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元素范文10篇

時間:2024-04-09 19:10:4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藝術元素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藝術元素

傳統藝術元素塑造特征

中國傳統藝術元素的造型具有連續性的發展特點,雖然經歷了不同的歷史發展階段,但是中國傳統藝術造型元素始終保持著相對的傳承性。在這個傳承、衍變發展的歷史過程中,其產生和發展的歷史特性,使其具備了獨特的藝術特征。

一、實用性特征

中國傳統藝術造型元素大多孕育于民間藝術,是在生產、生活等民俗活動之中孕育產生的,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約。其中“實用價值”和“審美價值”是最為主要的制約因素,對傳統造型元素的衍生發展形成了雙重制約。中國傳統造型元素有一個重要的特征,在其衍生發展的歷史過程中有機的將意象內涵、表象形式和制作表現技法等因素與造型元素的實際運用聯系在一起,它的實用性特征在這個過程中往往得到較為突出的表現。這一特征不僅僅表現在造型元素形態上,在造型元素的風格上實用功能傾向也十分強烈。以剪紙為例,民間剪紙的藝術造型元素依附于民間特定的文化氛圍和生活環境,表現出受存在目的制約的依附特性,不同的用途以不同的形態出現。窗花是剪紙藝術的重要表現形式之一,實用性特征要求其在創作的過程中必須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比如形式上必須適合窗格的形狀,必須考慮到透光性的功能需求,從而形成了剪紙強調適合、鏤空的造型的形式意識特征,在視覺形式上形成了獨特的的審美效果,造型元素虛實相生、陰陽互補,給人錯落有致的視覺審美享受。團花則是剪紙藝術的另一個重要表現形式,在適應窯洞頂部的造型的實用性特征影響下,其造型采用一種從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狀的表現形式,從視覺上給人營造飽滿靈活的視覺感受,更顯構圖上的裝飾性。從總體上來看,傳統藝術的諸多造型元素中,許多造型的形式樣式都被打上了實用功能的價值烙印,在造型過程中受到實用性功能制約。

二、完美性特征

中國傳統藝術造型元素的另一個重要特征是崇尚完美。中國傳統的樸素哲學觀形成的宇宙觀和人生觀在中國的傳統藝術造型上得到了完美的體現。中國傳統造型元素追求的是什么樣的完美呢?從字面意義上來理解,完,即是指外在視覺表象形式的圓滿、完整;美,即是指內在蘊涵的意象境界的美好、美滿。對于造型元素的完美性的追求,可以追溯到原始藝術,從現有的發掘出的原始藝術造型中我們可以發現,崇尚完美的造型觀念在原始先民們創造的造型藝術中就被突出地表現出來。在原始先民的藝術審美觀念中,人的造型不論正面側面,雙手、雙腿、五官等,都應該要完整的表現出來。這種對傳統造型元素的完美性的藝術追求,在原始巖畫、彩陶紋樣、剪紙等傳統藝術形式中都得到了完美的體現。在傳統造型元素的完美性的追求上,民間藝術家利用“互不遮擋”的藝術造型法則來進行藝術創作,追求對人物、動物等造型元素的完整結構的完美表現。不同于西方的造型表現理念,中國傳統藝術的造型觀念,在追求造型元素的完美性的基礎上,形成了以民間特有的時空觀念為基礎的特殊造型手法。民間藝術家們通過對創作對象的長期接觸觀察,形成了對物象的全面深刻的認知,在二維的畫面上通過特殊造型手法表達對物象的由表及里的多維的感性理解。傳統造型元素對完美性的追求,不僅僅表現在對造型視覺表象的求全,同時對于美學價值在造型元素中的體現也有執著的追求。在傳統藝術元素的創作上追求完整與美好的有機結合,在外在視覺表象形象與內在意象境界上達到審美觀念的和諧與統一境界。這種質樸的哲學觀念、內在的思想蘊涵和直觀的審美需求,在傳統造型元素中被以獨特的手法表現塑造表現了出來。如在民間剪紙中通常在水果中把籽剪出來、在動物身上裝飾花卉等。但是,中國傳統藝術造型元素對于完美性的追求,從不拘泥于一般的生活現象,更不是對生活現象的簡單復刻。傳統造型元素的創作者在追求完美的造型效果的過程中,不斷突破常規,不論是外在的表象形式還是內蘊的意象境界,創造出獨特的造型藝術符號,形成了傳統藝術博大的造型元素庫。

三、象征性特征

查看全文

傳統藝術塑型元素繼承性

“中國文化的發展歷史是一個連續體。隨著人類文明的推進,原型渾融性文化逐漸為分解型文化所代替。雖然表面上看似乎發生了文化的斷裂與變異,但是,渾融神秘的原始文化并沒有伴隨著分解文化的產生而消失殆盡。”從不同歷史階段的傳統藝術造型所表現出來的共同特性看,中國傳統藝術造型元素始終保持著相對的傳承性。

