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服務范文10篇

時間:2024-03-11 16:35:4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社會服務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社會服務

“十項”社會服務承諾

“十項”社會服務承諾

1、辦公場所整潔,向車戶提供茶水、座位,工作人員著裝規范、儀表端正、服務熱情、態度和藹。

2、使用文明用語,持證上崗,掛牌服務,按章辦事。

3、實行“五公開一監督”。即法律依據公開,辦事程序公開,收費標準公開,工作人員身份公開,舉報電話公開,實行廣泛的群眾監督。

4、堅持原則、秉公辦事、遵紀守法、禮貌待人、文明收費、準確及時。

5、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車戶服務思想,想車戶所想,急車戶所急,辦車戶所需。

查看全文

殘聯社會服務發展安排

2011年是“十二五”的開局之年,處在新時期、新階段,殘疾人事業面臨許多新情況、新任務。我們將以學習貫徹五中全會精神為契機,緊緊抓住加快推進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和服務體系建設這個中心,圍繞“整體上水平,全面樹形象”的目標,在抓好市委、市政府交辦中心工作及上級殘聯部署各項常規工作的同時,抓好“四項工作”,強化“四項措施”。

四項工作:

(一)著力搭建殘疾人保障平臺,做好“三個納入”,擴大殘疾人社會保障覆蓋面

一是以實施貧困殘疾人重點保障和特殊扶助政策為重點,把符合條件的低保重度殘疾人納入常補對象。對全市1730名低保重度殘疾人定期發放生活補貼;二是以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保障為目標,落實補助政策,把760名城鎮殘疾人(其中重度殘疾人232人)和11550余名農村殘疾人分別納入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在此基礎上,持證殘疾人在市人民醫院、中醫院、四0五醫院等二級醫院住院就醫時,對普通檢查費、一般治療處置費、三項常規檢驗費等部分項目給予減免優惠,切實減輕殘疾人醫療負擔。三是以實現殘疾人人人享有住房保障為目標,在212戶殘疾人已經享受危房改造或新建住房的基礎上,把符合條件、迫切需要改造的危房戶納入危房改造計劃,明年將對15戶殘疾人危房戶進行改造。

(二)著力搭建殘疾人社會服務平臺,做好“四個加大”,擴大殘疾人社會服務覆蓋面

一是加大康復服務力度。進一步提升中醫院、骨科醫院、市第二人民醫院等3處市級康復指導站建設水平,鞏固加強12處鎮街康復指導站,新建30個村級康復服務站,使有康復需求的殘疾人全部得到及時有效康復。實施康復進家庭活動,年內對100戶有需求的殘疾人家庭提供必要的康復器具,使其得到有效康復。

查看全文

社會服務反哺教育教學分析

1地方高職院校社會服務反哺教育教學的概念及關系

1.1地方高職院校社會服務反哺教育教學的概念。反哺,是一個仿生概念。本文借用“反哺”這一概念,用于表明在長期接受教育教學的“哺育”之后,地方高職院校的社會服務得到了“成長”,需要考慮如何回饋教育教學。社會服務反哺教育教學是指地方高職院校在社會服務過程中利用所取得的社會服務成果,促進教育教學發展,實現院校人才培養水平提升的過程。社會服務反哺教育教學,是當前地方高職院校在社會服務背景下產生的一個課題,是對地方高職院校社會服務和人才培養二者之間關系的一種概括。地方高職院校社會服務作為重要的育人途徑之一,不僅有助于院校師資隊伍建設和教師教育教學水平提升,還能促進學生實踐技能和職業素質的培養。1.2地方高職院校社會服務與教育教學的關系。地方高職院校社會服務與教育教學兩者之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關系。通過開展社會服務實,教師的職業素質、專業水平、和教育教學方法、技能都能在實踐中得到積極促進和有效提升,從而有利于專業課程教學資源的開發和教材資源的建設。同時,師生共同參與社會服務,能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實踐學習機會,促進學生實踐能力、操作技能、職業素養、服務意識和社會責任感的提升。由此可見,社會服務與教育教學兩者之間的良性互動和協調發展對于地方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水平的提升和院校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地方高職院校社會服務反哺教育教學的功能與意義

