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經營理念范文10篇
時間:2024-05-13 16:43:31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科學經營理念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企業管理交流會講演稿
朋友們:
今天我們先來說說企業文化的幾個基本概念
根據管理沙龍的活動安排,今天由我先發言,就企業文化基本內容和幾個概念的定義談自己的學習、研究心得。
為什么我們現在仍要關注企業文化基本內容的概念和定義?應該說,一方面,這是我們公司繼續推進企業文化建設的需要。深入研究企業文化基本內容,厘清企業文化一些重要內容的關系正是進一步推進企業文化建設的一項基礎工作。這項工作能使我們公司的企業文化建設獲得更深刻的認識基礎并收到更好的建設實效;另一方面,從社會層面上說,關注企業文化基本內容也是推進我國企業文化理論研究的需要。現在社會上有些理論工作者和很多企業對企業文化的一些基本內容的認識、闡述仍然比較混亂。社會大背景告訴人們,企業文化的理論研究亟待推進。我想,我們公司是可以為我國企業文化理論研究的推進作出比較大的貢獻的,因為我們公司有這方面理論研究的熱情、勇氣和實力。
今天我的發言有兩個內容:一、什么是企業文化;二、企業觀念文化的三個重要的概念及其定義。
一、什么是企業文化
獨家原創:石油公司轉變經營理念調研報告
目前,正在全國深入開展的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是推動石油銷售企業科學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石油銷售企業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迫切需要。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對于石油銷售企業把握科學發展規律,增強科學發展意識,提高科學發展能力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上饒石油分公司要“建設國內成品油銷售市場中最具效益、最具競爭力的企業”,必須認真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轉變經營理念。而如何實現從賣商品向賣服務轉變,則是擺在包括上饒石油分公司在內的所有石油銷售企業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轉變經營理念是石油銷售企業科學發展的必須趨勢
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要實現石油銷售企業的科學發展必須認清石油銷售業目前所面臨的現狀。目前,國際金融危機對于我國的影響還遠遠沒有結束,對于石油銷售企業來說,必然面臨著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而當各大石油銷售企業紛紛通過增加加油站的數量,提高油品質量來搶占市場份額的同時,服務作為一種重要的營銷組合要素,也越來越引起了人們重視。伴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社會生產力的顯著提高,產業升級和生產的專業化發展日益加速,一方面使產品的服務含量,即產品的服務密集度日益增大。另一方面,隨著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市場轉向買方市場,消費者隨著收人水平提高,他們的消費需求也逐漸發生變化,需求層次也相應提高,并向多樣化方向拓展。在同等產品質量的情況下,人們往往選擇服務好的商家進行購買。這充份體現了服務對商品的價值影響,即可以通過提高服務質量來延伸產品價值,以至于提高產品的總價值。好的服務往往比類似降價促銷的手段更容易留住客戶。所以,由賣商品向賣服務轉變理所當然成為石油銷售企業的明智之舉。它起因于石油銷售企業對消費者需求的深刻認識,更是企業經營理念質的飛躍,對于實現石油銷售企業的全面協調可持續展必須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二、提高服務能力是石油銷售企業科學發展的必由之路