1傳統造型元素中

“形”的傳承衍生發展從造型元素在整個中國傳統藝術中的發展歷史來看,我們不難發覺,總有一些主題是永恒不變的。不論是在原始社會陶器、壁畫等文物上遺留下來的一些圖形、符號,還是后來的分門別類的種類繁多的各種民間傳統藝術的造型元素,總能夠看到一些存在于造型藝術中的恒常不變的主題。造型元素作為這些主題的外在表現形式要素,借以表達主題的內在意韻。這些造型元素隨著不同的歷史時期的發展,在時代的更替過程中不斷地進行著自身的衍變發展,不論是材料的工藝技術,還是造型元素的藝術表現技巧,在這個歷史變更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時代特征,反映了不同時代的社會文化藝術審美風尚。以龍形紋樣這個在中國傳統造型紋樣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形象為例,龍形紋樣的造型在每一個時期都不同,都有變化。龍的初始形象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現在廣為熟知的“大首、大口、長身、有爪、頭生雙角”的公共形象在商代基本定型。商周時期的青銅器在造型藝術上的發展達到鼎盛時期,龍的造型則是這個時期最為典型的造型元素,在青銅器的造型藝術上具有象征意義。青銅器造型藝術中龍的造型形態多為側身、單角、單爪的圖案化造型,追求對奢華、莊嚴的審美象征需求的表達,通過對龍的造型元素在外在形式美、內在造型結構特點等要素的塑造,在青銅器造型藝術上實現了千變萬化的、濃郁的、極具裝飾風格的龍紋形態。到了漢魏時期,造型藝術形態隨著時代的審美需求的變革,呈現出一種全新的風格特征,龍的造型作為典型的造型元素,也在這個時期進入了一個重要的發展階段。我們通過對畫像磚或西漢帛畫中出現的龍的造型進行研究可以發現,這一時期的龍的造型元素與商周時期青銅器的龍紋造型產生了極大的變化,不論是在極具粗獷風格的畫像磚上,還是在精美繪制的西漢帛畫上,摒棄了對奢華裝飾的追求,著重追求對龍在奔馳飛騰中展現的雄壯氣派的表達,在寫實中帶有適度的夸張的造型表現風格,營造出了形神兼備、浪漫灑脫的新的龍的造型元素。隨著時代進入唐朝,國力達到一個鼎盛時期,與外國在藝術文化上的交流溝通的日益增多,一些國外優秀的造型藝術被學習吸納,融入到傳統的造型藝術之中,尤其是隨著佛教東傳帶來的佛教造型藝術的盛行,造型藝術的審美需求進一步促進了造型風格的變更,尤其是龍的造型形象在這一時期得到進一步的豐富和發展。唐代的龍與商周以來的造型相比,體態更顯豐腴華貴,造型形象被進一步加以豐滿,現代我們所熟知的龍的造型元素包括背鰭、腹甲、腿爪、肘毛、髭、髯等構成肢體器官的結構都已具備。傳統造型元素中這種“形”的傳承衍變發展,并不僅僅只存在于龍的造型元素的變化這單一方面。在我們所熟知的其他許多具有代表意義的傳統造型元素中,都存在著相類似的傳承衍變發展的脈絡,譬如鳳紋、云紋、魚紋、渦紋等。這種傳統造型元素“形”的傳承衍變發展,在對原始母題的內在審美精神蘊涵進行繼承與延續的同時,又通過對其外在造型元素的形式進行衍變與拓展的過程實現這一審美精神的升華。傳統造型元素中這種“形”的傳承衍變發展,其審美意識的發展的內應力是一方面,同時不斷參考、吸納外來造藝術的精華,不斷實現與本土造型藝術的交匯融合,也是造型元素產生衍變發展的重要源泉。這種融合的造型元素成為了我國傳統造型元素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例如敦煌莫高窟中常見的造型元素———千姿百態的卷草紋樣,就是由忍冬草為原型創造出來的,這種造型元素就是由西域在漢魏時期傳入的;再比如唐代最典型造型元素———紋樣寶相花,其造型就是在我國傳統造型元素蓮花的基礎上融合了牡丹花、海石榴花紋樣的特點,形成的一個極具中國民族風格的紋樣,其中的海石榴花元素就是來自于波斯。諸如此類的交匯融合生成新的衍變發展的例子還有很多,辟如葡萄紋、番蓮紋、獅子紋等。在這樣一個衍變發展的過程中,對于這些外來的造型藝術元素并沒有進行生搬硬套,而是在融會貫通中外造型藝術元素的造型特征及其內在韻味的基礎上,逐步吸納分化,使之成為中國傳統造型藝術元素中重要的一部分。

2傳統造型元素中“意”的傳承延伸發展

對于傳統藝術造型中優秀的造型元素,歷代以來,許多的傳承者都對其進行了反復的描摹研究。究竟是什么吸引了歷代許多的傳承者進行不懈的研究呢?僅僅是因為其具有美學審美價值的外在造型元素嗎?如果我們進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就可以發現,在這些我們看得到的、表象的外在造型元素符號的背后,蘊藏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外在的表象層面下的“意象”象征表達,深刻地反映了我國傳統造型藝術元素的意象內涵。傳統藝術造型元素作為一種外在的、表象的符號,是我們內在的審美觀念的外化表現,是民族內在文化的意象內涵借以表達的外在視覺表現方式。這些內在的富有文化內涵的意象,是古人在對自然的神秘現象產生敬畏之后,所形成的對自然神秘因素的崇拜,以及因此產生的宗教崇拜,并在這些崇拜的心理期許中衍生出的對生命和生活的積極期望,正是這種對于美好生活向往的企盼,給這些多姿多彩的造型元素符號賦予了富有吉祥寓意的象征。這種對造型元素的內在文化意蘊的“意”的執著追求,對于“形”的衍生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作為傳統造型藝術外在的表現元素,“形”在“意”的促使下得以不斷的傳承衍生,誕生了豐富多彩的形式內涵。可以說,傳統造型元素的外在表象視覺元素“形”的衍生發展,是在富有內在文化意蘊的“意”的歷史衍變發展過程中催生出來的。例如圖騰崇拜中對鳳凰的崇拜,使得中國傳統造型元素中鳥紋元素的外在視覺形象元素的“形”有了從原始的“陽鳥”到“朱雀”,最終再到我們現在熟知的“鳳鳥”的歷史衍變過程。傳統造型藝術元素符號的這種“形”的延伸與衍變,與其內在的“意”的文化底蘊的衍變發展是分不開的。作為外在視覺元素的“形”,在其衍變發展的每一個歷史時期,都是對其富有文化意蘊的原始母題的“意”的不斷豐富和拓展的延伸發展的過程。

