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樂教育范文10篇

時間:2024-03-12 14:13:5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聲樂教育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聲樂教育

聲樂教學教育藝術

提高聲樂表演藝術,需要研究和涉及的問題很多,如聲樂藝術的基本功與藝術修養問題,中外唱法的結合問題,聲樂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如何保護嗓音問題等。筆者就聲樂表演及教學中出現的諸多問題談幾點淺見。

一、興趣與信任

作為一個聲樂教育工作者,必須使學生對自己的專業有興趣,對自己的專業老師信任。愛因斯坦說“熱愛,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對于學習的重要意義早已被人們所認識。興趣是學生可持續發展的條件,也是學生在人生旅途中不斷學習進步的動力之所在。對于剛開始接觸聲樂的同學來講,可以利用各種方法讓他了解聲樂藝術的美和雅,進而讓他對此喜歡、著迷,在聲樂學習中永葆興趣。“授學生一瓶水,自己必須要有一桶水。”作為一個聲樂教師,必須要有較好的演唱水平,使學生崇拜自己、信任自己,也有利于提高學生對專業的興趣。教師要盡量給學生一個充分自由發揮的空間,使每一個學生的思維處于一種積極的、活躍的狀態;創設一種能激發學生積極性、創造性的環境,營造一種輕松、活潑的氛圍,指導學生進行豐富思考與釋放。

二、聲樂演唱中的“聲”與“情”的處理

許多學習聲樂的學生及演員,往往只注重技巧和音色的運用。而忽略了在訓練中“情”的運用,以及藝術表現的運用。有許多人,練起聲來呆呆板板,死氣沉沉。練聲只練聲,唱歌只唱歌,毫無激情。聲與情,技與藝,從來都是歌唱藝術中的血肉相連的兩個部分。發聲、咬字、吐詞和內容的表達構成歌唱的整體,又是不可分割的三部分。好的歌唱不僅聲音技巧好,更重要的是表情達意。聲樂不僅僅是聽覺藝術,而是聽覺與視覺結合的藝術。一首好的作品,還要靠好的歌者來表現,才能激發觀眾的強烈共鳴。好的歌唱應當是音色優美悅耳,感情真摯動人,語言形象準確,技法運用自如,形體動作大方,成為多種因素匯集于一體的扣人心弦的完美藝術。就是說,只有聲情并茂、技藝結合,才能使歌唱達到感人的境界,產生極富感染力、沁人肺腑的藝術效果。在聲樂藝術的發展過程中,“唱聲”與“唱情”也有不同的看法,這種不同看法的存在,從一定意義上說,也是相互促進、相互理解、相互融合的過程。所以,在教學工作中,必須堅持技藝結合,聲情并茂、以情帶聲、以聲表情、寓情于聲。因為“聲”是基本功,沒有唱“聲”之功,也無法達到唱“情”的目的,也就沒聲樂藝術,聲與情是相輔相成的。古代唱論(樂府傳聲—曲情)上說“唱曲”之法,不但聲之宜講,而得曲之情猶重。蓋聲者眾曲之所盡同,而情者一曲之所獨異,如果“唱者不得其情”,即聲音絕妙、而與曲詞相背,不但不能動人,反會聽者索然無味。這就是說,只有當歌唱者對歌曲的內容有了認真、正確的理解,同時又注重了歌曲感情的表現,才能使聽眾得到藝術上的享受。這也是“技”與“藝”的關系。精湛的聲音技巧可以促使藝術感染力的產生。沒有“技”,也就無所謂絕妙的“藝”,沒有純熟的聲音技巧,就不可能有完美的藝術表現。對于聲樂工作者來說,“聲”與“情”、“技”與“藝”是完美的藝術結合,也是達到完美藝術表現的目的。筆者就聲樂教學中“聲”與“情”的統一與表演藝術的結合,談幾點感受。

