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生產區域范文10篇
時間:2024-02-22 20:57:2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糧食生產區域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糧食生產區域探討管理論文
摘要糧食生產區域優化布局要以質量和效益、經濟平衡、結構優化為目標;要堅持因地制宜、生態系統平衡、市場調節與宏觀管理相結合的原則;積極推進糧食生產的專業化和經營的產業化;完善市場體系,提高糧食商業化水平;依靠科技進步,提高糧食生產效益;合理分工,提高糧食生產者的勞動生產率。
關鍵詞糧食生產區域布局探討
1糧食生產區域優化布局的目標與原則
1.1目標
質量和效益目標糧食生產區域布局要以質量和效益為目標。要在切實保護耕地、穩定糧食生產能力的同時,以市場為導向,積極調整種植業的作物、品種,發展優質高產高效種植業;要積極發展糧食相關產品的生產,努力提高產業水平;全面提高糧食產品質量;大力發展糧食產品加工業,發展糧食產品銷售、儲運、保鮮等產業,向生產的廣度和深度進軍,提高糧食生產綜合經濟效益;注重糧食產品品牌,實施名牌戰略。
經濟平衡目標通過合理布局,既實現各地區經濟的均衡發展,又實現農、林、牧、副、漁的協調增長。均衡發展并不是平均發展,而是最充分地利用各地區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并根據需要和可能,來具體研究各生產部門和各地區間的結合、聯系形式,合理地布局糧食生產,從而逐漸形成各區域間糧食生產的合理分工。使糧食生產與工業、交通、科技平衡發展。
糧食生產區域優化布局論文
摘要糧食生產區域優化布局要以質量和效益、經濟平衡、結構優化為目標;要堅持因地制宜、生態系統平衡、市場調節與宏觀管理相結合的原則;積極推進糧食生產的專業化和經營的產業化;完善市場體系,提高糧食商業化水平;依靠科技進步,提高糧食生產效益;合理分工,提高糧食生產者的勞動生產率。
關鍵詞糧食生產區域布局探討
1糧食生產區域優化布局的目標與原則
1.1目標
質量和效益目標糧食生產區域布局要以質量和效益為目標。要在切實保護耕地、穩定糧食生產能力的同時,以市場為導向,積極調整種植業的作物、品種,發展優質高產高效種植業;要積極發展糧食相關產品的生產,努力提高產業水平;全面提高糧食產品質量;大力發展糧食產品加工業,發展糧食產品銷售、儲運、保鮮等產業,向生產的廣度和深度進軍,提高糧食生產綜合經濟效益;注重糧食產品品牌,實施名牌戰略。
經濟平衡目標通過合理布局,既實現各地區經濟的均衡發展,又實現農、林、牧、副、漁的協調增長。均衡發展并不是平均發展,而是最充分地利用各地區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并根據需要和可能,來具體研究各生產部門和各地區間的結合、聯系形式,合理地布局糧食生產,從而逐漸形成各區域間糧食生產的合理分工。使糧食生產與工業、交通、科技平衡發展。
糧食生產區域布局探究論文
摘要糧食生產區域優化布局要以質量和效益、經濟平衡、結構優化為目標;要堅持因地制宜、生態系統平衡、市場調節與宏觀管理相結合的原則;積極推進糧食生產的專業化和經營的產業化;完善市場體系,提高糧食商業化水平;依靠科技進步,提高糧食生產效益;合理分工,提高糧食生產者的勞動生產率。
關鍵詞糧食生產區域布局探討
1糧食生產區域優化布局的目標與原則
1.1目標
質量和效益目標糧食生產區域布局要以質量和效益為目標。要在切實保護耕地、穩定糧食生產能力的同時,以市場為導向,積極調整種植業的作物、品種,發展優質高產高效種植業;要積極發展糧食相關產品的生產,努力提高產業水平;全面提高糧食產品質量;大力發展糧食產品加工業,發展糧食產品銷售、儲運、保鮮等產業,向生產的廣度和深度進軍,提高糧食生產綜合經濟效益;注重糧食產品品牌,實施名牌戰略。
經濟平衡目標通過合理布局,既實現各地區經濟的均衡發展,又實現農、林、牧、副、漁的協調增長。均衡發展并不是平均發展,而是最充分地利用各地區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并根據需要和可能,來具體研究各生產部門和各地區間的結合、聯系形式,合理地布局糧食生產,從而逐漸形成各區域間糧食生產的合理分工。使糧食生產與工業、交通、科技平衡發展。
糧食生產區域布局研究論文
摘要:糧食生產區域優化布局要以質量和效益、經濟平衡、結構優化為目標;要堅持因地制宜、生態系統平衡、市場調節與宏觀管理相結合的原則;積極推進糧食生產的專業化和經營的產業化;完善市場體系,提高糧食商業化水平;依靠科技進步,提高糧食生產效益;合理分工,提高糧食生產者的勞動生產率。