按照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要“提高思想認識,解決突出問題,創新體制機制,促進科學發展”的目標要求,我公司把轉變經營理念,實現從賣商品向賣服務的轉變,作為突破企業發展瓶頸,實現企業科學發展的重要途徑。眾所周知,石油銷售企業無論采取何種手段,其實都是在打客戶資源爭奪戰,希望可以獲得客戶的認同,并以此為基礎為客戶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務,從而獲得巨大的經濟效益。因此,服務能力的高低便成為了經營理念由賣商品向賣服務轉變的關鍵環節。我公司按照省公司的安排和部署,提出“最好的員工在中國石化,最好的服務在中國石化,最好的油品在中國石化”的口號,認真組織開展的“江西石油服務年”活動,正是以提高全公司干部員工服務意識和服務效率為重點,進一步提高服務理念、服務能力,推動各項制度的落實,提升企業持續贏利能力,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大舉措。一方面,要重點提高加油站服務水平。結合加油站服務月”、加油站“達標創星”等活動的開展,切實在加油站員工心中樹立按“八步法”加油的服務意識,努力為顧客提供更優質的IC卡、自助加油站、半自助加油站服務。另一方面,要提高對重點工程和重點客戶服務水平。做好保障市場油品供應服務工作,全力為江西發展和經濟建設提供優質服務;做好共青城建設等重點工程供油服務工作,切實創新服務方式,努力為重點工程提供高效、便捷的優質服務;做好江鈴、江銅等重點客戶的服務工作,進一步加強與用油大戶、重點客戶的回訪、拜訪力度,切實提高服務水平。“江西石油服務年”活動是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具體措施,更是實現經營理念從“賣產品”向“賣服務”轉變,提升服務能力,提高石油市場占有率,實現企業科學發展的重要途徑。
三、石油銷售企業轉變經營理念要堅持“以人為本”
多功能森林經營理念在林業發展的應用
摘要:多功能森林經營理念是一種新型的林業經營理念,不僅對生態發展具有重要作用,而且能夠創造出較高的經濟效益,是我國林業發展的方向。多功能森林經營已經在全國多地區得到發展應用。本文根據遼寧省森林資源結構、林分生產力、林地地力以及抗干擾能力等情況,分析了遼寧地區多功能森林經營理念的應用現狀,主要闡述了影響多功能森林經營的因素,針對遼寧森林資源較少,生態平衡能力較弱,無法滿足經濟發展與生態發展要求,提出了多功能森林經營理念在應用中所應采取的有效措施,為推動遼寧多功能林業建設提供支撐。
關鍵詞:多功能森林;經營理念;遼寧;林業現狀;應用
新發展階段,我國林業不斷探索創新,改變經營方式,取得了較好成效。多功能森林經營是以可持續發展為基礎,注重多重效益,使林業由單一功能向多功能轉變,是促進林業健康發展的重要途徑和舉措,可以有效改善傳統的經營模式,提高林業經濟效益。多功能森林經營理念的應用,切合實際,符合我國林業發展的需要,是未來林業發展的方向。近年來,遼寧省林業發展相對較弱,尤其是資源管理和生態環境的發展不夠樂觀,因此,應用多功能森林經營理念,對于提高森林質量,促進林業生態與經濟平衡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為推動這一理念的實施和有效發展,需要了解其在遼寧省的發展現狀,結合實際,加強多功能森林經營的實施和管理,進一步促進多功能森林經營在遼寧林業的應用和發展。
1遼寧省多功能森林經營理念應用現狀
1.1遼寧省森林資源現狀
根據相關調查數據顯示,遼寧省林業用地面積為713.61萬hm2,其中,有林地面積占林業用地的78.98%,為563.61萬hm2,林分面積464.47萬hm2,其中針葉林、闊葉林和針闊混交林分別占有不同的比例,林分蓄積量27463.85萬m3;全省立木總蓄積量28500.06萬m3;森林覆被率38.20%。遼寧省森林資源相對匱乏,且分布不均衡,生態防護功能較弱[1]。這其中不僅有自然因素,也有人為因素。其一,人們對天然次生林掠奪式采伐,嚴重影響了次生林資源的增長,生態系統呈現明顯衰退趨勢。其二,現有林的經營管理不到位、不科學,使得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撫育工作滯后,資源增長緩慢,森林生態系統的功能嚴重削弱,林下植被稀少。此外,林業病蟲害發生嚴重,防治力度不足,平原地區楊樹(Populus)遭受天牛(Cerambycidae)危害已十分普遍,導致樹木生長十分緩慢;遼東地區樟子松(Pinussylvestrisvar.mongolica)林分感病枯死現象頻發;遼西地區油松(Pinustabulaeformis)人工林松毛蟲(Dendrolimus)、松梢螟(Dioryctriasplendidella)等危害已成常態,而且有加重的趨勢。
