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溝教學設計范文
時間:2023-03-16 14:22:0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葡萄溝教學設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會認“溝、產”等18個生字,會寫“份、坡”等10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領略葡萄溝的風土人情,產生對葡萄溝的向往之情。
3.聯系上下文理解“五光十色”等詞語的意思;能夠將句子說具體說完整。
4.了解葡萄溝的葡萄品種多和葡萄干是怎樣制作的。
重點
識字寫字,朗讀課文,感悟葡萄溝是個好地方。
難點
1.讀中感悟“葡萄溝是個好地方”,產生對葡萄溝的向往之情。
2.了解葡萄溝品種多和葡萄干的制作方法。
1.字詞教學
生字詞的學習,主要結合詞語和語境學習。比如:區(qū)分“分”和“份”,可查字典,也可組詞來區(qū)分。“收”的右邊是“攵”旁,不是“折文旁”。多音字“釘、分、干、好”可結合語境來讀準不同的字音。“溝、梨、城”可通過形聲字的特點來記。“梨、城、枝、留、味”可聯系生活識字。
2.閱讀理解
抓住全文中心句“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來學習。從“景色優(yōu)美、盛產水果、葡萄香甜、老鄉(xiāng)好客”這幾個方面來感受葡萄溝是個好地方。
3.遷移運用
學會多種方法感悟“五光十色、熱情好客、茂密”等詞語及句子,并能仿寫經典句子。
1.預習提綱
(1)搜集與葡萄溝有關的資料和歌謠。
(2)初讀課文,讀準字音,圈出生字。
(3)再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2.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1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生字新詞,熟記生字新詞。
2.學習課文第1自然段,知道作者是按時間順序來列舉葡萄溝盛產水果的。
3.正確地朗讀課文,初步感受葡萄溝是個好地方。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師:在我國有一個盛產葡萄的地方,那是——葡萄溝。讓我們開始今天的葡萄溝之旅。出示葡萄溝的景點圖,板書課題,學生讀題。
2.指名讀題、學生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
學生通過看風景圖,初步認識了葡萄溝,使他們對其產生了無限的向往,為全文的品讀打下基礎。
二、聽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讀課文,思考問題:
課件出示:
葡萄溝在什么地方?那里出產哪些水果?
2.引導學生,概括主要內容。
設計意圖:
通過聽讀,初步梳理課文,對課文內容有個總體的印象。
三、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學習“會認字”。
(1)自由讀課文,圈出要認的字,多讀幾遍。
(2)教師課件出示本課生字,集體學習生字。
(3)讀準多音字“種、好、分”,并學會組詞。
(4)用去拼音齊讀和開火車讀的方式檢查學生識記情況。
2.指導會寫的字。
(1)教師引學。
觀察田字格中的漢字,你最喜歡哪個字?說說這個字是怎么寫的。
(2)根據學生匯報,學習生字。
①學習“份”,注意和多音字“分”的區(qū)別。
②學習“坡”,與“披”字換偏旁記憶。
③學習“梯”,編歌記憶,弟弟站在木頭旁。
④學習“客”,教師范寫,學生描字,再寫字。
⑤學習“收”,注意第一筆是豎提,一起描一描,寫一寫。
⑥學習“城”,換偏旁記憶:誠、城。
⑦學習“利”,指導觀察結構,并描字練字。
設計意圖:
通過觀察、描紅、臨寫,幫助學生把字寫規(guī)范、寫美觀,提高學生識字寫字的能力,并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評價反饋學生書寫情況。
四、熟讀課文,鞏固生字。
1.字卡鞏固生字。
(1)同桌游戲,互考字卡并組詞。
(2)全班開火車游戲鞏固生字。
2.多種形式熟讀課文。
(1)小組推薦代表分自然段讀課文,師生評價,獎勵“最佳代表”一面小紅旗。
(2)指一名學生到講臺前朗讀展示。
設計意圖:
通過熟讀,培養(yǎng)學生的認字能力,并能在讀中訓練學生的語感,為下文的學習打好基礎。
第2課時
課時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領略葡萄溝的風土人情,產生對葡萄溝的向往之情。
3.積累和運用本課的詞語和句子。
一、復習回顧,引入新課。
1.指名配樂讀文。
2.用自己的話介紹葡萄溝的葡萄。
二、品讀課文,感受形象。
1.學習第1自然段。
(1)指名讀,并讓其他同學思考:這一自然段主要講什么?
