很大概率成長為性格惡劣者。因此,后天變動因素的確會對大學生德行、品性造成影響。既然學生可受到影響,那么校方必然可以通過正確教育方法,將學生思想調整至正常狀態。而大學英語在高校教學中的時間占比較多,將大學英語課堂作為踐行赫爾巴特理論的重要場所,可達成德育教育工作目標。

查看全文

大學語文教學德育論文

一、發揮語文教學在師范教育中德育功用的必要性

(一)德育是大學語文教學的首要目標。大學語文是師范教育必修的文化基礎課,與其他課程不同,大學語文天然地把德育作為教學的首要目標。首先,從課程標準來說,大學語文必須堅持“德育為先”。《教師教育課程標準(試行)》提出,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有機融入課程教材,精選對培養優秀教師有重要價值的課程內容。大學語文作為包含民族歷史的主要信息、與民族文化之根血脈相連的課程,特別是作為培養未來教師的核心課程,必須重點突出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將德育有機地融入大學語文教學的全過程。其次,從教學目標來說,大學語文必須堅持“德育首位”。與中小學語文的教學目標不同,大學語文重在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即教育和引導學生立足對自我及他人、社會、自然整體認識的基礎上,展開對人生價值、意義、追求的探究。從這一教學目標出發,大學語文教學承載著讓一切優秀的文化成果熏陶和感染學生,讓學生不斷提升母語素養,提高解釋和表述世界的能力,加深對人文精神的認識和理解,從而自覺成為民族精神的繼承者和弘揚者的使命,因此,必須堅持把德育滲透于教學的各個環節。最后,從教學效果來說,大學語文必須堅持“德育為綱”。大學語文教學的實效必須建立在學生深刻地認識和理解自然與世界、歷史與文化、理想與現實、精神與追求等的基礎之上,而要讓學生正確、準確把握這些內容,必須堅持以德育為統領,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不至于“霧里看花,水中望月”。(二)大學語文與德育天然相生相融。語文是以“文章”為教學內容的。不管是哪個時期、哪種風格、哪種流派、哪位作家的作品,其實都具有“文以載道”的特性。比如,李白的作品包含對祖國大好山河的禮贊,杜甫的作品包含憂國憂民的情懷,魯迅的作品蘊含著對國民劣根性的批判和對中國出路的思索……這些作品無不具有強大的引導、支柱、規諫、激勵等功能,這就使得語文教學的內容天然地具有德育的基礎,只要通過教師恰當的講授與引導,就可使學生在對優秀作品的學習中得到內心的啟迪和升華,從而自覺確立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等人文精神、道德情操和內在規范。同時,要講好這些教學內容,又必須以正確價值觀的教育為前提,引導學生以作品的學習為起點,透過歷史背景、寫作緣由,理解作者的創作“本心”,最后產生共鳴,內化于心。(三)當前大學語文教學有與德育。“剝離”的傾向高校學科建設的發展導致教師的分工越來越細。比如,各院校均成立了思政課部,專門負責學生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和相關課程的建設與教學改革,這本是強化大學生德育的重要手段,但無形中也使其他學科的一些教師認為德育“是思政課部的事”,自己“是教專業知識的,不是搞思想政治教育的”,從而認識不到自身在教學工作中的德育任務,具體表現如下:在制訂教學目標上,往往忽略德育目標;在備課過程中,忽略教學內容德育成分的挖掘;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忽略對學生的德育與引導。以大學語文為例,筆者多見教師從文本、文義、文辭乃至從文字基礎、文章構成、修辭形態、語言形象、表現形式、書寫技巧等角度進行講授,而缺少對文章精神實質的講解,更沒有注重以此為基礎,恰當地對學生進行德育的熏陶和感染。從“德育滲透”的教學任務來說,大學語文教師僅僅“講專業知識”,明顯有其缺失;從教學實效來說,大學語文教學脫離了對整個作品精神實質的把握,而“盡精微”地講授所謂的“專業知識”,其結果無非是“七寶樓臺,炫人眼目,碎拆下來,不成片段”。大學語文作為師范教育的重要課程,必須扭轉和杜絕與德育“剝離”的傾向,明確教學的德育目標和要求,充分發掘和發揮語文教學內容的德育功用,根植優秀傳統文化,滋養大學生成長成才。

