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生產存在的問題和建議范文
時間:2023-12-16 16:32:5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糧食生產存在的問題和建議,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考試中出現了一種新的題型,即要求指出對策存在的問題并對其進行修改補充。
2014年國家申論試題第三題的第2題:
某學術團體為貫徹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就我國糧食問題召開的研討會在關于解決問題對策的討論中,有人發表“四點對策”:
其一,建議加大農業投入,以便糧食產量滿足人類不斷增長的需求。我國糧食生產有很大的潛力,只要持續加大農業投資,我國的糧食產量就不僅完全可以在中長期內滿足需求,而且可以保證出口。
其二,建議科學地分配全球有限的糧食。近年隨著全球能源供需矛盾凸顯,石油價格上漲,一些國家把糧食加工成生物燃料,當歐美一部分人填滿他們油箱的時候,很多人正為如何填滿他們的胃而苦苦掙扎,要優先滿足人類最基本的需求,科學地解決全球糧食合理分配的問題。
其三,建議大力倡導糧食節約。根據某市調查顯示,該市飲食行業及單位食堂的就餐者,平均每人每天浪費大米14克,每天浪費大米多達7000公斤,如果在全國調查,糧食浪費一定是個驚人的數字。要厲行節約,這是我國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的重要保證。
其四,建議切實加強國際合作。發達國家、國際組織要向發展中國家提供相關政策指導。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應向受到糧價攀升沖擊嚴重的發展中國家提供近期緊急糧食援助,并對如何促進發展中國家長期提高糧食生產能力給予切實幫助。
這“四點對策”,在內容上、表達上都存在問題。請指出這份“對策”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修改意見。
要求:1、明確指出存在哪些問題;2寫出相關的修改意見(包括寫出需要補充的內容);3、條理清楚,表達簡明,不超過400字。
可見,該題要求對存在問題的四點對策,分別指出各自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修改補充意見。“參考答案”如下:
第一點對策存在的問題是:認為只要持續加大農業投資,就可以解決糧食問題,把“農業投資”當作解決糧食問題的唯一措施,并且“投資”的含義不明確;“保證出口”的提法與中央不一致。
應修改為:建議采用提高農民種田補貼、調控農業物資的價格、依靠科技進步轉變糧食生產發展方式等綜合手段,保證糧食供需基本平衡。
第二點對策存在的問題是:建議科學地分配全球有限的糧食,缺乏現實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應該為:建議國際組織協調將糧食加工成生物燃料的國家與嚴重缺糧的國家的關系,促進它們之間的互補與合作。
第三點對策存在的問題:只談浪費糧食的現象,沒有涉及節約糧食的具體措施。
應該為:建議大力倡導糧食節約。宣傳和推廣節約糧食的先進典型和先進經驗,營造節約糧食的良好社會氛圍。
第四點對策存在的問題是:發達國家、國際組織沒有能力和權力向發展中國家提供糧食生產的相關政策指導,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沒有能力向受都糧價攀升沖擊嚴重的發展中國家提供近期緊急糧食援助,并對如何促進發展中國家長期提高糧食生產能力給予切實幫助。因為實施對策的只能組織機構不正確。此外,發展中國家不應把解決糧食問題的希望寄托在發達國家和國際組織身上,而應依靠自身的力量。
篇2
我省是農業大省,也是產糧大省。近幾年來我省糧食總產保持在480億斤左右,占全國糧食產量4.3%左右。我省糧食生產主要以稻谷為主。今年中晚稻生產雖然遇到了歷史少有的高溫、干旱,但今年仍然取得了較好的收成。在部分種植戶擴大中晚秈稻種植面積的情況下,中晚稻總產仍保持較高的水平,預計在280億斤以上。
4、今年新稻谷價格下滑的主要原因:一是受7、8月份干旱影響,稻谷出糙率和整精米率下降,糧食加工企業加工成本上升,入市收購比較謹慎。二是我國糧食連續九年增,庫存充裕、糧食進口持續增加,市場供大于求,致使今年以來成品糧價格持續低迷,新稻收購價格受影響。三是進口低價大米對國內市場大米價格購成下壓態勢,新糧采購需求降低,對新稻米價格形成了制約。四是今年早秈稻價格走勢不佳以及去年同期中晚秈稻價格(基數)相對偏高對今年新中晚秈稻價格構成壓力。
我們認為后期非收儲企業中秈稻收購價格可能在125135元/百斤波動,價格大幅上漲和大幅下跌可能性不大。
二、中晚秈稻種植成本增加,收益下降
三、存在的問題
1、土地流轉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田地不集中、不連片、基礎設施較差,不利于土地流轉;二是農民對土地的依賴性依然較大,致使他們不愿意把自己的土地流轉出去;三是土地流轉相關法律的缺失導致在實際操作中不規范,雙方的約定主要體現在民間化、口頭化、短期化上,沒有法律合同的支持,這種不規范行為制約著土地健康流轉。這樣就難以形成規模化種植,農業機械化更是難以實現。
2、對于糧食保險存在的問題。一是賠付的比例過低,二是投保后不能及時生效;三是干旱、澇災等因素造成的減產不在投保范圍內,而目前的糧食作物基本上還是靠望天收。
4、目前托市收購中存在的問題。農戶很少能享受到托市收購價帶來的實惠,農戶沒有存儲條件,糧食都是邊收邊賣,有的甚至在田間收割時就直接低價賣給了個體商販,等到托市收購價啟動時農民手里已經沒有多少糧食了;另外托市收購價所收購的糧食品質要求高,農民也沒有整曬條件,只好低價賣給糧販。
四、建議
1.國家應根據國情加強對進口大米數量的宏觀調控,嚴厲打擊走私大米的行為,穩定糧食市場價格,保護國內農民及大米加工企業的利益。
2.糧食收獲季節,政府有關部門應及時盡早啟動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在加強宣傳的同時,還應在鄉鎮多設收購點方便當地農民就近賣糧,杜絕商販從中牟利,減少糧食流通環節,讓國家政策落到實處讓農民得實惠。此外還應加強對糧食加工企業、個體糧商的監管力度,整頓和打擊欺行霸市、壓級壓價的坑農害農行為。
3、適度規模化生產、經營方面的建議。一是給予種糧大戶政策、資金扶持,使其有足夠的資金進行晾曬場、倉儲設施建設;二是國家惠農補貼資金應向種糧大戶傾斜。關于秋糧生產調查報告關于秋糧生產調查報告。對種糧大戶糧食補貼最好是高于一般種糧戶;三是科研和農業技術部門,應將種糧大戶作為技術支持和服務的主要對象,對其產前、產中和產后給予及時指導與服務;四是加快土地流轉力度,盡快出臺土地流轉方面的法規制度,為農村的土地流轉保駕護航,為適度規模化生產經營創造條件。
4、提高農民糧食保險賠付比例、擴大糧食保險賠付范圍,化簡賠付手續,讓農民從糧食保險中真正得到實惠。
篇3
關鍵詞:糧食安全;糧食生產
河南省2004-2014年,我國糧食總產實現“十一連增”,糧食生產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然而,隨著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快速推進,糧食生產趨近產量極限,糧食消費需求剛性增強。此外,耕地面積減少、農業生態環境惡化、災害性極端天氣頻發等因素對糧食生產的負面影響不斷突顯,我國糧食安全問題不容小噓。河南省作為全國人口大省和糧食生產大省,以占全國6%的耕地養活了占全國8%的人口,連續15年糧食總產量全國第一,為國家糧食戰略工程做出了巨大貢獻。因此,科學分析河南省糧食生產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探尋糧食安全對策對全省乃至全國糧食安全意義重大。
一、河南省糧食生產現狀
(一)種植面積“穩中有擴”
2006年我國全面取消農業稅,2009年實現糧食直接補貼,以及2010年以來的良種、農機具補貼和糧食最低收購保護價等惠農政策不斷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河南省農作物播種總面積和糧食作物播種面積在相對穩定的基礎上適當擴張。2013年河南省農作物播種總面積和糧食作物播種面積分別達到14323.54千公頃和10081.81千公頃,比2006年分別增加了328.15千公頃和626.01千公頃。其中,夏糧面積由5242.71千公頃增至5393.33千公頃,增加150.62千公頃,增長2.87%;秋糧面積由4213.09千公頃增至4688.48千公頃,增加475.39千公頃,增長11.28%。
(二)糧食產量“穩中有增”
隨著農業科技在農業生產中的廣泛應用,河南省糧食總產和單產水平都呈現出穩定增長。河南省作為國家糧食生產核心區,2003年至今,夏糧總產量實現“十二連增”。2014年夏糧總產量達3338.8萬噸,占全國總產量的近1/4,比2013年增產103.6萬噸,增幅3.1%,占全國總增產量的1/5強,總產量和增產量均居全國第一,是全國夏糧超過3000萬噸的唯一省份。2014年夏糧單產6144.9千克/公頃,比2013年提高146.5千克/公頃,增幅2.38%。特別是修武縣的“周麥27號”高產示范田創造了12325.5千克/公頃的全國冬小麥高產紀錄。
(三)高產農作物種植比例較大