關鍵詞:糧食生產區域布局探討
1糧食生產區域優化布局的目標與原則
1.1目標
質量和效益目標糧食生產區域布局要以質量和效益為目標。要在切實保護耕地、穩定糧食生產能力的同時,以市場為導向,積極調整種植業的作物、品種,發展優質高產高效種植業;要積極發展糧食相關產品的生產,努力提高產業水平;全面提高糧食產品質量;大力發展糧食產品加工業,發展糧食產品銷售、儲運、保鮮等產業,向生產的廣度和深度進軍,提高糧食生產綜合經濟效益;注重糧食產品品牌,實施名牌戰略。
經濟平衡目標通過合理布局,既實現各地區經濟的均衡發展,又實現農、林、牧、副、漁的協調增長。均衡發展并不是平均發展,而是最充分地利用各地區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并根據需要和可能,來具體研究各生產部門和各地區間的結合、聯系形式,合理地布局糧食生產,從而逐漸形成各區域間糧食生產的合理分工。使糧食生產與工業、交通、科技平衡發展。
現代農業核心區發展思路
1有關糧食生產核心區的研究
目前針對糧食生產核心區建設研究是一個新課題,學術界對此深入研究較少,還沒有形成完善的研究體系框架。除了美國等少數發達國家,很少有國家專門研究糧食生產核心區的問題,糧食生產核心區在國際上被稱為農業區建設或者農業區域化布局。王景瑩[1]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是世界各國農業發展的一般規律,也是提升農產品市場競爭力的必然要求和結果。從國際比較來看,各國資源條件和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各國在農業區域化、專業化過程中,根據各自不同區域的農業生產環境,都打破以州或是省的行政界限,以縣或是區為行政單位進行分區,緊密結合農業區域化和專業化過程,促進了農業、農村和農民三者互動發展。從加強各個區域內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為研究切入點,發現各個國家農業發展過程中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一般包括:農產品流通基礎設施建設,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商品糧棉生產基地建設,林業生產基礎和防護林建設等內容[2-3]。Roberto[4]針對開墾荒地、選育良種到改造農業基礎設施、增加灌溉面積、提高糧食加工儲藏能力、完善糧食市場流通環節以及鼓勵在農業生產中應用新科技等具體環節進行研究,明確規定了農業科技投資導向。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家先后提出了糧食主產區、糧食集中產區和優勢農產品產業帶等區域的發展概念,從國內研究看,糧食生產核心區是中國近幾十年通過實踐研究提出的新概念,針對糧食生產核心區的研究較少,主要從宏觀和定性兩個層面進行簡單分析,而針對糧食生產的區域優勢研究和糧食主產區的農業產業化、農業發展等方面研究較多,現將糧食生產核心區研究綜述如下。
1.1糧食生產核心區相關問題的研究
談琰[5]從宏觀層面,分析了糧食核心區建設政策出臺背景、利益主體的矛盾沖突,較為詳細地闡述了中國糧食核心產區建設執行層面的困境,并提出相應對策建議;楊邦杰等[6]通過對東北地區的調研,提出了建設國家糧食生產核心區的構想,以黑龍江為例,分析目前黑龍江糧食核心產區的建設情況,發現土地整理標準低、種糧農民收入增加緩慢等因素制約了黑龍江省成為中國糧食核心區的進程;王景瑩[1]以河南省為例,在2008年‘中央1號’文件中明確提出糧食核心產區的政策背景下,深入研究了河南省糧食核心區劃分與建設,構建劃分指標體系,選擇層次分析法確定指標權重,指出河南省糧食核心區劃分與河南省農業廳劃分不合理處,并提出相應對策建議。
1.2糧食主產區現代農業發展研究
