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樂學習計劃范文

時間:2023-04-10 10:39:0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聲樂學習計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聲樂學習計劃

篇1

1.完成本學期教本附科一和讀本有關內容的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能力;

2.加強基礎練習,落實專題訓練,努力提高學生考試成績,確保美術等各科平均分有所提高;

3.加強備課工作,通過個人備課和集體備課相結合促進教學效益的提高;

二教育教學指導思想

結合《普通中小學各科新課程標準》的學習積極落實新課程改革的觀念。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具備創新精神、合作意識,具備包括閱讀理解與表達交流在內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運用現代技術搜集材料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為升二,三,四.五.六.初一打下堅實的美術基礎。

三教學工作

(一)附科課

1.教本

(1)附科課教本的處理,在寒假備課的前提下,根據實習學校及指導老師的具體安排作出相應的調整,進一步完善。

(2)教學內容的組織:

a.遵從指導老師的安排,完成相應教學內容。

b.按照專題教學要求,在教學中要突出各種文體的特點,引導學生掌握相關知識要點,并引導學生模仿和創作。把各專題內部的創作作品密切聯系起來,進行比較閱讀研究,從而深化對作品和專題要點的把握。每個專題的教學內容完成之后,組織并指導學生作品的完成專題練習和反饋工作,及時查漏補缺。

c.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要有計劃地引導學生自學,引導他們自主鉆研課文,獲得學習興趣,自奮其力,自力得知;要突出研究性學習的特點,拓展課堂內容,深化課文理解;要組織合作學習小組,鼓勵學生相互切磋,相互討論,切實提高美術創作能力。

(3)教材的備課

在自己備好課的前提下,根據實習學校綜合組的制度與實習老師一起集體備課,向在校老師學習備課專題的重點、難點、疑點等,提高自己的備課能力。

2.讀本,動手,想象,畫

根據教本與讀本相結合的原則,做到課本、讀本對應銜接;以“讀,動,聽,畫”為主,組織學生創作與閱讀和討論交流。要在讀本的閱讀中體現學生的主體性;以寫促讀,布置讀畫筆記的動手能力,促進學生對讀本的閱讀理解;讀本的“名著導讀”“名畫創作”部分,結合“研究性閱讀”實施;在練習、檢測時以讀本為材料,促進學生對讀本學習的興趣。

(二)活動想象教學

1.依據教材編寫體例,完成教本上活動的有關訓練。

2.結合指導老師的教學計劃,遵從其實習工作安排,活動練習分步驟進行達標訓練,要求學生逐漸達標。

3.提高學生考場作畫的完成速度,在課堂上能夠在25分鐘完成一幅活動作品。

4.調動學生參與作品觀察與點評,提高觀察實效。

5.作品教學重講評,示范,通過講評示范明得失,知方法。要引導學生自評自改。

6.鼓勵學生作品后和作品反思,做自我總結,提高作品作畫的能力。

篇2

摘要跳躍活動既是中學體育教學的重點教材,又是身體素質練習的重要手段。但是長時間枯燥無味的重復練習會造成腿部的負荷較大,容易引起學生身心疲勞,即使鍛煉價值再大,也會使學生逐漸失去興趣。針對性中學生的特點,設計趣味性、實用性的跳躍方法與手段,充分調動學生學練積極性,是提高跳躍學練效果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中學跳躍趣味性設計

一、趣味跳躍分類及方法

實踐中根據跳躍練習的動作特征、作用、輔助功能,可以分成以下幾大類,并針對性的提供練習方法。

(一)徒手原地跳躍。主要有直腿跳、收腹跳、腳尖跳、提踵跳、弓步跳、計時、定時單足跳、蛇形跳、踢毽跳、拍腳跳、擺腿跳、抱膝跳、拍手跳、轉體跳、蹲跳、滑步跳、分腿跳、挺身跳、十字跳、配樂節奏跳等豐富多彩的練習方式。原地跳躍練習時可以借助于提腿、踢腿、結合手臂的屈、伸、抬、舉等動作,既豐富動作的形式,提高動作的協調性、又提升活動的趣味性。

(二)徒手行進間跳躍。主要練習形式有行進間連續的單足跳、蛙跳、跨步跳、后蹬跳、跑跳步、三級跳、五級跳等;滑步、跳動中根據信號突然用單腳或雙腳行進間跳躍;籃球的跨步急停跳躍摸高練習、跳步急停跳躍摸高練習,排球的跳躍練習等專項性較強的跳躍練習。

(三)障礙性的跳躍練習。借助器械、障礙等增加活動的難度,讓學生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體驗進步與成功的喜悅,有效提高學生的練習興趣。

(1)愉悅跳凳。練習者面對體操凳用單腳、雙腳連續跳上跳下、助跑單腳、雙腳跳越體操凳、幾條體操凳跳深練習。

(2)情趣跳繩。原地、行進間單人跳、雙人跳、多人跳、單腳跳、雙腳跳、交叉跳、接力跳等多種跳繩方法;也可進行跳繩搬運跳、計時跳、定時跳、定數跳等趣味性練習。

(3)趣味跳杯。將紙杯按規定距離擺成兩行,進行雙(單)腳向前正側跳、或拉長兩杯的間距進行蛙跳、單足跳、大跨跳等。

(4)和樂跳線。劃線弓箭步交換跳、劃線蹲跳、連續單腳跳、雙腳跳過兩條線的練習。

(5)歡快皮筋。不同高度的三角形、四邊形、五角形等各種形態、高度的橡皮筋趣味性跳躍練習。

(6)活力跳障。可以借助呼啦圈、欄架、臺階、軟排、體操棒等進行跳圈、跳準、跳深、抱球跳、夾物跳、圖形跳、蛇形跳、之字形跳等充滿活力的單、雙腳組合跳、彈性跳。

(四)歡樂組合跳。在跳躍練習的設計中,要提高活動的趣味性,應當注重進行組合性的練習設計,即由多個練習組合而成的成套練習,可選用上述原地徒手跳躍、單腳跳、雙腳跳、行進間跳躍、障礙跳躍等,與各種跳的技術教學、跑、身體素質練習進行有機整合、融合,創設出各種新穎的組合味練習。如短距離跳障礙跳快速跑長距離跳交替進行;跳繩圖形跳長距離跳長距離跑交替進行;“跳深”短距離跳短距離跑交替進行等。

(五)情趣循環跳。要保證跳躍練習的趣味性,應注重把跳躍練習與球類、體操類、健身操類教學與素質練習相結合,設計成由若干單個練習按一定的順序排列,首尾相接、周而復始地進行循環練習。如(籃球跨跳急停跳起摸高10次+仰臥起坐30次+快速挺舉輕杠鈴10次+30米跨步跳+30米加速跑)×3。如第一組跳繩、第二組直腿跳、第三組立臥撐、第四組蛙跳,依次輪換。

二、設計注意事項

中小學生的跳躍練習設計應高度重視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以及學生的創新精神,在教學手段、教學組織形式上既要注重練習效果,又要注重趣味性與競爭性,使學生能以愉悅的心境,參與活動和學習。

(一)著力趣化。跳躍練習要饒有興趣,就應變換不同的內容、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活動形式,不斷轉移學生的注意力。如進行配樂跳,練習中結合廣播體操音樂、韻律操、健身操或快節奏DJ音樂,來設計加肢體其他動作的快節奏的各種變向跳、組合跳、集體跳。也可以讓學生跟著節奏鮮明的音樂,統一喊著口號“左、右,前、后,前、前、前”,使節奏、速度、幅度達到了統一,愉快地獲得協同跳的樂趣。

(二)嚴守安全。跳躍練習的設計應注重動作的科學性、嚴密性、安全性。在做跳躍之前要有充分的準備活動,使機體逐步進入運動狀態,防止肌肉拉傷、關節挫傷等傷害事故的發生,跳躍練習應從輕跳開始,然后逐漸加大跳躍練習的量、強度、遠度、難度、密度,有了些基礎后,可以進行大量的組合性的跳躍練習,跳躍練習后應強調放松練習。

