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化范文10篇

時間:2024-02-26 01:24:0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旅游化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旅游化

景德鎮文化創意產業旅游化研究

摘要:近年來,景德鎮創意文化產業發展勢頭良好,并且表現出日益明顯的旅游化趨勢,為景德鎮旅游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新途徑。但其旅游化的程度和速度仍處于起步階段。本文以旅游化理論為基礎,從景德鎮文化創意產業旅游化發展的必要性出發,分析了景德鎮創意產業旅游化的現狀,剖析了其旅游化發展的主要困難,并提出對策建議,以期對景德鎮文化創意產業旅游化發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創意文化產業;旅游化發展;對策研究

旅游化研究最早源于西方,由于當時旅游業發展的影響引起了學術界的關注,故而他們對旅游化也開展了研究。加拿大學者Young和比利時學者Jansen-Verbeke在研究旅游發展的影響時先后提出旅游化概念,他們將旅游化界定為各類事物因為受旅游活動的影響而發生變化的過程。現實生活中,由于文化資源具有豐富的表現形式和特定的文化意義,所以較能吸引旅游愛好者的注意。進而引起國外學術界對這一現象的關注和研究,因而文化資源旅游化這一課題在學界占比較重。而國內對旅游化的研究則比國外晚十多年,與國外學者最初將旅游化作為一個現象來研究所不同的是:國內學者是將旅游化作為產業發展的一種新策略提出來,重在研究其他產業如何通過旅游化發展而達到更理想的狀態。但是,國內相關研究成果數量尚不多。文化創意產業作為景德鎮市的戰略新興產業,對促進經濟社會持續發展、提高城市競爭力有重要作用。近幾年里,景德鎮文化創意產業得到了較快發展,尤其是當地文化資源以各種形式融入到當地旅游業的各個環節中,成為景德鎮旅游業的地方特色和主要亮點。本文擬以旅游業為最終產業,探討景德鎮文化創意產業如何旅游化發展,并據此提出相關政策及建議。

1景德鎮文化創意產業旅游化發展的必要性

1.1是景德鎮旅游業轉型升級的必要條件之一。近年來,為了促進城市發展,景德鎮加大投入,開始了一系列的舉措。如:成立了景德鎮陶瓷文化旅游發展集團、編成了《景德鎮創建國際旅游名城系列規劃》、正式開工改造景德鎮御窯博物館及御窯廠保護設施和御窯廠周邊道路街面工程、陶溪川文創街區順利通過省級“雙創”示范基地評估、全面啟動城市“雙創雙修”工作。最近兩年,城市建設亂象、交通亂象、建筑工地亂象和空中亂象等得到了較大程度的集中整治,景德鎮城鄉環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景德鎮城鄉形象更能體現“世界瓷都”的內涵。而這些使得景德鎮比之前更具備觀賞性和文化深度,游客的旅游體驗得到較大提升,旅游業收入實現了較快增長。但從全國范圍來看,景德鎮旅游業總體市場規模小,旅游服務意識淡薄,產品形式單一,區域旅游業競爭力低下。因此,如果將景德鎮近年發展較好的文化創意產業進行旅游化發展,打造特色文化旅游產品,升級傳統旅游產業,對提高景德鎮旅游的吸引力和附加價值,推動旅游業轉型發展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所以,促進文化創意旅游化發展是提升景德鎮旅游業競爭力的需要。1.2與將景德鎮打造成國際文化旅游名城互為必要條件。景德鎮從古代就是世界著名瓷都,歷史積淀下來的文化資源非常豐富,整座城市彌漫著十分濃厚的藝術文化氛圍。在國內,景德鎮素稱“江南雄鎮”、“四大名鎮”之一、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甲類對外開放城市、世界手工藝民間藝術之都、中國最具魅力文化旅游城市。另外,景德鎮市還曾榮獲“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全國文明衛生城市,江西省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等稱號。因此,為了全面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旅游法》、《國務院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促進旅游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等文件精神,按照“四個全面”戰略布署的要求,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理念,執行國家“一帶一路”國家倡議,以“全域旅游”為發展理念,貫徹落實特色小鎮發展的重要精神,以及各級政府關于大力發展旅游業的戰略部署,以《江西省旅游業發展總體規劃(2015-2025年)》等為指導,從可持續發展戰略出發,發揮景德鎮市陶瓷文化、茶文化、古村古鎮等旅游資源優勢,圍繞“一個與世界對話的城市”,通過“鑄魂、創藝、美鄉、靚城”四個路徑,構建景德鎮市旅游發展的主體戰略框架,把景德鎮旅游業培育成支柱產業和更符合人民群眾需要的現代服務業。景德鎮明確提出“打造國際文化旅游名城”,并制定了《景德鎮創建國際旅游名城系列規劃》。可以說,促進文化創意產業旅游化發展,與景德鎮實現打造國際旅游名城的互為必要條件、二者互相促進與發展。1.3提升景德鎮城市競爭力的需要。一方面,從景德鎮城市社會經濟發展的角度,旅游業是舉足輕重的產業,文化創意產業旅游化有利于促進景德鎮旅游業加快轉型升級,提高發展績效,從而增加對景德鎮經濟產出的貢獻。另一方面,從提升景德鎮城市的品牌影響力的角度,豐富的文化元素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是景德鎮得天獨厚的優勢資源,可以充實景德鎮品牌的內涵,而文化創意產業旅游化可以使景德鎮品牌特色得到更好的傳播。因此,無論是從經濟實力還是從品牌影響力的角度,總之為了提升景德鎮的城市競爭力,文化創意產業旅游化是必不可少的發展措施。