河南省屬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區域,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降水充沛,適宜多種植物生長,糧食作物基本為一年兩熟。夏糧主要種植小麥,秋糧品種相對較多,如谷物類的稻谷、小麥、玉米、谷子、高粱等,豆類的大豆、綠豆等,油料類的花生、油菜籽、芝麻等,此外還有棉花、煙葉、中草藥材、瓜果等。近年來,隨著國家糧食戰略工程河南核心區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高產糧食作物種植面積所占比例較大。2013年,在河南省10081.81千公頃糧食作物的播種面積中,大豆、稻谷、玉米和小麥等播種面積分別占4.41%、6.36%、31.77%和53.23%。對比近10年的相關數據,大豆和稻谷的播種面積占比變化維持在1.5%以內,玉米和小麥的播種面積占比變化維持在5%以內。
二、河南省糧食生產存在的問題
(一)耕地面積拓展空間有限
改革開放以來,河南省耕地面積變化過程可分為4個階段:1978-1997年,逐步下降階段,該階段累計減少耕地面積384千公頃;1998-2002年,快速恢復階段,該階段總計增加耕地面積490千公頃;2003-2008年,波動起伏階段,該階段耕地面積有小幅的增加或減少,但波動幅度不大,圍繞著7200千公頃上下小幅浮動;2009-2012年,快速增長后的平穩階段,該階段的耕地面積在2009年達到8192千公頃之后維持相對穩定,并逼近全省耕地面積紅線8000千公頃。同時,由于河南省人口現狀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如中原經濟區建設和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建設,河南省土地資源極其稀缺。因此,河南省進一步拓展耕地面積的空間非常有限。
(二)糧食產量增長空間有限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基礎,在耕地面積維持相對穩定的情況下,糧食增產主要依賴現代農業科技在糧食生產中的應用。2003年以來,河南省糧食總產和單產逐年提高,與農機化生產、農藥化肥大量施用、農膜技術的廣泛推廣等密切相關。在現代農業推動河南省糧食生產的背后卻是農業生態環境的惡化,農業經濟粗放式發展模式明顯,各種與農業生態環境相關指標,如化肥利用率、農藥利用率、地膜回收率、畜禽糞污有效處理率、農業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數等都遠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更達不到國際公認的安全限。此外,由于農業生產方式的不可持續性,導致了糧食總產量、夏糧產量和秋糧產量同比增長率明顯下降(圖1),糧食增產乏力。
(三)農業基礎設施薄弱
農業生產是自然因素與社會經濟因素共同作用的產物,具有鮮明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特征,既要按照自然規律因時而異、因地制宜地開展,又要通過對農業基礎設施進行科學的改造改進,提高農業生產能力和抵御自然災害能力。河南省自然災害頻發,2012年全省農業受災面積和成災面積分別達到1388.8千公頃和325.9千公頃(圖2)。雖然多年來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但總體上還相對落后,糧食生產的現代化水平和抵御自然災害能力都有待提高。截至2013年,河南省40%以的農用機電井為上世紀80年代以前所建,70%以上的小型水庫為上世紀70年代所建,大中型灌區基礎設施完好率不足40%,有5千余萬畝中低產田和近2千萬畝低洼易澇耕地急需治理。
(四)糧食生產產業化程度不高
河南省糧食產量和糧食產品加工量都居全國第一,但糧食生產及產品加工在一些高科技、高附加值領域明顯不足,糧食生產的粗放式和糧食產品加工的非規模化導致糧食產業缺乏整體實力和核心競爭力,糧食生產和加工鏈條短、總體水平不高、附加值低等都嚴重制約了糧食產品市場的良性發展,特別是加工轉化的農產品出口更與農業大省地位不相稱。糧食生產產業化程度不高的關鍵在于土地流轉總量問題。現代農業以規模化為基礎、以集約化為特征,但是河南省農村土地流轉量還不能滿足農業規模經營的需求,農業生產方式主要還是以小農戶生產經營為主,尚未形成規模經濟,從而限制了糧食生產規模和產業化水平。這里既有干部群眾對土地經營權流轉缺乏必要的認識和傳統戀土觀念等對土地流轉還保持猶豫的心態,也有城鎮化過程中對農民承包地征用政策的反向激勵作用和對承包經營風險的不可預知等因素。此外,河南省糧食生產還存在種糧成本上升,“谷賤傷農”、“高產窮縣”等問題,農民種糧積極性難以持續調動;河南省約1000多萬農村有知識、技術的青壯年進城務工,“老、弱、病、殘、婦”構成了農業生產的主力,他們耕作簡單、經營粗放,致使單產降低、效益低下;農業生態環境的“白色污染”(化肥、農藥、農膜)和“黑色污染”(水、環境)導致了耕地有機質含量減少,土地板結,地力下降;城鄉差別的進一步拉大等,都不同程度地影響了糧食生產能力的提高。
三、河南省糧食生產對策建議
(一)深化強農惠農政策,激發農民種糧積極性
糧食生產不同于普通商品生產,糧食安全關系國計民生,解決糧食問題不能僅僅依靠市場手段,更重要的是要政府深化強農惠農政策,激發農民種糧積極性,保障國家糧食戰略安全。在糧食生產環節上,微觀層面要持續加大對農民種糧補貼,適時動態調整農資綜合補貼,進一步將農業技術推廣和服務經費統一納入國家、省財政預算,減輕基層政府和農民的經濟負擔;宏觀層面要完善糧食生產的利益補償機制,雖然中央與地方的糧食風險基金分擔比例已由4:6調整到6:4,但“產糧多-財政重”的現實矛盾依然未能有效解決,因此,應適度增加糧食風險基金規模,繼續減少地方配套部分或直接由中央預算全額撥付。在糧食流通環節,要進一步完善價格機制,保證糧食價格處于合理水平,確保農民種糧收入穩定增長,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健全糧食市場流通體系和糧食期貨市場,通過加強現代糧食物流體系和期貨市場的網絡化建設,實現產銷順暢銜接,減小市場營銷風險,保障農民利益。
(二)恪守耕地紅線,保障糧食安全
《河南糧食生產核心區建設規劃(2008-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指出,到2020年河南省糧食生產能力達到1300億斤,較目前生產能力的增產量占全國的1/7以上。《規劃》目標的實現關鍵在于要高度重視耕地問題。耕地是農業生產的前提,新增糧食產能歸根結底也是耕地問題,因此確保耕地數量和質量,恪守耕地紅線成為保障糧食安全的關鍵。首先,要堅決貫徹落實國務院《基本農田保護條例》,切實做到“占補平衡”,保護基本農田不受侵占。河南省已連續10年實現耕地“占補平衡”,在現實經濟社會發展的壓力下,今后不但要守住耕地紅線,還要不斷提高耕地質量。第二,按照《農村土地承包法》,進一步建立健全耕地保護機制,從制度層面上探索和推進農地依法承包和合理流轉,有效調控耕地變化,防止土地撂荒,促進土地集約、高效、科學利用。第三,在依法治理的前提下,改革農地征用制度,完善土地征用標準和補償標準,合理利用政府和市場等手段保護耕地,積極解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退耕還林與耕地面積之間的矛盾,確保和穩定糧食種植面積。
(三)加快農業科技推廣應用,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
由1978-2012年河南省耕地面積的變化趨勢(圖5),可以預見未來河南省耕地面積將長期保持穩定。按照《規劃》目標,2020年河南省糧食總產比2010年增加100億公斤。這主要是通過提高單產來實現,而單產的大幅提高依靠農業科技的推廣應用。2013年,河南省農業科技貢獻率只有54%左右,與農業發達國家或地區的75~85%還有相當大的差距。因此,加快農業科技的推廣應用是現實條件下的必然選擇。首先,要在《規劃》確定的糧食生產總量和現實耕地面積的基礎上,加快調整農業結構,改變以粗放式為主要特征的農業生產經營模式,以現代農業科學技術手段支撐糧食生產,切實提高糧食單產水平。第二,根據現代農業特點和農村變化的新情況,積極推進農業科技服務體系建設,以農業技術、農業信息、農業植保、糧食購銷、農村金融等方面為重點,為發展糧食生產提供科技推廣應用服務。第三,政府要繼續加大農業科技投資力度,積極搭建農業科研平臺,促進學科齊全、布局合理、層次分明、結構優化的農業科研體系建設,支持和鼓勵廣大農業科技人員努力培育優良農作物新品種,在糧食高產創建技術上不斷實現新突破。
(四)強化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促進糧食增產
農業基礎設施可以有效抵御自然災害,是保障現代農業生產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是促進糧食增產的基本要素。首先,要建立以服務糧食生產為基本導向,以政府為主導、市場為手段、生產者為主體的政府、市場和生產者相結合的投融資機制,增強糧食生產融資靈活性,擴大糧食生產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來源。第二,針對河南省糧食生產現狀,在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突出對洪、澇、旱災和生態環境惡化等問題的應對,以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為重點,堅持“科學規劃、統籌兼顧、標本兼治、綜合治理”的基本原則,加強農業水源建設、中低產田改造、節水灌溉建設,提高農業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實現糧食生產的可持續發展。第三,在國家層面,要建立健全農業氣象服務體系,加大農業氣象服務投入,完善農業氣象災害監測、預警和評估體系的建設,提高糧食生產應對極端天氣的能力。
參考文獻:
[1]王慧.影響河南糧食產量的因子分析與發展對策[J].農業經濟,2008(8)
[2]朱懷安等.“十二五”期間產糧大省供求如何——來自河南的一份糧食產需平衡分析預測[N].中國信息報,2012-3-10.