企業財務管理中成本管理論文
一、企業財務管理中成本管理的主要目標
(一)企業成本管理目標應符合科學性原則
企業在財務管理中的成本管理中,管理目標的制定首先應將科學性作為側重點,如果成本管理目標制定不科學,將會指導影響成本管理實效,制約成本管理工作的開展。因此,企業成本管理目標的制定,應符合科學性原則,并將科學性作為衡量成本管理目標是否具有可操作性的主要指標,推動成本管理全面有效進行。
(二)企業成本管理目標應符合可操作性原則
企業在成本管理目標制定過程中,過高或者過低的目標都不利于實際執行。考慮到企業成本管理的實際難度,以及成本管理的主要內容能夠,在成本管理目標的制定過程中將可操作性作為主要衡量標準,是提高企業成本管理實效的重要措施。因此,企業企業成本管理目標應符合可操作性原則。
(三)企業成本管理目標應符合一致性原則
企業經營管理理念演講
朋友們:
今天我們先來說說企業文化的幾個基本概念
一方面,為什么我現在仍要關注企業文化基本內容的概念和定義?應該說。這是公司繼續推進企業文化建設的需要。深入研究企業文化基本內容,厘清企業文化一些重要內容的關系正是進一步推進企業文化建設的一項基礎工作。這項工作能使我公司的企業文化建設獲得更深刻的認識基礎并收到更好的建設實效;另一方面,從社會層面上說,關注企業文化基本內容也是推進我國企業文化理論研究的需要。現在社會上有些理論工作者和很多企業對企業文化的一些基本內容的認識、闡述仍然比較混亂。社會大背景告訴人們企業文化的理論研究亟待推進。想,公司是可以為我國企業文化理論研究的推進作出比較大的貢獻的因為我公司有這方面理論研究的熱情、勇氣和實力。
今天由我先發言,根據管理沙龍的活動安排。就企業文化基本內容和幾個概念的定義談自己的學習、研究心得。
今天我的發言有兩個內容:
一、什么是企業文化;
企業處理經營環境管理論文
企業是社會中的重要組織形式,對國家和社會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只有國家和企業和諧發展,國家和社會才能和諧發展。而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企業管理經歷了古典科學管理、行為科學、而到現在經驗管理和科學管理已經不能很好的解決企業在發展中以及將來可能出現的問題,這就需要企業文化來進行管理。企業文化石一種高級管理,將“人”放在了義個歷史的高度,這符合人性的發展需求,更符合社會發展的規律。然而,一個企業的文化即使是構建的再好,如果落實不到位的話,也只是徒然。下面我從企業文化的思想內涵、信息網絡、行為規范、企業形象四個方面說明企業文化與落實之間的關系。
一、企業文化的思想內涵
企業文化的思想內涵包括企業哲學、經營理念與企業精神。企業哲學主要有企業的價值體系等,在總體上規范了企業的經營宗旨和行為。經營理念是企業經營的指導思想,是經過整理后可以宣示于人的條理性思想,是企業的經營目標和使命。企業精神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形成的。促進企業發展并能夠激發員工干勁的一種無形力量,包括創新精神、獨立協作精神、頑強拼搏精神、務實精神等。
(一)、企業哲學——上下同欲,確立共同的目標及價值觀念
企業哲學是企業處理經營與環境、經營與人、經營與物、經營與事等的根本指導,而企業哲學中,最根本的則是價值體系。人們的價值觀影響著人的行為舉止,企業員工的信仰和行為又決定著企業的行為方式,企業的價值觀念是一個企業獲得成功的指南和動力。一個企業如果沒有正確的、明確的價值觀念,就沒有正確的方向,就不可能獲得成功。
中國古代兵法也強調:“與眾同好,靡不成;與眾同惡,靡不傾”。講的都是一個意思,只要指揮員與士卒有共同的好惡,共同的欲望,就沒有不成功的事業。上下一心,士氣必然旺盛,眾志成城,打仗時個個奮勇向前,當然就攻無不克了。如果上下離心,那就必然軍心渙散,號令不明,以之對陣,焉能不敗?