2景德鎮文化創意產業旅游化發展的現狀

查看全文

我國旅游旅游化的條件分析論文

【內容提要】本文就旅游產業化的若干理論問題進行了探討。首先對旅游產業化基本涵義進行了分析,提出旅游產業化是一個復合性概念:一是指現代化、國際化、規模化和市場化的業態;二是指相對落后的旅游業向現代旅游業發展的業勢。再次從水平標志、空間跨度、發展基礎和運作方式闡述了實現旅游產業化必須具備的條件。最后,從旅游產業本身分析了在技術能力、產出能力、市場能力、管理能力和獲利能力等方面分析了達成旅游產業化目標應具有的產業素質。

【關鍵詞】旅游產業化/條件/素質

在過去的半個世紀里,世界旅游人數和旅游收入分別以年均7.5%和12%的速度增長,遠遠超出了其他產業的發展速度。從發達國家旅游業的發展情況看,已經完成了由初級向高級的產業升級,實現了旅游產業化。如果我們把視角轉向中國的旅游業,可以說,其旅游產業化尚處在初級發展階段,與現代旅游業還存在較大差距。相應的,我國對旅游產業化的理論研究也有許多空白。本文擬就旅游產業化的基本涵義、旅游產業化需具備的條件及我國旅游產業素質進行分析,以期對促進我國旅游產業化的進程作一理論探索。

一、旅游產業化的涵義

旅游產業化涉及到諸多復雜的問題。首先其涵義問題關系到事物的本質屬性,用現存的研究成果確定其三維空間頗費思量;其次是旅游產業化與工業化、城市化、農業產業化、經濟全球一體化的交織關系錯綜復雜;三是旅游產業化還受到文化背景、旅游資源、旅游產品、旅游人才、宏觀體制和微觀機制待多重因素的制約。但是,旅游產業化涵義的研究應當承擔兩個重要使命:一是描述現代旅游業的業態;二是描述中國旅游業和加速向現代旅游業發展的業勢;為研究問題起見,可將現代旅游業“凍結”在特定的時空中作為抽象化了的靜態比較標準,對發展中國家尤其象中國這樣擁有豐富旅游資源、極具發展潛力、旅游業又相對落后的國家,旅游產業化則表現為一種動態進取行為——由初級產業向高級產業發展,由傳統產業向現代產業進軍的產業進步過程。

日本學者富永健一曾把產業社會劃分為前期和后期。前期為開展產業化的社會(IindustrializingSociety),后期為實現了產業化的社會(IndstrialiadeSociety)。他認為,實現了產業化的社會是高生產和高額大眾消費的社會。(注:〔日〕富永健一:《經濟社會學》,南開大學出版社,302頁,1984。)日本學者是將產業化社會按時間維進行階段研究,本文嘗試對旅游產業化按空間維進行對比分析,應屬同一時間序列中的橫向比較。

查看全文

節事旅游化運作方式的探討

摘要:隨著近年來節事旅游在我國的蓬勃興起,節事旅游日益成為各地發展旅游經濟,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手段。因此,節事運作模式的研究也成為關注的焦點。本文就節事旅游的發展現狀和運作模式進行了論述,對節事運作模式不同的發展階段的特點進行了簡單的分析,回顧了節事旅游運作的市場化進程。同時以南京梅花節為例,就如何實現規范的運作模式進行了探討,認為市場化的運作模式是節事旅游發展的必由之路。