(一)聲樂教學及聲樂訓練中,注重“聲”“情”結合在以往的聲樂教學與訓練中,很多人往往忽略了一個問題,即一個好的聲樂演員,既要有美的嗓音,又要有良好的綜合素質,就是說還要有一定的文化知識、一定的表達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我們常說的“好的悟性”,往往是只注重聲音的訓練,有些甚至生搬硬套的教學方法,學生很多不能理解怎樣才能唱好一個練聲曲或一首歌曲,缺少啟發式的教學。俗話說,沒有激情的演員不是好演員,那么同樣,沒有激情的教師就是好教師嗎?當然也不是。怎樣去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積極性,全方位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挖掘學生的潛力,激發他們內在的感情,這在聲樂教學中至關重要。教學在改革,這種改革當然也包括聲樂教學模式的改革。以前,我們在聲樂教學或訓練中,一般不要求學生帶有感情地去練聲,只是刻意地要求聲音的美,忽略了啟發他們的激情。比如,當學生唱練聲曲,以母音練習時,除了讓他們唱“a”“ei”“i”“o“"u”之外,只是講講聲音的流暢、聲音的位置、氣息如何貫通、口腔如何打開等等。對初學聲樂的人來說,有時候會說的他們一頭霧水,不知所措。這樣長此下去,很多學生便失去了興趣,即使學生堅持下來,會有一些提高,但收效甚微,成效并不顯著。如何通過“聲”與“情”的結合,使在聲樂訓練中的學生,更快更牢固地掌握基本功,是一個重要問題。有的學生認為,學的就是聲音的美,只要聲音美曲子唱對,詞唱清楚,就認為一首歌曲作品或者一個練聲曲就算完成了,其實并不盡然。比如學生在唱母音練習的時候,有些教師很嚴肅甚至是很威嚴地要求學生,應當這樣,應該那樣,不去從情緒上激發他們如何唱。學生不能理解,板著臉很用心地唱來唱去,仍然完不成學習任務。當學生因為學不會、掌握不了方法而苦惱、感到枯燥的時候,就會喪失學習的信心與興趣。那么,我們作為聲樂教師,為什么不能循循善誘地引導他們呢?你可以告訴他們,就像站在高山上,或海邊,面對浩翰的云海、大海、伸出雙臂,盡情地深呼吸,心情開朗地把自己融入大自然中,輕松地歌唱!還可以在普通的母音練習中加入聲母,改為字、詞的練習,通過理解字、詞,注入情感來練習發聲及呼吸方法,要比單一母音練習收效會好得多。除了填詞的發聲練習外,選用一些歌曲片斷作為練習曲。對初學聲樂的初級水平學生,選一些簡單的歌曲片段,如民歌類的“花非花”、“牧羊歌”等,邊練聲邊練咬字,再加上一些對歌曲理解表現手法,以“情”帶“聲”,以“聲”傳“情"的唱會輕松,會比較容易地找到感覺!學習興趣提高了,悟性提高了,那么學習的效果也會隨之明顯提高。

查看全文

聲樂通選課教育革新

21世紀是創新的時代,充滿挑戰和機遇。社會對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開設聲樂通選課是培養學生聲樂審美水平,全面促進學生發展的重要舉措。隨著學分制改革的逐漸深入,高等學校普遍開設了聲樂通選課,以增強學生的美感體驗,培養學生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

一、聲樂通選課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自1998年教育部倡導開設音樂選修課以來,全國許多大學開設了音樂選修課,聲樂通選課也在不少大學中開設。實踐證明,高校聲樂選修課對陶冶學生情操、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與此同時,高校聲樂通選課教育存在著諸多問題。首先,教材建設問題突出。目前,尚沒有專門針對高校通選課的聲樂教材,一般高校聲樂通選課所用的教材都是各校根據本校的情況自己選定的,基本是專業聲樂課程的初級教程。其次,教學內容與教學目的不統一。高校聲樂通選課著重于陶冶非聲樂專業學生情操,而目前聲樂通選課教師由于都是音樂學院科班出身,所教授的內容更多的是傾向于專業教育。第三,教學方法與通選課實際不相適應。專業聲樂課程著重于教師與學生一對一的訓練發聲方法。而通選課的學生重在欣賞,兩者之間的矛盾嚴重影響了聲樂通選課教育。最后,教學投入不足是現在聲樂通選課發展的一大制約因素。聲樂課程需要專門的音樂教學設備和教學器材,但是,學校經費緊張,很難滿足聲樂課程對設備和器材的需要。

二、聲樂通選課教學目的和任務

聲樂課客觀上屬于一門技能課,進行聲樂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聲樂理論知識、歌唱技能技巧,培養學生分析處理聲樂作品并具有演唱作品的能力和經過基本功訓練等等。但是從目前情況來看,普通高校學生的音樂素質參差不齊。絕大部分學生聲樂基礎薄弱。基于通選課教學的現實,聲樂教學的目的應該定位于:

1教學的目的以陶冶情操為主

查看全文

中國聲樂教育大家喻宜萱聲樂教材研究

【摘要】喻宜萱(1909-2008),中國著名聲樂表演藝術家、聲樂教育家,是西方美聲唱法在中國早期的傳播者和推動者之一。喻宜萱創建了中央音樂學院聲樂系,并擔任聲樂系主任,她還曾擔任中央音樂學院副院長。喻宜萱教授教書育人,在她多年的聲樂教學實踐基礎上,她不斷總結經驗,深入研究聲樂教學方法,形成了一套獨特的“喻氏聲樂教育體系”。通過這套科學的聲樂教育體系,喻宜萱為中國聲樂界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聲樂人才。在聲樂教材方面,喻宜萱曾編配了十幾種聲樂教材,為我國聲樂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此前,關于喻宜萱的聲樂教材貢獻研究還沒有出現系統的專著和論文,此文將填補這一方面以往的空白。

【關鍵詞】喻宜萱;聲樂教育;聲樂教材;貢獻

喻宜萱(1909-2008)早年畢業于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及上海國立音樂院,后赴美國康乃爾大學留學,主修音樂,她是我國最早一批留學美國學習音樂的歌唱家。喻宜萱學成歸國,成為了一名優秀的聲樂歌劇演唱家,多次于世界各地舉辦個人獨唱音樂會。隨后投身于我國的聲樂教育事業,1950年,喻宜萱任教中央音樂學院,擔任聲樂系主任。1961年,喻宜萱擔任中央音樂學院副院長。喻宜萱教授在她的聲樂教學生涯中,在完成繁重的教學任務,嚴謹、認真地教授學生之余,她還不斷地總結教學實踐中的經驗,刻苦研究聲樂理論。喻宜萱教授發表了很多學術性的文章、論著,編配聲樂教材。她的聲樂教學經驗及聲樂理論成就為后人提供了聲樂學習的理論基礎,對當下的聲樂藝術實踐提供了很大的參考價值。本文著重闡述喻宜萱對聲樂教材貢獻。經筆者收集與整理,按照時間順序,喻宜萱編選譯配的聲樂教材如下表所示: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對中國聲樂教育大家喻宜萱的聲樂教材貢獻研究進行闡述。

一、喻宜萱聲樂教材的產生

回顧喻宜萱藝術成長歷程,喻宜萱從小便有學習音樂的天賦。喻宜萱出生于書香世家,祖父曾是前清翰林,父親是清朝末屆舉人。喻宜萱自小便生活在這樣的書香環境里,這為她日后的成人成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喻宜萱曾考入私立上海美術專科學校(今南京藝術學院)及上海國立音樂院(今上海音樂學院)學習鋼琴和聲樂,就此樹立了日后從事聲樂學習及聲樂工作的信念。1933年,美國逐漸擺脫了經濟危機,不少中國學生懷著滿滿的抱負準備出國深造。喻宜萱于1935年赴美國康奈爾大學研究生院攻讀音樂課程,留學期間,喻宜萱在美國多個城市舉行了獨唱音樂會。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選擇出國留學的中國學生無疑是十分優秀的,像喻宜萱留學到了美國極富盛名的康奈爾大學研究生院,更是屬于佼佼者。“他們中的許多人后來克服種種困難,毅然返回祖國效力。”[1]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尚未結束,中國處于烽火連天的抗日戰爭階段。當時在國外的中國留學生不太清楚國內的具體形勢,加上有的國家為優秀的中國留學生提供豐厚的獎學金和工作崗位,或是在抗日戰爭的情形下為了躲避戰爭而選擇留在國外,中國大量留學國外的人才大量流失了。但還是有相當一部分立志要學成歸國,回到祖國為國家作貢獻的中國留學生,在國內正值抗日戰爭,時局極為不穩定的情況下毅然決然回到祖國的懷抱,喻宜萱便是其中之一。喻宜萱歸國后,便投入了聲樂教育事業。1939-1945年間,她先后擔任過成都金陵女子大學等各類大學的音樂系教師、教授、音樂系主任及音樂指導。1946年至新中國成立的三年間,喻宜萱投身于她的聲樂演唱事業,在全國各地舉行了獨唱音樂會,還應聯合國科教文組織邀請去歐洲各國考察音樂教育,并在國外舉行了獨唱音樂會。喻宜萱國內外的學習經歷與回國后的聲樂教學工作、聲樂演唱經歷都為她日后編寫聲樂教材提供了理論及實踐來源。1949年新中國成立,喻宜萱回到了祖國,繼續她的聲樂事業。1950年,喻宜萱創建了中央音樂學院聲樂系并擔任系主任及教授。1961年,喻宜萱擔任中央音樂學院副院長。1984年,她辭去了中央音樂學院副院長、聲樂系主任等職務。2008年1月8日喻宜萱教授因病逝世,享年99歲。在喻宜萱回到新中國從事音樂教育的幾十年間,她在進行聲樂教學、聲樂演唱等實踐活動的同時,憑借著她自身優越的演唱條件、豐富的聲樂演唱實踐及扎實的聲樂理論基礎與外語基礎,她還致力于中國聲樂理論的發展,撰寫了學術論文,翻譯了外國聲樂理論作品,編選了十幾種聲樂教材。