楊春等[7]總結了河北省創新糧食生產技術,從而達到糧食產量提高的實踐經驗,對糧食主產區現代農業豐產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平作炎[8]通過分析對糧食主產區的投入力度,試圖建立保障利益機制,從而促進農業生產穩定增長,穩定了糧食生產核心區的現代農業發展;趙春雨[9]從中國省區、三大地帶以及八大區糧食生產區域3個方面,選擇生產集中度、重心演變軌跡的研究方法,總結了生產區域的特點及規律,展開研究了影響因素,并針對性地提出相關的政策建議;羅萬純等[10]利用面板數據,通過建立理論模型和計量經濟檢驗,分析了糧食生產區域格局及影響因素研究,得出人均耕地面積、糧食單產和非農收入比重是重要因素;伍山林[11]采用糧食生產綜合指數,對中西部地區的糧食生產區域變化特征進行描述,實證分析得出人均耕地資源與非農產業就業接力是主要影響因素,并給出相應的政策含義。蔡文著[12]分析了中國糧食主產區農業發展方面的基本特征,基于國外典型的不同現代農業發展的經驗,提出了中國不同地區的糧食主產區的農業發展模式;崔凱[13]利用層次分析法(AHP方法)對糧食主產區農業現代化進行分析和評價,比較分析糧食主產區各個時期、各個地域的農業現代化水平,對于正確掌握糧食主產區現代化的發展具有積極意義;蔣和平等[14]針對中國現代農業發展水平,構建評價指標體系,對全國、東、中、西部四個層次現代農業發展水平進行評價,得出全國現代農業的發展水平整體上處于上升趨勢,東中西部地區現代農業發展水平的差距明顯;蔣和平等[15]、崔凱等[16]采用多指標綜合分析方法,對中國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進行了定量評價,并比較中國農業現代化整體和區域發展水平。
提高糧食生產能力思考
制約我國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建設的主要因素耕地資源數量減少,質量持續下降一是耕地資源緊缺,面積不斷減少。1998-2004年我國耕地凈減少1.*億畝,全國有14個省(自治區)人均耕地不足1畝,666個縣(區)低于聯合國糧農組織確定的0.86畝警戒線。二是耕地質量不高,且持續下降。我國現有的耕地中,高產田占28%、中產田40%、低產田32%。全國優質耕地只占21%,土壤有機質低于0.5%的耕地約占10%。水資源短缺瓶頸約束日益凸現一是水資源高度短缺,區域分布不均衡。我國人均水資源量約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每年農業生產缺水約300億立方米。全國81%的水資源集中在僅占全國耕地36%的長江及其以南地區,而占總耕地面積64%的淮河及其以北地區只占有19%的水資源,南澇北旱現象十分突出,水早災害頻繁。二是水資源的利用率低。我國灌溉用水的使用量有4000億方,有效利用率只有30-40%,遠低于發達國家的70~80%。我國生產1公斤糧食要用1立方水,而發達國家只需要0.5立方水。科技進步較慢,服務能力不強一是科技創新能力嚴重不足。近年來審定推廣的高產、超高產作物品種多適宜在高水肥條件下種植,在中低產生產條件下不能發揮高產潛力。高產地區小麥品種數量和類型較多,而在大多數中低產糧食主產區,適宜種植的小麥品種數量和類型偏少。二是農業技術推廣能力下降。縣、鄉兩級農技人員由1999年的125.7萬人,下降到2003年的100.5萬人。三是農民科技素質不高,接受新技術的能力較差。目前,我國農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全國92%的文盲、半文盲在農村,農村勞動力的38.2%是小學及以下文化程度。糧食物流業發展滯后,抑制了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發揮一是部分糧食產銷區之間的交通運輸存在季節性瓶頸制約。20世紀90年代末期,在“北糧南運”的糧食中,玉米的比重就已經達到70%。特別是東北的玉米和大豆在收獲季節主要依靠鐵路運輸,車皮緊張限制了東北糧食外運,部分東北玉米退出南方一些地區市場。二是低效率的糧食物流業不利于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擴張。東北玉米和大豆運到廣東省的物流費用比美國運到廣東還高,以致于部分南方省區的玉米和大豆主要依靠進口滿足需求。土地承包制和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不夠深入,對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構成體制性約束一是土地流轉不暢,影響糧食穩步增產。如果土地能夠穩定地流入種糧大戶,則會增強國家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然而現行土地流轉方式的隨意性和不穩定性,抑制了土地向種田能手和大戶集中,不利于提高糧食單產和穩定產量。二是不合理的糧食行政管理體制削弱了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目前由多個部門分頭管理的糧食管理體制存在兩大突出障礙:第一,農田用水產權體制改革不到位。