關鍵詞:節事旅游運作模式市場化

早在20世紀60年代初,西方學術界就對節事活動進行了研究,其內容涉及節事旅游的定義、品牌化、營銷策劃及評估等方面。

近年來,隨著國內各種各樣節事旅游活動的頻頻舉行,節事旅游也逐漸成為國內學界研究的熱點。總體上認為,舉辦節事活動對舉辦地具有優化旅游資源配制、完善旅游環境、塑造旅游整體形象、提升地方知名度、彌補淡季需求不足、弘揚傳統文化、帶動旅游相關消費、等方面的作用。本文試以南京國際梅花節為例,對國內節事旅游運作模式作一探討。

一、節事旅游及其運作

準確定義節事旅游的概念,對于正確認知節事旅游的運作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查看全文

傳統街區城市設計探討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城市化進展的不斷更新,城市設計在城市發展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相比較城市新區的成立,傳統城市更是我們需要重建和更新的關鍵地區。傳統城市的更新和設計是一項復雜且艱巨的任務,既要在保護經濟政治和文化等問題上,又要權衡社會經濟條件的利弊,促進發展與改革的共同進步。多數問題都會嚴重制約傳統街區的更新和發展,因此對傳統街區的城市設計提出了新的挑戰。本文就主要針對傳統街區更新的城市設計進行相關的研究,希望給業內人士提供一些參考性的價值和意見。

關鍵詞:城市街區;傳統;歷史風貌;建筑;更新;設計

1傳統街區相關設計的問題和思考

傳統街區是我國重點保護的建筑群類,所占比重在我國的地區面積上佔有很大,由于包劉樂多數的文物古跡和歷史建筑等,建筑的傳統和破舊,使得大部分傳統街區居住的都是退休人員以及外來務工者,由于環境的惡劣和人口的密集,街區交通狹窄,制約了人們的生活出行和生活水平便利條件等。所以說,從城市發展的角度來看,傳統節需要從三方面問題進行革新:①生活條件的改善,從衛生和服務等條件來首要改善傳統街區的生活條件;②經濟文化發展,由于傳統街區的歷史你,經濟的發展需要帶動街區的設計,要建設綠化景觀等來滿足城市交通需求;③歷史風貌繼承,尊重原有的歷史和傳統建筑的,保護原有的城市格局,延續當地的鄰里關系,保存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傳統街區之所以不被更新和發展,不僅是由于歷史文物的保護,更是因為產權內容復雜,居民利益難以均衡,同時發展與保護的雙重矛盾,是投資者的權益得不到有效保障。這些都會導致傳統街區在發展的道路上出現障礙。

2改善本地居民生活狀況的設計原則

2.1建立富人化模式和旅游化模式。我國有不少的傳統街區都有常見的兩種模式,分別是富人化和旅游化模式。兩種模式的發展均在功能的使用和傳統物質的延續上有其相應的特色,我們要在保護物質文化形態的基礎上發展兩種模式。富人化模式就是要在傳統街區內部做到經濟利益平衡,在保證傳統歷史風貌的原則下,用符合現代生活的高端建筑樓群代替傳統的建筑與街區,更新設計的高端建筑不對外開放,從而形成城市中的富人的生活區域。旅游化模式更是傳統謙虛的發展關鍵,積極建立商業化旅游模式是傳統街區發展的必要手段。將居民全部遷出,將傳統街區的歷史符號和所生活的場景設置成旅游化形式,是居民和游客在視覺上形成了情感與消費上的滿足。旅游化街區模式的成立是保護居民和社會及政府的多重利益的條件之一。2.2尊重本地居民利益的更新模式。傳統街區的開發和革新,在某種情況下會受到多重的限制和約束,加上整體歷史和生活環境的束縛,使得當地的居民迫切的希望進行傳統精神街區的改造,但是由于政府多方面的考慮和資金的有限,難以實現多方面的平衡,做到居民和社會雙重利益的保障是一項很難的任務。由于富人化模式的資金和領域問題及旅游化模式的利益保護問題,使得兩種模式的設計都沒有考慮到當地居民的感受,所以在傳統街區的設計下,歷史的保存和精品的利益不能共同滿足。因此我們相應的考慮到物質分配和現實問題,設計了第三種模式。這種模式的設計,既可以考慮出脂肪和管理方以及當地居民和使用者的權益,還能保護社會歷史風貌及傳統經濟不被破壞的條件。這種模式就需要尊重當地居民的利益,拒絕居民搬出生活所在地,提供完全的生活空間,基礎設施條件的,同時保證政府和社會的利益,進行投資者就能夠獲益。這就是我們所說的保護共同利益的模式發展,這種模式的使用下城市歷史風貌不被破壞,繼續保證發展和更新的多樣化,使得在城市的發展印記中留下更多的記憶。