(2)指名回答,相機板書:盛產水果,葡萄特別多。
“盛產”是什么意思?出產水果多叫盛產,那么出產大米多呢?可用哪一個詞來形容?
(3)葡萄溝盛產哪些水果呢?
老師引讀第二句(引讀表示月份的詞),說說都是表示什么的詞,這句話是按什么順序寫的。(時間順序)
(4)課件出示:瓜果熟了的圖片。
(5)小結:葡萄溝不但是個盛產水果的好地方,而且是個景美人美的地方。
2.圖文對照,學習第2自然段。
(1)默讀:想一想:這一段中的句子基本上是按什么順序寫的?你是從哪些詞語看出來的?用“____”畫出這些詞語。
交流討論回答問題,提醒學生注意“這時候”也是表示時間的詞語。
(2)學習第2自然段。
①指讀,其他同學思考:這句話寫的是什么?
②你從哪些詞看出枝葉長得密?枝葉怎么會像涼棚?
③生回答,找出相關句子。
④老師出示課件“涼棚”,圖上的葡萄枝葉茂密像搭起的涼棚,指導朗讀。
⑤引導想象:在烈日炎炎的夏日里,新疆的氣溫可達49℃,如果這時你來到葡萄溝,鉆進這枝葉搭起的涼棚,你會有什么感受?
預設1:涼快。
預設2:舒服。
預設3:這里真是個好地方。
⑥是呀,葡萄溝是個好地方。(課件顯示此句)
指導讀此句:茂密的葡萄葉預示著什么?(秋天葡萄豐收了)那你能帶著豐收的喜悅讀這句話嗎?
指名讀,齊讀。
(3)學習第三句:秋天到了,葡萄怎么樣了?
課件出示:
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掛在綠葉底下,有紅的、白的、紫的、暗紅的、淡綠的,五光十色,美麗極了。
①該句是什么吸引了你?
②生答,師相機出示這些顏色的葡萄,“掛”在葡萄架下。
③書上用了一個什么詞來形容這些葡萄,你們還能用什么詞語來形容?
預設:五彩繽紛、五顏六色……
④比較:這些詞能和“五光十色”換嗎?(課件出示葡萄圖片。)
生:不能換,因為五光十色不僅寫出色多而美,更寫出了顏色有光亮,更美。因為在陽光照耀下葡萄閃閃發(fā)亮,光彩奪目,格外美。
(板書:美)
⑤實物演示“一大串一大串”,同時悟出其意思是:葡萄多。
(板書:多)
⑥指導朗讀。
(4)指導背誦。
三、拓展思維,隨機練寫。
1.課件出示:
公園里的花都開了,有桃花、杏花、迎春花,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課了,同學們在操場上活動,____________________,處處歡聲笑語,熱鬧極了。
2.指導朗讀。
秋季,我們來到葡萄溝,看到五光十色的葡萄,我們真想說:“____________________!”來,帶著贊嘆再讀此句。
3.小結:不管是夏季還是秋季,葡萄溝的景色是那樣美麗。
設計意圖:
通過想象聯系生活實際,訓練孩子的口語及寫話能力。
4.學習第四句。
①學生齊讀句子。
②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③你從哪兒感到“老鄉(xiāng)熱情好客”的?理解“準會”“吃個夠”的意思。
④女生齊讀,讀出熱情好客。
5.小結:學了這一段,大家想說點什么?
6.學習第3自然段。
①讀課文,說說這段寫了什么。
②用“____”畫出制作葡萄干的句子。
③課件出示:陰房圖片、介紹葡萄干的制作過程的句子。
④畫出寫葡萄干特點的詞。
⑤理解“顏色鮮、味道甜”,并說幾個類似的詞。
設計意圖:
由于學生未見過陰房,故而用多媒體播放陰房圖片及葡萄干的直觀形象圖片,使學生能更清晰地明白文意。
四、總結全文,布置作業(yè)。
1.討論:為什么說葡萄溝是個好地方?嘗試用“因為……所以……”的句式來答。
2.你還知道葡萄溝的哪些情況?