二、發揮大學語文教學德育功用的幾個原則

(一)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從屈原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到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從陸游的“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到的“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從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到龔自珍的“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作為書寫心靈的文本,理想信念一直是文學作品的永恒主題之一,也是大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寶庫。大學語文的教學必須充分利用和挖掘這一寶庫,教育和引導學生仰望星空、志存高遠,同時自覺地把個人理想和國家的建設和發展結合起來,用前人的追求和智慧滋養自己,把握歷史發展的主題和主線、主流和本質,從而堅定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信心和信念。(二)突出民族精神教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一洗自1840年鴉片戰爭失敗后的百年積弱的恥辱,并通過四十年的改革開放,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客觀來說,我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社會上一些不當言論、西方國家的文化滲透,容易使相對單純的大學生難以分辨黑白。大學語文教學要重視和挖掘關于民族精神教育的內容,讓學生通過大學語文的學習,更深刻地認識和解釋中國及中國文化、中國人的思維及精神氣質,進而強化國家觀念、國家安全、國家自強等方面的教育,激勵學生樹立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發展自信。(三)突出人文精神教育。大學語文教學的主要目標就是培育學生的人文精神。王國維在《論教育之宗旨》中曾指出:“真者智力之理想,善者意志之理想,美者感情之理想。”人文精神能使人不斷完善自我的人格、品質,進而推動整個社會和人類的進步。大學語文的教學內容,無論是詩歌、散文、戲劇、小說還是報告文學,無不包含著以“真善美”為內核的人文精神。僅以詩歌而論,“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忠貞愛情、“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的誠摯友誼、“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的暖暖親情、“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博愛情懷、“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淡然追求,均可以成為滋養大學生人文精神的“大餐”。(四)突出現代公民教育。《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強調,要著力培養學生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教育的目的不僅是傳授知識,還要在受教育者心中播撒下種子,包括對世界和生活的態度、思維方式與價值取向等。傳統文化雖然博大精深,但必然有其歷史局限性,切不可認為“經典”的就都是好的、對的,不加辯證地“一股腦兒”全盤接受。在大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也要強調和引導學生“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同時緊密結合當下形勢與政策進行與時俱進的解讀,因勢利導地教育學生做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現代公民。

