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生產存在的主要問題范文
時間:2023-12-14 17:50:1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糧食生產存在的主要問題,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小麥是河南的第一大作物,常年小麥種植面積5.3萬平方千米,其次為玉米2.67萬平方千米,水稻、大豆5333平方千米,紅薯3333平方千米,其他雜糧作物1333平方千米。
近年來,河南省糧食作物面積總體上呈增加趨勢,其中小麥、玉米兩大作物面積逐年增加,而甘薯、雜糧、雜豆等小作物面積逐年減少。
1.夏秋糧生產發展不平衡
80年代以來,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與人民生活的提高,社會對小麥需求量的增長,國家和農民對小麥生產十分重視。相對秋糧生產有所放松。夏秋糧生產以1984年為轉折點,夏秋糧總產之比由1984年前的4:6轉為近年的6:4。近10年來,夏糧總產平均21.6億千克,秋糧總產平均12.2億千克,其總產比例為63.9:36.1。夏秋糧生產不平衡性的主要原因,一是小麥涉及廣大群眾口糧和糧食安全,種植面積有保證,并且小麥具有高產穩產的特點。二是廣大群眾對小麥生產舍得投入。豐收年的1995年主要作物生產成本核算調查,小麥每畝生產成本和生產利潤分別比玉米高出28.8%和減少31.7%,但廣大群眾為了小麥一季保全年口糧和完成定購糧,不惜利潤的減少而舍得投入。三是小麥新品種和新技術更新速度快,而秋糧科學種田水平低,特別是紅薯、大豆及小雜糧施肥少或不施肥以及粗種粗管理現象普遍,造成產量低而不穩。
2.人增地減,人均耕地不足
人口逐年增加,耕地和糧食播種面積萎縮,人均資源不足,是制約糧食生產發展的一個重要問題。據統計,全省糧食播種面積已由1954年的13萬平方千米,減少到2005年的9.2萬平方千米,減少了3.8萬平方千米,平均每年減少760平方千米;而同期全省人口卻由4560萬人增加到9700萬人,人口增加了一倍,平均每年增加102.8萬人。人均耕地由2000平方米減少到667平方米。
近幾年來,隨著耕地減少和種植業結構的調整,糧食播種面積減少的趨勢更加突出,自1990年到2003年的13年間,全省糧食播種面積減少了3927平方千米,平均每年減少312平方千米。從現實情況來看,人口增長,耕地和糧食播種面積減少的趨勢在短期內仍將是嚴重的。
3.自然災害頻繁,抗災能力差,生態環境惡化
資料表明,對河南省危害最大的氣象是干旱、雨澇和干熱風。建國以來,全省出現明顯干旱和以干旱為主的有15~20年,平均每隔6~8年一次大旱,4年左右一次中旱,4~5年出現一次重的澇災。近20年來隨著全球性厄爾尼諾現象,災害性天氣出現的概率加大,危害更重。建國以來修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抗御水旱災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抗災標準偏低,加之經濟發展對抗災害標準有了較大的提高,水旱災仍然是制約糧食生產發展的重要因素。
河南地處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地帶,氣候特點適合各種作物病蟲害發生及蔓延。糧食作物病蟲害常年發生面積13萬平方千米,因防治不及時損失糧食20億千克以上。
目前,有些病蟲害已得到控制,但小麥穗蚜、紅蜘蛛和白粉病、銹病、紋枯病;玉米螟、斑??;水稻螟蟲、稻瘟、紋枯等作物病蟲害尚未得到完全控制,危害極大。
農業生態環境不斷惡化,對糧食和農業生產發展構成威脅。
目前全省未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積2.75萬平方千米,未治堿面積1610平方千米,沿黃地區耕地沙化嚴重,土壤質地下降,水質污染面積日趨擴大。同時有機肥料使用量不足,秸稈燒毀現象嚴重,機耕所占比例減少,耕層變淺,地力下降,病蟲害危害給糧食生產造成一定損失。
4.種糧比較效益低,糧農收入增長緩慢
農業比較效益下降,農民收入增長減慢的主要原因,一是隨著城市改革的全面推進,物價逐步放開,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過猛,超過了主要農副產品價格和農民收入,使一度縮小的工農產品價格剪刀差又不斷拉大。二是農產品加工業滯后,糧食轉化增值率低,以及優質率、出口創匯率不高,從而使農民從加工增值環節和出口創匯不高,從而使農民從加工增值環節和出口創匯中得到收入非常有限。三是河南省農村二、三產業落后,農民非農業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僅有25.1%,特別是糧食大縣,農民收入低,農村經濟落后,農業投入不足,擴大再生產缺乏后勁。不少產糧大縣出現了產糧越多,財政越窮,包袱越重的現象,嚴重挫傷了當地政府和糧農生產的積極性。
5.農村技術推廣服務體系不健全,技術隊伍不穩,科技成果轉化率低
近10年來,縣鄉農技推廣機構其中包括種子體系建設取得了很大成績,農業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在科技興農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農業技術推廣工作還存在不少問題。一是各級財政緊張,農業科研、教學和農技推廣經費投入不足。二是大部分縣鄉的農技推廣站“改性”“減供”“斷奶”,人員分流經商,技術推廣工作陷于癱瘓半癱瘓狀態。據2004年統計,全省縣鄉農技推廣站5164個(包括:農技、植保、土肥、種子、農經、水產等),改為公司的占12.4%,工資停發或扣發的占67.8%,部分技術人員調離崗位或提前退休,這些問題造成基層技術隊伍極不穩定。三是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差,農業新技術推廣速度緩慢,科技成果轉化率低。目前科技成果利用率僅有40%,科技在糧食增產份額中所占比重僅有35%~39%,而先進國家貢獻率高達60%。
二、河南省糧食增產的主要潛力
1.糧食單產增產潛力
從糧食單產水平看,全省有2萬平方千米高產區,糧食單產每畝450千克,4萬平方千米中產區,糧食單產每畝300千克,2.67萬平方千米低產區和丘陵旱地,糧食平均單產每畝200千克以下。同時,涌現出一大批高產典型,如小麥和玉米一年兩熟噸糧縣、小麥單產每畝超500千克、玉米和水稻單產每畝超600千克的縣、小面積小麥單產每畝600千克、玉米單產每畝超750千克、水稻單產每畝超700千克等高產典型,為糧田由低產變中產、中產變高產、高產再高產積累了經驗。
2.中、低產田改造后增產潛力
黃河以南平原區利用貸款,新增有效灌溉面積1.2萬平方千米,新增糧食生產能力12億千克;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建成,全省沿黃沙灘地2667平方千米開發利用,新增糧食生產能力12.8億千克。
據焦作市有關部門調查,小麥灌溉與不灌溉,一般年份單產每667平方米可相差150~200千克。河南適宜發展灌溉的耕地面積近5.3萬平方千米,而旱澇保收田不足2.67萬平方千米。
隨著水利設施等生產條件的改善,可使高產區糧食單產每畝提高10千克以上,中產區糧食單產達到或接近目前高產區產量水平。屆期實現糧食產量指標完全可能的。
3.依靠科技增產潛力
一是利用高稈高產的玉米與低稈低產的豆類和高價值的花生等間作套種,既能恢復大豆面積,確保花生等作物面積,又能擴大玉米種植面積3000平方千米,可新增糧食5億千克。
篇2
【關鍵詞】糧食生產;成因分析;對策
中圖分類號:F30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278(2012)05-047-01
一、黑龍江省糧食生產特點及其成因分析
(一)糧食作物播種面積大
糧食總產量大,是我國重要的糧食生產省區。2007年全國糧食總播種面積為105638.4千公頃,僅黑龍江一省的糧食播種面積就達10820.5千公頃,占全國糧食播種面積的10.24%,居全國第一;同年黑龍江省糧食生產總產量為3,462.9千公頃,位于全國第三。
成因分析:
1.地形與耕地資源:黑龍江省土地面積大,地形以平原為主,農用地多,耕地資源多。
黑龍江土地面積為4526.5萬公頃,約占全國總面積的4.76%。地形以平原為主,主要有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平原面積占全省總面積的37%。農用地面積為3792.4萬公頃,占全國農用地面積的5.77%。耕地面積11830.1千公頃,占全國耕地面積的9.72%。
2.氣候:氣候以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為主,適宜糧食作物生長。
黑龍江省位于歐亞大陸東部、太平洋西岸、中國最東北部,氣候為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全省年平均氣溫多在一5℃~5℃之間,年降水量全省多介于 400mm~650mm之間。
3.水資源:季風氣候區,降水多,河流眾多,水資源豐富,灌溉條件好。
黑龍江為季風氣候,年降水量全省多介于 400mm~650mm之間;主要有黑龍江省有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三大水系;另有有興凱湖、鏡泊湖、連環湖和五大連池4處較大湖泊及星羅棋布的沼澤。水資源豐富,灌溉條件好。
4.土壤:黑土、黑鈣土和草甸土面積廣闊,土壤有機質高,土壤肥沃。
黑龍江省的黑土、黑鈣土和草甸土等占耕地的60%以上,是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帶之一。
(二)糧食生產單位面積產量低
2007年,黑龍江省糧食單產每公頃產量僅3200千克,位于全國第三十位,落后于全國絕大數省市區糧食單產。
成因分析:
1.氣候:黑龍江緯度位置偏高,熱量條件較全國其他省區較差。
2.科學技術含量不高。長期以來,黑龍江的糧食生產靠擴大耕作面積來增加產量,對于提高單產的技術能力水平較低。
3.作物品種較差,不適用黑龍江特殊的自然地理環境,沒有利用到黑龍江自然地理的優勢條件。
(三)糧食作物以豆類主,其次為玉米和稻谷
2007年,黑龍江省豆類、玉米、稻谷作物種植面積分別達全省的37.89%、35.89%、20.82%,三者幾乎占到了全省糧食作物的95%左右。
成因分析:
1.歷史:長期以來黑龍江都是我國的糧食生產大省,糧食種植面積居高不下。
2.政策:國家對于糧食安全的政策傾向,刺激了當地大力發展糧食作物的種植。
3.作物特性:大豆、玉米、稻谷適宜黑龍江省的自然地理環境。
4.市場需求:隨著我國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豆類和飼料糧的需求增大。糧食生產結構隨之發生一些相應的調整。
(四)黑龍江省主要糧食作物生產規模大、產量高,但單位面積產量均低于全國水平
從全國來看,豆類和玉米播種面積分別為4,099.4千公頃和3,883.6千公頃,分別占全國的34.80%和13.17%,種植規模均位于全國第一,稻谷播種面積也達2253.2千公頃,種植規模位于全國第四。但豆類、玉米和稻谷單位面積的產量都位于全國較落后的水平。
成因分析:
1.氣候:黑龍江緯度位置偏高,熱量條件較全國其他省區較差。
2.科學技術含量不高。長期以來,黑龍江的糧食生產靠擴大耕作面積來增加產量,對于提高單產的技術能力水平較低。
3.作物品種較差,不適用黑龍江特殊的自然地理環境,沒有利用到黑龍江自然地理的優勢條件。
二、黑龍江省糧食生產的主要問題及解決對策
主要問題:
1.糧食作物單位面積產量不高,土地利用率低下。
2.糧食作物種植結構單一,農田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多樣性減少,使黑龍江生態環境脆弱。
3.靠擴大耕作面積的增產方式,加重了資源消耗和生態消耗。
解決對策:
1.設立糧食生產多目標取向。
改變以總產量為單一目標取向,加入單位面積土地產值目標、單位面積產量目標等。
2.積極提高單產。
利用農業部高產創建重要平臺和黑龍江墾區場縣共建模式,推擠和采用新技術,特別強調規?;洜I條件下的達機械作業、標準化作業,促進農村土地大面積均衡增產。
3.優化糧食作物種植結構
逐年優化作物種植結構,積極擴大小麥、馬鈴薯、雜糧雜豆和經濟作物的播種面積。
4.發展生產規模大、機械化程度高的商品谷物農業
積極發展精確農業、設施農業,加快生物技術、信息技術、大型機械化技術、循環農業技術、環境友好農業技術等高新科技在糧食作物的種植領域的應用。
5.保護糧食生產的依賴資源,提升農田生產能力。
重點開展土地平整,提升農田的保灌能力和土壤肥力,保護好現有土地的數量和質量?;謴驮脖弧⒃鷳B環境,減少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
篇3
關鍵詞:土地流轉;糧食安全;適度規模經營
近年來遂寧市糧食生產由于各級黨政的高度重視,狠抓強農惠農富農政策的落實,以糧食高產創建為平臺,促進集成配套技術的推廣應用,糧食生產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2015年該市糧食總產量達到156.4萬噸,實現了自2006年特大干旱后九年持續增長的目標.糧食適度規模經營對促進糧食生產穩定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同時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該市糧食生產所面臨的農村勞動力缺乏、小規模種糧“高成本、低效益”導致粗放經營、耕地撂荒面積較大等越來越突出的系列問題,農村對改善農業基礎設施、加快土地流轉、擴大種植規模、推進社會化服務的期盼越來越迫切,因此糧食生產穩定發展必須創新生產經營方式,大力推進適度規模經營,這是該市糧食生產穩定發展的必然趨勢和現實選擇.