[3]荊建軍.河南省耕地資源利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河南社會科學,2006(9)
篇4
支持糧食生產要避免“有錢打點滴,沒錢補營養”
去年一年,我國小麥主產區遭受了歷史上罕見的冬春旱災,在中央財政的鼎力支持下,全國小麥喜獲豐收,全國夏糧生產超過了2400億斤,成為歷史上六年連續增長的年份。與會代表在肯定這一成績的同時,冷靜分析了我國糧食生產中存在的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嚴重缺失的問題。結合調研實際,黨校學員介紹說,在某糧食大省,今年投入抗旱的資金達到了16億元,這是一個不小的數字。如果該省將如此驚人的資金用在平時,積極主動地改善農田水利基礎設施,政府和百姓將會長期受益。財政部科研所副所長劉尚希研究員在分析這一問題時指出,“有錢打點滴,沒錢買營養品”,這種現象暴露了平時財政支農資金投入不足,支農政策有待于進一步完善。他呼吁各地政府在正常年景加大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投入力度,未旱綢繆,建立財政支持糧食生產的長效機制。
避免新農合“小曲好唱口難開”
做一次闌尾炎手術需要花多少錢?黨校學員結合基層的一個真實例子說道,在某省,一位農民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這位農民患了闌尾炎之后,家人曾向當地的兩家醫院咨詢,一個醫院是合作醫療定點機構,收費標準是2000元;另一家醫院是非定點醫院,收費標準是600元。患者算了一筆賬:如果到定點醫院做手術,雖然可以享受40%的報銷比例,報銷800元。但報銷后仍需要自給支付1200元,比非定點醫院貴了600元。于是,他們放棄到定點醫院做手術的計劃,改在非定點醫院就醫。
學員們分析指出,這個問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我們決不能等閑視之。這個事情的發生,問題不在于監管工作不到位,而是暴露了我們在制度設計方面存在著責任缺失。從而造成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農民,用腳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政策投了票。大家說,能做闌尾炎手術的醫生,起碼具備一定的資質,也就是說,手術者的技術相當,彼此間的收費標準就不能太懸殊。大家建議,類似這樣的醫療手術,國家應該有一個明確標準,手術標準可以適當考慮地區之間、醫院之間的差異,但不能太離譜。
整合惠農補貼資金改變“一只蟲子需要幾個部門管”
一位學員結合財政支農工作中存在的資金分散現象,用“一只蟲子需要幾個部門管”進行了解剖。他說,蟲子在天上,農業部門要管;蟲子在樹上,林業部門要管;蟲子在草地上,林業部門要管;蟲子在公園里,城建部門要管。這種政出多門的現象,不僅管不好蟲子,也造成了資金的浪費。他說,近年來,國家出臺了相關政策進行支農資金整合,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資金整合工作進展并不順利,為了解決“各個部門均抓一把米”的現象,建議國家自上而下進行支農資金整合,而不要自下而上進行整合。
這幾年,國家加大了對農民的補貼力度,各地惠農補貼資金,少則9項,多則10多項。就財政部門而言,農業、經建、農業綜合開發、農村綜合改革辦公室等部門均有一定數量的惠農補貼資金。國家每發放一個補貼項目,有關方面就要進行信息統計、報表匯總、宣傳發動等,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不計其數。據統計,每發放一個補貼,其成本要占補貼總額的5%~10%,而且,對農民來說,有時為領幾十元的補貼,翻山越嶺,花去的成本也達到了幾十元,這對政府和農民來說,既不方便,也無必要。學員們建議,國家應該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將各種補貼資金整合為一項補貼。比如說,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業綜合補貼這3種補貼,完全可以合并在一起,在每年年初一次性下達,這對農民來說非常有必要。
建立公共產品供給制度
篇5
關鍵詞:存糧觀念;糧食儲備形式;糧食安全;糧食生產現狀
中圖分類號:D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6.090
1 問題的提出
馬克思在他的《資本論》中提到的糧食儲備形式變換引起生產者的非常劇烈的經濟危機原理揭示了從自然經濟發展到市場經濟的歷史轉變過程中,糧食儲備形式變換的客觀規律。隨著農業機械化程度的提升,土地上的勞動力被解放了出來。我國城鎮化進程的速度加快,城鄉差距越來越大。為了生活得更好,農村越來越多的勞動力涌向城市。產糧大省河北有限的勞動力,從土地上轉移向城市的工業發展的同時農村務農的勞動力越來越少。人們的糧食儲備形式由先前的自給自足的“家庭消費儲備”形式向市場經濟中的“社會商品儲備”形式轉變的速度越來越快。隨之出現的家庭應對自然災害的應急糧食儲備量越來越少。
在市場起決定性作用的今天,大量的糧食儲備形式由“家庭消費儲備”形式轉變為“社會商品儲備”形式,其所受的支配規律也由自然經濟規律轉變為市場經濟規律。即“物以稀為貴,糧食價格的高低完全由糧食需求者和供給者的相互作用而決定。”糧食儲備的“社會商品形式”越來越重要。除了城里人們的糧食需求,還有大批的進城務工人員的糧食需求量也在越來越大。根據供求定理: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需求變動分別引起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的同方向的變動;供給變動引起均衡價格的反方向的變動,引起均衡數量的同方向的變動。糧食是缺乏需求彈性的商品,意味著價格的變動不會引起糧食需求量太大的變動,隨著改革開放以來,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糧食的需求分為人民生活的消費需求和工業化生產的生產需求。面對越來越大的商品形式的糧食需求和越來越少的專業糧食種植勞動力的情況,河北省應該采取積極合理的措施來協調糧食儲備形式之間的比例。
2 河北省糧食生產現狀及糧食儲備形式轉變存在的問題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相應的糧食進口也隨之大幅增加。河北省的糧食種植面積及產量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的十幾年內也有了很大的變化,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河北省的糧食作物的種植總面積由2001年的6628.93千公頃降低到2012年的6302.37千公頃,降低了2.32%。其中,夏收糧食和秋收糧食的種植面積分別由2001年的2629.6千公頃和3999.33千公頃下降到2012年的2444.69千公頃和3857.68千公頃,分別下降了7.03%和3.54%。從上述的數據可以看出河北省的糧食種植面積在減少,河北省的糧食儲備量仍然不能滿足日常生產、生活的需要。
到2012年河北省的糧食供應仍處于總量平衡、結構性緊缺的狀況,糧食安全存在不可低估的風險和隱患。尚金鎖通過對1200多農戶的存糧狀況進行調查發現,我國農民存糧觀念和糧食消費群體發生明顯變化。認為受自然環境等不確定因素的影響,我國糧食出現減產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如果出現減產,就會威脅到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所調查的農戶中,85%基本不儲存小麥,10%人均儲存小麥為300斤,5%人均儲存小麥在300斤以上,95%的農戶把玉米全部銷售。原因在于農民食用余糧大幅下降,除了調節口味以外,基本不吃糧食。另外,散養家禽、家畜的農民越來越少,間接降低了糧食自用量。隨著農業現代化和城鎮化的加快,今后會有大量農村人口成為市民,過去的糧食生產者正在逐步轉變為吃商品糧的消費者。
河北省糧食儲備形式存在的問題主要有:第一,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農民放棄了儲備糧食,選擇儲備貨幣。農村結束了自給自足的傳統糧食儲備方式,大部分糧食不再是為了消費的口糧形式,而是為了交換的商品形式。第二,耕地轉化為工業用地上的農民不再儲備糧食了,而是轉向市場購買糧食,商品形式的糧食需求量越來越大,傳統存儲形式的糧食量越來越少。不利于規避糧食安全隱患。第三,各企業由于相關政策問題的影響,對于糧食的儲備量相對于越來越大的商品形式的糧食需求量而言較小。容易造成糧食需求大于供給,消費者面對的糧食價格偏高;商家與農民之間糧食的供求關系正好相反,商家對于糧食的進價偏低。不利于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第四,國家糧倉的存儲量偏小,不利于應對豐收年份的糧食存儲。
3 政策建議
在城鎮化進程的加快的背景下,河北省的糧食生產過程及糧食儲備形式轉變的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基于河北省在糧食生產和糧食存儲形式轉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相關部門應主要做好:第一,加大農作物新品種的投入開發,采取切實有效的優惠鼓勵政策,吸引相應的人才來河北省搞農作物新品種研發。充分利用省內農業高等院校的人才,為河北省的農業發展做出貢獻。第二,切實全面地嚴格執法,將各項有利于農民增收、增產的政策措施落實到實處,激發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第三,制定相應的金融政策,確保好的農業項目順利進展,以達到鼓勵農民多生產,降低由于自然災害等造成的糧食危機發生的風險。第四、鼓勵更多的公司企業加入到糧食儲備大軍中,避免形成糧食供應商“一家獨大”的壟斷局面,保護糧食需求者的合法權益和利益。同時擴建省內國家糧倉的容量,增大糧食的儲備量。
參考文獻
[1]高鴻業.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M].第五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24.
[2]龍華.中國糧食安全值得關注.中國經濟快訊,2003,(3):35.
[3]楊歡進.對馬爾薩斯“土地收益遞減”觀點的批判不能否定.中國農村經濟,1987,(31/5):5659.
