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產業范文10篇
時間:2024-03-04 08:49:1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葡萄產業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葡萄產業基本情況思考
近年來,在扶貧開發項目帶動下,葡萄產業規模穩步擴大,管理水平及經濟效益不斷提高,鄉現已發展成為全縣重要的葡萄生產基地,被譽為“葡萄之鄉”
一、葡萄產業發展基本情況
鄉葡萄種植已有幾十年歷史,水晶葡萄試種成功后,全鄉葡萄栽培面積迅速擴大,形成“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發展、產業化提升”的格局。主要有五個特點:一是種植區域化。全鄉葡萄種植面積共計8120畝,其中6317畝已掛果,2008年葡萄產量7503噸,實現產值達1650萬元。主要分布在兩大區域:一是以鄉新聯村為主輻射周邊水晶葡萄栽培區,主要包括馬坡、楊家坡、新寨等村寨,栽培面積1500畝。二是以前進村為主輻射周邊葡萄栽培區,主要包括大坪、新街、羊勇關等村寨,栽培面積2015畝。三是以王家寨村為主輻射周邊栽培區,主要包括王家寨、屯上、拉峨等村寨,栽培面積達1100畝。三是以高屯村為主輻射周邊葡萄栽培區,主要包括高屯、巖寨、排羊等村寨,栽培面積1085畝。全鄉現主要有水晶、玫瑰香、澤香、金手指等多個品種,其中水晶葡萄占85%以上,能夠較好地滿足市場不同消費層次、不同消費時間的需求。三是栽培良種化。經過多年發展,水晶、玫瑰香、澤香等優良品種成為鮮食葡萄的主要品種且被越來越多的群眾引種。全鄉葡萄品種結構從鮮食到釀造,從大粒到無核,從早熟、中熟到晚熟品種,良種率均達到80%以上。盛產的水晶、澤香、玫瑰香等品種多次在縣葡萄節獲獎,使葡萄聲名遠揚。鄉多數村寨都建立了葡萄生產基地,企業與農戶之間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建立起穩定的產銷關系。在鮮食葡萄產業化發展方面,如鄉成立了葡萄協會,葡萄銷售由協會全權負責運作,統一設計包裝、統一管理,形成生產、銷售“一條龍”服務的產業化格局。五是產品標準化。為提高葡萄的市場競爭力,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加大科技投入和新品種、新技術引進力度,積極實施標準化生產,葡萄產業的整體素質和產品質量迅速提高,較好地推動了葡萄產業由粗放型向效益型、標準化生產轉變。
二、葡萄產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盡管近年來鄉葡萄產業發展成效顯著,但與外地葡萄相比,存在明顯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葡萄品牌影響力不夠強。新聯村馬坡、前進村大坪葡萄是鄉葡萄產業的“拳頭”產品,在縣具有較高影響力,但省外地區知名度不高,與新疆吐魯番葡萄相比差距很大。特別是受儲存、運輸等環節制約,葡萄銷售半徑較窄,外地消費者尤其是省外消費者對其認知度較低。近年來鄉葡萄雖然在新聞媒體上報道頻率不斷增多,但一直沒有在省州電視臺及報刊等高層媒體進行系統強勢宣傳,導致葡萄尚未在全州、全省范圍內形成較強的影響力。二是葡萄關聯產業發展緩慢。種植葡萄、釀制葡萄酒、品味葡萄酒是一門高雅的藝術,能夠帶動文化、旅游等相關產業系統發展。鄉本身就具有濃郁的文化品位、優美的自然風光和民族風情,是鄉集中力量重點打造的綜合旅游度假區,但目前葡萄文化旅游還尚未起步,代表葡萄及相關產業發展的葡萄文化至今沒有突破頸瓶,獨特的葡萄酒文化及相關產業發展更是無從談起。
三、加快葡萄產業發展的建議
酒葡萄及葡萄酒產業發展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現代農業為主攻方向,以工業化理念謀化農業,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目標,采用“公司+基地+農戶”生產經營方式,著力加強酒葡萄基地和釀酒葡萄企業建設,使傳統農業結構得以改善,農業生產效益得以提高。
(二)基本原則
1.集中連片、規模發展原則:集中連片發展,形成規模,形成基地,形成特色經濟帶。
2.企業與基地匹配原則:葡萄酒釀造企業建設數量要與酒葡萄基地建設規模相匹配。
葡萄加工產業改進措施
摘要:集安葡萄種植業發展較快,可是葡萄加工業相對滯后,怎么樣發展集安的葡萄加工業業是亟待解決重要課題,發展集安葡萄加工產業的措施及建議將對集安葡萄加工產業的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發展;葡萄;加工;建議