三、發揮大學語文教學德育功用的具體舉措

(一)變“同體裁”教學為“同主題”教學,凝聚大學語文德育的合力。一般來說,大學語文教材的編寫有其內在規律性,往往將同一體裁的文章列為一個教學單元。但大學語文的教育對象已然不同于中小學生,他們有一定的知識基礎,對各種文學體裁也不陌生。因而,教師在制訂授課計劃時,完全可以變“同體裁”教學為“同主題”教學,將相同主題的詩歌、散文、小說、戲劇、報告文學等放到一個教學單元,讓學生在同一主題,但是不同時代、不同作家、不同體裁、不同表現手法的作品學習中,感受不同作者、作品類似的思想感情,增強該類作品對學生的感染力,這樣既起到“舉一反三”的效果,又能在“反復受教育”中更好地凝聚起大學生語文德育的合力。(二)變“填鴨式”教學為“主旨式”教學,落實大學語文德育的目標。長期以來,大學語文的教學方法和中小學語文的教學方法無多大不同,往往是先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再介紹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層次結構、表現手法,教師的講解程式化且了無新意,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大,感覺收獲不多。其實,“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主旨才是文章的統帥。而在大學階段,學生要學習和掌握的已然不是所謂的“知識點”,而是“文字”背后的“主旨”(思想感情),以及“物—意—文”轉化的方法。教師講授的重點應該是“宇宙”“作者”“作品”三個維度,即在什么樣的環境和背景下,什么樣的作者,寫了什么樣思想感情的文章,進而講作者為了表達這種思想感情,采取了哪些手法,運用了哪些素材,從而實現了“物—意—文”無障礙的轉化和文字“精妙”的表達。基于此,以“意”為“帥”,教師可以深刻闡發作品所蘊含的深刻意義、對我們當下的啟發,潤物無聲、寓教于樂地落實大學語文的德育目標。(三)變“閉合式”教學為“開放式”教學,鞏固大學語文德育的實效。語文的教學內容為文章,文章是文化的載體。我們以往的教學往往忽略了這一點,常常“閉合”于課文本身,似乎課文講授完畢就萬事大吉了。現代大學生接受新事物能力強,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大學生每天接受許多新信息。當然,受自身學識、見識的限制,學生并不能較好地對這些信息進行解讀,有時還心存疑惑。教師可以結合所講授課文的內容,多收集相關(包括正反兩個方面的)時事與形勢方面的素材,進行“開放式”的綜合運用,比如通過多媒體展示給學生,指導學生進行正反兩個方面的討論,從而進一步發散思維、厘清認識、鞏固收獲。(四)變“靜態式”作文為“動態式”作業,拓展大學語文德育的范圍。以往語文教師課后留給學生的作業一般是“靜態式”的命題作文,學生要么拼湊字數,要么網上“拷貝”一篇,即使認真完成的也經常寫得空洞無物。新聞界有句口號,叫“內容為王”。學生的作文也是如此,內容是第一位的。文為心聲,學生從小學起開始寫作文(主要是命題作文),卻往往因為沒有找到表達的“突破口”而只好敷衍應付,進步不大。要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錘煉其思想認識是第一位的,可鼓勵和引導學生自主思考、積極參加各類社會實踐,讓價值觀鮮活地印刻在學生的形象思維中,融入日常學習生活,從而不斷實現綜合素質的提升,并讓教師在落實德育和課程目標中收獲立德樹人的喜悅。

查看全文

大學生網絡德育論文

摘要:INTERNET是20世紀的一個發明,而它在21世紀爆炸性的發展則是一個奇跡。網絡沖擊著大學生的學習生活,更是影響到大學生的精神思想。互聯網上的黑客,垃圾信息,色情網站,暴力新聞,“西化”思想,許許多多的引誘將矛頭指向當代的大學生,也給高校的德育工作者帶來了極大的挑戰。所以網絡德育走進了大學生活,它指引著大學生樹立正確健康的網絡心態,以最科學的思想武裝自己,抵御網絡上的種種誘惑,使大學生健康成長。

關鍵字:網絡德育,網絡心態,虛擬世界,互聯網,思想,信息,沖擊

一.網絡的發展及其內容。

20世紀90年代以來,計算機網絡在全世界迅猛發展,成為現代信息社會的重要標志之一。今天的互聯網正以超乎人們想象的速度向前發展,其中Internet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用戶最多,影響最廣的計算機互聯網絡。而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2003.1)的調查統計:18歲以下的占17.6%,18歲至24歲年齡比例最大,而其主體則是大學生。曾經有研究者在湖南省的幾所高校進行抽樣調查,結果表明幾乎100%的大學生都接觸過網絡,其中每天上網的占2%,偶爾上網的占70。30%,,經常上網的占27.3%,每上過網的僅占0.4%。

