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勞動教育路徑探索
時間:2023-01-13 08:29:10
導語:大學生勞動教育路徑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培養大學生勞動精神是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現實需要,高職院校作為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所以人才的培養需要他們具備較強的吃苦耐勞能力以及主動勞動的精神和意識,根據高職學生特點,可以從對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引領、構建?!皟扰c外”有效協同平臺和考核機制督促三方面采取措施,培育高職院校學生符合時代發展的勞動精神。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指出勞動教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重要內容,直接決定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勞動精神面貌[1]。職業教育培養了70%以上的生產、服務的高素質勞動者,《意見》的新要求賦予了職業院校強化勞動教育的新使命。
1職業院校開展勞動教育優勢
職業院校是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復合型技術技能型人才。德技雙修的應用型人才是職業教育人才培養之本。勞動教育是培養更多具備勞動能力和勞動意識人才的重要途徑。郭麗強認為勞動教育是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組合[2]。冀曉萍認為勞動教育包含情感態度價值觀、動手動腦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3]。勞動教育促進職業院校學生德育發展。勞動創造歷史和人本身,勞動能樹德。通過弘揚勞動精神和勞動價值使學生主動參與勞動,同時在勞動的過程中樹立正確價值觀和思想觀,使學生養成敢于擔當歷史使命的意識和責任[4]。此外,承擔歷史使命和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使學生不斷學習的動力和基礎。多以勞動也是促進學生正確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途徑,更是學生感受勞動價值、樹立勞動意識、提高自身抗挫能力和吃苦能力的重要途徑,使高職學生成為一名有擔當、有目標、有素養的現代化人才。[5]勞動教育強化職業院校學生崗位技能,提升學生職業素養。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工匠精神,所以培養高職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工匠精神是促進學生就業的前提,符合企業、社會對現代化人才的要求。經過勞動教育之后學生的意志力得到了培養,體驗了勞動的過程并且感受到了自己的價值,同時對所學的專業知識加深了記憶,久而久之就可以成為一名綜合型人才。
2高職院校勞動教育存在的現實問題
2.1高職學生勞動素養有待提升
很多高職院校學生對勞動存在誤解,比如通過實際調查和分析發現一些高職院校的學生認為勞動的目的是獲取豐厚的報酬,還有一些學生開展勞動的目的是取得更豐厚的經濟回報,這種勞動觀念中一旦脫離了利益就會導致學生勞動意識降低,甚至還會導致部分學生在選擇勞動時候結合勞動報酬,無法實現自己的人生意義和價值。還有的學生認為勞動就是為了賺錢,如果有錢了就不需要再勞動了,存在享樂主義等思想。還有一些學生的勞動素養較低,在勞動過程中出現了敷衍的行為和消極的心態,這種現象的存在嚴重影響了勞動的質量,也影響了勞動者的心態和價值觀取向。本次問卷調查顯示,38.11%的同學認為大部分同學能自己完全獨立照顧自己,并能照顧同學;50.23%的同學認為大部分同學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10.35%的同學認為群體中大部分學生生活能力普遍較差,自己連打掃衛生、洗衣服這樣的勞動也不想干。部分學生勞動精神和工匠精神比較欠缺。
2.2學院勞動教育責任不明確,缺乏實施的長效機制
勞動精神的培養需要有培養實施的長效機制,循序漸進、日積月累。但高職學制三年,很多高校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對勞動教育的重視程度不足。如在課程教學中,缺少勞動精神的有效滲透,各方勞動教育的參與感和責任意識不強,缺乏勞動教育的主要責任部門和牽頭人,或是組織學生勞動,注重形式,勞動成效較差。
2.3教育形式單一,勞動教育實踐亟待加強