3傳統造型元素中“神”的文化精神傳承發展

查看全文

茶元素融入藝術設計初探

摘要:事實上,做好藝術設計活動,必須充分注重構建合適、多元化的設計模式,特別是整個茶元素與藝術設計活動相結合的過程,不僅提升了設計活動的具體效果,同時也為茶元素的具體應用和合理傳承,提供了切合實際的發展空間。本文擬從茶元素的具體內涵分析入手,結合藝術設計活動的實施訴求,通過具體分析茶元素與藝術設計的融入可行性,從而全面探究融入茶元素詮釋藝術設計風格的具體思路。

關鍵詞:茶元素;藝術設計風格;文化理念;審美內涵;風格創新

藝術設計活動是一種基于文化內涵為底蘊的審美創意與創新活動,就傳統的設計活動開展狀況看,其中存在的重要問題和不足在于其中未能融入人文內涵和藝術審美特征,從而限制了整個藝術設計活動的理想效果。客觀地看,藝術設計風格的詮釋與表達,所向我們反映的是一種成熟的人文理念和價值思維,這就為茶元素的合理融入提供了系統化的可能。

1茶元素的具體內涵分析

茶文化的文化內涵和價值理念,為當前我們更好開展多種設計活動,提供了重要推動力,尤其是在當前整個文化融合的過程中,茶元素的生態內涵,有效豐富了藝術設計活動的具體理念和元素應用。這是設計價值提升的基礎,也是實現藝術設計活動全面創新的核心。茶元素的基礎是一種生活元素,茶元素是圍繞社會大眾整體飲茶生活習慣所具體形成的元素體系,正是因為茶元素是一種穩定的元素內容,其中在向我們展示其生態內涵的基礎上,合理全面的表達了成熟的文化內涵,從而為當前我們開展系統化的藝術設計活動的具體開展,提供重要支撐。客觀來說,茶文化的基礎源自與茶相關的自然內涵。特別是從整個茶文化體系發展創新角度看,在茶文化體系不斷發展與交流過程中,賦予了茶元素體系更為深厚的內容。所以,總的來說,茶文化中所彰顯的精神和價值,都是茶元素的價值得以全面展現的關鍵與本質所在。當然在當前整個時代背景下,利用傳統元素時,不僅要具體挖掘這些資源中所具有的優勢,也要選擇合適載體。

2藝術設計活動的實施訴求

查看全文

民間藝術元素應用與傳承

【摘要】公共藝術是當代環境文化范疇,是大眾文化空間藝術,在我國屬于正在興起藝術領域,時間雖然不長,但影響巨大,成為目前中國自然與人文環境中重要文化藝術表現形態。公共藝術本身具有的文化多元性和藝術形態的多維性,拓寬公共藝術表現空間,也為該藝術的民族化、民間化的表現提供廣闊的平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西部民間藝術,是一座有待進一步挖掘、研究和應用的文化寶庫,蘊藏著彌足珍貴文化藝術資源,如何將中國的傳統文化、民間藝術元素植入公共藝術,使其具有地域文化特色,建設西部公共藝術的新空間,是一項非常有現實意義的藝術探索。

【關鍵詞】民間藝術;元素;多元文化;公共藝術

21世紀是中國公共藝術呈現多元化發展的時期,這一文化現象的蓬勃興起,開創了公共藝術的一個新時代,中國公共藝術從理論引進到相關實踐探索,經歷了二三十年的光景,時間雖然不長,但影響巨大。公共藝術從字面上可以簡單的理解為:由廣大公眾,城市建筑和景觀,藝術作品三部分構成的一種藝術。宏觀上講,公共藝術是存在于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中,有著獨特文化魅力和訴求的藝術載體,是特定環境和空間中的視覺形象與符號,也是公眾耳濡目染和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現代公共藝術具有傳播文化藝術和審美價值,開拓藝術視野,引領社會文明,營造優美環境的功能。

一、公共藝術與多元文化價值

公共藝術屬于環境文化的范疇。它的概念起源于美國,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紀30年代,然而城市建筑,環境,空間與公共藝術關系等深層次問題研究,還處在一個不斷實踐和探索完善的階段,取得的成果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4個方面:城市化進程的持續擴張及其空間的不斷開發,是世界性城市發展普遍面臨的問題,隨之而來的是城市形象的塑造、城市公共藝術的美化、公共空間與環境、景觀的營造以及公共藝術重要地位和作用等方面的研究。公共藝術不同媒介、特質和形態功能與表現,傳統和現代兩個不同時代文化融合及其藝術審美特點,對創作理念、表現風格和手法在公共空間藝術方面訴求所進行的全面研究。從美學的視野和角度對公共藝術的起源、形成、演進和發展的過程,進行系統的理論研究,進而對公共藝術的理念與實踐的相互關系與作用進行深入研究。公共藝術社會化的趨勢,公眾化的前景進行了現實與未來的科學分析,對公眾介入藝術創作和評價的參與性———人人皆可成為藝術家的新藝術觀念、審美能力和價值方面進行的探索和研究。公共藝術其實就是公共空間大眾化的藝術,著力解決的是人類的社會活動空間、生存環境空間與公共藝術之間的相互的關系問題,然而,由于體制的問題導致了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里,城市建設規劃部門與文化藝術創作單位各自為政、互不關照、少有合作,使得公共空間和環境的藝術創作受到了很大的制約。提到建筑場所、居住環境和人文景觀的互相作用,許多人就直觀地認為它是物理空間、自然空間和藝術空間不同學科的問題,看成是各自孤立的關系,忽略藝術與環境及文化生態和諧關系。而公共藝術的興起,開啟了人們對該領域的重新認識和探索。公共藝術的創作理念與實踐,是多元文化與環境之間關系問題。即把自然中的物理空間植入并賦予文化精神,并以藝術的形象呈現于公共空間,將建筑、環境、景觀和歷史、文化、藝術融為一體,形成一個和諧的、有人文特質的空間整體,來表現一個時代的文明與面貌[1]。近年來,人們對學習傳統文化,傳承和保護傳統文化重要性認識普遍有所提高,本土化、民族化、大眾化的文化創新意識也有所增強,民間藝術這種古老的文化,成為目前人們熱議的話題,并且影響波及到公共藝術領域,怎樣從傳統文化和民間藝術中汲取最經典、最精華的元素,使中國公共藝術既有鮮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又有多元文化共存的藝術特點成為研究課題。公共藝術與民間藝術都講究文化的生存環境和藝術傳播的氛圍以及公眾的參與性。可以說,它們之間相互矛盾,又相互補益、相互趨同,正是這種共性的存在,現代文化與傳統文化在公共藝術領域里有著合作與發展的巨大空間,通過藝術元素的合理重構、改造,實現民間藝術與公共藝術完美結合。