查看全文

國內旅游城市化探究

旅游城市化起源于福特制(fordism)時期的高工資和大眾消費,成熟于20世紀70年代,即后福特制(postfordism)時期的大眾享樂消費(massconsumptionofpleasure)的興起。隨著后工業化時代的到來、城市綜合實力的增強、城市環境的全面改進及城市各種配套服務設施的完善,越來越多的大中城市在原有經濟、文化、交通、政治等功能之外,旅游功能日趨完善。可以說旅游城市化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伴隨著旅游業和城市化不斷發展而出現的一種必然現象。

一、旅游城市化的概念界定

“旅游城市化”(tourismurbanization)是Mullins最早提出的,他認為,旅游城市化是20世紀后期在西方發達國家出現的,基于后現代主義消費觀和城市觀(注重享樂,pleasure)的一種城市形態,是一種建立在享樂的銷售與消費基礎上的城市化模式[1]。國內已有學者對中國的旅游城市化現象進行了實證研究,并對旅游城市化概念進行了界定。黃震方將旅游城市化定義為:旅游區非城市人口向城市轉移和聚集,旅游城市的數量不斷增加,規模不斷擴大,城市在人們的旅游活動中作用逐漸增大的現象。王冬萍認為,旅游城市化是以旅游的發展帶動人口、資本和物質等生產力要素向旅游依托地區積聚和擴散,從而帶動城市地域的不斷推進和延伸的過程,它包括使城市規模擴大和使城市質量提高兩方面內容。李鵬在黃震方等人定義的旅游城市化概念基礎之上進一步指出:旅游城市化還包括旅游景區景點的人工化和城鎮化傾向。陸林從城市化角度,認為旅游城市化是旅游作為推動城市化的一種動力,引導人口向城市集中的過程;從消費的角度看,旅游城市化是指為滿足人們由傳統的日用型消費向現代享樂型消費轉移,提升城市功能的過程。旅游作為現代享樂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引起的城市化過程是一種新的城市化模式。朱告界定的旅游城市化不僅僅是旅游業促進城市發展的一種結果,更主要是一種動態發展的趨勢和演變過程。包括:(1)旅游城市化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是一個旅游向城市集中、城市的旅游功能日益增強和城市旅游規模不斷擴大的過程;(2)旅游城市化是城市旅游角色的變化,是城市從旅游客源地向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的綜合體轉化的過程;(3)旅游城市化也是旅游促進城市化水平提高的一個動態過程。李璐芳則在王冬萍所定義的旅游城市化概念基礎之上,進一步對旅游城市化的含義作了如下描述:將城市作為旅游目的地來建設,以更好地發揮城市的旅游功能,促進城市建設,繁榮城市經濟。安傳燕將旅游城市化定義為:把旅游作為一種推動人類社會經濟轉型、社會變遷和文化重構的動力來促進區域城市化的一種過程和現象。內涵包括兩方面的內容:即城市的景區化和景區的城市化。

二、旅游城市化動力機制

黃震方將旅游城市化的形成機制總結為以下幾點:(1)城市化進程的帶動;(2)城市本身的載體作用;(3)旅游者對城市旅游目的地的選擇行為;(4)政策機制;(5)旅游業的發展和交通設施的完善。李鵬從內在拉動力和外在驅動力兩個方面對旅游城市化動力進行了研究,認為旅游活動在本質上符合城市化進程的內在動力和規律,具體來說,旅游需求拉動旅游城市化,旅游供給推動旅游城市化。一系列旅游政策的出臺與實施也促進了旅游城市化進程。此外,與旅游相關的活動以及旅游行業本身在城市化進程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丁娟以九華山為例,對當地旅游城市化動力機制進行了研究,認為旅游城市化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產物,伴隨著城市化的發展而產生。除了城市化進程的帶動因素外,旅游城市化形成的動力機制還包括旅游業的快速發展、旅游者的行為規律和偏好、政策制度以及區位交通等因素。吳國清認為,城市旅游的發展促進了旅游城市化的進程。一方面,城市的食宿、娛樂、休閑、通訊、購物等設施比較發達,為旅游活動的實現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受閑暇時間、經濟支付能力、交通等因素影響,多數城市居民在選擇旅游目的地時仍將目標鎖定在城市或城市近郊。

三、旅游城市化模式及特征

查看全文

客運企業發展旅游業調研報告

關鍵字:公路客運“旅游化”