集安位于吉林省東南部,與朝鮮隔鴨綠江相望,是吉林省風速最低、積溫最高、無霜期最長的地區,素有“國家生態園、吉林小江南”之美譽,被中國果品流通協會命名為“中國山葡萄之鄉”,是亞洲最大的山葡萄生產基地,有著很好的葡萄資源,可是葡萄加工產業的發展速度相對滯后,怎樣發展好集安葡萄加工產業成了我們急需研究和探討的課題,為了做好這個課題,我深入企業和鄉鎮調研,現將發展集安葡萄加工產業的措施及建議報告如下:一、產業發展現狀1、葡萄種植現狀。集安葡萄種植業前幾年發展較快,從種植面積和產量上來看,近幾年進入了小幅度平穩增長階段;截至2009年末,總種植面積為18368畝。種植的主要品種是公釀一號、雙優、雙紅,其中公釀一號種植6589畝;雙優和雙紅占種植10388畝;左優紅和北冰紅兩個新品種種植面積是1391畝。全市總產量達22151噸,其中:公釀一號產量9878噸;雙優雙紅等品種合計產量為10980噸。2、葡萄加工現狀。集安現有葡萄加工企業共計14戶。企業資產總計16400萬元,職工人數總計是440人。
產品是葡萄原酒、葡萄飲料和葡萄酒,有12戶企業生產葡萄原酒,葡萄飲料和葡萄酒生產企業各有一戶。集安市葡萄加工企業的加工葡萄汁能力是29800噸;儲汁能力是31770噸;2009年加工葡萄汁10863噸。集安的葡萄加工業起步較早,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先后投資建設兩家加工企業。在1997年我國葡萄酒產業走出低谷以后,葡萄加工企業進入快速發展期。到2004年,加工企業發展到14戶,至2009年是處在相對平穩期,值得欣慰的是有二戶深加工企業進入葡萄加工行業之列。
二、葡萄加工產業優勢1、地理優勢。集安適合種植葡萄的土地有56085畝,現在種植的面積是18368畝,土地利用率是32。8%。集安地處北緯41度,年平均氣溫7。5℃,年≥10℃有效積溫1529。5℃,年降水量882mm,無霜期150天。氣候條件非常適宜生產優質山葡萄。2、品種優勢。集安葡萄規模和品質上都具有一定的優勢,是亞洲最大的山葡萄基地,品質上有著野生山葡萄含汁多、色澤好、酸度高的特點,特別是最新發現對人體有益成份白藜蘆醇含量是當今世界葡萄中最高的。3、品牌優勢。集安已被確定為亞洲最大的山葡萄基地;主產區青石鎮已被確定為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綠色山葡萄基地、農業部農產品綠色山葡萄標準化生產示范區。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葡萄加工產業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企業生產的產品問題。集安14戶企業中有十二戶企業的產品都是葡萄原酒,生產過程科技含量低、產品附加值低,嚴重缺乏終端產品。雖然產業規模有一定的比較優勢,但始終沒有打造出產品優勢和經濟優勢。2、種植中存在的問題。一是從葡萄品種上看,集安生產的公釀一號葡萄原酒不能用做中、高檔葡萄酒原料,雙優雙紅葡萄原酒因酸含量高的原因(平均酸度在1。4%以上,而全汁葡萄酒國家標準是酸度在0。7%左右),只能用做調色和調酸原料。左優紅和北冰紅葡萄是集安質量最優、市場前景最好的兩個新品種,但由于品種更新的成本較高,過渡期較長等原因,推廣速度緩慢,預計短期內難以形成規模并替代老品種。二是從葡萄質量上看,世界著名的葡萄產區,為了確保達到品質標準而采用限定產量的做法。著名的法國波爾多產區,葡萄畝產限定在500公斤以內。而集安的葡萄畝產一般都在1000—1200公斤。從葡萄生產到收購都缺乏必要的質量控制和標準化指標。這種不科學的生產管護方法,影響了集安市葡萄酒工業的發展。
林業局推進葡萄產業動員大會講話
一、統一思想,認清形勢,充分認識加快推進我市葡萄產業發展的重大意義
近年來,我市堅持以富民強市為目標,以市場為導向,以產業化經營為手段,大力推進葡萄基地建設,積極引進葡萄酒企業,加快建設集葡萄種植采摘、葡萄酒釀造和葡萄酒莊園休閑度假于一體的葡萄產業集聚區,推動產業實現了較快發展。葡萄產業已經成為我市極具發展潛力的農業特色主導產業,對農業農村經濟乃至全市發展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加快推進葡萄產業發展是將我市地域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的必然選擇。我市加快發展葡萄產業具有以下幾方面的條件:首先,地域條件得天獨厚。地域是葡萄種植和葡萄酒釀造最先決的條件。我市具有國內乃至世界一流的葡萄種植基地,桑洋河谷特別是懷涿盆地位于北緯40°左右,不僅是國內十大葡萄產區中最佳的葡萄產區,而且是世界公認的最佳葡萄栽培帶,與法國的波爾多、美國的加州并稱世界葡萄種植三大黃金地帶。這里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降雨量少,特別有利于葡萄的生長;獨有的丘陵山地、砂質土壤利于葡萄養分儲存;氣候干燥、夏季涼爽,使得葡萄的病蟲害少、不易感染病菌,屬于典型的大陸性氣候,具備生產釀酒葡萄的基礎生態條件。這是其他任何地方無可比擬的優勢。其次,市場空間十分廣闊。葡萄及葡萄酒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從葡萄酒消費看,目前,國際上人均葡萄酒消費量為5.2升,而我國只有0.5升,不足十分之一。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識的增強,對葡萄酒的需求量快速上升。近來國內葡萄酒的消費量每年都以6—8%的速度遞增,據有關人士預測,到2015年我國葡萄酒人均消費量將接近1.5升,葡萄酒消費市場前景看好。從釀酒葡萄來看,全世界葡萄總產量的80%用于釀酒,20%用于鮮食、制干等;國內正好相反,葡萄總產量的75%用于鮮食,15%用于釀酒,10%用于制干等。