(三)積極創新。體育活動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實踐性活動,因此,跳躍練習的選擇、改造、創新都應讓學生參與,師生一起集思廣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從活動的預設到實踐中的生成、從活動內容到活動形式、從活動方法到活動規則、從活動手段到活動評價都應創新性的使活動充滿趣味、充滿活力,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練積極性。

(1)把跳躍活動融入到校園環境。可充分發揮學校校園建設與設施、場地的延伸和彌補價值。如利用學校的臺階、坡地進行前單腿、兩換跳、單腿助跑2-3步單腳或雙腳起跳單手摸樹葉等,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篇3

關鍵詞:制約陜西籍大學生普通話因素

語言的使用和發展跟社會的發展、社會經濟體制的建立和變革是密切相關的。列寧說:“語言的統一和語言的無阻礙的發展,是保證貿易周轉能夠適應現代資本主義而真正自由廣泛發展的最重要條件之一。”可見,建立和推廣規范的全國通用的語言,是任何一個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1](P2)。我國的共同語,從雅言到通語、官話、國語,直到現在的普通話,經過了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在當今社會才得以大力推廣普及,這是因為只有在當今經濟迅猛發展的中國對語言規范統一的需求才最強烈。現在,社會發展了,人與人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都有著空前頻繁的交往。凡是能夠標準化、規范化的事物都要求做到標準化、規范化,語言文字當然也不例外。

普通話是教師的職業語言。教育部門對教師的普通話等級已有明確的要求:教師必須持普通話等級證書上崗,語文教師要求達到二級甲等,其他學科教師要達到二級乙等以上水平。師范院校的學生,辦理教師資格證時必須持有相應的普通話水平等級證書。在每年畢業的時候,我們總會看到有的學生苦苦讀了四年大學,到頭來卻因為普通話水平不合格而拿不到教師資格證,真的很為他們惋惜!我們知道,語言這東西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因此,到畢業時才醒悟已于事無補。而在這些普通話測試不合格的學生中,我們發現,有相當一部分是陜西籍學生,暫不包括陜北晉語區的學生(將另篇分析)。按說陜西方言屬于北方官話,跟其他方言相比較,它和普通話的差異相對較小,因此,陜西藉學生普通話不合格的結果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深思。究其原因,筆者認為主要有兩大方面。

一、方言優勢

從生源來看,我們學校屬于二本院校,絕大多數學生都來自陜西省內,有些班級來自省內的的學生更是占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陜西省內的方言雖然有差異,但相對來說,不像外地方言與陜西方言之間的差異那么大,而且借助一定的語言環境這些差異并不影響理解。這樣,學生之間使用方言交際,似乎就不存在太多障礙,這使得學生使用普通話交流的積極性降低。

他們發現自己的表達和理解足以應付所有的正常需要,就沒有動力來促使自己消除這些錯誤。這樣,他們至少在語言的某個方面停止了學習[2](P380)。在筆者所帶的班級里,曾不止一次出現過這樣的情況,在課堂上進行說話訓練的時候,有個別學生滿嘴方言,當老師提醒他時,他竟然說:“老師,我不會說普通話。”這樣的學生往往是本地及周邊地區的學生,因為他們的方言存在一定的優勢,這使得他們缺乏學習普通話的動力。筆者經常利用課間休息時間,了解所帶班級學生使用普通話的情況,筆者發現專科班的學生在課堂以外幾乎不講普通話,而本科班同學使用普通話的情況相對好一些。這主要是因為本科學生的來源地比較復雜,他們之間要想較好地溝通,必須使用我們的共同語普通話。

我們知道,語言環境對語言的習得來說至關重要。因此,我們一定要努力營造良好的普通話的語言環境。學習普通話還需要堅強的意志。這樣才可能排除母語方言的干擾,改變舊的發音習慣。以方言為母語的人學習普通話最大的障礙在于從小形成的發音習慣,也就是發音口型。由于長時間處于方言的環境中,他們習慣了母語方言特有的發音方法,發音器官也已經形成了一套習慣性動作。這樣,他們說方言時無須考慮每個音節的語音形式,自然會發的“準確無誤”,說普通話時則需要意志的努力,要排除母語方言的干擾。由于普通話與方言的血緣關系,必然導致方言對普通話學習有著強烈的干擾。要想排除這種干擾,就必須做大量的語音強化訓練,發音人要仔細體會發音器官活動方式的不同、發音部位的不同,發音器官才會變得靈活、敏感。

另外,在普通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樹立社會語言學的觀念。眾所周知,語言的社會功能就是交際,普通話和方言不過是不同的交際工具而已。推廣普通話并不排斥方言,幫助人們掌握和使用全國通用的語言才有利于社會的交際。掌握普通話是語言能力和個人素質的提高,也是交際手段的增強。在方言區,人們的母語是方言,普遍存在著方言情結,這是很自然的社會心態。但是不應該由此產生方言優越的錯覺,更不應該拒絕學習和使用普通話。語言不僅是社會的資源,也是個人的資源和權利。在社會競爭日趨激烈的現代社會,一個人的語言能力越強,競爭能力和適應能力也就越強。在方言區放棄使用方言的機會和權利,以及在公共場合不使用普通話進行溝通,都不是明智之舉。

二、心理因素

影響普通話水平的另外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學生自我的心理因素。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學生的自卑心理

我們的學生大部分都來自陜西農村,很多在上大學以前從未說過普通話,進了大學以后才嘗試說普通話,剛開始大都發音不標準,一些同學擔心遭人取笑,所以不愿張口。有時也由于普通話詞匯量貧乏,用方言能表達的東西換成普通話后反而表達不出來,這也是不愿張口說普通話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這樣,自然就產生了自卑心理,甚至有些學生因此性格也發生了很大變化,以前活潑開朗、積極活躍,可如今卻內向自卑、沉默寡言,這對他們的學習和成長非常不利。這需要教師細心的觀察、及時的引導,使他們正確認識自己的不足,才能克服自卑心理。

在教學中筆者經常提醒學生,要講好普通話其實并不難,只要堅持,自然熟能生巧。我們周圍普通話講得好的同學,主要是因為他們講得時間長并且講得多。對于剛開始學講普通話的人來說,講得不好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只要我們能堅持講,時間長了也就和他們一樣好了。如果在講普通話的過程中再聯系老師講的理論,有意識地去糾正自己的方言,那樣更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樣,就能使學生克服畏難心理,樹立起學習普通話的信心。其次,要求學生正確對待其他同學的意見或批評。對于同學善意的批評,要樂于接受,及時改進;對于普通話說得好的同學,要積極虛心地向他們學習。在課堂上,筆者經常鼓勵學生大膽說,對于他們的進步及時給予肯定,增強他們的信心,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對于不足,及時指出并幫助他們改正。另外,筆者還建議他們根據實際情況“一幫一”結對學習,即在身邊找同學來幫助自己找不足,這樣可以及時糾正、改進自己的方音。對于那些普通話水平較高的學生,筆者會提醒他們不應該嘲笑普通話說得不好的同學。

此外,在教學中,筆者還經常給學生滲透一些方言方面的知識,使他們了解到自己方言和古漢語的一些聯系,了解方言在語言研究中的重要性等,以此來增強方言區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克服因為自己的方言而產生的自卑心理,從而更有效地去學習普通話。

