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調研報告范文10篇

時間:2024-02-22 18:38:2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糧食調研報告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糧食調研報告

糧食生產情況調研報告

“民以食為天,食以糧為先”,糧食是社會穩定和諧的基礎,是國家安全的物質保障,事關改革發展、政治社會穩定的大局。為了確保我市糧食綜合生產的能力,實現糧食生產的可持續發展。按照市委辦公室的文件指示精神,現將我市目前糧食生產的現狀、問題和發展對策調查綜述如下。

一、我市糧食生產現狀分析

**地處蘇魯豫皖四省交界、黃淮海經濟區腹地,全市耕地面積204萬畝,農業人口119萬人,占總人口的50.8%。盛產小麥、玉米、大豆等,小麥播種面積達160萬畝,正常年景小麥產量在60萬噸左右。濉溪縣是國家優質糧生產基地,小麥是第一大農作物,優質小麥比重大,是國家優質專用小麥良種和農業部良種補貼項目區,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我市連續多年實施小麥高產攻關活動和國家優質小麥良種推廣補貼項目,建立了36萬畝小麥高產攻關核心區和70萬畝小麥良種補貼項目區,實施了標準糧田建設、高蛋白大豆良種繁育等一批部、省級優質糧食產業工程項目。通過項目推動和示范引導,全市已形成100萬畝優質小麥、60萬畝高蛋白大豆、40萬畝優質飼料用玉米規模生產基地,糧食生產單產、質量、效益同步提高,正在逐步形成優質化、規模化、區域化的生產格局。近年來,通過通過大力發展糧食產業化經營,開展糧食精深加工,我市創出了魯王、魯南、天宏等知名品牌,大大延長了優質小麥產業鏈。

1、糧食(小麥)生產特點。20**年午季,全市小麥面積177.4萬畝,比上年增加13.2%,單產超過全省平均水平,達422公斤,比上年增長4.6%,總產74.86萬噸,比上年增長18.4%,單產、總產均創歷史新高。我市所承擔的農業部70萬畝小麥良種推廣補貼項目區平均單產440.8公斤,比去年增產14.8公斤。全市36萬畝高產攻關核心示范區平均單產491.2公斤,同時出現了一批高產超高產典型,百善鎮葉柳湖村出現了萬畝以上的超千斤的豐產示范方,最高單產637公斤。增產的原因:一是小麥良種的推廣起到了作用;二是雨水氣候適宜,天氣條件較好,有利小麥生產;三是小麥病蟲害較少。

通過高產攻關活動,小麥品種結構趨于合理,積極推廣半冬性、弱冬性品種,基本上不使用春性品種。優質小麥品種種植面積140萬畝以上,其中煙農19面積110萬畝,皖麥19面積30萬畝,周麥18面積5萬畝。優質率超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70萬畝良種補貼項目示范區優質率100%,全部實現了訂單收購。

20**年我市小麥生產呈現出畝均單產提高、成本上升、價格上漲、收益增加的特點。

查看全文

糧食購銷企業調研報告

管理是企業永恒的主題。對此,筆者結合山東省德州市糧油購銷儲運公司在管理創新方面的一些做法,談幾點粗淺認識:

一、堅持企業文化先行,促進思想觀念創新

長期計劃經濟體制對糧食部門最大的影響就是形成了“等、靠、要”的陳舊思想觀念,隨著糧食流通市場化改革的不斷深入,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愈來愈感受到固有的思想觀念已成為阻礙事業發展的最大頑疾。先進的文化建設是轉變思想觀念最有效的手*段,包括知識基礎、價值觀念和團隊精神三個主要方面。在企業一把手的直接領導下,我們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明確提出圍繞企業文化全面提升管理整體水平,根據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在經歷了“寧流千滴汗、不壞一粒糧”、“以嚴格管理樹企業形象、以優質服務求企業效益”等價值觀的演變后,培植了“優質高效”的企業文化,先后開展了“解放思想大討論”、“隊伍素質提高年”等活動,引導全體干部職工立足各自工作進行思考,以提高工作質量為己任,強抓機遇、主動出擊,形成自下而上的良好工作秩序,把思想和行動都凝聚到企業的發展目標和核心價值觀上來。