2.1能為高職教育發展注入新鮮的活力,發展其核心競爭力。地方高職院校的發展不能獨立于所在區域的生態系統之外,必然需要通過與政府、行業、企業和社區等多元主體建立和優化多種合作關系與服務平臺,依靠院校自身的理念創新、內涵提升及資源整合,主動尋求外界支持。以開放的精神,處理好“走出去”與“請進來”之間的結合與平衡,一方面,要主動走出校園,走向企業和社會,去了解當下及未來地方社會發展中的真正需求和潛在需求;另一方面,要通過“請進來”的方式,向社會開放,向精英開放,把社會各界精英和大師請進校園,吸引和留住大師,向精英和大師“借力”。在正和博弈中共同推進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創新、合作發展。提升社會服務能力和水平,以優質高效的社會服務反哺教育教學及專業發展,形成良好互動與良性循環,不斷為高職教育發展注入新鮮的活力,提升高職院校核心競爭力及可持續發展能力。2.2能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智力支持,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地方高職院校以直接為地方社會經濟發展服務、為產業部門培養各類勞動力為辦學宗旨,與地方普通高校相比,其服務地方社會經濟發展的功能更為突出。地方高職院校通過構建全方位社會服務體系,為地方社會經濟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如為區域、行業、企業提供技術應用型和高技能型人才的培訓與培養,提供技術創新、技術推廣和技術服務,實施先進文化的引領、傳播和輻射,使地方高職院校成為區域技術技能培訓中心、新技術研發推廣中心、區域創新驅動發展中心,從而推動區域經濟、社會、文化的可持續發展。2.3能為高職院校拓寬發展空間,促進師生共同發展。社會的需求是放高職院校開展社會服務的風向標和培養人才的重要參考。地方高職院校的創新發展離不開社會、行業、企業的外部支持。通過構建全方位系統化社會服務體系,為師生營造一個指向明確、相對寬松的專業發展環境,構筑一種對外有助于促進地方社會經濟發展與對內有利于推動教學、育人、科研協同發展的互動關系,使師生通過社會服務實現課堂教學向實踐能力培養的轉換,并將在社會服務中所取得的實踐經驗、技術成果、職業精神引入課堂教學和育人過程,為教師提升教育教學水平和推進專業發展、為學生提升實踐能力和操作技能提供了條件,兩者之間的密切互動與良性循環又能形成合力,有效助推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為地方高職院校拓寬發展空間,促進師生共同發展。