(二)學生的自我認同心理

有些學生普通話的自我認同水平較高,這將直接或間接影響到他們的學習心理、學習態度,不利于學生的自我學習[3](P131)。陜西話屬于官話方言,陜西學生和閩浙云貴等地學生相比,普通話的語音面貌要好得多,這就使他們產生了較高的自我認同心理。有些學生認定自己的普通話不錯,認為日常講不講無所謂,考試的時候照樣能考好。這樣的心理使得他們平時并不重視普通話的學習與訓練,考前也不積極地做好充分的準備,結果導致考試時狀況百出,比如不認識的字較多,作品讀得結結巴巴,談話題目沒話說,說話不自然或者像是在背書,語感不好等等。尤其是談話題目,在測試中所占分數比例較高,而且相對于其他三道題目來說難度較大,沒有文字依據,要說好確實不容易。如果事先不準備,考試時邊想邊說心里沒底,肯定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說得不流利或丟三落四,或者語法上有毛病等。如果是有備而來,準備得充分,心里有了底,就會從容自然,取得較好的效果[4](P189)。因此,學生一定要克服這種自我認同心理,加強日常訓練,考前積極準備,在測試中才會取得比較理想的成績。

作為普通話教師,不僅要幫助學生探索其方言與普通話的對應規律,掌握正確的方法,而且要引導學生,幫助他們克服各種心理因素,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為陜西省教育廳科研計劃項目,項目編號:2010JK092;渭南師范學院秦東歷史文化研究中心項目,項目編號:QDZD1111。)

注釋:

[1]王莉,黨子奇:《大學生普通話水平訓練與測試》,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年版。

[2]文培紅:《從中介語石化理論看當前外語教學的三大誤區》,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3年,第10期。

[3]謝旭慧等:《影響師范生普通話水平因素的實證研究》,語言文字應用,2006年,第3期。

篇4

關鍵詞

專利

信息素質教育

卓越計劃

專利檢索與分析

專利課程

2010年6月,教育部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簡稱“卓越計劃”),旨在促進我國由工程教育大國邁向工程教育強國,培養造就一大批創新能力強、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質量各類型工程技術人才,為建設創新型國家服務。目前已有清華大學等61所高校被批準為第一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高校。教育部在5個方面采取措施推進這一計劃的實施,其核心是在企業設立一批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學生在企業學習一年,“真刀真槍”做畢業設計。高校對工程類學科專業教師的職務聘任與考核要以評價工程項目設計、專利、產學合作和技術服務為主。

以國際專利為基礎的自主知識產權是衡量科技創新的重要指標,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統計,世界上90%以上的創新成果可在專利文獻中找到,了解專利信息可以節省60%的研發時間。因此工程類學生的信息素質教育應當順應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的戰略目標,加強專利信息素質教育課程的設置和拓展。國內文獻稱之為“專利情報教育”,在“卓越計劃”背景下.應在過去專利情報教育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因此在名稱上宜用“專利信息素質教育”。

1專利信息素質對于工程類學生的重要意義

首先,專利信息素質教育有利于培養學生查找、收集、分析專利文獻和專利信息的能力。

其次,只有具備相應的專利信息素質,才可能提升創新能力。

第三,基于工程類專業的特點,多數學生畢業后進入企業或科研單位從事或涉及技術研發、科技管理,越來越多的企業為了拓展海外市場,需要進行專利申請和保護,而專利信息的收集、分析與服務是其中最基礎的一環.在從事新課題研究之前,若忽視專利信息的檢索和分析,將導致重復研究、盲目研究、專利侵權或落入競爭對手的專利布局陷阱等嚴重后果。

第四,增強工程類學生的就業優勢。目前許多高科技企業亟需有工程技術專業背景的知識產權人才,特別是專利流程工程師、專利許可工程師、專利工程師和專利分析工程師等。

2我國工程類學生專利知識及專利文獻利用現況

我國工程類學生的專利知識的總體狀況表現為:專利知識欠缺、專利文獻利用意識薄弱、專利文獻檢索和分析的技能缺乏、很少查閱專利文獻進行科技創新,更談不上對專利文獻的有效利用,即使有了科研成果也不知道是否適合申請專利、專利申請文件如何撰寫、專利申請的步驟等。

以浙江某工科大學為例,我們對在校工程類大學本科四年級學生和研究生進行了專利相關知識的問卷調查,共9道題.對1554份有效答卷進行統計,結果見表1。

為何學習過知識產權相關課程的學生比例非常高,但了解專利知識的學生又非常低?原因在于大部分工程類學生學習知識產權知識的主要途徑是通過法律基礎課,同時有少數學生通過全校公選課或講座進一步學習知識產權法律、專利文獻檢索等知識。但是這些課程中涉及的專利及其檢索利用知識的相關章節非常有限,有的學生學過不用就忘了.51%的學生知道專利文獻,但極少利用專利文獻。當被問及為何冷落專利文獻時,學生回答是:不知如何檢索專利文獻;或查了專利文獻但存在閱讀障礙;或認為寫畢業論文不是創造發明,不需要參考專利文獻。

從全國的情況看,我們通過檢索和統計萬方數據系統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2010年國內主要高校工程類學位論文發現,學位論文的學術參考文獻中各文獻類型利用的比重從高到低分別為期刊、圖書、學位論文、會議論文、科技報告、標準和專利。專利被排在末尾,且參考文獻中有國內外專利的絕大多數是博士論文。

以上現象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工程類學生對專利的認識存在誤區,以及我國工程類學生專利信息素質教育缺乏針對性,導致高校培養的工程類學生存在軟肋,即專利的檢索分析技能以及專利法相關知識非常欠缺,國外專利文獻的閱讀能力較差,喪失創新能力。

3我國程類學生的專利信息素質不能滿足企業的要求

3.1工程類學生專利信息素質教育薄弱

我國有一些高校對專利知識的普及以及在創新教育方面還是比較重視的,且有了一定的積累,例如:武漢大學近幾年開設了通識課“專利信息與發明創新”,18個學時。這是圖書館脫離“科技文獻檢索”類課程在學校單獨開設的有關專利知識的課程;2002年起山東建筑大學張明勤教授開設全校公共選修課“創新與專利”;上海交通大學法學院設置“專利文獻與專利”課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面向研究生新生開設“知識產權與專利申請”課程,從入學開始就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湘潭大學知識產權學院開設選修課“專利信息檢索”;中國計量學院教授梁嘉麟開設“發明與專利”選修課。但是這些與專利相關的課程除了上海交通大學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其余均以選修課形式開設,專利信息素質教育沒有被提高到應有的程度。課程內容也不夠系統化,有的偏重創新設計、有的偏重文獻檢索、有的僅是基礎知識普及。各高校圖書館在專利信息素質教育方面也做了許多努力,但是以講座形式的偏多,沒有形成專利信息素質教育的體系。

我們對第一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單位――清華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南京工業大學、浙江大學、浙江工業大學、浙江科技學院、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61所高校的專利信息素質教育狀況進行網絡調查,僅有不到半數的學校開設專利相關課程。大多還是選修課.其中80%以上的高校圖書館設有專利檢索、專利文獻利用的講座。但是僅靠講座,無法對工程類學生的專利信息素質有實質性的提高。相比之下我國臺灣地區的專利教育較系統,有16所大學開設專利相關課程,涉及專利申請、專利分析、專利實務、創意設計與專利突破等各個方面。

3.2企業更需要掌握工程知識和專利知識的復合型人才

我們于2011年2月2日在中華英才網主頁搜索職位,輸入關鍵詞“專利”進行檢索,結果顯示1552條,每頁20條,選取前15頁,總共300條招聘信息。

主要崗位有專利檢索員、專利流程師、專利分析師、專利人、專利工程師、專利主管、專利翻譯、專利律師,其中專利人、專利工程師和專利分析師的職位數排在前三位,分別占43%、3l%和14%

