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產業基本情況思考
時間:2022-05-20 10:29:00
導語:葡萄產業基本情況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在扶貧開發項目帶動下,葡萄產業規模穩步擴大,管理水平及經濟效益不斷提高,鄉現已發展成為全縣重要的葡萄生產基地,被譽為“葡萄之鄉”
一、葡萄產業發展基本情況
鄉葡萄種植已有幾十年歷史,水晶葡萄試種成功后,全鄉葡萄栽培面積迅速擴大,形成“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發展、產業化提升”的格局。主要有五個特點:一是種植區域化。全鄉葡萄種植面積共計8120畝,其中6317畝已掛果,2008年葡萄產量7503噸,實現產值達1650萬元。主要分布在兩大區域:一是以鄉新聯村為主輻射周邊水晶葡萄栽培區,主要包括馬坡、楊家坡、新寨等村寨,栽培面積1500畝。二是以前進村為主輻射周邊葡萄栽培區,主要包括大坪、新街、羊勇關等村寨,栽培面積2015畝。三是以王家寨村為主輻射周邊栽培區,主要包括王家寨、屯上、拉峨等村寨,栽培面積達1100畝。三是以高屯村為主輻射周邊葡萄栽培區,主要包括高屯、巖寨、排羊等村寨,栽培面積1085畝。全鄉現主要有水晶、玫瑰香、澤香、金手指等多個品種,其中水晶葡萄占85%以上,能夠較好地滿足市場不同消費層次、不同消費時間的需求。三是栽培良種化。經過多年發展,水晶、玫瑰香、澤香等優良品種成為鮮食葡萄的主要品種且被越來越多的群眾引種。全鄉葡萄品種結構從鮮食到釀造,從大粒到無核,從早熟、中熟到晚熟品種,良種率均達到80%以上。盛產的水晶、澤香、玫瑰香等品種多次在縣葡萄節獲獎,使葡萄聲名遠揚。鄉多數村寨都建立了葡萄生產基地,企業與農戶之間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建立起穩定的產銷關系。在鮮食葡萄產業化發展方面,如鄉成立了葡萄協會,葡萄銷售由協會全權負責運作,統一設計包裝、統一管理,形成生產、銷售“一條龍”服務的產業化格局。五是產品標準化。為提高葡萄的市場競爭力,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加大科技投入和新品種、新技術引進力度,積極實施標準化生產,葡萄產業的整體素質和產品質量迅速提高,較好地推動了葡萄產業由粗放型向效益型、標準化生產轉變。
二、葡萄產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盡管近年來鄉葡萄產業發展成效顯著,但與外地葡萄相比,存在明顯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葡萄品牌影響力不夠強。新聯村馬坡、前進村大坪葡萄是鄉葡萄產業的“拳頭”產品,在縣具有較高影響力,但省外地區知名度不高,與新疆吐魯番葡萄相比差距很大。特別是受儲存、運輸等環節制約,葡萄銷售半徑較窄,外地消費者尤其是省外消費者對其認知度較低。近年來鄉葡萄雖然在新聞媒體上報道頻率不斷增多,但一直沒有在省州電視臺及報刊等高層媒體進行系統強勢宣傳,導致葡萄尚未在全州、全省范圍內形成較強的影響力。二是葡萄關聯產業發展緩慢。種植葡萄、釀制葡萄酒、品味葡萄酒是一門高雅的藝術,能夠帶動文化、旅游等相關產業系統發展。鄉本身就具有濃郁的文化品位、優美的自然風光和民族風情,是鄉集中力量重點打造的綜合旅游度假區,但目前葡萄文化旅游還尚未起步,代表葡萄及相關產業發展的葡萄文化至今沒有突破頸瓶,獨特的葡萄酒文化及相關產業發展更是無從談起。
三、加快葡萄產業發展的建議
立足全鄉葡萄資源優勢,本著統一規劃、適當集中、突出重點、優先發展的原則,堅持“兩條腿”走路,穩定提高鮮食葡萄,加快發展釀造葡萄。大力發展葡萄酒加工龍頭企業,集中建設葡萄生產基地,重點建設觀光葡萄莊園,逐步形成以龍頭企業為帶動、以生產基地為依托、以葡萄莊園為特色的葡萄酒產業集群,努力打造成葡萄和葡萄酒之鄉。