以上一系列數據和調查表明網絡和現代的大學生活息息相關,而且正以其無窮的魅力吸引著大學生,究竟網絡有何魅力?網絡是一個沒有邊界虛擬的世界,全球各種不同的文化傳統、思想觀念、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等在這里會聚交織。而且其已經成為大學生獲取知識和各種信息的重要手段。網絡信息量極大,有關資料表明,全球數據庫總量已經達到100億條以上,內容涉及科技、政治、經濟、教育、文化、體育、影視、衛生、音樂、股票、以及校園生活等,應有盡有。而網絡信息傳播的快速性和使用的便捷性把時間和空間縮小到“零”,“天涯若比鄰”已經成為事實,讓大學生隨時了解世界各地發生的大事,與時代潮流的最新動態緊密聯系。網絡世界的開放性和虛擬性,讓每一個大學生可以盡情的選取自己所需的資料和信息,不受時間、地點、性別、國籍及年齡的約束和限制,每個人可以在網絡上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不受任何條條干干的約束,不怕后果,不會擔心受到懲戒。在網絡上的交流與溝通是以平等的身份自由進行的,由于技術手段的限制,任何國家任何人都難以按其意志對網絡實施監控。但由于網絡上的內容擁有多元化和多樣性,不同的民族觀、價值觀、宗教觀、道德觀強烈的撞擊在一起,以及部分不良的內容充斥在網絡上,對大學生具有全方面的影響,尤其是思想上的沖擊。

二.網絡德育的必要性

查看全文

傳統文化視域下的大學德育論文

一、大學德育的使命:厲行四“為”

德育使命是指“在德育工作中所承擔的具有方向性和戰略性的任務,是決定德育工作發展的核心指南,是國家和社會德育工作的總體要求和根本任務”。大學德育使命較之中小學的差異主要體現在層次上,中小學主要以“灑掃、應對、進退”等禮儀規范為基本內容,而大學之道,則“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中庸•大學》);朱熹直截了當地指出了二者之區別,“小學者,學其事;大學者,學其小學所學之事之所以。”甚焉者,他在《小學輯說》中強調二者具有不同層次的要求,“小學之事,知之淺而行之小者也。大學之道,知之深而行之大者也。”由此可見,小學重視形而下的行為規范和日常操守,旨在品德的養成教育,而大學則偏向于形而上的意義生成和價值認同,以提升人的德行為鵠的。不同于中小學德育的奠基任務,大學德育應高瞻遠矚,以一種“觀乎天文,以察時變;關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經•賁卦》)的姿態去肩挑偉大使命,秉承“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英雄氣概,即引導社會建立一套以仁、義、禮等道德倫理為內核的精神價值系統;教導民眾自覺選擇其命運方向從而確立生活的價值和生命的意義;恪守篤實的學術理想,為先賢往哲繼承和弘揚中斷學統;堅定為天下后世開拓太平基業的政治理想。“橫渠四句”言簡意宏,不僅強化內容的經度,涵蓋了社會擔當、生命追求、學術愿景、政治理想,還拓寬內容的緯度,遞進式地涉及個人、民眾、社會、國家、世界,這與“三不朽論”交相輝映,大學德育應當厲行四“為”,直面“立德、立功、立言”的社會擔當,去完成亙古不變的歷史使命。

二、大學德育的信念:必有四“得”

目的性是人類活動的基本特征。“教育作為一種有目的的實踐活動,它的內在就包含了超越性。”人們在接受大學德育之前,心中往往有所期待,這種期待建立在對自身變化的前瞻預測基礎之上,人們希望通過德育使現在的“實然的我”轉變為將來的“應然的我”,從而實現自我超越與自我升華。《易經•蒙卦》中有“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揭示了心誠則靈的道理。因此,大學生要始終抱有“天道無親,常與善人”(《道德經•第七十九章》)的信念,心中常懷“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因果觀念;要始終堅信“同于道者,道亦樂得之”(《道德經•第二十三章》)的哲理,心中常懷“我欲仁,斯仁至矣”的能動性期待;要始終恪守“德不孤,必有鄰”《論語•里仁》的至理,心中常懷“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的堅毅愿望。康德說過“,道德是配享幸福和自由的權力”。所以,“不應該把道德看成是目的的本身,而應看成是通向美好生活的一種手段”。德福一致的認同是人們追求道德、踐行道德的重要推動力。得道,在某種意義上確實可以理解為“得到”,誠所謂“德者,得也”。孔子在《中庸》里說道:“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真正德行偉大的人必定得到高位,必定得到厚祿,必定得到名聲,必定得到長壽。中國傳統文化所蘊含的“德得相通”或“德福一致”的思想,無形之中增強了“道德”的親和力與吸引力,自然也增加了人們遵守道德的心理傾向。故而,大學德育要讓學生深刻理解道德不僅僅是利他的,而且是“利己”與“利人”的統一,有大德必享“四得”,這樣才能讓學生親近道德,踐行道德。