從各信息的單位性質來看,企業對專利人才的需求超過知識產權機構,分別占51%和43%,其余為企業管理咨詢公司和律師所。

主要工作內容為專利及商標申請、專利分析、專利開發規劃、專利檢索、專利文件撰寫和專利挖掘。

其中專利申請是招聘單位最需要的工作內容,其次是專利分析以及對專利開發的整體規劃。專利分析和專利檢索的要求分為初級和高級兩個層次,對高級檢索及分析提出了更為明確的要求,即專利挖掘。同時招聘單位要求具備工程學科背景,所以企業需求的是既懂技術又懂專利的檢索、分析和申請的復合型人才。

4國外工程類學生的專利信息素質教育

在調查中,某國內知名企業的專利主管說,在討論專利問題時,能明顯感覺出國外研發者的專利意識大大強于國內。具體表現在:他們是真的懂得專利文獻是什么,比如有哪幾部分組成;知道權利要求的作用,并知道如何解讀權利要求;會自覺運用專利文獻,并自覺避免專利侵權問題;就專利問題很容易溝通,不用再對基礎知識作解釋,等等。這要歸功于國外先進國家從小到大不斷灌輸創新意識和實施創新教育,其中包括專利意識和專利教育。

日本根據不同的對象實施有針對性的創新教育,從幼兒直到成人。針對大學生和研究生推行的是實務能力的訓練,工業產權標準教材《專利篇》,以職業高中(工業)和理工大學工學課業的學生為主要對象,目的是使他們能夠把握日常研究活動中可成為專利的技術,掌握從申請文件的制作直至權利取得的實務能力。

德國凱澤斯勞滕工業大學、德國洪堡大學等工科高校在校內設立專利信息中心,支持對大學生的專利信息素質教育以及科研成果的工業轉化。德國2002年出臺鼓勵大學教師創新發明的法案,明確規定學校作為產權所有機構,負責發明創造的保護和轉化,發明人享有從發明的推廣和轉化中受益的權利,發明人從發明實施凈收益中獲得30%的獎勵。這極大激發了教師的積極性,教師的專利意識大大加強,教師一般都會檢索和分析專利文獻、撰寫專利文件,帶動了學校專利信息素質教育的發展。

5國內工程類學生專利信息素質教育的設想

5.1課程的總體框架

國外專利信息素質教育真正體現了為培養創新人才服務的目的.目前國內企業對工科背景的專利復合型人才需求也比較旺盛,而相應的人才非常缺乏,短期培訓無法解決根本問題。所以有必要在高校建立工程類學生專利信息素質教育的課程體系,使工科學生對專利信息在企業的應用有更深的了解,從而便于今后迅速進入職場,從事研發工作,增強企業乃至整個國家的創新力。我們借鑒國外專利信息素質教育的內容,提出課程總體構架,見表2:

5.2課程中需要加強的容

目前各高校基本把《知識產權概論》作為通識課,但是針對工程類學生應側重專利制度、專利權、國內外專利法、WTO相關條約、專利戰略等內容。

“專利檢索和專利分析”部分應加強培養工程類學生對專利文獻的分析利用,其中對外文專利文獻的閱讀水平的提高是一個重要方面,另外特別需要增加專利地圖制作的內容。

“專利申請實務”是國內工程類學生專利信息素質教育中的空白項,其中專利說明書的撰寫又是一種法律與技術相結合的文件,所以這類課程對目前國內的教師和工程類學生是一個挑戰。

“創新發明方法”對于工程類學生是及其重要的,由于新興工業國家成功的一大因素是引進和利用國際專利,所以可以引入專利回避設計,它是企業知識產權策略中避免侵權發生的重要措施,同時也可能是代價最小的一種競爭手段,特別是對于后來者而言,回避設計往往能后發制人.所以引入專利回避設計具有現實意義。

篇5

9月29日晚,由云南師范大學團委主辦,云南師范大學學生社團聯合會、云南師范大學大學生藝術團承辦,新東方云南學校協辦的2016級新生學習規劃公益講座暨迎新生管樂音樂會在云南師范大學呈貢主校區體育館舉行,全校新生及云南師范大學團委全體團干部參加活動。

新東方集團首批十大集團演講師周問鼎,新東方集團最年輕的演講師、培訓師宋志鳴為云南師范大學新生帶來了“相信未來”學習規劃演講。講座中,宋志明、周問鼎兩位老師用幽默風趣的語言、青春飛揚的風格講述了自己的大學生涯和成長經歷,向同學們傳遞了“有夢想,為夢想付諸行動,并實現夢想”的理念,他們告訴新生們“大學生活,首先要埋下夢想的種子,然后努力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促進夢想的種子生根發芽,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恒。”他們精彩的演講,贏得了現場同學們的熱烈掌聲,同時也激發了大家對學習的興趣和實現夢想的渴望。

講座結束后,云南師范大學學生管樂團閃亮登場。云南師范大學團委劉東老師擔任指揮,學生管樂團全體成員們精心準備、傾情演出。管樂音樂會在《西南聯大校歌》演奏中拉開序幕,氣勢磅礴、激揚向上的詞曲再現了西南聯大在抗日烽火中的崢嶸歲月,激發了新生們對母校的歸屬感和自豪感。激進悠揚又具有民族特色的《五聲神韻》,充滿無限遐想又獨具青春氣息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優美動聽的旋律充滿了整個會場,感染著現場的每一位新生,使大家真正領略到了“管樂魅力”。在演奏過程中,劉東老師帶領管樂團的隊員們向新生展示了長笛、短笛、單簧管、雙簧管、薩克斯、圓號、小號、打擊樂等樂器,他通過簡明扼要的介紹和管樂隊員精彩的演奏技巧展示,豐富了新生們的管樂知識,讓新生們感受到了管樂藝術的魅力。

此次活動是一場傳播高雅藝術的試聽盛宴,不僅讓同學們學到了如何積極地面對未來的學習生活,樹立信心戰勝困難,堅定不移地實現理想,也在美妙絕倫的音樂中感受到了大學生活的精彩光芒,相信在未來的大學生活中同學們能夠合理規劃大學生活,奏響青春的樂章。

篇6

關鍵詞:高師;教學關系;聲樂課;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4)02-0231-01

一、高師聲樂課對教師的要求

(一)對教師素質的要求

(1)教師要有一定的專業理論基礎和相當的演唱水平。

要求聲樂教師的演唱方法要正確,路子要正,基礎要扎實,并具備較全面的音樂修養和文化水平,有較好的組織和教學能力。教師的這些基本素質就體現在范唱,分析歌曲的曲式、寫作背景、作曲家的創作意圖以及如何激發學生二度創作的能力上。

(2)教師要掌握一定的生理學、心理學知識。

因為聲樂的發聲“樂器”――聲帶長在喉嚨里面,看不見摸不著。只有通過教師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及一些圖片來了解。因而要求教師必須了解發聲器官、呼吸器官、共鳴腔體等生理知識,才能更好地使這看不見摸不著的器官在學生腦中形成 “看得見摸得著”的形象。例如講解呼吸時。要講清呼吸器官的部位。分析比較幾種呼吸方法,使學生做到正確的呼吸。講到共鳴時。教師必須準確地描述各個共鳴腔的位置。它們的共鳴原理等。從心理學角度來說,每個學生都有各自的特點和演唱特征。教師要從心理上解除他們對學習聲樂的恐懼心理(有一部分學生認為學習聲樂很難,未發聲就先擔心是否錯誤),從而做到在教學實踐中“因時而變,因地而遷,因人而異,因情而殊”。采用種種不同的方法和步驟。遵循一定的教學原則,逐漸形成在教材、教法上有一定的科學性、系統性、完整性并有自己的獨到特色。

(二)對教師教學方法的要求

(1)范唱是聲樂教學必不可少的重要方法之一。

教師上課時光對學生講聲樂理論是遠遠不夠的,必須通過范唱使學生體會到正確的發音及各發音部位器官的協調感,利用直觀教學,使學生通過聽和看、感覺來體會各發聲器官的歌唱狀態,并在頭腦中形成正確的聲音形象。教學時應抓住主要矛盾和完成矛盾的轉化。