篇6
關鍵詞:糧食直補;糧食安全;惠農政策;糧改
2004年以來,中央和省級政府相繼出臺了免征農業稅、糧食直補等一系列惠農政策,充分體現了國家對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的高度重視。實行糧食直接補貼政策,將流通環節的補貼調為直接補貼,許多農民從中直接受益。糧食直補成為廣大農村最受歡迎和最具影響力的惠農政策之一。
一、我國實施糧食直補政策的主要效果
1.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得到了提高
直接補貼改變了以前通過補貼流通環節的間接補貼方式,取而代之的是直接惠及農民。這種看得見的實惠,對農民的激勵作用是巨大的,尤其是在政策實施的初期,這種激勵作用體現得更為明顯。以往通過糧食購銷企業對農民進行價格補貼,由于存在壓級壓價等現象,農民實際上很難從中受益,而且效益損失嚴重。改革后,把補貼直接發放到農民手中,農民受益明顯。另外,直接補貼還向農民傳遞了中央更加重視和關心農業的信息,從而大大提高了農民種糧的積極性。
2.為糧食購銷市場化創造了條件
一直以來,我國糧食購銷都在向市場化方向不斷推進,但是速度相對較慢,除了考慮到糧食的特殊性不宜快速實現全面市場化以外,主要的障礙是國有糧食購銷企業長期以來存在政企不分的體制性問題。政企不分的主要原因是企業承擔著間接補貼農民等一系列政府職能,造成企業不斷增強對補貼的依賴性,缺乏走向市場的主動性。因此,要想實現購銷全面市場化,并使國有企業繼續發揮主渠道功能,就必須把國有企業塑造成具有市場化理念的市場主體。糧食直接補貼改變了長期以來沿用的間接補貼方式,取消了保護價政策,企業不再承擔按照政府制定的保護價敞開收購農民余糧的義務,政府也不再對國有企業進行超儲補貼,國有企業與其他糧食購銷主體以平等的地位進入糧食購銷市場,按市場規則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約束、自我發展、公平競爭。因此,直接補貼的實施,促進了購銷市場化和購銷主體多元化的順利推進,有助于培育和完善糧食購銷市場。
3.糧食風險基金得到了有效利用
2004年糧改前,國家通過糧食購銷企業執行國家敞開收購農民余糧政策,支持糧食儲備制度的有效運作和糧食收購保護價制度的落實,最終實現糧食安全和糧食市場穩定兩大政策目標。但是,由于收購和銷售的價格形成機制不同,以及長期以來存在一些體制性原因,國有收購企業連年虧損,庫存增加,糧食風險基金的投入增多,財政負擔加重。2004年開始的直接補貼方式,通過將補貼流通環節轉變為補貼生產環節,進一步調整糧食風險基金的用途,主要用于對種糧農民直接補貼,支持糧食儲備,穩定糧食市場等。實施糧食直接補貼政策后,改變了補貼流通環節效率損失嚴重的局面,直接把風險基金的部分資金用于直接補貼農民,并沒有額外增加財政負擔,使糧食風險基金得到了有效利用。
4.實現了農業補貼與國際慣例接軌
對農業實行補貼政策,是世界各國保護和促進農業發展的通行做法。在WTO《農業協議》框架下,我國原來實行的保護價收購、順價銷售的糧食購銷政策,屬于“黃箱政策”,會對糧食貿易產生明顯的扭曲作用,這與國際的通行做法不相適應。而對種糧農民實行的直接補貼,屬于支持性農業補貼,不會直接影響農業的貿易和價格,被稱為“綠箱政策”,被大多數國家所采用,更有利于我國糧食產品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從而提高我國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二、我國糧食直接補貼政策中存在的問題
1.多種補貼類型不利于農村政策的有效運作
目前,從我國實施的直接補貼政策來看,種類繁多,形式各異。按照被補糧食品種,分為小麥、玉米、稻谷等多個品種的綜合補貼;按照補貼對象范圍,分為對所有農民的補貼、對種糧農民的補貼、對達到一定規模種糧農民的補貼等;按照補貼到戶依據,分為按計稅面積補貼、按種植面積補貼、按實際售糧量補貼等。紛繁復雜的補貼類型表明,我國的直接補貼政策目標界定不清。由于不同的補貼類型會產生不同的政策效果,農民的受益范圍和受益程度也會存在較大的差異。
2.農民對補貼標準的差異懸殊反應強烈
各地區核定糧食風險基金包干基數時考慮的因素不同,導致糧食風險基金包干基數存在較大的差異,具體到用于直接補貼的基金數額確定時,沒有合理的依據標準,基本上是根據財政支付能力來確定,而不是根據補貼需要來確定預算,是先有預算再確定標準。同時,我國各地需要補貼的糧食面積、數量、商品量差異很大。總體財力水平和需補貼糧食量之間的地區差異共同決定了補貼標準的地區差異性。在目前多樣性的信息傳遞方式下,農民可以很快地了解到當地和其他地方直接補貼標準的差距。差異明顯的直接補貼標準容易使農民對政策的公平性產生不滿,對政策的有效運作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不僅如此,許多財力困難的糧食主產區,農民補貼標準相當低,這更不利于政策的有效運作。
3.農民對直補政策的可持續性心存疑慮
直接補貼政策在實施的初期對保護農民利益和發展糧食生產確實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在運作過程中,各地由于沒有統一的依據,存在許多不規范的地方。糧食直補作為一項惠農政策,其政策效果能否一直延續下去,關鍵在于政策的穩定性和規范性。發展糧食生產和保護農民利益是一個長期過程,因此,解決這些問題的政策也需要有一定的持續性和穩定性,只有這樣才有助于政策效果的持久發揮。熟悉社會調查的人都知道,在涉及農民的調查中,大部分農民常常提出的一個問題是這樣的政策明年還會不會改變,由此可知,農民對政策持續性的預期是不樂觀的,這也導致了政策效果大打折扣。
4.管理體制運行不暢導致補貼效率偏低
糧食直補的全面實施,涉及財政、農業、外經貿、糧食、民政和銀行等諸多部門,由于政出多門,協調困難,糧食直補運行成本高,時滯長,加之部門本位主義、保護主義和尋租活動的影響,糧食直補資金流失嚴重、效率低下。另外,我國農民數量龐大,農戶數量多,要將糧食直補資金全部按時足額發放到農民手中,過高的交易成本無形中也降低了補貼資金的運行效率。
三、增強糧食直補政策效應的幾點建議
1.建立糧食生產基礎設施投入的長效機制
增加農田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是保護和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重要基礎與前提。我國糧食生產連續幾年減產,在很大程度上源于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滯后,抗御各種自然災害的能力減弱。因此,要盡快建立糧食生產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的長效機制,關鍵是要加大對連接田間地頭的小型農田水利等基本項目的建設投入,不斷增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要建立以各級政府為主體的投入機制,處理好產銷區的利益平衡關系,實施一批重大糧食生產基礎設施建設的工程項目,并積極鼓勵和引導外資、龍頭企業、農村社區、農民合作組織以及種糧大戶等各類社會資本參與投資合作。
2.建立政策傾斜和利益補償的長效機制
一是通過制定農業補貼條例等辦法使糧食直補政策由短期政策變為長期政策,以保持其穩定性和連續性。同時,要進一步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加強糧食宏觀調控,搞活糧食市場流通,更好地發揮市場機制的調節作用。二是政府扶持政策要向主產區傾斜。要加大財政轉移的支付力度,幫助主產區卸掉“包袱”;農業投資和建設項目向主產區集中,幫助主產區加快發展養殖業和農產品加工業,促進糧食轉化增值,把糧食生產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帶動主產區經濟的發展。三是穩定種糧的收益預期。最低收購價既是政府向農民發出的價格信號,給農民一個穩定的價格預期,又是政府引導市場糧價走向,調控糧食價格的重要手段,應在總結落實最低收購價政策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和完善最低收購價政策,并使之長期化。
3.建立糧食生產抗風險能力的長效機制
糧食生產面臨自然與市場雙重風險,為此,應建立糧食生產抗風險的長效機制,提高種糧農民抵御自然和市場風險的能力。主要途徑有:大力推進糧食產業化經營,建立企業與農戶之間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經營機制,增強農戶抗風險的能力;通過制度創新,建立糧食生產的風險規避和損失補償機制;加快大宗糧食作物的政策性保險試點,積極探索政府引導、企業參與、農民投保、市場運作的新機制,努力開拓適合我國國情的政策性農業保險業務;健全糧食期貨市場,在完善現有糧食期貨交易品種運行規則的基礎上,逐步增加糧食期貨品種,規范市場交易行為,發揮期貨市場的價格發現和風險規避作用。
參考文獻:
[1]韓喜平.我國糧食直補政策的經濟學分析[J].農業技術經濟,2007,(3):80-84.
[2]溫桂榮.完善糧食直補政策,努力增加農民收入[J].財會研究,2006,(7):4-6.
[3]王彩明.糧食直補:政策落實與完善建議[J].農村經營管理,2005,(5):20-22.
[4]拜發奎.如何認識我國糧食直補政策[J].農業經濟,2005,(3):26-27.
[5]王曉明.糧食直補政策推行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及對策[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4,(8):71-72.