二、堅持吸收先進理念,促進管理制度創新

只有徹底打破計劃時期遺留的條條框框和過時的經驗,才能賦予企業新形勢下新的發展理念和內容。要建立科學的管理制度,形成按制度辦事的良好氛圍,就必須堅持制訂制度和執行制度兩手硬,既避免制度不明確、不科學的弊端,又要杜絕有章不循、掛在嘴上的不良現象。我們堅定樹立改革的機遇意識和發展的競爭意識,有選擇的吸收和借鑒一些先進行業、先進企業的現代管理制度,全面啟動“用人、用工、分配機制和嚴格考核”的創新,導入市場競爭激勵機制,我們對中層以上領導干部堅持“授權委托制”,一年調整一次班子成員分工、新簽一次中層干部聘書;對職工實行“優勝劣汰制”,及時調整重要崗位的人員構成,保持合理的職工內部流動。在分配制度上,本著“同工同酬”的原則,采用適合企業實際、更為公平合理的崗位工資制度,實行績效考核管理辦法,不僅實現了企業人均工資水平的逐步提高,而且充分挖掘職工的積極性和潛能,提高企業整體工作績效;年年對《企業管理制度》進行修訂和完善,從管理制度涉及的基本制度、運行流程、上崗條件、工作標準、績效考核等方方面面搞革新,不斷規范企業各環節的工作行為和標準,引導和激勵干部職工自覺地、創造性地完成好各自的本職工作,為做活做強企業奠定了基礎,搭建了新的發展平臺。

三、堅持以人為本理念,促進人事管理創新

查看全文

糧食生產消費調研報告

我國是糧食生產和消費大國,糧食安全事關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穩定。但目前,我國糧食安全仍面臨許多難題,需不斷采取措施提高糧食產量、保障糧食安全,保障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和前提。

據介紹,1*9-20*年間我國糧食種植面積和總產量曾連續下降,國家在嚴峻形勢下采取緊急措施,加大對糧食生產的投入和政策扶持。自20*年開始全國糧食生產形勢好轉,糧食總產量達到4.69億噸,20*年達到4.84億噸,20*年達到4.90億噸,基本實現了恢復性增長。盡管如此,我國糧食的供需缺口仍呈逐步擴大趨勢,20*年起我國已經成為凈進口國,當年全國糧食消費總量為4.9億噸,產需缺口達2000萬噸,20*年產需缺口上升到2500萬噸以上。據《中國糧食問題白皮書》預計,到2010年全國糧食需求量將達到5.5億噸,按國內糧食自給量要達到5.4億噸計,與20*年相比需要新增糧食近5000萬噸,平均每年增長1000萬噸,年均增長率要達到2%,糧食生產任務十分艱巨。

從長遠來看,糧食生產還存在著許多不可忽視的隱憂,主要表現在以下四方面,一是在近年來的糧食增產因素中,除了國家惠農政策的激勵作用以外,國家及省實施的重大項目的帶動起了很大作用,而保障糧食生產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并沒有真正形成。一旦有關項目實施結束,很難保證糧食生產能夠保持持續發展的勢頭;二是由于經濟建設發展和城鎮化進程推進必然會繼續占用一部分耕地,耕地總面積減少的趨勢難以逆轉,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也會對糧食生產構成強大競爭;三是糧食生產資料價格一直高位運行,而今年以來糧食價格提高的收益主要在中間流通環節,給農民帶來的收益提高有限。相對于棉花生產,種植糧食的比較效益仍然較低,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四是農業技術推廣體系仍不夠健全,農業科技推廣網絡中鄉及鄉以下的環節十分薄弱。現有的縣級農技推廣隊伍中的老技術人員相繼離開農技推廣崗位,而有的縣(市)年輕技術人員又后繼乏人,有的縣(市)農技推廣部門多年未新聘用農業院校畢業生。

為鞏固近三年中糧食生產恢復性增長的成果,應繼續下大力氣抓好糧食生產。為此,河北省政協委員、河北農業大學教授李雁鳴等人建議從以下四方面入手鞏固糧食生產:

一、采取多種有力措施,保證糧食作物播種面積,切實保護耕地。各級政府應發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宏觀調控作用,堅持對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項目不予上報或審批。基本建設要盡量減少占用耕地。重點解決農村城鎮化進程和農民建房中對耕地的占用,下大力量解決“空心村”問題。采取切實措施,消除土地撂荒現象。加強宣傳,采取更為優惠的激勵政策,充分調動農民種糧的積極性,保證糧食作物種植面積。

二、加大糧食增產技術的推廣力度,努力提高單位面積產量。近年來,農業科技人員已經研究成功了一批促進糧食作物增產的技術成果。要組織農業教育、農業科研和農技推廣部門,繼續加強糧食生產關鍵使用技術的集成創新,形成具有不同地區區域特色的技術體系,為糧食生產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撐。同時要加大對糧食增產技術推廣的經費投入,使糧食增產技術成果發揮重要作用,提高糧食作物的單位面積產量,通過提高單產來保證總產量不斷增長。

查看全文

糧食局產業升級調研報告

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是發展,而發展的核心要素是解決問題。在發展中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中求得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哲學內涵。落實科學發展觀,厘清現有機構框架和運行模式對貿促工作科學發展的影響和制約,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從傳統觀念和工作習慣的束縛中、固有經驗模式的局限中和局部利益的羈絆中解放出來,更新觀念,調整思路,在解決制約貿促事業發展的問題中求成效。

一、積極正視矛盾,是解決問題的基本理念

求發展必須正視發展中遇到的矛盾。現實中,一些同志只談發展不談問題,只報喜不報憂,只愿聽表揚不愿受批評,只喜歡順水推舟不敢仗義執言;一些部門和單位只顧局部利益不求發展全局,只圖舒服度日不求解決難題。導致貿促事業發展過程已經存在的各類歷史遺留問題和潛在現實矛盾越積越深,新舊矛盾交織,結果引發并發,嚴重制約和影響著貿促事業的科學發展。

不回避矛盾,不避重就輕,盡快建立起立足長遠發展的思想理念,把解決問題作為推動貿促事業發展的動力和著力點,抓緊消除急功近利和只顧眼前不及長遠的利益觀念,才能保證我們的決策更科學,我們的作為更順乎民意,才能把握發展的正確方向。

二、勇于破除習慣,是解決問題的核心關健

求發展必須走出舊的傳統和習慣。現實中的矛盾往往出現在發展過程中的新與舊、習慣與改變的矛盾之間。現實中,貿促事業發展的腳步與政府的期望之間存在差距,發展的方向與企業的利益訴求之間存在差距,原有的工作理念與飛速發展的現實之間存在差距,政府和企業最關心最迫切需要提供幫助的問題解決得不夠好,表面上個個項目得到落實,實則面臨著凝聚力越來越弱、影響力越來越小、業務工作范圍越來越萎縮的尷尬境地,全系統上下守著金飯碗,到處發愁找米的現狀值得我們深思。日積月累,習慣成為自然。

查看全文

糧食庫存工作調研報告

如果現在國有部門的糧食庫存水平比較低尤其是非常低,就要盡快讓全世界的農民都知道。農民知道了就會去增加生產,糧價就會較快恢復到均衡。如果反過來給出相反的信號,今后糧價就只能暴漲。所以,最好的辦法是公布已有而未公布的一切有關信息特別是有關的庫存信息,次好的辦法是保持國有部門庫存的穩定,將波動留給市場。

最近,國家發改委等八個部門聯合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加強價格調控,保障中秋國慶期間市場供應,穩定今年后四個月的價格總水平。一項具體的政策是適當增加近兩年啟動最低收購價預案收購由國家臨時存儲的小麥和稻谷的拍賣數量,在一些玉米主銷區擇機投放部分中央儲備玉米。

另一方面,截至9月20日,國有糧食企業在主產區收購的小麥和早秈稻的數量比上年同期大幅度減小。雖然早秈稻收購數量的絕對數不大,但這意味著按目前價格秋糧收購有大的問題。此外,進口糧食的數量也減小了。

顯然,在國內收購和進口數量減小的情況下,增加銷售會導致庫存的下降。在庫存量相當大的情況下,這樣做當然是對的,但如果庫存量已經很小,加大挖庫存的后果是嚴重的。用挖庫存的辦法來抑制今年后幾個月的價格,縱然達到了目標,在庫存不足的情況下過了年怎么辦?就算明年夏糧豐收,從年初到夏糧收獲收購還有半年多時間。