二、民間藝術圖形元素在公共藝術中的應用與創新

查看全文

深究影視藝術中的造型元素

伴隨著科技的發展,除了我們熟悉的藝術樣式如音樂、繪畫、雕塑、建筑等等之后,影視藝術躍然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之中。影視藝術雖然是相對較晚出現的,但是卻具有不可抵擋的魅力。影視藝術最本質的特征就在于他們是以直觀的畫面影象表現事物運動的,首先電影藝術的現代性特征在于它們既是技術的產物,也是人類精神的產物,它們以技術的影象為媒介,實現的是與現實世界的審美聯系;另一方面,影視藝術的現代性特質還在于它們運用技術性的媒介實現了各種藝術表現手段的綜合。在電影藝術語言中既有小說戲劇的故事、人物,又有音樂的節奏、韻律、還有繪畫上午構圖,雕塑的造型等等。它是一門綜合了各種藝術語言的藝術門類。它借助科技的手段,采用動態的畫面與聲音的組合使物質現實復原來反映生活,其藝術語言符號可直接訴諸觀眾的視聽感官。這個綜合體把靜的藝術和動的藝術,時間藝術和空間藝術,造型藝術和節奏藝術全部包括在內,并加以創造性的吸收和消化,創造出一種全新的藝術語言——動態的、具有三維立體感和逼真視聽效果的視覺世界。各種造型元素自然是影視藝術中不可或缺。

寫意是本客觀形象與主觀心靈融合成的帶有某種意蘊與情調的東西。就是客觀物象經過創作主體獨特的情感活動而創造出來的一種藝術形象,寫意本為中國畫中的繪畫技法,是指通過簡練概括的筆墨,著重描繪對象的意態神韻,而人物造型的寫意是指當一定的形象比生活的還原更有符號價值的時候,通過象征,比擬,抽象的手法使真實的形象更詩化,重在刻畫人物的內在,也更注重形式美。寫意的造型設計,較多地運用在古裝影視劇中。例如賈靜雯飾演的《至尊紅顏》,它的人物造型設計可圈可點,但是作品沒有刻意交代具體的歷史事件,劇情并沒有限定在具體的歷史背景,不強調歷史細節的真實性。劇中的人物造型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的同時也會讓人感到賞心悅目。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從而完美的表達了一段浪漫的愛情故事。戲中的武則天是清純善良的。某種程度上違背了歷史事實。而是就武則天的某一方面加以夸大,而弱化不適于表達劇主旨的事實。影視中的服飾是根據劇本和導演對劇中的人物和事情的描寫、刻畫而進行設計的。影視服飾不同于舞臺上的戲曲服飾,戲曲服飾經過幾百年的沿襲舊制已成為人們認可的塑造舞臺人物的一種外在手段。影視服飾忠實于生活,設計依據就是生活,到生活中進行社會調查,成功的服飾設計能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是豐富電影語言必不缺少的一部分。影片中的角色服飾的構成不是中國傳統服裝基本元素。為了營造超級視覺效果,吸引現代大眾的眼球,在角色服飾設計上,要在形象的塑造和角色的心理表達上能給觀眾帶來視覺上的功效,我們設計師不能不做出認真的思考。人物內心世界的直觀化和象征化上,與作為一種對角色心理的外在化表達的媒介相比,在影視中服飾更多時候被應用在對角色的形象的塑造與襯托上。在服裝上,完全是以色彩來表現個人不同的性格特征和內心的情感。武則天最喜歡的服飾色系淺淡,主色調為白,藍,粉紅三色,目的在于表現人物的個性之純澈。尤其是白色,劇中的大部分時間所穿的均為白色,充分演繹了她的純情

寫實即使利用寫實的手法真實再現自然本身。影視中的寫實的造型設計就是真是的記錄某一歷史時期的歷史事實,通過較為真是的模擬當時的著裝打扮,力求逼真的再現,重在表現人物形象對于歷史的真實性和可信性。寫實造型設計的藝術魅力寫實的造型設計多見于歷史正劇,如《貞觀之治》歷史劇是以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為題材內容的,是對歷史事實的反映,劇中的主要事件,主要人物都是于史有據的。歷史劇要遵守歷史主義的原則,因此劇中人物角色造型要有歷史的可信性和真實性,要具有歷史時代的鮮明烙印。這就要求忠于歷史,逼真地展示歷史時期的社會風貌和人物的精神風貌,而寫實的造型手法剛好符合這些要求。寫實的人物造型設計還經常出現在由古典名著改編而成的電視劇當中。古典名著中對人物形象的詳盡描述,為角色的造型提供的原形,角色的設計根據文中的描寫而定,而書中的描述又是根據歷史而定的,因此,古典名著改編的電視劇的人物形象也是以寫實的風格為主的。