聲樂教學中教師的任務,就是做矛盾的轉化工作。即把一個具備歌唱基本條件但不會“歌唱”的人轉化為會“歌唱”的人。把對歌唱知識無知或知之甚少轉化為知之甚多,把演唱技能低下轉化為技藝熟練高超。對諸多的矛盾教師應心中有數。應善于分析問題、抓住問題的主要矛盾,有的放矢。比如一位學生同時存在呼吸淺、聲音尖、鼻音重等方面的問題,教師就應從呼吸入手解決問題。讓學生認識到呼吸的重要性。解決了呼吸問題,其他問題就有可能迎刃而解。因此,抓住了主要矛盾有時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2)教師應遵循因材施教原則。

聲樂是一門抽象的藝術。每個人的聲帶寬厚不同共鳴腔體的大小不一樣,文化修養程度不同,導致演唱的歌聲各具特色。因此.教師應根據學生不同的聲部特點。針對學生在發音方法上不同的問題。用通俗易懂的、有針對性的語言來啟發、誘導學生,使學生能自覺、積極地進行思維活動,主動思考教師在發聲技巧、歌曲處理等方面所提出的要求,努力與教師配合,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例如學生具有寬厚的聲音,就不適宜把他(她)訓練成清脆、靈巧的聲音,就應選擇一些音域較低的歌曲如等。在選用教材上不但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同時還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并不是高年級的同學就得唱“大歌”,低年級同學則只唱“小歌”。歌曲的選擇應該根據學生的個人能力,選擇難度適宜的歌曲。教師要仔細觀察分析學生的個別差異如嗓音條件、心理素質、文化程度、知識修養、語言習慣、興趣愛好,對音樂的敏感程度、入學起點等差異,針對各自的特點制定不同的教學計劃,減少教學中出現的盲目性、主觀性。在課堂上要善于調動學生自身的積極主動性。這樣才能達到教學相長、因材施教的目的。

二、高師聲樂課對學生的要求

(一)對學生學習方面的要求

(1)要具備正確的學習態度。

我們說聲樂課是教師與學生的雙邊活動,要在學生密切配合下進行。因此學生必須真正認識到學習聲樂是一項科學性很強的艱苦勞動,不是一朝一夕能學得好的。要通過長期的,持之以恒的訓練才能取得成功。聲帶這件樂器長在身體里,很抽象,給學習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因此,學生應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必須具備敏感的思維和堅強的毅力,要不怕困難,在教師的耐心指導下腳踏實地地前進。

(2)學生必須完全信任教師。

只有在學生完全信賴的前提下,教師才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學生才能做到積極主動地與教師配合。因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應采取科學的態度。注意了解教師的長遠意圖和具體要求,做到學習順利時頭腦清醒不自滿,遇到困難時不急躁不氣餒。所以,師生間的相互信賴是非常重要的。

(3)課后應加強鞏固練習。

課后的鞏固練習是體現學生主導地位的標志,是體現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自覺性的過程;是把課上從教師那里得到的感官上的直接印象,理論概念通過生理機能的感覺而產生的富于藝術感染力的聲音有機地結合起來的過程。要完成這個過程,教師的教固然重要,但必須通過學生自己反復練習和體會才能逐漸達到掌握的目的。課后練習不能太隨心所欲。有的學生不按教師布置的作業去練習,完全按自己的興趣練習,唱一些超出自己能力范圍的作品。這些做法也許能獲得一時的痛快與滿足,但若長期這樣練習,必然會產生不良后果,甚至導致聲帶小結。有的學生課后不勤奮練習。

(二)學生要掌握自主學習的能力

(1)制訂合理的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

在教師的指導下制訂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有了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也就明確了學習的任務。每個學生都要結合教學進度和自己的實際情況,合理、具體地安排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切不可好高騖遠。

(2)學習上培養自身的毅力和耐力

自主學習具有學習的獨立性、自覺性和主動性。學生需要具備主動學習、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這需要學生在學習中培養毅力、耐力,能夠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完成學習任務。

(3)練習上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

聲樂學習需要漫長的過程,基礎練習更是枯燥的。在訓練中,學生很容易產生急躁的情緒,追求“高、亮、大”的聲音,這樣造成的后果往往是學生在發聲方法上形成很多毛病,失去藝術的嗓音。聲樂訓練需要理性的、科學的訓練方法,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

(4)要有合理、有效的學習方法

課堂上要積極思考問題,要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及時與教師進行溝通。隨身攜帶筆記本或錄音機,及時把老師的要求和自身的體會記錄下來。練習時要敢于去嘗試,只有不斷地實踐,才能摸索到正確的方法。但是膽大不等于魯莽,要在反復練習的過程中細心地去“悟”,發現問題及時糾正。發聲練習曲和歌曲的選擇上,由淺入深、由簡到繁。

(5)走出課堂,多參加藝術實踐活動

高師聲樂教學的培養目標是培養能夠兼顧“舞臺”和“講臺”的多面手型的中小學音樂教師。一個人的演唱除具備良好的演唱技術以外,同時還要具備良好的情感表現、舞臺表演、心理調控等能力。聲樂是實踐性很強的一門藝術,只有把課堂上所學的內容與藝術實踐緊密聯系起來,才能全面提高演唱能力。學生要積極參加各種實踐活動,積累現場的應變能力,提高聲樂演唱和表演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周小燕.聲樂基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俞子正主編.聲樂教學論[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3]孫憶曼,鄭會棣.高師聲樂教改的理論與實踐[J].中國音樂教育.1997,(4).

[4]葉令編.歌唱發音的“起音”問題[J].音樂藝術,1996.(3).

篇7

一、高校聲樂教學改革與創新的重要性

在長期發展與完善的過程中,高校聲樂教學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不可否認的一點是,在聲樂教學實踐中仍舊存在著不少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直接導致高校聲樂教學質量低下,影響教學的有效性。基于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實行改革與創新。當前高校聲樂教學課程設置比較單一,課程主要涵蓋了練耳、樂理、聲樂技巧與和聲等部分,在課程設置方面嚴重忽視了聲樂實踐課程。現如今的高校聲樂教學更像是一種唱歌模仿課,在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中,創新意識難以具體地展現出來。與此同時,不少聲樂學習者在學習聲樂的時候,都是抱著錯誤的想法展開學習的,浮躁的學習態度與社會功利性對學習效果產生了嚴重影響。我國當前高校聲樂教學存在著較多的不足之處,這些不足之處,嚴重影響了教學活動質量的提高。針對于此,需要立即對高校聲樂教學實行改革與創新。

二、高校聲樂教學改革與創新的有效途徑

高校聲樂教學活動的開展不僅僅是要培養專業型的音樂人才,更要為社會培養能夠傳播聲樂文化的人才,將學生的專業素養與能力聯系在一起,促使高校聲樂教學朝著現實需要的方向發展。因此,在高校聲樂教學改革與創新的過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

(一)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高校聲樂教學改革與創新的目的之一就是通過教學活動來促進學生的聲樂創作與表現力的發展。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需要激發學生的學習精神與強烈的學習興趣。教師在組織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與相互之間的差異,合理安排學習計劃,重視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當嚴格按照所制定的教學計劃來執行,發揮宏觀調控作用。在聲樂知識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激發學生的首創精神。通常情況下,教師可以有效地推動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教師教學活動的實施就是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而服務的。

(二)建立實踐教學平臺

在高校聲樂教學活動實施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建立實踐教學平臺,采用有效的方式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外界音樂活動的積極性。在高校聲樂教學活動中,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與社會服務意識的增強都是教學目標。為能夠實現這些教學目標,教師就需要在教學方式上進行改革,教師可以采用多種形式實施教學活動,讓學生在不同的教學模式中提高自身的音樂修養與綜合能力。當然,教師在教學活動實施的過程中,還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在聲樂課堂教學之外,還需要拓展學習空間,促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走向社會,投身到社會音樂文化活動中,這樣有助于學生的學習與社會接軌。如在學校、工廠、社區進行演出,鼓勵學生多參與社會上的聲樂比賽,這對于強化學生的綜合素養非常重要。