現在的庫存數量是關鍵。除了偶然的粗略的透露之外,政府可控制的糧食庫存一直是保密的。從一些間接的數據如國有企業收購和銷售的數量以及全部進出口數量可以粗略估算年度的平衡,但是年度誤差會累計到庫存上,導致庫存估算的很大誤差。通過對全社會糧食供給和消費的估計來推算全社會庫存也有這樣的問題。不過,全社會糧食庫存與年度消費的比例在過去幾年一直大幅度下降,目前的水平是很多年來的最低水平,這些是可以確定的。

20*年的糧食最低收購價是比較高的,當年收購量比較大。但是,在全社會糧源比較緊張的情況下,國有企業多購少銷的結果是,從20*年夏糧收購開始,國內糧價大幅度上升。在去年四季度,對國有糧食企業多購少銷的批評比較強烈。這種批評忽略了一個可能,就是在20*年以前的幾年,國有糧食企業一直在挖庫存。庫存挖到一定程度就不能繼續了,必然發生相對于挖庫存時期多購少銷的結果。所以,20*年糧價上升的原因是全社會庫存水平太低。

查看全文

農村糧食購銷企業改制調研報告

20*年全國糧食審計結束以后,為適應新的糧食形勢,推動糧食經濟持續發展,巴州區以培育新的市場主體為切入點,大力推行農村國有糧食購銷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在全區重新組建了11個國有控股糧油貿易有限責任公司,新公司從20*年4月1日起正式掛牌運行。

一、具體作法

(一)明確改制指導思想。此次改制是在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政策性財務掛帳和經營性虧損掛帳剝離后,按照有利于糧食購銷企業改革重組,有利于新企業體制和機制的根本轉變,有利于糧食主渠道作用發揮的原則,根據《公司法》組建國有控股股份制企業,目的是建立產權明晰,權責分明,政企分開,管理科學,自我發展,自負盈虧的新型糧食企業,使其既按市場法則發揮自身優勢,引領糧食流通行業潮流,占領糧食購銷主渠道陣地,保障糧食安全,又以靈活的經營機制,全方位參與市場競爭,多業并舉,多元發展,推進全區糧食經濟的持續發展。

(二)確定組建基本方式。經巴州區政府批準,巴州區糧食局根據山區農村糧食購銷企業的特點,按合理區域經濟流向和常年糧食購銷數量,運用資產優勢整合社會資源和資本,在轄區重組設立11個糧油貿易有限公司,實行國有控股、員工入股的資本模式。經區國資辦批準,由控股企業*市巴州區糧油貿易總公司分別給11個新組建公司注入50萬元現金,及法定中介機構對重組企業經營資產(糧食倉庫除外)的評估值作為國有控股股本金,員工股均為原改制企業職工自愿入股的股本,每個員工基礎股為3萬元,選舉產生的董事會、監事會成員及財務負責人每人增加股金2萬元,法定代表人增加7萬元。全區11個國有控股公司共有自然人股東139人,有92名股東成為新公司的員工。

(三)規范公司運作機制。為加強國有資本的管理,新公司法定代表人人選由區糧食局和區糧油貿易總公司負責考察初定,由區糧油貿易總公司委托代表人代表國有出資方參與新公司選舉確定,任期三年,實行目標管理。公司財務負責人由董事會提名,報經區糧食局審批。新公司根據資金規模和股東人數自行確定董事會、監事會的設置。規模較大、人數較多的公司,設立董事會和監事會,規模較小、人數較少的公司,只設立執行董事、執行監事。公司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利益分配根據年終中介機構對公司年度經濟審計的盈虧狀況,按出資比例分紅或擔虧。

(四)突出新公司主體性質。為給新公司徹底松綁釋負,突出新公司企業法人的獨立主體地位,巴州區糧食局依據法律程序對原改制企業全部進行了注銷,對其債權債務進行了整體剝離。將國家糧食審計認定的政策性財務掛帳收歸*市巴州區糧油貿易總公司統一管理,經營性虧損掛帳收歸*市巴州區收儲公司統一管理,將各類印件收歸區糧食局統一保管。原企業資產清理、“老人”移送、債權追收、債務清償等改制遺留問題由區糧油貿易總公司牽頭,由各企業改制籌建領導小組配合協助。新公司重新登記注冊,按《公司法》和企業《章程》進行生產經營,獨立承擔法律責任。