1糧食適度規模經營現狀及分析
1.1糧食適度規模經營面積迅速擴大
至2015年,該市種植水稻、玉米、小麥三大糧食作物規模在30畝以上的種植戶達694戶,糧食規?;N植面積達到7.2萬畝,規?;N植戶比2011年的389戶增加了305戶,種植面積比2011年的2.2萬畝擴大了327%.其中種糧面積在30—50畝的種植戶占66%,50—100畝的占14%,100—500畝的占18%,500畝以上的占2%.30—100畝適度規模經營主體及經營面積占主導地位.
1.2糧食規模經營主體趨于豐富
該市糧食適度規模經營已經從最初的以種糧農戶為主的單一主體發展成了近年來的種糧大戶、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農機專業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家庭農場、全程社會化服務等多種多樣的經營與服務主體.2015年糧食適度規模經營主體中種糧大戶占34%,各類專合社等其它主體占66%.
1.3糧食適度規模經營模式不斷創新
近年來,該市各地不斷探索創新糧食適度規模經營模式,豐富了模式內容和運作機制.一些種糧大戶、農業企業單一經營模式加入了農機專合社、植保專合社、農事服務超市等社會化服務要素,同時糧食規模種植產、加、銷的綜合功能也日趨完善.
2糧食適度規模經營的優勢和存在的主要問題
2.1優勢
遂寧市位處四川盆地中部,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無霜期長,常年平均氣溫17.50C,降雨量1000mm左右,適合各種糧食作物生長,地形地貌是典型的丘陵地區,目前農村土地無人耕種、無力耕種、粗放經營種植效益差、耕地撂荒等現象突出,為促進糧食生產穩定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是重要的措施之一.目前糧食適度規模經營在糧食生產發展中已體現出了其明顯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2.1.1促進糧食生產面積穩定,保障糧食生產安全糧食適度規模經營通過耕地轉包出租、入股、轉讓等多種形式的土地集中流轉,可有效地解決土地無人耕種導致撂荒等突出問題,對穩定糧食播種面積起到了明顯作用,近年來該市糧食播種面積均穩定在450萬畝且種糧大戶糧食商品率高,是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力量.據統計2015年該市種糧大戶全年生產糧食3.2萬噸,80%糧食產品進入市場,在一定程度上為國家糧食安全做出了積極的貢獻.2.1.2促進先進實用技術的推廣應用種糧大戶對科技的需求意識強,對糧食新品種、新技術、新產品(肥料、農藥)易于接受,集成配套技術落實到位率高、綜合應用率均在90%以上.同時一些種糧大戶依托自身的農用機械裝備還能為周邊農民提供技術、物資、機械等幫助,獲取相應的服務收益,種糧大戶具有開展科技示范的能力,也為實施相關科技項目實施提供了很好的平臺.2.1.3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和農民增收種糧大戶、專業合作社在生產過程中仍需要一定數量的勞動力,一方面對于解決勞動力本地就業、增加當地農民的收入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另一方面,通過土地流轉等形式,可有效促進農村剩余特別是青壯勞動力轉移至二、三產業,使他們得到更多的收入.2.1.4促進糧食生產效益的提高糧食適度規模經營有利于加快實現糧食生產機械化,促進農業現代化.糧食規模種植推進了農業機械化生產經營,提高了農業勞動生產率,降低了農產品生產成本,增強了農產品的競爭性,實現了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促進了現代農業的發展.據調查統計,該市企業合作社、農業企業的農業機械化率均在60%以上,高的達90%,普遍比大面積高40個百分點以上.糧食生產畝成本降低300元左右.
2.2糧食適度規模經營存在的主要問題
2.2.1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不暢,影響糧食適度規模經營面積的擴大首先部分地方農民擔心把土地流轉出去以后會失去生產就業和生活生存保障,寧可自己粗放種植,甚至因無力耕種撂荒也不愿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造成部分耕地不能有效集中用于糧食規?;a而形成“插花”現象.其次一些已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也還存在口頭約定、書面合同不規范等問題,生產過程中易產生糾紛,影響糧食適度規模經營面積的擴大.還有部分地方用于糧食規模經營的土地流轉費用偏高.據調查,該些地方用于糧食規模經營的土地租金多為每畝600—800斤稻谷,相當于每畝耕地全年糧食總產的50%左右,部分經營主體因租金較高而不愿意參與適度規模經營或適度擴大經營面積.2.2.2農田基礎設施薄弱,不利于糧食規?;羞B片耕種部分地方農田水利基礎設施脆弱、已有設施老化嚴重.目前該市大中型水利工程,多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修建,工程配套設施不全,且灌溉設施老化,關鍵時節用水調度難度大.據統計,該市運行20-50年電灌站達2222臺89047千瓦,約占電灌站總裝機容量的84%,大大超過了正常服役20年的國家技術標準.同時,許多泵站的渠道“淤、堵、垮、斷、漏”現象突出,提灌能力大大降低,甚至部分不能正常使用.農田旱澇保收能力差,抵御干旱、洪澇等自然災害的能力還較弱.該市仍有40%的耕地靠天吃飯,旱澇保收面積小,加之氣候的不確定性因素加大,暴雨頻繁、“十年九旱”,嚴重制約糧食作物單產水平的提高.丘陵區的地理特點導致田塊細碎不平.目前流轉的農田大多未經過統一整理,田面高低不平,田埂密布、大小不均,不利于集中連片機械化耕種,影響了糧食規?;a的效率.多數農田缺少農機下田、運輸等作業通道,農業機械使用程度不高.2.2.3從事糧食生產適度規模經營成本高、效益低糧食價格相對較低,據調查,目前小麥、水稻市場銷售平均價格分別為2.0元/公斤、2.5元/公斤,低于國家最低收購保護價2.36元/公斤、2.76元/公斤的水平,且種子、肥料、農藥價格仍高位運行,土地流轉費用和農業生產雇工價格較高,種糧畝收益在一般情況下多數地方在300—400元之間,不如外出打兩三天工的收入.據2015年測算,大面積水稻畝產值1200元左右,扣除畝成本850元,畝效益僅350元;玉米畝產值1000元左右,扣除畝成本750元,畝效益僅250元;規?;N植效益低,個別種植戶甚至因自然災害導致減產出現虧本現象.2.2.4配套設施設備缺乏,增大了規模種植經營風險一些種植戶缺乏農機停收、維修場地設施.部分農機大戶、農機專業合作社反映缺乏農機停收、維修場地,主要原因是場地的土地較難獲得.規模經營的配套設施建設用地難以落實.由于缺乏必要的管理房、曬場、儲存場地和道路設施.部分經營主體缺乏甚至完全沒有合適的曬場、烘干、倉庫設施,限制了糧食經營規模的擴大,同時也加大了因收獲季節天氣異常時,特別是水稻收獲期的8—9月,遇秋瀮時種植大戶的經營風險.2.2.5種植戶技術水平低,種糧大戶種植管理粗放由于農村青壯勞動力大量外出務工,從事種植業的主要為老、弱、病、殘,多數種糧大戶他們年老體衰,掌握新技術能力弱,缺乏科學種田知識,還停留在傳統的種植技術水平上,難以發揮科技在糧食增產中的作用,種植管理粗放.個別新成立的糧食規模種植農業企業,缺乏管理經驗等,望國家投入的現象突出,疏于管理或管理經營不善,效益差.
3規模經營解決的對策
3.1落實相關政策,促進糧食適度規模經營
大力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頒證工作,為土地規范流轉奠定基礎.有關職能部門要積極鼓勵、引導農民“依法、自愿、有償、有序”地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建立完善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平臺,讓土地經營權逐步向懂技術、有經驗的糧食規?;N植戶流轉,探索完善利益聯結機制,解除糧食規模化種植大戶的后顧之憂.引導工商資本進入糧食生產領域,在適宜區域引導農戶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實行統一經營,土地收益實行按股保底分紅,同時,在有條件有基礎的地方大力推廣不流轉耕地的農事全程(季節)托管的糧食適度規模經營模式,這方面射洪大橋農機專業合作社已取得較為成功的經驗,一定程度緩解了種植大戶的經營風險.
3.2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
整合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整理復耕、農田水利工程、沃土工程等相關項目,將項目優先安排在糧食規?;洜I區域中實施,做到“田網、路網、水網”配套,已建好的高標準農田示范區要積極引入種糧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等經營主體.積極探索新形勢下開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新機制、新辦法.鼓勵扶持糧食規?;N植戶投資投勞興修山塘、水壩、機耕路和建設排灌設施.