(三)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中心

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想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對教學大綱的深入了解是基礎。通過對教學大綱的了解,就能夠清楚了解到教學任務與教學目標。同時,教師還應當注意學生個體之間存在的差異性。教學活動的開展不可脫離學生的本質而展開。聲樂演唱從本質上來說就是對音樂的二次創作。因而,教師就應當針對不同的學生進行具有針對性的引導與指引,給予學生必要的幫助。另外,高校聲樂教師還應當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學習,學生才能夠從內心出發,把握學習重點,并在重點上有所突破。當然,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不可只根據自己的教學要求來實行,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感受。

(四)重視學生組織能力與審美能力的培養

聲樂藝術其實就是將藝術與情感融合在內,教師在組織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當重點把握學生呼吸、吐字、聲音位置、共鳴聲等相關技巧的訓練。當然,高校聲樂教學也并不僅僅是對聲樂技巧進行訓練,教師同時還需要把握情感教育,促使學生在聲樂中能夠融入自己的情感與審美情趣。學生的組織能力與歌唱審美能力,是教學活動實施過程中教師必須關注的重點內容。學生這兩方面能力獲得了有效提升,才能夠更好地實施后續的教學。

三、結語

篇8

關鍵詞: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聲樂教學;問題

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的培養目標是能真正適應未來發展要求的學前教育工作者,學前教育聲樂教學雖然只要求學生掌握基礎的聲樂理論與音樂技能,但是它的作用卻不容忽視。近年來,隨著高職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高職學前教育聲樂教學面貌也有所改善,但是,高職學前教育聲樂教學中還存在許多問題,這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

一、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聲樂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學目標模糊

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聲樂教學的根本目的是使學生初步掌握聲樂基礎知識和技巧,讓學生通過歌唱知識、技能學習發展思維,具備學前教育音樂素質。歸根到底,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聲樂教學是提高學生實用能力,為學生將來從事崗位工作而服務的。但是,許多高職院校在學前教育專業聲樂教學中,對教學目標都缺乏清晰的認識,都過度強調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教學,卻不重視學生的實用能力、職業素養教育,導致部分學生雖然掌握了一定的專業技巧但是卻缺少操作經驗。

2.教訓方法單一

過去,高職院校在學前教育專業聲樂教學中,采用的都是“教師講、學生聽”的集中授課模式,教師的講解和示范是教學的重心,聲樂教學以知識講解、示范表演和練唱為主,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極其簡單,學生的個性發展和能力層次被忽視。此外,許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知道要求學生一味進行聲樂演唱模仿,根本不給學生自由表現和質疑的機會,導致許多學生都養成了只會模范、不知創新的習慣,學生的個性、特長發展也受到影響。

二、解決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聲樂教學問題的對策

1.革新教學理念,加強教學隊伍建設

在新時期,高職院校一定要轉變傳統的聲樂教學理念,明確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聲樂教育目標是培養合格的學前教師,將來是要教小朋友們唱歌,而不是培養專業能力突出的歌唱家。在此基礎上,完善學前教育專業聲樂教學管理機制,加大聲樂教學投入,完善鋼琴房、多媒體教室的硬件設施,為學前教育專業聲樂教學做好準備。然后,重視和加強聲樂教學隊伍建設,通過招聘引進合格的聲樂教師,并針對聲樂教學隊伍開展考核與培訓,要求他們加強自主學習,認真進行教學反思,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和職業素質。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聲樂教師也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實施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以激發學生的聲樂學習熱情,使學生成為合格的學前教師。

2.優化聲樂教學課程體系

建立學前教育專業的課程體系,是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聲樂教學的基礎。因此,高職院校要以聲樂理論教學和技能教學為重點,構建集理論教學、技能教學和實踐教學于一體的聲樂教學體系,將聲樂知識、技能和實踐學習都納入課程體系中去。然后根據學前教育聲樂教學要求,明確學前教育專業聲樂教學標準,將學前聲樂教育所需技能和知識都納入到課程體系中去。在常態聲樂知識和技能教學外,嘗試著進行兒童歌曲學習,以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和趣味性。與此同時,根據聲樂學習規律,關注聲樂與鋼琴、舞蹈等專業的互通、共融性,加強聲樂教學與其他獨立聲樂課程的聯系,并根據學生能力層次和發展要求,采取合適的教學形式,如在集體課中重點進行聲樂共性知識和技能教學,在個別指導課中針對個別學生的聲音和素質條件,幫助學生定制學習計劃,并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藝術實踐,以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教學評價體系也是聲樂教學體系的一部分,因此,高職院校還要完善教學評價體系,將學生聲樂活動組織能力、聲樂技能掌握情況等都納入到教學考核范圍中去,以確保聲樂教學評價的客觀性、合理性。

3.創新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

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將來的工作對象是學前兒童,學前兒童大都非常喜歡音樂,但是他們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有限,他們喜歡的音樂種類相對簡單,但是他們對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的趣味性卻有著較高的要求。因此,在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聲樂教學中,高職院校要不斷創新學前聲樂教育內容,盡量選用一些旋律優美、形象生動的藝術歌曲和歡快明朗的兒歌來教學,同時利用不同風格的歌曲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以激發其想象思維能力。在教學手法上,高職聲樂教師要將教師講解、學生思考和針對性練習結合起來,采用多媒體教學、小組學習等形式來提高教學的趣味性,并在聲樂教學中滲透聲樂背景知識、文化教學,將文化知識與專業知識結合起來。如有條件,教師還要為學生提供更多參加舞臺實踐和課外實訓的機會,鼓勵學生積累更多的表演經驗,不斷提高學生的聲樂水平和實踐能力。綜上所述,聲樂技能是學前教育學生必備的一項技能,當前我國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聲樂教學水平仍有待進一步提高。這也要求高職院校在學前教育專業聲樂教學中創新聲樂教學內容和手法,發掘更多的聲樂教學資源和素材,采用適合于高職生的聲樂教學模式來教學,以挖掘學生的聲樂潛能,提高學生的聲樂教學水平,為學生將來從事學前教育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郭敏 單位:麗水學院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李明.淺議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聲樂教學的有效途徑[J].學理論,2013,15:319-320.

篇9

一、高師聲樂的教學現狀

長時間以來,我國高師音樂的專業學科一直都是延續著“一對一”的教學觀念。這種教學方法的優點主要表現為:能夠有利于老師進一步了解學生的認知情況以及專業水平的同時,進而開展針對性的教學過程。由于伴隨音樂教育事業的進一步發展,以及高師音樂的招生數量逐漸擴大,高師音樂專業的師資隊伍日益壯大,使得高師音樂的教育市場趨于平穩發展趨勢,高師音樂的教育教學基礎已經開始培養面向音樂教師的基礎教學。聲樂專業的教學方法一直都是沿襲傳統的“一對一”教學模式,已經不能夠完全適應中小學生的教學需求和教學發展。并且“一對一”教學模式的主要缺點在于:聲樂基礎條件較為優秀的學生能夠摒除規范性的束縛進而投入到聲樂專業的學習當中,但是一些音樂條件較差的學生便不能夠深入到學習過程當中,反而形成不良的逆反心理,與此同時,還會對其課程的學習興趣造成影響。此外,由于進入到二十一世紀以來,伴隨基礎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藝術學生進一步擴招,進而嚴重引發音樂教育的專業師資水平以及音樂教學資源同招生人數的增長速度出現了不平衡的發展趨勢,導致音樂教育專業的應屆畢業生的就業壓力逐漸增大。在全新的教育形式以及素質教育的發展形式下,已經出現了全新的變化:其一,高師音樂的教育專業由培養專業型人才而轉向大眾型人才;其二,將由單一型人才轉變為綜合型人才;其三,高師音樂教育目標已經將計劃型轉變為市場型;其四,將高師音樂專業型人才培養為實用型人才。為了能夠積極適應基礎教育的改革以及解決高師音樂的教學矛盾,高師音樂的教學模式需要根據目前社會需求,以及教學目標進行相應的改革,改革的主要趨勢以及需要遵循的改革理念為:其一,師范性特點。培養學生能夠積極適應中、小學生的音樂教學能力;其二,能夠將高師聲樂與基礎音樂始終保持相同,明確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以及提高創新的能力;其三,能夠引入聲樂的基礎音樂資源,進一步發揮聲樂教育的承載能力;其四,交叉學科的進一步推入和發展,提倡聲樂與其他學科之間的依存以及滲透。聲樂教育教學的改革原則以及內容重點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聲樂理論課程、聲樂教學模式以及聲樂教學研究。