查看全文

糧食安全專題調研報告

根據《關于圍繞糧食安全、國有糧食企業改革發展開展專題調研的通知》(西糧[2009]41號)要求,我局及時組織人員于2009年4月28日至30日,深入××鎮、勐捧鎮、尚勇鎮、勐伴鎮的主要產糧鄉鎮和糧食收儲站對糧食安全問題進行了調研,通過調研初步了解全縣糧食安全的情況,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縣屬亞熱帶,終年溫暖、陽光充足、熱量豐富、濕潤多雨,發展種植業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優勢。橡膠、糧食、甘蔗、茶葉是××縣四大傳統產業。但是,近年來,農村轉變了經營土地方式,加快農業結構調整;農民種糧積極性下降,種糧面積減少,出租、轉讓土地較為普遍,開發種植橡膠、香蕉等經濟作物面積在擴大,糧食安全面臨嚴俊臨挑戰。

20*年底,全縣有10個鄉鎮、52個村委會、502個村民小組,共有戶數62620戶;年末常駐總人口25.94萬人,戶籍人口217256人;其中:非農業人口72840人,農業人口144416人。20*年糧豆播種面積296914畝,其中:水稻112779畝,比上年實際減3067畝,旱稻17719畝,比上年實際減1161畝,玉米155765畝;黃豆8068畝;其它雜糧2583畝。20*年糧食產量78021噸,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602噸。其中分品種:稻谷43161噸,同比減少2610噸,玉米33799噸,同比增加5268噸;大豆647噸,同比增加147噸;其它雜糧414噸,同比減少203噸。

二、糧食生產發生劇變,糧食安全面臨挑戰

(一)糧食播種面積減少產量下降,全縣糧食難以自求平衡

查看全文

糧食安全的調研報告

安全工作事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和身心健康,事關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體現著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基本要求。黨中央和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特別是近幾年來,采取了一系列重大舉措,出臺了《安全生產法》、《工傷保險條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規,深入開展了重點行業、領域的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加強了安全生產宣傳培訓工作,嚴格了安全生產事故的責任追究等等。但是,目前糧食部門的安全生產工作,安全生產形勢與小康社會的目標仍然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安全形勢依然嚴峻。糧食部門的安全工作,除了安全目標管理的糧油保管、生產經營、機器設備、化學藥品管理、防火防盜等安全責任事故管理外,最重要、最核心的是要加強××部門糧食基礎設施建設保障糧食安全。

一、加強糧食部門基礎設施建設保障糧食安全的緊迫性

糧食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重要物資,無糧不穩是歷史經驗證明了的客觀事實。糧食經營、糧食流通、在保障糧食安全中起著決定性作用。近年來,隨著國家加大對農業生產的支持力度和各項惠農政策的落實,農民的種糧積極性有較大幅度的提高。隨著農業生產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和生產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我縣的糧食產量平穩豐產。

目前,國有和國有控股糧食購銷加工企業發揮著××縣糧食安全的主渠道作用,但近十多年來國家有關方面在地方糧食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沒有資金投入,省、市、縣也沒有相應的建設資金,導致糧油倉儲設施建設落后,糧油加工逐年萎縮,批發市場散亂,現代物流發展緩慢。從現狀看,糧食產量的逐年增加與糧食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的矛盾十分突出;這一問題若不能得到及時解決,將影響國家以最低保護價收購糧食這一政策的落實,勢必造成農民賣糧難問題的再現,挫傷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影響我縣的糧食安全。

從全縣的糧食產量、商品糧數量和統計儲備量總體看似乎是能保障糧食安全,但實際并非如此。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甚至包括各級政府更多注重的是糧食流通產生的經濟效益,忽視了其應急功能,導致市、縣級的糧油儲備靜態規模小,糧油庫分布格局不合理,不能適應應急需求。以我縣近兩年的稻谷產量看,每年產量9000萬公斤左右,可加工大米6000多萬公斤。以全縣63萬人計算,人均每年可用的主要口糧大米只有100公斤左右。如果省外大米一但不能進入我縣,就會使我縣的主要口糧大米需求造成緊張。在自然災害增多和國際、國內糧油價格波動頻繁的背景下,各級政府應該從滿足應急需求的角度出發對糧食儲備基礎設施進行重新規劃、修建。此項工作勢在必行,迫在眉睫。