3.3加強對規模化種植戶科技培訓
針對規?;N糧戶文化水平不高,科學種田技術水平較低的實際情況,依托相關培訓項目,舉辦農業技術培訓班,提高種糧大戶的農業科技,鼓勵和引導有知識、能吃苦的外出務工青年回鄉承包農田.同時高產創建、產糧大縣獎勵資金、測土配方施肥等項目的萬畝示范片、核心示范區要重點安排在種糧大戶集中或種糧專業合作社的區域,推進集約化經營,積極培育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和病蟲專業化服務組織開展社會化服務.
3.4推廣應用農業生產機械
積極探索推廣農作物全程機械化技術,推進農機農藝的深度融合.目前水稻、小麥、玉米全程機械化技術已趨成熟,在糧食規模種植戶中應大力推廣.各級財政應在中央、省規定的農機購置補貼標準基礎上,依托相關項目對規?;N植戶進行一定的累加補貼,提高規?;N植戶購置使用農業生產機械的積極性,并對達到一定規模的種糧大戶或專業合作社給予適當的農機作業補貼.扶持在糧食適度規?;a重點區域規劃建設糧食晾曬場地、烘干中心,降低收獲季節因天氣異常時的經營風險.建立農機化信息服務平臺,充分利用現有農業生產機械開展大面積農機作業服務.3.5打造品牌,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積極引導專業合作社、農業企業加強品牌建設,以打造糧食產品的“三品一標”為載體,支持糧食規模經營主體發展種、養、加、銷一體化經營,扶持培育一批糧食名牌產品.鼓勵龍頭企業通過訂單生產、共建基地等方式,收購加工種糧大戶、家庭農場、糧食專合社等規?;a的糧食產品,分擔風險、保障收益,實現“雙贏”.
參考文獻:
[1]錢耀才.我國農村土地規?;洜I的現狀及對策[J].農村經濟,2003(2):62-63.
[2]胡潮水袁陳慧芳.農業機械化與土地流轉關系的探討[J].農業技術與裝備,2009(8):23-24.
[3]蔣建興.鹽城堯南通糧棉油適度規模經營新觀察[J].江蘇農村經濟,2011(7):41-43.
[4]封建強.土地流轉促進規模經營松江區探索家庭農場發展模式[J].上海農村經濟,2009(9):13-15.
[5]江耀斌.無為縣糧食規模化種植存在問題與對策[J]安徽農學通報,2011(11):111-114.
篇4
關鍵詞 糧食加工業;問題;對策;廣東興寧
中圖分類號 F42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3)02-0310-01
為促進興寧市糧食發展,打造糧食品牌,提升該市糧食加工業發展的科技水平,對興寧市糧食加工業發展現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對策。
1 興寧市糧食加工業發展現狀
興寧市位于廣東省東北部,無霜期長,光照充足,屬南亞與中亞熱帶過渡氣候區。據統計,2011年該市全年糧食播種面積5.41萬hm2,平均單產6 375 kg/hm2,總產34.51萬t。該市主要種植雜交水稻和優質稻,全年水稻種植面積4.47萬hm2,平均單產6 750 kg/hm2,總產30.15萬t。2011年,興寧市被國務院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
興寧市具有加工糧食的傳統,但受多種因素的制約,其糧食加工產業水平較低,發展速度較慢。糧食加工企業由于缺乏資金、規模小、技術創新能力差,大多停留在糧食粗加工方面,糧深加工能力較弱。
2 興寧市糧食加工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總體加工能力不強
興寧市是“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但產后加工能力卻很低。據調查,興寧市糧食糧食加工產業化程度不高、加工能力比較弱,尚未開展糧食副產品精深加工。
2.2 加工企業規模小,市場競爭力弱
目前,興寧市糧食加工企業以家庭式作坊為主,尚未形成規?;?、集約化生產,不僅規模小,而且加工工藝落后,市場競爭力弱。
2.3 糧深加工產品少,副產品綜合利用差
興寧市糧食加工還停留在較低水平,以初級加工為主,精深加工較少,糧食加工過程中的副產品綜合利用率不高。糧食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副產品大多數作為飼料。稻殼則作為廢棄物不再進行利用,既浪費資源,又給環境造成負擔。如絕大部分糧食加工企業僅將稻谷粗加工成大米,其小米和米糠作為畜禽動物飼料,稻殼丟棄。從增加農民收入,而且合理利用資源,減少環境污染的角度出發,因此,要對糧食副產品進行精深加工。而且目前只有精深加工才能延長產業鏈,增加產品附加值,如可以通過化學工藝從碎米中提取麥芽糖漿、麥芽糊精或大米蛋白粉;將米糠與稻殼混合壓榨成米糠油等[1,2,4]。
2.4 糧食優勢資源發揮不夠
興寧市糧食種植和加工的關系是“生產什么,加工什么”,還難以做到“需要什么,加工什么,生產什么”。糧食深加工和精深加工方面的潛力尚未發掘,導致糧食優勢農產品缺乏市場競爭力。
2.5 基地建設不穩定
受糧食加工產業鏈較短、產品附加值低、加工業不發達等因素的影響,糧食種植基地面積不穩定。糧食種植基地的區域和種植面積無法保證,種植品種也不穩定。加工企業和農戶之間的關系不緊密,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較弱,一旦發生自然災害或者市場銷售行情波動,農戶和企業的利益都無法保證。
2.6 技術瓶頸制約突出
興寧市糧食加工科技創新能力較弱,加工受技術水平制約較大。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2個方面:一是企業對科技創新投入較少。興寧市糧食加工企業大多為家庭式生產,規模小,實力弱,企業不重視自主品牌,導致其對科技創新的投入較少。二是政府對糧食加工業的科研投入不足,尚未形成成熟的產學研機制。興寧市現有糧食初加工專業設備,但糧食深加工關鍵工藝技術、副產品資源化環保化利用技術等方面仍然存在瓶頸,制約了興寧市糧食加工業的發展。
2.7 市場流通能力差
興寧市糧食市場和流通業的發展與生產發展不同步,相對滯后,市場體系發育不健全。大部分糧食加工產品在本市內流動,經銷商組織力量薄弱,缺少跨地區、跨行業、有活力的專業性糧食流通組織(協會),特別是缺乏龍頭型專業性流通組織(協會)。經銷商經營規模小,多屬小打小鬧型,無力組織大宗糧食產品的流通,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差。糧食產品營銷觀念和手段落后,忽視廣告宣傳、商標保護、產品形象,最終導致銷售不暢。
3 興寧市糧食加工業發展對策
3.1 發展龍頭企業,提高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和綜合利用水平
龍頭企業在促進糧食生產、帶動當地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為了扶持龍頭企業發展,可采取以下幾個方面的措施:一是出臺相關優惠政策,為龍頭企業的發展提供保證。二是加大資金投入。將當前具有一定生產規模、市場前景良好的糧食加工企業列入重點扶持范圍,加大資金投入,幫助其建立技術開發中心,提高科研能力。三是提供技術支持。充分發揮科研院所和大專院校的人才和技術優勢,為糧食加工企業提供技術支持。只有提高糧食加工產業科技含量,延長產業鏈,才能培育出較大規模的龍頭企業[3-4]。
3.2 調整品種結構,確保穩定優質的糧食加工原料
興寧市在糧食作物結構調整中,要在確保“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的基礎上,圍繞“優質高效、生態環保、適宜加工”的原則,大面積推廣種植品種優良、營養價值高、效益好的糧食作物新品種,為糧食加工提供優良的原料。
3.3 規范質量標準,強化糧食產品安全檢測與監督
隨著糧食市場的逐漸發展,糧食安全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為了確保消費者的安全,提高市場占有率,要進行規范化生產,建立健全糧食安全檢測體系,確保糧食安全[5-6]。
3.4 面向市場,建立高效有序的產銷體系
糧食加工業要健康發展,就要以市場為導向,形成產、加、銷一體化的生產體系。龍頭企業是糧食加工產業組織的加工中心、運營中心、服務中心和信息中心。要大力發展龍頭企業,加大其帶動作用,逐漸形成“公司+基地+農戶”的產加銷一體化經營模式。
3.5 打造糧食加工業特色品牌,發揮品牌效應
品牌是企業發展的核心,但目前興寧市糧食加工業還未形成自己的品牌,市場占有率較低,產品銷售受到限制。要打造糧食加工業特色品牌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強品牌意識,提高糧食加工業從業人員對創建糧食品牌重要性的認識,將創建當地原產地品牌放在重要位置;二是普及商標意識,對已經形成的糧食品牌及時注冊商標,保護現有糧食產品品牌。三是充分利用現代營銷手段,對糧食品牌進行包裝和宣傳,提高品牌知名度。四是依靠科技創新,加強質量監督,不斷提高現有品牌產品的質量與安全性,并積極創造更多的特色品牌[5-6]。
3.6 加強糧食產品市場信息網絡建設
建立糧食產品流通公共信息服務網絡,網絡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政府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信息,全國主產區的生產情況,全國及省內大中型糧食產品批發市場價格行情,主要糧食產品國際市場行情及出口情況,糧食加工、銷售情況等。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積極創新糧食產品交易渠道和方式。
4 參考文獻
[1] 劉英.稻谷加工技術[M].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
[2] 姚惠源.稻米深加工[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
[3] 倉澤文夫[日].大米的深度加工及其產品[M].湖南:中南工業大學出版社,1987.
[4] 張暉.稻米資源綜合利用和深加工新進展[J].中國稻米,2003(1):11-13.