企業文化思想內涵論文
企業是社會中的重要組織形式,對國家和社會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只有國家和企業和諧發展,國家和社會才能和諧發展。而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企業管理經歷了古典科學管理、行為科學、而到現在經驗管理和科學管理已經不能很好的解決企業在發展中以及將來可能出現的問題,這就需要企業文化來進行管理。企業文化石一種高級管理,將“人”放在了義個歷史的高度,這符合人性的發展需求,更符合社會發展的規律。然而,一個企業的文化即使是構建的再好,如果落實不到位的話,也只是徒然。下面我從企業文化的思想內涵、信息網絡、行為規范、企業形象四個方面說明企業文化與落實之間的關系。
一、企業文化的思想內涵
企業文化的思想內涵包括企業哲學、經營理念與企業精神。企業哲學主要有企業的價值體系等,在總體上規范了企業的經營宗旨和行為。經營理念是企業經營的指導思想,是經過整理后可以宣示于人的條理性思想,是企業的經營目標和使命。企業精神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形成的。促進企業發展并能夠激發員工干勁的一種無形力量,包括創新精神、獨立協作精神、頑強拼搏精神、務實精神等。
(一)、企業哲學——上下同欲,確立共同的目標及價值觀念
企業哲學是企業處理經營與環境、經營與人、經營與物、經營與事等的根本指導,而企業哲學中,最根本的則是價值體系。人們的價值觀影響著人的行為舉止,企業員工的信仰和行為又決定著企業的行為方式,企業的價值觀念是一個企業獲得成功的指南和動力。一個企業如果沒有正確的、明確的價值觀念,就沒有正確的方向,就不可能獲得成功。
中國古代兵法也強調:“與眾同好,靡不成;與眾同惡,靡不傾”。講的都是一個意思,只要指揮員與士卒有共同的好惡,共同的欲望,就沒有不成功的事業。上下一心,士氣必然旺盛,眾志成城,打仗時個個奮勇向前,當然就攻無不克了。如果上下離心,那就必然軍心渙散,號令不明,以之對陣,焉能不敗?
醫院經營管理策略論文
[摘要]在市場經濟體制下,醫院經營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面對各種不確定因素,學習經營理論、借鑒企業先進的管理方法、做好醫院經營管理工作、使醫院的資產保值增值是值得醫院管理者研究的新課題。
[關鍵詞]醫院;經營管理;經營策略眾所周知,醫院是在市場經濟中經營并在市場中求得生存與發展,必須更新認識、轉變觀念,強化市場經濟意識,創新醫院經營管理,實現醫院經營目標。
1創新醫院經營理念與管理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當前,醫院已不僅僅是營利性、福利性的衛生保障單位,而是一個知識密集,多學科、多系統高度綜合,經營相對獨立,高風險、高競爭的經濟實體,正經歷著體制轉軌帶來的深刻變化。
1.1醫院管理模式滯后
在計劃經濟體制下,醫院管理主要側重于醫院內部的組織與安排,力求以較高的效率完成上級交給的各項醫療保健任務。進入市場經濟,一方面醫院在醫療質量、醫療技術、硬件條件及醫院規模等方面呈現高速發展態勢。另一方面也出現了外資醫院及營利性醫院的競爭以及醫療費用不斷上漲,病人對醫療服務需求日漸提高等諸多方面的問題。此外,國際醫院管理的先進經驗及運行模式也引入了國內醫療市場,其突出特點是機制靈活、講究效益、以人為本、注重服務。因此,醫院管理不再是原來那種自我封閉的組織與安排模式。面對不斷變化的外部環境與有限的資源約束,其任務是努力實現在較高的勞動效率基礎上的良好經營效益,其目標是在一定的經營環境下,如何降低成本,提高勞動效率,即醫院管理從內部管理轉移到外部與內部相統一的經營模式。
企業戰略理念下的經營管理論文
一、現代企業應具備的經營管理戰略理念
1.技術創新理念。
現代企業若想取得更快更好地發展,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以及市場份額占有率,首先就是要具備技術創新這一先進的現代化經營管理戰略理念。技術創新理念重視科學技術的發展與創新,認同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以及推動社會進步發展的最終力量。企業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加強企業的技術創新工作,培養員工的創新意識,為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增添動力。