三、大學德育的境界:持經達變

道德是有境界的。“沒有深度的教育,不會真正震撼人的靈魂”,大學德育因其對象、目的、內容等因素的特殊性更應該追求一定的高度,正如王國維所言,“有境界者自成高格”。因此,大學德育在境界定位上要明白“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中,得乎其下”的道理,只有篤信且領悟玄妙深邃的不變之經,方能智圓行方、旁通四達。“持經達變”是《易經》的核心思想之一,其內涵為“持不變之經,達萬變之易”,時代更迭,“經”字也往往用“常”、“方”、“道”等字互訓,總體而言,“道”(即“經”)包括四個層次:本體論上的“道”———道者,萬物之奧;秩序、規律之“道”———陰陽、剛柔、仁義;政治主張與思想體系意義上的“道”———朝聞道,夕死可矣;規范意義上的“道”———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在這里,我們主要探討社會體系語境之下的“經”。社會中的“不變之經”有兩套體系,一是以法律為基礎的秩序法則和行為規范,我們稱之為“明線”;一是以道德為基礎的價值觀念和倫理標準,我們稱之為“暗線”,前者是確保安身立命的底線準繩,后者則是為學進道的心中標尺。談及到境界問題,論述的重心自然放在秩序、規律之“道”上,“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中庸•第一章》)說明了持續性是“道”的一大本質特征,所以孔子才說“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論語•里仁》)。老子則從反面警示不守“道”的后果,“不知常,妄作,兇”(《道德經•第十六章》)。這啟示我們要從瞬息萬變的紛繁事物中洞悉深埋其后的內在規律,深諳“變易的是現象,不易的是本質”的恒久之道,做到既知權達變,又權不離經;既圓通四達,又恪守底線;既八面玲瓏,又曲中求直。以“處世樹為模,本固任從枝葉動;立身錢作樣,內方還要外邊圓”為人生格言,達到孔子所說的“從心所欲,不愈矩”(《論語•為政》)的賢達境界。

查看全文

儒家文化下的現代大學德育論文

一“內圣外王”的價值目標與現代大學德育

“內圣外王”一詞最早是由莊子提出來的,儒家將其發揚,使其成為是中國古代一種倫理政治觀,儒學中的“內圣外王”有修身治國之意,講究內修圣人之德,外施王者之政。所謂“內圣”就是修己,是人格理想,“圣”是中國古代的人格典范,是個體自我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通過修身可以成為圣賢之人格。“外王”就是安人,是政治理想,在內圣的道德修養的基礎上,把圣人的王道理想通過社會生活和國家政治體現出來,實現治國平天下的圣王理想。張載將這種理想人格概括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2]19“內圣外王”是我國傳統德育的整體目標。在人才培養目標上,儒家推崇培養“仁智統一”的理想人格,將“內圣外王”作為個人追求的道德境界的最大目標,同時也是社會道德教育的終極目標。在儒家看來,個人的價值就是成人,成德,要成為一個品德高尚的仁人,關鍵在于自身修養即“內圣”,正所謂“克己復禮為仁。一曰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3]114“我欲仁,斯仁至矣。”[3]58個人價值的實現就在于“外王”,子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儒家以“修己”的人格理想為起點,從而實現“治人”、“安人”的政治理想。內圣和外王是相互統一的,內圣是基礎,外王是目的。只有內心不斷修養,才能成為“仁人”、“君子”,才能達到內圣;同時,也只有在內圣的基礎之上,通過外王之道,才能達到濟世救民、安邦治國的外王目的。中國古代,道德和政治有著直接的同一性,“內圣外王”的思想體現了傳統社會道德與政治的統一,人格理想與政治理想的統一,同時也體現了個人自我完善與社會奉獻、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統一。這對大學德育目標由“泛政治化”傾向轉向政治性與個體道德教育相統一,重德性培養有重要的意義。我國大學德育目標隨著時代的變化、社會的需要在不斷完善。從建國初期至20世紀80年代,我國大學德育目標是以政治要素、思想要素為主要內涵,緊緊圍繞“共產主義理想教育”和“黨的方針政策教育”而開展,“三育”“五愛”是高等學校德育目標的重要內容,到90年代,大學德育目標在“五愛”和“三好”的基礎之上又提出“四有新人”的目標。