篇5
(一)優化發展種植業、增加糧食產量,保障糧食安全
優化發展種植業,穩步糧食生產,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建設國家大型商品糧生產基地和優質糧食產業工程,是遼寧省農業現代化的基本要求。按照區域化、專業化、標準化生產的要求,積極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農產品,建立適應加工業和畜牧業發展需要的種植業結構,優化農業內部生產結構,推進遼寧省農業向規?;?、集約化、標準化方向發展。
(二)加快發展畜牧業,提高畜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加快優化畜牧業結構,發展規模化精品畜牧業,提高產品質量,延伸產業鏈條、打造優勢品牌,實現可持續發展。同時,健全動物防疫體系和畜產品安全監控體系,不斷提高動物疫病預防和控制能力及畜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充分合理利用牧業資源,促進牧業生產和生態環境協調持續發展。
(三)建設發達的生態林體系,保障生態安全
加大建設生態林體系,著力優化林業產業結構,拓展以森林經營為基礎的第一產業,提升以林產品為主的第二產業,開發以森林旅游為主的第三產業。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強勢。同時,大力造林育林,擴大森林資源,堅決保護、合理利用森林資源,充分發揮森林的多種功能和多種效益。
(四)進一步發展農產品深加工,培育地方龍頭企業
進一步發展糧食產品、畜產品、林特產品精深加工,不斷開發新產品,延伸產業鏈,提高其附加值。進一步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形成支柱產業。同時,大力發展龍頭企業,積極培育中小企業,建成一批農產品加工骨干企業和原料示范基地。
(五)大力發展高效特色產業,形成特色產業
不同區域應立足各自資源稟賦和區位特點,以區域開發、產業配套、集群發展為重點,加快開發高效特色產業,在遼東、遼西北、遼中和遼南分別建設適于本區域的優質高效特色產品產業經濟帶。實現農業生產經營的布局區域化、專業化、標準化。
二、遼寧省不同區域農業現代化發展思路
可將遼寧省劃分為5個現代農業類型區,不同的類型區有著不同的現代化農業發展模式。
(一)遼東山地農業區
該區是遼寧中部平原的天然屏障,是重要的水源涵養區。存在的主要問題:由于無計劃地發展蠶場、參場、牧場、柴場、采礦場和開發坡耕地,致使山地植被遭到嚴重破壞,水源涵養能力下降,水土流失加重,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災害日益頻繁,耕地數量減少,質量下降。因此,該區立體農業建設應以保護和發展森林資源為主,以治山、保水、保土為中心,結合發展多種經濟,建立多林種、多樹種、多層次、多功能的針闊混交最佳結合的水源涵養林體系和種養加相結合的現代化農業發展模式。
(二)遼河平原農業區
該區土地資源豐富,地勢平坦,耕地集中連片,機械化程度高,是主要的商品糧基地。存在的主要問題:耕地面積逐年減少,耕層變淺,犁底層上升,土壤有機質含量低,耕地污染嚴重,牧業發展緩慢,農業產業結構不盡合理。該區立體農業建設應以建設穩產、高產、無污染基本農田為重點,加強基本農田設施建設,提高排灌和機械化作業水平,在玉米、水稻、大豆等作物合理輪作、間作、多元互補的基礎上,開發縱向空間,增加牛、豬、禽、魚和瓜菜等物種多層次、多梯級轉化利用的互補型現代化農業發展模式。
(三)遼西北半干旱丘陵農業區
該區光熱資源豐富,具有優越的農業生產潛力。存在的主要問題:水資源匱乏,風沙干旱,水土流失嚴重,草場濫墾過牧,功能日益退化,土地瘠薄板結,土地質量下降,產品產量低而不穩,農田環境惡化等。因此,該區現代化農業建設應當堅持搞好“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以水土保持為中心,以植樹種草為重點,實施宜林則林、宜草則草、宜糧則糧、宜果則果,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結合的現代農業建設戰略,合理調整產業結構,使當地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和增值,實現農林牧的良性循環。變糧食作物單一種植為林糧經(飼)多層次、多流向、多梯級增值的現代化農業發展模式。
(四)城郊型庭院農業區
該區距離城市近,是大城市蔬菜等農副產品供應基地。存在的主要問題:生產結構不盡合理,管理體系不完善,工業“三廢”污染嚴重。該區立體農業建設應以調整產業結構為主,大力發展城市林業、無公害蔬菜、肉蛋奶生產,防治工業“三廢”污染,形成綠化、種養、觀光等一體化的現代化農業發展模式。
篇6
關鍵詞:糧食主產區 支持政策 優化
糧食主產區作為以糧食產業為專業化方向的經濟區域,提供了全國大部分的商品糧,是實現國家糧食安全的主導力量。自改革開放以來,國家以糧食主產區為重點,采取了一系列傾斜的區域政策調動主產區農民的種糧積極性,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保證國家糧食供求的基本平衡。縱觀糧食主產區支持政策的運行軌跡,我國糧食主產區的支持政策實現了從計劃到市場的轉變,從單一目標向多重目標的轉變,從“暗補”到“明補”的轉變,從“少取”到“多予”的轉變,政策的實施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效,但同時仍存在一些新的矛盾和需要解決的問題。
糧食主產區支持政策取得的成效
糧食主產區支持政策實施以來,在加快糧食流通體制改革、解決農民收入增長緩慢、促進糧食生產穩定發展、增強國家糧食安全能力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特別是2004年以來實施的新支持政策,極大地調動了糧食主產區農民糧食生產的積極性。強化了糧食連年增產的主導要素,為積聚和形成糧食穩定增產高峰期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撐。
(一)調動了農民糧食生產的積極性,促進了糧食生產的穩定增長
2004年以來,我國全面取消了農業稅、牧業稅、農業特產稅和屠宰稅,實行了糧食直接補貼、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和農資綜合補貼等補貼政策,實施了重點糧食品種最低收購價政策,初步建立了糧食主產區的支持政策體系。取消農業稅政策減輕了農民的負擔,糧食直接補貼政策給予了農民直接政策信號,最低收購價政策保護了種糧農民的利益,良種補貼政策為農民引進優良品種帶來了便利,農機具補貼政策為糧農提供了機械化作業服務,農資綜合補貼政策降低了生產成本。在一系列新支持政策的激勵下,農民種糧積極性得到了提高,主產區糧食生產恢復較快,糧食播種面積和單產都顯著提高。到2010年為止,糧食作物播種面積已經由2003年的68548.70千公頃增加到78549.50千公頃。糧食單產由2003年的4460.84公斤/公頃增加到5243.08公斤/公頃,糧食產量由2003年的30578.50萬噸增加到2010年的41184.10萬噸。
(二)改變了補貼方式,促進了農民增糧增收
自2002年起,我國的糧食直接補貼政策開始在吉林和安徽兩省試點,2003年擴大到全國16個?。▍^),2004年以后在全國推廣。此后,良種補貼、農機購置補貼、糧食最低收購價與農資綜合補貼等政策相繼出臺,初步形成了糧食補貼政策體系。這些政策的實施改變了原有的補貼方式,實現了從間接補貼向直接補貼的轉變,將原來用于流通環節的補貼直接補給了從事糧食商品生產的農民。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出售糧食收入仍然是糧食主產區農民收入的一項重要來源。糧食直補把補貼直接發放到農民手中,農民受益明顯,有利于調動農民的種糧積極性。由于糧農所得直補資金與其計稅種糧面積、實際種糧面積和實際出售商品糧數量成正比,即種糧面積越大或出售商品糧數量越多,則財政補貼越多。因此,該項政策有利于直接增加農民收入。2004年,13個糧食主產省(區)安排直補資金103億元,補貼農戶13892萬戶,平均每戶增收74元。北方省份地多人少,平均每戶增收達104元;南方省份地少人多,平均每戶增收47元。此后,政府糧食支持力度不斷加大。糧食直補加上良種補貼、農機補貼、農業稅減免等政策,使糧食主產區農民收入快速增長。糧食主產區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2004年為3033.59元,到2010年達到6160.83元,比2004年增長了103.09%,年均增長17.18%。與此同時,不斷加大的支持力度降低了農民糧食生產的機會成本,增加了農民糧食生產的機會收益。此外,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為糧食市場價格起到了“托市”作用,能夠穩定農民的種糧收入預期,有利于引導糧食生產穩定發展,促進農民收入持續增長。
(三)培育了一批商品糧基地,成為國家商品糧的穩定來源
商品糧基地建設政策是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央政府實施的一項歷時較久、覆蓋面較寬、效果較突出的農業政策。從“六五”期間國家首批選建的60個商品糧基地建設情況看,盡管期間經歷了嚴重的自然災害和農業生產結構調整所致的糧食播種面積的減少,但由于商品糧基地縣增強了物質技術基礎,提高了科學種田水平,其糧食總產量、單產、商品量和商品率仍獲得了大幅度提高。1983-1985年這些商品糧基地累計生產糧食833億公斤,比建設前的1980-1982年增加209億公斤,增長33.5%,比全國同期增長幅度高15.8%;糧食單產每畝提高60公斤,是全國的1.46倍;三年累計交售商品糧350億公斤,是建設前交售數的近2倍;商品率由28%提高到42%,比全國同期22%高20%;人均貢獻糧食由415公斤提高到824公斤,翻了近一番。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國家集中財力建設大型商品糧生產基地,扶持糧食主產區改善農業生產基礎設施條件,提高糧食生產水平,確保國家掌握穩定的商品糧源,保障商品糧供應。目前,國家先后在黑龍江、吉林、河北、河南、山東等省區,建設了60多個大型商品糧生產基地。這些大型商品糧生產基地耕地面積約占全國的23%;糧食播種面積約占全國的30%;提供商品糧6000多萬噸,約占全國的1/3以上。國家大型商品糧基地通過改善小型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條件,完善良種繁育體系,培育和推廣優良品種,大大提高了糧食生產條件、單產和勞動生產率。
糧食主產區支持政策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糧食主產區支持政策力度快速增加,為糧食增產、農民收入較快增長提供了重要動力和制度保障。但與建設現代農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需要相比,仍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政策補貼標準偏低且支持力度不夠