釀酒葡萄發展前景巨大。同時,鮮食葡萄消費量也持續穩定增長,據專家預測,今后10—20年內,我國人均葡萄消費量將從目前的1.8公斤增加到3.6—4.0公斤,市場需求量將達到800—900萬噸。再次,發展基礎比較扎實。可以說,我市葡萄產業具備了良好的發展基礎。目前,我市葡萄種植面積已近30萬畝,葡萄加工企業發展到33家(在建14家),并且擁有中糧集團這樣的世界500強大型企業集團,有長城葡萄酒這樣的世界級知名品牌;我市葡萄種植歷史悠久,掌握了先進的種植技術,具備了良好的種植基礎;我們靠近京津這個巨大的消費市場,“中國懷來葡萄節”為葡萄產業發展搭建了很好的宣傳推介平臺,圍繞葡萄產業發展起來的采摘、酒莊休閑等服務業呈現上升態勢,這些都為我市葡萄產業進一步發展壯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加快推進葡萄產業發展是實現富民強市的有效途徑。葡萄產業市場關聯度高,帶動能力強,在促進我市農民增收,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著巨大作用。葡萄種植控制產量每畝年可達0.8噸左右,收入可達4000元,加工葡萄酒后可實現銷售收入1萬元。2008年,全市葡萄種植面積發展到29.7萬畝,產量達到24萬噸,銷售收入9億元。產業基地覆蓋7個縣區、70多個鄉鎮、8.6萬農戶、30多萬農村人口,戶均葡萄收入6600元。懷來、涿鹿兩縣重點村人均葡萄收入近萬元,主產區種植戶人均葡萄收入突破3000元,占到農民人均純收入的80%,成為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目前,全市葡萄年加工能力達到17萬噸,年產葡萄酒10.1萬噸,銷售收入13.88億元,年創產值25億元。僅懷來縣葡萄酒產業年創產值近20億元,對全縣財政收入的貢獻率達60%以上,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同時,葡萄產業還帶動了葡萄酒瓶、酒具、紙箱、木塞生產及運輸等相關企業快速發展。按照總體發展目標,到2013年,全市葡萄總面積達到100萬畝,總產量達到80萬噸,果農收入達到30億元,葡萄酒加工能力提高到70萬噸,葡萄酒加工業實現銷售收入100億元,農戶、企業和政府的收入將會成倍增長,成為既富民又強市的主導支柱產業。
(三)加快推進葡萄產業發展是提高我市產業競爭力的迫切要求。我市葡萄產業起步較早,但發展卻較為緩慢,目前還沒有做大做強做優,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種植規模偏小。全市有100多萬畝土地適宜種植葡萄,但目前種植面積卻不足三分之一;二是投入不足。葡萄種植周期長,前期投資較大(每畝前期投入3000多元,不包括人工費用),在沒有外部資金扶持的情況下,農民自己投資有難度;三是生產企業少。尤其是像長城葡萄酒有限公司這樣的大企業少,大部分企業只生產初級產品和半成品;四是企業、專業合作組織和農戶之間的利益聯結機制不健全。企業基本上采取直接面對個體農戶的收購模式,質量不保證、價格波動大,沒有形成誠信的相互制約關系;五是技術支撐不夠,科技力量不足,尤其是基層科技人員嚴重不足;六是市場銷售不穩定、產業效益不高、市場競爭力不夠強。我市葡萄產業發展的客觀條件已經具備,但各級各部門特別是領導同志們的主觀能動性還不夠,特別是當前,國內葡萄產業市場競爭異常激烈,各地都看到了葡萄產業巨大的發展空間,都在加速發展。寧夏、甘肅、天津等葡萄產區專門出臺了葡萄產業發展規劃,都在圍繞擴大種植基地、提升產業水平、打造知名品牌做文章。省內秦皇島市葡萄酒企業迅速發展到40多家,省外山東煙臺市葡萄酒企業已經發展到100多家,是國際葡萄與葡萄酒局(OIV)在中國唯一命名的國際葡萄與葡萄酒城。市場份額是一定的,誰擁有了知名品牌,率先把產業做大做強,誰就可以搶占發展的制高點,占據競爭的主動權;反之,就會陷入被動、受制于人,甚至被淘汰出局。在這樣的形勢下,各有關縣區和部門必須充分認識加快推進葡萄產業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按照市委“把劣勢變為優勢,把優勢發揮到極致”的要求,把葡萄產業放在產業結構調整重中之重的位置,強化工作舉措,全力推動落實,盡快做大做強。
二、突出重點,抓住關鍵,切實加快我市葡萄產業發展步伐
在鄉葡萄產業化座談會上的講話
突出特色規模發展
全力推進鄉葡萄產業化進程
各位領導,全鄉葡萄種植戶:
為推進我鄉葡萄產業化進程,經鄉黨委、政府同意,今天召開葡萄產業化座談會,會議主要議題是圍繞如何做大做強我鄉葡萄業,增加農民收入,為××××年擴大葡萄種植規模開好頭、起好步。下面我從葡萄業的現狀及發展態勢和我鄉下一步的打算等方面談幾點看法。
一、我鄉葡萄產業現狀
我鄉葡萄現在主要以鮮食葡萄為主。目前全鄉葡萄栽培面積不足千畝,年產量不足噸。主要分布在北片個村,百畝以上的葡萄園僅有兩處,保護地設施栽培還是空白,農戶零星種植較多。品種有紅提、無核白等品種。總的現狀是種植分散,面積少、規模小、生產技術傳統粗放,產量低、貯運保鮮及加工嚴重滯后。產業化經營水平極低,分析其原因,我們認為,除葡萄生產自身存在冬季埋土、春季上架,費工費時,果品保鮮期短以及凍害、病蟲害較嚴重的栽培因素外,主要有以下因素:一是種植葡萄一次性投入大,由于貸款難以到位,缺乏啟動資金;二是種植葡萄費工費時,大多數農民缺乏艱苦創業精神,只看到辛苦的一面,看不到豐厚的利潤和回報;三是缺少貯運保鮮及加工等龍頭企業帶動,跟不上生產發展的需要。