3地方高職院校社會服務反哺教育教學對策分析

3.1創新體制機制,激發服務動力。(1)創新地方高職院校社會服務反哺教育教學的機制體制,制定社會服務與教育教學互相促進的配套政策,建立一套能有效激發教師主動開展社會服務的動力機制,促使教師不斷提升自身從事社會服務的主觀能動性,自覺自愿自發地積極投身社會服務實踐。積極探索建立政府、院校、行業、企業及社區五位一體各方協同創新社會服務發展工作的體制機制,建立社會服務平臺建設的經費投入機制,制定社會服務的方針、政策、規劃和管理和保障制度,促進地方高職院校社會服務功能發揮與效益最大化。(2)探索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三位一體共同發展的促進機制。利用職稱評價制度作為高職院校專業技術人才管理基本制度的作用,發揮其對教師工作取向和教學責任的重要影響,科學、合理設置教學、科研、社會服務成果等各項要素在職稱評審中的權重,探索通過建立通過常態化的促進機制,鼓勵教師積極主動開展將社會服務成果運用于教育教學改革和創新的實踐,提升人才培養質量。(3)培育社會服務和教育教學雙創新團隊,建設一支社會服務與教學相互促進的雙師型教師隊伍。打造特色優質服務品牌,以教研科研經驗涵養專業發展。鼓勵跨學科組建項目研究與社會服務團隊,通過集訓、研討、年度檢查、項目研究等多種形式,聯合攻關鍛煉隊伍,助推團隊建設與成長。凝練團隊研究主方向,以特色科研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在行業企業中爭取有為有位;以教研科研成績反哺教學涵養專業發展。切實把地方高職院校的社會服務成果轉化為教育教學改革與質量提升的需要,將社會服務成果和社會服務活動引入教育教學實踐中。3.2構建服務體系,提供服務平臺。(1)充分利用地方高職院校的人才優勢和技術資源,對接地方產業行業,建立產業學院、專業性公司、應用技術研究所、校企合作基地及創業孵化基地等服務平臺,成立專門的地方合作與社會服務部門,安排專職工作人員,做好服務社會服務的各項工作。(2)以開放的精神,處理好服務校內與走向校外之間的平衡。一方面要以“眼睛向內、學校第一”的原則,把社會精英和各界大師請進校園,向精英和大師“借力”,服務好學校內部發展;另一方面,要主動走出校園,走向企業和社會,去了解當下及未來地方社會發展中的真正需求和潛在需求,最大限度地激發社會服務潛能。(3)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培訓和相關職業技能的鑒定,搭建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人才支撐的培訓平臺和其他服務平臺等。地方高職院校應根據所處區域社會經濟特點、行業特點和產業特點,認準地方社會的現實需求,結合學校自身已有資源,在實踐中積極探索與區域社會經濟特點相適應的發展模式,多方協同,共建共享,形成多元化的社會服務模式,切實提升地方高職院校社會服務水平和社會服務反哺教科研水平。3.3優化教育資源,增強服務活力。(1)主動對接地方主導產業和支柱產業,增強社會服務活力。通過專業結構的優化、課程內容的更新、設施設備的升級換代,引導并促進教師關注產業發展,緊跟專業前沿,拓寬服務領域,增強服務活力,在實打實主動服務和硬碰硬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從社會服務的實踐中吸納創新因子和養分,通過助力政府、行業、企業、社區創新發展,激發自身辦學活力,實現升級轉型。(2)推進校本研究,提高科研成果運用轉化成功率。建立“問題導向-課題攻關-質量評估-績效互換”的校本工作研究長效機制,以校本研究推進“立地式”研究與地方服務工作;借助學術研討以及網站、微信、微博等多種媒體,推介教師的科研成果,促進成果轉化。積極開展社會服務載體創新實踐活動。通過創辦各類實踐班和實驗班、“雙元制”班,如“農場主創新”班、“農業領軍人才”班等,滿足個性化學習需求;進行社會服務營銷模式創新,建立在技術創新、思維創意和現代網絡營銷模式之上,探索稀貴農業的產業模式;進行創業模式創新,通過校內跨專業聯合,開展“企業、人才復制創業研究”,復制出一批企業“團隊群落”和創業學生。(3)加強地方高職院校社會服務成果的教育教學轉化。地方高職院校科研管理部門和教學管理部門聯合開展社會服務成果的教育教學轉化督促與服務工作。組織力量,定期整理社會服務專門檔案,對社會服務成果進行整理和歸類,根據教育教學的實際需要,提取相關內容為教研教學服務,推動創新創業人才培養。

查看全文

社會服務型職教校園文化構建探析

摘要:本文立足福建省涉農職業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特點,從新時代職教校園文化構建目標、茶文化融入校園文化構建的意義、社會服務型職教校園文化構建需求分析及校園茶文化構建路徑、保障條件等進行闡述,以實現在社會服務型職教校園茶文化構建中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職教特色人才培養,服務地方經濟發展與鄉村振興,服務“一帶一路”文化傳播等作出貢獻。

關鍵詞:職業教育;校園;茶文化;構建;社會服務

2021年《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出臺,強調要增強職業教育作為類型教育的特色。高質量的現代職業教育要讓學生習得技能,其校園文化要哺育學生的全面可持續發展。建設社會服務型職教校園文化,將更新職教校園文化建設理念,強化文化育人意識,拓寬職教社會服務渠道。福建作為茶葉大省,茶業經濟、茶文化都有長足發展,福建涉農類職業院校構建校園茶文化品牌,有著深厚的地方文化資源支撐,培養的人才將更能滿足區域與地方發展需求。

1新時代職教校園文化構建目標

1.1助力職教“大思政”工作格局建設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增強文化自信,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堅守中華文化立場,提煉展示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深化文明交流互鑒,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職教校園文化構建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育人為中心,以先進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和環境文化為載體[1],充分彰顯主流精神,以多元化、多樣態的方式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2]。