二、糧食基礎設施建設存在的問題或隱患

查看全文

糧食企業反腐調研報告

在構建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程,當前社會正處于體制轉軌、結構調整和社會變革的歷史時期,客觀上存在誘發腐敗的多方面因素,包括制度上存在漏洞。近些年來,在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過程,從各地發生的一些糧食領域腐敗案件來看,很大程度上存在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的漏洞,下述三個案例既可管窺一豹。

案例一:20*年4月,吉林省按照國家糧食局的要求清查糧庫。其間,有群眾舉報菜園子鄉糧庫干部私自倒賣糧食,“糧庫內部以權謀私,32個囤子,9000噸糧食,只有上面一層是糧食,底下全部是稻殼。”隨后有關部門查證了此事。“菜園子鄉就巴掌大的地方,糧庫出的這檔子事沒有不知道的,糧庫的領導倒了9000噸糧食,據說還開了1000多噸的‘大頭票’,今年糧食行情最好,如果按市場價1.5元/公斤換算,這就是1000多萬元!”當地群眾如是說。當地人把虛報糧食收購數量,套取國家糧食收購貸款和補貼這一手段稱為開“大頭票”。菜園子鄉糧庫案件暴露出制度漏洞問題,比如糧食不入賬,虛作銷售業務,糧食收購不按國家要求的糧食含水量的等級標準入庫,而是高于規定的水分等級標準入庫,以獲得超儲補貼等等。

案例二:20*年春夏之交,江蘇省啟東檢察機關根據群眾舉報,對啟東市糧食局和下屬糧管站以及糧油加工企業的有關問題進行調查,結果越挖越深,共查出了上至糧食局局長、副局長,下至基層糧管所所長、副所長等34名違法違紀人員,其中檢察機關立案偵查13件13人。涉案人員之多,違法違紀金額之大,暴露出該宗糧食腐敗案件觸目驚心,作案手法有:一是權力尋租,索賄受賄。即憑借審批糧油計劃、儲備糧輪換以及糧油購銷、工程發包之權,向糧商糧販和包工頭索賄受賄;二是巧立名目,恣意貪污。即在糧食的收購、售銷、運輸以及基層站所網點建設的各道環節上巧立名目,雁過拔毛;三是暗箱操作,違規經商。辦案中發現,一些干部職工滿腦子個人打算,他們拿國家奉祿,做個人生意,搞壟斷經營,把手中之權變成了一本萬利的搖錢樹。啟東糧食案件折射出規章制度不全,監督管理乏力漏洞。糧改之后,在國家財政補貼和政策性貸款的扶持之下,國有糧食企業并沒有真正建立盈虧自負的市場經營體制,干部職工缺乏危機感、競爭意識和責任意識,加上現有規章制度不健全及不嚴格執行,造成糧食流通和管理環節上缺乏公開性和透明度,糧油購銷過程中暗箱操作,濫用職權、濫報發票、索賄受賄、私分公款、違規經商等腐敗現象層出不窮,愈演愈烈。

案例三:湖南省益陽市檢察機關對五年來在糧食系統查辦的26起職務犯罪進行調查發現,涉案人員主要有以下幾種作案手法:一是瞞天過海,趁改制之機撈一把。一些人利用機構改革、基層糧站撤銷等管理相對松散、財務混亂之機,大肆撈取錢財;二是混水摸魚,虛列虛報災損。前幾年,益陽幾乎每年都發生較大的洪水災害,糧食部門的一些腐敗分子趁機在災害損失上大做文章;三是大膽妄為,銷售款不入賬。一些人或者將銷售收入全部不入賬,或者部分入賬或者監守自盜,私自將稻谷賣出,中飽私囊;四是偷梁換柱,虛報重報支出。有些人利用在糧食貿易活動中的職權或者單位管理松散的漏洞,采取多開發票、涂改發票、開假發票、抬高價格、重復入庫、重復報賬等手段,將公款巧妙地套進了自己的腰包;五是為所欲為,截留糧站上繳款項。因基層糧站為報賬制單位,每年基層糧站都有大量款項上繳,別有用心的人就隱瞞基層糧站上繳的款項,從中獲取不義之財;六是利欲熏心,變著法子“吃工程”。一些手中握有一定權力的人利用職務之便,在糧食部門工程、基建維修等問題上動腦筋,或直接索要,或半推半就,在事前事后接受“回報”。從這26起職務犯罪案看,制度的缺失或漏洞,監督的缺位,使一個部門一個單位的腐敗案件查而難禁,一而再,再而三接連不斷地發生。