本次問卷,50%以上的學生認為應增強勞動價值觀、勞動精神等教育,加強大學生個人衛生的檢查力度和勞動教育基地的建設以及拓展勞動教育的次數和渠道,從而促進大學生勞動教育。76.1%的同學認為在教育教學中應該增加勞動教育的相關內容;50.68%的同學認為我院勞動教育活動管理很好,程序合理,執行嚴格;61.04%的同學認為我院勞動教育活動評價標準不全面;63.62%的同學認為勞動教育與德、智、體、美教育融合較好。學生在校期間主要參加學生公寓、教室衛生清潔之類的勞動教育活動;54.49%同學喜歡學生社團組織開展的各種勞動實踐活動;56.93%同學喜歡上勞動思想教育課;57.23%同學喜歡學校開展的各種勞動實踐教育課;44.75%同學喜歡校外勞動技能訓練。
3高職院校勞動教育的思考
高等職業院校在教學中應重視對學生專業技能的培訓和教育,以技能教育為基礎促進學生多方能力的提升。使學生在動手操作學習技能的同時樹立正確的勞動意識和勞動觀念。職業教育為社會培養了70%以上的生產、服務和管理一線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型人才。勞動教育有助于職業院校培養高質量的技能技術人才。《意見》提出要“緊密結合經濟社會發展變化和學生生活實際,積極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勞動教育模式,創新體制機制,注重教育實效,實現知行合一,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是當前勞動教育必須解決的緊迫問題。首先,職業院校進行培養模式和方案設置,對學生進行系統的勞動思想教育、勞動技能培訓以及勞動實踐鍛煉[6]。其次,加強校企合作,培養新時代勞動型人才。職業院校應重視主動和企業建立合作,同時建立實訓基地和校企合作制度,并且將勞動教育和實踐、校企合作教育進行結合,以此來培養更多的現代化勞動人才。最后,注重“質與量”并重,注重考核機制建設,使教育常態化,成為學生的習慣。莫里斯深刻表達了對“勞動產生美”的見解,他認為:“勞動應該具有創造性、愉悅性,應該讓人體會到自由和人性關懷。勞動不是狹隘和辛苦的,而是自然、愉悅的社會主義生活的一部分?!保?]
4新時期高職院校勞動教育的實施路徑
4.1提升學生認知,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
新時代勞動精神以馬克思主義勞動學說為思想源泉。首先,學生勞動認識不足等問題通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進行引領[9]。再加上培養大學生的勞動精神正是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勞動觀的重要途徑,所以教師應讓學生認識到勞動的重要性,使他們樹立辛勤勞動和真誠勞動以及創造性勞動的思維,使他們的多方面能力得到提升。主要通過日常教學中的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勞動課程體系幫助學生塑造正確勞動觀念;其次,結合一些傳統的節日活動、主題班會或者是團日活動等第二課堂活動,加強學生的勞動思想教育。引導學生在生活實踐、學習實踐和社會實踐中鍛煉,使新時代的學生具備較強的抗挫能力和吃苦耐勞精神,進而從新時代青年身上看到工匠精神、勞動意識,從而使我國科技得到創新,營造濃厚的勞動氛圍推動國家發展和經濟建設,激發創業意識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價值觀。高職院校如何將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融入學生培養,既是責任擔當,更是歷史使命。學院不斷創新,積極開展勞模專題講座、勞模、工匠進校園等文化活動宣傳勞模精神、模范勞動人物和故事、工匠精神。開展勞模宣講會和在畢業生、校內學生中評選“工匠標兵”和“技能標兵”,弘揚勞動精神,樹立典范。讓學生明白勞動最光榮、最崇高、最偉大。積極引導學生形成馬克思主義勞動觀,崇尚勞動、尊重勞動。
4.2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合理設置勞動教育
制訂科學人才培養制度是落實人才培養的基礎和前提,而規范教學活動的內容和過程是培養人才的途徑與方式。課堂教學是實施人才培養的主陣地,是人才培養的練兵場,是學生成長成才的主渠道。新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增加勞動教育課時,科學設計了勞動教育的方式、并且向學生傳授勞動價值和勞動歷史內容的講解。積極開發有機融合的“勞動+”系列化課程體系,爭取做到教學創新,課程教學形式更加完善,使勞動教育課程落地;利用課程思政,在課程教學中融入勞動教育的內容,通過課程思政方式滲透勞動教育;在醫學專業實訓課的實踐教學中、見習與跟崗實習中,加強素質目標的實施,培養國家所需的工匠之才。
4.3積極搭建“家庭+學校+社會”全面協同的勞動教育實踐平臺,拓展勞動教育方式和勞動途徑