第二,糧食市場宏觀調控機制不健全,放大了糧食生產與需求之間的矛盾。提高我國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基本思路面對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建設面臨的諸多制約因素,需要不斷改革創新,探索新形勢下提高我國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新思路。堅持政府調控和市場調節相結合的指導方針糧食是弱質產業,又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戰略產業,必須加強對糧食生產的支持,通過政策調整干預社會資源的配置,引導生產要素向糧食生產領域流動,調動多方面力量加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建設。政府干預必須建立在尊重市場規律的基礎上,絕不能做出違背市場機制的“逆調節”。堅持科技創新與體制創新相結合的技術路線在耕地面積減少趨勢不可逆轉的情況下,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主要靠提高單產水平。因此,要堅持科技興糧的戰略指向,增強科技支撐和儲備能力,提高農民素質,切實把糧食生產轉變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農民素質的軌道上,用科技進步和人的主觀能動性等“活”的因素,突破土地、水資源等“死”的因素制約。良好的制度設計,能夠提供有效的激勵機制,促進各要素更好地發揮作用。要樹立向制度要能力的觀念,進一步深化糧食生產和流通領域的各項改革,完善相關政策措施,形成有利于各種要素投入的長效機制。堅持向主產區和主要品種傾斜相結合的調整方向調整糧食生產區域布局,使糧食生產向主產區集中,是按照市場經濟規律配置糧食生產資源,發揮區域經濟比較優勢的必然選擇。因此,應實施差別政策,集中力量,加大對糧食主產省區和非主產區產糧大縣的傾斜,切實保護和調動主產區政府和農戶發展糧食生產的積極性。同時,優化品種結構,抓好主要糧食品種的綜合生產能力建設。具體思路是:按照數量優先、統籌兼顧的原則,顯著加強玉米的綜合生產能力建設;按照穩定數量、重視質量的原則,穩定提高稻谷綜合生產能力;按照統籌兼顧、質量優先的原則,適度加強小麥綜合生產能力建設。堅持走集約化和產業化相結合的發展道路基于農戶小規模經營的國情,我國糧食生產的規模經營,只能走產業化的道路,即用工業化的思維組織糧食生產,按照產加銷、貿工農一體化要求,構建新型糧食產業化經營模式,提高糧食產業的整體效益。在推進糧食產業化的同時,要始終堅持集約經營,充分挖掘現有耕地的生產潛力,彌補耕地資源總量不足的缺陷。堅持資源節余利用與理儲備相結合的可持續增長方式通過強化耕地、水資源等農業資源和生態環境保護,提高資源利用水平,使糧食生產的各種投入要素在不斷增長過程中得到涵養、儲存和蓄集,并在需要之時能夠及時釋放出來。這種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糧食發展方式,能夠實現從“藏糧于庫”向“藏糧于地”、“藏糧于水”和“藏糧于科技”有機結合的轉變。
現代農業發展論文3篇
第一篇
1晉城設施農業發展現狀
1.1設施農業規模不斷擴大
晉城市設施農業發展20多年來,從無到有再到區域發展,特別是“山西省設施蔬菜百萬棚行動計劃”實施3年來,設施農業取得了長足發展。截止2012年底,全市設施蔬菜達到4.14萬畝,比2009年增加了3萬余畝。其中日光溫室建筑面積比2009年增加了1萬多畝,春秋大棚建筑面積比2009年增加了1萬多畝,連棟智能溫室也發展到200畝。2012年全市設施食用菌生產達到5839萬棒,目前食用菌工廠化栽培基地有13個,占山西省食用菌工廠化栽培基地總數的62%。全市占地200畝以上的設施蔬菜園區近百家,農業設施類型在簡易的“7315”型土墻竹木結構日光溫室基礎上,推廣應用了經濟實用的鋼架春秋大棚、節能日光溫室、智能連棟溫室、工廠化生產食用菌等。全市設施農業初具規模,蔬菜周年化生產體系基本解決了冬春淡季蔬菜生產和產品供應不足的難題,蔬菜冬春自給率上升到45%左右。同時,設施種植種類從蔬菜和食用菌種植發展到設施草莓、設施水果、設施花卉、設施苗木等,品種豐富,起到了改善市場供應,豐富人民生活的積極作用。
1.2設施農業產業布局逐步優化