目前糧食主產區支持政策存在補貼標準偏低、總量不足的問題。近年來持續走低的種糧比較效益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種糧補貼所激發的農民糧食生產積極性。如2004年糧食主產區農民人均純收入為3034元,其中人均從糧食直補、良種補貼和購置大型農機具補貼政策中得到的收入為26元,僅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0.86%。以糧食直接補貼為例,糧食主產區給予農民的直補資金標準要遠遠低于糧食主銷區。2004年河北、遼寧、黑龍江、江蘇、河南、湖南每畝糧食直接補貼標準分別為7元、18.82元、15元、20元、12.3元和11元,遠遠低于上海每畝60-80元,北京每畝50-60元的水平。以上海與河北為例對比,上海農民種糧每畝地可獲得的直接補貼幾乎是河北農民種糧補貼的9-10倍。就良種補貼而言,自良種補貼政策實施以來,主產區糧農普遍反映良種補貼總量少、面積小、水平低。在部分實行統一供種的地區,良種選擇空間太小,指定的優良品種只有2-3個,難以充分發揮推廣優良品種的作用。此外,農資價格過快上漲也抵消了一部分糧食補貼效應,國家雖然將錢補到了農民手中,但這種補貼又通過市場價格隱性地流給了消費者。與此同時,國家對主產區農業和農村的投入力度仍然不足,農業基礎設施薄弱、農民貸款難、農業防災抗災能力差、主產區農村交通、教育、衛生、文化等公共設施建設投入較少,農民生產和生活條件長期得不到明顯改善。
(二) 政策功能不強且支持體系不健全
目前我國糧食核心區建設并沒有在種糧直補、農機具直補、轉移支付以外,再增加額外的財政支持,即沒有制定與其發展相匹配的特殊扶持政策,這與糧食主產區承擔糧食安全的責任不對等,難以調動地方政府糧食生產的積極性。就糧食直補而言,我國現行的糧食補貼支持政策在運行中沒有與糧食生產掛鉤。在政策設計之初,提出的糧食直補方式有四種,即按出售糧食的商品量、糧食種植面積、計稅面積和計稅常產進行補貼。但在實際操作中,為簡化中間成本,全國大部分地區采取的是與計稅面積掛鉤,不與當期交售數量和價格掛鉤。以這種方式補貼農民,只要有耕地的農戶就有資格享受補貼,易于出現享受補貼的農戶不種糧的情況,難以實現政府糧食直補制度的初衷。補貼不與銷售數量掛鉤,農民在耕地上種植經濟效益比較高的經濟作物,也能領取到直補款,這在一定程度上將糧食的補貼擴大為了對整個農業的補貼。以最低收購價為主的糧食價格支持政策對增加糧農收入,發展糧食生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該項政策力度很難找到一個適度的水平,如果某種糧食品種的最低收購價格偏高,中央和地方儲備企業入市后,會影響其他市場主體的正常經營;反之,如果某種糧食品種的最低收購價格偏低,農民不能得到有效保護,會影響糧農的種糧積極性。因此有必要進一步健全糧食主產區支持政策體系,使其既能有效增加糧農收入又能有效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三)配套政策不利于調動糧食主產區地方政府糧食生產的積極性
1994-2011年糧食主產區承擔了糧食風險基金配套資金籌集任務,使得產糧越多配套資金越多,包袱越大,糧食主產區陷入了“產糧越多財政負擔越重”、“貢獻越大義務越多”的困境。雖然糧食年年在增產,但產糧大省的經濟總量上不去。2010年,13個糧食主產區有8個省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其中安徽和江西兩省比全國低30%左右,嚴重影響了種糧主產省的生產積極性。目前,糧食主產區仍然承擔著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等配套資金籌集任務,如農村人畜飲水、農業綜合開發等。雖然配套資金比例不大,但對于財政困難的糧食主產省區來說,這部分支出仍然形成了很大的地方財政負擔,不利于調動地方政府積極性,大大降低了政策的實施效果和項目開發質量。
(四)政策忽視了糧食主產區經濟的全面發展
目前糧食主產區支持政策的著重點仍然停留在農業生產上,中央財政投資基本上都直接用于糧食生產,用于提高主產區地方經濟造血功能的非農產業發展,特別是以糧食為基本資源的糧食轉化產業發展的投資十分微弱,使中央政府對糧食主產區的政策陷入了就糧抓糧的弱循環之中。
盡管2004年以來中央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支持主產區進行糧食轉化和加工的政策,例如通過小額貸款、貼息補助、提供保險服務等形式,支持農民和企業購買優良畜禽、繁育良種。通過技改貸款貼息、投資參股、稅收政策等措施,支持主產區建立和改造一批大型農產品加工、種子營銷和農業科技型企業等。但是從總體來看,糧食后續產業的發展仍然十分的滯后。
糧食主產區支持政策的調整與優化
為了促進糧食生產長遠穩定發展,構建國家糧食安全長效機制,必須對目前糧食主產區的支持政策進行調整與優化,建立穩定而長效的糧食主產區支持政策體系,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擴大政策支持范圍,轉變政策支持方式。具體來說,重點要加強四大支持政策體系建設:
一是完善補貼支持政策。要通過有效的補貼支持政策,充分調動糧農、地方政府和涉糧企業的積極性。
二是完善投入支持政策。這主要包括加大糧食生產和流通基礎設施投入及糧食生產科技等方面的投入。增加對這些基礎設施的投入,是糧食生產和流通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
三是完善調控支持政策。重點對最低收購價、儲備調控、金融支持政策等進一步進行完善。
四是完善風險支持政策。要不斷完善糧食風險基金制度,建立健全糧食生產風險預警系統,同時對主要糧食作物生產的保險和糧食期貨市場的健康發展給予政策支持。
參考文獻:
1.國家糧食局課題組.糧食支持政策與促進國家糧食安全研究[M].經濟管理出版社,2009
篇7
[關鍵詞] 北大荒糧食集團;糧食產業;糧食生產
[中圖分類號] f272 [文獻標識碼] B
北大荒糧食集團是大型國有糧食購銷龍頭企業,自2008年成立以來,一直從事國家、地方儲備糧食收儲和原糧貿易業務。隨著集團的不斷發展壯大,集團將發展戰略由貿易儲備型企業向實業轉型,以雜糧經營作為集團從貿易向實業邁進的基礎。雜糧營養成分豐富,開發雜糧產品,樹立雜糧品牌,研究雜糧產品的市場推廣,一方面有助于滿足消費者對平衡膳食的需求,另一方面有助于企業打造差異化產品,提高經濟效益。以北大荒糧食集團糧食產業為研究對象,深入探討其發展現狀,詳細分析其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最終提出完善其發展的對策建議,對北大荒糧食集團糧食產業發展狀況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和現實價值。
一、北大荒糧食集團糧食產業發展現狀分析
北大荒糧食集團糧食產業發展的現狀包括糧食生產現狀、糧食流通現狀、糧食加工現狀和糧食市場體系建設現狀。其中糧食生產現狀又稱糧食產品生產,糧食流通和加工現狀又稱為糧食產品轉換,糧食市場體系建設由稱為市場營銷。
(一)北大荒糧食生產現狀
據北大荒內部資源統計,2014年北大荒糧食總產量達到442.46億斤,糧食商品量達到4117億斤,商品率達到95.01%,兩者分別占全省總量的35.01%和41.08%。
(二)北大荒糧食流通現狀
1.糧食流通領域基礎設施現狀。在“十二五”期間,北大荒糧食集團新增578萬m2水泥地坪,可流轉糧食512萬噸;新增199萬噸糧食倉儲能力,同比增長49%;新建52座糧食烘干設施,增加311萬噸糧食年烘干能力,增強了行業的產業競爭能力。
2.糧食加工業現狀。北大荒糧食集團共有719家規模以上糧食加工企業,共有資產總額高達189.9億元,加工能力2278萬噸,“十二五”五年間,糧油加工能力年增長11%;平均增加值38.89%,隨著糧食產業結構的調整,現已形成水稻產業加工帶、大豆產業加工帶和麥類產業加工帶及其加工集聚區,分布于齊齊哈爾、紅興隆、綏化、寶泉嶺、牡丹江、建三江、北安、九三等管理局。
(三)糧食市場體系建設現狀
北大荒集團的糧食進入市場主要是以原糧和成品糧兩種方式。一是原糧市場的體系建設現狀。北大荒集團主要與陜西、廣東、上海、福建、浙江等糧食主銷區的糧食購銷企業及糧食加工企業建立了穩定的產銷合作關系,每年簽訂的糧食購銷合同在200億斤以上。二是成品糧市場的體系建設現狀。北大荒集團在兩廣、西南、西北、華北、東北等地已建成三級分銷網絡,設立零售網點23000多處。
二、北大荒糧食集團糧食產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糧食產業產量與效益矛盾突出
目前,北大荒糧食集團沒有有效解決糧食產量與效益之間的矛盾,這樣導致在糧食生產的實際運行過程中,糧食產量與其效益和品質的矛盾惡化。北大荒糧食集團的糧食生產沒有站在國家的大角度,沒有從宏觀上保持并適當增長一定規模的產量,沒有維護好國家的糧食安全使命。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技術的不斷創新,北大荒糧食集團沒有從客觀上保證糧食的品質不斷優化提升,而是不斷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違背了作為“國家優質商品糧戰略基地”所應當具備的功能和效益。
(二)糧食產業基礎設施建設薄弱
從計劃經濟成立并成長的北大荒糧食集團又經歷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洗禮,逐步完成了單一的糧食生產組織向市場經濟組織的轉變,經過這樣的轉變,使北大荒糧食集團糧食產業基礎設施非常薄弱,其主要表現為以下三點:一是北大荒糧食集團的糧食烘干能力嚴重缺乏。目前北大荒的糧食烘干能力遠遠供不上糧食的生產量,另外糧食烘干設備陳舊,生產能力較弱;二是北大荒糧食集團的糧食倉儲能力嚴重缺乏。糧食倉庫不但較小,而且倉庫陳舊,空調設施不全,安全措施沒有可靠保障;三是北大荒糧食集團的糧食運輸渠道嚴重短缺。北大荒的糧食運輸主要靠鐵路,但是目前糧食的鐵路運輸極其缺乏,即使有少量鐵路運輸,但其運力不足,并且運價也較高。
(三)糧食產業管理機制缺失
目前北大荒糧食集團糧食產業管理機制嚴重缺失,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在管理方面,機制嚴重缺失。北大荒糧食集團作為典型的國有企業,其體制和機制問題沒有得到實質性解決,現代企業制度在北大荒糧食集團上沒有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糧食產業的產業層次還是低端水平,其組織管理水平和戰略管理水平還很低;二是在人力資源方面,管理機制嚴重缺失。北大荒糧食集團的人才管理和建設還很低端,沒有達到理想的水平,其人才隊伍建設、調用和配套的激勵政策還沒有完善;三是在市場營銷方面,管理機制嚴重缺失。北大荒糧食集團糧食及其相關產品的市場營銷體系不健全,市場營銷的手段、策略和人才還非常短缺,嚴重影響北大荒糧食集團的糧食生產。