1.1培養、引進掌握高新技術的人才。
新世紀最大的競爭就是對于高端技術人才的競爭,人才是科技創新與進步的關鍵因素,隨著企業的發展與擴張,對于高技術人才的培養與引進工作必然要放在首位,盡量避免企業人才儲備不足以至于出現人才短板現象,正應了那句“千軍易得,良將難求”所體現出來的企業人才管理理念。加快企業的人才隊伍建設,培養、引進一批掌握有高新技術的人才,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1.2鼓勵技術發明創造,獎勵科學創新型人才。
會計準則變革對企業經營的影響
【摘要】會計準則變革不僅帶來了會計信息的優化,還使得會計理念發生了轉變,進而影響到企業的經營方式。基于會計理念變革視角,研究會計準則變革對企業經營方式轉變的影響。分析發現,會計目標、計量屬性、收益確認等會計理念的變革使得企業的經營目標更加面向資本市場、經營理念更為關注資本保值增值、經營活動更為注重全面價值管理,進而促使企業經營方式從商品經營向資本經營轉變。
【關鍵詞】會計理念變革;經營方式;商品經營;資本經營
一、引言
近年來,為了切實解決我國企業會計準則在實施過程中的具體問題,進一步優化會計信息質量,并保持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持續趨同,財政部不斷對我國企業會計準則進行修訂與完善。會計報告不僅能夠為企業外部的投資者提供信息反饋和決策支撐,還可以為企業內部的目標設定、理念傳遞和活動優化提供科學依據和規范引導。企業經營方式作為經營目標、經營理念和經營活動的集合體,與會計報告密切相關,必然會受到會計準則變革的影響。企業作為宏觀經濟發展方式轉型的微觀基礎,其經營方式也在不斷轉變。然而,相關研究主要關注會計準則變革對會計信息質量和資本市場的影響,較少關注對企業經營方式轉變的影響。實踐中,很多企業由于沒有充分利用會計這一價值管理工具而導致經營失敗[1]。因此,基于會計視角來解讀企業經營方式的轉變就顯得尤為重要。同時,會計理念變革為企業經營方式轉變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路徑[2]。鑒于此,本文基于會計理念變革視角,研究會計準則變革對企業經營方式轉變的影響,以期拓展會計準則變革的經濟后果研究,優化企業內部的經營管理。
二、會計準則變革影響企業經營方式轉變的理論基礎
企業經營方式是企業進行價值創造的方法和形式,主要包括產品經營、商品經營、資產經營、資本經營等。無論哪種經營方式,均由經營目標、經營理念和經營活動所組成。會計準則變革會對企業的經營目標、經營理念和經營活動產生影響,進而引導企業經營方式發生轉變。經濟后果理論、價值創造理論、契約理論以及制度變遷的影響理論為分析會計準則變革對經營目標、經營理念和經營活動的影響奠定了理論基礎。具體來說:①從廣義角度來看,無論是會計準則變革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還是對企業經營方式的影響,都屬于會計準則的經濟后果范疇,經濟后果理論為后文的具體分析提供了基礎理論支撐;②之所以涉及價值創造理論,是因為會計準則變革對企業經營目標的影響歸結為一點就是會計準則變革如何促進企業進行價值創造;③會計準則變革對契約關系的影響是會計準則變革對經營理念轉變影響的具象呈現,因此契約理論必不可少;④會計準則變革對企業經營活動轉變的影響可抽象為制度之于行為的影響,因此制度變遷的影響理論必然成為本文的理論基礎。1.經濟后果理論。從19世紀60年代以來,美國會計界逐漸意識到以往對會計準則制定并不感興趣的個人或者團體開始積極介入準則的制定,并對其展開爭論,“經濟后果”一詞開始出現以用來描述這種新的爭論。Zeff[3]進一步詮釋了經濟后果的內涵,認為經濟后果是指會計報告對企業、政府、投資者和債權人等利益相關者經濟決策產生的影響。從實踐角度來看,會計準則制定者和公司的管理者通常認為,在會計報表中出現的數字,特別是凈利潤和凈收益,可能會影響廣大投資者的行為,并可能因此對相關利益主體產生影響。