(一)統一思想認識,堅定發展葡萄產業的信心和決心。鄉沙壤土質具有其他區域無法比擬的葡萄栽植自然條件,這充分表明鄉葡萄栽培在全縣具有優越條件和重要地位。經過多年發展,鄉葡萄品種更加豐富,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逐步提高,種植規模和面積不斷擴大,成為部分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和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去年鮮食葡萄價格平均4元/公斤、最高達10元/公斤,平均畝收入達到1萬元以上。鄉葡萄節自2008年舉辦以來,葡萄的知名度也越來越高。隨著社會發展和群眾消費水平提高,葡萄酒也日益受到群眾的推崇和喜愛,成為高貴和文明的象征。大力發展葡萄產業,對發揮自然條件和產業基礎優勢,拓展農民增收和財政增收渠道,提升知名度和文化品位,具有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二)抓好基地建設,夯實產業發展基礎。葡萄作為特色經濟作物,特別是鄉葡萄具有獨特的自然稟賦,產地、產品在省內外具有一定知名度。要堅持發展鮮食葡萄、釀造葡萄并舉的戰略,依靠拓寬市場拉動鮮食葡萄發展規模,依托龍頭企業帶動提高釀造葡萄產業化水平。要按照統一規劃、適當集中、合理布局的原則,建設高標準葡萄生產基地。鮮食葡萄發展以新聯村、前進村為中心,輻射周邊村寨。重點在馬坡、大坪建設精品鮮食葡萄生產基地,選擇優質、大粒、無核、耐貯運品種,確立在鄉新聯村、前進村、王家寨村、高屯村等6個生態環境良好、無污染的村寨為鄉葡萄主要生產區,確保生產品質一流的鮮食葡萄,真正建成精品葡萄基地。葡萄酒釀造對原料要求很高,“七分葡萄三分釀造”,足以顯示出葡萄栽培對葡萄酒生產的影響程度,基地建設尤為重要。要依托葡萄酒加工企業,采取“公司+農戶+基地”模式,引導農民以地入股或出租,由企業集中開發,沿河兩岸規劃建設釀造葡萄長廊,同時兼顧前進、新聯、王家寨等村,形成“一線”、“一點”的釀造葡萄生產格局。要積極實施標準化生產管理。目前鄉葡萄已是縣名牌農產品,今后要全面實施葡萄產地保護,強化生產環境、生產過程、加工流通等各個環節的標準化,實現質量全程監控,切實引導組織好葡萄無公害生產基地認證、綠色食品認證,把鄉葡萄打造成名牌農產品,帶動提高全鄉葡萄標準化生產水平,提升省內外市場競爭力。
(三)壯大龍頭企業規模,提升葡萄產業綜合競爭能力。葡萄酒加工是提升葡萄產業綜合競爭力的龍頭,也是實現產業升級的關鍵。鄉雖然位居最佳葡萄種植區域,但整個產業發展的生命力還比較脆弱。一要著力培育壯大一批本土化葡萄酒龍頭企業。本土化大企業、大集團對地方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比外資企業更穩定、更強勁。二要圍繞葡萄酒產業積極開展對外招商。今后全鄉招商引資要把葡萄酒產業納入招商重點,進行精心包裝,積極對外推介,瞄準廣東、深圳等沿海地區,有針對性地引進一批投資規模較大、帶動作用明顯的葡萄酒加工龍頭企業。尤其要把推動本土型企業尋求對外合資合作作為招商的重要途徑。
(四)實施綜合開發,帶動旅游產業一體化發展。鄉雖然各村寨交通不是很發達,但擁有充足的陽光、適宜葡萄生產的沙質土壤和類似海洋性氣候的獨特條件,以葡萄莊園為代表的觀光農業,具備發展旅游產業的優越條件,符合“返璞歸真、回歸自然”的旅游時尚。2008年鄉葡萄節的舉辦,使“葡萄之鄉”的旅游品牌具有越來越強的影響力。要堅持葡萄產業發展與旅游資源有機融合的發展思路,借鑒國內外成功經驗,借助鄉的自然風光和地理條件,積極發展休閑、娛樂、餐飲等行業,進一步提升鄉葡萄文化長廊,構筑鄉的原始生態和民俗旅游特色,滿足假日旅游需求。法國有句諺語:“打開一瓶葡萄酒,就像打開一本書”。葡萄酒不單純是一種飲品,而是與歷史、藝術和大自然融合于一體,是生態文化旅游的重要載體。當前要積極爭取省州質監局國家級標準葡萄園、國家級示范葡萄園落戶鄉,爭取在葡萄酒及葡萄旅游綜合開發上實現較大突破。
(五)強化工作措施,促進葡萄產業快速健康發展。加強組織協調是促進葡萄產業發展的重要措施。建議從相關部門抽調專業技術人員,成立專門的葡萄與葡萄酒研究管理機構,具體負責全鄉葡萄及葡萄酒產業發展。要出臺鼓勵政策,對發展葡萄生產基地、葡萄酒企業給予扶持,如水利、林業以及農業綜合開發等農口資金適當向葡萄及葡萄酒產業傾斜,促進葡萄及葡萄酒產業迅速發展壯大。要大力宣傳推介農產品生產過程采取的安全、生態、綠色、環保等生產技術,通過各級領導和營養專家大力宣傳產品的優秀品質和營養價值。要注重挖掘葡萄產業發展的歷史文化,提升葡萄生產的歷史和文化底蘊,讓消費者感受到鄉葡萄不單純是一種生活消費品,更是一種文化藝術產品,吃出品位、吃出檔次、吃出文化。要積極推動市場化運作,將鄉葡萄節打造成為乃黔南州的知名節慶。定期組織參加省內外重大農產品交易會,促使鄉葡萄走出、走進大沿海等發達地區。邀請召開高層次葡萄產業發展論壇、研討會,在全縣、全州乃至全省范圍內推介宣傳鄉葡萄,擴大提升影響力,全力將打造成中國的“波爾多”
- 上一篇:區政辦年度林業工作意見
- 下一篇:市區地方金融風險排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