進入21世紀,大學德育增加了使命感、責任感的教育,增加法律意識、公德意識等學生思想品德和道德修養方面的內容[4]。很長一段時間,我國大學德育存在著目標政治化、內容空泛化的特點。“泛政治化”的德育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德育內容、形式、方法和措施等都被染上政治色彩,德育目標表現為極端的政治功利性。一方面,理想化、空泛化的政治理論教育,難以將社會的要求內化為學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價值;另一方面,過高過空的德育目標、大而不當的德育內容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最終影響了德育的實效性。“泛政治化”的大學德育,其實質是違背了以人為本的原則,將理想與現實、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個人發展與社會需要相分離,嚴重影響了德育的實際效果。大學德育目標對德育過程起導向性作用,既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既要代表社會的要求,也要代表教育對象的要求,要將社會的要求與個體發展需要相統一,將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相統一。現代大學德育要繼承傳統德育的合理性,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培養學生積極進取、勇于擔當的精神,使大學生成為具備良好思想道德素質、人格素質、精神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大學德育要從“泛政治化”的目標轉向重在德性培養的目標上來。要把政治性滲透在愛國主義、法律教育、價值觀教育等內容之中,以大學生日常活動為載體,將政治性植入大學生的思想意識中,使大學生在無形中接受社會價值滲透和政治要求。要加強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道德規范教育,人格心理教育。要把宏觀目標教育與德育對象的實際生活需要直接結合起來;將道德理想與社會生活結合起來。要著力開展以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為核心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開展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為重點的公民道德教育,加強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和民族精神的培養,讓學生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自覺將個人價值與社會的責任統一起來,從內圣入手,不斷充實自我、完善自我,以便將來成功地拓展理想的“外王”之道。

二“以人為本”的人道主義精神與現代大學德育

“以人為本”是中國文化基本精神的重要內容,具有獨特的哲學思維特色。張岱年認為“以人為本”與“天人合一”、“剛健有為”、“貴和尚中”并列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四大要點[5]286-295。“以人為本”,通俗地講,就是指以人為根本來考慮和解決一切問題。以“仁”為核心的“以人為本”是儒家道德文化的核心,不但包括人對于同類生命的基本的同情和關懷,也包括對自然界一切生靈和萬物的熱愛,具體表現在仁愛、德治的人格理想和政治理想中。儒家以“仁”為核心的人道主義精神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在人性本質方面,儒家提出“仁者,人也”[1]23的命題,認為“仁”是人與自然界其他事物區分開來的本質特點,因為有德性、有人道、有思想,人并非完全是生物學意義上的,所以,“惟人,萬物之靈”[6]31-33,“君子不器”[3]8-12。在人與神之間,儒家提倡以人為中心,孔子“不語怪力亂神”,當學生季路問鬼神之事,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3]102強調以人為本,鬼神次之。在天地人之間,儒家提倡以人為中心,強調重人事。有一次,孔子家的馬棚失火,孔子退朝回家,看見焦土斷垣,他首先關注的是傷了人沒有,而對財產只字不提。因為“仁”,人區別與自然萬物,高于萬物,可以“贊天地之化育”,與天地“相參”。“仁”是人之為人的根本,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格尊嚴,每個人都需要自尊自愛。在人際交往方面,儒家提出“仁者,愛人”,將“仁”作為人際交往最基本的道德規范。人與人之間相互尊重、相互關心、相互愛護是其仁愛道德思想的實質,具體表現為“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7]136。在儒家看來,人群間的“仁愛”關系可以以孝悌血親之愛為本,推己及人,由內而外,由近及遠,可“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從而實現“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7]136的大同理想。其所謂“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3]102