3.小結:是啊,葡萄溝確實是一個好地方,一個令人向往的地方。
4.小組合作設計一則廣告,宣傳葡萄溝的葡萄。
設計意圖:
通過設計一則宣傳葡萄的廣告,來讓學生表達自己對葡萄溝葡萄的喜愛之情,并訓練學生的實際操作和概括能力,實現學生與文本的心靈對話。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全面提高綜合素質。
1.理念為統帥,讀悟結合,達到教學目標。
這節(jié)課我以新課標精神做指導,努力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學習,珍視學生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關注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關注他們的獨特感受。我特別注重讀的重要性,以讀代講,采用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產生感悟,在讀中激感,較好地達到了教學目標。
篇2
【關鍵詞】鄉(xiāng)土資源 小學美術 開發(fā) 利用
一、地方美術資源的開發(fā)
我校位于河北省秦皇島市昌黎縣,北枕巍巍碣石,東臨滔滔渤海,山、海、沙、泉、林、果等得天獨厚的自然環(huán)境及特有的民俗風情為美術的學習提供了豐富的創(chuàng)作素材。我在進行地方性美術資源的開發(fā)中,形成了下列課程內容:1.來源于本地的鄉(xiāng)土環(huán)境資源:《家鄉(xiāng)的山》、《我愛大海》《小鳥的家》;2.來源于本地的鄉(xiāng)土特產資源:《葡萄娃》、《梨花開了》;3.來源于本地的鄉(xiāng)土民俗資源:《皮影人》、《地秧歌》。這些主題資源的開發(fā),是以學生生活背景的滲透為基礎的,本著貼近學生生活,適合學生身心發(fā)展,容易獲取,便于攜帶,經濟實用,有開發(fā)潛力的原則,邊開發(fā)、邊實踐反思,力求體現出美術課的美術性、人文性、繼承性、創(chuàng)新性和趣味性。使學生的美術能力與人文素養(yǎng)得到整合發(fā)展。
二、地方美術資源的實踐研究
1.以本地自然景觀為素材進行美術教學。我們的孩子生活在昌黎縣,大海和高山是他們再熟悉不過了。這就為孩子發(fā)現美,欣賞美,創(chuàng)造美提供了素材。我努力引導他們走向自然、融入社會,細心的體驗生活,觀察生活。用自己的真情實情感去描繪生活、創(chuàng)造生活。在《家鄉(xiāng)的山》一課中,我運用拍攝錄像、照片搜集和整理及多媒體電腦圖形設計等形式將昌黎有名的碣石山、五峰山、鳳凰山的相關內容展示給學生,當他們看見自己熟悉的地方呈現在屏幕上時,都顯得異常的興奮,搶著要來介紹一番。在學生介紹這些自然風光的時候,趁機讓他們了解歷代學者文人寫下的詩篇,使學生從景色中領略文學描寫之美,并為我們本地有秀美的自然景色而感到自豪。引導他們熱愛大自然、珍惜美好的環(huán)境,加強環(huán)保意識,陶冶健康的審美情趣,提高審美能力。
2.以本地特產為素材進行美術教學。昌黎縣是著名的花果之鄉(xiāng)。不僅有栽培歷史悠久的蜜梨,更是全國聞名的“葡萄之鄉(xiāng)”,主栽品種為玫瑰香、巨峰、龍眼、紅提。昌黎玫瑰香葡萄穗緊、粒大,外形美觀,晶瑩剔透,嫣紅透紫,玫瑰香味濃郁,鮮食香甜可口,營養(yǎng)豐富,長時間鮮食,具有健身補氣的功效。昌黎玫瑰香葡萄不僅質優(yōu)高產,而且極具觀賞價值。因此,我組織學生以生態(tài)游的方式,把美術課堂移到葡萄溝,孩子們可以盡情觀賞葡萄溝美景,可以品嘗葡萄的甘甜,可以了解葡萄的藥用價值,更可以看到家鄉(xiāng)人栽種它們致富的新氣象。另外,要求學生在實地搜集美術資料,寫生和記日記,把親身體會寫下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獨立思考的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課例《葡萄娃》就使得學生真正的走進了生活,對家鄉(xiāng)的葡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從而有了自己獨特的審美情趣,增強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該課還綜合連接了文學、生物、美術等多個學科領域,促進孩子綜合素質的養(yǎng)成,并抽取了相關美術學科的審美要素,在具體教學設計中實施以美術學科為主,多科穿插的策略,真正讓學生成為了生活的主人。