三、促進北大荒糧食集團糧食產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堅持北大荒糧食產業安全政策
安全政策作為北大荒糧食產業發展的首要政策,起至關重要的作用。北大荒糧食集團應當堅持走“建設現代化大農業”的方向,在“北大荒之路”上應當確保“三大安全”政策。一是糧食安全政策。北大荒集團應當不斷為市場提供充足的商品糧,逐步建立我國最大的商品糧戰略基地,確保我國糧食安全。二是食品安全政策。不斷建立和完善北大荒糧食集團的食品質量安全體系,完善質量追溯體系,不斷為出口糧食產品服務,逐步建立我國最大的綠色安全食品產業基地。三是生態安全政策。不斷拓寬糧食綠色生態空間,堅持保護生態環境,尤其是水資源、濕地資源、草原資源、森林資源等,維護綠色生態平衡。要堅持北大荒糧食產業的“三大安全”政策,就必須全面服從于國家戰略,結合自身特點和實際,使糧食、食品和生態三者協調發展,互相促進。
(二)完善北大荒糧食產業發展政策
糧食產業作為北大荒糧食集團的主導產業,應當不斷完善糧食產業的產業政策,不斷推進糧食產業結構升級,主要應當做到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進一步完善產業環境協調政策。在發展糧食產業的同時不要忽視對環境的保護,要有效處理好產業與環境的協調關系,不斷創造良好環境,為北大荒糧食產業的發展提供發展環境;二是進一步完善產業扶植和保護政策。通過采用適當的財政、金融、產業、貿易等政策,不斷扶植糧食產業發展,制定相應的環境保護政策;三是進一步完善上游基礎產業政策。糧食產業作為主導產業,需要上游基礎產業提供前置性安排,防止受基礎產業制約;四是進一步完善技術引導政策。根據北大荒糧食集團實際,制定相應的技術引導政策扶植。
(三)提升北大荒糧食產業加工政策
北大荒糧食集團糧食產業的加工產業對整個糧食產業鏈的發展作用重大,北大荒集團應當立足市場資源,借鑒現代市場營銷理論,全面提升北大荒糧食產業的加工政策。一是全面加強現代企業制度建設。不斷完善北大荒糧食產業法人治理結構,集中整合生產要素資源,堅持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二是不斷加強糧食產業市場營銷的主體作用。堅持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作用,以市場為導向,發揮北大荒糧食集團資源的優勢,充分利用管理能力和手段,努力構筑高端加工產業核心競爭力。三是不斷創新,不斷增加科技投入。不斷深化和延伸北大荒糧食產業加工的產業鏈條。不斷以高端產業為目標,構筑糧食加工產業鏈條。
(四)建設北大荒糧食產業人才政策
糧食產業發展需要靠優秀人才支撐,但是目前北大荒糧食集團熟知市場經濟規律,具備現代管理經驗的人才急缺,沒有形成支撐北大荒糧食產業發展的人才隊伍,針對北大荒糧食集團糧食產業人才發展的現實狀況,應當建設北大荒糧食產業人才政策。一是大力培養戰略性層次的人才。戰略性層次人才作用非常巨大,不僅可以全面提升糧食產業發展,而且能夠有效實現糧食產業的持續增長。戰略層次人才可以有效執行組織的戰略,這也要求戰略層次人才應當尊重知識,北大荒糧食集團應當尊重人才培養環境,建立培養戰略層次人才的有效機制,不斷激勵人才斗志。二是大力培養策略性層次的人才。策略性人才針對的是中層管理人員,不斷提升戰略的執行力。三是大力培養基層層次的人才。重點做好從業人員、專業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
[參 考 文 獻]
[1]孟強.北大荒集團糧食產業發展的思考[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3(20)
[2]王巖.北大荒集團綠色食品產業發展與營銷現狀[J].農場經濟管理,2014(10)
[3]金建.向大農業和高端產業轉變――北大荒集團未來發展機遇與挑戰[J].農場經濟管理,2014(8)
[4]戰雙城.北大荒集團:規范管理創糧企航母[J].黑龍江糧食,2013(9)
篇8
關鍵詞 糧食安全責任制;工作措施;問題;成因;建議;河南鄲城
中圖分類號 F326.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08-0266-01
鄲城縣深入貫徹落實新形勢下國家糧食安全戰略,針對糧食安全責任制的落實開展了一系列工作,并且取得了實效。2016年,鄲城縣糧食作物種植面積16.93萬hm2,其中小麥8.27萬hm2、玉米6.67萬hm2、大豆1.8萬hm2、紅薯0.13萬hm2、小雜糧0.07萬hm2。由于技術落實到位,管理及時有效,使得小麥和秋糧生產在大災之年奪取了豐收。據農業技術人員調查,小麥平均產量8 175 kg/hm2、玉米平均產量8 208 kg/hm2、大豆平均產量2 337 kg/hm2、紅薯平均產量6 543 kg/hm2,糧食總產達到127.5萬t以上。此外,深耕深松面積加大,達到7.06萬hm2。糧食生產的好形勢來之不易,得益于各級各有關部門和全縣人民的共同努力。
1 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的主要工作措施
1.1 領導重視,部門協作,全力打贏糧食生產攻堅戰
1.1.1 夏糧生產。在夏糧生產中,縣委、縣政府不斷強化糧食生產的戰略地位,領導親自落實,責任到人,開展了如下措施:一是提高整地質量,穩定麥播面積,提高夏糧總產;二是整合資金,增加農業基礎設施投入,加快高標準糧田建設;三是充分發揮社會化服務組織的作用,起到輻射帶動作用,并推進農業生產的機械化、專業化、集約化;四是增加專項投入,開展統防統治,并加強宣傳,做好重點測報。2016年,雖然經歷了多年不遇的凍害和赤霉病的暴發,由于領導的高度重視,把損失降到了最低限度,為夏糧的豐產豐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1.1.2 秋糧生產。在秋糧生產中,雖然連續干旱高溫40 d以上,從7月22日至8月2日,又遭受了幾十年一遇的特大旱災,導致全縣秋作物結實不良,對全縣秋糧生長造成嚴重威脅,抗旱保秋形勢十分嚴峻??h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工作,把抗大災、保糧增擺在突出的位置,相繼多次召開抗旱保秋工作會議,要求各鄉鎮要積極動員引導廣大農民群眾克服靠天等雨思想,迅速行動起來,掀起抗旱澆水的。縣農業、水利、農機、氣象、石油、電力等各有關職能部門立足本職,全方位服務好抗旱保秋工作。全縣投入抗旱設施2.9萬套,日出動勞力9.6萬人,全縣秋作物普澆3~5遍水,有效緩解了旱情對秋作物的影響,確保了秋糧的豐產豐收。在抗旱保秋工作中,上級領導對鄲城縣大災之年奪取豐收給予了充分肯定。
1.2 示范引導、輻射帶動,提高農業科技貢獻率
1.2.1 通過高標準糧田建設提高抗災能力。高標準糧田建設有效增強了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在抗旱保秋工作中,鄲城縣充分發揮高標準糧田基礎配套設施的作用,既確保了抗旱保秋工作的順利開展,又提高了周邊群眾抗旱澆水的積極性。以項目為依托,開展高產攻關,突破大豆、玉米等作物的種植瓶頸;通過示范引領,帶領周邊農戶掌握配套技術。
1.2.2 加強農業科研協作,開展試驗示范。依托河南農業大學、河南省農科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加大農業科技的試驗、示范、推廣力度,為新品種的試驗、新技術的推廣起到了示范帶動作用。2016年,在高標準糧田區域內,小麥高產千畝方內,平均產量11 184 kg/hm2;玉米平均產量達到9 675 kg/hm2左右,比全縣平均產量高出1 500 kg/hm2左右。
1.3 履盡職責、強化服務,充分發揮農業服務體系的作用
1.3.1 加強技術培訓。積極開展技術培訓,結合百名科技人員包百村活動與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項目,通過多種形式提高服務質量。大力推廣了周麥22、周麥26、周麥27等小麥品種,鄭單958、鄭單528、隆平208、蠡玉35、偉科702等玉米品種和周豆22、周豆24、中黃13、中黃35、豫豆25、豫豆29等大豆品種,推廣各項關鍵技術,在農戶與科技人員之間建立直接聯系,將技術直接送達農戶。同時,農業部門積極與縣電視系,制作電視講座14期,廣泛深入宣傳秋作物管理技術措施。
1.3.2 強化農資市場監管。縣農業執法部門強化工作措施,采取日常檢查和集中整治相結合的方式,大力開展農資市場監督管理。同時,主動會同工商、公安、質檢等有關部門,開展聯合執法活動,嚴厲打擊制假售假等違法行為,嚴防假冒偽劣農資坑農、害農事件發生,切實維護農民利益,確保農業生產安全[1-2]。
1.3.3 加強農業科技創新與推廣。推廣玉米秸稈粉碎還田腐熟技術、地力培肥技術,消納規模養殖畜禽糞便,減少秸稈焚燒,改善土壤理化性狀,增強作物抗性,提高農產品產量和質量,保護生態環境。更新測土化驗設備,提高測土化驗能力,實現周期性測土。所有行政村設立固定測土配方施肥信息公告專欄;以地理信息系統為平臺,建立省、市、縣三級施肥咨詢信息系統,通過因特網、觸摸屏等途徑和形式,為農民提供實時作物施肥技術咨詢指導。因地制宜推廣化肥機械深施,減少養分揮發和流失;建設1個高產高效配套施肥技術模式示范區。完成投資100萬元。
1.3.4 加強糧食作物高產創建標準化示范區建設。做好7個萬畝糧食作物高產創建示范方建設工作,完成投資112萬元??h財政拿出資金對3 333.33 hm2糧食生產核心區進行統一
供種,全程開展病蟲害統防統治。制定了整地、施肥、播種、管理、用藥等生產技術操作規程,指導群眾按規范生產,農產品達到無公害標準,增強產品競爭力,提高效益[3-4]。
2 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一是任務新。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工作是一項全新的工作,全縣缺乏現成的經驗和模式可供參考,需要在推進中積累經驗和方法。二是協調股室多。農業局涉及7股室站。三是責任大。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工作關系到鄲城縣糧食安全、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責任十分重大。四是時間緊??偟膩碚f,完成好糧食安全縣長責任制考核工作,任務艱巨、困難較多、責任重大。
3 整改建議
一是e極向上爭取資金;二是加大對農產品的檢測力度;三是加快土地流轉,并爭取縣級財政扶持種糧大戶和糧食類家庭農場、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四是加強執法力度,盡快成立一支技術過硬的執法隊伍。
4 參考文獻
[1] 姚成勝,滕毅,黃琳.中國糧食安全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及實證分析[J].農業工程學報,2015(4):1-10.
[2] 張元紅,劉長全,國魯來.中國糧食安全狀況評價與戰略思考[J].中國農村觀察,2015(1):2-14.