查看全文

日本農業公共管理與社會服務思索

眾所周知,日本是經濟高度發達的現代化工業國家,但其在工業化發展過程中一刻也沒有放松農業,并從加強對農業的公共管理和社會服務等多方面扶持農業發展,取得很好效果。筆者隨中共中央組織部、農業部“中國中青年領導干部赴日本農業現代化與城鄉發展一體化專題培訓班”進行實地學習考察,粗略了解了日本農業的概況和特點,初步感受了日本農業農村發展的成果,盡管日本與中國國體不同,社會制度不同,經濟發展水平不同,但其通過加強公共管理和社會服務促進農業現代化的做法值得中國學習、研究和借鑒。

一、一體化管理的政府架構實施科學有效的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的重要目的是向社會提供公共產品,促進整個經濟社會的持續健康發展。農業公共管理是提供農業公共產品的重要手段。盡管很多社會組織(包括公共企業)參與公共管理,提供公共產品或準公共產品,但無疑,政府機構是實施公共管理、提供公共產品最重要最核心的組織。日本政府對此有深刻理解和成功經驗,突出表現在政府架構設計充分體現職能有機統一的大部門體制,為實施科學有效的公共管理提供了組織保障。日本是實行地方自治的國家,政府機構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包括都道府縣和市町村兩個層次,他們都是自治體,盡管存在很多業務聯系,但沒有上下級關系。中央政府設農林水產省(內閣12省之一),是主管日本全國農林水產業的振興、食品的穩定供給、國土與自然環境的保護,以及農村、山村、漁村社區的發展等諸多事務的一個綜合性政府機構。農林水產省設置1個大臣官房(辦公廳)、6個“內局”(內設機構)和2個“外局”(直屬機構,包括林野廳、水產廳),定員約5000人左右。此外,農林水產省在各地有各種派出機構(定員約20000多人),如地方(地區)農政局,是農林水產省按農業地域劃分設置了東北、關東、北陸、東海、近畿、中國四國、九州7個地區農政局,地區農政局下設農政事務所(北海道農政事務所由農林水產省直接派出),日本全國有38個農政事務所。在地方層面,日本各都道府縣均設有主管農業的政府機構———農政部,農政部下也有若干個派出的獨立行政法人性質的科研、教育、推廣和技術執法機構。由此可以看出,日本農業政府機構是一個比較龐大的體系,但各層面、各機構間分工協作配合良好,保證了公共管理的有效實施和公共產品的有效提供,為日本現代農業發展和新村建設提供了堅實的組織保障。

二、專業化服務的社會組織提供健全完善的社會服務

日本農戶每戶耕地面積不足1.2hm2,屬于典型的人多地少國家,提高農戶經營組織化程度和社會化服務水平是其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根本出路。為適應這一要求,日本于1947年出臺了《農業協同組合法》(簡稱《農協法》),隨后還陸續制定了12項附屬法令,這些法規制度保障了日本農協組織的健康發展。根據日本法令,農業協同組合(農協)是進行農業生產的農民,為了共同進行產品的銷售、農需物資的采購、機械或設施的使用、存款的接收及貸款等,通過個人出資參股而設立,并作為會員進行運營的組織。日本農協組織由全國農業協同組合中央會(JA全中)、都道府縣農業協同組合中央會(JA中央會)和市町村基層農業協同組合(綜合JA)三級網絡組成,日本各級政府對不同層次農協都有扶持補貼政策。日本農協的業務主要有6項:務農指導、金融信用、產品銷售、農資采購、共同利用(設施)和互助共濟(保險)。經過戰后幾十年發展,日本農協組織體系非常健全,幾乎100%的農戶都是農協會員(組合員)。值得一提的是,農協設有“營農指導機構”,聘用營農指導員(全日本約16000人),走村串戶,提供信息,幫助農民制定增收計劃,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手把手地解決生產中遇到的問題。同時,農協營農指導員還配合政府農政事務所或農業改良普及中心的普及指導員(全日本約8000多人)共同開展農業技術推廣普及工作。日本農協是受農林水產省監督的社會組織,依據法令獨立開展業務,其理事會和監事由農戶會員選舉產生,日本農協的運行充分體現“自愿、平等、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通過綜合農協和專業農協兩類社會組織提供高水平、廣覆蓋的社會化、專業化的服務,為農戶的生產生活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務,為開展健全完善的社會服務奠定了體系基礎,極大地促進了日本農業現代化和城鄉發展一體化。