隨著農業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設施蔬菜百萬棚行動計劃”和“一縣一業”、“一村一品”建設的不斷推進,晉城設施農業生產基地逐步向優勢區域集中,基本形成以高平市、澤州縣、陽城縣、沁水縣為重點的設施蔬菜產業格局。設施食用菌的發展已在山西省形成了“南澤州、北廣靈”的生產格局,澤州縣成為以食用菌工廠化栽培為主的優勢區域。
未來糧食供需推測
內容提要
從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的糧食生產供過于求到新世紀初期的糧食供求偏緊的轉變,警示我們必須對我國未來的糧食生產、消費需求和進出口形勢進行早期預測和把握,以便及時而準確地調整糧食生產相關政策和措施,確保我國的糧食安全。本文采用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農業政策研究室的“糧食主產區農民收入動態監測系統模型”來對未來我國糧食供需狀況進行預測。預測結果表明,未來幾年我國糧食的產需關系在總體上仍可保持相對平穩的發展態勢。糧食生產將進入一個新的恢復性增長期,但同時也存在一定規模的國內產需缺口,不過彌補缺口的凈進口量并非為居民口糧所用,對我國未來糧食安全影響不大。
關鍵詞糧食供需糧食主產區
從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的糧食生產供過于求到新世紀初期的糧食供求偏緊的轉變,警示我們必須對我國未來的糧食生產、消費需求和進出口形勢進行早期預測和把握,以便及時而準確地調整糧食生產相關政策和措施,確保我國的糧食安全。但在進行預測時,除了要充分考慮我國城市化與工業化中耕地減少和水資源短缺影響農業生產能力(環境脅迫),人口增長、收入提高和市場發育將誘發農產品需求的剛性增長與結構變化,科學技術進步和農業基礎設施投資水平影響農業增長進程以外,還應考慮到我國加入WTO后,國內外價格關系變化對國內各種農產品生產和需求的影響效應:國內糧食供需平衡的微調變化都可能引起國際糧食市場價格的波動,同樣,國際糧食市場價格的變化也可能影響中國糧食的進出口量以及國內市場價格。
因此,對未來我國糧食供需狀況的預測,我們采用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農業政策研究室的“糧食主產區農民收入動態監測系統模型”來實現。因為該模型充分考慮上述因素對未來糧食生產,消費需求和進出口能力的影響。在未來預測中,對一些宏觀變量的假定如:未來中國城鄉人口變動趨勢預測和未來匯率變動趨勢預測是根據我們對現有資料和數據構建計量經濟學模型的分析結果給出,未來城鄉居民收入實際增長率由有關專家預測值給出,未來國際市場的價格變動趨勢來自2004年世界銀行發展報告。
表1.預測模型宏觀變量值設定
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工作意見
各鎮鄉、街道農技站:
根據《浙江省人民政府關于抓好2009年糧食生產的通知》(浙政發〔2009〕3號)及浙江省農業廳浙農專發〔2009〕29號《關于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的實施意見》的精神,現就開展我市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
開展糧食功能區建設,以提高當地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為核心,以科技為支撐,開展項目實施。要求各鎮鄉街道集中力量建設一個連片千畝以上的糧食生產核心產區,使之成為旱澇保收的穩產區、解決季節性拋荒的帶動區、先進科學技術的應用區、統一服務的先行區、高產高效種植模式的示范區,從而帶動我市糧食生產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主要原則
(一)突出重點原則。明確糧食生產發展的重點區域、重點設施、生產中存在的重點障礙因子和重點發展方向等,解決重點地區制約當地糧食產業發展瓶頸問題,擴大面積,增加產量,提高效益。
提高綜合生產能力確保國家糧食安全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要把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農業科技進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作為一項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切實抓緊抓好。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核心,沒有穩定可靠的糧食生產能力,就不可能有穩定可靠的糧食安全。去年農業綜合開發在歷年穩步提高糧食生產能力的基礎上,又新增糧食生產能力62億斤,對于提高糧食單產,扭轉全國糧食產量連年下滑的趨勢,促進糧食生產和農民增收,發揮了重要作用。