從會計理論角度來看,以往會計政策的制定均假設會計的影響是中立的,或者說即使不中立,會計也不需要對公眾的影響負責任。而經濟后果理論的提出動搖了這一會計假設,其認為會計準則的變革會對利益相關者產生差異化的影響,這意味著會計理論的革新也使得會計準則變革的社會和經濟影響成為關注的焦點。經濟后果的作用可以分為兩個層次:①會計準則變革所帶來的直接影響,即對財務報表數據的影響;②會計準則變革所帶來的間接影響,即基于財務數據的變化對契約、監管等的影響。以會計數據的契約有用性為例,一方面財務報表變化所帶來的某些財務比率的惡化會激活貸款協議中的懲罰性條款,另一方面當期收益的變化也會影響建立在凈收益基礎上的管理人員的薪酬契約。可見,經濟后果理論為會計準則變革對企業經營方式的影響研究提供了理論支撐。2.價值創造理論。價值創造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和關鍵,也是企業的經營目標,如何促進企業進行價值創造成為企業持續關注的問題。張先治[4]認為,從財務角度來看,企業價值創造的關鍵在于資本增值。資本增值最大化與企業股東價值最大化、企業價值最大化的目標是一致的。企業要想實現以上兩個目標,就必須提供關于資本增值情況的精確信息。若企業無法呈遞資本增值信息,那么股東會因無法獲知其所投入資本的收益情況而拒絕出資,企業的價值創造也就無從談起。因此,如何準確計量資本增值就成了研究企業價值創造的關鍵。資本增值的準確計算離不開會計,會計數據為資本增值的計量提供了可能。在不考慮投資資本變動、物價變動及利潤分配的情況下,資本保全、保值、增值的計量與利潤的關系可用下式表示:期末資本=期初資本+會計利潤;資本變動值=期末資本-期初資本=會計利潤。當會計利潤為零時,有:資本保全=期末資本-期初資本=0。當會計利潤大于零,經濟利潤為零時,有:資本保值=期末資本-期初資本×(1+正常利潤率)=0。當經濟利潤大于零時,有:資本保值=期末資本-期初資本×(1+正常利潤率)>0。由上式可以看出,資本保值增值額與會計利潤密不可分,也必然與會計報告密切相關。從經營目標角度來看,經營方式是從投入到產出的價值運動,而會計則是從微觀企業層面計量投入與產出進而確定企業經濟效益的工具。可見,從本質上來看會計是服務于企業經營目標的,其為經營目標的確立提供了理論框架和實踐指導[5,6]。因此,作為指導和規范會計工作的會計準則的變革必然會對企業經營目標產生影響。3.契約理論。契約理論主要研究在特定交易環境下不同契約方的經濟行為與結果。契約理論主要包括委托理論、不完全契約理論以及交易成本理論三大模塊,它們之間相互補充、相互支撐,但不可相互取代。無論是委托理論、不完全契約理論還是交易成本理論,均與會計準則密切相關。因此,會計準則變革也必然對契約結構產生影響。從委托理論來看,契約的訂立能夠幫助委托人確保受托人完成委托受托責任。而契約常常基于會計數字來確定,這些契約的設立既可能在單個公司層面,也可能在多個公司層面。單個公司層面的契約包括基于績效的管理層薪酬計劃(用以弱化股東與管理層之間的問題)以及債務契約(用以緩解股東與債權人之間的問題)[7,8];集體或者多重契約包括基于會計收益的股利分配限制(用以減輕大小股東之間的問題)以及基于財務報表的稅收收益(用以減輕政府與企業之間的問題)[9]。企業是一系列契約的集合,而會計作為商業語言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為企業各種契約的訂立與執行提供相應的數據,界定契約關系,以便認定和解除受托經濟責任。因此,會計準則變革必然引起企業契約的變化。Holthausen、Leftwich[8]則是基于契約角度來界定會計準則變革的經濟后果,其指出用來計算會計數據的會計準則的變化能夠影響契約各方以及決策制定者之間的財富分布。從不完全契約理論來看,大多數契約是不完全的,由于不可預見性和不可證實性的存在,事前的契約設計也就無法達到最優,必須通過事后的治理來減少有限理性帶來的不確定性。由于知識的有限性、人的有限理性和環境的不確定性,會計準則也具有不完全契約的屬性,主要體現在準則疏漏、籠統、政策不確定等方面。會計準則是不完全的契約,其未對任何可預知的環境下所要遵從的規則和程序在每個細節上都進行詳細的說明,而是遺留了許多空間,需要未來在具體事件中進行判斷和決定。因此,會計準則變革實質上是對會計準則這一不完全契約的優化和補充。