三、對中國改善農業公共管理和社會服務的啟示

查看全文

殘疾人社會服務調研匯報

2012年4月,市殘聯組成多個調研組對全市殘疾人發展情況進行了調研。由我帶領的調研組到市北區和膠南市就殘疾人服務社會體系建設情況進行了調研。調研過程中,我們察看了相關服務機構,召開了由殘疾人代表、殘工委成員單位代表、特殊教育機構代表、福利企業代表和基層殘疾人工作者代表等多個層面的座談會,傾聽了大家對殘疾人社會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和建議,走訪慰問了殘疾人貧困家庭,實地了解了殘疾人生活和工作情況。

調研中,大家發現,在改革開放30年成果滋養下,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和社會各界的支持下,經過各級殘聯的不懈努力,殘疾人社會服務體系已初具雛形,殘疾人康復、教育、就業、扶貧、社會保障、維權、文化體育、無障礙環境建設等服務全面拓展,殘疾人得到了社會服務越來越多,越來越好,廣大殘疾人能夠較充分的享受改革和發展成果,對當前的生活比較滿意。但是,調研中也發現了殘疾人社會服務體系建設中一些突出的問題,需要采取有力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一、調研中發現的主要問題

1.對建立殘疾人社會服務體系工作重視不夠,認識不清

建立殘疾人社會服務體系事關殘聯和殘疾人工作大局。但就目前情況來看,各級殘聯仍未做好加快推進殘疾人社會服務體系建設的思想準備,思想認識不清,重視程度不夠。主要表現在:一是重視不夠,未把殘疾人社會服務體系建設工作擺上殘聯和殘疾人工作的重中之重,工作重心仍放在日常工作上,沒有對服務體系建設進行深入調研和思考,更缺乏科學合理的服務體系建設規劃和指導意見。二是認識不清,尤其是對服務體系的概念、內容、體系、方式方法等存在模糊認識,對服務體系的認識普遍停留在當前殘疾人工作上和給予殘疾人物質幫助上。殘疾人社會服務體系不僅僅包括物質性服務,還包括精神性服務和環境性服務;不僅包括基本的生存服務,還包括發展性服務和享受性服務;不僅包括公益性服務,還包括義務性服務和經營性服務。在這方面的認識上還有一定的局限性。三是對構建服務體系的方式方法探討不夠。構建殘疾人社會服務體系,不僅是殘聯要辦的事,而且是全社會都要共同做好的事。目前各級殘聯雖然認識到這是一項社會化工作,但是如何走社會化道路,明顯思路不清,方法不足。

2.農村殘疾人社會服務體系明顯落后

查看全文

農村社會服務發展報告

按照大學的安排,20年月。作為青年志愿者服務隊的一名成員,跟隨服務隊在村進行了為期一個星期的社會實踐活動。這段社會實踐期間,無處不感到鄉親們熱情樸實和村里孩子們天真好學。而最讓我感動和欽佩的還是村領導班子兢兢業業的實干精神。

首先是了解我們志愿村的大概情況.我們先是與村支書的一次聊天,了解到這滿村上下房前屋后,見縫插針栽的可不是一般的樹,那可是咱老百姓的一片不大不小的搖錢樹埃原來早在前幾年村委一班人就商量著要為老百姓栽一些經濟效益高的果樹,于是他們買來了幾千株柿子樹苗。現在,村里共有5000多棵現在掛果的柿子樹,平均一棵柿子樹一年就可創利200多元呢!