兩者都有長處也都各有所短,將寫實和寫意的結合可以使兩者取長補短,注意歷史真實的同時又強調造型的形式美,寫實和寫意的結合可以使人物形象得到更充分的體現,即在寫實的造型基礎上加入寫意的創新,在寫意的同時又不忽視歷史,將寫實與寫意結合,將歷史和創新融合,既保持了歷史感又加入時代感,使角色形象更充分,更完善,具更強的藝術效果。從而使角色得到更完善的表達。

查看全文

美術藝術元素在美術設計的運用

摘要:民間美術藝術家將其獨特的造型意識和思維方式與民間美術藝術元素相糅合,形成其風格迥異、形式萬千的藝術作品。這些民間美術藝術作品所蘊含的藝術元素是對我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的彰顯。將民間美術藝術元素在美術設計中運用,對拓展美術設計的創作思維,增強其藝術創造力、增強藝術效果,豐富文化內涵、美術設計色彩的運用以及審美思想的凸顯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探析民間美術藝術元素在美術設計中的運用具有其十分必要性。筆者從民間美術藝術與美術設計的含義入手,對民間美術藝術元素在美術設計中運用的重要價值進行了深入的分析,最后探析了民間美術藝術元素在美術設計中運用的具體方法。

關鍵字:民間;美術藝術元素;美術設計;價值;方法

一、民間美術藝術元素與美術設計的相關含義界定

(一)民間美術藝術元素的含義。民間美術藝術元素,指的是對民間美術整體形態構成的各種因素,主要包括文化內涵、色彩元素以及造型元素等方面。民間美術藝術元素是以一種簡單的方法,在自然的空間里所制造出來的一種適用的東西,這些民間美術藝術元素是對我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的彰顯。民間美術藝術家將其獨特的造型意識和思維方式與民間美術藝術元素相糅合,形成其風格迥異、形式萬千的藝術作品。民間藝術打破了生活與藝術之間原有的界限,對生活與藝術的自然重疊格外注重,呈現出藝術的民俗化與生活化。(二)美術設計的含義。美術設計主要指的是設計師的一種構想與計劃,并且將這種構想與計劃通過一定的表現手法與審美理念使其具體化、形象化與視覺化的創作過程。簡單來說,就是將設計師腦中的構想轉化為現實的實物過程。美術設計所涉及的領域極廣,主要包括的內容有:平面設計、廣告設計、環藝設計、服裝設計、建筑設計以及工業設計等方面。

二、民間美術藝術元素在美術設計中運用的重要價值

(一)民間美術藝術元素在美術設計中運用對拓展美術。設計的創作思維,增強其藝術創造力具有重要的意義。將民間美術藝術元素運用在美術設計中有利于借鑒民間美術藝術元素所蘊含的創作理念,拓展美術設計的創作思維,從而使得美術設計與民間美術藝術元素相糅合,使民間美術藝術元素中的“形”在美術設計中得到了提取,使民間美術藝術元素中的“神”在美術設計中得到了傳揚,使民間美術藝術元素中的“意”在美術設計中得到了延伸,從而對增強美術設計中的藝術創造力具有其重要的意義。(二)民間美術藝術元素在美術設計中運用對增強藝術。效果,豐富文化內涵具有重要的意義。民間美術藝術作品在圖案繪畫上大多具有其象征含義,體現出我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創作手法上采用抽象、夸張以及異性同構等技巧,使作品具有極強的藝術美感。因此,將民間美術藝術元素運用在美術設計中有利于激發創作者的創作靈感,豐富其想象力,從而增強美術設計的藝術效果,其次,民間美術藝術作品中所蘊含的文化會延伸到美術設計中,從而豐富其文化內涵。(三)民間美術藝術元素在美術設計中運用對美術設計。色彩的運用以及審美思想的凸顯具有重要的意義。色彩運用的異彩紛呈是民間美術藝術作品獨具特色的一大特點,將民間美術藝術元素在美術設計中運用,有利于借鑒民間美術藝術作品的色彩運用,豐富美術設計的設計色彩,為當代美術設計增添了多元的創作元素,滿足美術設計所需的變化,從而凸顯現代美術設計的藝術價值與審美思想。因此,民間美術藝術元素在美術設計中運用對美術設計色彩的運用以及審美思想的凸顯具有重要的意義。

查看全文

傳統文化元素在木雕藝術創作的應用

【摘要】文章論述了傳統文化元素在木雕藝術創作中運用的意義,從直接搬用、提煉概括、解構重構、轉換創新四個方面介紹了傳統文化元素在木雕藝術創作中的應用方式,以期在挖掘、傳承和創新發展傳統文化元素的同時,為木雕藝術開辟更加廣闊的創作之路。

【關鍵詞】傳統文化元素;木雕藝術創作;應用

隨著工藝品市場需求的發展,面對文化多元化背景,木雕藝術創作者必須融入傳統文化元素,給消費者提供功能性、實用性、藝術性和文化性的多重體驗,從而提升藝術品位,形成獨特的個性作品。

一、傳統文化元素概述

(一)傳統文化。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筆者認為,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經演變積淀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集中體現中華民族世代相傳、歷史悠久、獨具特色的思想、觀念形態的文化,主要種類有思想、文字、語言,表現形式有宗教哲學、民間工藝、傳統文學等。(二)傳統文化元素。傳統文化元素是傳統文化的基本組成部分,表現為極具特色的事物、概念、圖案和藝術造型等物質或非物質的承載,具有一定的文化延續性和傳承性,主要包括價值觀念、宗教信仰、審美情趣、思維方式等,有著強大的生命力與吸引力。