篇9
糧食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戰略物資和特殊商品,糧食安全不僅關系到國家的政治安全、經濟安全和社會安全,還關系到國家的生態安全。2008年以來,隨著世界范圍內糧食和其他農產品價格的普遍上漲,地震、干旱、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頻發,“馬爾薩斯的幽靈”①重新出現,再一次給世界糧食安全敲響了警鐘。在此背景下,中國作為糧食和人口大國,堅持立足國內實現糧食基本自給的方針,充分發揮糧食生產的區域性比較優勢,重點培育糧食優勢產區,實施扶優扶強的非均衡發展戰略,是提高我國糧食生產保障能力和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戰略性措施之一。
一、我國糧食生產的區域變化特征
(一)糧食生產的區域格局明顯分化,主銷區的地位顯著下降②
1990-2008年,我國13個傳統糧食主產區和11個傳統糧食平衡區的糧食產
本文得到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課題攻關項目“我國糧食安全保障體系研究”(項目編號:08JZD0017)和四川師范大學重點研究課題“我國糧食生產結構變化與安全保障研究”的支持。
量占全國的比重分別提高了267%和290%,7個傳統糧食主銷區的糧食產量占全國的比重下降了557%,詳見表1。糧食主產區的地位有所提升,主銷區的地位顯著下降。
在我國糧食生產的區域格局變化的同時,各區域內部的糧食供求關系也出現了嚴重分化。從主產區來看,變化最大的是四川省。1990-2008年,四川省糧食產量凈減少112680萬噸,位次也從全國第一位下降到第五位,從糧食剩余區變成了糧食短缺區;河南省的糧食產量凈增206180萬噸,位次從全國第三位上升到第一位;黑龍江省的糧食產量凈增191250萬噸,位次從全國第八位上升到第三位。7個傳統糧食主銷區的糧食產量均有不同程度減少,其中,廣東省減少了345%;浙江省減少了511%。在11個傳統糧食平衡區中,云南省糧食產量增加了436%,產量超過了廣西,并位居11個傳統糧食平衡區第一位。
(三)主要糧食品種向優勢產區集中,空間布局趨于合理
分品種來看,我國稻谷生產主要集中在長江中游區和東南沿海區,但有逐年減少的趨勢。1978年這兩個區域的稻谷產量和播種面積占全國的比重分別為8091%和7138%,2008年分別下降為7138%和6083%;東北區稻谷產量和播種面積大幅度增加,占全國的比重分別從1978年的295%和257%增加到2008年的1356%和1268%。小麥生產主要集中在晉冀魯豫區,而且其產量和播種面積均有大幅度增加的趨勢,占全國的比重分別從1978年的4536%和4012%增加到2008年的5833%和5038%;長江中游區的小麥產量和播種面積占全國的比重略有增加,東北、西北、西南地區的小麥產量和播種面積占全國的比重減少的幅度較大。玉米生產主要集中在晉冀魯豫區和東北區,產量和播種面積占全國的比重總體變化不大;西南地區的玉米產量和播種面積占全國的比重有較大幅度減少,而西北區玉米生產增加幅度較大,分別從1978年的988%和1041%增加到2008年的1649%和1624%。大豆生產主要集中在東北區且增加速度較快,其產量和播種面積占全國的比重分別從1990年的4327%和3825%增加到2008年的4889%和5122%;長江中游區和西北區的大豆產量和播種面積占全國的比重有所增加;晉冀魯豫區的大豆產量和播種面積占全國的比重大幅度下降。
總體來看,我國稻谷生產在東南沿海區和長江中游區縮減的同時向東北區擴展,但在我國稻谷生產中仍然占有主導地位;小麥生產在東北、西北、西南地區縮減的同時向晉冀魯豫和長江中游區集中,其中晉冀魯豫區的小麥生產已占據全國的半壁江山;玉米生產在西南地區縮減的同時向晉冀魯豫和東北區集中,并有向西北區擴展的趨勢;大豆生產在晉冀魯豫區大幅縮減的同時向東北地區集中,并有向西北和長江中游區擴展的趨勢。這種變化趨勢,使我國稻谷、小麥、玉米、大豆等主要糧食品種的產銷區存在著嚴重的錯位分布,進一步加大了產銷區之間、品種之間和季節之間糧食供需平衡調劑的難度。目前,區域和品種結構問題已經成為中國糧食供求平衡的主要問題。[1]
二、我國糧食生產區域變化的影響因素
我國糧食生產區域的變化,既有水土等自然條件的影響,又是區域經濟發展和勞動力轉移等因素的影響,是自然、經濟、社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一)水土資源的矛盾分布
水資源和人均耕地資源少是我國的基本國情。總體來看,我國水土資源在空間上呈明顯的“南多北少,東多西少”的矛盾分布,而耕地資源在空間上的分布是“南少北多,東少西多”,即水多的地區地少,地多的地區水少。這種水土資源分布的矛盾性使我國的糧食生產面臨嚴峻挑戰。一方面,我國耕地資源剛性減少對糧食播種面積形成了一定約束。據國土資源部公布的土地詳查數據,我國的耕地面積已從1996年的1300392千公頃減少到2008年的1217159千公頃,凈減少83233千公頃(125億畝),年均減少6936千公頃。糧食播種面積也從1125479千公頃下降到2008年的1067926千公頃,凈減少57553千公頃。另一方面,我國北方地區耕地相對較多,“南糧北移”的糧食生產格局雖然有利于實現糧食的土地規?;a,在短期內能夠保證我國糧食總量供需的基本平衡,但從中長期來看,水資源的嚴重匱乏,以及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的嚴重滯后,在很大程度上會制約我國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提高。北方地區是我國重要的糧食產區,其凈流量僅占全國的6%,但它卻支持著全國近40%的人口糧食需求。[2]由此可見,水資源短缺對我國糧食生產的制約已超過耕地上升為第一位。從我國糧食生產的區域變化情況看,東南沿海區和京津區主要是我國的糧食主銷區(江蘇省除外),隨著這些地區城鎮化和工業化的迅速推進,耕地面積大量減少,糧食產量和糧食播種面積大幅度下降,糧食供給的對外依存度日益提高,如果其糧食供求受到流通體系的制約,這些地區可能會成為引發我國糧食供求失衡的先導性和敏感性地區。
(二)經濟發展與糧食生產重心的區域矛盾
在我國糧食生產重心逐步北移的同時,東南沿海以及京津地區的市場化、城鎮化水平也在迅速推進,經濟發達程度也在逐步提高。由于區域經濟發展的差異性,導致經濟欠發達地區的農村勞動力向發達地區流動或向當地非農產業轉移的規模逐步擴大,這種現象可能會導致中國未來糧食生產格局進一步發生重大變化。在人地關系緊張、農村勞動力報酬較高和非農就業機會較多的經濟發達地區,其糧食產量將會進一步萎縮。而隨著經濟欠發達地區和糧食主產區大量農村青壯勞動力轉移,會導致糧食生產投入下降,糧食生產率增長緩慢,因此可能導致糧食產量因農業生產機會成本上升而處于停滯甚至下降狀況。與此同時,隨著糧食主產區城鎮化水平的逐步提高和經濟發展,非農就業機會可能增加,這將進一步導致糧食生產能力的下降。因此,如果不采取有效的糧食支持政策,其糧食生產將難以保持持續的增長態勢。這預示著人地關系、非農就業與勞動報酬的地區變化將是影響未來中國糧食生產區域均衡發展乃至國家糧食安全的關鍵因素。[3]
(三)糧食生產的規?;?、專業化水平和潛在生產能力
充分發揮糧食生產的比較優勢,引導各地區按照比較優勢的原理進行糧食生產結構的調整,實現糧食生產的合理布局和專業化生產是提高我國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必然要求。[4]改革開放以來,經過幾次大規模的農業結構調整,我國糧食生產的空間布局已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主要糧食品種生產開始由分散生產向集中生產轉化,由劣勢產區向優勢產區轉化,由非區域性生產向區域性生產轉化。[5]目前,晉冀魯豫區、長江中游區和東北區已成為我國現實和潛在糧食生產能力的集中蘊藏地區,糧食生產的規模化、專業化水平逐步提高,集中組織動員各種資源要素的能力也得以提高。從2008年的數據來看,晉冀魯豫區和長江中游區農業基礎設施條件較好,有效灌溉面積、旱澇保收面積、機電灌溉面積占耕地面積的比重以及每千公頃農業機械總動力等指標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東南沿海區的這些指標雖然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但由于耕地面積占全國的比重較小,加之市場化、城鎮化的迅速推進,導致耕地面積減少的幅度較大,發展糧食生產的潛力有限。東北地區雖然這些指標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但其產出水平明顯高于其他地區。東北地區的稻谷、玉米、大豆單產水平分別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59%、110%和216%。
此外,從中長期來看,我國糧食安全還取決于糧食區域生產的潛在能力。隨著我國糧食生產重心的逐步北移,由于水資源的限制,在北方地區糧食生產壓力加大的同時,糧食生產也蘊含著巨大潛力。一方面,由于我國大量的后備耕地資源和中低產田主要分布在西北、華北、東北等北方地區,通過對后備耕地資源的開發和中低產田改造,能夠激發這些地區糧食生產的巨大潛力;另一方面,東北、西北等地區的農田基礎設施建設落后,有效灌溉面積、旱澇保收面積、機電灌溉面積等占耕地面積的比重還低于全國平均水平。通過加大農田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改善水利灌溉條件,能夠較快地將潛在的糧食生產能力轉化為現實的生產能力,尤其是西北干旱區有效灌溉面積的增加對提高糧食單產、穩定糧食產量將起到有力保障。因此,從中長期來看,可將西北地區作為我國糧食生產保障以及糧食安全的戰略后備區。
三、關于我國糧食生產區域化的政策建議
(一)著力打造糧食生產核心區和產糧大縣
以糧食主產區為重點的糧食安全保障戰略的實施,穩步提升了我國糧食優勢產區的生產集中度和糧食綜合生產能力。2007年水稻、小麥、玉米、大豆集中度已分別達到98%、80%、70%和59%。[6]但是,在以糧食主產區為重點的實踐中,糧食主產區的范圍比較寬泛,無法完全按照農業區域化布局、專業化分工、一體化生產的要求將糧食生產的財政扶持資金集中到具有資源優勢、比較優勢的地區。加之糧食主產區往往也是財政收入低的地區,隨著農業生產成本上升,農業比較效益下降,農民種糧積極性受到了極大影響,也嚴重影響了地方政府抓糧食生產的主動性。為此,集中力量建設一批基礎條件好、生產水平高、調出量大的糧食核心產區和非主產區產糧大縣,是提高我國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和確保糧食安全的現實要求。從中長期來看,適應我國糧食生產逐步北移以及主要糧食品種生產格局的變化,按照區域比較優勢原則,劃定若干糧食生產重點縣(包括非主產區產糧大縣),并集中力量加大投入,改善糧食生產條件,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加快推進糧食生產的規?;?、集約化、專業化,提高我國糧食生產保障水平。
(二)進一步加大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
近年來,中央出臺了一系列扶持糧食主產區發展的政策措施,對促進糧農增收和主產區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提高起到了積極作用。但隨著糧食生產成本的明顯上升,雖然近年來糧食補貼規模不斷增加和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力度不斷加大,總體上仍不能彌補成本上升所導致的利潤損失。從中長期來看,為了確保糧食主產區得到合理利益補償,確保種糧農民得到合理經濟收益,完善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的重點是:第一,中央財政可根據糧食主產縣糧食產量、商品量增加的多少、貢獻的大小,在現有對產糧大縣獎勵政策的基礎上,每年給予一定的補助。第二,完善對種糧農民、產糧大戶和合作社的補貼制度。在保持原有各種糧食補貼的基礎上,增加對農民種糧的補貼規模,提高補貼標準。新增補貼要重點向種糧大戶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傾斜,并在信貸、科技推廣、農業機械作業等方面給予重點扶持。第三,建立農資綜合直補與農資價格動態調整機制。第四,加大投入力度,優化農業投資結構,扶持糧食主產區改善農田水利等農業基礎設施條件。
(三)改善平衡區生產條件
一定的耕地保有量是糧食生產保障和糧食安全的基礎。隨著我國工業化、城鎮化的持續快速發展,耕地面積減少的趨勢不可逆轉,依靠擴大糧食播種面積來增加糧食總產量已不現實。從中長期來看,現有糧食平衡區經濟持續發展的趨勢不可避免,若平衡區的經濟發展以不斷減少耕地為代價,將很可能導致糧食播種面積的大幅度減少,這會對我國未來的糧食安全埋下隱患。數據顯示,2000-2008年,平衡區的耕地面積從389924千公頃下降到359117千公頃,減少79%,凈減少30807千公頃,耕地面積占全國的比重從2000年的3041%下降到2008年的2950%。從耕地面積減少的情況來看,減少絕對量最大的是平衡區,其次是主產區,再次是主銷區,相對量減少最大的是主銷區,其次是平衡區,再次是主產區。因此,在未來的糧食生產與布局中,要注意水土資源的制約,[7]在密切關注平衡區耕地數量和質量變化的同時,應加大投入力度,加強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完善西北地區水利灌溉設施,積極發展旱作節水農業,努力擴大有效灌溉面積,提高排澇抗旱能力,是提高糧食生產用水效率,保證糧食產量穩定增長的基礎。
(四)加快糧食流通體系建設
協調糧食產區和銷區之間的糧食供需平衡關系,不僅要依靠提高糧食生產保障能力,還要依靠糧食流通保障能力,即要依靠糧食生產、流通、消費的市場聯動才能實現。我國和國際上多年的一系列事件證明,在全社會糧食供求形勢總體良好的情況下,由于受到糧食流通體系的限制,在地震、洪災、極端氣候災難和大范圍衛生疫情等突發事件沖擊下,糧食不能及時從產區運往銷區,極易形成短時期內、局部地區的糧食供給嚴重短缺,引發糧食搶購風,從而形成糧食供給甚至相關產品的連鎖反應的公共危機,或者形成突發事件狀態下的糧食安全危機甚至社會穩定危機。與此同時,我國稻谷、小麥、玉米、大豆等主要糧食品種產銷區的嚴重錯位分布,使地區之間、品種之間、季節之間的平衡調劑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靈活、快捷、通暢的糧食物流運輸體系。雖然目前我國糧食流通體制、糧食的物流運輸體系和運輸設施逐步完善,但一旦糧食主產區大幅減產,糧價居高不下,受主產區惜售以及運力不足的制約,主銷區糧食供求關系將受到極大影響。因此,在適度提高部分糧食主銷區的糧食自給率的同時,應加快國內糧食流通體系建設和發展糧食物流運輸設施,加快糧食批發交易市場建設,加強糧食流通保障,以平衡糧食主銷區和糧食主產區的糧食供求,從而確保國家糧食安全。
注釋:
①英國古典經濟學家馬爾薩斯在1798年發表的《人口論》中認為,人口不受限制時將按照幾何級數增長,而食物生產將按照算術級數增長。為了防止人口超過可得到的食物供給,就會有周期性的戰爭、災難和疾病。這種人口增長將受到有限食物約束的現象被稱為“馬爾薩斯約束”。
②按照傳統的劃分方法,我國糧食和農業主管部門一般將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河南、江西、安徽、河北、遼寧、河北、湖南、江蘇、山東、四川13個省區作為糧食主產區,將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廣東及海南7個省作為糧食主銷區,將把山西、重慶、廣西、寧夏、新疆、青海、陜西、、云南、貴州、甘肅11個省(區、市)作為平衡區。主要依據是按其糧食產量、播種面積和提供的商品糧數量及其占全國的比重。
③根據中國自然經濟特點和糧食生產情況,本文將糧食分區方案劃分為:東北區包括黑龍江、吉林、遼寧;晉冀魯豫區包括山西、河北、山東、河南;東南沿海區包括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廣東、海南;長江中游區包括湖北、湖南、安徽、江西;西北區包括陜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內蒙古;西南區包括重慶、四川、貴州、云南、、廣西。
主要參考文獻:
[1]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課題組.我國糧食生產能力與供求平衡的整體性戰略框架[J].改革,2009(6).