這些果樹有村里統一采摘,統一銷售,售后的收入根據各家住房周圍的樹木比例分配到各家各戶,僅此一項就給老百姓增收不少。說到這些周支書的眼睛里漾出了陣陣喜悅,說到這田間的農作物,他更是激動不已,喜的合不攏嘴了。前年,村委一班人出馬,給村民們聯系了為南韓一家公司育種的活計。現在全村的育種田已經達到100多畝,而農民的收入更是因此而上了一個新臺階。

村領導管理有方,不僅表現在經濟發展上,其他的方面也是從來都沒有放松過。先說這個村里的治安,村委一班人早就制定了一套村規民約,凡是有違反者,都要照章處罰。村民們都覺得鄰里鄉親吵吵鬧鬧,丟人不說還要受處罰,還得耽誤精力,實在不合算。所以,這個村現在可以說是安寧無事,聽村里一位老大爺說,村里這幾年沒有發生過一件刑事案件,民事糾紛也很少,就連鄉親們之間小吵小鬧也很少聽說。村里對基礎設施的建設也是毫不含糊,就說村里這十幾條平坦的大街吧,周支書說,以前村里是一片片的坑洼地,一到下雨天啊,這街上就成了大水塘。19年開始,村里決定在全村修十幾條主要街道,以方便村民。以后無論多大的雨都能保證排水暢通了。村里還十分重視教育的發展,投資三十多萬元建起了高標準的幼兒園和小學。小學校長介紹說,全村學齡期孩子沒有一個輟學或退學的。

還記得剛來村里的時候,就跟一個同學討論這樣一個問題:農村要發展,依靠什么?其實說到發展,無論是個人還是社會,首先科學文化不能少。可是要讓一個文化水平參差不齊的農村發展起來,沒有一個過硬的領導班子是如何也辦不到的,說到底還是得靠村里領導的管理才行。試想一下,沒有村委班子的跑前跑后,怎么會有蔬菜育種田的出現,假如沒有村委的狠抓治安,村里秩序亂作一團,穩定尚且辦不到,經濟發展有何從談起?周家村能有今天這種秩序井然,經濟發展蒸蒸日上,村民安居樂業的喜氣景象,與村委的管理是直接相關的。

當然,勤勞能干的農家人,并未因為目前生活好了,就安于現狀。他們在積極尋找更好的致富路子。從支書自信的表情中,我們看到了希望,而且我國農村也都會象志愿村一樣,在黨的富民政策的指導下,在全村黨員干部的帶領下,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奔向幸福的明天的。

查看全文

論宗教社會服務理念

【編者按】我國各宗教自古就有扶危濟困、利益人群、服務社會的優良傳統。如佛教主張“莊嚴國土、利樂有情”,道教主張“齊同慈愛、濟世利人”,伊斯蘭教主張“兩世并重、兩世吉慶”,天主教、基督教主張“作光作鹽、榮主(神)益人”,等等。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各宗教發揚優良傳統,積極開展慈善公益事業,做出了令人矚目的成績。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宗教自養能力的日益增強,宗教在服務社會方面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只有進一步弘揚宗教社會服務的理念,準確把握宗教社會服務的特點和優勢,廣泛借鑒海內外的成功模式與經驗,不斷創新社會服務的形式與內容,才能充分發揮宗教的社會服務功能,從而在更深的層面和更廣的領域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不為自己求安樂但愿眾生得離苦

廈門南普陀寺慈善會常務副會長慧然

今天,中國經濟的發展,令世界矚目。然而仍然存在著因自然條件、災害、疾病、失業等原因形成的困難群體,雖然他們已經得到了政府有關部門的關懷,但還需要社會各界的關心,需要社會各團體或個人的幫助。佛教在這方面一直以來都發揮著積極的作用。為政府分憂,為民眾解難,堅持走服務社會,利益人群之路,把佛教“慈悲濟世,利樂眾生”的理念植入人心,融入生活,積極倡導“好事大家做,善行眾人修”。佛教團體對貧困、殘障、孤寡、災民等群體的關懷和救助,是其“愛國愛教”精神的充分體現和生動展示。

佛教修行的目的,在于成佛;成佛的目的,又在于利益眾生。如《華嚴經》說:“一切眾生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花果,何以故,若諸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因此,大乘佛教中,大力提倡“饒益有情”、“為利有情愿成佛”的菩薩行愿,主張“莊嚴國土,利樂有情”,在服務社會、利益眾生的同時,圓滿成就佛果。換言之,利益眾生,既是佛教修行實踐的旨趣,又是開展社會服務事業的根本理念。