經濟學下葡萄酒產業安全研究
摘要:我國葡萄酒產業安全涵蓋了葡萄酒產業鏈上中下游各個環節的安全狀態。本文基于葡萄酒產業經濟學的視角,重點圍繞產業結構、產業布局、市場結構、政府規制等方面系統地分析了影響中國葡萄酒產業安全的關鍵因素與環節,并從加強基礎研究、強化生產管理、推進產品追溯、完善標準制度、推行綠色生態、引導科學消費六個方面,提出了構建從葡萄園到餐桌的中國葡萄酒全產業鏈安全監管體系,切實保證葡萄原料安全、葡萄酒生產和流通安全,促進中國葡萄酒產業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葡萄酒產業經濟學;產業安全;監管模式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葡萄酒產業取得了長足發展。根據中國農業統計年鑒統計數據,2016年我國葡萄栽培面積84.7萬hm2,位居世界第二位,其中釀酒葡萄面積占10%左右。據國家統計局統計顯示,2017年中國葡萄酒產量為10.01億升,居世界第9位。隨著中西部地區對葡萄酒產業高度重視,政策扶持力度不斷加大,新建葡萄面積逐步擴大,我國葡萄酒產業將迎來新的快速發展時期。但是,由于產業基礎性技術研究重視不夠、投入不足,逐步暴露出釀酒葡萄苗木帶毒種植、葡萄病蟲害防治施藥過度、葡萄酒農藥殘留影響質量、葡萄酒產業鏈監控管理機制不健全等影響葡萄酒產業安全方面的突出問題。這些問題給正處于成長期的中國葡萄酒產業帶來了巨大的安全隱患,如果不及時解決,必將會在不遠的將來爆發出來,給我國葡萄酒產業帶來重大損失,甚至是毀滅性的打擊。因此,立足當前,未雨綢繆,從葡萄酒產業經濟學的角度進行研究,系統分析我國葡萄酒產業的安全隱患問題,探討構建適應新形勢下我國葡萄酒產業發展的新監管模式,對政府、企業維護和提高我國葡萄酒產業安全,保證中國葡萄酒產業健康有序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意義。產業安全是指特定行為體自主產業的生存和發展不受威脅的狀態[1]。葡萄酒產業安全包括了產業生存安全和產業發展安全兩個方面。生存安全是指葡萄酒產業保持現有市場地位不受威脅的狀態;發展安全是指葡萄酒產業數量與質量的提升不受威脅的狀態。我國葡萄酒產業安全涵蓋了葡萄酒產業鏈上中下游各個環節的安全狀態,包括葡萄原料種植、葡萄酒產品生產、葡萄酒品牌建設、葡萄酒流通渠道、葡萄酒文化推廣和葡萄酒監管等各個方面。葡萄酒產業經濟學是以葡萄酒產業為邏輯起點,主要研究葡萄酒產業組織、產業結構、產業政策等中的科技進步、勞動力等要素資源流動、空間發展與經濟績效以及葡萄酒產業的動態變動規律的學科[2]。本文基于葡萄酒產業經濟學的視角,將影響葡萄酒產業的安全因素分為產業結構因素、產業布局因素、市場結構因素和政府規制因素。
1葡萄酒產業結構因素安全隱患分析
加快葡萄酒產業發展,是我國適宜發展葡萄酒產業的地區推動經濟結構優化升級的重要內容,是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的有效途徑,也是響應黨的報告中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的行動之一。積極扶持葡萄酒產業發展,符合解決我國現階段的社會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1.1葡萄原料因素。葡萄病毒病是世界性病害,凡是有葡萄栽培的地區都有病毒病存在,現已知侵染葡萄的病毒種類達60多種。葡萄一旦被病毒侵染,將終生帶毒,持久危害,無有效預防或控制的方法,只有培育和使用無病毒苗木是防控葡萄病毒病的最根本有效的方法[3]。目前,我國葡萄苗木的繁殖方式主要靠扦插和嫁接方式,由于病害檢疫執行不力,往往造成病株長期帶毒并重復感染,表現為復合侵染和潛伏侵染的特征[4],從而嚴重影響葡萄產量和質量的提高。由于土地政策和成本問題制約,我國大多數葡萄酒企業對葡萄科學種植與栽培管理方面不重視,自有基地建設相對滯后,長期依靠收購農戶的葡萄原料進行加工生產。葡萄種植農戶由于缺乏科學的技術指導和單純追求效益的牟利思想,苗木選擇單一,超標使用農藥,追求高產量,導致葡萄原料質量較低,更為嚴重的是埋下了農藥殘留的安全隱患。化學危害(如農藥殘留、重金屬含量超標等)和生物危害(如灰霉菌、霜霉菌感染等)是葡萄原料在栽培管理與病蟲害防治等各生產環節中容易引起質量問題的兩大主要因素[5-6]。1.2勞動力投入因素。目前,在我國主要的葡萄種植區域,葡萄種植產業已經成為解決當地農村剩余勞動力、提供就業崗位的重要產業之一。葡萄種植規模在擴大,機械化推廣已提上日程。但隨著我國逐步進入老齡化社會,葡萄種植業也面臨從業人員年齡偏大、對新型農業技術掌握程度不足、對現代化農業機械操控能力不強等問題,這些都對葡萄種植業、乃至整個葡萄酒產業的生存安全和發展安全形成嚴重隱患。1.3技術水平因素。盡管我國葡萄酒產業在技術裝備方面與國際接軌,具有一定的優勢。但是總體而言,我國葡萄酒企業技術創新力不足,產品研發更是對國外產品的模仿和改進,企業內部技術人才儲備不足,科研院所新技術轉化率不高,從業技術人員的水平參差不齊。