一方面,通過對現有準則的優化來壓縮盈余管理空間,提升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通過頒布新的準則來指導和規范新環境下產生的實踐活動,進而提升會計準則的完備性。從交易成本理論來看,“科斯定理”指出,在存在交易費用的情況下,不同的權利界定會帶來不同效率的資源配置。劉峰[10]指出,會計準則是一種有助于降低交易費用的制度。作為會計行為的規范與制度,會計準則是以產權理論為基礎的。一方面,通過規范各會計事項的確認、計量與報告,以協調與報告主體具有利害關系的有關各方的利益,進而保護利益關系人的相關利益產權;另一方面,通過規范報告主體之外有關各方的信息要求,如信息的內容、傳遞方式等,以保護利益關系人的信息獲取產權。Coase[11]強調,在進行經濟學研究時要善于利用會計數據,因為企業在進行決策時需要計算資源的使用成本,以此來比較相關收益。在有計劃的社會中,公司內部的成本并不直接來自市場的經營,而是源于公司內部的會計系統,這樣的內部系統代替了市場中的價格機制,因而成本計量的準確界定取決于會計系統的效率,會計將成為觀察和引導公司行為有價值的數據資源。可見,會計準則變革能夠緩解企業內外部委托問題,優化和完備不完全契約,降低交易成本。經營理念是經營目標的價值側面,股東會將企業的經營理念內化于薪酬契約中,通過薪酬契約的設定來傳達企業的經營理念,進而引導管理者的經營決策與行為[12]。股東與管理者之間的契約常常基于會計數字來確定,會計準則變革所帶來的會計數字的變化會影響契約結果[8],而契約結果的變化又會帶來經營理念的轉變[2]。因此,會計準則在契約中的作用為分析會計準則變革對經營理念轉變的影響奠定了基礎。4.制度變遷的影響理論。20世紀70年代,制度因素被納入對經濟增長的解釋,從而推動了制度變遷理論的快速發展。格雷夫、鄭江淮[13]認為,制度是由相互聯系但又互不相同的各個要素(尤其是規則、信念和規范)構成的復合體,這些制度要素影響著人們的行為,并為其提供認知、協調、規范、信息等方面的微觀基礎。可見,相關學者將制度的定義與行為聯系在了一起。簡單來說,制度可視為行為的引導系統。那么會計準則作為一種制度,自然也會引導企業的行為。所謂制度變遷,就是新制度產生、替代或改變舊制度的動態過程。有學者指出,制度變遷源于人們對制度需求與制度供給出現的偏差,當供給與需求達到均衡時將完成制度變遷,制度會趨于穩定。還有學者認為,制度變遷是優勢策略勝出所導致的博弈規則的變化,環境變化帶來了新的獲利機會,成員需要調整策略以獲得最大利益,通過反復博弈,形成一個新的納什均衡。可見,制度變遷可以協調個體或組織之間的行為沖突,以實現個體成員之間或者組織之間的協調發展。具體來看:①制度變遷導致行為范疇發生變化。其基于兩個層面來約束行為人:一是制度規定了行為人的行為范圍,超過范圍便會受到相應的懲罰和約束;二是制度規定了行為人的行為方式,若運用制度規定以外的行為方式,也會受到相應的懲罰。②制度變遷使得行為結構發生變化。制度變遷會帶來機會集的變化,這意味著利益的重新配置,從而引導經濟人改變行為結構或模式以適應新的制度環境[14]。制度變遷會引導行為變化,會計準則作為制度范疇的一員,其變革也勢必引導企業行為的變化。首先,會計準則變革改變了企業行為的邊界。一方面,新增會計準則拓展了企業經營活動的范圍,使得以往缺乏會計規范的經濟業務得到有效的引導和規范,進而促進相應經濟業務的發展;另一方面,原有會計準則的調整與變化,改變了企業經營活動運行的方式,使得以往可以采用的方式現在可能不再適用,或者以往不可采用的方式現在可行。其次,會計準則變革有助于企業協調經營活動。會計準則變革改變了企業經營活動的范圍和空間,使得企業所面2019.15臨的機會集有所改變。企業在機會集中的不同選擇代表了資源配置的差異,進而影響企業的投融資、供產銷等經營活動。經營活動是經營目標和經營理念的具象呈現,從經營活動角度來看,無論是經營目標的調整,還是經營理念的轉變,最終都體現在經營活動的變化中,而經營活動的變化會受會計準則變革的影響。因此,制度變遷理論的行為引導作用為分析會計準則變革對企業經營活動轉變的影響提供了理論基礎。綜上所述,經濟后果理論、價值創造理論、契約理論以及制度變遷的影響理論為會計準則變革對企業經營方式轉變的影響研究提供了理論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