20*年初,中共中央頒布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是黨中央從完成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任務和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全局出發,為深入推進新形勢下反腐倡廉工作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實施綱要》指出,教育是基礎,制度是保證,監督是關鍵,三者并重,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共同構成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強調,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的方針,采取有力措施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

制度建設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建黨學說的重要組成部分。鄧小平同志指出,制度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長期性。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會走向反面。同志多次強調要與時俱進,發展民主,創新制度,不斷推進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制度化、法制化。總書記在中紀委五次全會指出,進一步加大預防腐敗的工作力度,繼續在完善制度上下功夫,推進反腐倡廉工作的制度化、法制化,發揮法規制度的規范和保障作用。這些精辟的論述,不僅對黨和國家的工作全局具有重要的意義,而且為深入開展反腐倡廉提供了強大的理論武器。

查看全文

糧食購銷企業分配調研報告

從去年開始,國家對糧食主產區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政策調整是否會導致企業重新回到計劃經濟的老路上去?通過調研,我們發現,**糧食局運用分配杠桿,撬動糧食職工在完成政策性收購任務前提下開展市場化經營的積極性,增強了職工參與市場競爭的本領,為我省糧食產區正確處理政策性收購和市場化經營之間的關系提供了有益探索。

一、做法

經過兩輪改革,**對全縣國有糧食購銷企業國有資產實行統一管理,由縣政府授權縣糧食局行使出資人職能,縣糧食收儲總公司負責運營和管理,享有所有者的資產受益,對購銷公司實施法律、法規、政策和國有資產使用安全的監督,采取整體租賃的辦法同各購銷公司簽訂國有資產租賃協議,收取國有資產租賃費。購銷公司負責國有資產的管理和使用,倉庫及設施的正常維護,不得擅自轉租或改變倉庫及設施的結構,凡以企業名義或用企業國有資產抵押、擔保、貸款、借款、出售、轉租必須事先報總公司批準。為了防止企業經營者和職工的短期行為,包盈不包虧,**規定,企業經營者和上崗職工必須繳納一定的經營風險抵押金,同經營業績捆綁,企業經營者是一般職工的3倍。薪酬分配采取“以崗定薪、以效計酬、多勞多得、按股分紅”的辦法,根據貢獻大小確定收入高低,最大限度地調動企業和員工的積極性。在糧食收購旺季,職工完成公司下達的收購任務,公司負責發放基本工資并為其繳納養老、失業、醫療和工傷保險四金。糧食收購淡季,職工重點投入到農村服務部和自主經營上,公司提供資金扶持,放手讓職工闖市場,創造的利潤全部歸職工個人。今年,**根據糧食購銷政策變化及時調整分配辦法,規定政策性收購實現的利潤主要用于企業基礎設施建設,修繕倉庫,擴大經營,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職工利用空閑時間自主經營創造的利潤仍歸個人,極大地調動了職工參與市場化經營的積極性。

二、效果

分配制度改革是企業內部三項制度改革的核心,**通過分配這個杠桿,撬動職工參與市場化經營的積極性,收到了一舉多得的效果。

一是保證了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收儲總公司采取整體租賃辦法每年收取國有資產租賃費30多萬元,用于修繕倉庫,添置設備,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基層購銷企業為了擴大經營,紛紛籌措資金,修繕倉庫,添置設備,僅永興糧食購銷公司20**年以來就投入資金80多萬元,添置一批電子磅和輸送機,修繕4000噸倉容,在今年的托市糧食收購中發揮了明顯作用,保證了國家惠農政策落到實處。

查看全文