由于釀酒師或技術人員的操作能力和技術水平差異,在發酵過程中對葡萄酒發酵溫度、發酵時間等的控制是否得當,在灌裝過程中對過濾設備沖洗、殺菌是否徹底,以及車間衛生管理是否規范,都有可能導致葡萄酒出現如甲醇含量偏高等質量問題;在葡萄酒的陳釀儲存期間,如果在容器使用、衛生管理和溫度、濕度、通風、光照等方面處理不當,也可能導致葡萄酒中塑化劑含量偏高、鐵銅氧化破敗、重金屬含量超標、以及發霉、菌落總數超標等微生物病害問題,引起葡萄酒品質變化,產生貓尿味、醋酸味、蒸煮味、霉味等異味[7]。此外,當前我國葡萄酒行業中還存有為降低產品生產成本,濫用食品添加劑、使用不合格下膠材料等情況,給葡萄酒帶來了巨大的質量安全隱患。1.4生產規模因素。我國自2012年以來葡萄酒產量一直呈現下降趨勢(見圖1),2017年中國葡萄酒產量10.01億升,同比減少5.3%。與此同時,葡萄酒進口量、額雙增,2017年瓶裝酒進口金額達25.5億美元,同比增長16.4%,近5年平均漲幅達到15%以上[8]。國產葡萄酒產量持續下降,進口葡萄酒進口量、進口額雙增的態勢,原因是多方面的,也可以理解為這是中國葡萄酒產業目前處于量跌額增的產業結構調整期。但是,這給中國葡萄酒帶來了巨大壓力,加上“唱衰國產酒、力挺進口酒”的部分不和諧聲音,也對中國葡萄酒產業安全構成重大威脅。1.5產業關聯因素葡萄酒產業與我國許多產業部門都存在供給拉動作用,與農業、餐飲業、其他食品加工業、制造業、服務業、包裝業、物流運輸業等行業都存在關聯性。葡萄酒產業對其他產業存在一定的需求帶動效應。因此,葡萄酒產業的健康發展已經不僅僅是自身的穩定問題,如果葡萄酒產業爆發危機事件,也必然波及到相關的產業。1.6市場需求因素據國際葡萄與葡萄酒組織(OIV)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葡萄酒消費量達到17.2億升,增幅居全球之首。2016年我國葡萄酒零售市場規模達到1555.89億元[9],從2012—2016年中國葡萄酒零售額情況可知(圖2),2014年以來,我國葡萄酒零售額保持增長。而據國際葡萄酒及烈酒展覽會最新的調查報告顯示,快速增長的中產階層、年輕一代消費習慣的改變、葡萄酒知識的普及以及中國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都使中國葡萄酒消費市場愈加強勁且具有潛力,龐大的人口基數使中國成為全世界最具吸引力的葡萄酒市場之一。但是,對于國產葡萄酒來說,能否通過有效手段吸引更多的年輕消費者,不斷擴大國產葡萄酒市場銷售,是影響我國葡萄酒產業發展的安全隱患之一。
2葡萄酒產業布局安全隱患
市葡萄產業發展動員大會上的講話
同志們:
召開這次加快推進全市葡萄產業發展動員大會,主要目的是,動員各有關縣區和部門積極行動起來,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加快推進葡萄產業發展。今年我市遭受了50年一遇的重大旱災,全市1000多萬畝耕有870萬畝受災,800萬畝成災,570萬畝絕收;全市有280萬人受災,其中32萬人無自救能力。俗話說“人定勝天”,但這是一個口號,實際上“人定”難以“勝天”,只有按照自然規律來調整結構、發展生產才是唯一的出路。總結我市農業的發展路子,就是要大力發展六大產業:一是要發展以乳肉兼用牛為主的畜牧產業;二是要發展以釀酒葡萄為主的葡萄產業;三是要發展以節水菜為主的蔬菜產業;四是要發展以杏扁為主的林果產業;五是要發展以張雜谷為主的雜糧產業;六是要發展以加工型馬鈴薯為主的薯產業。今天,我們召開這次會議,就是研究如何適應自然規律調整農業結構、推動葡萄產業發展的問題。剛才,我們隆重舉行了“*市葡萄苗木基地”掛牌儀式,參觀了中糧長城桑干酒莊,玉成副市長對推進我市葡萄產業發展講了很好的意見,請各有關縣區和有關部門認真抓好貫徹落實。下面,我再講三點意見:
一、統一思想,認清形勢,充分認識加快推進我市葡萄產業發展的重大意義
近年來,我市堅持以富民強市為目標,以市場為導向,以產業化經營為手段,大力推進葡萄基地建設,積極引進葡萄酒企業,加快建設集葡萄種植采摘、葡萄酒釀造和葡萄酒莊園休閑度假于一體的葡萄產業集聚區,推動產業實現了較快發展。葡萄產業已經成為我市極具發展潛力的農業特色主導產業,對農業農村經濟乃至全市發展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加快推進葡萄產業發展是將我市地域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的必然選擇。我市加快發展葡萄產業具有以下幾方面的條件:首先,地域條件得天獨厚。地域是葡萄種植和葡萄酒釀造最先決的條件。我市具有國內乃至世界一流的葡萄種植基地,桑洋河谷特別是懷涿盆地位于北緯40°左右,不僅是國內十大葡萄產區中最佳的葡萄產區,而且是世界公認的最佳葡萄栽培帶,與法國的波爾多、美國的加州并稱世界葡萄種植三大黃金地帶。這里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降雨量少,特別有利于葡萄的生長;獨有的丘陵山地、砂質土壤利于葡萄養分儲存;氣候干燥、夏季涼爽,使得葡萄的病蟲害少、不易感染病菌,屬于典型的大陸性氣候,具備生產釀酒葡萄的基礎生態條件。這是其他任何地方無可比擬的優勢。其次,市場空間十分廣闊。