篇7
關鍵詞:糧食生產;對策;山東
中圖分類號:S-1文獻標識號:A文章編號:1001-4942(2014)10-0133-04
作為農業大省和全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山東省歷來高度重視糧食生產,認真貫徹落實國家關于糧食生產的工作部署,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扶持促進糧食生產的政策措施,全省糧食生產穩步增長,為國家糧食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1山東省糧食生產概況
從統計口徑看,我國的糧食包括稻谷、小麥、玉米、高粱、谷子及其他雜糧(豆類和薯類)。國家確定山東省新增糧食產能的主要品種為小麥和玉米兩大作物。
1.1山東省糧食生產現狀
據農業部統計,2012年全國糧食播種面積11 120.459萬公頃,總產58 957.97萬噸,人均糧食占有量435.4 kg;山東糧食播種面積720.233萬公頃,占全國的1/15,居全國第三位,第一位是黑龍江(1 151.954萬公頃),第二位是河南(998.515萬公頃);山東糧食總產4 511.42萬噸,占全國的1/13,居全國第三位,第一位是黑龍江(5 761.49萬噸),第二位是河南(5 638.60萬噸);山東人均糧食465.8 kg,單產6 264 kg/hm2。
1.1.1小麥2012年全國小麥播種面積2 426.828萬公頃,總產12 102.32萬噸;山東小麥播種面積362.587萬公頃,總產2 179.50萬噸,占全國的1/6,居全國第二位,第一位是河南(3 177.35萬噸),第三位是河北(1 337.74萬噸)。2012年山東小麥總產和單產均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單產達到6 010.97 kg/hm2,居全國第二,第一是(6 512.06 kg/hm2),第三是河南(5 950.09kg/hm2)。山東小麥單產的最高紀錄是2009年滕州市創造的11 848.5 kg/hm2(濟麥22)。
1.1.2玉米2012年全國玉米播種面積3 502.982萬公頃,總產20 561.41萬噸;山東玉米播種面積301.806萬公頃,總產1 994.51萬噸,為歷史最高年份,占全國的9.7%,居全國第三位,前兩位分別是黑龍江和吉林,總產分別為2 887.94萬噸和2 578.78萬噸。山東玉米平均單產6 608.58kg/hm2,在全國排第六位,第一是吉林(7 851.73 kg/hm2),第二是寧夏(7 775.52 kg/hm2),第三是青海(7 410.64 kg/hm2)。山東玉米單產的最高紀錄為萊州市2009年創造的21 043.5 kg/hm2(登海661)。
1.1.3稻谷山東稻谷播種面積12.387萬公頃,總產103.38萬噸,單產8 345.85 kg/hm2。
1.1.4大豆山東大豆播種面積14.64萬公頃,總產37.43萬噸,單產2 557 kg/hm2。
1.2山東省糧食生產發展階段
1.2.1波動攀升階段1978~1999年的22年間,糧食總產從2 288萬噸增加到4 269萬噸,年均增長3.9%。這期間,糧食生產雖然也有反復和徘徊,但總體波動不大。
1.2.2連續下滑階段由于糧食連年豐收后,受國家糧食政策變化、農業結構調整等多種因素影響,導致2000~2002年糧食產量連續下滑,至2002年全省糧食總產量僅有3 292.69萬噸,比1999年減少29.7%,倒退到20世紀80年代末的水平,引起人們警醒。
1.2.3持續增長階段2003年以來,全省糧食生產呈持續增長趨勢,總產量先后突破了3 500萬噸(2004年)、4 000萬噸(2006年)、4 500萬噸(2012年),2012年糧食總產量達到4 511.42萬噸,比上年增產85萬噸,是全國唯一實現“十連增”的省份。
2科技進步是糧食增產的重要支撐
我國推進農業發展的實踐表明,在構成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要素中,科技發揮了基礎性和關鍵性的作用。據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我國糧食產量由1949年的1.1億噸增加到2008年的5.3億噸,主要貢獻來自于糧食單產的大幅度提高,由每公頃1 029 kg增加到4 650 kg。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糧食生產在播種面積年均減少0.4%的情況下,依靠單產年均增長2.3%,實現了總產量年均增長1.9%。1984~2007年間,生產技術進步對單產增長的貢獻份額,早稻和中秈稻分別為70.6%和71.8%,玉米和晚稻約為60.0%,小麥和粳稻分別為42.1%和44.0%。
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樊勝根博士(2004年)研究結果表明,在農業GDP增長的貢獻中,每支出1元,教育、道路、通訊、灌溉、電力的回報率分別為3.71、2.12、1.91、1.88元和0.54元,而科技的回報率高達9.59元。在對糧食生產能力的影響中,每支出1元,灌溉、教育、道路、通訊、電力的回報率分別為5.56、2.02、1.84元和1.37元,科技的回報率則高達4.41元,僅次于灌溉。
山東省推進糧食生產的實踐也充分證明,要確保糧食增長,依靠政策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是根本,不斷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是基礎,而依靠科技支撐則是關鍵。目前,山東省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8%,高出全國平均水平約5個百分點,對糧食生產發揮了有力的科技支撐作用。2012年山東省糧食每公頃6 264 kg,較之2003年的5 355 kg 提高了909 kg,相當于較2003年增加糧食播種面積約122萬公頃。全省糧食總產超過4 500萬噸,是在比高峰時期糧田面積減少130多萬公頃的情況下取得的,依靠科技挖掘糧食單產潛力是不二法門。
3糧食生產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3.1耕地資源減少,糧食播種面積維持現有水平難度很大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基礎條件。因為種種原因,山東省耕地面積不斷減少。據統計,建國初期全省耕地面積為872.733萬公頃,2008年降至751.07萬公頃,人均耕地面積0.08 hm2,低于全國人均0.093 hm2的水平。今后,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鎮化的加快推進,非農建設占用耕地的量還將繼續增加,耕地面積不斷減少已日益成為制約糧食生產的重要因素,若考慮耕地質量的變化,情況還將更嚴峻。
3.2水資源日益趨緊,糧食與農業發展受到很大制約
山東省是嚴重缺水的省份,人均占有水資源量334 m3,在全國位居第27位,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4.7%。2012年全省農田有效灌溉面積499.667萬公頃,排在河南省之后位居全國第二位,其中節水灌溉面積252.6萬公頃。目前,農業用水占全省用水總量的70%左右,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只有61.4%,隨著工業用水和生活用水的不斷增加,農業水資源匱乏,對未來山東省糧食生產影響很大。
3.3農業面源污染嚴重,糧食生產防災減災面臨新的挑戰
全省化肥、農藥年施用量較高,2011年化肥施用量(折純)473.6萬噸,農藥使用量16.5萬噸,地膜覆蓋面積250.51萬公頃,而化肥的利用率只有30%~40%,農藥的利用率不足30%,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對糧食生產產生了顯著的負面影響。全省農業基礎設施仍然較為薄弱,抵御自然災害能力低,2011年全省農作物受災面積達到288.047萬公頃、成災面積174.613萬公頃,因災損失巨大。
3.4糧食生產收益率低,對農民種糧積極性產生不利影響
近年來,生產資料價格持續攀升,土地租金和融資成本不斷上漲,人工成本也快速提高,農業生產成本快速增長。與此同時,農業比較效益持續下降。據農業部統計,2011年小麥、水稻、玉米三種糧食每公頃凈利潤分別僅為1 770、5 565元和3 945元。由于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大量農村青壯年勞動力進入城市務工,傳統農業經營戶不斷衰退,面臨著今后“誰來種地”的問題。
4完善支持糧食生產的政策建議
將國家和省各項糧食生產扶持政策落到實處,以此調動糧食產區和農戶種糧積極性,是山東省糧食生產實現十年連續增產的一條重要經驗。2012年山東省出臺了扶持糧食生產的18條政策措施,年初全省農村工作會議上拿出上億元資金表彰獎勵產糧大市、大縣和種糧售糧合作社、大戶。全省糧食直補和農資綜合補貼標準由2004年的每公頃195元增加到1 800元,并在全省開展了種糧大戶補貼試點工作,極大提高了農民種糧和地方抓糧的積極性。
但當前我國糧食生產成本增長高于產值增長,收益率呈下降趨勢。在各類農產品中,糧食的收益又大大低于油料、棉花、蔬菜等經濟作物。稻谷、小麥、玉米的收益率由1998年的30.6%下降到2009年的24.3%,大豆由37.0%下降為22.1%。雖然采取了對糧食的補貼與最低收購價的政策,但其補貼收入仍低于當年總成本增加額與物質費用增加額。因此,迫切需要研究制定新的政策措施,使糧食生產保持連年增長的良好態勢,使農民種糧有效益、不吃虧、得實惠。
4.1加強土地管理和開發利用
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節約用地制度,挖掘土地資源潛力。加強耕地保護措施,通過土地整理、土地復墾和土地開發,保證可耕地數量。2012年山東省746.667萬公頃耕地中有水澆地480萬公頃,高產穩產田、旱澇保收田382.67萬公頃,還有165.13萬公頃未利用土地,其中宜農荒地92.27萬公頃。通過推進高產創建,加快中低產田改造,適時適度開發后備耕地資源,加強以水利為重點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可有效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另外,應加快推進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規范農村土地流轉,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
4.2提高糧食生產比較效益
從長遠看,必須順應價值規律,結合完善經營方式,建立種糧成本利潤率繼續提高和凈收入水平穩步提高的機制,千方百計提高糧食生產的綜合經濟效益。繼續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擴大最低收購價制度的范圍。完善對種糧農民的收入補償機制,穩定種糧農民的收入,增加補貼規模,提高補貼標準,使之能夠彌補市場價格波動給種糧農民帶來的損失,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真正實現穩定種糧農民收入的政策目標。
4.3強化農業科技創新服務
保護與提高山東省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增加農民收入,最終出路要靠科技。轉變糧食生產方式,從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投入加快轉移到更多地依靠科技進步和農業勞動者素質提高的軌道上來。加速構建山東省農業科技創新體系,整合全省有關農業科技創新資源和力量,形成農科教、產學研緊密結合的協同創新機制,加快農業科技成果的推廣轉化應用。實施糧食安全科技保障工程,加強農作物種業創新,安排專項經費連續穩定支持,盡快取得一批保障糧食安全的重大科技成果。健全完善基層農技推廣服務體系,進一步提高糧食生產社會化服務水平。
4.4加快培育新型種糧主體
由于種糧所能獲得的絕對純收益水平很低,農民從事糧食生產的機會成本越來越大。如何在穩定的前提下,保護和激勵農民種糧積極性,成為農業現代化進程中的一個重大現實課題。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在于既要堅持黨在農村的基本政策,穩定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并實現長久不變,又要優化糧食生產和農業發展的微觀基礎,實現適度規模經營。積極發展農民種糧大戶、種糧合作社、種糧家庭農場等新型主體,制定專項規劃予以應有扶持,在實踐中完善種糧大戶補貼試點工作,確保資金用到真正需要扶持的種糧主體身上。
4.5加大對糧食主產區的財政支持
中央和省級財政對產糧大縣的獎勵對于緩解糧食主產區的財政困難、平衡糧食主產區和主銷區之間的利益、加強農業生產的支持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糧食生產對基礎設施的要求較高,農田水利建設管護的任務較重,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在糧價較低和稅收貢獻極為有限的情況下,對當地政府來說,大量資金投入以后卻難以帶動GDP增長和稅收增加,重糧抓糧的積極性受到制約。如果缺乏相應的區域補償機制,糧食主產區很容易選擇減少糧食生產而轉到發展非糧產業的發展路徑上。因此,應進一步增加對產糧大縣的財政轉移支付,逐步減輕產糧大縣的財政壓力,切實解決糧食主產區(縣)種糧吃虧的問題。加大對國家確定的73個產能任務縣和12個產能后備縣糧食生產建設項目扶持力度,增加補貼資金規模,加大補貼力度。加快探索建立糧食主產區與主銷區的利益聯結機制,建立糧食主銷區尤其是發達地區對糧食主產區的補償制度。構建新型的長期穩定的產銷區合作機制,平衡產區和銷區、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利益關系,形成比較合理的利益結構。
參考文獻:
[1]劉濤,李明輝,王祥峰,等. 山東科技興糧問題的幾點思考[J]. 山東農業科學,2012, 44(2):128-131.