二、喻宜萱聲樂教材的內容

查看全文

聲樂心理學在聲樂教育的運用

摘要:聲樂的教學與其他專業教學模式不同的是,聲樂教學對于學生的技能和素養的結合以及內外兼修有著更加高度的重視,聲樂心理學在聲樂教育中的應用,有助于學生更加科學地安排學習時間。在這一背景下,本文對聲樂心理學在聲樂教育中的運用進行分析,首先文章對聲樂心理學進行了簡要的概述,其次概括了聲樂心理學在聲樂教學中應用的意義,最后詳細分析了聲樂心理學在聲樂教育中的應用。

關鍵詞:聲樂心理學;聲樂教學;教學應用

在我國的傳統音樂教育中,聲樂教育是一項重要的教育之一。在聲樂教育中,各個高校都有著不同的教育方式,并且許多教師成員也較為復雜,因此,當前如何利用已有的教育體系對當代的高校聲樂專業的學生進行聲樂系統知識的相關教育已經成為了聲樂教育工作者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在進行日常聲樂教育工作中,教師應該懂得如何從尊重人的心理發展的角度進行聲樂知識教育,并且積極尋找學生的心理因素,以此輔助學生提高自身聲樂專業技術水平。

一、聲樂心理學概述

心理學就是對人的日常心理狀態以及其將要發生的變化規律的科學,而聲樂心理學不僅僅是將聲樂學科以及心理學進行相互交融的學科,更是心理學在進行研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且其歸納在了心理學應用的范圍之中。在聲樂藝術中,聲樂心理學是對人的心理變化的規律進行不同程度的研究,并且其主要是為了給從事聲樂行業的工作者進行心理理論基礎的提供,科學地幫助聲樂學習人員在學習聲樂知識時獲得更多的專業理論。聲樂心理學的基本理論知識以及其相應的研究成果可以為聲樂教育甚至是聲樂競賽提供更加全面科學的引導和幫助。對于每一位聲樂演唱者來說,學好聲樂心理學的理論知識都是十分重要的,學好聲樂心理學的知識能夠提高學生自身對聲樂知識的學習以及教師對學生聲樂知識的教育。在整個教育體系中,聲樂教育都存在著全局性的重要教學意義,對于其他音樂方向的教育來說,都有著一定程度的影響。在進行聲樂教育中,教學者往往更加重視學生的心理素質,而學生的心理素質對其發聲器官有著直接的影響[1]。例如:有些心理素質差的聲樂練習由于缺少心理素質的常規訓練,導致在進行聲樂演唱的重要場合中,因為心理壓力過大而導致失聲。因此,在進行聲樂教學中,應該將聲樂心理學廣泛的融入其中,輔助聲樂練習者的心理成長,進而不斷地提高聲樂學習者的相關知識技巧。