葡萄及葡萄酒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從葡萄酒消費看,目前,國際上人均葡萄酒消費量為5.2升,而我國只有0.5升,不足十分之一。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識的增強,對葡萄酒的需求量快速上升。近來國內葡萄酒的消費量每年都以6—8%的速度遞增,據有關人士預測,到2015年我國葡萄酒人均消費量將接近1.5升,葡萄酒消費市場前景看好。從釀酒葡萄來看,全世界葡萄總產量的80%用于釀酒,20%用于鮮食、制干等;國內正好相反,葡萄總產量的75%用于鮮食,15%用于釀酒,10%用于制干等。釀酒葡萄發展前景巨大。同時,鮮食葡萄消費量也持續穩定增長,據專家預測,今后10—20年內,我國人均葡萄消費量將從目前的1.8公斤增加到3.6—4.0公斤,市場需求量將達到800—900萬噸。再次,發展基礎比較扎實。可以說,我市葡萄產業具備了良好的發展基礎。目前,我市葡萄種植面積已近30萬畝,葡萄加工企業發展到33家(在建14家),并且擁有中糧集團這樣的世界500強大型企業集團,有長城葡萄酒這樣的世界級知名品牌;我市葡萄種植歷史悠久,掌握了先進的種植技術,具備了良好的種植基礎;我們靠近京津這個巨大的消費市場,“中國懷來葡萄節”為葡萄產業發展搭建了很好的宣傳推介平臺,圍繞葡萄產業發展起來的采摘、酒莊休閑等服務業呈現上升態勢,這些都為我市葡萄產業進一步發展壯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加快推進葡萄產業發展是實現富民強市的有效途徑。葡萄產業市場關聯度高,帶動能力強,在促進我市農民增收,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著巨大作用。葡萄種植控制產量每畝年可達0.8噸左右,收入可達4000元,加工葡萄酒后可實現銷售收入1萬元。2008年,全市葡萄種植面積發展到29.7萬畝,產量達到24萬噸,銷售收入9億元。產業基地覆蓋7個縣區、70多個鄉鎮、8.6萬農戶、30多萬農村人口,戶均葡萄收入6600元。懷來、涿鹿兩縣重點村人均葡萄收入近萬元,主產區種植戶人均葡萄收入突破3000元,占到農民人均純收入的80%,成為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目前,全市葡萄年加工能力達到17萬噸,年產葡萄酒10.1萬噸,銷售收入13.88億元,年創產值25億元。僅懷來縣葡萄酒產業年創產值近20億元,對全縣財政收入的貢獻率達60%以上,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同時,葡萄產業還帶動了葡萄酒瓶、酒具、紙箱、木塞生產及運輸等相關企業快速發展。按照總體發展目標,到2013年,全市葡萄總面積達到100萬畝,總產量達到80萬噸,果農收入達到30億元,葡萄酒加工能力提高到70萬噸,葡萄酒加工業實現銷售收入100億元,農戶、企業和政府的收入將會成倍增長,成為既富民又強市的主導支柱產業。
葡萄產業發展會議發言
全縣農村工作會議結束不久,縣委、縣政府又專門召開日光溫室產業和葡萄產業發展工作會議,充分說明了這項工作的重要性,足見縣委、縣政府對這兩大產業的高度重視。前面,金泉同志就日光溫室和葡萄產業的發展進行了安排部署,重大意義、任務目標以及措施辦法講得都很到位,我完全同意,希望大家認真抓好落實。相關部門、鄉鎮以及金融單位也分別進行了發言。這兩大產業在我縣發展的時間不短,但還沒有形成規模,各級的壓力都非常大。圧力雖然大,但各級還是要堅定信心、迎難而上,通過創造性地工作,把這項任務落到實處。為了把全市經濟工作會議和農村工作會議精神貫徹好,全面完成**年全縣日光溫室及葡萄產業發展任務,下面我講三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為什么又要發展日光溫室和葡萄產業
過去我們發展過日光溫室產業,也發展過葡萄產業,這兩個產業都沒有做大。為什么又要發展,這個問題看起來很簡單,其實比較復雜。我們的一些干部群眾,包括一些領導干部,甚至我自己,起初對這個問題的認識并不到位。今年市上組織到新疆、重慶和武威考察,對我觸動很大。吐魯番近郊有一個鄉鎮,全鎮的土地全打了溫棚,面積近2萬畝。武威涼州區過去歷年共打了5萬畝溫棚,去年一年打了1萬畝,武威市認為力度還不大,**年又下達了4800畝的打建任務。涼州區計劃要用3至5年時間打20萬畝地的溫棚,他們抓現代農業就抓溫棚,目標非常明確。有的同志可能認為我們重新啟動日光溫室產業是“胡折騰”,這也難怪,我們的一些同志出去看的不多,又沒有認真學習,難免眼界不寬。我們說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如果我們在座的都認為這個事情不好,思想認識不到位,工作肯定形不成合力,更談不上有什么創新。因此,我們有必要對為什么又要發展日光溫室進行更加深入的認識。