[2]國家統計局山東調查總隊課題組. 山東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研究[J]. 山東經濟戰略研究,2012(11):20-24.
[3]韓俊. 中國人的飯碗必須牢端在自己手中[J]. 求是,2013(8):21-22.
[4]李家洋. 我國糧食增產如何從潛力變為現實[J]. 求是,2013(8):24-25.
篇8
關鍵詞 糧食直補 補貼力度 補貼方式
一、引言
2004年以前,我國實行糧食流通三項政策,即按照保護價格敞開收購余糧,糧食收購資金封閉運行,糧食收儲企業順價銷售。而世界各國普遍實行農業補貼政策,我國實行的糧食流通三項政策,在WTO《農業協議》中屬于“黃箱政策”,較易引起農產品貿易扭曲,與國際通行做法相悖。而若實行“綠箱政策”――糧食直補,則不易影響農產品貿易與價格,既有利于提高我國糧食的國際競爭力,也有利于提高我國在WTO中的地位。因此,我國政府出臺了糧食補貼政策,糧食直補政策是通過將過去流通環節的間接補貼改為對種糧農民的直接補貼,達到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的種糧積極性,保證國家糧食安全,提高財政補貼效率的目標。
二、糧食直補政策成效分析
安徽省地處我國東南部,跨長江淮河流域,是我國的糧食生產主產區之一,以安徽省為調研基地,對我國的糧食直補政策進行研究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選取位于寧漢長江黃金水道的安慶市楊橋鎮和羅嶺鎮,每個鎮各隨機選取5個自然村,進行問卷調查。
(一)糧食直補標準的變化
2004年到2015年安慶市糧食直補主要的補貼作物為水稻,小麥等糧食作物,也包括棉花,油菜等經濟作物,補貼依據為農民種植糧食的實際面積。據安慶市統計局調查顯示,2004年,小麥每畝10元,水稻每畝13元,人均糧食直補收入僅14元,占農民收入總額的0.48%,自2012年起略有提高,提高至每畝15元,提高幅度較小,對農民收入微不足道。
(二)農民的種糧積極性的變化
對安慶市楊橋鎮和羅嶺鎮進行500份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種植糧食類作物可獲得大約每畝10元的補貼,而種植其他作物則可能不能獲得補貼。在長期的探索中,農民基本已經確定了最優的作物種植結構,是否會因這每畝10元的補貼增加糧食種植面積呢?在500戶中64.4%認為在獲得糧食補貼后難以租到更多的地,無法調整種植面積;24.2%表示增加了種植面積,說明農民的種糧積極性沒有受到多大影響。僅1.4%表示減少了種植面積,這部分農戶表示種植其他作物或者從事其他行業的工作更賺錢。如表1所示。
(三)農民對糧食直補政策的滿意度
糧食直補政策是為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促進糧食生產而出臺的,與每個農戶的利益息息相關。農戶對該政策的滿意度,直接體現了該政策的執行效果。調查結果顯示,對糧食直補政策表示“基本滿意”、“比較滿意”、“非常滿意”農戶比率合計高達98.8%,僅有1.20%的農戶表示不太滿意。這表明農戶對糧食直補政策的評價比較高,糧食直補政策的實施情況良好。談到對糧食直補政策的期望,60%農戶表示希望提高糧補標準。
三、糧食直補政策存在的問題
糧食直接補貼政策是各國糧食政策中涉及面最廣、最基本的一項政策。無疑糧食直接補貼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農民收入,調動了農戶的種糧積極性,從而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應。農民種植農田不再需要繳稅,還能直接得到補貼,減輕了農戶的種糧負擔,感受到政府對農業發展的高度重視和關心。但是該政策也存在許多問題:
(一)補貼實施不到位,缺乏客觀公正性
目前農村地區絕大部分青壯年外出經商打工,常住農村地區人口較少。由此引發的問題如糧田撂荒、雙季改單季等依舊領取糧食補貼。另外,有些農戶將土地承包給其他農戶,而糧食補貼的資金由原土地承包人領取,實際種糧人卻沒有享受到政府補貼。
(二)補貼力度不大
日本每年的農業補貼總額超過40000億日元,農民收入的63%來自政府補貼。2011年我國政府安排的糧食直補、農資綜合補貼等四項補貼1406億元,僅占農民收入的7.7%,與日本相比差距甚大。糧食補貼沒有充足的資金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糧食補貼的政策效應,從長遠來看也不利于激發農民的種糧積極性。
(三)補貼方式不合理
我國的糧食直接補貼主要是按種糧面積向農民兌付補貼,而不考慮糧食的質量和產量問題。這種補貼方式不利于優質良種的推廣和新技術的應用,也會影響種糧大戶和種植投入量大的農民的積極性。并且常住農村人口大量減少,使得農村轉出或轉入土地的現象十分普遍,由此引發糧食補貼不到位、不合理的現象。
四、針對糧食直補政策改進的建議
(一)建立糧食直補政策標準的動態調整和監督機制
加大宏觀調控力度,平抑農資、農機價格,確保國家補貼政策給農民帶來的實惠不因農資、農機價格上漲而抵消,動態調整補貼標準,應建立監督與評價機構以保障補貼分配的公平與公正。在落實糧食直補政策過程中,核實與糧食直補資金密切相關的糧食實際種植面積情況的工作難度大。由政府相關部門牽頭,吸收民間組織和農業科研機構,組成中立的監督機構,確保糧食直補資金使用的公開、公平、公正”。[1]
(二)加大糧食直補的力度
糧食補貼政策能否有效實施以及能否達到國家實施糧食補貼政策的目的,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糧食補貼政策的資金扶持力度。為了更加順利地開展糧食補貼,必須加大對糧食補貼的支持力度,盡可能的彌補農民因農資價格上漲造成的損失,確保糧食生產的邊際收益高于邊際成本。繼續執行糧食價格支持政策,確保農民增產增收應繼續實行價外補貼政策,必要時穩定生產資料價格,仍然是提高農民收入的重要的手段。[2]
(作者單位為安徽財經大學)
參考文獻
篇9
關鍵詞: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對策建議
中圖分類號:F32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61132198
靈臺縣地處甘肅省東部,全縣東西長78km,南北寬40km,總流域面積2038km2,是甘肅省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縣。境內有達溪河、黑河兩條河流穿境而過,屬隴東半濕潤易旱雨養農業區,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8.6℃;光照充足,年均日照時數2452.5h,≥l0℃積溫2635~3050℃;降水適中,年均降水650mm,主要集中在夏秋2季;土質肥沃,黃綿土和覆蓋黑壚土占30%以上。
1 糧食生產現狀
據2015年靈臺縣國民經濟統計資料,全縣轄6鎮7鄉184個行政村1429個合作社,總農戶5.12萬戶,總人口23.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0.8萬人,耕地面積5.25萬hm2,其中山地3.54萬hm2,川地0.25萬hm2,塬地1.46萬hm2。農作物總播種面積7.11萬hm2(含復種),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5.0萬hm2(含復種),經濟作物面積1.93萬hm2。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始終堅持把糧食生產作為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的基礎產業,按照“穩定面積,依靠科技,加大投入,主攻單產,增加總產”的思路,不斷調整品種結構,擴大優質糧食比重,集成配套實用技術,充分挖掘增產潛力,使糧食生產水平得到了較大幅度提高。2010―2014年,糧食平均尾連續5a位居全省前列。2014年,全縣糧食總產再創歷史新高,達到17.5萬t,平均233.1kg/667m2,人均產糧841.3kg,向社會提供優質商品糧8.65萬t,人均貢獻商品糧416 kg,農民人均純收入3631元,農民人均種糧收入749元,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20.6%。
2 存在問題
2.1 糧食生產結構單一,優質糧食生產面積小
冬小麥、玉米是靈臺縣糧食生產的2大主要作物,冬小麥播種面積2.13萬hm2左右,占糧食作物總面積的44.4%,玉米、高粱、糜、谷等作物面積比較小。優質專用小麥、優質玉米、高粱、馬鈴薯、小秋類(糜、谷、蕎麥)作物相對較小,特別是適宜本縣種植的豆類(白蕓豆、紅小豆、黃豆、黑豆)等名、特、優糧食作物面積小、產量低。在糧食生產中,占主導地位的冬小麥品種退化較嚴重,抗病蟲耐貧瘠、面粉品質優良的小麥品種少;玉米品種多而雜,轉基因玉米品種種植面積大;良種良法不配套。
2.2 糧食比較效益低下,生產投入不足
糧食生產效益低下。條件較好的塬地種植糧食除去化肥、種子、機耕、機播、機收等費用投入,平均凈收益在300元/667m2左右,條件差的山地尚不足200元/667m2;土壤養分不足。大部分農戶不施用有機肥或有機肥施用量少,大多數依靠化學肥料,土壤養分逐年下降。據2007―2011年靈臺縣農技中心測定,全縣耕地土壤有機質為12.7g/kg,全氮0.678g/kg,有效磷9.9mg/g,速效鉀127mg/kg。全縣耕地土壤養分與第2次土壤普查(第2次土壤普查有機質為13.1g/kg,全氮為0.82g/kg,有效磷為8.9mg/g,速效鉀為150mg/kg。)相比有機質降低0.4g/kg,全氮降低0.142g/kg,有效磷降低1mg/g ,速效鉀降低23mg/kg。耕地土壤普遍表現為氮少磷缺,有機質貧乏,氮磷比例失調;生產投入不足。大多數群眾在新技術應用方面舍不得投入,特別是良種應用、土壤深耕、肥料施入等方面投入嚴重不足,導致糧食品質和效益都不高。