“君子之于物也,愛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8]31儒家這種以仁愛為核心的人本主義精神,通過相互尊重、相互關心和愛護,從自愛到愛親,愛人到愛物,其“人”的范疇不單是指個體、群體,更指向了人類,這是一種更高意義上的博愛,真正意義上的以人為本。在社會管理方面,儒家認為“仁乃為政之本”,主張“仁政德治”。早在春秋時期,齊國名相管仲曰:“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為本。本理則國固,本亂則國危。”[6]31-33在儒家看來,“以人為本”的仁愛道德規范不僅是人之為人的本質所在,同樣是人與人交往的需要,而且是興國安民的需要。因此,周公提倡“以德配天”“敬德保民”,孔子提倡“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民有恥且格。”[3]8-12指出“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3]8-12各統治者堅信“民為邦本,本固邦寧”,將“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作為自己的警世訓導。在儒家看來,“仁”既是人之為人的本質,又是個人的道德理想,同時也是社會的政治理想,以仁為核心的道德既是個人立身處世的行為準則,又是國家興旺發達、長治久安的根本保證,儒家這種仁愛精神由“親親”到“仁民”,由“仁民”到“愛物”,最后達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體現了中國古老而樸素的人本主義思想,這對創新和加強現代大學德育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大學德育出現的目標政治化、內容空泛化、方法機械化、過程簡單化,其實質是德育過程中“人性化”的缺失。“以人為本”的德育原則,就是要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發展的需要來制定德育目標,選擇德育內容,就是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來實施德育的全過程。第一,在德育目標上突出理想與現實、個體價值與社會價值相統一的理念,充分尊重受教育的對象,從人本主義出發,使德育更好地體現人本性、和諧性和全面性,體現個體需要與社會責任的統一。德育目標既要面向未來,把握時展的趨勢,又要立足于現實,著眼于學生的實際生活。要充分激發學生的主人翁意識,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協調學生的個人價值與集體價值和社會價值之間的關系,使德育工作既能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也能滿足學生的個人成長的愿望,將學生個人成長需要與社會的要求結合起來,真正發揮高校德育的功能。把一定的社會思想意識和道德品質轉化為個體的思想意識和道德品質,“培養造就千千萬萬具有高尚思想品質和良好道德修養、掌握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豐富知識和扎實本領的優秀人才。”[9]第二,在內容上注重政治性(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價值觀)和一般性(公德教育、人格教育,心理教育)相結合的理念。

查看全文

美術素質教育大學德育論文

一、大學教育中如何開展美術教育

1.更新教育觀念美術教育的價值不只是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學生的審美觀念、提升學生的素質教育等,美術教育在開發學生創新思維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大學美術教師要注重學生的綜合發展,摒棄僵化的教學模式,給予學生更多發揮想象的空間,利用美術特有的藝術性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藝術的價值是創造,失去創造力,藝術就失去了自身的生命力。因此,在大學教育中要通過開展美術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增強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在美術學習中體驗快樂,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發展素質教育。

2.強化學生審美意識在現代大學教育中,美術教育更多的是訓練學生的繪畫功底,忽視美術教學的本質;注重繪畫作品的美觀程度,忽視作品的思維模式;注重學生技能的學習,忽視學生內在修養的提高。這樣導致學生缺乏審美意識,鑒賞、想象以及創造的能力不強。美術教育是大學教育中提高學生素質的重要突破口,美術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提高學生的審美品位,使學生感受到身邊更多美的事物。在美術教育中,教師應通過美術作品引導學生感受大自然、貼近大自然,充分體會大自然的美。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才能產生強烈的追求美的愿望,逐漸提高審美意識。強化學生的審美意識,有利于學生從心靈中體驗到美的存在,從而逐步使學生的心靈更加純凈,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3.注重學生興趣的培養在大學積極開展美術教育,有利于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教師在美術教育中,要引導學生主動欣賞美術作品,開發學生的創新思維,使其正確把握作品的思想。審美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就可見成效,教師要讓學生在平時多觀察,體會大自然的美。只有使學生自發地感受美,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其主動投入美術學習,提高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