從上述理念出發,廣大的佛教信徒,在海內外許多地方開設了如孤兒院、安老院、福利院、義診醫院等社會福利慈善機構,積極地投入到社會服務工作中,廣泛開展了救災濟困、撫孤助殘、幫老助學等社會慈善公益活動,以實際行動展現了佛教利益眾生的社會服務理念。如福建廈門南普陀寺專門成立了廈門南普陀寺慈善會,把災難救助、希望工程、義診施藥和扶貧濟困、幫助弱勢群體以及印經弘法,倡導佛教“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作為日常生活的本份事,十年如一日地投身于社會服務事業中。他們開展的慈善活動,如同“尋聲救苦”的觀世音菩薩,哪里有困苦,哪里有災情,哪里就有他們服務的身影。南普陀寺慈善會創辦十年來,在福建、安徽、湖南、湖北、廣西、河南、江西、江蘇、四川、黑龍江、貴州、云南、西藏、內蒙古等地開展了多方面的救助活動,真實地體現了“不為自己求安樂,但愿眾生得離苦”的大乘菩薩精神。

查看全文

高職院校商務英語專業社會服務研究

摘要:近些年來,國內外商務往來日益頻繁,政治、科技、教育、經濟一體化模式已然形成,在現今社會,國家和企業都亟需一批能力較強、素質較高的人才進行商貿溝通和社會服務。作為教育陣地之一的高職院校承載了人才培養重任。對于商貿交流而言,商務英語是基本的交流語言之一,對此,本文以高職院校的商務英語專業為例,探討了其社會服務能力的創新培養方式和途徑。

關鍵詞:高職院校;商務英語專業;社會服務;創新

所謂社會服務,就是指高職院校學生為社會服務的一個過程,加強商務英語能力的培養可以提高社會服務能力,同時社會服務能力又能夠有效地促進商務英語能力的提升[1]。為了發揮兩者最大化的價值,本文首先概述了高職商務英語專業社會服務的現狀,并針對性地研究了其創新途徑,力求有效地實現社會服務職能,發揮其最大優勢和作用。

1社會服務概述

社會服務過程,主要是指社會角色得以實現,社會功能得以發揮的一種過程。目前常提到的社會服務主要是指三方面內容,分別為提供給社會經濟發展以創新的服務和技術、為行業和企業培養高素質、高能力的人才、為新農村建設提供先進的文化,并輻射周邊區域[2]。對于高職院校來說,廣義上是為了社會發展而產生的一系列服務性、具體化的活動,包括高職院校的社會服務活動、人才培養過程以及科學研究成果等。根據多年的發展經驗總結高職院校社會服務的特點,主要有雙向性、差異性、計劃性以及針對性。雙向性是指校企之間的合作為雙向互動,計劃性是指培養過程要依照一定教學、教育計劃進行,針對性和差異性是指對學生的培養會因為存在差異性所以需要進行差異性培養和針對性培養。作為一種雙向性的活動,社會服務依賴于高職院校的培訓,同樣,高職院校若想發展也需要進行社會服務。要想提高社會服務能力高職院校就必須創建優質的教學團隊,調整教學理念、提高教學質量,只有做好社會服務能力的培養才能最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社會服務能力,同時對高職院校的規模、影響力的外延意義重大。

2目前高職學校的商務英語專業的社會服務發展不足

查看全文

繼續教育社會服務能力的提升

摘要:高職院校繼續教育社會服務能力的提升既是中國教育現代化建設的需要,也是服務全民終身學習、建設學習型社會的需要。高職院校繼續教育社會服務工作中存在社會服務供給不足、服務質量不高的問題。對繼續教育的定位存在偏差、管理機制缺乏活力、社會服務的方法途徑有限是制約高職院校繼續教育社會服務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要提升繼續教育社會服務能力,高職院校需要通過科學合理的定位,明確社會服務的方向;通過完善機制建設,保障社會服務的功效;通過優化課程教學,拓展社會服務途徑。