2.3 糧食生產基礎薄弱,自然災害頻繁
中低產田面積大。靈臺縣自然件差異較大,山、川、塬兼有,其中山地面積3.54萬hm2,占糧田總面積的50%以上;中低產田面積達3.7萬hm2,占到總耕地面積的70.5%;自然災害頻繁。春季小麥返青拔節期干旱、霜凍等自然災害時有發生,夏季成熟期冰雹、洪澇等災害較多;以小麥條銹病、玉米二代粘蟲、馬鈴薯晚疫病等為主的重大病蟲害發生面積大、范圍廣、危害重,給糧食生產造成較大損失;群眾防控農作物病蟲害的意識不強;高產穩產田面積小。全縣5.25萬hm2耕地旱澇保收田只有1.77萬hm2,只占總耕地面積的34%。
2.4 農民科技文化素質較低,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緩慢
近年來,由于青壯年農民外出務工,種糧農民大多為老年人和婦女,接受新事物、學習新技術能力較差,科技種糧的意識不強;南部及西部山區人口與耕地比例失調,大部分群眾由于人均耕地面積大,生產條件差,勞力有限,習慣于“朝天一把籽,地里一年去兩回”的傳統廣種薄收,農民粗放種植已屬不易,糧食產量低。因此造成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緩慢。
2.5 資源配置欠合理,土地收益率較低
靈臺縣耕地面積較大,人均糧田面積0.25hm2,人均資源優勢明顯,但資源配置不夠合理,資源利用率較低。冬小麥收割后正值夏季,降雨量相對比較集中,有利于玉米、高粱、豆類、糜、谷、蕎麥等作物生長,但絕大多數農民基本上遵循1a1茬播種習慣,輪作倒茬嫌麻煩,夏收后復種指數大多在50%以下, 60%左右的麥田赤地過夏,土地收益率較低,資源浪費比較明顯。
3 糧食生產功能區發展思路
按照“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發展,標準化建設,集約化經營,品牌化推進”的原則,以穩定面積、提高單產、改善品質為目標,以進一步調整結構,建設特色化功能區,發展標準化生產,實行產業化經營,集成推廣新技術,實現機械化耕作,全面提升糧食產業的市場競爭力和經濟效益。
3.1 發展規劃
到2018年,全縣農業生產的主要經濟指標是: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5萬hm2以上,單產達到300kg/667m2以上,糧食產量年遞增5%以上,實現總產22萬t以上。其中:小麥面積穩定在2萬hm2,實現平均單產達到280 kg/667m2以上,總產8.5萬t;玉米1.33萬m2,平均單產達到620kg/667m2,實現總產12萬t;高粱0.0667萬hm2,平均單產達到500 kg/667m2,實現總產0.5萬t;糜谷0.533萬hm2,平均單產達到125 kg/667m2,實現總產1萬t;豆類0.667萬hm2,平均單產達到100 kg/667m2,實現總產1萬t;馬鈴薯0.2萬hm2,實現總產0.75萬t;其他0.2萬hm2,實現總產0.25萬t。到2018年末,按照糧食生產功能區的產業化經營模式,建成優質冬小麥良種繁育基地0.2萬hm2,玉米、高粱“兩雜”制種基地0.0667萬hm2,全面實現訂單化生產,年產小麥良種0.5萬t,玉米、高粱良種0.4萬t;建成優質冬小麥生產基地0.6萬hm2,訂單面積達到0.27萬hm2,專用玉米生產基地0.47萬hm2,訂單面積達到0.33萬hm2;小麥、玉米生產實現規模化、產業化、優質化,糧食作物每667m2均增產15%,促進農民667 m2均增收100元;全縣培植1200個糧食生產大戶,農民人均產糧達到760kg,糧食商品量達到9萬t,人均貢獻商品糧430kg,人均農業收入達到1200元。
3.2 發展布局
立足本縣自然條件,兼顧氣候、土壤、降水等因素,按照“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的原則,本著農業生態環境和生產能力的相對一致性,農業發展方向和主要目標的相對一致性,充分發揮農業生產的地域特征優勢,將全縣劃分為6個糧食生產功能區。
3.2.1 什字塬區優質小麥、玉米生產功能區
在朝那、上良、什字、西屯、獨店、星火6鄉鎮塬面以發展優質冬小麥、優質玉米為主。
3.2.2 南部山區全膜雙壟溝播玉米、馬鈴薯生產功能區
以百里、星火、蒲窩、新開、龍門5鄉鎮為主,在山地梯田重點l展全膜雙壟溝播玉米和馬鈴薯。
3.2.3 什字塬區山臺地優質小雜糧生產功能區
在朝那、上良、什字、西屯、獨店、星火6鄉鎮山臺地,以種植糜子、谷子、蕎麥、豆類、小黑麥等作物為主,在緩坡地、陰山地、低山地建成優質小雜糧生產區,帶動全縣特色糧食生產及加工業的發展。
3.2.4 邵寨優質專用小麥生產功能區。
在邵寨塬塬面以及四周山臺地推廣種植面包型優質小麥,建成專業的面包專用型小麥生產基地。
3.2.5 全縣重點適宜制種繁育生產功能區
達溪河、黑河川區玉米、高梁制種繁育生產功能區。在“兩河”川區的梁原、百里、、星火等有條件的區域,建立玉米、高粱制種基地,帶動糧食產業發展;獨店、朝那塬區高粱、玉米制種基地。建成高粱制種基地300 hm2,建成以富農一號為主推品種的高產晚熟糧飼兼用玉米生產基地3000 hm2;建成以朝那、上良為主的硬粒型玉米制種基地;以朝那塬區為主,建成高強筋小麥良種繁育生產區。以什字塬5鄉鎮塬面為主,建立優質小麥常規制種繁育區。
4 推進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的對策建議
4.1 加強組織領導,上下聯動促落實
建議由縣政府直接領導,成立專門的組織機構,加強對功能區建設的統一協調。縣農牧局、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作為實施的主體,加強技術服務和技術指導。各鄉鎮要把糧食功能區建設作為農村工作的重要方面,承擔組織實施職能,積極會同農技部門,加強科技培訓和教育引導,促使群眾轉變思想觀念,加快推進區域化種植、品質化生產進程,努力提高糧食生產效益。
4.2 加大資金投入,多方扶持促落實
積極整合干旱山塬區農田灌溉設施建設、基本口糧田、高標準農田、農業綜合開發等項目優先在糧食生產功能區實施。結合測土配方施肥項目、旱作農業項目、耕地保護與質量提升項目、小麥高產創建項目、農業病蟲害統防統治等項目的實施,整合各類農業生產扶持資金,形成多渠道、多元化投入機制。同時,認真落實種糧農民的直接補貼、農資綜合補貼、良種補貼、農機購置補貼等政策,加大對種糧農民的扶持獎勵力度,著力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
4.3 強化技術培訓,示范引導促落實
整合各個方面的專業技術人員力量,因地制宜制訂標準化生產技術規范,推進糧食生產功能區化肥、農藥減量增效使用,農產品達到無公害、綠色的要求。全面啟動培訓計劃,對糧食生產功能區內的種糧大戶、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和專業社會化服務組織人員,根據農時季節進行不定期培訓,提高種糧技術水平。縣農技部門和鄉鎮農技站在每個功能區至少確定3名農業技術人員,進行全程跟蹤技術服務,切實做好產前、產中、產后的全方位技術指導,隨時為農民提供咨詢、指導服務。在糧食生產功能區重點推廣小麥寬幅精播技術、小麥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術、玉米全膜雙壟溝播技術、玉米秸稈粉碎覆蓋集雨溝播技術、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和病蟲害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融合技術等適用技術,確保糧食生產功能區技術覆蓋率達到90%以上。
4.4 培育新型主體,創新機制促落實
根據糧食生產實際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制度,探索土地流轉機制,大力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新型農業服務主體,積極推進土地股份合作制和土地租賃、土地互換制度,因地制宜、因勢利導推進土地流轉,推動耕地向種糧大戶、家庭農場、專業農民、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適度集中,實現糧食連片規模經營。加大對種糧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社會化服務組織的培育力度,鼓勵種糧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專業化社會服務組織擴大經營規模,創新糧食生產功能區的經營模式,提高糧食生產能力。
4.5 發揮典型引領,強化服務促落實
依托本縣農廣校、職業中專,對農村留守人員和種糧農民進行職業培訓,鼓勵農村應屆大學畢業生、農業技術推廣人員投身農業等途徑,著力打造一批有學識、懂技能、會管理、善經營的種糧大戶、農場主、農民專業合作社帶頭人,真正發揮產業帶頭人的示范引領作用。依托小麥高產創建項目和旱作農業項目,大力開展小麥、玉米高產創建示范活動,擴大示范輻射帶動作用,努力提升功能區糧食產量。積極引導種糧大戶、青年農民、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帶頭組建糧食生產專業合作社或新型農業服務組織,將廣大種糧農民通過專業合作組織聯系起來,在新技術、新品種應用示范推廣等方面,充分發揮專業合作組織作用,提高農民種糧的科學化水平。同時,加強社會化服務組織建設,在農作物良種供應、肥料使用、重大病蟲害綜合防控、收割播種等方面提供統一服務,提高專業化社會服務程度。
參考文獻
[1]李懷忠.靈臺玉米品種布局意見[J].甘肅農業科技,2011(6):
60-61.