3.以當地民俗文化為資源展開美術教學。昌黎地秧歌作為一種傳統的民間藝術,流傳至今,已有千余年的歷史。昌黎先民,為祈盼風調雨順,五谷豐登,而借助無拘無束的手舞足蹈,來抒感,磨煉性格,寄托美好生活的向往,這就是昌黎地秧歌的雛型。多少年來,凡遇年節(jié)或喜慶日子,地秧歌隊伍遍及昌黎城鄉(xiāng),群眾自我娛樂,自我演出,自我表現已成為昌黎人民世代相沿的傳統習俗。課例《地秧歌》不僅讓學生理解了這個民俗活動的來歷,還通過欣賞表演,刺激了學生的視覺感官。學生生活在這樣具有民族特色的環(huán)境中,陶冶了情操,增強了鄉(xiāng)土情懷,同時對美術的創(chuàng)作增添了不少素材。而昌黎的皮影將民間工藝美術于戲曲巧妙融合,表演精彩動人,是全國各路皮影中最具特色的流派。課例《皮影人》中,學生通過拜訪藝人、查閱資料等形式了解了雕刻細膩,色彩典雅,新穎別致的皮影人的制作工序。并激發(fā)起創(chuàng)作靈感,采用相應的美術技巧,設計制作出栩栩如生、富有創(chuàng)意的影人形象。是開發(fā)民俗文化資源里很成功的例子。
4.利用地域特點開發(fā)美術資源進行教學。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教學資源,因地制宜進行利用、挖掘,并把它實施課堂教學中,對美術教師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挑戰(zhàn)。動手又動腦,是美術課的一大特點,也是區(qū)別于其它學科的優(yōu)勢所在。教師引導學生在動手制作的同時培養(yǎng)積極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給學生以自我發(fā)揮想象力的空間,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求得學生個性創(chuàng)作思維的活躍。
在我們當地,各種植物、農作物的葉子、種子到處可見,海邊的細沙、貝殼到處可見。可以以此自然材料為主作為開發(fā)對象。我將這部分資源能夠走進課堂,啟發(fā)引導學生通過修剪、組合、拼貼等方式制作出或夸張,或寫意的《拼貼畫》《沙畫》,同時我們應該鼓勵學生發(fā)現生活中的美,收集好的素材,把美術與其它學科有機結合起來,可以讓學生結合家鄉(xiāng)的變化,分類設計制作各種建筑模型,結合綠化、休閑以及地方文化特色組合成一個整體的模型等,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團隊精神。
5.利用校內資源豐富教學內容。在學校內定期舉辦“愛我家鄉(xiāng)藝術展”、“板報設計”、“現場畫比賽”、
“我有巧巧手”等形式的美術競賽和系列活動。并通過校內教學樓走廊這一空間將學生優(yōu)秀作品定期展出。我覺得這樣做,比起在走廊里懸掛冰冷的藝術家名人像更能給學生帶來靈感,更能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作意識。所有的學生擁有了參加活動展示才華的平臺,他們的興趣愛好變得更濃,充分的在藝術實踐中自覺接受美的教育,增強參與意識。增強校園藝術氛圍。
篇3
關鍵詞:選擇、加工、整合、恰當、巧妙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效地選擇、加工、整合,創(chuàng)造性地應用遠程教育資源,能開闊教師的視野,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那么,怎樣在語文教學中充分發(fā)揮遠程教育資源對老師學生的導學作用,把握時機,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從而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發(fā)展呢?以下談幾點粗淺的認識:
一、課前合理利用遠程教育資源開闊教師視野,轉變教育教學觀念,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學能力
師資隊伍的建設是培養(yǎng)21世紀創(chuàng)新人才的關鍵。但由于我國經濟發(fā)展的不平衡造成了東西部教育發(fā)展也不平衡。西部地區(qū)在發(fā)展教育方面無論在人力、物力還是財力方面都不占優(yōu)勢。在以前,我們西部山區(qū)的老師,特別是偏遠山區(qū)的老師,要想大面積地走出去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方法,教育教學技能等,那簡直是望洋興嘆。但自從學校安裝了農村小學現代遠程教育資源以來,我們足不出戶就可以學習借鑒東部先進的教育理念與方法、技能了。農村現代遠程教育資源非常豐富,有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教學案例、課堂資源、教學視頻、拓展知識等內容。上每節(jié)課前,我們都可以在網絡上輕松地找到相關教學的資料,借鑒其他教師的教學經驗,加工、整合那些優(yōu)秀的、適合的東西,探究適合于我們農村孩子的課堂教學模式,這大大提高了我們農村小學的課堂教學質量,老師的業(yè)務素質和教育教學能力也在這學習、加工、整合、探究中得到了提升。