二、傳統文化元素運用在木雕藝術創作中的意義

查看全文

戲曲元素在當代藝術創作的應用

摘要:對中國傳統文化當代性的探索上,當代藝術創作者們認識到了民族特性和民族文化內涵的重要性。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豐富浩瀚。而戲曲作為中國的傳統戲劇藝術的一顆明珠,地域性和民族性都十分顯著。并且由于戲曲藝術的綜合性,包含元素寬泛且豐富,便于中國當代藝術的創作探究。文章對中國近年來涉及中國戲曲元素的當代藝術創作進行梳理總結,探討對中國傳統戲曲元素創造性地運用,在延續和傳承傳統的同時,賦予傳統文化延展性和突破性,探索中國當代藝術發展的獨特路徑。

關鍵詞:戲曲元素;當代藝術;中國傳統文化

一、傳統文化元素與當代藝術

1.中國當代藝術中傳統元素應用的萌芽。中國的當代藝術出現在20世紀80年代,早期主要分為兩大潮流陣營,一類是探討形式美和抽象美的,一類是以傷痕、鄉土為代表的;此后陸續出現了“星星畫會”“八五美術運動”等群體活動。一開始中國藝術家的當代藝術創作主要是學習和模仿西方,希望可以打破中國傳統觀念的束縛,盡快與國際接軌,融入國際化的藝術發展潮流之中。這種現象使中國當代藝術快速地被世界認知,但同時也導致當時許多藝術創作,在形式、內容、思想觀念上都與中國傳統文化相去甚遠,甚至是撕裂和背離。這種背離,致使一些夸張、怪誕的藝術形式出現,他們并沒有對中國真實現狀進行表現,隔絕了傳統文化藝術在當下時代的發展。進入21世紀,在全球化的交流進程中,中國當代藝術日趨繁榮,藝術家們開始尋求文化認同,試圖走出這種與傳統割裂的文化困境,通過創作上的探索實踐,不斷推動西方當代藝術的本土化進程,賦予中國當代藝術新的概念。[1]當代藝術中涉及傳統文化的內容和題材十分寬泛,傳統文化藝術的當代化逐漸成為熱門的創作母題,傳統與當代碰撞,創作更多元化的藝術作品,打破了藝術門類之間的壁壘。比如中國的傳統藝術門類的中國畫、書法、戲曲等等,戲曲藝術作為中國傳統藝術中頗具綜合性的藝術門類,在當代藝術領域常被創作者以不同的形式表達呈現。2.當代藝術中傳統元素的運用手法。借用表達和轉化創新,是目前運用中國傳統元素的當代藝術創作中比較常用的兩種手法。借用表達,主要是創作者對傳統元素符號進行篩選,選取合適的元素符號作為創作對象,通過新的媒介語言,賦予他們新的審美形式和文化內涵,表達一種新的思想觀念或寓意。轉換創新,這種創作形式是在傳統藝術的基礎上,進行選擇然后重新審視的過程。藝術創作者通過尋找契合點,強調傳統藝術本身和在當下時代的再現,為當代藝術尋找可依托之根源,同時賦予傳統新的意義。