二、聲樂心理學在聲樂教學中廣泛應用的原因

查看全文

聲樂心理學在聲樂教育中的作用

摘要:聲樂心理學是聲樂藝術與心理學理論概念上的交融,聲樂心理學在音樂課堂上的運用,可以被稱之為聲樂教育上的重大突破。聲樂心理學的使用,對于研究學習聲樂藝術的學生們的心理活動,進而更科學、合理地安排聲樂教學活動有積極的作用。因此,本文將借鑒心理學在教學中的成功經驗,嘗試在聲樂教學系統運用心理學理論進行學生教育。在此基礎上,希望能夠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聲樂教學知識。

關鍵詞:聲樂教育;聲樂心理學;教育;研究

聲樂教育被視為傳統音樂教育中的大項。在聲樂教育體系中,各學院都自成一派,教師成員也非常復雜,因此,如何利用現有教育體系對學生進行聲樂系統教育是現今聲樂教育工作者們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聲樂心理學側重于研究、從事聲樂藝術的人的心理成分,運用得當,可以有效幫助藝術者們提升自身聲樂學習的水平。教育工作者們,更應該從尊重人的心理發展規律,研究人的心理規律,尋找積極的心理因素,幫助學習者們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

一、聲樂心理學的含義

所謂聲樂心理學,其實就是心理學的一門分支。聲樂心理學重在研究聲樂系統中的心理構成因素,例如,在某場聲樂演奏活動中,演唱者在演奏活動中所表現出的動作、情感、思維、感官等,都可以作為聲樂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此外,聲樂演唱者在從事聲樂演唱的長期過程中所形成的的個性心理,也應該被做為研究的重要成分。聲樂心理學是應用心理學的組成部分,它的本質就是要將心理學理論應用到社會各項實踐活動中。聲樂心理學的出現,不僅給長期從事聲樂活動的人們以心靈上的指導,更為奮斗在聲樂教育工作第一線的教育者們,提供了教育教學活動的指引。相信在未來,會有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們看到應用心理學的重要作用,并積極利用,幫助受教育者們在自身學習中取得更好的成就。

二、聲樂教育中運用聲樂心理學理論的實際意義

查看全文

聲樂教育在通識教育的功效

[摘要]通識教育的宗旨在于引導學生將不同學科知識融會貫通,秉承“育”大于“教”的理念,讓學生在自主思考的過程中,靈活應用各科知識。聲樂教育在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方面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聲樂教育作為通識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很好地貫徹了黨和國家倡導的“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因此聲樂教育在通識教育中能產生很大的功效。所以這需要聲樂教師轉變觀念,全面了解聲樂教育,將聲樂教育的功效充分發揮出來,從而實現通識教育的目的。

[關鍵詞]聲樂教育;通識教育;功效

近年來,各大高校越來越重視文化素質教育,并紛紛開展文化素質教育工作。在此過程中,通識教育理念逐漸得到關注和認可,并被不少教育工作者付諸實踐。作為通識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聲樂教育以其能良好培養大學生能力與素質的優勢,也逐漸為人們熟知。但是聲樂教育在不少高校并沒有被引起足夠的重視,不少高校的聲樂課都是以選修課為主,并且課程內容不夠豐富多樣,不少聲樂老師對聲樂教育也沒有充分的理解。只有充分認識聲樂教育在通識教育中的功效,才能讓廣大教育工作者更好地開展聲樂教育工作,從而發揮聲樂教育在通識教育中的巨大功效。

一、通識教育與聲樂教育的發展史

(一)發展中的通識教育

“通識教育”這一概念在19世紀被提出以后,一直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人們對通識教育期望不一,造成其概念多元化,有些研究者言稱:“沒有一個概念像通識教育那樣引起那么多人的關注,也沒有一個概念像通識教育那樣引起那么多的歧義。”根據中國傳統文化中對“通“”識”的解釋,又被稱為“普通教育”“通才教育”。而我國香港地區稱其為“博雅教育”或“自由教育”,主要注重對人們自由、平等、民主思想的培養,主張擺脫愚昧,獲得有思想、有品位的生活狀態。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社會大分工也進行了調整,在工業生產進程中,個人成為一個生產環節和程序。在當時,專業技術的好壞直接決定生產力發展的進程,所以人們更加注重專業技能的培養。人們也開始適應明確的社會分工,這在一定程度上極大地促進了自然科學的探索和發展。19世紀西方國家的現代大學,學術分科已相對明確,但是一些學者對知識的相溶性提出了分科過于細化會割裂知識組合的言論,并因此創造了通識教育。通識教育在20世紀成為歐美國家的必修科目。清末,我國也提出了通識教育,改革開放后,伴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發展進步,我國教育界也開始關注分科過于細化的問題,通識教育因此被列入高等教學的重要日程。近年來,通識教育引起了高度關注。