關鍵詞:高職院校;繼續教育;社會服務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加速演進,全球人力和智力資源正處于大發展、大變革和大調整時期,社會的現代化進程勢不可當。社會現代化呼喚教育現代化。中共中央、國務院2019年2月出臺的《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提出“到2035年總體實現教育現代化,邁入教育強國行列,推動我國成為學國、人力資源強國和人才強國”的目標,把建成服務全民的終身學習體系作為面向教育現代化的十大戰略任務之一,明確提出要強化職業學校和高等學校的繼續教育社會培訓服務功能,開展多類型多形式的職工繼續教育。2019年12月,國務院印發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提出:“沒有職業教育現代化就沒有教育現代化,強調落實職業院校實施學歷教育與培訓并舉的法定職責,按照育訓結合、長短結合、內外結合的要求,面向在校學生和全體社會成員開展職業培訓。”2019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方案(2019—2021)》(國辦發〔2019〕24號)提出的目標任務是“2019—2021年持續開展職業能力提升行動,提高培訓針對性實效性,全面提升勞動者職業技能水平和就業創業能力”,強調對職工等重點群體開展有針對性的職業技能培訓,同時支持職業院校開展補貼性培訓,擴大面向職工、就業重點群體和貧困勞動力的培訓規模。相關政策文件都高度重視高職院校的繼續教育社會服務工作,不僅從教育現代化的高度將高職院校的繼續教育納入服務全民的終身學習體系,還為高職院校的繼續教育指出了服務社會的實施路徑。因此,研究分析高職院校繼續教育社會服務工作的現狀,探尋高職院校繼續教育社會服務能力的提升路徑,對實現職業教育的現代化乃至教育的現代化都很有意義。

1高職院校繼續教育社會服務工作存在的問題

繼續教育是面向學校教育之后所有社會成員的教育活動,特別是成人教育活動,是終身學習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繼續教育的興起和發展不僅符合終身學習理念和構建學習型社會的需求,也是適應當前社會經濟轉型升級的需要。當前,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等技術的快速發展對就業產生重大影響,我國三大產業就業人口比重發生明顯變化,第一、二產業的就業人口比重逐漸下降,而第三產業的就業人口比重逐漸上升。根據麥肯錫的預測,中國到2030年預計約有1億人需重新就業,需要通過繼續教育掌握新的就業技能。[1]目前,繼續教育已成為高職院校實現社會服務功能的重要途徑。高職院校通過繼續教育的形式培養高素質、高技能人才,促進了社會的發展,但高職院校繼續教育社會服務工作起步晚、發展慢,也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2]1)社會服務供給不足。高職院校繼續教育目前主要包括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兩大類,學歷教育相對于本科院校缺乏競爭優勢,但在非學歷教育方面可以大有作為,如技能培訓、考證培訓、大學生創業培訓、政府培訓、企業員工培訓、失業人員培訓、大學生再就業培訓和師資培訓等。現實中,多數高職院校并沒有對繼續教育工作給予足夠的重視,這主要體現在繼續教育學院的建制和人員資金安排上。從事繼續教育的專職教師很少,專職管理人員一般也只有幾個。管理人員多是學院的教師,而培訓項目的設計開發需要了解社會需求,符合市場運行規律,這對長期在校園里工作的教師而言是個不小的挑戰。與全日制學校教育不同,繼續教育具有學員身份社會化、學習時間業余化、學員來源分散化的特點。在管理頭緒繁多的項目時,管理人員需要協調校內外不同的資源以滿足不同領域學員的不同需求,常常也會有些力不從心。從事繼續教育的培訓老師多從學校二級學院和社會聘請,一般都需要在完成自身本職工作的前提下才能參與培訓工作,很難全身心投入繼續教育工作。諸多因素的限制使得高職院校繼續教育能提供的社會服務還比較有限。2)社會服務質量不高。隨著技術、工藝的不斷推陳出新,企業對員工的知識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傳統的師帶徒形式已經不能滿足現代企業發展的需要,對員工進行繼續教育和技能培訓成為企業發展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為避免被社會淘汰,企業員工也需要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技能。目前,雖然高職院校教育教學改革持續開展,校企合作深入推進,但不能否認的是高職院校對企業的新技術、新設備的了解相對滯后,對企業、社會的培訓需求把握不當等情況仍然存在。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質量標準不明確、質量控制不嚴格、質量評估不規范等現象也不同程度地存在。這些因素導致高職院校繼續教育社會服務質量不高,降低了社會、企業對高職院校繼續教育社會服務能力的認可度。

2高職院校繼續教育社會服務能力提升的制約因素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