1、我縣農民增收面臨的嚴峻形勢,迫切需要我們大力發展日光溫室和葡萄產業。從全市農村經濟發展的大環境看,最近幾年,在全縣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下,我縣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保持了良好的勢頭,**年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129元,成績值得充分肯定。但我們絲毫也不能沾沾自喜,從前天召開的全市經濟工作會議通報的情況來看,**年我縣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350元,增長7.32%,在全市7個縣市區中排名第六位,在5個農業縣市區中排名倒數第一。去年城鄉居民人均存款敦煌達到3萬多元,我們**只有7千多元,我們與敦煌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差距,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產業效益上有差距,敦煌有一個村農民人均純收入突破了1萬元,在全市是首例,這個村種的就是葡萄。由此可見,各縣市區之間正在你追我趕地抓發展,如果我們不加快發展步伐,差距就會越來越大。從我縣農業發展的內在潛力來看,近年來我縣農民增收主要依靠棉花。雖然在培育新興后續產業上也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總體上看,目前我們培育的這些新興后續產業或者規模小,或者效益低,或者市場波動大。從目前的形勢來看,由于農資價格上漲、生產技術落后等因素,依靠棉花產業挖掘潛力,促進增收的空間已經越來越小,難度越來越大。要實現我縣農村經濟的大發展,農民收入的大增加,使廣大農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就必須在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的同時,積極調整思路,大力培育新興后續產業。縣上作出了建設現代農業示范基地的決策,提出了主攻萬元田,擴大5000元田,普及2000元田,改造千元田的要求。如何主攻萬元田,從市場前景、比較效益和我縣實際看,最理想的選擇就是發展日光溫室、葡萄產業和對外制種。各鄉鎮要給農民群眾講清楚這個道理,我們之所以要主攻日光溫室和葡萄產業,沒有其它原因,就是因為這兩大產業能實現萬元田,不斷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和質量。
2、發展日光溫室和葡萄產業,是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征所決定的。有的同志認為,現在是市場經濟了,農民種什么是農民的自由,應當由市場來調節,由農民來選擇。這種觀點表面上看起來是很先進的,其實是非常片面的。我國自2002年加入WTO到現在經過了五年時間,經濟市場化的程度有了很大發展。但完整嚴密的市場體系還沒有徹底形成,特別像我縣農村,仍然是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與市場經濟的要求相比,我們的農民在思想認識、生產技能、經營理念等方面還有很大的差距。因此,要推進我縣農村經濟市場化,還需要堅持“兩手抓”,即市場這一只“無形的手”和政府這一只“有形的手”雙管齊下。在一些高產高效新產業的發展上,政府的主導作用尤為重要。市場好,但農民不發展,這就要靠政府這個有形的手來組織、來引導。日光溫室和葡萄產業就是這樣,這兩項產業一次性投入大,技術含量和市場化程度要求較高,只有科技助推,才能形成規模,只有形成規模,才能產生好的效益。靠農民自發地發展,一家一戶的分散經營,是不可能做大做強的。當前農民群眾的素質決定了發展重點產業必須由政府采取措施強力助推。各級干部必須認清這一點,自覺克服片面認識,把組織和帶領群眾打建日光溫室、發展葡萄產業作為義不容辭的責任,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縣委、縣政府的重大決策部署上來。
3、發展日光溫室和葡萄產業,是我縣農業和農產品搶占市場的現實需要。當前,全國各地都在搶抓國家發展現代農業的歷史機遇,抓緊培育地方特色產業,以求在市場上形成“先聲奪人”的品牌效應。我們周邊的武威、敦煌、新疆等地已經在這方面先行了一步,玉門市、肅州區也在這方面全力以赴地做工作。周邊地區的日光溫室產業和葡萄產業在我們之前已經發展起來了,已經在廣大消費者心中初步形成品牌效應。我們發展這些產業的難度已經加大了,如果我們再不發展,等以后想發展的時候,根本無法自主地開拓市場。我們要充分認識這一問題的嚴重性,引導廣大農民深刻認識這一道理,積極行動起來艱苦創業,掀起一場發展日光溫室和葡萄產業的新高潮。使我縣的日光溫室產和葡萄產業趕上周邊地區發展的步伐,從而形成市場優勢,占領酒嘉地區和兩大部隊基地的部分市場。
在全國葡萄酒培訓師開班儀式上的講話
同志們:
大家好!這次由中糧煙臺葡萄酒有限公司聯合釀酒工業協會和江南大學生物工程學院舉辦的中國首屆葡萄酒培訓師高級進修班,是我國葡萄酒界的一件大事,是葡萄及葡萄酒產業蓬勃發展的現實需要,也是提高葡萄酒界技術水平、加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加速與世界接軌的重要手段。在此,我代表蓬萊市委、市政府,對此次葡萄酒培訓師高級進修班的開幕表示熱烈的祝賀!向中國釀酒工業協會和江南大學表示衷心的感謝!并向參加進修班的各位領導、嘉賓、同學表示誠摯的問候和良好的祝愿!