鐵路運輸的大提速后,公鐵競爭日趨激烈,以“客運帶動旅游,旅游促進客運”的“運游結合”成為了公路客運轉型經營的新模式。2009年3月28日武漢旅游集散中心在集團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正式掛牌成立了。旅游集散中心就是要依托湖北省客集團的資源尋求多種多樣的“運游結合”的切入點,探索出一條“運游結合”的發展線路,實現客運服務旅游化,擴大公路客運的運營范圍,最大限度地拓展客運市場和旅游市場,讓公路客運插上旅游的翅膀騰飛。

“運游結合”契合實際

客運與旅游的結合簡稱“運游結合”,國內外眾多客運企業對“運游結合”新模式的初步探索已早有嘗試,但真正從深層次拓展經營的道路客運企業卻屈指可數。實際上,客運與旅游相輔相成,旅游與客運唇齒相依。我們在傳統經營模式的影響下往往認為:客運經營僅僅是為旅客出行提供方便的交通來獲取一定效益回報,并未能從深層次上考量客運在旅游市場的運作,從而忽略了搞好“運游結合”所帶來的豐厚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在鐵路運輸對公路客運沖擊的巨大壓力下,客運成文秘雜燴網本也在不斷的上漲,汽車票價不提反降,這迫使我們公路客運企業必須探尋新思路,作出新嘗試。而要在此嚴峻的形勢下多創效益,唯有提供服務質量和提升車輛上座率才可提高效能和效益。“運游結合”正是道路客運的新商業模式,是我們公路客運企業做強做大的好思路。它以“游”為先,以“游”促運,保障了客運企業效益的增長,即:在同一運營區間內,唯有增加收入才可以節約成本,只有增收才能節支,做到以“游”為重節約效能,從而做大客運市場份額。傅家坡旅游集散中心正是對“運游結合”作出初步的探索與嘗試,努力探尋這種創新意識的發展模式,為公路客運和旅游業的互榮互贏闖出一片新天地。

“運游結合”珠聯璧合

如何將“運游結合”這個好思路落到實處,真正實現“客運帶動旅游,旅游促進客運”的珠聯璧合?我們集散中心從市場戰略入手,大膽突破傳統的客運經營模式,樹立新的旅游客運觀念,把旅游當作產業來抓,開拓一條運游一體化的經營路子。在現有資源優勢下,充分整合了車、站、集散中心、景區(點)、酒店等,進行了分層次的戰略定位,首先在省客四大車站布局設點,統一招牌,統一產品,統一價格,規范經營,品牌營銷。根據客源情況,適時增加班線,經過運行努力探索四種經營模式。

查看全文

鹽商文化旅游發展路徑分析

[摘要]自古揚州鹽商富甲天下,由此催生了獨特的鹽商文化,涉及園林、書畫、飲食、教育、雕刻、戲曲等,也使“煙花三月下揚州”家喻戶曉,成為人們旅游的首選目的地之一。本文從文旅融合角度,探究鹽商文化的內涵及其發展中的問題和原因,并為揚州鹽商文化在新時代的旅游化發展提供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揚州;鹽商文化;旅游勝地

揚州是一座具有2500歷史的文化名城、運河名城、生態名城和旅游名城。她歷經漢代興盛、唐代繁榮和清代鼎盛的三度輝煌[1]。西漢時期,廣陵王劉濞曾“開山鑄錢,煮海為鹽”,使得國力強盛。時至明代和清朝,揚州已成為當時南方的鹽運中心。兩淮所產之鹽,首先運至揚州儲存,然后再通過大運河與長江銷往其他省份。可見,揚州自古因鹽而盛。鹽商在揚州發跡,留下豐富而寶貴的文化遺產,吸引大批游客前來觀光。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揚州將被打造為世界文化旅游名城。然而,揚州傳統單一的旅游模式已經滯后于游客數量劇增、需求各異的旅游市場變化。如何多渠道挖掘鹽商文化的豐富內涵并通過創新手段,轉化成新的旅游增長點,在保留歷史文化的同時,文旅深度融合,是當下值得思考的問題。