因此,高師音樂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需要積極探索全新的教學方法,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和教育理念,以理論課程、實踐課程、單一授課、集體授課以及小組授課等不同形式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更加能夠突出音樂教學的師范性和專業性,進而彌補“一對一”教學模式帶來的不足,從而培養以及建構出更多優秀的具有專業技能和音樂知識的師資隊伍,進而滿足社會市場對于音樂人才的需求。

二、多樣化教學方法的應用

(一)特點分配原則

在新生接受入院學習的過程中,需要根據學生首次的演唱水平進行考核,學生一一進行演唱,隨后評委進行討論和研究,分析學生的演唱水平、生理條件以及所適合的聲樂唱法。然后根據老師的自身專長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分配,合理優化配置學生資源,將聲樂水平較高與較差的學生,均分配給資質水平較為豐富的老師。這樣既能夠確保基礎水平較差的學生不會受到分配問題的影響而失去學習的興趣,還能夠避免聲樂水平較高的學生由于提高專業性慢而產生的不悅心理,使得學生聲樂能力進一步得到均衡,然后老師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以及興趣習慣,制定相應的學習計劃和任務目標,做到因材施教。

(二)授課方式

1.小組形式

小組形式的教學方式通常指的是在一定時期內,將全班學生分為一個學習小組,按照學生的歌唱條件、嗓音條件進行合理分組,所要演唱的歌曲需要選擇篇幅較為短小、音域較為適中以及結構較為簡單的曲目,這樣能夠有利于學生對于聲音技巧的掌握和學習,進一步統一聲區以及連貫聲音。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在課堂學習過程中逐一發聲,在學習的過程中增強對自己聲音的認知和了解,通過演唱所選擇的作品,加深對于自己以及作品的了解和感受,使得學生能夠在聲樂學習的過程中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小組形式的教學方法主要是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及時對演唱學習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和解決。只有這樣才能夠根據不同水平和認知能力的學生獲取一定的演唱基礎和演唱技巧。

2.集體形式

集體形式作為小組形式教學方式的一種補充形式,又稱聲樂理論課程。聲樂理論課程是將理論與實踐結合應用的一種形式。如:變聲時期學生在嗓音訓練的過程中,需要根據嗓音的變聲情況以及選擇的不同曲目,進而選擇適當的訓練方法。通過聲樂理論課程的學習,不僅能夠擴展學生的認知視野,還能夠提高學生分析聲樂特點以及發音的各種能力,進一步明確聲樂教學課程的主要目的,確定自己學習聲樂課程的主要原因,準確對自己的聲樂學習進行定位,樹立正確的演唱理念,為將來成為聲樂老師奠定堅實的基礎。

3.藝術實踐形式

采用以一個月或者是一個周期的匯報形式,讓學生選定一個演唱曲目,并相互探討學生之間的長處和優勢,聲樂老師再加以點評和分析,使得學生在深入了解自己演唱水平的同時,分析其他學生在演唱形式以及發聲方法的基礎上,加深對于聲樂定義的理解和認知。通過上述的匯演方式,除了可以使學生能夠了解多種聲樂作品外,還能夠對學生在處理臺風、藝術以及舞臺等多種方面能夠起到重要的教學意義。通過對合唱的排練過程,能夠培養學生在集體演唱時對自己產生一定的自信心,對演唱作品進一步深入理解和分析,進而使得演唱藝術表達到一個全新的表達高度,提高學生自己的藝術素養以及藝術認知。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學生的業余時間和節假日為學生提供參加教學實踐以及演出活動的機會。學生能夠在參加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學習聲樂知識的同時,不斷提高自身的組織、編導、演唱以及教學的綜合能力。

4.多媒體形式

高師音樂在二十一世紀的教學目標是為了培養綜合性的全面發展人才,這就要求高師音樂課程不僅需要采取適當的教唱方式,還需要增強學生對于聲樂課程的賞析能力和認知能力。在信息技術以及先進設備快速發展的今天,采用先進的多媒體教學設備是一種較為新型的改革手段。主要包括:其一,錄音方法。學生可以采用錄音機設備將課堂上老師講述的問題完整而又詳細的錄音下來,通過課后對于錄音來判斷自己的聲樂聲音,除了能夠了解自己的演唱特點外,還能夠使學生在了解自己在課堂上表現的同時,進一步提高學生自身聲樂以及演唱的綜合能力。

三、指導方式

(一)集體與單一結合指導

在采取“一對一”教學模式的同時,每個學期需要定期主持一次集體會課,并且由全部老師同時參與,每一個學生需要在臺上逐一演唱,在學生演唱后,需要由其專業的指導老師進行點評和總結,其次由其他老師給出自己的意見和補充,使得能夠在多個方面對學生的演唱進行評價和指導,與此同時,也能夠對在場的每一個學生造成一定的啟發和影響,另一方面,也將能夠促進老師之間教學經驗的積極交流。

(二)單一化與多元化結合

由于指導老師專業性的認知面以及教學風格大不相同,在教學方式上各自有各自的風格和特點,在經過一年時間的教學后,通過打破傳統的固定分配教學方式,能夠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得到不同老師的多元化指導。而不是在學習過程中只是接受一名老師的教學和指導,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重視基礎較差的學生,將其分配到教學經驗較為豐富的老師手中,進一步加強聲樂指導,通過打破原來師生搭配教學的原則,實施自由組合的分配方式。在教學過程中能夠取長補短、優勢互補,使得學生能夠進一步得到博采眾長的收益,促進教學以及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增進師生之間的了解程度,進一步促進聲樂教學質量以及效率的整體提高。

篇10

(廣西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廣西南寧530000)

【摘要】步入新時期,特別是在中國夢已經成為全國人振興崛起的潮流,對教育的改革已經非常緊迫。在幼兒音樂教育這一塊,作為培養幼師的學校要從更多途徑做好幼師學生的音樂教育教學工作,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專業素養,更要思考如何在新時期環境下發揮幼兒教師的音樂有效性。

[關鍵詞]音樂教育;新時期;幼兒教師;幼兒學生

師范類幼兒院校是專業培養幼師的,幼師的聲樂教學在幼師專業教學中占有極其重要的位置,是幼師專業的重要基礎課,能唱、能教是每一個幼師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項專業技能。但由于長期以來,幼師聲樂教學一直秉承著高等音樂院校的專業聲樂教學的方法,注重學生聲樂演唱技能的提高,忽略了音樂教學技能的培養,缺乏實踐,造成教學內容比較單一、乏味,師范性不夠突出,學生學習興趣減退等許多問題的出現,幼師聲樂教學的現狀令人擔憂。