蓬萊市位于膠東半島最北端,瀕臨渤、黃二海,總面積1123.1平方公里,45萬人口,海岸線長60公里。
蓬萊是著名的海濱風景旅游城市。依山傍海,風光秀麗,氣候宜人,旅游資源得天獨厚,境內有馳名中外的中國古代四大名樓之一━━蓬萊閣,有迄今保存最完整的中國古水軍基地━━蓬萊水城,有民族英雄戚繼光表功祠和戚氏牌坊,有亞洲最大的蓬萊海洋極地世界。蓬萊有“海市蜃樓”奇觀和“八仙過海”美傳,有山海自然風光和百里黃金海岸,素以“人間仙境”著稱于世。
蓬萊是中國北方重要的港口城市。蓬萊港舊稱登州港,唐代時就與泉州、揚州和交州(即寧波)并稱為中國四大古港,日本第一批遣唐使就由此登陸到西安,近代又成為中國四大通商口岸之一。目前已開通至日本、韓國、朝鮮、新加坡等14個國家和地區的航線。
蓬萊是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蓬萊一名源于2138年前的漢武帝時代,從唐貞觀年間至民國初期,蓬萊一直是膠東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歷史文化積淀豐厚,文物古跡眾多。
葡萄酒局工作計劃
2013年葡萄與葡萄酒產業以科學發展觀和“十八大”精神為指導,以“優質產區、特色葡園、精品酒莊”為主攻方向,筑牢“特色葡園”一個基礎,做好“酒莊集群、項目建設”兩個拓展,抓好“品牌打造、營銷宣傳、對外交流”三項重點,突出高端化、品牌化,提升葡萄與葡萄酒產業,著力打造代表中國葡萄酒水平的優質產區和葡萄酒休閑度假高端區域,推動整個產業在更高層次實現轉型發展、創新發展。力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3億元,同比增長10%,實現稅收3.6億元,同比增長12.5%。主要工作如下:
一、以特色葡園為基礎,開辟產業差異化發展之路
1、啟動釀酒葡萄適栽品種選育工作。依托與意大利農業研究院及大學合作建立的葡萄苗木觀察圃以及與法國合作建立的苗木公司,在引進、消化、吸收、創新的同時,結合我市現有的、表現良好的品種,選育代表產區特色的釀酒葡萄品種,實施以葡萄品種創新驅動產區發展的戰略。
2、推廣優質釀酒葡萄種植戶保險補貼。會同財政、保險公司、氣象局等相關部門,明確責任,職責分工,確定保險條款及切實可行的運作方式,對全市投保的企業及散戶情況調查摸底登記造冊,為投保意向的企業及散戶辦理相關手續,確保葡萄保險工作順利進行。隨時關注天氣,為企業及種植戶提供極端天氣預報,協助辦理理賠手續,盡量減少損失。
3、推進葡萄園分級管理。我市葡萄與葡萄酒產業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正處于進一步提升階段,亟需與世界接軌,建立一個適應新形勢的分級管理規定,最終形成釀酒葡萄品種區域化。計劃參照勃艮第葡萄園的分級管理,結合實際情況和發展需求,從葡萄品種、土壤條件、葡萄產量、修剪方式、施肥灌溉、葡萄酒生產工藝、儲存方式和瓶型商標等入手,探討產區葡萄園分級管理規定。這個規定的出臺必將對中國葡萄酒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4、調整葡萄種植扶持政策,向樹齡長、葡萄生長良好的企業自有標準化基地傾斜。通過對已建成的自有標準化基地進行備案,掌握全市已建成基地整體情況;按照《市釀酒葡萄種植技術標準》,從面積保全性、葡萄生長狀況、生產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方面進行考核,并對符合標準的企業給予相應的資金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