一鹽商文化的形成背景

鹽商文化是指以鹽商為代表,及其影響下的文人墨客,在衣食住行以及藏書篆刻、書畫文字、建筑設計、學堂教育等方面形成的獨具一格的藝術風尚。中國自春秋時期的封建社會便有“士農工商”等級排序,“國有四民,士為上,農次之,最后者工商,而天下諱言賈”[2]。商人一直處于社會底層,在考學為官、政治決策上一直處于不利地位。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儒家價值體系的演進,商人地位在明清時期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揚州鹽商雖然以揚州為中心,但大多數是徽商、晉商以及從其他省份慕名而來的商人。他們素有“賈而好儒”的傳統,認同“賈為厚利,儒為名高。夫人畢事儒不效,則弛儒而張賈;既側身響其利矣,及為子孫計,寧弛賈而張儒。一張一弛,迭相為用”[3]。因此,為了社會地位、個人成就感、家族榮譽及身份認同,揚州鹽商在積累財富的同時,形成了一種重視教育、興辦學校、扶助貧士、上交天子、下結文人、收藏字畫、興建園林、刊刻圖書等集奉獻公益、熱衷社交、崇尚文雅于一體的優良傳統。上述優良傳統,受到廣泛認可與贊譽,譬如:“海內文士,半集揚州”和“懷才抱藝者莫不寓居于此,四方賢士大夫無不至此。”另外,還有大量詩文描述了當時揚州鹽商門庭若市,才子名流匯聚揚州的獨特繁榮景象。揚州鹽商不惜重金,禮賢養士,大量文人雅士蜂擁而至。揚州鹽商對有才之人的尊崇,對風雅藝術的追求,既推動了文化市場的發展,也帶動了貿易行業的繁榮,并形成了獨特的鹽商文化,涉及戲曲、飲食、建筑、園林等方面。鹽商文化對當時揚州的人文歷史積淀發揮了關鍵的作用,對兩淮乃至整個社會風俗人情和藝術生活也產生了深遠而持久的影響。

二鹽商文化的豐富內涵

查看全文

鄉村旅游市場邊界再認知研究

[摘要]目前鄉村旅游市場邊界研究存在以點定圈的誤區,沒有充分考慮全域旅游和互聯網的發展對鄉村旅游市場邊界的影響。文章從管理學的角度,運用系統原理、反饋原理和動力原理,采用比較研究和聚類研究的方法,分析了市場邊界的隱性和顯性屬性,研究認為目前鄉村旅游市場應該是由傳統的單項市場運作體系轉化為雙向互為影響的綜合體系,市場邊界的認知應該是在全域旅游、大數據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參與背景下的認知,市場邊界管理的重點是不斷動態創新和空間無限延伸融合過程的管理,新技術的運用和業態的推陳出新是鄉村旅游市場邊界動態變化和融合的決定性因素。

[關鍵詞]鄉村旅游;市場邊界;鄉村振興

一、鄉村旅游邊界認知的誤區

“商圈”思維下鄉村旅游市場邊界研究是以鄉村資源的投入為核心,形成鄉村資源旅游化的區域,以此為依托進行旅游相關活動來吸引游客的模式[6]。從圖1可以看出,鄉村旅游的開發和運作實際上就是一個鄉村資源轉化系統。鄉村利用自身各種自然、人文和社會資源以及資金、勞動力等條件,通過鄉村內部運作系統將這些資源轉化為旅游商品或服務投放鄉村旅游市場。這一運作過程實質上就是建立在資源基礎上的賣方市場的階段。因為在這一過程中,鄉村旅游都是依賴于自身可以把控的各類資源開發之上的。在這樣的運作體系下,鄉村旅游市場邊界研究的重點自然就集中在:(1)鄉村旅游資源的開發;(2)鄉村旅游開發模式;(3)鄉村旅游產業化和品牌化;(4)鄉村旅游與扶貧等領域[7-9]。雖然,在鄉村資源轉化為旅游商品或服務的運作過程中所形成的鄉村旅游產品最后輸送到旅游市場,但這仍是一個沒有創新的市場階段,市場老化,競爭激烈。同時,各種旅游資源轉化后形成的鄉村旅游產品或服務是否能滿足鄉村旅游市場的需要,應該是由游客所構成的旅游需求市場決定的。這些都屬于鄉村旅游運作過程中外在的、難以控制的因素,而這就是市場邊界需要認知的內容。任何鄉村旅游活動都會在其市場邊界內進行,而不是在無邊界的市場中開展經營活動。如果鄉村旅游活動其內部的相關資源開發和旅游化的鄉村區域等因素是可控的,那么難以控制的市場邊界以及市場邊界的界定、擴張、選擇和時空變化就成為鄉村旅游運作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