學院在勞動教育資源供給上,構建“內與外”有效協同。加大與周邊社區、公共機構等的協作,通過建立勞動教育協調機制為學校開展勞動教育打好基礎。首先,學校應根據不同專業生源類型,將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服務性勞動貫穿在育人全過程中。開展“勞動教育周”系列主題教育活動,設置校內勞動基地,發揮學生積極性,學生參與組織和勞動實施,在勞動中體驗收獲和快樂,利用第二課堂開展校內志愿服務,同時將勞動教育因素滲透進迎新晚會和班會中以及節日活動當中,廣泛開展勞動教育實踐活動,讓校園的物質環境成為強化勞動教育的沃土。讓校園文化活動成為培養學生勞動情懷的著力點。依托校內實訓、校外頂崗實習,多組織學生參加勞動教育和勞動活動,使學生的職業榮譽感得到提升,這樣他們就可以更加熱愛勞動、熱愛學習,不斷創新性勞動,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二是家校共育,有效運用家庭教育陣地和教育資源,學院牽頭,家長參與,制訂學生生活勞動培養方案,家庭勞動涵蓋做飯、打掃衛生、清洗衣服,家庭收納整理等內容,建立考核機制,加深學院與家長溝通,讓家長參與開展勞動教育,從生活勞動,實現勞動教育全面性與常態化。三是與社區公共機構合作,組織各專業班級定期開展進社區,校外公益服務性勞動,通過專業知識為他人和社會提供服務,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從而使學生養成樂于奉獻、努力奮斗的思想和行為。首先,搭建與社區長期合作機制,深入挖掘勞動教育的內容,使勞動教育資源和內容更加靈活。其次,可以利用校外的活動和場地構建勞動基地,豐富勞動實踐的內容設置,如結合醫學專業,開設社區護理服務。切實提升了平臺勞動教育的育人質量和水平,把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勞動以及具有專業特色的職業性勞動融入其中。最后,創新勞動實踐過程管理,設置學校和機構共同參與的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效率。做到勞動素養培養和專業服務有機結合,打造高素質綜合型人才。
4.4勞動教育考核評價
在勞動教育考核中,注重“質與量”并重,體現“知與行”合一,注重學生勞動素養的全面發展。除了設有勞動教育課程考核評價外,在我校大學生綜合素質學分制考核細則設置“勞動活動參與學分”,體現“知”的評價。同時設有參照學生各級各類評優評先獲得的榮譽,將這些榮譽作為評價學生勞動能力的參考依據。設置有知識競賽、主題辯論、企業調研等方面學分認定,推進學生積極參與。工匠精神、勞動精神展示了中華民族廣大勞動者的價值追求,也是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的重點,通過勞動教育強化大學生的勞動精神、提高大學生的勞動意識和能力,使大學生通過勞動對專業知識、所學技能產生更深入的記憶和理解,這也是高職院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深刻體現。所以當今新時代背景下高等專業學校要重視將勞動教育、勞動精神和勞動能力培養作為教學重點,通過勞動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為他們的就業做好保障。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印發《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通知[EB/OL].
[2]趙榮輝.勞動教育正當性之思[J].當代教育科學,2016(4):7-10.
[3]冀曉萍.勞動教育將全面突圍[J].人民教育,2015(17):30-33.
[4]王麗娜.高職院校勞動教育的內涵、價值優勢及實效性路徑研究[J].九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1):57.
[5]謝曉娟,李文?。姘盐崭咝趧咏逃乃闹鼐S度[J].現代教育管理,2021(3):44-50.
[6]陸怡青.高職院校勞動教育的內涵、特征及意義[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1(21):93-94.
[7]唐一婷.威廉·莫里斯設計思想研究[D].濟南:山東工藝美術學院,2014:54.
[8]馮顏利.為何要高度重視勞動與勞動教育[J].人民教育,2020(1):13-14.
[9]曹群,李影.高職院校大學生勞動精神培育路徑研究[J].開封文化藝術職業學院學報,2021(10):10.
作者:方寧韋 晰玄 趙欣 單位:咸陽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心理作業在心理健康教育課中的應用
- 下一篇:多院區接訴即辦工作機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