查看全文

美育教育之聲樂教育的滲透

1、在高校聲樂教育中滲透審美教育的途徑

1.1教師專業技巧、能力的提升是聲樂教育中滲透審美教育的基礎。

伴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質量不斷提高進一步促進了精神文化的需求,使聲樂事業取得了快速的發展。民眾的審美心理、觀念和情趣會隨著社會發展而發生變化,所以不同時期人們的審美觀點是不盡相同的。若高校聲樂教師教學觀念落后、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方法單一,必然會對聲樂教育教學質量產生不利影響。所以,聲樂教師應當時刻加強聲樂理論知識學習和進修,掌握深厚而扎實的理論功底,并不斷提升自身教學的水平。這樣,才能用優美聲音表現出自己的思想情感,才能更好地開展聲樂教育,并使審美教育滲透到聲樂教育當中。

1.2努力培養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聲樂教學是一項雙向互動的活動,只有激發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才能使他們更加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應以聲樂教學的特殊性出發,以優美的范唱、生動的講解激發學生真情實感,體驗到音樂作品之美,才能與學生產生情感和美感的共鳴,這不僅有助于拉近師生間的距離,還能夠使學生以一個好的心境投入到聲樂學習當中。經典的優秀曲目具有永恒的魅力,要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可將優秀的、具有較高藝術價值的歌曲引入課堂,并用之進行音樂審美教學。當然對這些歌曲進行必要的藝術處理也是必不可少的。需要注意的是,音樂審美教育不但體現在形式美和藝術美中,在自然美與社會美也有所體現。不同形式的美是相互聯系,沒有離開現實而單獨存在的藝術美,也沒有離開內容而單獨存在的形式美。同時,審美觀念也與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等聯系緊密,正確的價值觀有助于正確審美觀的形成,有助于人們藝術鑒賞能力的提高。因此,應將美感教育看成一個整體,將之與品德教育結合起來,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與高尚的情趣。

2、在聲樂教育中滲透美育教育的具體措施

查看全文

音樂教育專業聲樂教學初探

摘要:高職高專學校的教育目的是培養適合市場經濟需求的應用型人才,聲樂教學是學校為了培養音樂教育專業學生職業能力而創辦的教學課程。本文通過對高職高專聲樂課程的教學內容及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的分析,提出了高職高專聲樂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改革的思路。

關鍵詞:高職高專;聲樂;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改革

高職高專聲樂課程是音樂教育專業學生的專業核心課程,它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歌唱技能,培養學生的演唱能力,同時,也對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因此,高職高專院校應該著重強調提高學生的聲樂水平,發展和完善好高等音樂教育。

一、高職高專聲樂教學現狀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很多高職高專院校在教學方面也更側重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聲樂課程作為高職高專音樂教育專業的技能課程,被列為高職高專院校的重點教育課程。筆者通過對一些高職高專院校聲樂教學相關文獻的研究調查,發現了各高職高專院校音樂教育專業聲樂教學現狀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一)高職高專院校生源質量的不斷下降。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高職院校的生源質量也面臨著嚴重的挑戰,很多學校在招生的時候都會感覺到有壓力,學校領導不僅擔心招不到學生,更擔心招到的學生聲樂基礎差,這給聲樂教師的教學造成了很大壓力。(二)沒有建立良好的師資團隊。很多高職高專院校音樂教師力量不夠平衡,有些發展時間比較長的院校,師資力量相對會比較強,但是也有許多新升格的院校,因為學校發展的時間短,導致師資團隊之間沒有得到充分的完善和磨合,所以師資力量就會較弱。(三)聲樂專業教學模式不夠完善。許多高職高專院校都是采取一對一上課、小組課以及集體大課的教學模式,大都忽略了聲樂專業的學生進校的基礎,采用一名教師對多名學生進行聲樂教學授課方式,不能兼顧到每一個學生,導致學生學習聲樂的積極性不高。