二、戲曲元素在當代藝術創作中的應用

1.戲曲元素在繪畫藝術中的應用。戲曲元素在繪畫藝術中的應用,大概可以分為四類:以戲曲劇本為藍本的繪畫、描繪戲曲人物腳色的繪畫、涉及戲曲臉譜元素的繪畫。戲曲劇本在中國歷史上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是“編劇主將制”。這些經典戲曲劇本常被藝術家作為藍本進行創作。戲曲題材的繪畫在林風眠中后期創作階段也經常出現,比如《貴妃醉酒》《打漁殺家》《寶蓮燈》等,他是中國最早地把西方繪畫觀念和中國筆墨融合的人,對傳統的中國畫進行改良,借鑒西方野獸主義、立體主義、抽象主義等藝術的表現形式,吸收西方繪畫的造型方法、色彩搭配、形式構圖等,再融入對中國民間藝術皮影、剪紙,使他的戲曲繪畫在具有民族性特色的同時,又具有獨特創新的藝術表達。關玉良的作品《老戲》系列作品,題材上同樣從戲曲劇本中選擇,比如《馗公嫁妹》就是依據戲曲劇本《鐘馗嫁妹》創作的,通過墨彩進行表現,他的墨彩作品在吸收中國傳統繪畫技法基礎上,經過自身的探索改良,用大量的墨團堆積鋪陳,開辟了一條區別于傳統墨彩的創作方式。在他的作品里,人物形象并不是十分清晰,幾乎與萬物混沌凝聚成為一個整體,或隱或現,形狀保留著墨色流淌的感覺,天地萬物似乎都流淌在墨色之中。關良的戲曲人物畫也備受推崇,他的作品《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太白醉寫蠻書》《鐘馗》《捉放曹》等都取材于戲曲劇本,通過西方繪畫媒介--油畫進行表現,將中國水墨畫的寫意技巧與油畫厚重的筆觸、濃郁的色彩表現力融合在一起。關良的油畫重神似、意境,在民族性探索上頗具意義和貢獻。藝術家的探索,為中國傳統元素在當代繪畫中的表現提供了新的道路。戲曲的腳色行當體系,并不單指某一個人物,而是對戲曲人物腳色進行歸類總結,并給這一類腳色設定特定的妝容和服飾,可以被當作人類現實世界的角色隱喻。[2]黃顯峻的作品《生旦凈丑》就是以戲曲藝術的腳色行當為靈感來源和內涵,用布面絲網印刷作為載體,將生旦凈丑四大行當概括成四個圖像,通過改變原有的配色,融入當代藝術中的流行元素波普和涂鴉等,在形象表現上進行了突破性闡釋,打破人們思想觀念中對生旦凈丑的固有認知。藝術家廣軍的《青衣》同樣以戲曲人物腳色為創作對象,采用肖像畫的構圖方法,通過水墨技法進行表現。簡單的色塊暈染,圓形和線條的搭配,使人物躍然紙上。戲曲臉譜是中國傳統戲曲獨有的,與其他國家的戲劇化妝造型不同,臉譜像樂譜一樣,每一類的人物或者某個歷史人物的造型都有其固定的譜式。提到戲曲元素,臉譜可能是大眾認知中最為廣泛的,也是很多藝術家會選擇的創作元素。新媒體藝術家周星的作品《變奏》,選取臉譜為創作基石,汲取了日常生活中的元素,如食物、餐具、交通工具等,通過重新排列組合,勾畫出極具現代藝術感的京劇“臉譜”。同樣是運用戲曲臉譜,段練的作品《戲曲臉譜》結合波普藝術元素和藝術設計元素,突破傳統戲曲元素的顏色搭配定式,運用了更多鮮艷的色彩,碰撞組合,用抽象的幾何形狀組織畫面,營構出新的視覺形象,更利于喚起觀眾新的審美情感。2.戲曲元素在空間藝術中的應用。戲曲元素在空間藝術中的應用大致分為兩類:雕塑作品、裝置作品。戲曲人物雕塑,在塑造上大多選用人物動作定格的瞬間,以此展現出腳色的細膩情感。張海平的《中國戲曲》系列雕塑,以中國戲曲人物為創作母體。選擇生旦凈丑中極具典型性的腳色為塑造對象,在造型上,不受腳色固有的限制,進行夸張和概括。在色彩上,褪去戲曲人物形象中繁復的裝飾和繽紛的色彩,運用大面積的白色塊,看似隨意的填圖,再用黑色線條勾勒形體轉折棱角,飾以從人物腳色中提煉出來的簡單色彩,將黃色、紅色、藍色、綠色等顏色進行碰撞,凸顯人物的性格特征。丑角雕塑,運用綠、黃色進行點綴,小面積的夸張色塊,使丑角顯得更加滑稽;帶著髯口的老生角色則用紅藍對比,凸顯人物沉穩滂沱的氣勢;旦角選擇小面積的粉色體現人物性別,減少黑色線條的描繪,顯示女性獨有的柔美。吳彤的雕塑作品《三岔口》,以傳統戲曲劇目《三岔口》為藍本,玻璃鋼的應用在材質上突破了傳統雕塑的材料限制,雕塑為半身形象大小,選擇丑角任堂惠,武生劉利華摸黑打斗丑角被擒的瞬間,武生擒住丑角的手高舉過頭,人物關系、戲劇沖突呼之欲出。與張海平的雕塑手法不同,運用了更多“筆墨”對人物形象進行塑造,拉長的中庭使人物顯得夸張且傳神。以上戲曲人物雕塑現代性的表現,區別于傳統,雕塑中所刻畫的那個動作瞬間,就好像演到最精彩之處的戲曲被定格一般。抽象與具象的融合的創作手法,很容易讓觀眾聯想到傳統戲曲中經典的人物形象,但又不局限于傳統的桎梏,適當的“留白”,給觀者留下了足夠的想象空間,為傳統注入新的靈魂和思考。戲曲演出的道具由于戲曲表演形式的程式性限制,戲曲演出的道具比并不復雜,對演出空間有極大的保留。所需不多,則意味著戲曲演出道具高度要凝練,比如門簾臺帳、“一桌二椅”等,都極具典型性。“一桌二椅”在戲曲演出中最常出現的道具,也是與戲曲演員產生接觸、互動最多的道具,在運用時可多可少,可分可合,十分靈活,既完成椅子本身的功能,又可作為山、樓、床、門等場景的代用物,極盡簡化的道具,可以將觀眾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戲曲演員的表演上。選取這類元素為創作對象的當代藝術作品也有很多。《行走的紅椅子》這個創意項目,就是將戲曲舞臺上的紅椅子提取出來,作為一個典型的象征性符號,帶出了劇場的方寸空間,帶到現實中生活。保留紅椅子原有的符號特征,通過存在空間的轉換,將“紅椅子”帶離虛幻的舞臺空間,置入現實的自然空間,在視覺上賦予它更多元的符號意義。褪去椅帔的紅椅子,高度凝練的幾何造型,純粹熱烈顏色,打破環境中固有的平衡,創造出新的平衡,刺激觀眾對戲曲元素進行思考。戲曲腳色行當多被應用于平面繪畫之中,也有一些實驗性作品,將戲曲繪畫與空間裝置相結合,比如張毅霞的戲曲燈箱裝置作品《生旦凈丑》,就是將戲曲“生旦凈丑”四個腳色門類進行凝練和概括為平面形象,將這些平面形象繪制雕刻在黑色的燈箱裝置上,通過燈光和繪畫的結合,在空間中展示,讓人既能從中體會到演出中的戲曲腳色的代入感,又不被舞臺空間戲曲人物形象限制,也是對傳統戲曲元素的多元化探索。還有一些結合戲曲表演的當代藝術創作,比如汪建偉的影響作品《三岔口》,將當下時代特有的段落的插入傳統的戲曲表演中,通過重構,探討當代與歷史文化的矛盾與共存。同樣以“三岔口”作為母題,周龍的《三岔口2017•舞》在舞蹈中融入唱念做打,以戲曲道具“紅桌子”作為舞臺景置,形成戲曲表演空間類似的簡潔自由的舞臺空間,使觀者沉浸其中,通過舞蹈了解戲曲,抑或是在戲曲表演中尋找舞蹈。史軍亮的作品《鴿子》,林燕的作品《物與象》,江霞的《穿越體驗》等作品中,都運用了戲曲表演,他們將戲曲表演帶離原本的舞臺演出空間,建構一個新的空間,將表演融入空間作品之中,成為作品的一部分,讓人們在非常規的空間中感受戲曲表演的魅力,重新認識戲曲,思考和感受在當代藝術的大環境下戲曲藝術的更多可能性。