一、幼師音樂課程教學的現狀

(一)學生自我方面現狀原因

幼師生在音樂認知過程中,缺乏的就是對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不能及時地反饋信息,沒有制定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在音樂學習活動進行中不會很好調節、控制,不能檢測音樂學習過程出現的各種情況,找不出自己音樂學習困難的癥結所在,并據此及時修正自己的音樂學習方法,選擇新的學習策略。同時幼師新入學學生年齡段為14~19歲,正好是人生中的少年期向人生中的青年期過渡,這個時期生理特點有很不穩定的因素,同時兼具兩面性和動蕩性。

(二)幼兒音樂教育課程設置和上課形式不合理

現如今幼師大多數課程設置和上課形式主要是參考高等藝術院校或者專業院校的上課形式,大多數在以培養專業藝術性人才方式來培養幼兒師范類學生,直接導致學習的課程與實際應用情況相差甚遠,課程設置上又偏向于研究專業唱法為主,忽略或者輕視幼兒兒歌歌曲學習和教學方法學習,真正教唱幼兒歌曲或者兒歌機會較少,直接導致培養出來的教師到幼兒園上課無從下手,不知道如何上課傳授知識,給幼兒的素質和啟蒙教育埋下隱患。

(三)缺乏統一性指導

統一大綱性文件缺乏,新學期更替比較容易更換老師,導致當不同老師之間授課形式、方法理解的的不同讓學生很是困惑,直接導致學生對課程失去信心,且各種方法雜糅,教師之間的“各自為政”,也讓學校音樂和教學內容無法同步,幼師學生教學成果無法做到相對統一,質量出現參差不齊,以后實際工作運用中技能缺失。

二、幼師音樂教育問題的解決方法

(一)優化教學模式和授課形式以適應幼師學校的音樂教學特點

改變以往以參考高等或者專業院校培養專業學生的上課方式,時刻以幼兒教育和幼兒園實際傳授為主,把學習方式調整為以幼兒歌曲為主,兼顧以能教、會唱,在實際控制學生“會唱”,教授如何學會、如何學習,同時傳授一些幼兒園上課小技巧,如何調動幼兒音樂的興趣等為切入點,其次是把“能教”作為重點,如何把專業知識淺顯易懂地快速傳遞給幼兒,而這一點恰恰容易被學生所忽略。知識傳導由“死教”變成“活用”,把教授一個技能變成讓學生如何去自主學習,即培養其能力。

(二)對不同學生進行差別式的針對教育

差別式教育是針對不同學生在不同困難程度下的多樣性定制教育,可以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先總結出學生幾大類型,分辨制定不同重難點的教育方式,然后通過制定差別式的針對教育方案,采取各種不同的上課和傳授方式,以使不同學生掌握不同技能,讓各個階段學生獲得有效性的針對教育,使教育真正落到實處,不再是一般填鴨式的教育。如何實際做到可以參考以下四個方面:

1在教學前對每個學生的以往檔案查看以及現場測試每一位學生的的實際能力,旨在為后面劃分學生類型難點作為鋪墊,劃分難度包括學生理解力、實際操作、先天因素和天賦、缺少自主動力、能接受知識階段等。

2.根據以上的測試和了解劃分學習階段和對象后,制定相對應的教學方案,以階段性目標為指導方向來嚴格執行,如:對學習音樂缺乏興趣的學生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對缺乏意志力的學生培養他們克服困難、不怕吃苦的精神。

3建立隨時糾正反饋糾正措施,對階段性目標進行檢查和反省。幼師音樂教育對音樂學習困難生的教育應具有評價反饋的功能。教師要定期對指導情況進行評估,根據評估結果改進教學方法,調整目標和教學進度。

4對音樂學習困難生的教育是一種綜合性的教育指導。應將音樂教師、文化課教師、班主任、心理教師、家長、學校管理者等教育資源進行整合,最大限度地發揮各種教育因素的積極作用。

因此,我們的幼師聲樂教學一定要依據上述理論的指導精神,明確培養目標,確定我們要培養的是新世紀適應社會發展和幼兒園教學實際需要的幼兒教師,并根據這個培養目標制定長遠的教學計劃,在課程設計方面也要增強理論依據,跟上時代的發展和變化,解放教學思想,打破傳統教學方式的局限,不要盲目追求學生的唱功,在聲樂專業知識水平和演唱技能不斷提高的基礎上,更多地注重學生“教”的教學技能的訓練。從現行教育結果中我們也看到,學生學習傳統聲樂曲目和兒歌的渠道主要是通過我們的聲樂課堂,因此聲樂教師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自己的教學陣地,最大限度地發揮聲樂課堂這一教學主渠道的作用,牢記我們的培養任務,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出新一代的優秀幼兒園教師。

(三)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性,自我學習

有良好的自主學習可以讓學習事半功倍,既能開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又可以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可以從以下方面人手:

1.輔助學生制定計劃和目標。

2.營造有氛圍的學習環境。

3.發揮自主能動性來學習音樂。

4.反饋與檢查目標和計劃。

5.加強練習與記憶。

6.組織和轉換。

為了有利于對學習材料內容的理解和記憶,學生應有意識地對學習材料重新進行安排。如要學習彈奏一曲有難度的樂曲,學生自己可以先聆聽該時期作曲家的有關音樂作品,再進行文字資料的學習,而后再練習該作品,體會音樂作品所表現的內容。

此外,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離不開教師的引導與鼓勵。成功者的經驗告訴我們:人的潛能是無限的,如果一個人有了成功的表現,而且受到鼓勵,他就會走向更大的成功。所以教師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時,要做好四點:要以教師為中心轉向以學生為中心;舉辦講座,介紹好的音樂學習方法;定期與學生進行教學與學習方法交流;運用情感原理和成功原理,鼓勵學生,提高音樂學習效率。

(四)制造學習氛圍,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習

大多數幼師學校基本屬于純女生學校,從社會屬性來看,應該從女生環境來培養他們的學習氛圍,不斷開展音樂、舞蹈、聲樂、鋼琴等方面比賽以及班級集體比賽,從氛圍角度來希望他們成長進步,同時還應加深學生的音樂美感,提升其音樂修養,從而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和興趣。具體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做到:

1.開設音樂選修和欣賞課,課程方向為音樂思考和感悟,來提高學生對各種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2.充分發揮現有教學系統的優勢,舉辦年級、班、系部、學校之間的音樂類各種比賽和演出,讓學生在藝術環境中熏陶,同時通過集體比賽讓學生自助成為幫扶。

3.讓學生做主發揮主觀能動性,音樂老師作為引導者,在各類活動中讓學生自己出來承擔作為活動的次級主導者。

(五)用音樂藝術主動培養和引導學生人生觀、價值觀。

幼師學生的年齡大多為14~19歲,屬于人生觀、價值觀等成長的重要時期,在特定的純女性環境中要特別正確引導。這一時期可以讓學生多學習和欣賞一些具有積極向上的、有內涵的、激勵人性的藝術性作品,可以在潛移默化以后讓他們把這些正常的價值觀、人生觀傳遞給身邊人甚至是幼兒。

三,結束語

幼師音樂教學是幼兒師范專業中重點課程之一,“扎實的唱功,合理的傳授”是幼兒師范類學生必須掌握的技能之一。幼師承擔著幼兒教育第一步的重擔,是啟蒙教育階段最重要的開始,關乎素質教育的初始階段是否達標。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培養出來的幼師是否合格對于一個國家的音樂教育起著決定性作用,我國幼兒師范教育中還存在著很多急待解決的問題:幼師教學目標與內容的嚴重偏差;缺乏統一綱領性文件,傳授模式和教學方法的陳舊學生沒有積極性和自主學習的愿望等,只有轉變教育觀念,做好音樂教育教學工作,才能對我們下一代幼兒教育事業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張曉琳.關于幼師音樂教學模式的探討[J].音樂時空,2014,(3).

[2]盧晶鑫幼師鋼琴教學現狀調查與改革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

[3]劉爽.幼師生音樂學習困難成因及對策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5.

[4]蔣艷琦.幼師聲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