篇10
[關鍵詞] 北大荒糧食集團;糧食產業;糧食生產
[中圖分類號] f272 [文獻標識碼] B
北大荒糧食集團是大型國有糧食購銷龍頭企業,自2008年成立以來,一直從事國家、地方儲備糧食收儲和原糧貿易業務。隨著集團的不斷發展壯大,集團將發展戰略由貿易儲備型企業向實業轉型,以雜糧經營作為集團從貿易向實業邁進的基礎。雜糧營養成分豐富,開發雜糧產品,樹立雜糧品牌,研究雜糧產品的市場推廣,一方面有助于滿足消費者對平衡膳食的需求,另一方面有助于企業打造差異化產品,提高經濟效益。以北大荒糧食集團糧食產業為研究對象,深入探討其發展現狀,詳細分析其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最終提出完善其發展的對策建議,對北大荒糧食集團糧食產業發展狀況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和現實價值。
一、北大荒糧食集團糧食產業發展現狀分析
北大荒糧食集團糧食產業發展的現狀包括糧食生產現狀、糧食流通現狀、糧食加工現狀和糧食市場體系建設現狀。其中糧食生產現狀又稱糧食產品生產,糧食流通和加工現狀又稱為糧食產品轉換,糧食市場體系建設由稱為市場營銷。
(一)北大荒糧食生產現狀
據北大荒內部資源統計,2014年北大荒糧食總產量達到442.46億斤,糧食商品量達到4117億斤,商品率達到95.01%,兩者分別占全省總量的35.01%和41.08%。
(二)北大荒糧食流通現狀
1.糧食流通領域基礎設施現狀。在“十二五”期間,北大荒糧食集團新增578萬m2水泥地坪,可流轉糧食512萬噸;新增199萬噸糧食倉儲能力,同比增長49%;新建52座糧食烘干設施,增加311萬噸糧食年烘干能力,增強了行業的產業競爭能力。
2.糧食加工業現狀。北大荒糧食集團共有719家規模以上糧食加工企業,共有資產總額高達189.9億元,加工能力2278萬噸,“十二五”五年間,糧油加工能力年增長11%;平均增加值38.89%,隨著糧食產業結構的調整,現已形成水稻產業加工帶、大豆產業加工帶和麥類產業加工帶及其加工集聚區,分布于齊齊哈爾、紅興隆、綏化、寶泉嶺、牡丹江、建三江、北安、九三等管理局。
(三)糧食市場體系建設現狀
北大荒集團的糧食進入市場主要是以原糧和成品糧兩種方式。一是原糧市場的體系建設現狀。北大荒集團主要與陜西、廣東、上海、福建、浙江等糧食主銷區的糧食購銷企業及糧食加工企業建立了穩定的產銷合作關系,每年簽訂的糧食購銷合同在200億斤以上。二是成品糧市場的體系建設現狀。北大荒集團在兩廣、西南、西北、華北、東北等地已建成三級分銷網絡,設立零售網點23000多處。
二、北大荒糧食集團糧食產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糧食產業產量與效益矛盾突出
目前,北大荒糧食集團沒有有效解決糧食產量與效益之間的矛盾,這樣導致在糧食生產的實際運行過程中,糧食產量與其效益和品質的矛盾惡化。北大荒糧食集團的糧食生產沒有站在國家的大角度,沒有從宏觀上保持并適當增長一定規模的產量,沒有維護好國家的糧食安全使命。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技術的不斷創新,北大荒糧食集團沒有從客觀上保證糧食的品質不斷優化提升,而是不斷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違背了作為“國家優質商品糧戰略基地”所應當具備的功能和效益。
(二)糧食產業基礎設施建設薄弱
從計劃經濟成立并成長的北大荒糧食集團又經歷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洗禮,逐步完成了單一的糧食生產組織向市場經濟組織的轉變,經過這樣的轉變,使北大荒糧食集團糧食產業基礎設施非常薄弱,其主要表現為以下三點:一是北大荒糧食集團的糧食烘干能力嚴重缺乏。目前北大荒的糧食烘干能力遠遠供不上糧食的生產量,另外糧食烘干設備陳舊,生產能力較弱;二是北大荒糧食集團的糧食倉儲能力嚴重缺乏。糧食倉庫不但較小,而且倉庫陳舊,空調設施不全,安全措施沒有可靠保障;三是北大荒糧食集團的糧食運輸渠道嚴重短缺。北大荒的糧食運輸主要靠鐵路,但是目前糧食的鐵路運輸極其缺乏,即使有少量鐵路運輸,但其運力不足,并且運價也較高。
(三)糧食產業管理機制缺失
目前北大荒糧食集團糧食產業管理機制嚴重缺失,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在管理方面,機制嚴重缺失。北大荒糧食集團作為典型的國有企業,其體制和機制問題沒有得到實質性解決,現代企業制度在北大荒糧食集團上沒有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糧食產業的產業層次還是低端水平,其組織管理水平和戰略管理水平還很低;二是在人力資源方面,管理機制嚴重缺失。北大荒糧食集團的人才管理和建設還很低端,沒有達到理想的水平,其人才隊伍建設、調用和配套的激勵政策還沒有完善;三是在市場營銷方面,管理機制嚴重缺失。北大荒糧食集團糧食及其相關產品的市場營銷體系不健全,市場營銷的手段、策略和人才還非常短缺,嚴重影響北大荒糧食集團的糧食生產。
三、促進北大荒糧食集團糧食產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堅持北大荒糧食產業安全政策
安全政策作為北大荒糧食產業發展的首要政策,起至關重要的作用。北大荒糧食集團應當堅持走“建設現代化大農業”的方向,在“北大荒之路”上應當確保“三大安全”政策。一是糧食安全政策。北大荒集團應當不斷為市場提供充足的商品糧,逐步建立我國最大的商品糧戰略基地,確保我國糧食安全。二是食品安全政策。不斷建立和完善北大荒糧食集團的食品質量安全體系,完善質量追溯體系,不斷為出口糧食產品服務,逐步建立我國最大的綠色安全食品產業基地。三是生態安全政策。不斷拓寬糧食綠色生態空間,堅持保護生態環境,尤其是水資源、濕地資源、草原資源、森林資源等,維護綠色生態平衡。要堅持北大荒糧食產業的“三大安全”政策,就必須全面服從于國家戰略,結合自身特點和實際,使糧食、食品和生態三者協調發展,互相促進。
(二)完善北大荒糧食產業發展政策
糧食產業作為北大荒糧食集團的主導產業,應當不斷完善糧食產業的產業政策,不斷推進糧食產業結構升級,主要應當做到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進一步完善產業環境協調政策。在發展糧食產業的同時不要忽視對環境的保護,要有效處理好產業與環境的協調關系,不斷創造良好環境,為北大荒糧食產業的發展提供發展環境;二是進一步完善產業扶植和保護政策。通過采用適當的財政、金融、產業、貿易等政策,不斷扶植糧食產業發展,制定相應的環境保護政策;三是進一步完善上游基礎產業政策。糧食產業作為主導產業,需要上游基礎產業提供前置性安排,防止受基礎產業制約;四是進一步完善技術引導政策。根據北大荒糧食集團實際,制定相應的技術引導政策扶植。
(三)提升北大荒糧食產業加工政策
北大荒糧食集團糧食產業的加工產業對整個糧食產業鏈的發展作用重大,北大荒集團應當立足市場資源,借鑒現代市場營銷理論,全面提升北大荒糧食產業的加工政策。一是全面加強現代企業制度建設。不斷完善北大荒糧食產業法人治理結構,集中整合生產要素資源,堅持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二是不斷加強糧食產業市場營銷的主體作用。堅持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作用,以市場為導向,發揮北大荒糧食集團資源的優勢,充分利用管理能力和手段,努力構筑高端加工產業核心競爭力。三是不斷創新,不斷增加科技投入。不斷深化和延伸北大荒糧食產業加工的產業鏈條。不斷以高端產業為目標,構筑糧食加工產業鏈條。
(四)建設北大荒糧食產業人才政策
糧食產業發展需要靠優秀人才支撐,但是目前北大荒糧食集團熟知市場經濟規律,具備現代管理經驗的人才急缺,沒有形成支撐北大荒糧食產業發展的人才隊伍,針對北大荒糧食集團糧食產業人才發展的現實狀況,應當建設北大荒糧食產業人才政策。一是大力培養戰略性層次的人才。戰略性層次人才作用非常巨大,不僅可以全面提升糧食產業發展,而且能夠有效實現糧食產業的持續增長。戰略層次人才可以有效執行組織的戰略,這也要求戰略層次人才應當尊重知識,北大荒糧食集團應當尊重人才培養環境,建立培養戰略層次人才的有效機制,不斷激勵人才斗志。二是大力培養策略性層次的人才。策略性人才針對的是中層管理人員,不斷提升戰略的執行力。三是大力培養基層層次的人才。重點做好從業人員、專業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
[參 考 文 獻]
[1]孟強.北大荒集團糧食產業發展的思考[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3(20)
[2]王巖.北大荒集團綠色食品產業發展與營銷現狀[J].農場經濟管理,2014(10)
[3]金建.向大農業和高端產業轉變――北大荒集團未來發展機遇與挑戰[J].農場經濟管理,2014(8)
[4]戰雙城.北大荒集團:規范管理創糧企航母[J].黑龍江糧食,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