二、結語

結語美術教育對于提高大學生的素質教育具有重要作用。美術教育能夠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審美意識,促進學生素質的整體發展。素質的提高是潛移默化的過程,需要學生不斷學習。大學教育要充分發揮美術教育的價值,為社會提供更多的高素質綜合型人才。

查看全文

多元價值觀背景下的大學德育論文

一、阻礙我國貧困大學生的就業能力的因素

1.專業技能不強,綜合素質偏低

一方面,許多貧困生進入大學后,由于大學階段的考核評價體系多元化,不再是高中階段單一的只看中應試的成績,漸漸失去了往日的優勢;很多貧困生在平日的學習中,過于注重書本理論知識,忽視對自身實踐能力的加強,缺乏動手操作能力,專業技術技能欠缺,實踐創新能力不夠,這也是許多用人單位在實習期間對大學生考核不滿意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由于貧困生經濟條件的壓力,他們在很多資源如職業培訓等方面機會較少,部分貧困生在學費和生活費的壓力下不得不出去勤工助學,失去了很多學習和鍛煉的機會,他們在人際交往能力、組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實踐創新能力上往往表現偏低,綜合素質的欠缺非常不利于貧困生求職。

2.就業期望值過高,就業心理壓力大

實踐表明,貧困大學生自我培養意識淡薄,就業觀念、就業心態不端正,生涯規劃意識不足。一些貧困大學生就業呈現出“眼高手低”的就業心態與“驅東避西”的就業取向,出現就業流向結構性嚴重失衡的現象。當前大學生群體的就業難度本身就比較大,而對于貧困大學生來說,他們大大多來自貧困山區、邊遠地區、殘疾人家庭以及下崗職工家庭,背負著改變家庭困境的思想負擔,信奉知識改變命運的人生信條,努力克服自身困難,在經歷數十年的寒窗苦讀之后,期待能夠及時就業,并能擁有一份收入穩定的工作。再加上由于家庭經濟條件的困擾,貧困大學生面對就業自卑感強,情緒緊張焦慮、就業壓力感大、就業指導期望較高,從而加劇了他們的心理負擔。

3.高校對貧困生就業規劃指導不足

查看全文

打造高校生德育評價體制平臺

多年來,高等學校堅持對大學生進行德育、智育、體育等全方面教育,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相對于智育、體育的評價手段與體系而言,德育的評價體系相對薄弱。如何評價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狀況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效果,是長期以來擺在高等學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問題。

為了對學生思想政治狀況進行全面考核,檢驗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效果,完善學生德育的評價體系,河北科技大學理工學院開展了德育答辯活動。實踐表明,德育答辯不失為構建大學生德育評價體系的重要平臺,是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益探索。

一、德育答辯的實施過程

德育答辯是指應屆本科畢業生將自己在大學學習生活中接受政治、思想、品德、法紀、心理等教育的效果,按照規定的格式,以總結報告的文體進行全面系統的總結,形成個人德育狀況論文,并以班級為單位,通過答辯會的形式,向班級的同學、答辯委員會成員宣讀,同時接受提問,回答問題,由同學和答辯委員會就其德育表現作出評價。

(一)精心組織、嚴格要求,確保德育答辯教育效果

為了上好德育答辯這堂“課”,理工學院結合本院實際情況,制定了德育答辯實施方案,成立了由院領導、學工部(團委)負責同志、學部書記、輔導員、“兩課”教師為成員的畢業生德育答辯委員會。按照學院的總體部署,德育答辯分為撰寫論文、審核評閱、現場答辯三個階段。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