查看全文

環境藝術設計禪學元素研究

摘要:禪學屬于中國佛教的禪法理論,并且在漫長的歷史歲月當中得到發展與壯大,積極吸收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在繪畫、茶藝以及園藝等諸多領域得到發展,逐步形成了一種傳統高雅的藝術形式。而在現代中國,禪學元素已經逐漸滲透到環境藝術設計體系當中,并隨著人們審美需求以及審美水平的提升,禪學元素的應用逐步呈現出個性化特點,為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發展提供保障,真正將禪學元素的內在價值表現出來,大眾可以在環境藝術設計中去直觀的感受到禪學元素,加深對于禪法理論的理解。

關鍵詞:環境藝術設計;禪學元素;個性化表現

禪學元素目前已經逐漸滲透到多個領域當中,如在繪畫、書法、茶藝以及詩歌等多方面,禪學元素都是通過實體的形式出現并不斷發展,其所能夠展現出的不僅僅是一種高雅的生活方式,更是一種生活理念以及人文精神的有效詮釋。環境藝術設計涉及到多個學科,但核心依舊是一種對于美的改造和追求的過程。而隨著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被運用到環境藝術設計當中,成為設計的主要元素,突出表現了環境藝術設計的個性化特點。本研究將關注點放在這一研究內容上,為環境藝術設計的發展以及禪學元素的個性表現提供保障。

一、禪學意境及其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傳承與發展

1.禪學意境"禪"是從梵文的"禪那"這個詞音翻譯過來的,而于今天,對于“禪”有了全新的理解,將其賦予了全新的含義,認為“禪”可以理解為“思維修”或“靜慮”的內容,屬于一種修行的方法①。對于禪學的意境理解,還是需要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其本質內涵。在禪修的方法當中,涉及到的內容主要集中在一種境界的達成。從環境藝術設計當中的園林景觀設計可以看到,禪學元素在其中的表現,通常是將這些園林景觀建立在深山之中,與自然融為一體,從而來傳遞一種深刻的禪學意境。總的來說,當前山林和宗教已經逐漸走向融合,兩者互為影響,相互依存。例如當前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五臺山、杭州西湖靈隱山麓的靈隱寺等,都能夠看到禪學元素在園林景觀當中的表現。這些園林景觀的核心都是圍繞一個“禪”字著手,使其矗立于深山之中,帶給人無限的向往②。2.禪學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傳承與發展環境藝術設計是近現代才出現并流行開來,并且高校紛紛開設相關的專業,使得現代藝術設計走入到更多人的眼中。而從中國古典的園林設計來看,其審美圍繞的核心要素則是從農作物開始。利用植物本身不同的特性,以此來裝點園圃,使得植物逐漸從食品轉向為觀賞品。古代園林的發展歷程中,在唐代時期進入到全盛階段,各種園林景觀設計思想的交流碰撞逐步完成,禪學文化以及禪學元素開始從諸多的文化體系中脫穎而出,成為當時古典園林景觀設計的重要元素之一。從我國整個古典園林的發展成就來看,其實質上與禪學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處處都能夠看到禪學元素的影子。例如,避暑山莊的“千尺雪”景點,強調的則是一種“色空一如”、“法我兩凈”的禪學觀點,該園林景觀真正實現了自然植物與建筑之間的有效融合,并且充分將禪學的思想呈現出來。以自然的流淌為核心,真正打造了中國古代的禪意園林③。不可否認,這種傳統園林景觀當中的禪學元素濃郁,也使得藝術觀賞性明顯提升。而從環境藝術設計的角度出發,禪學元素同樣是構成環境藝術設計發展的重要內容,也是環境藝術設計得以表現出其個性化的根本要素。

二、環境藝術設計中禪學元素的個性化表現

查看全文

藝術設計中中國傳統美學的表現元素

1、現代藝術設計發展概述

1.1內涵解析

藝術設計包括多個范疇的設計內容,例如,廣告、服裝、產品包裝、產品外形等方面的設計,這些設計對一個時代的發展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社會意義,優秀的設計藝術可推動經濟、文化乃至社會的發展。現代設計應體現當下的新理念、新思想,并保留傳統的設計精粹,利用恰當手法融合二者的契合點,實現傳統元素、現念的充分結合,塑造獨具風格的設計作品。此外,現代設計會受到多種外部條件的影響,如,現代文化、社會條件、經濟因素等。新時期的藝術設計要秉持“和而不同”的原則,以柔和、包容的思想看待很多新出現的元素,嘗試融入各種新興的表現元素,實現現代設計的創新發展。

1.2發展趨勢

現代藝術在發展中呈現出“新”的設計美感,要實現藝術設計的“新”發展,需要考慮多方面因素。總的來說,現代設計應立足于傳統文化的基礎之上,尤其要注重美學元素的融入及創新。彰顯設計之“新”,不是盲目地接納所有新事物,也不是一味的尊古守舊,而是融合兩者的優點,既傳承中國美學的傳統精髓,也要促進現代設計的創新發展。藝術設計的現代創新既要對傳統美學進行突破,也要傳揚傳統美學的精髓成分,以現代手法演繹傳統美學的表現元素,全新界定傳統美學的風格、內涵及視覺效果。現代人們對藝術設計提出了更多新要求,設計者應善于挖掘各種表現元素,巧妙運用恰當的手法,將美學元素嵌入現代設計中,實現傳統美學的突破發展,形成有現代性的設計藝術,不斷豐富、繁榮我國藝術設計的美學成果。

2、傳統美學表現元素融入現代藝術設計的研究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