二、課中巧妙利用遠程教育資源,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遠程教育資源具有集信息于圖、文、音、視、動、色為一體,綜合表現力強的特性。合理地運用遠程教育資源,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提高學生的理解運用能力,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大大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1、應用遠程教育資源,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情感體驗往往是由具體的情境所決定的。”生動良好的教學情境對學生有巨大的感染力和感召力。遠教資源的運用,特別是近兩年電子白板的運用,為我們帶來了新鮮的學習氣息,鮮艷的色彩、動聽的聲音以及多變的圖像,有利于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創(chuàng)設各種教學情境,喚起學生的情感活動,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們發(fā)揮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
如在教學《“鳳辣子”初見林黛玉》一文時,單純的講解和朗讀學生會覺得枯燥、難懂,沒興趣學習。于是,上課一開始,教師便利用遠教資源播放了該篇文章的視頻,這樣,學生一下子被這美麗的畫面和生動的語言所吸引,在老師的煽情下,急于想學習文章的內容。整堂課,學生學得主動又積極。
2、利用遠程教育資源,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教學重點是構成知識體系中最為重要、最本質的學習內容;教學難點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容易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如果重點沒掌握,難點沒突破,會嚴重影響學習目標的實現。傳統的教學手段在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上都比較費勁,如果教師利用豐富的遠教資源,不僅能夠完成教學任務、還能很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達成教學目標。因為遠教資源中的課件在教學時能有效地化抽象為具體,把難以理解的內容用大屏幕展現出來,調動學生視覺聽覺功能,通過直觀形象、生動的感官刺激,讓學生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潛能,在有限的時間里,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提高教學效率。
例如在教學《葡萄溝》一課時,學生在理解“五光十色”一詞的意思時感到了困難,學生不明白那里為什么要用“五光十色”,而不用“五顏六色”。此時,老師出示各色葡萄在陽光下的多媒體課件,孩子們一見,就明白了“五光十色”不僅指顏色多,還指葡萄長得好,有光澤,很快就突破了難點。
又如在教學《“鳳辣子”初見林黛玉》一文時,因為文中有不少古文字詞,學生讀起來拗口,理解起來很難,特別是描寫王熙鳳外貌的那個自然段。于是,老師利用遠程課件把那個自然段中不好讀、難以理解的詞呈現出來,讓學生讀熟,再讓學生看圖,理解詞語意思。學生很快就明白什么叫“金絲八寶攢珠髻”什么叫“赤金盤螭瓔珞圈”……教起來輕松,學起來愉快。
3、利用遠程教育資源講評作業(yè),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
語文作業(yè)涉及的面很廣:字、詞、句、閱讀、作文……特別是作文的講評很是傷老師的腦筋。傳統的做法大多是籠統地講,或面批面改。要么效果不好,要么費時。怎樣通過作文講評大面積提升學生的作文能力呢?我想到了遠程教育資源中的展臺。把有代表性錯誤的學生習作,通過展臺展示出來,利用電子白板的書寫、勾畫、刪減、上下挪移等功能,直觀地逐字逐句引導學生進行修改。這樣連續(xù)指導學生修改幾次后,學生的作文能力提高了不少,老師也覺得作文教學沒那么困難了,真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當然,除了作文外,其他作業(yè)也可以讓展臺來幫忙。如我們可以隨時把書寫漂亮的、優(yōu)秀的作業(yè)展示給全班看,讓做得不好的同學改正過來。
三、課后有選擇地利用遠程教育資源,拓寬學生的知識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