二、高職高專聲樂課程內容的安排與改革

查看全文

音樂教育中聲樂教學策略研究

【摘要】聲樂教學是高專音樂教學的主要組成部分。就當前情況分析,大班集體授課模式是教開展的學主要方式。但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這種教學模式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個性特征,會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

【關鍵詞】高專院校;音樂教育;聲樂教學

從學生的角度來分析,進入高專音樂教學專業學習的學生,有一定的聲樂基礎,但是他們之間還是存在差異的,有些人的聲樂基礎是臨時抱佛腳但是這其中也有人的聲樂基礎是比較好,從這個角度來看,大班級體授課是不太適用的,基礎好的學生在課上學不到使他們提升的東西,而基礎差的學生有時候會聽不懂教學內容。長時間采用這樣的授課方式,會給教學帶來明顯的不利狀況,不理想的教學效果,會直接導致學期考核的簡單化。因此,從各方面考慮,全面進行教學改革,創新高專音樂教學模式是今后高專聲樂教學的主要任務體現。

一、高專音樂教育中聲樂教學現狀與問題

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生,這是教育的目的體現,高專音樂教育不僅要對學生進行知識結構的教育,還應該對學生將來從事的業務奠定扎實的基礎,培養他們的表演能力。這些學生將來大部分都會從事小學音樂教學,所以要通過讓他們學習職業道德相關,培養其敬業能力。從上述闡述來看,聲樂教學培養目標應該具體體現在以下方面。培養學生的歌唱能力和表演能力,因此要側重學生音樂天賦和音樂潛力的開發;為學生提供學習音樂的氛圍,為學生提供專業的教學環境,尊重學習音樂的興趣,從總體上對其音樂素養予以提升。教學過程應該因材施教,從學生自身特征出發,采取合適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從學生的就業方向著手進行培養,更多的在教學中增加實踐環節,達到教學目標與就業目標的吻合。大多數授課教師的授課過程往往會體現他的老師的影子,這一點高專院校的聲樂教師也不例外,他們會按照自身學習的過程進行授課,雖然這種授課也經過了專業的訓練,但是其效果并沒有多顯著,授課對象的聲樂學習并沒有取得很大的進展,也就是說,這種教學方式并不一定適合現代學生。實際高專院校課堂教學模式的采用,應該從學生實際出發,與專業音樂學院的模式也不一樣,因此教學要從培養目標入手,一方面注重學生的音樂素養提升,另一方面要考慮學生將來的就業方向,教學要為其提供必要的實踐操作環境。

二、高專音樂教育中聲樂教學建議

查看全文

音樂師資聲樂教育論文

[摘要]我國教育改革的關鍵在于教師隊伍的提高與發展。新一輪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將推動我國的中小學音樂教師發生一次歷史性的變革。

[關鍵詞]音樂師資;聲樂教育;思考

聲樂專長是音樂教育師資非常實用的教學手段。因此,聲樂教育的質量對于學生十分重要。我國教育改革的關鍵在于教師隊伍的提高與發展。新一輪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將使我國的中小學教師發生一次歷史性的變革,教師的課堂生活將發生根本性的改變,教師將隨著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而重新建立自己的教學方式。音樂教師的聲樂教學水平主要取決于高師的聲樂教學水平。筆者通過教學實踐深切地感到目前教學中存在弊端,學生在校期間不能夠掌握音樂教學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因此學生出校之后不能立即適應中小學音樂課的教學需要。新世紀中國的教師隊伍將是21世紀中國社會最具變化的職業。同時,教師角色的轉變集中地體現了教育改革的理念和實踐,是學校確定師資培養方向的重要依據,必定會引發師資教育的深刻變革。

一、聲樂教師自身素質有待提高

聲樂藝術的發展同聲樂教育的發展總是緊緊相聯的。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歌唱藝術水平往往反映著聲樂教育水平的高低,教師的教學和演唱水平是至關重要的,要提高高師聲樂教學水平,必須要有一支素質優良的聲樂教師隊伍。

1教師要有總的正確的歌唱藝術觀念,掌握正確的唱法,只有老師明白了,學生才可能明白。如果教師本人都沒有搞懂正確的唱法,教學時難免陷入“盲人騎瞎馬”的境地。因此,聲樂教師尤其是剛畢業的年輕教師,要通過各種渠道的學習和提高,形成正確的歌唱藝術觀念,盡可能地掌握多種風格的作品演唱。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