[2]張毅.發揮比較優勢與國家糧食安全的統一[J].調研世界,2003(3).
[3]梅燕.中國糧食供求區域均衡變化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4]徐志剛,傅龍波,鐘甫寧. 中國糧食生產的區域比較優勢分析[J]. 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01(1).
[5]馬曉河,藍海濤等.中國糧食綜合生產能力與糧食安全[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8.[6]農業部.全國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2008―2015年)。
[7]屈寶香,李華,李剛. 中國糧食生產布局與結構區域演變分析[J]. 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1(1).
Region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Policy Suggestions of Grain Production in ChinaWang Xicheng1Xu Fang2
篇10
[關鍵詞] 玉米 種植 分布 產量 措施
[中圖分類號] F326.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3)01-0043-01
一、普洱市玉米生產現況
玉米是普洱市的主要糧食作物,種植面積、總產量和總產值居全市糧食作物第二位。2011年全市玉米種植面積239萬畝,占全市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的46%;總產量達53.92萬噸,占全市糧食總產量的51.9%,平均單產216公斤。同時玉米也是我市養殖業的主要飼料,玉米生產的豐產關系到我市人民的溫飽問題和養殖業的發展。但隨著我市生產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種植結構的進一步調整,我市玉米種植面積逐年擴大,生產水平逐年提高,玉米生產在全市糧食生產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穩定和加快玉米生產發展,是我市發展現代農業的主要任務,也是我市糧食生產安全的重要保證。 “十一五”以來,由于科研經費的大量投入以及玉米高端品種的大力推廣,大大提高玉米種植的種植水平和產量,玉米平均單產從原來的250公斤提高到現在的450公斤,從根本上改變了長期以來玉米產量低這一狀況,大大提高了農民種植玉米的積極性。特別是 “十二五”期間,市委、市人民政府認真分析了玉米生產的發展形勢,高度重視玉米生產的發展,把玉米生產作為增加糧食產量、加快養殖業發展的主要措施來抓,多渠道增加科技投入,不斷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大力推廣良種,全市的玉米生產水平得到了較大的提高。玉米的高產穩產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種植玉米的積極性。
二、普洱市主要推廣的玉米品種
2011年全市共種植玉米239萬畝,占全市糧食種植面積的46%,平均單產225.6公斤,總產量達53.92萬噸,占全市糧食總產量的51.9%。推廣的雜交玉米品種主要有思3單、會單4號、農大108、農大3138等,推廣面積達157.2萬畝,占全市玉米種植面積的65.8%,平均單產300公斤,總產量達47.16萬噸,占全市玉米總產量的87%。推廣的常規玉米品種主要有墨白1號、黃糯等,推廣面積達43萬畝,占全市玉米種植面積的18%,平均單產132公斤,總產量達5.6萬噸,占全市玉米總產量的10.4%。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隨著普洱市加大雜交玉米和常規玉米良種植的推廣力度,以及農藝增產措施的大量推廣運用,玉米平均單產有了較大提高,但與全國全省玉米平均單產相比,普洱市的玉米平均單產仍然較低,與普洱市豐富的土地資源和優越的氣候條件極為不相適應。從普洱市的自然資源來看,玉米平均單產提高的潛力還很大。但是由于本市地處亞熱帶地區,山高坡陡,地形復雜,山區面積大,壩子面積少,土壤貧脊,立體氣候和小區氣候較為突出,病蟲害發生頻繁,勞動力素質低,經濟不發達,科技推廣難度大,投入少,耕種管理粗放,玉米平均產量較低,嚴重制約了玉米生產的快速發展。
四、進一步提高玉米產量的對策
1.培肥地力,提高單位面積產量
普洱市的耕地多為土層淺薄、缺水、產量低的陡坡地,在陳舊的傳統觀念影響下,一直沒有養成施肥、用肥的習慣,光靠自然的土壤肥力,很難提高玉米的產量?,F在仍有相當大的面積是“衛生田地”,普遍只重視產出,不重視科技投入。近年來,雖然大部分地方加大了化肥的推廣力度,但不少地方仍然普遍存在著化肥用量少,使用效果差,重化肥,輕有機肥,重氮肥,輕磷鉀肥等現象,導致土壤氮磷鉀比例失調,只求一時見效,不從改土培肥上下功夫,只用不養,造成土壤板結,肥力下降,障礙因素加劇,是造成玉米產量低而不穩的一個主要原因。針對這此問題,主要采取的措施有:
1.1廣辟肥源,大積大造農家肥
農家肥來源廣,數量大,養分全,肥效高,肥效長,成本低,大量施用農家肥,可以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結構,既有利于提高玉米產量,又可以大大降低生產成本。
1.2大力發展綠肥種植
綠肥養分全,還可以大量減少運肥的勞動力,是一種就地取材、成本低效益高培肥土壤的好方法,同時也是一種改土培肥、抑制雜草滋生和減弱土壤沖刷,提高玉米產量的有效措施。因此,可采取玉米與豆類作物進行間、套、混種,用養結合,既增加肥料又能顯著提高玉米產量。
1.3科學施用化肥
根據合理施肥的四個原則,看天(氣候)、看地(土壤)、看作物、看肥料進行合理施用,同時還要根據化學肥料容易揮發,流失的特點,進行深施、混施,使其充分發揮更好的肥效。
2.大力推廣雜交玉米品種
據調查,雜交玉米品種已經占全國玉米總面積的90%,但在西南部地區只占到50%左右。實踐證明,大力推廣雜交玉米品種是提高玉米產量的主要措施。我市雜交玉米推廣面積較少的原因之一是就缺少適宜的雜交玉米品種,以往較多地是引進北方雜交玉米品種,雖然產量較高,但適應性和抗病蟲害性差,對水肥條件要高,在貧困地區很難以全面推廣應用。而西南地區是我國玉米品種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全國一半以上的玉米品種資源來自該地區,這些本地雜交玉米品種不必沿用北方的模式,可以選育單交種、改良單交種、三交種、頂交種等。在貧困地區的生產條件下,可繼續推廣改良的自由授粉品種或群體。因此普洱市要立足本地區選育和推廣適應性抗和病蟲害性強的雜交玉米品種。
3.開發冬閑田,擴大水旱輪作
普洱市很多水田在冬季都閑置著,利用力較低,而這些都閑置的水田是冬季種植玉米最好的土地。普洱市在冬季可以充分利用這些都閑置的水田推廣玉米種植,既可以提高土地利用力,也能增加玉米產量,增加農民收入。另外還通過改良耕作制度,提高復種指數,發展間作套種等措施,有效地提高玉米產量。同時,要大力推廣先進的栽培技術,如合理密植,育苗移栽,改良旱地和荒坡荒灘等,推廣春玉米-晚稻-或早稻-夏玉米水旱輪作復種,不斷增加玉米產量。
4.搞好病蟲害預測預報,及時防治病蟲害
普洱市氣候溫熱、多雨,病蟲害發生頻繁。搞好病蟲害預測預報,及時防治病蟲害是實現玉米豐收的重要措施。玉米主要的病蟲害有30種以上,普洱市常見、危害性大玉米病害有大斑病、小斑病、絲黑穗病、青枯病、病毒病、莖腐病等。這些病害目前尚無特效農藥防治,主要是靠選育抗病品種和加強田間管理等措施預防。主要玉米害蟲有玉米螟、地老虎、螻蛄、粘蟲等,使用一般殺蟲劑就可以進行防治。近年來,田間鼠害也有加重趨勢,造成玉米產量的大幅下降,為減少鼠害,可采取毒餌誘食、藥劑拌種、地膜覆蓋等防除措施。
5.進一步加大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力度,提高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
抓好農業科技技術的試驗、示范和推廣,充分發揮農業技術人員的作用,是提高玉米產量的有效措施,農業部門要通力合作,建立種植示范基地,引進新品種,推廣農業實用技術,加強宣傳培訓、擴大影響,幫助農民樹立牢固的科技意識,堅定依靠科技致富的信心。以靈活多樣的形式,有針對性地加大了科技培訓力度,辦好培訓班、開好現場會、通過智力競賽、觀看錄相、實地參觀學習等形式,不斷提高農民的科技素質和種植水平,促進玉米增產增收。
總之,普洱市的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優越,玉米生產發展前景較好,只要不斷提高種植技術,積極開拓玉米銷售市場,加大科技投入,使其向規?;I化發展,就能大幅度提高玉米產量。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