二、鄉村旅游邊界的再認知

首先,鄉村旅游發展的成敗并不僅僅取決于鄉村旅游資源開發、運作能力提升,更取決于資源開發、運作體系與市場邊界擴張之間的互動強弱。這種運作體系并非如圖1所示的單向過程,而是如圖2所示的一個雙向活動的過程。傳統的鄉村旅游市場開發是首先進行資源的適應性評價和分析,然后因地制宜對鄉村資源進行旅游化設計和改造,打造出屬于賣方市場的產品投放市場。而基于管理學認知下的鄉村旅游市場開發,是在傳統的基礎上,又注重鄉村旅游市場邊界的認知和分析,只有明晰資源旅游化的方向和市場,才能有的放矢地進行資源開發的市場適應性評價與旅游市場開發適合度評估,才會更有利于鄉村旅游發展的資源選擇與開發。鄉村旅游市場邊界的認知是進行鄉村資源旅游化的前提,沒有市場邊界的分析和認知,就會使得鄉村旅游開發脫離實際,變得沒有方向而盲目,這是一個雙向互動的影響過程,而不僅僅是一個資源優勢論或者決定論的單向賣方市場的思維運作。其次,鄉村旅游市場邊界不同于工貿企業流水線生產出的產品市場邊界,其產品具有季節性、動態性和變化性。環紹軍的研究表明,鄉村旅游產品屬于服務行業,涉及“食、住、行、游、購、娛”等環節,如“農家樂———食”“農家小院———住”“美麗鄉村———行”“記憶老家———游”“鄉村大舞臺———娛”“農家土特產品———購”等,還有鄉村采摘、鄉村節事、鄉村研學等體驗性的新產品。產品是多種多樣的,活動是豐富多彩的,鄉村旅游的市場也應是復雜多樣的[10]。再次,鄉村旅游的市場邊界僅有顯性和隱性、靜態和動態的區別,而并非無邊界。無邊界市場僅僅是一種理想狀態,在現實中幾乎是不可能存在的。比如鄉村旅游產品的消費性質和屬性既有實物產品消費特性,又有別于實物產品消費,帶有服務產品消費特性。在產品消費的市場范圍即市場邊界上,鄉村旅游產品的消費既有實物產品的客觀實際消費距離邊界,如觀光、休閑等是有一定的區域邊界范圍的,養生度假等是有一定的具體內容和空間位置的,食住行游購娛都是在一定的消費區域空間進行的也是明晰的,這些都是顯性的邊界,可以測算和劃定的;同時鄉村產品消費又存在著旅游服務產品的心理感知消費距離邊界,而旅游心理感知消費距離就是隱形邊界,是不具體而又動態變化的,尤其是隨著大數據和網絡發展、電商的出現,這種隱形的感知消費距離在逐漸拉近,同時又將觸角伸得很遠。由此可見,對于鄉村旅游來說,正確的市場邊界認知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鄉村旅游游客需求近乎同質同類的條件下,其對于各個鄉村在開展鄉村旅游的過程中把握自身市場機會、進行市場細分、滿足不同游客需求是必要的(如圖3所示)。現在鄉村旅游的發展,是在確定鄉村旅游的市場機會和市場類型的基礎上來確認鄉村旅游市場邊界,并通過資源、優勢以及市場定位來確認鄉村旅游的核心價值,最終以旅游產品的開拓和創新來實現核心價值的輸出。在互聯網等新技術參與下,鄉村旅游市場機會和類型不斷動態變化,空間范圍不斷延伸,導致市場邊界也不斷變化。

查看全文

旅游城市化發展之議

摘要:旅游城市化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伴隨著旅游業和城市化不斷發展而出現的一種必然現象。對國內有關旅游城市化的文獻進行了梳理,分別從旅游城市化的概念界定、動力機制、模式及特征、影響以及旅游城市化的實證研究等方面進行了分析與總結。

關鍵詞:旅游城市化;研究綜述;中國

旅游城市化起源于福特制(fordism)時期的高工資和大眾消費,成熟于20世紀70年代,即后福特制(postfordism)時期的大眾享樂消費(massconsumptionofpleasure)的興起[1]。隨著后工業化時代的到來、城市綜合實力的增強、城市環境的全面改進及城市各種配套服務設施的完善,越來越多的大中城市在原有經濟、文化、交通、政治等功能之外,旅游功能日趨完善。可以說旅游城市化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伴隨著旅游業和城市化不斷發展而出現的一種必然現象。