農業綜合開發實施以來,始終堅持以改造中低產田,改善農業生產基本條件,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為根本任務,通過綜合運用工程、生物和技術措施,實行水、土、田、林、路綜合治理,努力建設高標準基本農田。這是農業綜合開發與其他開發方式相比最顯著的特點,是農業綜合開發資金與其他財政支農建設資金最明顯的區別,也是單獨設置農業綜合開發機構的重要原因。在大力加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建設的新形勢下,農業綜合開發必須堅定不移地堅持執行這個根本任務。
——增加農業綜合開發投入。實行中央財政、地方財政、信貸資金、社會資金、民間資金和外資等多渠道、多層次地增加農業綜合開發投入,是大力推進農業綜合開發,穩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重要保證。同時,為減輕地方配套壓力,將中央財政與地方財政投入的配套比例,由2001年的1∶0.98,降低到了2004年的1∶0.66,降幅達33%。中央反復強調各級財政要逐步加大支農力度,并明確要求中央和省級財政要較大幅度地增加農業綜合開發投入。地方各級財政尤其是省級財政要按照現行政策規定的比例,及時足額地落實農業綜合開發配套資金。
——加強和規范開發范圍。切實遵循總量控制、適度進出、獎優罰劣、分級管理的原則,加強和規范開發縣管理,嚴格控制開發范圍。這是避免資金分散,突出開發重點的重要前提和基礎。國家農發辦核定的各省(區、市)開發縣總數,一律不得突破。申請新增開發縣的省(區、市),必須相應先退出等量開發縣。對申請的新增開發縣要按規定程序和要求嚴格組織評估。因嚴重違規違紀問題被取消開發縣的,開發縣總數相應減少。對于退出農場的省(區、市),今后原則上不增加開發縣數量。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實行開發縣輪換、末位暫停等措施,加大各開發縣的投入規模。
——加大對糧食主產區的投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特別是糧食生產能力,重點在糧食主產區。中央財政農業綜合開發資金要進一步加大對主產區的投入,不僅新增資金安排用于農業主產區特別是糧食主產區的部分要達到80%以上,存量資金也要通過調整結構提高用于主產區的比重。各糧食主產省(區),都要確定農業綜合開發重點支持的糧食主產縣(市),增加對糧食主產縣(市)的投入。非糧食主產省(區)的農業綜合開發,也要切實加大對本地區糧食主產縣(市)的支持力度。
——集中用于中低產田改造。今年中央財政安排糧食主產省(區)的新增資金,主要集中用于中低產田改造項目;安排糧食主產省(區)的存量資金中用于中低產田改造項目的資金,也要比去年有所增加。要堅持按區域或灌區統籌規劃,集中投入、連片開發,減少項目數量,擴大項目規模,提高中低產田改造的規模效益。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大力發展節水灌溉。逐步提高中低產田改造項目的投入標準和建設標準,注重提高項目建設的科技含量,確保工程建設質量和水平,努力把中低產田改造成為高產穩產、旱澇保收的高標準基本農田。同時,要把中低產田改造與建設優勢農產品特別是優質糧食生產基地緊密結合起來。對位于農產品優勢產區內申報的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特別是中低產田改造項目,在同等情況下予以優先安排,努力把項目區建成發展優勢農產品生產尤其是優質糧食生產的基地。糧食主產省(區)的中低產田改造項目,要重點支持《國家優質糧食產業工程建設規劃》中的標準糧田建設。對該《規劃》中確定的13個糧食主產省(區)的484個縣(農場),其中屬于農業綜合開發范圍的縣,要作為糧食主產省(區)的重中之重,進行重點傾斜,著力支持其中低產田改造,建設標準糧田。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糧食浪費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