一、旅游城市化的概念界定

“旅游城市化”(tourismurbanization)是Mullins最早提出的,他認為,旅游城市化是20世紀后期在西方發達國家出現的,基于后現代主義消費觀和城市觀(注重享樂,pleasure)的一種城市形態,是一種建立在享樂的銷售與消費基礎上的城市化模式[1]。國內已有學者對中國的旅游城市化現象進行了實證研究,并對旅游城市化概念進行了界定。黃震方將旅游城市化定義為:旅游區非城市人口向城市轉移和聚集,旅游城市的數量不斷增加,規模不斷擴大,城市在人們的旅游活動中作用逐漸增大的現象[2]。王冬萍認為,旅游城市化是以旅游的發展帶動人口、資本和物質等生產力要素向旅游依托地區積聚和擴散,從而帶動城市地域的不斷推進和延伸的過程,它包括使城市規模擴大和使城市質量提高兩方面內容[3]。李鵬在黃震方等人定義的旅游城市化概念基礎之上進一步指出:旅游城市化還包括旅游景區景點的人工化和城鎮化傾向[4]。陸林從城市化角度,認為旅游城市化是旅游作為推動城市化的一種動力,引導人口向城市集中的過程;從消費的角度看,旅游城市化是指為滿足人們由傳統的日用型消費向現代享樂型消費轉移,提升城市功能的過程。旅游作為現代享樂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引起的城市化過程是一種新的城市化模式[5]。朱竑界定的旅游城市化不僅僅是旅游業促進城市發展的一種結果,更主要是一種動態發展的趨勢和演變過程。包括:(1)旅游城市化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是一個旅游向城市集中、城市的旅游功能日益增強和城市旅游規模不斷擴大的過程;(2)旅游城市化是城市旅游角色的變化,是城市從旅游客源地向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的綜合體轉化的過程;(3)旅游城市化也是旅游促進城市化水平提高的一個動態過程[6]。李璐芳則在王冬萍所定義的旅游城市化概念基礎之上,進一步對旅游城市化的含義作了如下描述:將城市作為旅游目的地來建設,以更好地發揮城市的旅游功能,促進城市建設,繁榮城市經濟[7]。安傳燕將旅游城市化定義為:把旅游作為一種推動人類社會經濟轉型、社會變遷和文化重構的動力來促進區域城市化的一種過程和現象。內涵包括兩方面的內容:即城市的景區化和景區的城市化[8]。

二、旅游城市化動力機制

查看全文

文化創意產業管理論文

隨著我國加入WTO和中國經濟高速發展進入小康社會,當代中國文化產業已進入一個加速發展的新階段。在這樣一個加速發展的新階段,理論創新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理論創新既是觀念的解放,知識的轉型,新思路的開拓,又是國家文化政策制定的依據,是對未來文化產業發展方向的預測,是一種總體的文化戰略的部署與策劃。理論創新是體制創新、制度創新的先導,也是一個國家一個地區規劃未來文化產業發展藍圖的必要準備。

當代文化產業的發展首先必須進行文化觀念的變革與創新。對文化的認識將全面改變我們對待當代文化產業發展的態度。

從國際上看,20世紀80年代以來,文化與發展日益引起世界各國的普遍關注。人們普遍認識到,經濟的發展是一個民族的文化的一部分,而脫離人或文化背景的發展是一種沒有靈魂的發展。文化作為發展的手段盡管很重要,但它最終不能降到只作為經濟發展的手段或促進者這樣一個次要的地位。發展與經濟是一個民族的文化的組成部分,發展可以最終以文化概念來定義,文化的繁榮是發展的最高目標。而文化政策則是發展政策的基本組成部分,未來世紀的文化政策必須面向和更加適應新的飛速發展的需要。

其次,當代文化創意產業的崛起,有著歷史的必然性,它代表著當代先進的社會生產力,代表著生產力未來發展的方向。

先進的社會生產力總是在先進文化的開啟和引導下向前發展的,在特定歷史時期,先進的文化對于社會生產力的解放甚至具有某種決定性的作用。人類歷史上,每一種先進的社會生產力的大發展,都是在吸納先進文化(先進的社會觀念和先進科學技術)的優秀成果之后蓬勃興起的。從本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人類開始迎接第三代生產力。這就是電子時代的智能生產力。作為當代世界的先進生產力,第三代生產力建立了文化與經濟、政治,文化與科學技術交融一體的嶄新關系。它強調我們在進入小康社會后,經濟中的文化的、知識的、信息的、科技的乃至心理的因素將越來越具有重要的、主導的、甚至某種決定性的作用。

經濟的文化化更深一層的意義在于它代表著未來生產力發展的方向。這就是產業結構的下游化和需求結構的上游化。產業下游化是當代世界經濟的一條重要規律。一國經濟從人均低收入進入到人均高收入的發展過程中,第一產業的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持續下降,第三產業的國內生產總值比重會持續上升,而第二產業的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會先升后降。綜合橫向比較分析結果可知:一國經濟發展從人均低收入到人均高收入水平的過程中,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次序必然由“一、二、三”演化到“三、二、一”的結構狀態。未來的經濟發展方向無疑將會走向服務產業、知識產業、創意產業、以至體驗產業。文化作為日益強大的產業結構將越來越成為整個國民經濟的重要的、以至支柱性的產業。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